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23892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23892U
CN203423892U CN201320478767.6U CN201320478767U CN203423892U CN 203423892 U CN203423892 U CN 203423892U CN 201320478767 U CN201320478767 U CN 201320478767U CN 203423892 U CN203423892 U CN 203423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card
fan
cabinet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787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建明
王焕义
白尤新
张欢军
王玉斌
童敏杰
张利波
王宏勤
马国嵩
赵素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787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23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23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23892U/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8099 priority patent/WO2014187334A1/en
Priority to EP14801732.0A priority patent/EP3000290A4/en
Priority to US14/892,140 priority patent/US20160095262A1/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18Forced ventilation of a gaseous coolant
    • H05K7/20727Forced ventilation of a gaseous coolant within server blade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hea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38Back panels or connecting means therefor; Terminals; Coding means to avoid wrong insertion
    • H05K7/1439Back panel mother boards
    • H05K7/1445Back panel mother boards with double-sid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8Construction of rack or frame
    • H05K7/183Construction of rack or frame support rail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18Forced ventilation of a gaseous coolant
    • H05K7/20736Forced ventilation of a gaseous coolant within cabinet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server 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机箱、于机箱内前部排列的第一插卡组及于机箱内后部排列的第二插卡组;第一插卡组与第二插卡组正交对接并形成在机箱前部与后部之间延伸的风道;该电子设备在第二插卡组的排列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装设有风扇;以及,第二插卡组开设有使风扇的入风面与在机箱前部和后部之间延伸的风道连通的开口。其中,各块第二插卡形成开口能够使前后方向的风道与第二插卡组的侧部的风扇实现转向连通,从而能够确保风扇散热的实现;位于第二插卡组的排列方向上的侧部的风扇能够避让各块第二插卡后端的插拔路径,因而不会阻碍各块第二插卡的插拔更换。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特别涉及利用风扇实现散热的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电子设备包括机箱、位于机箱内部的背板、以及在背板的前侧和后侧以正交架构排布的插卡和电源。为了实现散热,上述的电子设备机箱内部会装设风扇,相应地,机箱内部还需要行程可供风扇驱动气流流动的风道。
然而,现有技术在机箱内形成的上述风道会导致机箱内部的正交架构不够紧凑、并导致插卡在机箱面板处形成的端口的密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箱、于机箱内的前部排列的第一插卡组及于机箱内的后部排列的第二插卡组;
第一插卡组与第二插卡组正交对接并形成在机箱前部与后部之间延伸的风道;
该电子设备在第二插卡组的排列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装设有风扇;
以及,第二插卡组开设有使风扇的入风面与在机箱前部和后部之间延伸的风道连通的开口。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在第二插卡组的排列方向上的两侧均装设有风扇。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在第二插卡组的排列方向上的一侧所装设的风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可选地,每个风扇独立构成一个风扇框。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在机箱的后端面设置有与第二插卡组中的至少一块第二插卡连接的端口。
