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29315U - 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29315U
CN202729315U CN2012203169751U CN201220316975U CN202729315U CN 202729315 U CN202729315 U CN 202729315U CN 2012203169751 U CN2012203169751 U CN 2012203169751U CN 201220316975 U CN201220316975 U CN 201220316975U CN 202729315 U CN202729315 U CN 202729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unit
gyro
roller assembly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3169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田伸一
下村正和
射场弘和
村田英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bakimoto Chain Co
Original Assignee
Tsubakimoto Chai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bakimoto Chain Co filed Critical Tsubakimoto Chain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29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293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08Roller-ways of curved form; with branch-offs
    • B65G13/10Switch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02Roller-ways having driven rollers
    • B65G13/06Roller driving means
    • B65G13/073Roller driving means comprising free-wheel g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65G47/1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 B65G47/1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 B65G47/149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the articles being fed from a feeding convey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53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between conveyors which cross one another
    • B65G47/54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between conveyors which cross one another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a roller-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8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 B65G47/68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from a single conveyor lane consisting of one conveyor or several adjacent conveyors
    • B65G47/684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from a single conveyor lane consisting of one conveyor or several adjacent conveyors with recirculation of articles forming a buf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40Safety features of loads, equipment or pers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其利用对辊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的构造,能沿上下方向实现小型化。分类装置(100)包括:安装了具有辊(120)的多个辊组装体(A)的保持框架(191、192);使回转体(140)围绕垂直轴线(Lv)回转的回转驱动机构(150),用于使辊(120)围绕水平轴线(Lh)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170)具有:经由总轴(171)使辊(120)旋转驱动的电动马达(173),将保持框架(191、192)以及电动马达(173)安装在底盘框架(115、116)上。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其包括能够围绕水平轴线旋转并且能够围绕垂直轴线回转的多个输送用辊,并通过该辊的回转能够使物品的输送方向发生转向。而且,所述输送装置例如是通过使物品的输送方向发生转向而对物品进行分类的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具有输送用辊的多个辊组装体;对辊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使辊进行回转的回转驱动机构;安装有辊组装体的保持部件,辊组装体除了具有辊以外,还具有:对能够围绕水平轴线旋转的辊进行支承的辊支承体;支承有辊支承体并且能够围绕垂直轴线回转的回转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49084号公报(第0024-0032段,图4、图5)
实用新型内容
在输送装置中,当辊组装体被配置于底盘的上端部,另一方面,对辊组装体的辊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源被配置于底盘的下部时,辊组装体与驱动源之间的沿上下方向的间隔变大,从而就有输送装置沿上下方向而成为大型化的问题。
另外,在使回转体进行回转的回转驱动机构具有:产生使回转体回转的驱动力的致动器;连接有多个回转体的连接部件;介于致动器与连接部件之间的部件、即形成驱动力的传递路径的中间部件(杠杆机构或联杆机构)的情况下,由于部件数量较多,构成回转驱动机构的部件的组装以及拆卸都会花费工夫,因此就有输送装置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下降的问题,以及因中间部件的存在而使致动器产生的驱动力被传递到连接部件为止的传递路径变长,因此就有辊的回转响应性下降的问题。
另外,在相对于输送装置的底盘,将多个辊组装体、回转驱动机构以及旋转驱动体分别进行装卸的情况下,由于相对于底盘进行装卸的部件数量变多,所以针对底盘的这些部件的组装以及拆卸都会花费工夫,从而有输送装置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下降的问题。
另外,在构成辊组装体的辊支承体以及回转体都是金属制造的情况下,由于辊组装体的重量较大,因而相对于可回转地支承辊组装体的保持部件,辊组装体的组装以及拆卸都会花费工夫,从而就有输送装置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下降的问题,还有如下的问题:即成为导致由回转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而回转的辊的回转响应性下降的原因。
因此,在要确保辊所需要的回转响应性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回转驱动机构的能量消耗的增加或大型化。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对辊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的构造,能沿上下方向实现小型化的输送装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旋转驱动机构的构造而削减成本的输送装置。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为了使输送方向转向而使辊进行回转的回转驱动机构的构造,可提高辊组装体的回转响应性并提高装配性以及维修性的输送装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辊组装体、旋转驱动机构以及回转驱动机构的构造,可提高装配性以及维修性的输送装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辊组装体的构造,可提高装配性以及维修性、并且提高辊组装体的回转响应性的输送装置。
