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40578U - 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40578U
CN203240578U CN 201220352172 CN201220352172U CN203240578U CN 203240578 U CN203240578 U CN 203240578U CN 201220352172 CN201220352172 CN 201220352172 CN 201220352172 U CN201220352172 U CN 201220352172U CN 203240578 U CN203240578 U CN 203240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chamber
outlet
gas
shower nozzle
burn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521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志强
覃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35217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40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40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405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在燃烧器的中心设置有内风管,内风管之内有内风道,内风管之外设有燃气管,在内风道的下游方向设置有混合室筒体,混合室筒体内的空间为混合室;在燃气管的出口端设置有燃气帽,该出口端是指燃气管位于燃气管内燃气流动方向出口的一端;内风管、混合室筒体、燃气帽与燃气管之间形成燃气通道;混合室与燃气通道之间开设有连通混合室与燃气通道的连通孔;燃气帽上没有燃气喷孔。本实用新型燃烧效率高,火焰清晰,所需空气过剩系数小,火焰稳定,调节范围较宽,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获得形状相对较狭窄的火焰。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燃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申请人于2008年11月申请了名为“一种燃气燃烧器”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0820175348.4)。几年来,该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使用效果良好,可以说,该项技术适用于众多场合的窑炉的工作状态。然而,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也遇到部分工作状态的窑炉,该项技术使用效果不够理想,我们针对这些工作状态的陶瓷窑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该项技术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在于:由于各类窑炉的烧成工艺要求和具体使用条件差别很大,部分窑炉需要燃烧器提供火焰形状相对狭窄的火焰,而实用新型ZL200820175348.4提供的结构中,燃气分成两股,中心的一股从混合室出口喷出燃烧;外周的一股从燃气喷头上的燃气喷孔喷出燃烧,并形成外周火焰,外周火焰使燃烧器的总体火焰增粗,不能满足部分窑炉需要相对狭窄形状的火焰的烧成工艺要求和具体使用条件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以满足部分窑炉的烧成工艺要求和具体使用条件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在燃烧器的中心设置有内风管,内风管之内有内风道,内风管之外设有燃气管,在内风道的下游方向设置有混合室筒体,该下游方向是指内风道出口的气流方向的下游方向,混合室筒体内的空间为混合室;在燃气管的出口端设置有燃气帽,该出口端是指燃气管位于燃气管内燃气流动方向出口的一端;内风管、混合室筒体、燃气帽与燃气管之间形成燃气通道;混合室与燃气通道之间开设有连通混合室与燃气通道的连通孔;燃气帽上没有燃气喷孔。 
该燃烧器工作时,燃气通道内的燃气经过连通孔进入混合室。有一股助燃空气从内风道进入,并沿内风道向前流动,然后喷入混合室,再与经过连通孔进入混合室的燃气进行混合,并一同向前流动,到混合室出口已经形成一股混 合程度符合性能要求的混气(在此所述的符合性能要求,是指符合窑炉工艺技术条件所需的性能要求,例如,内风道这股助燃空气在混合室内与燃气混合的行程距离越长,则混气的预混程度越高,火焰一般较短;内风道这股助燃空气在混合室内与燃气混合的行程距离越短,则混气的预混程度越低,火焰一般较长;当上述混合的行程距离接近于零时,混气的预混程度最低,火焰一般最长,这些都要根据窑炉工艺技术条件的需求来确定,有的窑炉需要相对较长的火焰,而有的窑炉需要相对较短的火焰),该股混气经混合室出口喷出燃烧,获得燃烧效果良好的火焰;燃气帽上没有燃气喷孔,所以不像ZL200820175348.4那样形成外周火焰。所述连通混合室与燃气通道的连通孔可以呈圆柱形,也可以呈环形通道状,也可以呈其他几何形状。 