可选地,风扇为离心风扇,其中,离心风扇的入风面朝向第二插卡组的前述开口,离心风扇的出风面朝向机箱的后端面。
可选地,风扇为轴流风扇,其中,轴流风扇的入风面位于前述开口靠近机箱后端面的一侧、并朝向机箱的前端面,轴流风扇的出风面朝向机箱的后端面。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在轴流风扇的入风面处设置有使气流从前述开口流向轴流风扇的入风面的第一导流板。
可选地,风扇为轴流风扇,其中,轴流风扇的入风面朝向第二插卡组的前述开口,轴流风扇的出风面朝向机箱的侧板。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在轴流风扇的出风面处设置有使气流转向机箱的后端面的第二导流板。
可选地,风扇为轴流风扇,其中,轴流风扇相比于第二插卡组的排列方向呈预定的倾斜角度,以及,轴流风扇的入风面靠近第二插卡组的前述开口,轴流风扇的出风面靠近机箱的侧板和后端面。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在轴流风扇的入风面处设置有使气流从前述开口流向入风面的第三导流板、以及在轴流风扇的出风面处设置有使气流转向机箱的后端面的第四导流板。
可选地,第二插卡组中的第二插卡包括托板、以及装设于托板的PCB板,其中:
第二插卡的托板和PCB板的后端均开设有开口;或者,第二插卡的PCB板短于托板并在托板的后端形成避开区,托板的所述避开区开设有前述开口。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位于机箱内部的背板;
第一插卡插接在背板的前侧,第二插卡组插接在背板的后侧;
背板在对应多块第二插卡的位置处形成开孔。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位于机箱内的后部的电源,且电源插接在背板的后侧并分布在第二插卡组的下部。
可选地,第一插卡组中的各第一插卡与第二插卡组中的各第二插卡通过背板插口分别插接于背板的前侧和后侧,且第一插卡组中的各第一插卡与第二插卡组中的各第二插卡通过多个正交连接器相连、以实现相互正交;电源通过背板插口插接于背板的。
可选地,背板的开孔为一镂空部分,所有正交连接器均位于该镂空部分内;或者,背板的开孔包括多个孔部,每个正交连接器分别位于对应的一个孔部内;或者,背板包括至少两块板体,且至少两块板体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以形成背板的开孔,以及,所有正交连接器均位于至少两块板体之间的间隙内。
可选地,第一插卡组中的第一插卡具有前面板、第二插卡组中的第二插卡具有后面板,并且,第一插卡组中的第一插卡的前面板和第二插卡组中的第二插卡的后面板均具有开口。
如上可见,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中,第一插卡组和第二插卡组相互正交,以在机箱内部形成紧凑的正交架构;而且,还将风扇设置在第二插卡组的排列方向上的侧部、并通过在第二插卡组中的各块第二插卡形成开口而使前后方向的风道与风扇转向连通,以确保风扇散热的实现。从而,既能够确保正交架构的紧凑、又能够同时利用机箱内部的前后风道实现散热。而且,位于第二插卡组排列方向上的侧部的风扇能够避让第二插卡组后端的插拔路径,因而不会阻碍第二插卡组的插拔更换,从而能够便于第二插卡组的插拔维护。另外,由于风扇不会阻碍第二插卡组的插拔更换,因而也无需为了简化风扇的拆装操作而将多个风扇集成为一个风扇框,而是可以每个风扇独立形成一个风扇框,从而能够降低风扇散热的维护成本。进而,位于第二插卡组排列方向上的侧部的风扇在避让出第二插卡组后端的插拔路径的同时,还使得第二插卡组与机箱后端板之间存在足够的电气连接空间,从而使得第二插卡组能够被电气连接至机箱后端板、并在机箱后端板形成对应的端口。
进一步地,当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中进一步包括背板时,背板前侧的空间全部用于排列第一插卡组,背板后侧的上部和中部空间用于集中排列与第一插卡组正交的第二插卡组、而位于背板后侧的下部空间则用于在第二插卡组的下方放置电源,这样,能够确保电源的布置不会影响机箱内部形成的正交架构的紧凑性;而且,对于上述紧凑的正交架构,只需在背板形成开孔,即可确保机箱的内部形成的风道能够从背板的前侧贯穿至背板的后侧、并于背板的后侧经过第二插卡的开口向风扇所在的至少一侧转向的风道。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在多块第二插卡形成开口的一种可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利用离心风扇实现散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利用轴流风扇实现散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于图4所实现的一种扩展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利用轴流风扇实现散热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基于图6所实现的一种扩展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利用轴流风扇实现散热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基于图8所实现的一种扩展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电子设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电子设备的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背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a和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机箱(图中未示出)、于机箱内的前部排列的第一插卡21组、以及于机箱内的后部排列的第二插卡22组。