首先,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实用新型是一种包括多个辊组装体、旋转驱动机构、回转驱动机构、保持部件和底盘的输送装置,所述多个辊组装体具有:通过旋转来输送物品的输送用辊、对能够围绕水平轴线旋转的所述辊进行支承的辊支承体、以及支承所述辊支承体并且能够围绕垂直轴线回转的回转体;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使所述辊围绕所述水平轴线进行旋转;所述回转驱动机构使所述回转体围绕所述垂直轴线进行回转;所述保持部件上安装有所述辊组装体;所述底盘上安装有所述保持部件、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以及所述回转驱动机构,沿输送通路的所述物品的输送方向以及所述输送通路的宽度方向进行排列的既定数的所述辊以及所述辊支承体,通过与所述回转体一起回转,而使利用所述辊的输送方向发生转向,其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具有:对所述辊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体;产生使所述旋转驱动体进行旋转驱动的动力的驱动源,所述底盘具有:构成所述底盘的上端部的支承部件,所述保持部件以及所述驱动源被安装在所述支承部件上,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
除了有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结构之外,在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具有柔性传动机构,所述柔性传动机构具有将所述驱动源的动力传递到所述旋转驱动体的柔性传动体,将所述驱动源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即在所述驱动源的输出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的沿上下方向的间隔,小于在所述辊组装体被安装于所述保持部件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的所述辊组装体的高度的位置,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
除了有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结构之外,在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源能够逆向旋转以使所述输送方向成为反方向,并且经由安装托架而被安装在所述支承部件上,所述柔性传动机构具有:对所述柔性传动体赋予张力并且设置在所述安装托架上的张紧器,以所述安装托架相对于所述驱动源以及所述支承部件的安装形态能够沿所述输送方向进行替换的方式,并以可装卸的方式,将所述安装托架安装在所述驱动源以及所述支承部件上,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
除了有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一项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结构之外,在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中,所述回转驱动机构具有连接部件和致动器,所述连接部件为了使多个所述回转体一齐回转而对多个所述回转体进行连接;所述致动器通过所产生的驱动力直接驱动所述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是由所述驱动力驱动而进行一体化移动并将所述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各回转体的部件,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
除了有技术方案1至4中任意一项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结构之外,在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中,安装有单元用辊组装体组的所述保持部件构成单元支承体,所述单元用辊组装体组由小于所述既定数的多个即第2既定数的所述辊组装体所构成,一个以上的所述旋转驱动体是对所述单元用辊组装体组的所述各辊进行旋转驱动的单元用旋转驱动体,一个以上的所述回转驱动机构是使单元用辊组装体组的所述各辊组装体的回转体进行回转的单元用回转驱动机构,通过将所述单元用辊组装体组、所述单元用旋转驱动体以及所述单元用回转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单元支承体上,从而构成一个辊单元,通过使所述单元支承体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进行装卸,所述辊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盘进行装卸,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
除了有技术方案1至5中任意一项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结构之外,在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中,通过树脂来形成所述辊支承体以及所述回转体,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包括作为多个的既定数的辊组装体、旋转驱动机构、回转驱动机构、保持部件和底盘,所述既定数的辊组装体具有:通过旋转来输送物品的输送用辊、对能够围绕水平轴线旋转的辊进行支承的辊支承体、以及支承有辊支承体并且能够围绕垂直轴线回转的回转体;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具有使辊围绕水平轴线旋转的多个旋转驱动体;所述回转驱动机构使回转体围绕垂直轴线进行回转;所述保持部件上安装有辊组装体;所述底盘上安装有保持部件、旋转驱动机构以及回转驱动机构,沿输送通路的物品的输送方向以及所述输送通路的宽度方向进行排列的所述既定数的辊以及辊支承体,通过与回转体一起回转而使利用辊的输送方向发生转向,由此,回转驱动机构经由回转体以及辊支承体而使辊进行回转,不仅能够使利用辊进行输送的物品的输送方向发生转向,而且还能够发挥如下的本实用新型所特有的效果。
即、根据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旋转驱动机构具有:对辊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体;产生使旋转驱动体进行旋转驱动的动力的驱动源,底盘具有构成底盘上端部的支承部件,保持部件以及驱动源被安装在支承部件上,由此,由于能够将安装在保持部件上的辊组装体以及驱动源,以沿上下方向靠近于作为底盘上端部的支承部件的状态进行配置,所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紧凑地配置辊组装体以及旋转驱动机构,能够沿上下方向使输送装置变成小型化,并能够将底盘的支承部件沿上下方向靠近配置于设有底盘的设置部上,能够降低从设置部到输送装置的高度。
根据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发挥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发挥如下的效果。
旋转驱动机构具有柔性传动机构,所述柔性传动机构具有将驱动源的动力传递到旋转驱动体的柔性传动体,将驱动源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即在驱动源的输出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线与支承部件之间的沿上下方向的间隔,小于在辊组装体被安装于保持部件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的辊组装体高度的位置,由此,由于沿上下方向将驱动源配置为,驱动源的旋转中心线位于在安装于保持部件的状态下从保持部件起的辊组装体高度的范围内,所以能够沿上下方向使输送装置变成小型化,并且,由于能够使旋转中心线柔性传动体的长度变短,所以能够削减输送装置的成本。
根据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除了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发挥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发挥如下的效果。
驱动源能够逆向旋转以使物品的输送方向成为反方向,并且经由安装托架而被安装在支承部件上,柔性传动机构具有:对柔性传动体赋予张力并且设置在安装托架上的张紧器,以整个安装托架相对于驱动源以及支承部件的安装形态能够沿输送方向进行替换的方式,并以可装卸的方式,将安装托架安装在驱动源以及支承部件上,由此,在利用输送装置而使物品的输送方向变成反方向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将安装托架相对于驱动源以及支承部件的安装位置沿输送方向进行替换,并替换其安装形态,从而能够使用作为通用部件的对张紧器进行一体化后的安装托架,而不用依赖于输送方向,所以能够削减包括旋转驱动机构的输送装置的成本,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具有驱动源以及张紧器。