为了增强与控制混合室内燃气与助燃空气的混合效果,可以在内风道的下游方向设置有风喷头,该下游方向是指内风道出口的气流方向的下游方向,所述风喷头的内腔与内风道连通,风喷头上的出口与风喷头的内腔连通。内风道内的助燃风经过风喷头喷入混合室。风喷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处于混合室内,风喷头的外壁面与混合室筒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个空隙区域。 
风喷头上可以只有一个出口,也可以有两个或以上的出口,风喷头上可以至少有一个出口位于混合室内。 
将混合室上出口面积最大的出口称为K出口,过K出口截面的中心点作一个垂直于混合室中轴线的平面P2;将风喷头上位于混合室内且其出口面积最大的出口称为Q出口,过Q出口截面的中心点作一个垂直于混合室中轴线的平面P1,平面P1与平面P2之间的距离为H,H的范围可以是:0mm<H≤20mm。经目前窑炉现场的试验表明,H在此范围内时,有利于减小空气与燃气在混合时产生的压力损失,并且有利于提高火焰射流的射程。 
风喷头的内腔可以是直通孔,经目前的试验表明,这有利于减小空气与燃气在混合时产生的压力损失,有利于提高火焰射流的射程。所述直通孔可以在出口段有一段沿风喷头内气流的出口方向逐渐收缩的区段。 
所述风喷头内可以设置有旋流器,使从风喷头进入混合室的助燃空气带有旋流,经目前的试验表明,这有利于加强助燃空气与燃气的混合,且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所述风喷头的内腔可以是直通孔。 
所述P1平面将混合室筒体截为上游和下游两段,在P1平面上游的那一段混合室筒体上可以开设有连通混合室与燃气通道的连通孔,在此所述P1平面下游的那一段混合室筒体是指其靠近混合室K出口的那一段,P1平面上游的那一段 混合室筒体是指其远离混合室K出口的那一段。而风喷头的外壁面与混合室筒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个空隙区域,燃气通道内的燃气通过上述连通孔进入该空隙区域,经过转向、调整后向前流动,与风喷头喷出的助燃空气进行混合,这样可以使燃气与助燃空气的混合状态更加稳定,减小在混合室内燃气射流与助燃空气射流相互混合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所述的混合室筒体上可以开设有连通混合室与燃气通道的连通孔,使燃气通道内的燃气通过连通孔进入混合室,试验表明,这样可以增强燃气与助燃风的混合效果。 
所述内风管位于内风道气流出口方向的前端可以设置有凸缘,凸缘上可以开设有连通混合室与燃气通道的连通孔,使燃气通道内的燃气通过连通孔进入混合室,试验表明,这样可以减小燃气与助燃风混合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所述燃气管与燃气帽可以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内风管与混合室筒体可以相连接,燃气帽与混合室筒体之间可以为间隙配合,这样设计结构紧凑,加工方便,且使用方便。 
设混合室的出口的面积之和为S,所述K出口的面积为SK,比值RS=SK/S,RS的范围可以是:0.66≤RS≤1,当RS在该范围内时,K出口的面积占混合室出口的面积之和的比重较大,这样混气在出口处比较集中于出口面积最大的K出口,经目前的试验情况表明,这样可以使火焰刚性增强,并且使火焰喷射有力。 
所述比值RS的范围可以是:0.66≤RS≤1。 
所述内风管可以同时与风喷头和混合室筒体相连接,燃气管与燃气帽可以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燃气帽与混合室筒体之间可以为间隙配合,这样设计结构紧凑,并使加工方便,且使用方便。 
所述混合室的出口段可以有一段沿混合室内的气流的出口方向逐渐收缩的区段,试验表明,这有利于提高火焰射流的喷射速度,并且有利于提高火焰的燃烧速率。 
所述混合室上的出口的面积之和的范围可以在100mm2至490mm2之间,这是经过大量的试验而总结出的一个较佳的使用区段,试验表明,在此区段内使用时火焰刚性较强,喷射有力,且燃气与助燃空气混合较好。 
在此作如下定义:所述的混合室上的某个出口的面积,是指该出口的出口截面的面积;所述的混合室上的出口的面积之和,是指混合室上各个出口的出口截面的面积之和。而某个出口的出口截面,是指该出口在其出口通道上的最 小截面,当其出口通道上的最小截面不止一个时,取其中最靠近该出口通道的末端的那个最小截面作为该出口的出口截面。图7至图9是出口截面的定义示意图,图7至图9中有三个出口,分别为X出口、Y出口和Z出口。图7所示的X出口的出口通道呈逐渐收缩形,且其出口通道的中轴线垂直于其所处位置的固体外壁面,故其出口通道上的最小截面是其出口通道末端截面,该截面也就是X出口的出口截面;图8所示的Y出口的出口通道呈先逐渐收缩尔后又逐渐扩大的形状,故其出口通道上的最小截面是其出口通道上的喉部截面,该喉部截面也就是Y出口的出口截面;图9所示的Z出口的出口通道呈圆柱形,该通道的中轴线与该通道所处位置的固体外壁面呈一定的倾斜角,该通道上的最小截面是作垂直于该通道的中轴线的平面与该通道内壁面相交所截得的圆形截面,在该通道上所截得的圆形截面不止一个,它们的面积相等,取其中最靠近该出口通道的末端的那个最小截面作为该出口的出口截面。以下风喷头上的出口截面的定义也与此相同。 
所述风喷头的出口的面积之和A的范围可以是:10mm2≤A≤200mm2(在此所述风喷头的出口的面积之和,是指风喷头上各个出口的出口截面的面积之和,而某个出口的出口截面的定义,如前所述,并参见图7至图9),这是根据大量的试验而总结出的一个较佳的使用区段,A值在此区段内时,配合前述的混合室的出口的面积之和在100mm2至490mm2的使用范围,可以达到较佳的燃气与助燃空气的混合效果,且火焰喷射有力,射程较远。 
