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14686U - 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14686U
CN202914686U CN 201220565452 CN201220565452U CN202914686U CN 202914686 U CN202914686 U CN 202914686U CN 201220565452 CN201220565452 CN 201220565452 CN 201220565452 U CN201220565452 U CN 201220565452U CN 202914686 U CN202914686 U CN 202914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riven
output shaft
grades
ge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654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刚
方志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 2012205654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14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14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146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外输入轴,还包括第一、第二输出轴、两个离合器和四个同步器。由于三挡主动齿轮同时还被作为五挡主动齿轮、四挡主动齿轮同时还被作为六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同时还被作为倒挡主动齿轮,同时将驻车棘轮设置在差速器上,缩短了变速器的轴向长度,同时结构简单,减少了零件数量。

Description

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典型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指的是通过两个离合器分别和两根输入轴连接,传递发动机动力。双离合器传动装置由两组同轴嵌套或平行布置的离合器,同轴、内外嵌套布置的两根输入轴,两根平行布置的输出轴,布置在输出轴上的多个同步器、多个换档拨叉以及1个差速器组成。变速器奇、偶数档输入齿轮分别布置在两根输入轴上,通过两个离合器的切换以及不同同步器动作,经由不同输出轴实现扭矩变换和输出。双离合器变速器主要应用于乘用车,现有双离合器变速器存在的问题是轴向长度较长,不能够适应乘用车越来越高的紧凑性要求,减小了整车布置灵活性。在2011年7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11020456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通过三档和五档共用一个主动齿轮、四档和六档共用一个主动齿轮、二档和倒档共用一个主动齿轮,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轴向长度。但是,由于整车发动机舱空间限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向长度较短、零件较少的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
同轴设置的内输入轴1和外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所述外输入轴2为空心轴,嵌套在所述内输入轴1上,并与所述内输入轴1同轴;
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所述第一离合器C1设于所述内输入轴1的一端,所述第二离合器C2设于所述外输入轴2一端;
具有主减速齿轮50的差速器5;
所述内输入轴1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一档主动齿轮11、七档主动齿轮17和三档主动齿轮13,所述三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五档主动齿轮;
所述外输入轴2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四档主动齿轮24和二档主动齿轮22,所述四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六档主动齿轮,所述二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倒档主动齿轮;
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依次设有一档从动齿轮31、三档从动齿轮33、四档从动齿轮34、倒档从动齿轮38和第一输出齿轮30,其中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并可绕所述第一输出轴3转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30和所述第一输出轴3固定连接,以输出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扭矩,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位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和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同步器SC1,可选择性地将第一档扭矩和第三档扭矩传递给所述第一输出轴3,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位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和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同步器SC2,可选择性地将第四档扭矩和倒档扭矩传递给所述第一输出轴3;
所述第二输出轴4上依次设有七档从动齿轮47、五档从动齿轮45、六档从动齿轮46、二档从动齿轮42和第二输出齿轮40,其中所述七档从动齿轮47、所述五档从动齿轮45、所述六档从动齿轮46和所述二档从动齿轮42空套在第二输出轴4上,并可绕第二输出轴4转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4固定连接,以输出所述第二输出轴4的扭矩,所述第二输出轴4上位于所述七档从动齿轮47和所述五档从动齿轮45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同步器SC4,所述第四同步器SC4可选择性地将第七档扭矩和第五档扭矩传递给第二输出轴4,第二输出轴4上位于所述六档从动齿轮46和二档从动齿轮42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同步器SC3,可选择性地将第六档扭矩和第二档扭矩传递给第二输出轴4;
所述一档主动齿轮11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为常啮合,所述七档主动齿轮17与所述七档从动齿轮37为常啮合,所述三档主动齿轮13同时与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所述五档从动齿轮45为常啮合,所述四档主动齿轮24同时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所述六档从动齿轮46为常啮合,所述二档主动齿轮22和所述二档从动齿轮42为常啮合,所述二档从动齿轮42和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为常啮合;