第一插卡21组与第二插卡22组正交对接、并形成在机箱前部与后部之间延伸的前后风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仅是以多块第一插卡21沿竖直方向排列、多块第二插卡22沿水平方向排列为例,其中,本文所述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是由电子设备的机箱的某个摆放方向决定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若机箱的摆放发生翻转,则本文所述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也可能发生对调、或者等角度的倾斜偏移。但只要确保这两个方向相互正交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插卡21组与第二插卡22组可以通过正交接口连接器23矩阵实现正交对接,且矩阵中的各正交接口连接器23之间具有供风道内的气流流通的间隙;或者,当电子设备中存在背板24时,第一插卡21组与第二插卡22组也可以通过具有正交接口连接器22的背板24(图中以虚线表示)实现正交对接,且背板24形成有供风道内的气流流通的开孔(图中未示出)。
此外,该电子设备在第二插卡22组的排列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表现为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装设有风扇20;以及,第二插卡22组中的各块第二插卡22开设有使风扇20的入风面与在机箱前部和后部之间延伸的风道连通的开口22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仅是以第二插卡22组的排列方向上的每侧均设置一个风扇20为例,但在实际应用中,风扇20可以仅设置在第二插卡22组的排列方向上的一侧,且无论风扇20设置在第二插卡22组的排列方向上的一侧还是两侧,每侧的风扇20数量可以多于一个。
从而,利用风扇20在第二插卡22组的侧部对气流的驱动,气流可从机箱的前部流经第一插卡21组与第二插卡22组后,再从位于机箱后部的各块第二插卡22的开口220向第二插卡22组的侧部转向,最终经过位于第二插卡22组的侧部的风扇20而从机箱的后部流出,从而实现散热。
可见,本实施例将风扇20设置在第二插卡22组的排列方向上的的侧部、并通过在各块第二插卡22形成开口220而使前后方向的风道与风扇20转向连通,从而能够确保风扇散热的实现。而且,位于第二插卡22组的排列方向上的侧部的风扇20能够避让第二插卡22组的后端的插拔路径,因而不会阻碍第二插卡22组的插拔更换,从而能够便于第二插卡22组的插拔维护。
相应地,由于风扇20不会阻碍第二插卡22组的插拔更换,因而当一侧的风扇20数量多于一个时,也无需为了简化风扇20的拆装操作而将该侧的多个风扇20集成为一个风扇框,而是可以每个风扇独立形成一个风扇框,从而能够降低风扇的维护成本。
另外,位于第二插卡22组的侧部的风扇20在避让出第二插卡22组的后端的插拔路径的同时,还使得第二插卡22组与机箱后端板之间存在足够的电气连接空间,从而使得第二插卡22组能够被电气连接至机箱后端板,此时,电子设备就可以进一步在机箱的后端面设置有与第二插卡22组中的至少一块第二插卡22连接的端口。
在具体实现本实施例时,可以根据第二插卡22的具体结构任意选择开口方式,也可以根据风扇20的不同类型而对风扇20的位置进行微调。
为此,本实施例针对一种优选的第二插卡22结构提供了相应的开口方式,还针对风扇20的两种优选类型提供了相应的位置布置方式。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在块第二插卡形成开口的一种可选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插拔维护操作,每块第二插卡22可以包括用于插拔推拉的托板22a、以及装设于托板22a并用于实现多块第二插卡22基本功能的PCB板22b。其中,托板22a的后端开设有前述开口220,且PCB板22b向托板22a的前端缩进,即PCB板22b短于托板22a并在托板22a的后端形成避开区,该托板22a在避开区开设有前述开口220,这样,PCB板22b可以避让开设于托板22a的后端的前述开口220。
当然,作为一种替换方案,也可以不设置PCB板22b向托板22a的前端缩进,而是在托板22a和PCB板22b的后端均开设前述开口220。这样,能够确保PCB板22b的整体尺寸尽可能大。
或者,电子设备在多块第二插卡形成开口的另一种替换方案可以为,多块第二插卡22不包含托盘、而仅为一个PCB板,相应地,只需在PCB板形成前述的开口220即可。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利用离心风扇实现散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中以多块第二插卡22采用如图2所示的开孔方式为例),当风扇20选用离心风扇20a时,离心风扇20a的入风面朝向多块第二插卡22的前述开口220,离心风扇20a的出风面朝向机箱的后端面。
从而,由于离心风扇20a的入风面朝向多块第二插卡22的前述开口220,因而气流能够在离心风扇20a的驱使下,气流可从机箱的前部流经多块第一插卡21与多块第二插卡22后,从各块第二插卡22的开口220向多块第二插卡22的侧部转向、并流入到离心风扇20a,然后经过在离心风扇20a内的离心转向,再从离心风扇20a朝向机箱后端面的出风口流出。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利用轴流风扇实现散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4中以多块第二插卡22采用如图2所示的开孔方式为例),当风扇20选用轴流风扇20b时,轴流风扇20b的入风面位于前述开口220靠近机箱后端面的一侧、并朝向机箱的前端面,轴流风扇20b的出风面朝向机箱的后端面。