风喷头的出口的面积之和为A,所述Q出口的面积为AQ,比值RA=AQ/A,RA的范围可以是:0.6≤RA≤1;所述Q出口朝向所述K出口。当RA在上述范围内时,Q出口的面积占风喷头的出口的面积之和的比重较大,这样风喷头内的气流在出口处比较集中于出口面积最大的Q出口,且Q出口朝向所述K出口,经试验表明,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风喷头内空气流的动能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火焰射流的喷射速度。 
所述混合室的出口可以只有一个出口,经试验表明,这样混气从混合室出口喷出时比较集中,比较有力,燃烧速率较高,火焰喷射有力。 
所述混合室上可以只有一个出口;所述风喷头上可以只有一个出口,该出口朝向混合室的出口,经试验表明,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风喷头内空气流的动能的作用,可以提高燃烧速率,并且火焰喷射有力。 
在上述各个方案中,在燃气管之外还可以设有外筒体,外筒体与燃气管之 间形成外风道,可以有一股助燃空气从外风道进入,并沿外风道向前流动,对火焰起到补充助燃空气的作用,使燃烧器的可调节范围加宽。在某些场合下,从外风道进入的这一股助燃空气也可以被切断,即外风道上没有助燃空气进入,这是为了满足某些窑炉的工艺技术条件的一种使用方法。 
所述燃气管与外筒体之间的外风道上还可以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燃气管与燃气帽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支架与外筒体之间为间隙配合,混合室筒体与燃气帽之间为间隙配合,这样设计结构紧凑,加工方便,使用也较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本新型燃气燃烧器保留了ZL200820175348.4的混合效率高、混合迅速、燃烧速度快,并且混合时压力损失较小等优点,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燃气帽上没有燃气喷孔,所以不同于ZL200820175348.4的燃气喷头上有燃气喷孔的结构,也就不会形成外周火焰,从而火焰形状变得相对较狭窄,这就满足了部分窑炉的烧成工艺要求和具体使用条件的需要。 
2、本实用新型经过实验室试验和窑炉现场使用表明,该燃烧器燃烧效率高,火焰清晰,所需空气过剩系数小,火焰稳定,调节范围较宽。本实用新型可燃用发生炉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等多种气体燃料,既可以用在陶瓷窑炉,也可以用在其它工业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至图9是出口截面的定义示意图; 
图中,1为内风管、2为内风道、3为燃气管、4为混合室筒体、5为混合室、6为燃气通道、7为燃气帽、8为K出口的出口截面、9为外筒体、9.1为外筒体当中的金属套管、9.2为外筒体当中耐火材料材质的烧嘴砖、10为外风道、11为连通孔、12为风喷头、13为旋流器、14为支架、15为斜槽、16为通孔、17为混合室的中轴线、18为风喷头的外壁面与混合室筒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空隙区域、19为凸缘、20为X出口的出口截面、21为X出口的出口通道、22为X出口的出口通道的中轴线、23为固体外壁面、24为Y出口 的出口截面、25为Y出口的出口通道、26为Y出口的出口通道的中轴线、27为Z出口的出口截面、28为Z出口的出口通道、29为Z出口的出口通道的中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在燃烧器的中心设置有内风管1,内风管1之内有内风道2,内风管1之外设有燃气管3,在内风道2的下游方向设置有混合室筒体4,该下游方向是指内风道2出口的气流方向的下游方向,混合室筒体4内的空间为混合室5;在燃气管3的出口端设置有燃气帽7,该出口端是指燃气管位于燃气管内燃气流动方向的出口的一端,内风管1、混合室筒体4、燃气帽7与燃气管3之间形成燃气通道6;混合室5与燃气通道6之间开设有连通混合室5与燃气通道6的连通孔11;燃气帽7上没有燃气喷孔。燃气管3与燃气帽7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内风管1与混合室筒体4相连接,燃气帽7与混合室筒体4之间为间隙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混合室5上只有一个出口,其出口面积为330mm2,由于只有一个出口,故混合室上的出口面积之和就是330mm2。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在内风道2的下游方向设置有风喷头12,该下游方向是指内风道2出口的气流方向的下游方向,所述风喷头12的内腔与内风道2连通,风喷头12上的出口与风喷头的内腔连通;风喷头12的一部分处于混合室5内,风喷头12的外壁面与混合室筒体4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个空隙区域18;混合室5上只有一个出口,其出口面积为330mm2,由于混合室5上只有一个出口,故该出口就是混合室5上出口面积最大的出口,该出口称为K出口,该出口的出口截面8呈圆形,过K出口的出口截面8的中心点作一个垂直于混合室中轴线17的平面P2;风喷头上只有一个出口,该出口位于混合室内,由于风喷头上只有一个出口,故该出口就是风喷头上位于混合室内且其出口面积最大的出口,该出口称为Q出口,该Q出口的出口截面呈圆形,过Q出口的出口截面的中心点作一个垂直于混合室中轴线17的平面P1,平面P1与P2之间的距离为H,在本实施例中H值为7mm。