所述第一输出齿轮30、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0同时与所述差速器5的主减速齿轮50为常啮合;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速器5上,还设置有驻车棘轮51,且所述驻车棘轮51位于所述主减速齿轮50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三挡主动齿轮作为三挡和五挡共用,将四挡主动齿轮作为四挡和六挡共用,还将二挡主动齿轮作为二挡和倒挡共用齿轮,使得轴向长度更短,在扭矩相当的情况下,可缩短轴向长度30mm以上;
通过将二挡从动齿轮同时作为倒挡中间惰性轮使作,取消了倒挡轴和额外的倒挡惰轮,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根据不同结构,至少减少的主要零部件包括1个圆锥滚子轴承、1个组合轴承、1根倒挡轴和2个齿轮,减少了变速箱壳体加工、检测内容、减少了双离合器总成装配步骤,降低了成本;
通过将一挡和倒挡分开布置在不同的离合器上,提高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改善了双合器变速器起步控制;
通过将驻车棘轮51布置在差速器5上主减速齿轮50的右侧,减小了第二输出轴4的轴向长度,从而减小了整个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轴向长度。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表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实现倒档的各齿轮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图3是图1的左视图,表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第一和第二输入轴、第一和第二输出轴、以及差速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上图中序号:内输入轴1、外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差速器5、壳体6、一挡主动齿轮11、三挡主动齿轮13、七挡主动齿轮17、二挡主动齿轮22、四挡主动齿轮24、第一输出齿轮30、一挡从动齿轮31、三挡从动齿轮33、四挡从动齿轮34、倒挡从动齿轮38、第二输出齿轮40、二挡从动齿轮42、五挡从动齿轮45、六挡从动齿轮46、七挡从动齿轮47、驻车棘轮49、主减速齿轮50、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一同步器SC1、第二同步器SC2、第三同步器SC3、第四同步器SC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在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中,内输入轴1和外输入轴2同轴设置,外输入轴2为空心轴,嵌套在内输入轴1上,并与内输入轴1同轴。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与内输入轴1和外输入轴2平行设置。
第一离合器C1设于内输入轴1的一端,第二离合器C2设于外输入轴2一端,通过离合器C1和C2的开闭控制,可以有选择性地将发动机(图1中未显示)扭矩传递到内输入轴1和外输入轴2。在图1中,两个离合器C1和C2为同轴、内外嵌套式结构,能够以湿式内外嵌套布置双离合器来实现,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地想象,C1和C2的功能同样能够以湿式前后平行布置双离合器、内外嵌套布置或前后平行布置干式双离合器实现。
内输入轴1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一档主动齿轮11、七档主动齿轮17和三档主动齿轮13,三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五档主动齿轮。
外输入轴2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四档主动齿轮24和二档主动齿轮22,四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六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倒档主动齿轮。
第一输出轴3上依次设有一档从动齿轮31、三档从动齿轮33、四档从动齿轮34、倒档从动齿轮38和第一输出齿轮30,其中一档从动齿轮31、三档从动齿轮33、四档从动齿轮34、倒档从动齿轮38空套在第一输出轴3上,并可绕第一输出轴3转动,第一输出齿轮30和第一输出轴3固定连接,以输出第一输出轴3的扭矩,第一输出轴3上位于一档从动齿轮31和三档从动齿轮33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同步器SC1,可选择性地将第一档扭矩和第三档扭矩传递给第一输出轴3,第一输出轴3上位于四档从动齿轮34和倒档从动齿轮38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同步器SC2,可选择性地将第四档扭矩和倒档扭矩传递给第一输出轴3。
第二输出轴4上依次设有七档从动齿轮47、五档从动齿轮45、六档从动齿轮46、二档从动齿轮42和第二输出齿轮40,其中七档从动齿轮47、五档从动齿轮45、六档从动齿轮46和二档从动齿轮42空套在第二输出轴4上,并可绕第二输出轴4转动,第二输出齿轮40和第二输出轴4固定连接,以输出第二输出轴4的扭矩,第二输出轴4上位于七档从动齿轮47和五档从动齿轮45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同步器SC4,第四同步器SC4可选择性地将第七档扭矩和第五档扭矩传递给第二输出轴4,第二输出轴4上位于六档从动齿轮46和二档从动齿轮42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同步器SC3,可选择性地将第六档扭矩和第二档扭矩传递给第二输出轴4。
一档主动齿轮11与一档从动齿轮31为常啮合,七档主动齿轮17与七档从动齿轮37为常啮合,三档主动齿轮13同时与三档从动齿轮33、五档从动齿轮45为常啮合,四档主动齿轮24同时与四档从动齿轮34、六档从动齿轮46为常啮合,二档主动齿轮22和二档从动齿轮42为常啮合,二档从动齿轮42和倒档从动齿轮38为常啮合。
结合图1、图2和图3可见,差速器5具有主减速齿轮50,第一输出齿轮30、第二输出齿轮40同时与差速器5的主减速齿轮50常啮合。
在差速器5上,还设置有驻车棘轮51,且驻车棘轮51位于主减速齿轮50的右侧(即靠近发动机侧)。
该装置的七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的动力传递路线如下:
一挡动力传递路线:第一同步器SC1和一挡从动齿轮31结合,第一离合器C1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C1传递给内输入轴1,经由常啮合的一挡主动齿轮11和一挡从动齿轮31、第一同步器SC1,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3,再通过第一输出齿轮30和主减速齿轮50啮合将扭矩传递给差速器5,并最终由差速器5输出动力。
二挡动力传递路线:第三同步器SC3和二挡从动齿轮42结合,第二离合器C2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C2传递给外输入轴2,经由常啮合的二挡主动齿轮22和二挡从动齿轮42、第三同步器SC3,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4,再通过第二输出齿轮40和主减速齿轮50啮合将扭矩传递给差速器5,并最终由差速器5输出动力。