从而,每侧的轴流风扇20b能够驱使多块第二插卡22的该侧形成负压区域50,从而使得气流能够由于负压区域50的存在而使气流可从机箱的前部流经多块第一插卡21与多块第二插卡22后,从各块第二插卡22的开口220向多块第二插卡22的侧部转向,并且,进入到负压区域50进而被吸入至轴流风扇20b的入风面,然后再从轴流风扇20b的出风面流出。
图5为基于图4的一种扩展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以进一步在轴流风扇20b的入风面处设置有使气流从前述开口220流向入风面的导流板60。这样,在气流从各块第二插卡22的开口220向多块第二插卡22的侧部转向后,在导流板60作用下经过侧部的轴流风扇20b排出。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利用轴流风扇实现散热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6中以多块第二插卡22采用如图2所示的开孔方式为例),轴流风扇20b的入风面可以朝向前述开口220,轴流风扇20b的出风面则朝向机箱的侧板(图中未示出)。
从而,每侧的轴流风扇20b通过开口220将流经至多块第二插卡22的气流吸出至多块第二插卡22的外侧,并从机箱的侧板排出(可以在侧板设置出风口)。
图7为基于图6所实现的一种扩展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可以进一步在轴流风扇20b的出风面处设置有使气流转向机箱的后端面的导流板80,从而使气流从机箱的后端面排出。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利用轴流风扇实现散热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图8中以多块第二插卡22采用如图2所示的开孔方式为例),当风扇20选用轴流风扇20b时,轴流风扇20b还可以相比于多块第二插卡22的排列方向呈预定的倾斜角度,以及,轴流风扇20b的入风面靠近多块第二插卡22的前述开口220,轴流风扇20b的出风面则靠近机箱的侧板和后端面。
从而,倾斜放置的轴流风扇20b就近似地集成了如图5所示的导流板60的转向作用,并从机箱的侧板排出、或借助机箱的侧板将气流最终导向至机箱的后端面排出。
图9为基于图8所实现的一种扩展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倾斜放置的轴流风扇20b与开口220及机箱后端面的转向衔接、以及对气流最终走向的定向,可以进一步在轴流风扇20b的入风面处设置有使气流从前述开口流向入风面的导流板91、以及在轴流风扇20b的出风面处设置有使气流转向机箱的后端面的导流板92。
以上的实施例一着重说明了电子设备内的风道结构、以及第二插卡22如何利用开口220实现前后方向上的风道从第二插卡22向风扇20转向。下面,再结合实施例二,对电子设备在包括背板和电源的情况下如何支持上述风道结构的实现予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二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机箱(在图中未示出),还包括位于机箱内部的背板24、于机箱内的前部排列的第一插卡21组、于机箱内的后部排列的第二插卡22组、电源400、以及集成有多个实施例一中的风扇20的风扇框500。
其中,当电子设备为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交换设备时,第一插卡21可以包括业务卡和/或主控卡,第二插卡22可以包括交换网卡;但当电子设备为具有其他功能的设备,第一插卡21和第二插卡22也可以为具有其他功能的插卡。另外,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采用风扇框500的形式集成多个风扇,而是可以设置多个独立的风扇。
请参见图10:
第一插卡21组插接在背板24的前侧,第二插卡22组插接在背板24的后侧,第一插卡21组与第二插卡22组相互正交、以在机箱内部形成正交架构;
电源400插接在背板24的后侧并分布在第二插卡22组的下部、以尽可能避开用于第一插卡310组和第二插卡320组形成正交架构的空间。
其中,本实施例是以多个电源400在第二插卡320组的下部排列为一排为例,但实际应用中,电源400的数量、以及排布的排数排可以任意设定。
如此一来,背板24前侧的空间就能够全部用于排列第一插卡310,背板24后侧占大部分的上部和中部空间用于集中排列与第一插卡310组正交的第二插卡320组、而背板24后侧占小部分的下部空间则可以用于放置电源400,从而确保使得机箱内部形成紧凑的正交架构。
请再参见图10、并结合图11,在第二插卡22组的排列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装设有风扇框500、多块第二插卡22均开设有的开口220、且背板24在对应第二插卡22组的位置处形成开孔,以在机箱的内部形成从背板24的前侧贯穿至背板24的后侧、并于背板24的后侧经多块第二插卡22的开口220向风扇框500所在的至少一侧转向的风道(图11中以箭头表示风道中的气流路径)。
如此一来,对于前述的紧凑正交架构,只需在第二插卡22组的排列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放置风扇框500、在各快第二插卡22形成开口220、并在背板24对应第二插卡22组的上部和中部形成开孔,即可在机箱的内部形成从背板24的前侧贯穿至背板24的后侧、并于背板24的后侧经过多块第二插卡22的开口220向风扇框500所在的至少一侧转向的风道。从而,既能够确保正交架构的紧凑、又能够同时利用机箱内部的前后风道实现散热。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插卡22的结构、开口220的结构、第二插卡22及其开口220与风扇框500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风扇框500中包含的风扇类型,均可以参照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式设置。并且,由于风扇类型而有可能需要进一步装设的导流板等附件,也可以参照实施例一。
