CN203717345U -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7345U
CN203717345U CN201420061049.3U CN201420061049U CN203717345U CN 203717345 U CN203717345 U CN 203717345U CN 201420061049 U CN201420061049 U CN 201420061049U CN 203717345 U CN203717345 U CN 203717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slide plate
pressure
type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610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津政雄
梁双建
王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Toshiba Compressor Corp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610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7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7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73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包括:各自具有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设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的中隔板、在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中分别进行公转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可以进行往复式动作的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第二气缸中具有收纳了第二滑片的背部的第二滑片腔、使密封的第二滑片腔的压力在不同的2个压力之间进行切换的压力切换器,其中中隔板与吸气管相连,中隔板的厚度为Hm、第一气缸的厚度为Ha、第二气缸的厚度为Hb满足如下关系:Hm3>Ha3+Hb3。本实用新型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改善了压缩机效率。

Description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双缸容量控制式旋转式压缩机,相对于P模式,S模式会恶化数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如下:S模式中,(1)因为连接各气缸的吸气管是独立的,所以,运行中的气缸不会吸入停止中的气缸的吸气。(2)为了压缩效率的提升,气缸厚度有限制,所以不能扩大吸气通道,改善吸气效率。(3)即使制冷量减半,由于活塞和偏心轴的旋转,滑动损失不会减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改善了压缩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密封壳体;电动式电机,所述电动式电机设在所述密封壳体内;旋转式压缩机构,所述旋转式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密封壳体内且与所述电动式电机连接,所述旋转式压缩机构包括:各自具有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的中隔板,且所述中隔板中具有对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开口的吸气孔;在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中分别进行公转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随着这些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各自的公转可以进行往复式动作的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且所述第二气缸中具有收纳了所述第二滑片的背部的第二滑片腔;使密封的所述第二滑片腔的压力在不同的2个压力之间进行切换以对所述第二气缸的压缩作用进行停止或解除停止的压力切换器,其中中隔板与吸气管相连;所述中隔板的厚度为Hm、所述第一气缸的厚度为Ha、所述第二气缸的厚度为Hb满足如下关系:
Hm3>Ha3+Hb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在第二压缩腔停缸的S模式中,从吸气管吸入的低压气体只流到第一压缩腔中,所以提高了第一压缩腔的吸气效率,改善了压缩机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气缸的厚度和第二气缸的厚度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力切换器通过所述中隔板与所述第二滑片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滑片腔的开口部分连接可变形的密封板以将所述第二滑片保持在所述第二滑片腔中。
具体地,所述密封板的挠曲为12μm以上。
具体地,所述压力切换器为三通阀或四通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双缸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的内部构造和连接该压缩机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构成,另外,表示运行模式切换所需要的三通阀的动作原理;