根据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一项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发挥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发挥如下的效果。
回转驱动机构具有连接部件和致动器,所述连接部件为了使多个回转体一齐回转而对所述多个回转体进行连接;所述致动器通过所产生的驱动力直接驱动连接部件,连接部件是通过驱动力进行一体化移动并将驱动力传递到各回转体的部件,由此,为了使输送方向转向而使辊回转的致动器所产生的驱动力,不会经由在致动器与连接部件之间所配置的杠杆机构或联杆机构等中间部件,而直接作用于连接有多个回转体的连接部件,而且,由于因该驱动力而使连接部件进行一体化移动,所以能够提高在变更辊的回转位置时的回转响应性、即能够提高用于使输送方向转向的响应性,在此基础上,由于不需要所述中间部件,所以可削减构成回转驱动机构的部件数量,构成回转驱动机构的连接部件以及致动器的组装以及拆卸会变得容易,能够使输送装置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得到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除了技术方案1至4中任意一项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发挥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发挥如下的效果。
安装有单元用辊组装体组的所述保持部件可构成单元支承体,所述单元用辊组装体组由小于既定数的多个即第2既定数的辊组装体所构成,一个以上的旋转驱动体是对单元用辊组装体组的各辊进行旋转驱动的单元用旋转驱动体,一个以上的回转驱动机构是使单元用辊组装体组的各辊组装体的回转体进行回转的单元用回转驱动机构,通过将单元用辊组装体组、单元用旋转驱动体以及单元用回转驱动机构安装在单元支承体上,从而构成一个辊单元,通过相对于底盘对单元支承体进行装卸,所述辊单元能够相对于底盘进行装卸,由此,由于第2既定数的单元用辊组装体组、单元用旋转驱动体、单元用回转驱动机构以及单元支承体可构成一个辊单元,所以以辊单元为单位,能够相对于底盘对单元用辊组装体组、单元用旋转驱动体以及单元用回转驱动机构进行装卸,因此使辊组装体组、旋转驱动体以及回转驱动机构针对底盘的组装以及拆卸变得容易,所以能够使输送装置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得到提高。
并且,通过以辊单元为单位进行更换,在辊的排列形态的多样化变得容易的基础上,当在辊组装体等中发生了故障时,包括已发生故障的部件的辊单元就容易与正常的辊单元进行更换,由此,就能够提高输送装置的运转率。
根据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除了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发挥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发挥如下的效果。
通过树脂来形成所述辊支承体以及所述回转体,由此,由于可实现由回转驱动机构驱动而进行回转的回转体、以及与该回转体一起回转的辊支承体的轻量化,所以辊组装体的组装以及拆卸就因轻量化而变得容易,因此能够使输送装置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得到提高,而且,能够提高在与回转体以及辊支承体一起进行回转的辊中、用于使物品的输送方向转向的回转响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类装置的物品输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分类装置的II向视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3是图1的分类装置的III向视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4是图1的分类装置的辊单元的俯视图。
图5(a)是图4的V-V剖线的截面图,图5(b)是图5(a)的b-b剖线的截面图。
图6是图4的VI-VI剖线的截面图。
图7是图6的VII-VII剖线的截面图。
图8是图6的VIII向视的辊组装体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分类装置
120:辊
130:辊支承体
131:辊轴
140:回转体
141:关节轴
142:回转体主体
145a:回转臂
146:回转支承轴
150:回转驱动机构
154a:作用部
160:连接部件
160a:重叠部分
161、162:连接体
170:旋转驱动机构
171:总轴(line shaft)
173:电动马达(electric motor)
173s:输出旋转轴
174:安装托架
180:柔性传动机构
184:传动带
186:张紧器
190:单元支承体
191、192:保持框架
A:辊组装体
G:辊组装体组
Hr:高度
N: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包括多个辊组装体、旋转驱动机构、回转驱动机构、保持部件和底盘的输送装置,所述多个辊组装体具有:通过旋转来输送物品的输送用辊、对能够围绕水平轴线旋转的所述辊进行支承的辊支承体、以及支承所述辊支承体并且能够围绕垂直轴线回转的回转体;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使所述辊围绕所述水平轴线进行旋转;所述回转驱动机构使所述回转体围绕所述垂直轴线进行回转;所述保持部件上安装有所述辊组装体;所述底盘上安装有所述保持部件、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以及所述回转驱动机构,沿输送通路的所述物品的输送方向以及所述输送通路的宽度方向进行排列的所述既定数的所述辊以及所述辊支承体,通过与所述回转体一起回转,而使利用所述辊的输送方向发生转向,其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具有:对所述辊进行旋转驱动的所述旋转驱动体;产生使所述旋转驱动体进行旋转驱动的动力的驱动源,所述底盘具有构成所述底盘上端部的支承部件,所述保持部件以及所述驱动源被安装在所述支承部件上,只要输送装置利用对辊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的构造,能沿上下方向实现小型化,则其具体的形态可以是任一种。
例如,输送装置除了是分类装置以外,还可以是与输送物品的种类或形状相对应并能够在输送通路上使输送方向发生转向的输送装置。
辊只要是滚动体即可,除了包括圆筒状的辊以外,还包括球体状的辊。
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图8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具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作为输送装置的分类装置100的物品输送***1,除了包括分类装置100以外,还包括用于向该分类装置100搬入物品10的搬入用输送装置2(例如辊式输送机);以及包括用于搬出由分类装置100输送的物品10的搬出用输送装置3(例如辊式输送机),其中所述分类装置100包括:输送物品10(例如经过捆扎的报纸捆等被捆扎的物品、或者被打包的物品)的作为第1既定数的多个辊组装体A(参照图2、图5(a)~图5(b))。
搬出用输送装置3具有基本搬出用输送装置3a和分支搬出用输送装置3b,所述基本搬出用输送装置3a用于搬出由分类装置100沿基本输送方向21进行输送的物品10;所述分支搬出用输送装置3b用于搬出沿相对于基本输送方向21交叉的输送方向20即分支输送方向22进行输送的物品10。
而且,从搬入用输送装置2搬入到分类装置100中的物品10通过分类装置100进行输送,并被分配给两个搬出用输送装置3a、3b中的某一个进行搬出,所述分类装置100根据各辊组装体A的辊120的回转位置P(参照图4)能够使输送方向20进行转向,所述各辊组装体A能够围绕垂直轴线Lv(参照图6)进行回转。
在这里,基本输送方向21(下面称之为“输送方向21”)是,在分类装置100中,当辊120占据作为围绕垂直轴线Lv(参照图6)的回转位置P即下述基准位置P0(参照图4)时的物品10的输送方向20,就是与搬入用输送装置2以及基本搬出用输送装置3a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
输送方向20从输送方向21经过转向后的分支输送方向22是,当辊120占据作为回转位置P即下述第1转向位置P1(参照图4)时的输送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平行于图1所示的输送方向21的方向是前后方向,前方是输送方向21,后方是与输送方向21相反的方向。
此外,在分类装置100中的输送通路101的宽度方向24上,可以将分支搬出用输送装置3b配置于如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输送通路101的另一方向侧,从而代替将所述分支搬出用输送装置3b配置于输送通路101的一个方向侧,为了沿分支输送方向23输送物品,辊120占据作为回转位置P的下述第2转向位置P2(参照图4)。
另外,可以在宽度方向24上,将分支搬出用输送装置3b配置于输送通路101的两侧。