另外,每个第一插卡21的前端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物理端口。那么,由于背板24前侧的空间全部用于排列带有物理端口的第一插卡21,因而能够提高机箱的前面板处的端口密度。
并且,每个第一插卡21的前端可以具有前面板,物理端口开设于前面板。此时,为了确保第一插卡21的前面板不会阻碍机箱外部的气流进入如图11所示的风道,每个第一插卡21的前面板可以形成用于入风的开口。相应地,每个第二插卡22的后端通常会具有后面板,那么,为了确保第二插卡22的后面板不会阻碍机箱内部的气流从如图11所示的风道流出,每个第二插卡22的后面板可以形成用于出风的开口。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插卡21组通过背板24前表面的背板插口插接于背板24前侧、第二插卡22组通过背板24后表面的背板插口插接于背板24的后侧,且第一插卡21组中的各块第一插卡21与第二插卡22组中的各块第二插卡22可以通过多个正交连接器相连、并以此实现相互正交;以及,电源400通过背板24后表面的背板插口插接于背板24的后侧。此时,就需要合理设置背板24的结构,以保证背板24开孔不会影响正交连接器23和背板插口的布置。
请先参见图12a(图12a示出了从背板24的后侧看到的结构),背板24的开孔可以为一镂空部分241,此时,所有的正交连接器(图12a中未示出)均可以位于该镂空部分241内,而用于插接第二插卡22和电源400的背板插口240则可以位于该镂空部分241的边缘外侧,同理,在背板24的前表面所设置的用于插接第一插卡21的背板插口同样位于该镂空部分241的边缘外侧。这样,镂空部分241既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用来放置所有的正交连接器,还能够利用各正交连接器之间的空隙允许气流流过,而且,也不影响第一插卡21组、第二插卡22组、以及电源400在背板24的插接。
请再参见图12b(图12a示出了从背板24的后侧看到的结构),背板24的开孔可以包括多个孔部242,此时,每个正交连接器(图12b中未示出)可以分别位于对应的一个孔部242内,用于插接第二插卡22和电源400的背板插口240则可以位于多个孔部242所在范围的边缘外侧,同理,在背板24的前表面所设置的用于插接第一插卡21的背板插口同样位于多个孔部242所在范围的边缘外侧。这样,各孔部242既能够分别提供相应的空间用来放置对应的正交连接器,还能够利用对应正交连接器与孔部242之间的空隙允许气流流过,而且,也不影响第一插卡21组、第二插卡22组、以及电源400在背板24的插接。
请再参见图12c(图12a示出了从背板24的后侧看到的结构),背板24还可以包括两块板体24’,且两块板体24’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243、以形成背板24的开孔,此时,所有的正交连接器(图12c中未示出)均位于两块板体24’之间的间隙243内,而用于插接第二插卡22和电源400的背板插口240则可以分别位于两块板体24’,同理,在背板24的前表面所设置的用于插接第一插卡21的背板插口同样位于两块板体24’。这样,两块板体24’之间的间隙243既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用来放置所有的正交连接器,还能够利用各正交连接器之间的空隙允许气流流过,而且,也不影响第一插卡21组、第二插卡22组、以及电源400在背板24的插接。另外,当两块板体24’之间需要相互电气联通时,可以将线缆连接在两块板体24’之间;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形成背板24的板体24’的数量可以不限于两块、且多于两块的板体24’可以按照任意方式形成背板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箱、于机箱内前部排列的第一插卡组及于机箱内后部排列的第二插卡组;其特征在于:
第一插卡组与第二插卡组正交对接并形成在机箱前部与后部之间延伸的风道;
该电子设备在第二插卡组的排列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装设有风扇;
以及,第二插卡组开设有使风扇的入风面与在机箱前部和后部之间延伸的风道连通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在第二插卡组的排列方向上的两侧均装设有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在第二插卡组的排列方向上的一侧所装设的风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风扇独立构成一个风扇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在机箱的后端面设置有与第二插卡组中的至少一块第二插卡连接的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风扇为离心风扇,其中,离心风扇的入风面朝向第二插卡组的前述开口,离心风扇的出风面朝向机箱的后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风扇为轴流风扇,其中,轴流风扇的入风面位于前述开口靠近机箱后端面的一侧、并朝向机箱的前端面,轴流风扇的出风面朝向机箱的后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在轴流风扇的入风面处设置有使气流从前述开口流向轴流风扇的入风面的第一导流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风扇为轴流风扇,其中,轴流风扇的入风面朝向第二插卡组的前述开口,轴流风扇的出风面朝向机箱的侧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在轴流风扇的出风面处设置有使气流转向机箱的后端面的第二导流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风扇为轴流风扇,其中,轴流风扇相比于第二插卡组的排列方向呈预定的倾斜角度,以及,轴流风扇的入风面靠近第二插卡组的前述开口,轴流风扇的出风面靠近机箱的侧板和后端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在轴流风扇的入风面处设置有使气流从前述开口流向入风面的第三导流板、以及在轴流风扇的出风面处设置有使气流转向机箱的后端面的第四导流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插卡组中的第二插卡包括托板、以及装设于托板的PCB板,其中:
第二插卡的托板和PCB板的后端均开设有开口;
或者,
第二插卡的PCB板短于托板并在托板的后端形成避开区,托板的所述避开区开设有前述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位于机箱内部的背板;
第一插卡插接在背板的前侧,第二插卡组插接在背板的后侧;
背板在对应多块第二插卡的位置处形成开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位于机箱内的后部的电源,且电源插接在背板的后侧并分布在第二插卡组的下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插卡组中的各第一插卡与第二插卡组中的各第二插卡通过背板插口分别插接于背板的前侧和后侧,且第一插卡组中的各第一插卡与第二插卡组中的各第二插卡通过多个正交连接器相连、以实现相互正交;电源通过背板插口插接于背板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背板的开孔为一镂空部分,所有正交连接器均位于该镂空部分内;
或者,背板的开孔包括多个孔部,每个正交连接器分别位于对应的一个孔部内;
或者,背板包括至少两块板体,且至少两块板体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以形成背板的开孔,以及,所有正交连接器均位于至少两块板体之间的间隙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插卡组中的第一插卡具有前面板、第二插卡组中的第二插卡具有后面板,并且,第一插卡组中的第一插卡的前面板和第二插卡组中的第二插卡的后面板均具有开口。
CN201320478767.6U 2013-05-23 2013-08-07 电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23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78767.6U CN203423892U (zh) 2013-05-23 2013-08-07 电子设备
PCT/CN2014/078099 WO2014187334A1 (en) 2013-05-23 2014-05-22 Electronic device
EP14801732.0A EP3000290A4 (en) 2013-05-23 2014-05-22 Electronic device
US14/892,140 US20160095262A1 (en) 2013-05-23 2014-05-22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91581.X 2013-05-23
CN201320291581 2013-05-23
CN201320478767.6U CN203423892U (zh) 2013-05-23 2013-08-07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23892U true CN203423892U (zh) 2014-02-05

Family

ID=50022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78767.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23892U (zh) 2013-05-23 2013-08-0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95262A1 (zh)
EP (1) EP3000290A4 (zh)
CN (1) CN203423892U (zh)
WO (1) WO201418733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7334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028735A (zh) * 2016-06-20 2016-10-12 广州凯媒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散热性、互通性的交互器
CN108235637A (zh) * 2017-12-15 2018-06-29 深圳市恒扬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正交***及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26212B2 (ja) * 2013-03-14 2016-05-25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105592667A (zh) * 2014-10-24 2016-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
US10721843B2 (en) * 2015-04-30 2020-07-2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Cooling via a sleeve connector