风喷头12的内腔为一个直通孔,该直通孔的出口段有一段沿风喷头内气流的出口方向逐渐收缩的区段。Q出口的面积为130mm2,由于风喷头上只有一个出口,故风喷头上的出口的面积之和就是130mm2。平面P1将混合室筒体4截为上游和下游两段,在P1平面上游的那一段混合室筒体4上开设有连通混合室5与燃气通道6的连通孔11,在此所述P1平面下游的那一段混合室筒体是指其靠近K出口的那一段,P1平面上游的那一段混合室筒体是指其远离K出口的那一段。内风管1同时与风喷头12和混合室筒体4相连 接成为一个整体,燃气管3与燃气帽7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燃气帽7与混合室筒体4之间为间隙配合。混合室5的出口段有一段沿混合室5内的气流的出口方向逐渐收缩的区段。由于混合室上只有一个K出口,故混合室的出口的面积之和S与K出口的面积SK相等,则比值RS=SK/S=1;由于风喷头上只有一个Q出口,故风喷头上的出口的面积之和A与Q出口的面积AQ相等,比值RA=AQ/A=1;Q出口朝向混合室5上的K出口。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风喷头12内还设置有旋流器13,该旋流器由若干片呈螺旋浆状的叶片构成;在燃气管3之外还有外筒体9,燃气管3与外筒体9之间形成外风道10;外筒体9是一段金属材料材质的套管;燃气管3与外筒体9之间的外风道10上还设置有支架14,支架14、燃气管3与燃气帽7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支架14与外筒体9之间为间隙配合,混合室筒体与燃气帽之间为间隙配合;支架14上加工有斜槽15和通孔16,外风道的空气可以经过斜槽和通孔向前流动。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 
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内风管1位于内风道2气流出口方向的前端设置有凸缘19,凸缘19上开设有连通混合室5与燃气通道6的连通孔11,在本实施例中,混合室筒体上不开有连通孔;外筒体9是一段碳化硅材质的筒体;风喷头12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没有设置旋流器;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 
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外筒体9由一段金属套管9.1和套设在金属套管9.1外部的一段耐火材料材质的烧嘴砖9.2共同构成,这是根据部分窑炉现场的实际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结构,这一段金属套管9.1和一段耐火材料材质的烧嘴砖9.2的内壁与燃气管3的外壁之间形成外风道10。风喷头12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没有设置旋流器。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 
实施例六,如图6所示,外风道的那股助燃空气被切断,即外风道没有助燃空气进入。这是为了满足某些窑炉的工艺技术条件的一种使用方法。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五相同。 
此外,以上实施例三当中的旋流器结构,也可以应用到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当中。 
以上实施例四当中的混合室筒体4上,也可以开有连通孔。 
以上各实施例中的混合室筒体4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组合构成。 
以上各实施例中的外筒体9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组合构成。 
以上风喷头12与内风管1可以一体成型成为一个零件。 
以上所述凸缘19与内风管1既可以一体成型为一个零件,也可以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 
以上开设在混合室筒体上的连通孔,可以垂直于混合室筒体壁面,也可以与混合室筒体壁面呈一定夹角。 
以上所述开设在混合室筒体上的或者是开设在凸缘上的连通孔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呈环形通道状,也可以是其他几何形状。 
以上所述旋流器除了可以采用由若干片呈螺旋浆状的叶片构成的结构以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来产生旋流。 
以上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结构,也可以在燃气管3之外设置有外筒体,燃气管与外筒体之间形成外风道。 
以上各实施例中支架14上可以只开斜槽15而不钻通孔16,或者只钻通孔16而不开斜槽15,或者也可以加工其他形状的孔或槽。 
以上实施例六当中外风道的那股助燃空气被切断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当中。 