图2表示压缩机构的详细的纵截面图(P模板);中隔板是图3的F-X-G截面图,气缸是图3的E-X-G截面图;
图3表示气缸的构造和活塞滑片的配置,另外,表示连接中隔板的吸气管和压力切换管的平面图(P模式),另外、是图1的Y截面;
图4表示连接中隔板的压力切换管和滑片腔的纵截面图(P模式),是图3的E-X-G的截面图;
图5表示从旋转的活塞脱出,在滑片腔静止的滑片的平面图(S模式),另外,是图1的Y截面;
图6表示由于密封板的变形而静止的滑片的平面图(S模式),另外,是图1的Z截面;
图7表示图2(P模式)对应的压缩机构的详细的纵截面图(S模式),中隔板是图6的F-X-G截面图,气缸是图6的E-X-G截面图;
图8为以往的压缩机和本实用新型的制冷量数据比较;
图9为以往的压缩机和本实用新型的COP数据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个气缸压缩腔的一方进行非压缩运行,对压缩机容量进行2段切换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如[专利文献1]所示,使一方压缩腔的吸入压力在高压和低压中切换的「压缩腔室压力切换方式」方法,以及[专利文献2]和[特许文献3]中所示,使密封的滑片腔的压力在高压和低压之间进行切换的「滑片腔压力切换方式」的方法。它们的特点都是使滑片的往复动作在短时间中停止、并收纳在滑片腔中。
双缸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具有2个压缩腔进行压缩运行模式的运行模式(P模式)、和一方的压缩腔进行压缩运行,另一方的压缩腔停止压缩运行的运转模式(S模式)、通过这两个不同的2个运行模式来控制压缩机的制冷量。其结果,比如可以控制空调冷量以及耗电量。
上述「压缩腔压力切换方式」、连接了壳体内部(高压回路)、与2个气缸相连的吸气管(低压回路)的一方和三通阀(或者四通阀)、压缩腔的压力在高压和低压之间进行切换。通过该控制,一方的压缩腔的压缩作用可以停止,或者解除停止。因此,「压缩腔压力切换式」需要分别连接各气缸中独立的吸气管。
针对这一点,「滑片腔压力切换方式」可以使一方的气缸的滑片腔密封,其内部压力在高压和低压之间切换,展开停止压缩腔压缩作用的(S模式)、或者解除停缸的(P模式)。因此,「滑片腔的压力切换方式」中,不一定要连接2个气缸中独立的吸气管。本实用新型,着眼于「滑片腔压力切换方式」的本质,特点是吸气管不连接气缸,共有1个吸气通道,各自的压缩腔连接中隔板。而且,运行频次多的S模式的运行效率提升,是主要目的。
另外,滑片腔为了保持停止的滑片,「压缩腔压力切换方式」是使用磁铁[专利文献1],「滑片腔压力切换方式」中,是在滑片两侧面作用了高低压差(专利文献2和特许文献3)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储液器70的低压出口管72经过吸入管41从中间板40的吸入孔45的先端具备的倾斜孔43a和倾斜孔43b连通压缩腔13a和压缩腔13b。两个压缩腔都压缩运行的P模式中,从吸气管41流出的低压气体、可以均等分流到上述2个压缩腔中。压缩腔13b为停止压缩的S模式运行中,低压气体的全部只流到压缩腔13a中,所以压缩腔13a的吸气效率会提升。
关于年度运行率、一般S模式是P模式的大约3倍、所以S模式的效率改善可以对提高年度能效(APF)有很大的贡献。而且,本实用新型有改善P模式效率的波及效果。另外,通过在中隔板中连接一个吸气管,可以将两个吸气管减少成一个。另外,如后所述可以改善压力切换管和滑片腔的连接设计。
其中,【专利文献1】特开JP2004301114旋转式密封型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专利文献2】特开JP2008520901容量可变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冷却***
【特许文献3】特开JP2008128231容量可变型旋转式压缩机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80,包括密封壳体1、电动式电机6和旋转式压缩机构5,电动式电机6设在密封壳体1内。旋转式压缩机构5设在密封壳体1内且与电动式电机6连接。其中,压缩机构5包括:各自具有第一压缩腔13a和第二压缩腔13b的第一气缸10a和第二气缸10b、设在第一气缸10a和第二气缸10b之间的中隔板40、在中隔板40中具有对第一压缩腔13a和第二压缩腔13b开口的吸气孔45、在第一压缩腔13a和第二压缩腔13b中分别进行公转的第一活塞24a和第二活塞24b,随着这些第一活塞24a和第二活塞24b的各自的公转可以进行往复式动作的第一滑片20a和第二滑片20b、且第二气缸10b中具有收纳了第二滑片20b的背部的第二滑片腔15b、使密封的第二滑片腔15b的压力在不同的2个压力之间进行切换以对第二气缸10b的压缩作用进行停止或解除停止的压力切换器,其中中隔板40与吸气管41相连。可选地,压力切换器为三通阀50或四通阀。
其中,中隔板40的厚度为Hm、第一气缸10a的厚度为Ha、第二气缸10b的厚度为Hb满足如下关系:
Hm3>Ha3+Hb3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80,在第二压缩腔13b停缸的S模式中,从吸气管41吸入的低压气体只流到第一压缩腔13a中,所以提高了第一压缩腔13a的吸气效率,改善了压缩机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气缸10a的厚度和第二气缸10b的厚度相等。具体地,压力切换器通过中隔板40与第二滑片腔15b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滑片腔15b的开口部分连接可变形的密封板16,此时由于对该密封板16的两个平面作用的压差带来的密封板16的变形,可将第二滑片20b保持在第二滑片腔15b中。具体地,密封板16的挠曲为12μm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蒸发器。
