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96100U - 信号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信号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96100U
CN202796100U CN 201220202942 CN201220202942U CN202796100U CN 202796100 U CN202796100 U CN 202796100U CN 201220202942 CN201220202942 CN 201220202942 CN 201220202942 U CN201220202942 U CN 201220202942U CN 202796100 U CN202796100 U CN 202796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
line structure
core
line group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0294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淑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20294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96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96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961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包含多个信号线组的一种信号线结构,其中,这些信号线组沿一轴向相互交迭缠绕,各信号线组具有至少二个线单元相互平行并接,各线单元包含一线芯及一导电层,线芯具有一表面及一长度方向,导电层包含多根平行并接的金属线,这些金属线直接螺旋缠绕于线芯的表面,使这些金属线沿线芯的长度方向,呈可连续导电的结构。

Description

信号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线,特别是一种低阻抗且弹性佳的信号线。 
背景技术
今日电子产品中常见的连接线包括嵌在音响、喇叭及耳机的音源线甚至更为精密的医疗器材如助听器等都须通过信号线来传递信号。信号线传输效率不仅会影响信号的清晰度,其外径的粗细度更是会影响到整个产品所需体积的大小,且为避免信号线因声波等因素而过度频繁的振动或曲折导致断裂,也需考量如何改善信号线的结构,以提升其耐曲折的程度。 
图1为已知信号线1的示意图。参见图1,已知信号线1包含多根金属箔线(foil wire)11。各金属箔线11包含由多个可挠性纤维制成的纤维束(图未示出)及一金属箔带111。金属箔带(foil strap)111以螺旋方式缠绕于纤维束的表面上,以形成金属箔线11。而已知信号线1可由一编织机制造而成,该编织机可包含多个缠线部,以一缠线部拉出一线的方式分别将金属箔线11以相互交错编织而成。然而,此种编织方式将使得已知信号线1的编织结构较为松散,如图1所示,由于各金属箔线11间不够紧密而有较大的缝隙,当进行焊锡加工时以与其他元件相接时,锡膏亦渗入各金属箔线11间的缝隙中,进而造成信号传导的品质不佳,此外,亦极有可能因为如声波等外力而使得金属箔线11因过度振动而产生变形,且其弹性及耐疲劳程度仍有待改善。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用于精密仪器中的信号线,以改善上述缺点,是本行业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线结构,其可耐反复曲折、外 径小且结构较为紧密结实,适合安装于任何精密仪器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线,其可采用一缠线部同时拉出多个线单元的编织方式,故所需机器成本低,能加快生产速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信号线结构,包含多个信号线组,其中这些信号线组沿一轴向相互交迭缠绕,各信号线组具有至少二个线单元相互平行并接,各线单元包含一线芯及一导电层,线芯具有一表面及一长度方向,导电层包含至少一平行并接的金属线,这些金属线直接螺旋缠绕于线芯的所述表面,使这些金属线沿线芯的长度方向,呈可连续导电的结构。藉此,相较于已知技术可在较低电阻抗下,大幅提高信号线结构的耐曲折度及信号线组间的紧密度,使得信号线在使用时经过反复曲折,不易有折损或断裂的情形发生。 
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信号线的示意图; 
图图4A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信号线结构。如图4A所示,信号线结构4包含八个信号线组41,且这些信号线组41沿轴向相互交迭缠绕,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大多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然而,须特别说明的是,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参见图4B所示,本实施例的各个信号线组41包含三个线单元411,也就是,本实施例信号线结构4包含八个信号线组41总共二十四个线单元411。各线单元411分别具有一圆形截面,三个线单元411以不会交迭的方式相互平行并接,详细地说,各线单元411同样包含一线芯4111及一导电层4112,线芯4111具有一表面及一长度方向,而导电层4112包含至少一根金属线4112a直接螺旋缠绕于线芯4111的表面,使金属线4112a沿线芯4111的长度方向,呈可连续导电的结构,且线芯4111及金属线4112a的外径、宽度及厚度的较佳尺寸亦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1  信号线组 
411  线单元 
4111  线芯 
4112  导电层 
4112a  金属线 
R1  外径 
W1  宽度 
T1  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信号线结构2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的信号线结构2包含八个信号线组21,且该些信号线组21沿一轴向相互交迭缠绕。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各信号线组21请参考图2B所示,具体来说,各信号线组21具有二个线单元211,以不会交迭的方式相互平行并接,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信号线结构2包含八个信号线组21,亦即总共包含十六个线单元211。 