CN109788697B (zh) 2018-12-04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平行背板的电子设备及存储设备
US10986423B2 (en) * 2019-04-11 2021-04-20 Arista Networks, Inc. Network device with compact chassis
US11266007B2 (en) 2019-09-18 2022-03-01 Arista Networks, Inc. Linecard system using rise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S)
US20230380099A1 (en) * 2022-05-17 2023-11-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ystems with at least one multi-finger planar circuit board for interconnecting multiple chassi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4380A (en) * 1986-06-11 1987-09-15 Tektronix, Inc. Carrier tray for circuit board
US6202110B1 (en) * 1997-03-31 2001-03-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mory cards with symmetrical pinout for back-to-back mounting in computer system
US6014319A (en) * 1998-05-21 2000-01-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part concurrently maintainable electronic circuit card assembly
US20010044224A1 (en) * 1999-08-18 2001-11-22 Kupnicki Richard A. Circuit board mounting system and releasable connector therefor
US6768640B2 (en) * 2002-06-28 2004-07-27 Sun Microsystems, Inc. Computer system employing redundant cooling fans
US6927975B2 (en) * 2003-06-27 2005-08-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rver blade modular chassis mechanical and thermal design
US6912129B2 (en) * 2003-09-10 2005-06-28 Intel Corporation Chassis cooling system
US20050207134A1 (en) * 2004-03-16 2005-09-22 Belady Christian L Cell board interconnection architecture
US7113401B2 (en) * 2004-10-25 2006-09-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airflow manageme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US7280356B2 (en) * 2004-12-14 2007-10-09 Amphenol Corporation Air cooling architecture for orthogonal board architectures
JP2007011931A (ja) * 2005-07-04 2007-01-18 Hitachi Ltd 記憶制御装置
US7643307B2 (en) * 2005-09-29 2010-01-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ail safe redundant power supply in a multi-node computer system
US7764511B2 (en) * 2006-08-16 2010-07-27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Multidirectional 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 for multi-processor system
US7394654B2 (en) * 2006-10-19 2008-07-0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hermal management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8269673A (ja) * 2007-04-17 2008-11-06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
US7808792B2 (en) * 2007-12-18 2010-10-05 Juniper Networks, Inc. Single fan tray in a midplane architecture