需要说明的是,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蒸发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其中气缸10a指的是第一气缸,气缸10b指的是第二气缸,压缩腔13a指的是第一压缩腔,压缩腔13b指的是第二压缩腔,滑片20a指的是第一滑片,滑片20b指的是第二滑片,活塞24a指的是第一活塞,活塞24b指的是第二活塞,滑片腔15a指的是第一滑片腔,滑片腔15b指的是第二滑片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根据图1-图9进行说明。图1所示双缸容量控制式旋转式压缩机(以下简称旋转式压缩机80)、由壳体1的内径上固定的电动式电机6和压缩机构5组成。压缩机构5由中隔板40上下配置的气缸A10a和气缸B10b、其上部固定的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主轴承***26和副轴承***33、由主轴承25和副轴承30进行滑动支撑的偏心轴7等组成。圆形的中隔板40的外周固定在壳体1的内径处。
从密封壳体1的排气管3排出的高压气体经过冷凝器C、膨胀阀V、蒸发器E成为低压气体,到达储液器70中。之后,低压气体从连接中隔板40的外周的吸气管(或者是叫做吸入管)41(图2)流入到气缸10a和气缸10b中。压缩后的高压气体从主轴承***26向壳体2中排出。而且,2个气缸的厚度和排量也是相当。但是根据使用目的,各自的气缸厚度和排量可以适当变动。
壳体1的外侧具备的三通阀50、是停止或解除停止旋转式压缩机80在运行中时气缸10b的压缩作用的手段。三通阀50有3个连接口,高压口50a连接对壳体1内部开口的高圧管52。低压口50b连接储液器70的低压出口管72、高低压口50c连接中隔板40的外周具备的压力切换管55。如后所述,压力切换管55连接密封的滑片腔15b、使该腔的压力在高压和低压之间切换。三通阀50的内部具备可以滑动的滑块57。滑块57由构成三通阀50的电磁线圈(无图示)进行驱动。另外,也可以使用四通阀取代三通阀。
图1的P-mode在滑块57对高低压口50c开口的位置,所以与其相连的压力切换管55的压力是与壳体1的内压相当的高压(Pd)。容量控制式旋转式压缩机80中2个气缸开始压缩作用的时候,可以发挥100%的制冷能力。该100%的运行为P模式。
另一方面,通过控制使滑块57移动到图1的S-mode时,压力切换管55为与低压出口管72的压力相等的低压(Ps)。此时、旋转式压缩机80中气缸10b的压缩作用会停止,所以会降到50%的制冷量。该运行称为S模式。就这样,具备容量控制功能的运行中的旋转式压缩机80、通过三通阀50的控制,在P模式和S模式之间,可以自在地进行模式切换。
图2的压力切换管55的压力为高压(Pd),所以是P模式在运行中。气缸A10a和气缸B10b各自具备的压缩腔13a和压缩腔13b中,活塞24a和活塞24b进行公转。与这些活塞的外径抵接的滑片20a和滑片20b在气缸中加工的滑片槽内部进行往复运动。另外,这些滑片的背部由滑片腔15a和滑片腔15b构成。
具备滑片弹簧21a的滑片腔15a的上端对壳体1中开口,所以其压力为高压侧。另一方面,滑片腔15b的上端开口面在中隔板40处密封,下端开口面由通过铆钉18固定的密封板16密封。另外,滑片腔15b废除了滑片弹簧。中隔板40中加工的吸气孔45中压入的吸气管41、连接储液器70的低压出口管72。吸气孔45的先端部分具备的傾斜孔43a和傾斜孔43b分别对压缩腔13a和压缩腔13b开口。
图2中,压力切换管55是高压(Pd),所以滑片20b与滑片20a按180度的相位都分别与活塞抵接进行往复运动,压缩腔13a和压缩腔13b进行通常的压缩(P模式)。P模式中,从储液器70向中隔板40的吸气孔45流入的低压气体,同等分流到分别对2个气缸开口的倾斜孔43a和傾斜孔43b,在压缩腔13a和压缩腔13b中被压缩。其后,排出到主轴承***26和副轴承***33中。副轴承***33中排出的高压气体通过连通孔28与主轴承***26的高压气体合流排出到电机6的下部。
与以往的容量控制式压缩机相比,为了减少低压气体的吸气阻力,提高吸气效率,需要扩大吸气孔45的内径。为了满足这个必要条件,本实用新型按下式进行了设计。
Hm3>Ha3+Hb3
如图2所示、Hm是中隔板40的厚度、Ha和Hb分别是气缸A10a和气缸A10a的厚度。在此,配管的压力损失(ΔP)与配管内径的3次方、配管长的1次方成正比。这是根据定理推导的Fanning公式确定的。另外,包括储液器在内的吸气回路的全长,与以往设计,即与吸气管连接气缸的情况没什么差别。
根据上述不等式,替代吸入管或者吸入孔的作用、使用中隔板40和各气缸的厚度的原因是:本实用新型不用分别连接气缸的吸入管,可以在中隔板40中连接1个吸入管、还有,吸入孔内径或者吸入管外径不能比气缸或者中隔板的厚度大。即,气缸或者中隔板的厚度可以替代作为吸入管内径或者吸入孔外径。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为Ha=Hb。
本实用新型因为是在中隔板40中配置吸入孔45、所以很容易扩大其内径。作为一个案例,如果Ha=Hb=15mm、Hm=20mm的话,压力损失(ΔP)约改善19%。其改善效果可以提高P模式和后述S模式的吸气效率。
在图3和图4中,压入中隔板40側面的压力切换管55、经过纵孔48对密闭的滑片腔15b开口。因此,根据压力切换管55的压力,滑片腔15b的压力可以进行切换。以往的设计中,压力切换管直接压入刚性低的滑片腔,所以会有气缸变形的课题。与此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压力切换管55压入连接到刚性高的中隔板40中,所以可以解决上述课题。
接下来,图5中,压力切换管55的压力为低压(Ps),所以表示S模式正在运行中。这时,滑片20b在上止点时,静止在滑片腔15b中、活塞24b在压缩腔13b的内部空转。因此,压缩腔13b的压力切换为低压(Ps)、排气孔34b(图6)通过排气阀关闭。
图6为滑片20b的静止状态。通常、滑片高度(与滑动方向为直角)和气缸的滑片槽高度之差(间隙)是气缸厚度(Hb)的0.5~0.8/1000。比如,Hb=15mm的话,上述间隙为7.5~12μm。密封板16、可以是瑞典钢这样的弹性薄板。滑片腔15b切换成低压(Ps)的话,根据与壳体1的高压(Pd)之差,设计为挠曲12μm以上。其结果、由于密封板16的变形,滑片20b在滑片腔15b中保持,S模式继续。由于三通阀的控制,滑片腔15b的压力切换成高压(Pd)的话,密封板16就没有变形了,所以滑片20b可以解除静止,切换成P模式。