各线单元211包含一线芯2111及一导电层2112,线芯2111具有一表面及一长度方向,而导电层2112包含至少一金属线2112a,直接螺旋缠绕于线芯2111的表面,使金属线2112a沿线芯2111的长度方向,呈可连续导电的结构。较佳地,导电层2112的金属线2112a为一金属箔带,通过该金属箔带可有效降低电流或信号传导时的阻抗,并提升信号线结构2的信号传导性。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依据需求调整金属线的数量,亦即,导电层亦可包含多根金属线,以相互不会交迭的方式,直接平行并接螺旋缠绕于线芯的表面上,使这些金属线沿线芯的长度方向,呈可连续导电的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同样可利用前述已知编织机制造而成,该编织机包含多个缠线部,本实施例中,八个信号线组21可分别由编织机的八个缠线部拉出,以使编织机可进一步同时将八个信号线组21相互交错编织而成。更详细地说,各缠线部可对应拉出一个信号线组21,也就是,不同于前述已知信号线1仅利用一个缠线部拉出一根线,本实用新型可使一个缠线部对应拉出二个线单元211,藉此方式,已知编织机不需再增设任何缠线部便可制造出线单元数量更多且结构更加紧密的信号线结构2,并缩小各个信号线组21之间的空隙,藉此可大幅缩减信号线结构2的整体外径。再者,由于信号线结构2的结构更加紧密,故其表面更为平坦而不会有缝隙产生,因此,当信号线结构2进行焊锡加工时,可更容易与其他元件相接。 
本实用新型之线芯2111及金属线2112a的较佳尺寸详述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线芯2111具有一外径R1,外径R1介于0.05mm至0.5mm,本实用新型的各金属线2112a具有一宽度W1,宽度W1介于0.1mm至0.4mm,且各金属线2112a具有厚度T1,厚度T1介于0.01mm至0.05mm。但是,线芯2111的外径R1及各金属线2112a的宽度W1及厚度T1不仅仅限于上述尺寸,可视所应用装置的信号电流量及所要求的尺寸限制而作弹性调整,使信号线结构2可广泛地适用于各种不同产品中。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信号线结构3包含十二个信号线组31,且这些信号线组31同样是沿一轴向相互交迭缠绕,且本实施例的各信号线组31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相同,同样包含二个线单元311,也就是,本实施例中,信号线结构3包含十二个信号线组共计二十四个线单元。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大多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且线芯及各金属线的外径、宽度及厚度的较佳尺寸亦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多加赘述。 
然而,须特别说明的是,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实际制 作信号线结构3的过程,本实用新型的信号线结构3是通过已知编织机包含十二个缠线部所制造而成,且将十二个信号线组31分别配置于十二个缠线部上,亦即,各信号线组31可分别由各缠线部拉出,以同时将十二组信号线组31相互交错编织而成信号线结构3。因此本实施例的信号线结构3不仅具有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信号线结构2的优点,且可传送较大的信号流量或电流量,由于本实施例的信号线结构3较粗,适合提升其耐曲折及弹性的程度,不易因过度频繁的振动或曲折导致断裂甚而变形。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信号的电流大小及信号线结构的外径粗细,可轻易推及信号线结构3的多个信号线组31所包含的数量,当线芯的外径越粗,信号线结构3的多个信号线组31所包含的数量可越多,举例而言,熟知本技术领域者应可将信号线结构的多个信号线组推及至包含十六个信号线组、二十四个信号线组、三十二个信号线组或三十六个信号线组等各种信号线组数量。 
图4A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信号线结构。如图4A所示,信号线结构4包含八个信号线组41,且这些信号线组41沿轴向相互交迭缠绕,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大多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然而,须特别说明的是,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参见图4B所示,本实施例的各个信号线组41包含三个线单元411,也就是,本实施例信号线结构4包含八个信号线组41总共二十四个线单元411。各线单元411分别具有一圆形截面,三个线单元411以不会交迭的方式相互平行并接,详细地说,各线单元411同样包含一线芯4111及一导电层4112,线芯4111具有一表面及一长度方向,而导电层4112包含至少一根金属线4112a直接螺旋缠绕于线芯4111的表面,使金属线4112a沿线芯4111的长度方向,呈可连续导电的结构,且线芯4111及金属线4112a的外径、宽度及厚度的较佳尺寸亦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制作第三实施例的信号线结构4的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信号线结构4是以编织机的一个缠线部搭配一个信号线组41的方式,也就是一个缠线部可一次拉出三个线单元411,再同时将八个信号线组41相互交错编织而成。因此本实施例的信号线结构4的编织结构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信号线结构2的 编织结构更为紧实,且亦可大幅缩小各信号线组41之间的空隙,各信号线组41彼此间不至于自身相互重迭,藉此不仅缩减信号线结构4的整体外径,又使得信号线结构4的表面更为平顺,便可减少后续进行焊锡加工时表面不平整情形产生,再者,信号线结构4的编织结构更不易因过度频繁的振动或曲折导致断裂,藉以提升其耐曲折程度及信号传导性的顺畅度。不仅如此,本实施例的信号线结构4亦可传送较大的信号流量或电流量。 
在此需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信号的电流大小及信号线结构的外径粗细,可轻易推及信号线结构4的多个信号线组41所包含的数量,举例来说,熟知本技术领域人员应可将信号线结构的多个信号线组推及至包含十二个信号线组、十六个信号线组、二十四个信号线组或三十六个信号线组等各种信号线组数量。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线芯2111、第二实施例的线芯(图未示出)及第三实施例的线芯4111均可为一可挠性纤维束,可挠性纤维束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线芯的耐曲折性,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线单元的耐曲折度,然而,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线芯不限定由上述材质制成,亦可根据客户所需的功能使用定制化线芯。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各金属线为铜线,藉此降低阻抗并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线单元的信号传导性。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各金属线的材质亦不限定为铜线,亦可选择其他传导性更佳的材质。 
