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94606U - 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94606U
CN203094606U CN 201220741873 CN201220741873U CN203094606U CN 203094606 U CN203094606 U CN 203094606U CN 201220741873 CN201220741873 CN 201220741873 CN 201220741873 U CN201220741873 U CN 201220741873U CN 203094606 U CN203094606 U CN 203094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plate portion
folding part
hypotenuse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7418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堃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7418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94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94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946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以纸材料制成,具有第一板部、第二板部、第三板部、第四板部、第一中板部、第二中板部、第三中板部、第四中板部、第二上板部、第三上板部、第四上板部、第五上板部、第六上板部、第七上板部、第八上板部、第一侧条部、第二侧条部以及第三侧条部等单元;依序拗折黏合形成盒身与盒底后,再一手捏压第四中板部及第三中板部,另一手捏压第一中板部及第二中板部,然后双手一齐往顺时针方向施力,即可形成封闭状态的盒顶。

Description

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具体地说,提供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一般食品包装盒大多为矩形盒,包含有一座体以及一盖体,该座体内具有容置空间,并在该座体顶部形成开口,该盖体盖合于该座体顶部用以封闭开口,包装人员可将食品放入该座体的容置空间中,并盖上盖体。
上述食品包装盒的外形呈矩形,颇为单调,消费者将食品包装盒内的食品食用完毕后,大多会因食品包装盒的外形不够美观而不想另作其他用途,而将包装盒当作废弃物予以丢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因此提供一种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盒,以纸材料制成,包括有:第一板部,其底缘往下延伸设有第一底片部,该第一底片部与第一板部之间形成第一折部,该第一底片部的右侧设有第二底片部,该第一底片部与第二底片部之间形成第二折部;第二板部,形状与该第一板部相同,其左缘衔接于第一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一板部之间形成第三折部,该第二板部的底缘往下延伸设有第三底片部,该第二板部与第三底片部之间形成第四折部;第三板部,形状与该第一、二板部相同,其左缘衔接于第二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二板部之间形成第五折部,该第三板部的底缘往下延伸设有第四底片部,该第三板部与第四底片部之间形成一第六折部,该第四底片部的右侧设有第五底片部,该第四底片部与第五底片部之间形成第七折部;第四板部,形状与该第一、二、三板部相同,其左缘衔接于第三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三板部之间形成第八折部,该第四板部的底缘往下延伸设有第六底片部,该第四板部与第六底片部之间形成第九折部;第一中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一板部的顶缘,其与第一板部之间形成第十折部,该第一中板部的顶缘具有第一中点,自该第一中板部的左下角至该第一中点设有第一完全贯穿切线部,自该第一中板部的右下角至该第一中点则设有第一断续贯穿切线部,该第一中板部的左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一斜边部,该第一中板部的右上角隅也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二斜边部;第二中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二板部的顶缘,左缘则衔接于第一中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二板部之间形成第十一折部,与第一中板部之间则形成第十二折部,该第二中板部的顶缘具有第二中点,自该第二中板部的左下角至该第二中点设有第二完全贯穿切线部,自该第二中板部的右下角至该第二中点则设有第二断续贯穿切线部,该第二中板部的左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三斜边部对应于该第二斜边部,该第二中板部的右上角隅也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四斜边部;第三中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三板部的顶缘,左缘则衔接于第二中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三板部之间形成第十三折部,与第二中板部之间则形成第十四折部,该第三中板部的顶缘具有第三中点,自该第三中板部的左下角至该第三中点设有第三完全贯穿切线部,自该第三中板部的右下角至该第三中点则设有第三断续贯穿切线部,该第三中板部的左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五斜边部对应于该第四斜边部,该第三中板部的右上角隅也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六斜边部;第四中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四板部的顶缘,左缘则衔接于第三中板部的右缘,其与第四板部之间形成第十五折部,与第三中板部之间则形成第十六折部,该第四中板部的顶缘具有第四中点,自该第四中板部的左下角至该第四中点设有第四完全贯穿