当然,这里仅列举了几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在燃烧器的中心设置有内风管,内风管之内有内风道,内风管之外设有燃气管,在内风道的下游方向设置有混合室筒体,该下游方向是指内风道出口的气流方向的下游方向,混合室筒体内的空间为混合室;在燃气管的出口端设置有燃气帽,该出口端是指燃气管位于燃气管内燃气流动方向出口的一端;内风管、混合室筒体、燃气帽与燃气管之间形成燃气通道;混合室与燃气通道之间开设有连通混合室与燃气通道的连通孔;其特征在于:燃气帽上没有燃气喷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内风道的下游方向设置有风喷头,该下游方向是指内风道出口的气流方向的下游方向,所述风喷头的内腔与内风道连通,风喷头上的出口与风喷头的内腔连通;风喷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处于混合室内,风喷头的外壁面与混合室筒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个空隙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风喷头上至少有一个出口位于混合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将混合室上出口面积最大的出口称为K出口,过K出口截面的中心点作一个垂直于混合室中轴线的平面P2;将风喷头上位于混合室内且其出口面积最大的出口称为Q出口,过Q出口截面的中心点作一个垂直于混合室中轴线的平面P1;平面P1与平面P2之间的距离为H,H的范围是:0mm<H≤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喷头的内腔为直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喷头内设置有旋流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喷头的内腔为直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P1将混合室筒体截为上游和下游两段,在P1平面上游的那一段混合室筒体 上开设有连通混合室与燃气通道的连通孔,所述P1平面下游的那一段混合室筒体是指其靠近K出口的那一段,P1平面上游的那一段混合室筒体是指其远离K出口的那一段。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筒体上开设有连通混合室与燃气通道的连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风管位于内风道气流出口方向的前端设置有凸缘,凸缘上开设有连通混合室与燃气通道的连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燃气管与燃气帽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内风管与混合室筒体相连接,燃气帽与混合室筒体之间为间隙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设混合室的出口的面积之和为S,所述K出口的面积为SK,比值RS=SK/S,RS的范围是:0.66≤RS≤1。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设混合室的出口的面积之和为S,所述K出口的面积为SK,比值RS=SK/S,RS的范围是:0.66≤RS≤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内风管同时与风喷头和混合室筒体相连接,燃气管与燃气帽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燃气帽与混合室筒体之间为间隙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混合室的出口段有一段沿混合室内的气流的出口方向逐渐收缩的区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上的出口的面积之和的范围在100mm2至490mm2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喷头上的出口的面积之和A的范围是:10mm2≤A≤200mm2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风喷头的出口的面积之和为A,所述Q出口的面积为AQ,比值RA=AQ/A,RA的范围是:0.6≤RA≤1;所述Q出口朝向所述K出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混合室上只有一个出口。
2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混合室上只有一个出口,风喷头上只有一个出口,风喷头上的出口朝向混合室上的出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燃气管之外还设有外筒体,外筒体与燃气管之间形成外风道。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燃气管之外还设有外筒体,外筒体与燃气管之间形成外风道。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燃气管之外还设有外筒体,外筒体与燃气管之间形成外风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新型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管与外筒体之间的外风道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燃气管与燃气帽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支架与外筒体之间为间隙配合,混合室筒体与燃气帽之间为间隙配合。 