参照图1~图4,分类装置100包括:底盘110,其设置在作为其设置部的地面5上;所述第1既定数的辊120,其形成有输送物品10的输送通路101,并且被排列在输送方向21以及输送通路101的宽度方向24上;所述第1既定数的辊支承台架A1,其对能够围绕水平轴线Lh(参照图6)旋转的各辊120进行支承,并且能够围绕垂直轴线Lv(参照图6)进行回转;旋转驱动机构170,其具有将沿宽度方向24并列的多个辊120进行旋转驱动的一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为五个(多个)的作为旋转驱动体的总轴171;回转驱动机构150,其是通过辊支承台架A1使第2既定数的多个辊120一起围绕垂直轴线Lv进行回转的一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为五个(多个)的回转驱动机构150;单元支承体190,其可装卸地安装在底盘110上;盖200,其与各辊120一起形成输送通路101(图2、图3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盖保持部205,其用于将盖200保持在底盘110上。
通过旋转来输送物品10的辊120与辊支承台架A1,可构成辊组装体A。
在这里,作为辊120的回转中心线的垂直轴线Lv(参照图6),由辊组装体A的回转支承轴146(参照图6)进行规定,所述垂直轴线Lv大致平行于上下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是平行于垂直轴线Lv的垂直轴线方向)。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方向21与宽度方向24大致正交。
此外,“大致”这一表达方式,包含没有“大致”这一修饰语的情况,并且,严格来讲与没有“大致”这一修饰语的情况不一致,但表示与没有“大致”这一修饰语的情况相比有关作用效果没有差异的范围。
参照图1~图3,在底盘110上,安装有各辊组装体A、旋转驱动机构170、各回转驱动机构150、各单元支承体190以及盖200。
底盘110包括:四个支脚部111~114(参照图1);一对底盘框架115、116,其将沿宽度方向24隔开并且沿输送方向21隔开的一对支脚部111、113和112、114彼此连接起来;一对下部框架,其将沿输送方向21隔开并且沿宽度方向24隔开的一对支脚部111、112和113、114彼此连接起来(在图2中,表示一个下部框架117的一部分)。
一对底盘框架115、116是支承有单元支承体190的支承部件,并构成底盘110的上端部。
分类装置100所包括的全部的辊120,形成有沿输送方向21隔开间隔排列的多个列数、在本实施例为10列的辊列R。
作为沿宽度方向24的列即各辊列R,由沿宽度方向24隔开相等的间隔进行排列的多个辊120所构成。
同时,参照图4、图5(a)~图5(b),作为一个以上的既定列数、在本实施例为两个的多个辊列R即第1辊列R1以及第2辊列R2,可构成在分类装置100所包括的一个以上的单元数、本实施例为五个的多个辊单元U1~U5(参照图1、图3)的各辊单元U中的单元用辊列Ru。
参照图6、图7,形成有外周面的外周部121是用橡胶材料构成的,所述外周面是利用总轴171进行摩擦驱动而旋转的各辊120与总轴171的接触面。
在从上方覆盖各辊120的盖200上,设置有圆形的辊突出用孔201(参照图1)。
外周部121的上部可贯通辊突出用孔201并从盖200突出到上方,以便与被输送在盖200上的物品10相接触。
而且,如图1所示,在分类装置100中,物品10被进行旋转的多个辊120依次支承,通过作用于物品10与辊12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沿着输送方向21或者分支输送方向22输送物品10。
参照图2至图5(a)、图5(b),各辊单元U具有:单元用辊组装体组G,其由小于所述第1既定数的多个即第2既定数的辊组装体A所构成;单元支承体190,其能够回转地支承该辊组装体组G的各辊组装体A;作为单元用旋转驱动体的一个以上的、在这里为一个的总轴171,其用于旋转驱动辊组装体组G的各辊120;作为单元用回转驱动机构的一个以上的、在这里为一个的回转驱动机构150,其使各辊支承台架A1回转以便通过辊组装体组G的各辊组装体A的辊支承台架A1使辊组装体组G的各辊120围绕垂直轴线Lv(参照图6)进行回转。
在各辊单元U中,所述第2既定数的辊组装体A、总轴171以及回转驱动机构150被安装在单元支承体190上。
在分类装置100中,被底盘110支承的所有的辊120即第1既定数的辊120,属于多个辊组装体组G(即、多个辊单元U)中的某一个。
而且,构成辊组装体组G的所有的辊组装体A的个数(即、辊120的个数)即第2既定数、总轴171的个数以及回转驱动机构150的个数,在各辊单元U中都相同。
因此,各辊单元U具有相同的构造。
下面,进一步对辊单元U进行说明。
主要参照图4~图7,并适当参照图2、图3,可装卸地连接并安装在一对底盘框架115、116上的单元支承体190具有:作为安装有辊组装体组G的辊组装体A的保持部件、沿输送方向21隔开间隔进行配置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为一对的第1、第2保持框架191、192;将大致平行于宽度方向24进行延伸的第1、第2保持框架191、192相互连接起来的连接部193;可旋转地支承总轴171的一对轴承部194。
可回转地支承所安装的辊组装体A的各保持框架191、192,通过作为连接件的螺栓B1而以可装卸的方式被连接在一对底盘框架115、116上,由此,单元支承体190以可装卸的方式被固定在两底盘框架115、116上。
于是,由于安装在一对底盘框架115、116上的各保持框架191、192作为连接一对底盘框架115、116的加强框架而发挥功能,所以利用辊单元U的单元支承体190,能够提高一对底盘框架115、116的刚性、进而提高底盘110(参照图1、图2)的刚性。
各保持框架191、192为棒状部件,在与宽度方向24正交的平面上的保持框架191、192的截面形状,在宽度方向24的任意位置上大致恒定且为矩形(参照图3、图6)。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多个的三个连接部193,分别通过作为连接部件的螺栓B2与各保持框架191、192相连接。
两轴承部194分别在跨越底盘框架115、116的各端部的状态下,由作为连接部件的螺栓B3进行连接。
各轴承部194具有:基部195,其以可装卸的方式被连接在各保持框架191、192的各端部上;轴承支架196,其对可旋转地支承总轴171的轴承(未图示)进行保持,并且以可装卸的方式被连接在基部195上。
接着,对辊组装体A进行说明。
参照图6~图8,对各辊列R1、R2的每个而言,辊单元U的各辊组装体A基本上是同一构造,所述辊单元U的各辊组装体A具有:辊120;辊支承体130,其支承能够围绕水平轴线Lh旋转的辊120;回转体140,其支承辊支承体130并且能够围绕垂直轴线Lv进行回转;作为加力部件的加力弹簧S,其对辊120赋予将辊120顶到总轴171的作用力。
一个辊单元U(即、一个辊组装体组G)的所有的辊组装体A被分配给第1、第2保持框架191、192,并以可回转的方式被支承在第1、第2保持框架191、192上。
辊120具有外周部121和芯部122,所述芯部122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辊支承体130上。
芯部122具有:通过外周部121从径向外方被覆的外周芯部123;安装有下述轴承137的内周芯部124;多个加强用的径向加强筋125。
沿径向在外周芯部123与内周芯部124之间,并通过芯部122的四个径向加强筋125,圆筒状的环状空间沿周向进行分割所形成的部分圆筒状的多个内部空间126,比轴承137更靠近径向外方。
于是,辊120就具有在芯部122形成了内部空间126的壳构造,由此,与没有形成内部空间126的情况相比,可实现轻量化。
此外,尤其是只要不预先声明,径向以及周向是分别以水平轴线Lh为中心的径向以及周向。另外,水平轴线方向是平行于水平轴线Lh的方向。
辊支承体130具有:相对于辊支承体130可旋转地支承辊120的辊轴131;包括支承该辊轴131的一对支承壁133、134的支承体主体132;沿径向而被保持在辊轴131与内周芯部124之间的轴承即一对轴承137。
支承体主体132具有:一对板状的辊轴用支承壁133、134;对该一对的支承壁133、134进行连接的板状的连接壁135。
各支承壁133、134具有:辊轴支承部133a、134a,其形成沿水平轴线方向贯通的插通有辊轴131的插通孔,并且支承该辊轴131;关节轴支承部133b、134b,其形成沿水平轴线方向贯通的插通有关节轴141的插通孔,并且支承该关节轴141。
为了提高支承壁133、134的刚性,在各支承壁133、134外侧的侧面(在图6中,示出了一个支承壁133的侧面133e),交叉设置有多个直线状的加强用加强筋136,所述加强用加强筋136是在用树脂构成的支承壁133、134的成型时通过模具所形成的。
连接壁135在与垂直轴线Lv相交的位置上被配置于辊120(因此就是辊轴131)与下述的关节轴141之间,所述连接壁135被连续设置在沿周向大于关节轴141外径的范围(参照图6)。
回转体140具有:关节轴141,其用于使辊支承体130相对于回转体140能够进行摆动;支承该关节轴141的回转体主体142;回转支承轴146,其***通于设置在各保持框架191、192的插通孔198中,并能够相对各保持框架191、192本身进行回转;作为轴承的轴衬(bush)149,其被直接保持在各保持框架191、192上。
回转体主体142具有:沿水平轴线方向而被配置于一对支承壁133、134之间的一对板状的关节轴用支承壁143、144;对该一对支承壁143、144进行连接的板状连接壁即底壁145。
各支承壁143、144具有关节轴支承部143b、144b,所述关节轴支承部143b、144b形成沿水平轴线方向贯通的插通有关节轴141的插通孔,并且支承该关节轴141。
各关节轴支承部143b、144b由被嵌入到各支承壁143、144的部件所构成。
另外,底壁145具有:枢接在下述连接部件160上的回转臂145a。
关节轴141用于贯通辊支承体130的支承壁133、134以及回转体140的支承壁143、144并且被这些支承壁133、134和143、144所支承,并对辊支承体130以及经由该辊支承体130的辊120进行支承,以使二者能够围绕平行于水平轴线Lh的摆动轴线Ls进行摆动。