切线部,自该第四中板部的右下角至该第四中点则设有第四断续贯穿切线部,该第四中板部的左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七斜边部对应于该第六斜边部,该第四中板部的右上角隅也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八斜边部;第一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一中板部的顶缘左段,其与第一中板部之间形成第十七折部,其左下角隅则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九斜边部对应于该第一斜边部;第二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一中板部的顶缘右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一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一中板部之间形成第十八折部,与第一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十九折部,其右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斜边部对应于该第二斜边部;第三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二中板部的顶缘左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二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二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十折部,与第二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一折部,其左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一斜边部对应于该第三斜边部;
第四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二中板部的顶缘右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三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二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十二折部,与第三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三折部,其右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二斜边部对应于该第四斜边部;第五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三中板部的顶缘左段,左缘则衔接于第四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三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十四折部,与第四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五折部,其左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三斜边部对应于该第五斜边部;第六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三中板部的顶缘右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五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三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十六折部,与第五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七折部,其右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四斜边部对应于该第六斜边部;第七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四中板部的顶缘左段,左缘则衔接于第六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四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十八折部,与第六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九折部,其左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五斜边部对应于该第七斜边部;第八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四中板部的顶缘右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七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四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三十折部,与第七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三十一折部,其左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六斜边部;第一侧条部,其右缘则衔接于第一板部的左缘,与第一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三十二折部;第二侧条部,其右缘则衔接于第一中板部的左缘,底缘则衔接于第一侧条部的顶缘,其与第一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三十三折部,与第一侧条部之间则形成第三十四折部,另对应于第四断续贯穿切线部形成第三十五折部,该第二侧条部的右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七斜边部;以及第三侧条部,其右缘则衔接于第一上板部的左缘,底缘则衔接于第二侧条部的顶缘,其与第一上板部之间形成第三十六折部,右下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八斜边部;使该第一侧条部与该第一板部呈垂直状态,第二板部与该第一板部呈垂直状态,第三板部与该第二板部呈垂直状态,第四板部与该第三板部呈垂直状态,将该第一侧条部的外侧面贴合黏固于第四板部的内侧面,第二侧条部的外侧面贴合黏固于第四中板部的内侧面,第三侧条部的外侧面贴合黏固于第八上板部的内侧面,形成盒身;将第三底片部往上拗折,第六底片部则往下拗折,将第四底片部及第五底片部往左拗折,再把第一底片部及第二底片部往右拗折,然后用手指在盒底的中心点略加施力往内顶制,即可形成盒底,最后将第五底片部贴合黏固于第六底片部,第二底片部则贴合黏固于第三底片部;最后一手捏压第四中板部及第三中板部,使第七斜边部贴靠于该第六斜边部,另一手捏压第一中板部及第二中板部,令第二斜边部贴靠于该第三斜边部,然后双手一齐往顺时针方向略加施力,即可形成封闭状态的盒顶。