US8064200B1 (en) * 2008-04-16 2011-11-22 Cyan Optics, Inc. Cooling a chassis by moving air through a midplane between two sets of channels oriented laterally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US7826222B2 (en) * 2008-07-03 2010-11-02 Juniper Networks, Inc. Front-to-back cooling system for modular systems with orthogonal midplane configuration
US7804684B1 (en) * 2008-12-22 2010-09-28 Juniper Networks, Inc. Cooling system for a data processing unit
WO2011067581A1 (en) * 2009-12-02 2011-06-09 Bae Systems Plc Air cooling
US8446725B2 (en) * 2010-08-05 2013-05-21 Alcatel Lucent Airflow control in an electronic chassis
US20120120596A1 (en) * 2010-11-16 2012-05-17 Arista Networks, Inc. Air cooling architecture for network switch chassis with orthogonal midplane
GB2506017B (en) * 2011-05-25 2015-11-04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Blade computer system
IN2013MN02235A (zh) * 2011-06-27 2015-09-25 Bergquist Torrington Company
CN102510707B (zh) * 2011-11-01 2014-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及具有该散热***的电子设备
JP5814188B2 (ja) * 2012-06-08 2015-11-17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
CN203423892U (zh) * 2013-05-23 2014-02-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0222842B2 (en) * 2013-08-02 2019-03-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compute node maintenance with continuous cooling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7334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028735A (zh) * 2016-06-20 2016-10-12 广州凯媒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散热性、互通性的交互器
CN106028735B (zh) * 2016-06-20 2018-09-25 广州凯媒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散热性、互通性的交互器
CN108235637A (zh) * 2017-12-15 2018-06-29 深圳市恒扬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正交***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87334A1 (en) 2014-11-27
EP3000290A1 (en) 2016-03-30
EP3000290A4 (en) 2017-02-01
US20160095262A1 (en) 2016-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3892U (zh) 电子设备
US8913382B2 (en) Server
US8830674B2 (en) Cool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cooling system
CN103503590B (zh) 用于通信设备的散热***
CN102023685A (zh) 服务器机柜
CN103019333A (zh) 伺服器
CN102207751A (zh) 电脑***
CN203423891U (zh) 电子设备
US10130004B2 (en) Network device
CN107396593B (zh) 机柜***
CN104105377A (zh) 用于容纳电子插板的机架
CN102023683B (zh) 服务器机柜
CN102478899B (zh) 伺服器
CN103034302A (zh) 伺服器
CN108235637B (zh)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垂直正交***及通信设备
JP5337723B2 (ja) 電子装置
WO2021083013A1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互联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106028735B (zh) 一种提高散热性、互通性的交互器
CN211745029U (zh) 一种显示屏控制器
WO2021121263A1 (zh) 一种刀片服务器
CN103488265A (zh) 服务器及散热结构
CN206877245U (zh) 一种基于正交结构的分组传送平台设备
CN108966593B (zh) 机箱及通信设备
CN218499450U (zh) 机箱
CN207476072U (zh) 一种散热***及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