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分别是在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上通用的轴零件T。
该轴零件T是在中心部设置了沿轴向(也是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的水平轴线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中空部T3的轴,并具有作为两端部的法兰盘T1(flange)和防脱落部T2。
另外,轴零件T通过设置中空部T3而实现轻量化。
在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中,作为抵接部的法兰盘T1能够与辊支承体130的一个支承壁134相抵接,以便阻止各轴131、141沿水平轴线方向的移动。
另外,法兰盘T1在各轴131、141的周向的一部分具有防转动部T1d,所述防转动部T1d与支承壁134的支承部134a、134b所具有的作为嵌合部的凸部134d沿各轴131、141的周向进行嵌合。
防转动部T1d由限制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回转的作为轴侧嵌合部的凹部所构成,该辊轴131针对辊支承体130的一对支承壁133、134,该关节轴141针对一对支承壁133、134与回转体140的一对支承壁143、144。
在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中,防脱落部T2与辊支承体130中的法兰盘T所抵接的支承壁134不同的支承壁133相嵌合,由此,可防止辊轴131从支承壁133、134中脱落,以及防止关节轴141从支承壁133、134和143、144中脱落。
另外,防脱落部T2由能够与支承壁133相嵌合的作为嵌合部的、多个即四个嵌合片T2a所构成。将这些嵌合片T2a沿轴零件T的周向隔开相等的间隔进行设置。
通过弹性变形进行缩径以及扩径的各嵌合片T2a具有爪T2b。各爪T2b能够在各支承部133a、134a、133b、134b、143b、144b的插通孔内进行缩径,并且在对辊组装体A的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的组装完成的状态下,该各爪T2b在各支承部133a、133b、143b的插通孔的外部能扩大到大于该插通孔的孔径并与支承壁133、143的各支承部133a、133b、143b相嵌合。
在回转体140中,作为与各支承壁143、144以及底壁145是另一个部件的回转支承轴146,由埋设于底壁145的圆柱状的轴零件F的、从底壁145露出的露出部所构成,并与底壁145成为一体化。
回转支承轴146具有:与底壁145相连接的作为高刚性部的基轴部147;刚性比与轴衬149滑动接触的基轴部147更低的作为低刚性部的防脱落部148。
回转支承轴146被保持在保持框架191、192上,以使整个基轴部147在垂直轴线方向上被配置于一对轴衬149之间。
防脱落部148防止回转支承轴146、进而防止回转体140以及辊组装体A从保持框架191、192中脱落。
作为回转支承轴146前端部的防脱落部148,从贯通保持框架191、192的回转支承轴146上的插通孔198中突出,并通过在基轴部147上作为连接方式的螺纹连接,而以一体化的方式被连接于基轴部147。
防脱落部148具有:能够与保持框架191、192相嵌合的作为嵌合部的一对嵌合片148a;沿回转支承轴146的周向而被配置于一对嵌合片148a之间的一个突出片148c;作为螺纹部的外螺纹部148d,其被拧入到设置于基轴部147端部的作为连接部的螺纹部即内螺纹部147d。
通过弹性变形进行缩径以及扩径的各嵌合片148a具有爪148b。
各爪148b能够在插通孔198内进行缩径,并且在插通孔198的外部能扩大到大于插通孔198的孔径并与保持框架191、192相嵌合。
在防脱落部148上,设置有用于将该防脱落部148拧入到基轴部147中的作为工具嵌合部的六角孔148e。
一对突出片148c与各嵌合片148a同时具有引导功能,所述引导功能用于使回转支承轴146易于***到插通孔198。
于是,辊轴131、关节轴141以及回转支承轴146的各防脱落部T2、148具有滑入配合(snap fit)构造,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被扣合在辊支承体130的支承壁133上,回转支承轴146被扣合在框架部件上。
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体140由作为合成树脂的树脂所形成。
该树脂是高强度的树脂(例如是聚缩醛树脂或纤维强化树脂)。
更具体而言,辊支承体130的整个支承体主体132、与作为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的整个轴零件T,分别由树脂进行一体成型。
另外,回转体140的回转体主体142在除了关节轴支承部143b、144b以外的所有的部分上,均由树脂进行一体成型,所述关节轴支承部143b、144b由金属或者由比形成回转体主体142的树脂更高强度的树脂所形成。
回转支承轴146的整个防脱落部148由树脂进行一体成型。另一方面,基轴部147由金属或者由比形成回转体主体142的树脂更高强度的树脂所形成。另外,轴衬149由金属或者由树脂所形成。
因此,整个回转体140也可以由树脂所形成。
而且,通过利用了嵌合片148a的弹性变形的扣合,可简便地安装辊轴131、关节轴141以及回转支承轴146。
另外,在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体140中,由树脂所形成的其他部件既可以由同一种类的树脂所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种类的树脂所形成。
而且,在辊组装体A中,从作为回转中心线的垂直轴线Lv起,比回转支承轴146延伸到更远方的构成部件即辊轴131、支承体主体132、关节轴141以及回转体主体142,由于均用树脂形成而实现轻量化,所以与辊轴131、支承体主体132、关节轴141以及回转体主体142是金属制造的情况相比,在辊组装体A中围绕垂直轴线Lv的惯性矩会减少。
加力弹簧S以缠绕于关节轴141的状态而被配置于连接壁135与底壁145之间,并经由辊支承体130对辊120施加力以使得辊120保持与总轴171始终接触的状态。
在辊120占据基准位置P0(参照图4)时的沿平行于水平轴线Lh方向的中央部S1上,加力弹簧S对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体140的一方、即本实施例中的回转体140施加力,并在沿宽度方向24的两端部S2上,加力弹簧S对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体140的另一方、即本实施例中的辊支承体130施加力。
由此,由于能够使分别作用于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体140的作用力沿平行于水平轴线Lh的方向(或者沿宽度方向24)进行均等化,所以,能够抑制因磨损等时效变化而使辊支承框141沿宽度方向24倾斜,进而能够抑制辊120沿宽度方向24倾斜。
其结果为,无论在哪个回转位置P,都能够通过总轴171使辊120高效率地进行旋转。
在辊支承体130的连接壁135上设置有一对收容槽135s,所述一对收容槽135s可收容加力弹簧S的各端部S2,并且限制向水平轴线方向的移动(还参照图2)。由于通过该收容槽135s将加力弹簧S保持在既定位置,所以可抑制因加力弹簧S所引起的所述作用力的变动,并使辊120相对于总轴171的施力状态变得稳定化,由于可抑制辊120的旋转变动,因而能够提高利用辊120的物品输送性能。
回转支承轴146在其基轴部147经由轴衬149,相对于各保持框架191、192以能够围绕垂直轴线Lv回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各保持框架191、192上。
另一方面,以往为了使回转体能够回转地支承在保持部件上,回转体的回转支承轴经由保持轴承的轴承支架并被其支承,这就需要用于支承回转支承轴的作为专用部件的轴承支架,另外,还有回转支承轴变长,从而导致回转体、进而导致辊组装体的重量增加以及上下方向的大型化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回转支承轴146被***到轴衬149,所述轴衬149被***并安装在设置于各保持框架191、192上的插通孔198内,由此使各保持框架191、192本身作为轴承支架发挥功能。
因此,就不需要用于支承回转支承轴146的专用部件(例如从固定在底盘110的部件突出到上方进行设置的筒状的轴承支架(例如专利文献1的轴承筒)),而且,由于回转支承轴146的大致整体上都被收纳于保持框架191、192,并与固定在底盘110上的各保持框架191、192沿上下方向处于相同的位置,所以就能够使回转体140的关节轴141以及辊支承体130、进而使辊120沿上下方向接近并配置在各保持框架191、192上。
并且,如图6所示,沿上下方向在辊120的最大外径d的2倍的范围内,配置有沿上下方向的整个辊120以及沿上下方向的整个第1、第2保持框架191、192。
根据这些构造,由于能够沿上下方向紧凑地配置有辊120以及第1、第2保持框架191、192,所以能够沿上下方向使辊单元U变成小型化、进而沿上下方向使分类装置100变成小型化。
参照图2~图6,在各辊单元U中,使辊组装体A从而使辊120围绕垂直轴线Lv进行回转的回转驱动机构150具有:作为致动器的气缸151;连接部件160,其为了使辊组装体组G的所述第2既定数的辊组装体A的回转体140一齐进行回转,而对各回转体140的回转臂145a进行连接。
产生用于驱动连接部件160的驱动力(下面简称为“驱动力”)的气缸151,通过该驱动力直接驱动连接部件160。