三挡动力传递路线:第一同步器SC1和三挡从动齿轮33结合,第一离合器C1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C1传递给内输入轴1,经由常啮合的三挡主动齿轮13和三挡从动齿轮33、第一同步器SC1,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3,再通过第一输出齿轮30和主减速齿轮50啮合将扭矩传递给差速器5,并最终由差速器5输出动力。
四挡动力传递路线:第二同步器SC2和四挡从动齿轮34结合,第二离合器C2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C2传递给外输入轴2,经由常啮合的四挡主动齿轮24和四挡从动齿轮34、第二同步器SC2,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3,再通过第一输出齿轮30和主减速齿轮50啮合将扭矩传递给差速器5,并最终由差速器5输出动力。
五挡动力传递路线:第四同步器SC4和五挡从动齿轮45结合,第一离合器C1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C1传递给内输入轴1,经由常啮合的五挡主动齿轮和五挡从动齿轮45、第四同步器SC4,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4,再通过第二输出齿轮40和主减速齿轮50啮合将扭矩传递给差速器5,并最终由差速器5输出动力。
六挡动力传递路线:第三同步器SC3和六挡从动齿轮46结合,第二离合器C2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C2传递给外输入轴2,经由常啮合的六挡主动齿轮和六挡从动齿轮46、第三同步器SC3,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4,再通过第二输出齿轮40和主减速齿轮50啮合将扭矩传递给差速器5,并最终由差速器5输出动力。
七挡动力传递路线:第四同步器SC4和七挡从动齿轮47结合,第一离合器C1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C1传递给内输入轴1,经由常啮合的七挡主动齿轮17和七挡从动齿轮47、第四同步器SC4,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4,再通过第二输出齿轮40和主减速齿轮50啮合将扭矩传递给差速器5,并最终由差速器5输出动力。
倒挡传递路线:第二同步器SC2和倒挡从动齿轮38结合,第二离合器C2闭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C2传递给外输入轴2,经二挡主动齿轮22、二挡从动齿轮42(同时作为倒挡中间惰轮来改变齿轮转动方向)、倒挡从动齿轮38、第二同步器SC2,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3,再通过第一输出齿轮30和主减速齿轮50啮合将扭矩传递给差速器5,并最终由差速器5输出动力,见图2。
换挡过程举例说明:
一挡换二挡过程:双离合器变速器处于一挡,第一同步器SC1和一挡从动齿轮31结合,第一离合器C1闭合,第二离合器C2打开;双离合器变速器控制***(附图1中未显示)发出一挡换二挡指令,换挡执行机构预先将第三同步器SC3和二挡从动齿轮42结合,此时第二离合器C2仍处于打开状态,即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二输出轴4都不传递动力;随着换挡过程继续,第一离合器C1逐渐打开,与此同时,第二离合器C2逐渐闭合,此过程不会出现扭矩中断;第一离合器C1完全打开、第二离合器C2完全闭合后,第一同步器SC1脱开与一挡从动齿轮31的结合,结束换挡过程,发动机扭矩经由第二离合器C2、外输入轴2、二挡主动齿轮22、二挡从动齿轮42、第三同步器SC3、第二输出轴4、第二输出齿轮40、主减速齿轮50、最终由差速器5输出。
差速器5上的驻车棘轮51实现驻车功能。
壳体6封闭整个装置并为内输入轴1、外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和差速器5提供支撑。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Claims (1)

1.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
同轴设置的内输入轴(1)和外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所述外输入轴(2)为空心轴,嵌套在所述内输入轴(1)上,并与所述内输入轴(1)同轴;
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所述第一离合器(C1)设于所述内输入轴(1)的一端,所述第二离合器(C2)设于所述外输入轴(2)一端;
具有主减速齿轮(50)的差速器(5);
所述内输入轴(1)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一档主动齿轮(11)、七档主动齿轮(17)和三档主动齿轮(13),所述三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五档主动齿轮;
所述外输入轴(2)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四档主动齿轮(24)和二档主动齿轮(22),所述四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六档主动齿轮,所述二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倒档主动齿轮;
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依次设有一档从动齿轮(31)、三档从动齿轮(33)、四档从动齿轮(34)、倒档从动齿轮(38)和第一输出齿轮(30),其中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并可绕所述第一输出轴(3)转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30)和所述第一输出轴(3)固定连接,以输出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扭矩,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位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和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同步器(SC1),可选择性地将第一档扭矩和第三档扭矩传递给所述第一输出轴(3),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位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和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同步器(SC2),可选择性地将第四档扭矩和倒档扭矩传递给所述第一输出轴(3);
所述第二输出轴(4)上依次设有七档从动齿轮(47)、五档从动齿轮(45)、六档从动齿轮(46)、二档从动齿轮(42)和第二输出齿轮(40),其中所述七档从动齿轮(47)、所述五档从动齿轮(45)、所述六档从动齿轮(46)和所述二档从动齿轮(42)空套在第二输出轴(4)上,并可绕第二输出轴(4)转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4)固定连接,以输出所述第二输出轴(4)的扭矩,所述第二输出轴(4)上位于所述七档从动齿轮(47)和所述五档从动齿轮(45)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同步器(SC4),所述第四同步器(SC4)可选择性地将第七档扭矩和第五档扭矩传递给第二输出轴(4),第二输出轴(4)上位于所述六档从动齿轮(46)和二档从动齿轮(42)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同步器(SC3),可选择性地将第六档扭矩和第二档扭矩传递给第二输出轴(4);