参阅上述各实施例后,熟知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推及其他方式,举例来说,线芯可为一金属箔线(foil wire),金属箔线包含一可挠性纤维束及至少一金属箔带(foil strap),该至少一金属箔带是以螺旋方式缠绕于可挠性纤维束的表面上,以形成金属箔线,藉此大幅提升信号线的耐反复曲折能力。 
综上所述,相较于已知信号线,本实用新型的信号线结构借助至少二个线单元以多个平行并接的方式形成一个信号线组,再利用多个信号线组直接沿一轴向相互交迭缠绕,藉以达到整体外径更小、编织结构更为紧密结实、阻抗更低、弹性与耐反复曲折性佳及易进行后续加工的目的,且信号线可依照不同的信号电流量做尺寸上的弹性调整,使其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产品中。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阐释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等同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信号线结构包含:
多个信号线组,所述多个信号线组沿一轴向相互交迭缠绕,各该信号线组具有至少二个线单元相互平行并接,各该线单元包含:
一线芯,所述线芯具有一表面及一长度方向;以及
一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含至少一根金属线,该金属线直接螺旋缠绕于该线芯的该表面,使该金属线沿该线芯的该长度方向,呈可连续导电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信号线组包二个线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信号线组包含三个线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信号线结构包含八个信号线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信号线结构包含十二个信号线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信号线结构包含十六个信号线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信号线结构包含二十四个信号线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信号线结构包含三十二个信号线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信号线结构包含三十六个信号线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线芯具有一外径,所述外径大小介于0.05mm至0.5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线为一金属箔带,该金属箔带各具有一宽度,所述宽度大小介于0.1mm至0.4mm。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箔带具有一厚度,所述厚度大小介于0.01mm至0.05mm。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线为一铜线。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线芯为一可挠性纤维束。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线芯为一金属箔线,该金属箔线包含一可挠性纤维束及至少一金属箔带,该至少一金属箔带直接螺旋缠绕于该可挠性纤维束的表面。
CN 201220202942 2012-05-08 2012-05-08 信号线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96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02942 CN202796100U (zh) 2012-05-08 2012-05-08 信号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02942 CN202796100U (zh) 2012-05-08 2012-05-08 信号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96100U true CN202796100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23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02942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96100U (zh) 2012-05-08 2012-05-08 信号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96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1602B2 (en) Earphone cable and earphone using the same
JP5953764B2 (ja) 多心ケーブ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24129A (ja) 高周波用の電線
CN103606416A (zh) 多芯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85579A (zh) 同轴电缆
JP2018152249A (ja) シールド層付ケーブル
US20100193506A1 (en) Litz wire coil
CN103680694A (zh) 圆形线缆
CN202771829U (zh) 差动信号传输用缆线及使用其的线束
CN102074291B (zh) 耳机线
CN102592742B (zh) 3g数据通信用电缆
CN203536090U (zh) 多芯线缆
CN202796100U (zh) 信号线结构
CN205542046U (zh) 绝缘电线、磁屏蔽电缆、磁屏蔽管以及磁屏蔽片
CN201364771Y (zh) 讯号线
CN201893131U (zh) 信号线
CN204010753U (zh) 一种线缆的信号屏蔽层
CN209388727U (zh) 一种音响电缆
CN203232746U (zh) 防静电、超柔特种综合电缆
CN204010813U (zh) 新型信号传输线
CN101901641A (zh) 优化的绞合线
CN203673847U (zh) 一种排线
CN201673704U (zh) 耳机线
JP2012252798A (ja) 電線
CN206441570U (zh) 一种高强度防水网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