更具体而言,安装在各保持框架191、192上的气缸151是串联式气缸机构,其具有:气缸套152;作为作动部件的一对作动杆153、154,其分别连接在能够滑动地收纳于该气缸套152内的一对活塞(未图示)上,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第1作动杆153具有:以能够围绕上下方向回转的方式被枢接在支承体197上的连接部即安装部153a,所述支承体197被固定在横跨第1、第2保持框架191、192的下方。
支承体197是单元支承体190的一部分。
第2作动杆154具有连接部即作用部154a,其以能够围绕上下方向回转的方式被枢接在固定设置于连接部件160的安装部165a上,并使驱动力直接作用于连接部件160。
参照图4~图6,针对每个各辊列R,连接部件160具有一对连接体161、162和接合体163,所述一对连接体161、162被枢接在多个辊组装体A的回转臂145a上,该多个辊组装体A分别具有构成各辊列R的多个辊120;所述接合体163使该一对连接体161、162不能进行相对移动并使其连接成一体。
在下方环绕一方的保持框架192并将两连接体161、162进行一体连接的接合体163具有:由作为连接方式的螺栓B4固定在各连接体161、162上的第1接合体164;由作为连接方式的螺栓B5固定在第1接合体164上的第2接合体165。
各连接体161、162、第1、第2接合体164、165分别是单一部件,以这些部件不能相对移动的方式而连接成一体化的连接部件160也是单一部件。
第2接合体165具有:沿前后方向(或者输送方向21)位于第1、第2保持框架191、192之间的安装部165a。在该安装部165a上枢接有第2作动杆154的作用部154a。
气缸151产生使各回转体140回转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从作用部154a直接作用于安装部165a,以使由接合体163以及一对连接体161、162所构成的连接部件160进行一体化移动。
因此,气缸151在第2作动杆154中与连接部件160直接连接。
另外,在驱动力作用时,连接部件160是其本身不会伴随相对移动(即、一对连接体161、162以及第1、第2接合体164、165不会相互进行相对移动),而是进行一体化移动并将驱动力传递给各回转体140的部件。
而且,由驱动力驱动而进行移动的连接部件160,使辊单元U的各回转体140进行回转,从而使各辊120进行回转。
将整个辊120、整个辊支承体130、回转体140的关节轴141以及回转体主体142(即、除了回转支承轴146以外的回转体140的部分,并包括回转臂145a的部分)配置为,比作为各保持框架191、192最下部的下面191b、192b更靠近上方处,并在本实施例中被配置在比保持框架191、192(即、其上面191a、192a)更靠近上方处。
气缸151至少在作用部154a、在本实施例为整个气缸151都被配置在比作为保持框架191、192最上部的上面191a、192a更靠近下方处,并在本实施例中被配置在比保持框架191、192(即、下面191b、192b)更靠近下方处,且被配置在比辊120、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臂145a更靠近下方处。
连接部件160被配置在从保持框架191、192的上方到其下方,以便具有沿上下方向占据与各保持框架191、192相同位置(或者沿上下方向的位置与保持框架191、192相重叠)的重叠部分160a。
各连接体161、162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为整个各连接体161、162被配置为,比保持框架191、192更靠近上方处。
参照图2、图3,在设置于气缸套152的压力室(未图示)中,具有既定作动压力的作为作动流体的作动用空气,由回转控制装置156所控制的压力控制阀(未图示,下面简称为“压力控制阀”)进行控制,并通过导管(未图示)进行供给排放。
更具体而言,分类装置100所包括的回转控制装置156具有:配置有压力控制阀的控制阀块157;以及配置有调节器的速度调节块158,所述压力控制阀基于从操作者操作的控制盘C(在图2中已示意性地示出)中所输出的控制信号而作动,所述调节器对于向气缸套152供给排放的作动用空气的流量进行控制并调节作动速度(未图示,下面简称为“调节器”)。
在控制阀块157以及速度调节块158中,分别集合有多个压力控制阀以及与该压力控制阀的数量相同的调节器,所述多个压力控制阀对分类装置100所包括的所有气缸套的作动进行控制。
控制阀块157以及速度调节块158以可装卸的方式被安装在底盘110下部的角部中的支承板119上,所述支承板119被包括在底盘110中并以单悬臂被支承于下部框架117。
于是,在分类装置100中,由于所有的压力控制阀以集合起来的状态,同样所有的调节器以集合起来的状态,从而被配置于底盘110,所以压力控制阀以及调节器的维修变得容易,利用调节器来调节每个气缸151的作动速度也变得容易。
另外,由于分类装置100的各压力控制阀被集中配置于作为一个部件的控制阀块157中,各调节器被集中配置于作为一个部件的调节器块中,所以针对底盘110的压力控制阀以及调节器的组装以及拆卸就变得容易。
而且,如图4所示,由回转控制装置156控制的回转驱动机构150进行驱动并围绕垂直轴线Lv(参照图6)回转的各辊120、进而是辊列R,将占据作为其回转位置P的基准位置P0和两个转向位置P1、P2,所述基准位置P0是辊列R沿输送方向21输送物品10时的基准位置;所述转向位置P1、P2是辊列R从基准位置P0回转并沿分支输送方向22、23(参照图1)搬出物品10时的一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为作为多个的两个转向位置。
更具体而言,根据第1、第2作动杆153、154的伸张以及收缩,各辊120、进而是辊列R,将占据作为其回转位置P的基准位置P0(图4中用实线表示)、从基准位置P0朝一个回转方向(在图4中是右转的回转方向)进行回转的第1转向位置P1(图4中用单点划线表示)、以及从基准位置P0朝与所述一个回转方向相反的回转方向(在图4中是左转的回转方向)进行回转的第2转向位置P2(图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
此外,在图4中,为了避免附图的复杂化,对于一个辊120示出了各转向位置P1、P2。
参照图2、图3,旋转驱动机构170具有:每个辊单元U的总轴171;用于旋转驱动该总轴171的驱动部172。
驱动部172具有驱动源单元M以及柔性传动机构180,所述驱动源单元M具有:安装在底盘110上的由控制盘C(参照图2)进行控制的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173;所述柔性传动机构180作为动力传递机构将该电动马达173的动力传递到各总轴171。
驱动部172通过电动马达173所产生的、且柔性传动机构180所传递的动力,使分类装置100的各总轴171一齐沿相同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
驱动源单元M除了具有电动马达173之外,还具有作为安装部件的安装托架174,所述安装托架174用于将电动马达173可装卸地安装在一个底盘框架116上。
电动马达173具有:用于收纳动力发生机构(未图示)的外壳173h;以及由所述动力发生机构进行旋转驱动的输出旋转轴173s。
弯曲的板状部件即安装托架174具有:底部175,其通过作为连接方式的螺栓B6而以可装卸的方式被连接并固定于外壳173h的安装部173a上;一对第1、第2侧部176、177,其从底部175立起并且沿前后方向在外壳173h的两侧进行上下方向的延伸;第1、第2底盘用安装部178、179,其相对于由底部175以及两侧部176、177所形成的驱动源收纳空间170s而朝向外侧、并分别朝向前方以及后方进行延伸。
安装托架174在作为底盘用安装部的第1、第2底盘用安装部178、179中,通过作为连接方式的螺栓B7而以可装卸的方式被连接并固定在底盘框架116上。
在沿前后方向隔开设置于底部175的作为驱动源用安装部的第1、第2驱动源用安装部175a、175b中通过螺栓B6而固定于安装托架174、并且通过螺栓B7经由安装托架174而固定于底盘框架116的状态下,来配置电动马达173,以满足以下的关系式。
即、将输出旋转轴173s的旋转中心线Lm与底盘框架116之间的沿上下方向的间隔N设定为,在安装于底盘框架116的状态下从保持框架191、192起的沿上下方向的辊组装体A的高度Hr、或者辊120的最大外径d(参照图6)之间、能满足以下的某个关系式的值。
N<Hr、或者0.8d<N<1.5d
而且,在该状态下,将从地面5到旋转中心线Lm为止的高度Hm设定为,在间隔N、高度Hr或者最大外径d之间能满足以下的某个关系式的值。
Hm<Hr+N、Hm<2.5d、Hm<2.5N、或者Hm<2Hr
柔性传动机构180具有:设置在输出旋转轴173s上的作为驱动旋转部件的驱动皮带轮181;设置在各总轴171上的作为从动旋转部件的从动皮带轮182;多个作为引导旋转部件的导轮183;卷绕在这些皮带轮181~183上的作为无接头的柔性传动体的传动带184;在传动带184的松弛侧对该传动带184赋予张力的张紧器186。
将从动皮带轮182连接设置于延伸部171a(参照图2),所述延伸部171a是总轴171的一个端部贯通轴承部194的所述轴承并进行延伸而成的。
从动皮带轮182可构成辊单元U的一部分。
一个导轮183a可旋转地支承在板状的支承部185上,所述板状的支承部185通过连接方式(例如焊接)而被固定设置于第1侧部176。
此外,作为其他的例子,支承部185以及下述固定支承部187a还可以通过与安装托架174的一体成型而形成。
张紧器186具有:固定支承部187a,其通过连接方式(例如焊接)而被固定设置于第2侧部177;可动支承部187b,其相对于固定支承部187a能够移动、在这里能够以回转中心线Lt为中心进行回转的方式受到支承;作为张力赋予部的张紧轮188,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被可动支承部187b支承;作为调节部件的调节螺钉189,其用于调节可动支承部187b相对于固定支承部187a的位置即回转位置。固定支承部187a以及可动支承部187b可构成张紧器支承部187。