图7表示S模式中吸入气体的流动。从储液器70向吸入孔45流动低压气体、只流到倾斜孔43a中,在压缩腔13a中进行压缩。其后,高压气体可以从主轴承***26向电机6的下部排出。该吸入气体的流动方面,压缩腔13a独占了流入到吸入孔45中的低压气体,所以压缩腔13a的吸入气体量会增加。因此,吸入效率可以改善,制冷量会改善。
图8和图9表示在制冷量和COP方面,2个气缸连接吸入管的以往设计和在中隔板40中连接1个吸气管的本实用新型的比较。这些图中,左侧为以往设计的数据,右侧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另外,以P模式中以往设计的性能为1.00(基准),来表示S模式的性能。另外,如上所述,Ha=Hb=15mm、Hm=20mm的话、这时气缸吸入孔的内径、分别作为13mm、18mm。
在图8中,确认本实用新型的制冷量S模式为12%、P模式为3.6%的改善。在图9中,确认本实用新型的COP在S模式为3.6%、P模式为2.4%的改善。S模式的制冷量的改善大的原因是,如上所述,压缩腔13a可以独占充分的吸气量。但是,COP只到3.6%的原因是、随着吸气量的增加,输入功率有增加。另一方面,P模式的制冷量和COP的改善方面,吸入气体的阻力损失(ΔP)可以随着吸入孔45的扩大而减少。在此,S模式的COP提高非常重要,空调器的年度运行率方面,S模式是P模式的大约3倍、所以3.6%的COP改善用APF评价的话可以提高10%以上。
上述的技术揭示中,在中隔板40和主轴承25之间配置了气缸A10a、在中隔板40和副轴承30之间配置了气缸B10b、与此相反中隔板40和主轴承25之间配置气缸B10b、在中隔板40和副轴承30之间配置气缸A10a也可以。
另外,2个气缸中的一方,是活塞与滑片一体的滑片摇摆式旋转式压缩机构,另一方的气缸是活塞和滑片分离的滑片往复运动型旋转式压缩机构,对这种压缩腔的压缩作用进行控制也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和效果。另外,上述技术揭示,是用偏心轴上下方向配置的立式旋转式压缩机来进行说明的,但将偏心轴水平方向配置的卧式旋转式压缩机中也可以应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提高效率技术的容量控制式旋转式压缩机可以广泛地在家用空调、商用空调、或热水器、制冷装置上采用。
本实用新型是在具有2个气缸压缩腔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在运行中使一方的压缩腔停缸、或者解除停缸来使制冷能力可变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有关。另外,本实用新型如[专利文献2]以及[特许文献3]所示,采用了使密封的滑片腔压力在高压和低压间进行切换的「滑片腔压力切换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2个气缸中间具备的中隔板中配置了一个内径扩大的吸气孔、主要目的是提高吸气效率,从而改善压缩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双缸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可以在空调器、冷冻冷藏设备、热水器等中可以应用,可以使用各种冷媒。另外,除了定速电机,也可以搭载在变频式电机上扩大冷冻能力控制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壳体;
电动式电机,所述电动式电机设在所述密封壳体内;
旋转式压缩机构,所述旋转式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密封壳体内且与所述电动式电机连接,所述旋转式压缩机构包括:各自具有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设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的中隔板,且所述中隔板中具有对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开口的吸气孔;在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中分别进行公转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随着这些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各自的公转可以进行往复式动作的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且所述第二气缸中具有收纳了所述第二滑片的背部的第二滑片腔;使密封的所述第二滑片腔的压力在不同的2个压力之间进行切换以对所述第二气缸的压缩作用进行停止或解除停止的压力切换器,其中中隔板与吸气管相连;所述中隔板的厚度为Hm、所述第一气缸的厚度为Ha、所述第二气缸的厚度为Hb满足如下关系:
Hm3>Ha3+Hb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气缸的厚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切换器通过所述中隔板与所述第二滑片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腔的开口部分连接可变形的密封板以将所述第二滑片保持在所述第二滑片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的挠曲为12μ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切换器为三通阀或四通阀。
7.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