本实用新型可兼顾美观性与实用性,其上方的开口启闭极为便捷,且在包装盒内的食品食用完毕后,可让消费者摆置作为装饰品并可提供收纳小物品的功能。
附图说明
参考随后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示出的附图,该说明将更容易理解,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侧面的刀模图;
图2显示图1中的上段的组件标号;
图3是盒身的拗折过程示意图;
图4是图3沿4-4剖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沿5-5剖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3沿6-6剖线的剖视图;
图7-9是盒底的拗折过程示意图;
图10是盒底拗折完成后的仰视图;
图11是盒底拗折完成后的俯视图;
图12是盒顶的拗折过程示意图;
图13是盒顶拗折完成后的俯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效果将配合附图和实施例予以详细描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装盒是以纸材料制成,请参照图1、2所示的内侧面的刀模图,其包含有:
第一板部11,其底缘往下延伸设有第一底片部111,该第一底片部111与第一板部11之间形成第一折部112,该第一底片部111的右侧设有第二底片部113,该第一底片部111与第二底片部113之间形成第二折部114。
第二板部12,形状与该第一板部11相同,其左缘衔接于第一板部11的右缘,其与第一板部11之间形成第三折部121,该第二板部12的底缘往下延伸设有第三底片部122,该第二板部12与第三底片部122之间形成第四折部123。
第三板部13,形状与该第一、第二板部11、12相同,其左缘衔接于第二板部12的右缘,其与第二板部12之间形成第五折部131,该第三板部13的底缘往下延伸设有第四底片部132,该第三板部13与第四底片部132之间形成第六折部133,该第四底片部132的右侧设有第五底片部134,该第四底片部132与第五底片部134之间形成第七折部135。
第四板部14,形状与该第一、第二、第三板部11、12、13相同,其左缘衔接于第三板部13的右缘,其与第三板部13之间形成第八折部141,该第四板部14的底缘往下延伸设有一第六底片部142,该第四板部14与第六底片部142之间形成第九折部143。
第一中板部21,其底缘衔接于第一板部11的顶缘,其与第一板部11之间形成第十折部211,该第一中板部21的顶缘具有第一中点212,自该第一中板部21的左下角至该第一中点212设有第一完全贯穿切线部213,自该第一中板部21的右下角至该第一中点212则设有第一断续贯穿切线部214,该第一中板部21的左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一斜边部215,该第一中板部21的右上角隅也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二斜边部216。
第二中板部22,其底缘衔接于第二板部12的顶缘,左缘则衔接于第一中板部21的右缘,其与第二板部12之间形成第十一折部221,与第一中板部21之间则形成第十二折部222,该第二中板部22的顶缘具有第二中点223,自该第二中板部22的左下角至该第二中点223设有第二完全贯穿切线部224,自该第二中板部22的右下角至该第二中点223则设有第二断续贯穿切线部225,该第二中板部22的左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三斜边部226对应于该第二斜边部216,该第二中板部22的右上角隅也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四斜边部227。
第三中板部23,其底缘衔接于第三板部13的顶缘,左缘则衔接于第二中板部22的右缘,其与第三板部13之间形成第十三折部231,与第二中板部22之间则形成第十四折部232,该第三中板部23的顶缘具有第三中点233,自该第三中板部23的左下角至该第三中点233设有第三完全贯穿切线部234,自该第三中板部23的右下角至该第三中点233则设有第三断续贯穿切线部235,该第三中板部23的左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五斜边部236对应于该第四斜边部227,该第三中板部23的右上角隅也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六斜边部237。
第四中板部24,其底缘衔接于第四板部14的顶缘,左缘则衔接于第三中板部23的右缘,其与第四板部14之间形成第十五折部241,与第三中板部23之间则形成第十六折部242,该第四中板部24的顶缘具有第四中点243,自该第四中板部24的左下角至该第四中点243设有第四完全贯穿切线部244,自该第四中板部24的右下角至该第四中点243则设有第四断续贯穿切线部245,该第四中板部24的左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七斜边部246对应于该第六斜边部237,该第四中板部24的右上角隅也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八斜边部247。
第一上板部31,其底缘衔接于第一中板部21的顶缘左段,其与第一中板部21之间形成第十七折部311,其左下角隅则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九斜边部312对应于该第一斜边部215。
第二上板部32,其底缘衔接于第一中板部21的顶缘右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一上板部31的右缘,其与第一中板部21之间形成第十八折部321,与第一上板部31之间则形成第十九折部322,其右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斜边部323对应于该第二斜边部216,自第一中点212至该第二上板部32的右上角则设有第五断续贯穿切线部324。