而且,在由设置于固定支承部187a的圆弧状孔所构成的引导孔187e中,嵌合有一体化地设置于可动支承部187b上的操作销187p。
被引导孔187e引导而与可移动的操作销187p抵接的调节螺钉189,经由操作销187p来调节可动支承部187b的位置,由此可调节张紧轮188的位置,并将传动带184的张力设定为适当的值。
电动马达173能够逆向旋转,因此,输出旋转轴173s能够逆向旋转以便将物品10(参照图1)的输送方向21设为反方向。此外,在图3中,表示了电动马达173为一个旋转方向、在这里为正向旋转时的状态。
张紧器186以及导轮183a的至少张紧器186被一体化的附带张紧器的安装托架即安装托架174是,以该安装托架174相对于电动马达173以及底盘框架116的位置关系能够在输送方向21进行替换的方式、且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在电动马达173以及底盘框架116上。
更具体而言,在利用分类装置100使输送方向21成为反方向的情况下,电动马达173从图3所示的旋转方向变成反方向进行旋转。
此时,在图3中,安装托架174以如下方式被安装在电动马达173以及底盘框架116上:利用安装有第2驱动源用安装部175b的位置将第1驱动源用安装部175a安装于电动马达173上、且利用安装有第1驱动源用安装部175a的位置将第2驱动源用安装部175b安装于电动马达173上,并且,利用安装有第2底盘用安装部179的位置将第1底盘用安装部178安装于底盘框架116上、且利用安装有第1底盘用安装部178的位置将第2底盘用安装部179安装于底盘框架116上。
这样,安装托架174是相对于电动马达173以及底盘框架116的安装形态能够沿输送方向21进行替换的部件,即使在输送方向21不同的其他分类装置中,也能够使用作为通用部件的对张紧器186以及导轮183a进行一体化后的安装托架174。
另外,在输送方向21被设成反方向的状态下使用相同的分类装置100的情况下,通过从电动马达173以及底盘框架116中暂时拆下安装托架174,然后与上述相同,通过将安装托架174的安装形态沿输送方向进行替换,或者通过仅从底盘框架116中暂时拆下安装托架174,然后,通过将安装托架174仅相对于底盘框架116的安装形态沿输送方向21进行替换,就能够将输送方向21设成反方向,而不用替换沿输送方向21的分类装置100相对于地面5的位置。
参照图1~图4,在各保持框架191、192以及底盘框架115、116的上方用于保持盖200的盖保持部205被配置为,在各底盘框架115、116的正上方沿输送方向21隔开间隔逐一配置有多个。另外,盖200通过未图示的固定方式(例如嵌合部件或者螺钉)可拆卸地定位固定在基座上。
接着,对如上所构成的实施例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分类装置100包括:具有辊120和由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体140所构成的辊支承台架A1的多个辊组装体A;使辊120围绕水平轴线Lh进行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170;使回转体140围绕垂直轴线Lv进行回转的回转驱动机构150;安装有辊组装体A的保持框架191、192;安装有保持框架191、192、旋转驱动机构170以及回转驱动机构150的底盘110,沿输送通路101的物品10的输送方向21以及输送通路101的宽度方向24进行排列的多个辊120以及辊支承体130,通过与回转体140一起回转,而使利用辊120的输送方向发生转向,由此,回转驱动机构150经由回转体140以及辊支承体130而使辊120进行回转,从而能够使由辊120输送的物品的输送方向发生转向。
旋转驱动机构170具有:对辊120进行旋转驱动的总轴171;产生使总轴171进行旋转驱动的动力的电动马达173,底盘110具有:构成底盘110的上端部的底盘框架115、116,保持框架191、192以及电动马达173被安装在底盘框架115、116上,由此,由于能够将安装在保持框架191、192上的辊组装体A以及电动马达173,以沿上下方向靠近于底盘110的上端部即底盘框架115、116的状态进行配置,所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紧凑地配置辊组装体A以及旋转驱动机构170,能够沿上下方向使分类装置100变成小型化,并能够将底盘110的底盘框架115、116沿上下方向靠近配置于设有底盘110的地面5上,能够降低从地面5到分类装置100的高度。
旋转驱动机构170具有柔性传动机构180,所述柔性传动机构180具有将电动马达173的动力传递到总轴171的传动带184,将电动马达173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即在电动马达173的输出旋转轴173s的旋转中心线Lm与底盘框架115、116之间的沿上下方向的间隔N,小于在辊组装体A被安装于保持框架191、192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的辊组装体A的高度Hr的位置,由此,由于沿上下方向将电动马达173配置为:电动马达173的旋转中心线Lm位于在安装于保持框架191、192的状态下从保持框架191、192起的辊组装体A的高度Hr的范围内,所以能够沿上下方向使分类装置100变成小型化,并且,由于能够缩短传动带184的长度,所以能够削减分类装置100的成本。
电动马达173能够反向旋转以使物品10的输送方向21成为反方向,并且经由安装托架174而被安装在底盘框架116上,柔性传动机构180具有:对传动带184赋予张力并且设置于安装托架174上的张紧器186,以安装托架174相对于电动马达173以及底盘框架116的安装形态能够沿输送方向21进行替换的方式,并以可装卸的方式,将该安装托架174安装在电动马达173以及底盘框架116上,由此,在利用分类装置100而使物品10的输送方向21变成反方向的情况下,通过将安装托架174相对于电动马达173以及底盘框架116的安装位置替换为沿输送方向21正相反,并替换其安装形态,由此,由于能够使用作为通用部件的对张紧器186进行一体化后的安装托架174,而不用依赖于输送方向21,所以能够削减包括旋转驱动机构170的分类装置100的成本,所述旋转驱动机构170具有电动马达173以及张紧器186。
回转驱动机构150具有连接部件160和气缸151,所述连接部件160为了使多个回转体140一齐回转而对所述多个回转体140进行连接;所述气缸151通过所产生的驱动力直接驱动连接部件160,连接部件160是通过驱动力进行一体化移动并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各回转体140的部件,由此,为了使输送方向21转向而使辊120回转的气缸151所产生的驱动力,不会经由在气缸151与连接部件160之间所配置的杠杆机构或联杆机构等中间部件,而直接作用于连接有多个回转体140的连接部件160上,而且,由于因该驱动力而使连接部件160进行一体化移动,所以能够提高在变更辊120的回转位置时的回转响应性、即能够提高用于使输送方向21转向的响应性,在此基础上,由于不需要所述中间部件,所以可削减构成回转驱动机构150的部件数量,构成回转驱动机构150的气缸151以及连接部件160的组装以及拆卸会变得容易,并能够使分类装置100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得到提高。
通过将辊组装体组G、作为单元用旋转驱动体的总轴171以及作为单元用回转驱动机构的回转驱动机构150安装在单元支承体190上,由此,可构成一个辊单元U,通过相对于一对保持框架191、192对单元支承体190进行装卸,辊单元U能够相对于底盘110进行装卸,由于能够以辊单元U为单位,相对于底盘110对辊组装体组G、总轴171、回转驱动机构150以及单元支承体190进行装卸,所以使辊组装体组G、总轴171、回转驱动机构150针对底盘110的组装以及拆卸变得容易,因此能够使分类装置100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得到提高。
并且,通过以辊单元U为单位进行更换,在辊120的排列形态的多样化变得容易的基础上,当在辊组装体A等中发生了故障时,包括已发生故障的部件的辊单元U就容易与正常的辊单元U进行更换,由此,就能够提高分类装置100的运转率。
在分类装置100中,由底盘110支承的所有的辊120即第1既定数的辊120,属于多个辊组装体组G的某一个或者多个辊单元U的某一个,构成辊组装体组G的所有的辊组装体A的个数(即辊120的个数)即第2既定数、总轴171的个数以及回转驱动机构150的个数,在各辊单元U中都相同。
根据这一构造,由于分类装置100所包括的所有的辊120或者辊组装体A属于某一个辊单元U,所以,就能够使分类装置100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得到提高。
并且,在各辊单元U中,辊组装体A的个数、总轴171的个数以及回转驱动机构150的个数都相同,由此,能够使分类装置100所包括的所有的辊单元U变成通用化,并能够削减分类装置100的成本。
由于通过树脂来形成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体140,从而可实现由回转驱动机构150驱动而进行回转的回转体140以及与该回转体140一起回转的辊支承体130的轻量化,所以,辊组装体A的组装以及拆卸就因轻量化而变得容易,因而能够使分类装置100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得到提高,而且,能够提高在与回转体140以及辊支承体130一起进行回转的辊120中、用于使物品10的输送方向21转向的回转响应性。