CN 201220352172 2012-07-15 2012-07-15 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40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52172 CN203240578U (zh) 2012-07-15 2012-07-15 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52172 CN203240578U (zh) 2012-07-15 2012-07-15 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40578U true CN203240578U (zh) 2013-10-16

Family

ID=49317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5217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40578U (zh) 2012-07-15 2012-07-15 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4057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2596A (zh) * 2016-07-06 2016-09-28 王鸿川 低氮燃烧器
CN108844068A (zh) * 2018-09-03 2018-11-20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预混表面式燃烧器燃气空气掺混器
CN109099424A (zh) * 2018-09-04 2018-12-2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具有引射、燃烧功能的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2596A (zh) * 2016-07-06 2016-09-28 王鸿川 低氮燃烧器
CN108844068A (zh) * 2018-09-03 2018-11-20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预混表面式燃烧器燃气空气掺混器
CN108844068B (zh) * 2018-09-03 2024-01-19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预混表面式燃烧器燃气空气掺混器
CN109099424A (zh) * 2018-09-04 2018-12-2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具有引射、燃烧功能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17805U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防回火型喷嘴连接段组件
CN110056906A (zh) 用于气态燃料燃烧室的同轴分级旋流和掺混一体化头部
CN103822229A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低旋流喷嘴
CN104180397A (zh) 预混合值班喷嘴
CN107255087A (zh) 一种工作喷嘴可移动的引射器装置
CN203240578U (zh) 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
CN201412846Y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
CN109631085B (zh) 后掠圆弧型气动雾化蒸发式稳定器
CN203731484U (zh) 一种低旋流燃烧室喷嘴
CN103822230B (zh) 一种低旋流燃烧室喷嘴
CN204227463U (zh) 燃气轮机燃烧室轴向进气喷嘴
CN203837024U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低旋流喷嘴
CN102472485A (zh) 对燃烧器火焰的稳定
CN106918049A (zh) 燃气锅炉分级送风装置
CN204006116U (zh) 一种燃气轮机低旋流燃烧室喷嘴
CN202660549U (zh) 一种窑炉燃气燃烧器
CN106016258A (zh) 一种新型超高音速火焰喷枪
CN104534513A (zh) 燃气轮机燃烧室旋射流混合喷嘴
CN105738139A (zh) 燃烧器及燃烧试验方法
CN204114996U (zh) 预混合值班喷嘴
CN204806393U (zh) 一种新型陶瓷窑炉燃气燃烧装置
CN111121005B (zh) 一种解耦燃气燃烧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4329013U (zh) 一种两次进风燃气燃烧器
CN207112801U (zh) 一种多级空气引射结构的喷嘴及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03478233U (zh) 一种双调风低NOx旋流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