第三上板部33,其底缘衔接于第二中板部22的顶缘左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二上板部32的右缘,其与第二中板部22之间形成第二十折部331,与第二上板部32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一折部332,其左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一斜边部333对应于该第三斜边部226。
第四上板部34,其底缘衔接于第二中板部22的顶缘右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三上板部33的右缘,其与第二中板部22之间形成第二十二折部341,与第三上板部33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三折部342,其右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二斜边部343对应于该第四斜边部227,自第二中点223至该第四上板部34的右上角则设有第六断续贯穿切线部344。
第五上板部35,其底缘衔接于第三中板部23的顶缘左段,左缘则衔接于第四上板部34的右缘,其与第三中板部23之间形成第二十四折部351,与第四上板部34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五折部352,其左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三斜边部353对应于该第五斜边部236。
第六上板部36,其底缘衔接于第三中板部23的顶缘右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五上板部35的右缘,其与第三中板部23之间形成第二十六折部361,与第五上板部35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七折部362,其右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四斜边部363对应于该第六斜边部237,自第三中点233至该第六上板部36的右上角则设有第七断续贯穿切线部364。
第七上板部37,其底缘衔接于第四中板部24的顶缘左段,左缘则衔接于第六上板部36的右缘,其与第四中板部24之间形成第二十八折部371,与第六上板部36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九折部372,其左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五斜边部373对应于该第七斜边部246。
第八上板部38,其底缘衔接于第四中板部24的顶缘右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七上板部37的右缘,其与第四中板部24之间形成第三十折部381,与第七上板部37之间则形成第三十一折部382,其左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六斜边部383,自第四中点243至该第八上板部38的右上角则设有第八断续贯穿切线部384。
第一侧条部41,其右缘则衔接于第一板部11的左缘,与第一板部11之间则形成第三十二折部411。
第二侧条部42,其右缘则衔接于第一中板部21的左缘,底缘则衔接于第一侧条部41的顶缘,其与第一中板部21之间形成第三十三折部421,与第一侧条部41之间则形成第三十四折部422,另对应于第四断续贯穿切线部245形成第三十五折部423,该第二侧条部42的右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七斜边部424。
第三侧条部43,其右缘则衔接于第一上板部31的左缘,底缘则衔接于第二侧条部42的顶缘,其与第一上板部31之间形成第三十六折部431,右下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八斜边部432。
请参阅图3-图6所示,使该第一侧条部41与该第一板部11呈垂直状态,第二板部12与该第一板部11呈垂直状态,第三板部13与该第二板部12呈垂直状态,第四板部14与该第三板部13呈垂直状态,将该第一侧条部41的外侧面贴合黏固于第四板部14的内侧面,第二侧条部42的外侧面贴合黏固于第四中板部24的内侧面,第三侧条部43的外侧面贴合黏固于第八上板部38的内侧面,从而形成盒身。
接着,如图7-图9所示,先将第三底片部122往上拗折,第六底片部142则往下拗折,将第四底片部132及第五底片部134往左拗折,再把第一底片部111及第二底片部113往右拗折,然后用手指在盒底的中心点略加施力往内顶制,即可形成如图10、11所示的盒底,最后将第五底片部134贴合黏固于第六底片部142,第二底片部113则贴合黏固于第三底片部122。
最后,如图12所示,一手捏压第四中板部24及第三中板部23,令第七斜边部246贴靠于第六斜边部237,另一手捏压第一中板部21及第二中板部22,令第二斜边部216贴靠于该第三斜边部226,然后双手一齐往顺时针方向略加施力,即可使第一中点212、第二中点223、第三中点233与第四中点243交会在一起,而形成封闭状态的盒顶,且第一斜边部215也会贴靠于该第八斜边部247,第四斜边部227则贴靠于该第五斜边部236;另外,第九斜边部312贴靠于该第十六斜边部383,第十斜边部323贴靠于该第十一斜边部333,第十二斜边部343贴靠于该第十三斜边部353,第十四斜边部363贴靠于该第十五斜边部373;而且,第一上板部31与第八上板部38形成V字形的夹角,第二上板部32与第三上板部33形成V字形的夹角,第四上板部34与第五上板部35形成V字形的夹角,第六上板部36与第七上板部37形成V字形的夹角,整体形成类似花朵绽放的形态,相当美观。
当使用者欲取用本实用新型内部的食品时,再度一手捏压第四中板部24及第三中板部23,另一手捏压第一中板部21及第二中板部22,然后双手一齐往逆时针方向略加施力,即可使盒顶恢复开启状态,十分便捷。
另外,当包装盒内的食品食用完毕后,可让消费者摆置作为装饰品并可提供收纳其他物品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兼顾美观性与实用性。

Claims (1)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以纸材料制成,包括有:
第一板部,其底缘往下延伸设有第一底片部,该第一底片部与第一板部之间形成第一折部,该第一底片部的右侧设有第二底片部,该第一底片部与第二底片部之间形成第二折部;
第二板部,形状与该第一板部相同,其左缘衔接于第一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一板部之间形成第三折部,该第二板部的底缘往下延伸设有第三底片部,该第二板部与第三底片部之间形成第四折部;