所述一档主动齿轮(11)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为常啮合,所述七档主动齿轮(17)与所述七档从动齿轮(37)为常啮合,所述三档主动齿轮(13)同时与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所述五档从动齿轮(45)为常啮合,所述四档主动齿轮(24)同时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所述六档从动齿轮(46)为常啮合,所述二档主动齿轮(22)和所述二档从动齿轮(42)为常啮合,所述二档从动齿轮(42)和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为常啮合;
所述第一输出齿轮(30)、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0)同时与所述差速器(5)的主减速齿轮(50)为常啮合;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速器(5)上,还设置有驻车棘轮(51),且所述驻车棘轮(51)位于所述主减速齿轮(50)的右侧。
CN 201220565452 2012-10-31 2012-10-31 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14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65452 CN202914686U (zh) 2012-10-31 2012-10-31 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65452 CN202914686U (zh) 2012-10-31 2012-10-31 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14686U true CN202914686U (zh) 2013-05-01

Family

ID=48163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6545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14686U (zh) 2012-10-31 2012-10-31 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1468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6126A (zh) * 2014-03-31 2014-06-0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5966235A (zh) * 2015-12-31 2016-09-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驱动桥总成及具有该电驱动桥总成的车辆
CN106051103A (zh) * 2015-04-07 2016-10-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6126A (zh) * 2014-03-31 2014-06-0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3836126B (zh) * 2014-03-31 2016-06-0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6051103A (zh) * 2015-04-07 2016-10-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
CN106051103B (zh) * 2015-04-07 2019-12-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
CN105966235A (zh) * 2015-12-31 2016-09-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驱动桥总成及具有该电驱动桥总成的车辆
CN105966235B (zh) * 2015-12-31 2018-02-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驱动桥总成及具有该电驱动桥总成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5250B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2252063B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4340646U (zh) 一种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02431850U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1968104B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3126521U (zh) 纯电动汽车两挡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2152833U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1851606U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1975251B (zh) 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1841948U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3511560A (zh) 一种电动客车机械自动变速箱
CN103758944A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2431852U (zh)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2914686U (zh) 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2152831U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1975252A (zh)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2242796A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2230520A (zh) 手动换挡变速器的传动装置
CN203902248U (zh) 一种混合动力纵置双离合变速箱传动装置
CN202914643U (zh)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3488640U (zh) 一种纵置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1851608U (zh) 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3162010U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的传动装置
CN103758970A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3758969A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22 East Road No. 176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22 East Road No. 176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