CN201420061049.3U 2014-02-10 2014-02-10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17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61049.3U CN203717345U (zh) 2014-02-10 2014-02-10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61049.3U CN203717345U (zh) 2014-02-10 2014-02-10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7345U true CN203717345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6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61049.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17345U (zh) 2014-02-10 2014-02-10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73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1719A (zh) * 2014-02-10 2014-05-28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WO2015117281A1 (zh) * 2014-02-10 2015-08-13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7110160A (zh) * 2015-01-08 2017-08-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缸密闭型压缩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1719A (zh) * 2014-02-10 2014-05-28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WO2015117281A1 (zh) * 2014-02-10 2015-08-13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7110160A (zh) * 2015-01-08 2017-08-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缸密闭型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2410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装置、空调器
CN204630128U (zh) 制冷***
CN103557624A (zh) 冷冻循环装置
CN202851355U (zh) 可单双级互换的双缸压缩机
CN101191486B (zh) 旋转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使用其的空调
CN103775338B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循环***
CN104454528A (zh)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3821716A (zh)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1560977A (zh)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
CN203717345U (zh) 容量控制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4454544B (zh)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2119277A (zh)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气调节器
CN203756524U (zh)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2338088A (zh) 压缩机
CN104963864A (zh) 多气缸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4806522A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装置
CN102562594B (zh) 变容旋转式压缩机
CN202100466U (zh) 容量控制式旋转压缩机
CN105570134A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5526166A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
CN102003392A (zh) 双滑片式旋转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和应用
CN105143676A (zh) 多气缸旋转压缩机及具有该多气缸旋转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装置
CN105570133A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5570138A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202867216U (zh) 双缸变容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1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