第三板部,形状与该第一、二板部相同,其左缘衔接于第二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二板部之间形成第五折部,该第三板部的底缘往下延伸设有第四底片部,该第三板部与第四底片部之间形成一第六折部,该第四底片部的右侧设有第五底片部,该第四底片部与第五底片部之间形成第七折部;
第四板部,形状与该第一、二、三板部相同,其左缘衔接于第三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三板部之间形成第八折部,该第四板部的底缘往下延伸设有第六底片部,该第四板部与第六底片部之间形成第九折部;
第一中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一板部的顶缘,其与第一板部之间形成第十折部,该第一中板部的顶缘具有第一中点,自该第一中板部的左下角至该第一中点设有第一完全贯穿切线部,自该第一中板部的右下角至该第一中点则设有第一断续贯穿切线部,该第一中板部的左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一斜边部,该第一中板部的右上角隅也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二斜边部;
第二中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二板部的顶缘,左缘则衔接于第一中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二板部之间形成第十一折部,与第一中板部之间则形成第十二折部,该第二中板部的顶缘具有第二中点,自该第二中板部的左下角至该第二中点设有第二完全贯穿切线部,自该第二中板部的右下角至该第二中点则设有第二断续贯穿切线部,该第二中板部的左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三斜边部对应于该第二斜边部,该第二中板部的右上角隅也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四斜边部;
第三中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三板部的顶缘,左缘则衔接于第二中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三板部之间形成第十三折部,与第二中板部之间则形成第十四折部,该第三中板部的顶缘具有第三中点,自该第三中板部的左下角至该第三中点设有第三完全贯穿切线部,自该第三中板部的右下角至该第三中点则设有第三断续贯穿切线部,该第三中板部的左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五斜边部对应于该第四斜边部,该第三中板部的右上角隅也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六斜边部;
第四中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四板部的顶缘,左缘则衔接于第三中板部的右缘,其与第四板部之间形成第十五折部,与第三中板部之间则形成第十六折部,该第四中板部的顶缘具有第四中点,自该第四中板部的左下角至该第四中点设有第四完全贯穿切线部,自该第四中板部的右下角至该第四中点则设有第四断续贯穿切线部,该第四中板部的左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七斜边部对应于该第六斜边部,该第四中板部的右上角隅也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八斜边部;
第一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一中板部的顶缘左段,其与第一中板部之间形成第十七折部,其左下角隅则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九斜边部对应于该第一斜边部;
第二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一中板部的顶缘右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一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一中板部之间形成第十八折部,与第一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十九折部,其右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斜边部对应于该第二斜边部;
第三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二中板部的顶缘左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二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二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十折部,与第二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一折部,其左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一斜边部对应于该第三斜边部;
第四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二中板部的顶缘右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三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二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十二折部,与第三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三折部,其右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二斜边部对应于该第四斜边部;
第五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三中板部的顶缘左段,左缘则衔接于第四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三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十四折部,与第四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五折部,其左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三斜边部对应于该第五斜边部;
第六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三中板部的顶缘右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五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三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十六折部,与第五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七折部,其右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四斜边部对应于该第六斜边部;
第七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四中板部的顶缘左段,左缘则衔接于第六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四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二十八折部,与第六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二十九折部,其左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五斜边部对应于该第七斜边部;
第八上板部,其底缘衔接于第四中板部的顶缘右段,左缘则衔接于第七上板部的右缘,其与第四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三十折部,与第七上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三十一折部,其左下角隅另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六斜边部;
第一侧条部,其右缘则衔接于第一板部的左缘,与第一板部之间则形成第三十二折部;
第二侧条部,其右缘则衔接于第一中板部的左缘,底缘则衔接于第一侧条部的顶缘,其与第一中板部之间形成第三十三折部,与第一侧条部之间则形成第三十四折部,另对应于第四断续贯穿切线部形成第三十五折部,该第二侧条部的右上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七斜边部;以及
第三侧条部,其右缘则衔接于第一上板部的左缘,底缘则衔接于第二侧条部的顶缘,其与第一上板部之间形成第三十六折部,右下角隅设有一缺角而形成第十八斜边部;
使该第一侧条部与该第一板部呈垂直状态,第二板部与该第一板部呈垂直状态,第三板部与该第二板部呈垂直状态,第四板部与该第三板部呈垂直状态,将该第一侧条部的外侧面贴合黏固于第四板部的内侧面,第二侧条部的外侧面贴合黏固于第四中板部的内侧面,第三侧条部的外侧面贴合黏固于第八上板部的内侧面,形成盒身;将第三底片部往上拗折,第六底片部则往下拗折,将第四底片部及第五底片部往左拗折,再把第一底片部及第二底片部往右拗折,然后用手指在盒底的中心点略加施力往内顶制,即可形成盒底,最后将第五底片部贴合黏固于第六底片部,第二底片部则贴合黏固于第三底片部;最后一手捏压第四中板部及第三中板部,使第七斜边部贴靠于该第六斜边部,另一手捏压第一中板部及第二中板部,令第二斜边部贴靠于该第三斜边部,然后双手一齐往顺时针方向略加施力,即可形成封闭状态的盒顶。
CN 201220741873 2012-12-28 2012-12-28 包装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94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41873 CN203094606U (zh) 2012-12-28 2012-12-28 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41873 CN203094606U (zh) 2012-12-28 2012-12-28 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94606U true CN203094606U (zh) 2013-07-31

Family

ID=4884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74187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94606U (zh) 2012-12-28 2012-12-28 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946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5588A (zh) * 2014-07-08 2014-10-08 中山华方包装有限公司 造型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5588A (zh) * 2014-07-08 2014-10-08 中山华方包装有限公司 造型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94606U (zh) 包装盒
USD729521S1 (en) Folding utility surface with built in containers
CN202519189U (zh) 一种新型封箱胶带
CN201660180U (zh) 一种撕裂式包装盒
CN201745863U (zh) 一种带有地图的包装盒
CN202088683U (zh) 书皮
CN207242403U (zh) 一种手提袋
CN201890390U (zh) 折叠式外卖包装盒
CN202966851U (zh) 一种展示包装礼盒
CN203646662U (zh) 一种折叠手袋
CN217779214U (zh) 一种糖果型包装盒
CN205738826U (zh) 一种两用宠物食品包装盒
CN203997211U (zh) 一种筷子包装盒
CN202063312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外型包装圆筒
CN202924042U (zh) 食品包装袋
CN201745866U (zh) 一种带有心形透视窗口的包装体
CN201052859Y (zh) 包装盒
CN201923507U (zh) 屋形蛋糕盒
CN202449283U (zh) 茶叶包装盒
CN201683829U (zh) 新型纸巾盒
CN202080587U (zh) 一种铝合金卫生香烟两片盒
CN206520872U (zh) 一种食品包装袋
CN201816887U (zh) 一种带有地图轮廓形透视窗口的包装体
CN206278383U (zh) 一种新型槟榔包装盒
CN205574465U (zh) 一种玛珈压片糖果两瓶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