气缸151具有使驱动力直接作用于连接部件160的作用部154a,将连接部件160配置为,使其具有沿上下方向占据与保持框架191、192相同位置的重叠部分,由此可利用沿上下方向的保持框架191、192的宽度,并使连接部件160配置于沿上下方向与保持框架191、192相重叠的位置,所以与整个连接部件被配置于保持框架191、192的下方或者上方的情况相比,由于将具有与气缸151直接连接而进行一体化移动的连接部件160的回转驱动机构150,相对于保持框架191、192而沿上下方向进行紧凑配置,因此,沿上下方向能够使分类装置100变成小型化。
而且,将辊120、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体140中的与连接部件160的连接部即回转臂145a配置为,比保持框架191、192的下面191b、192b更靠近上方,气缸151至少在作用部154a中,比保持框架191、192的上面191a、192a更靠近下方、且比辊120、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臂145a更靠近下方配置,由此,使驱动力直接作用于连接部件160的作用部154a比上面191a、192a更靠近下方、且比辊120、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臂145a更靠近下方配置,由此,就不会使作用部154a比辊120、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臂145a更靠近上方配置,所述辊120配置于下面191b、192b的上方,所以就能够避免作用部154a沿输送方向21对辊120、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臂145a的配置进行限制,能够沿输送方向21增大辊120、辊支承体130以及回转体140的回转臂145a的配置自由度,并能够进行辊120的小型化或辊组装体A的密集化。
并且,整个辊120、整个辊支承体130、回转体140的关节轴141以及回转体主体142比上面191a、192a更靠近上方配置,由此,就能够使作用部154a沿上下方向更加靠近配置于上面191a、192a。
通过用树脂来形成支承体主体132、辊轴131、回转体主体142以及关节轴141,由此,由于在辊组装体A中从作为回转中心线的垂直轴线Lv延伸至远方的构成部件即辊轴131、支承体主体132、关节轴141以及回转体主体142均通过用树脂形成而实现轻量化,所以在辊组装体A中围绕垂直轴线Lv的惯性矩会减少,并能够使辊120的回转响应性得到提高。
另外,通过扣合,分别使辊轴131安装在支承体主体132上,使关节轴141安装在支承体主体132或回转体主体142上,由于通过利用了树脂部件的扣合,来进行辊组装体A中的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的组装,所以能够提高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的安装性以及拆卸性,能够使辊组装体A、进而使分类装置100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得到提高。
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是分别在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上共用的轴零件T,由于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是同一的轴零件T,所以与辊轴131以及关节轴141是不同的轴零件的情况相比,通过削减辊组装体A的成本能够减少分类装置100的成本,而且,能够使辊组装体A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得到提高。
回转体140具有:插通在保持框架191、192所设置的插通孔198中并以可回转的方式被保持框架191、192支承的回转支承轴146,回转支承轴146的大致整体上都被收纳在保持框架191、192内,由于辊组装体A的回转支承轴146通过保持框架191、192自身而以可回转的方式受到支承,所以安装有辊组装体A的保持框架191、192就兼作可回转地支承回转支承轴146的轴承支架,因而就不需要用于支承回转支承轴146的专用的轴承支架,以及回转支承轴146的大致整体上都被收纳在保持框架191、192内,因此,回转支承轴146的轴长就能够缩短,能够使辊组装体A变成轻量化、以及沿上下方向变成小型化,进而沿上下方向能够使分类装置100变成小型化。
回转支承轴146通过扣合而被连接在保持框架191、192上,由于辊组装体A相对于保持框架191、192的组装以及拆卸变得容易,所以能够使分类装置100的装配性以及维修性得到提高。
下面,关于对上述实施例的一部分构造进行变更后的实施例,对变更后的构造进行说明。
可以将辊、辊支承体以及连接部更加靠近下方配置,由此,就能够沿上下方向进行小型化。另外,例如,还可以将气缸、至少气缸的局部配置成沿上下方向占据与保持框架相同的位置。
回转驱动机构的致动器还可以是电磁式(例如螺线管或者电动马达)。
通过利用树脂来代替金属,从而形成辊120的芯部122,由此使辊组装体A更加轻量化。

Claims (6)

1.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多个辊组装体、旋转驱动机构、回转驱动机构、保持部件和底盘,所述多个辊组装体具有:通过旋转来输送物品的输送用辊、对能够围绕水平轴线旋转的所述辊进行支承的辊支承体、以及支承所述辊支承体并且能够围绕垂直轴线回转的回转体;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使所述辊围绕所述水平轴线进行旋转;所述回转驱动机构使所述回转体围绕所述垂直轴线进行回转;所述保持部件上安装有所述辊组装体;所述底盘上安装有所述保持部件、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以及所述回转驱动机构,沿输送通路的所述物品的输送方向以及所述输送通路的宽度方向进行排列的既定数的所述辊以及所述辊支承体,通过与所述回转体一起回转,而使利用所述辊的输送方向发生转向,所述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具有:对所述辊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体;产生使所述旋转驱动体进行旋转驱动的动力的驱动源,
所述底盘具有:构成所述底盘的上端部的支承部件,
所述保持部件以及所述驱动源被安装在所述支承部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具有柔性传动机构,所述柔性传动机构具有将所述驱动源的动力传递到所述旋转驱动体的柔性传动体,
将所述驱动源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即在所述驱动源的输出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的沿上下方向的间隔,小于在所述辊组装体被安装于所述保持部件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的所述辊组装体的高度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源能够逆向旋转以使所述输送方向成为反方向,并且经由安装托架而被安装在所述支承部件上,
所述柔性传动机构具有:对所述柔性传动体赋予张力并且设置在所述安装托架上的张紧器,
以所述安装托架相对于所述驱动源以及所述支承部件的安装形态能够沿所述输送方向进行替换的方式,并以可装卸的方式,将所述安装托架安装在所述驱动源以及所述支承部件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驱动机构具有连接部件和致动器,所述连接部件为了使多个所述回转体一齐回转而对多个所述回转体进行连接;所述致动器通过所产生的驱动力直接驱动所述连接部件,
所述连接部件是,由所述驱动力驱动而进行一体化移动并将所述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各回转体的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单元用辊组装体组的所述保持部件构成单元支承体,所述单元用辊组装体组由小于所述既定数的多个即第2既定数的所述辊组装体所构成,
一个以上的所述旋转驱动体是,对所述单元用辊组装体组的所述各辊进行旋转驱动的单元用旋转驱动体,
一个以上的所述回转驱动机构是,使单元用辊组装体组的所述各辊组装体的回转体进行回转的单元用回转驱动机构,
通过将所述单元用辊组装体组、所述单元用旋转驱动体以及所述单元用回转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单元支承体上,从而构成一个辊单元,
通过使所述单元支承体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进行装卸,所述辊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盘进行装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树脂来形成所述辊支承体以及所述回转体。
CN2012203169751U 2011-07-27 2012-06-29 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2931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4376A JP5783834B2 (ja) 2011-07-27 2011-07-27 搬送装置
JP2011-164376 2011-07-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29315U true CN202729315U (zh) 2013-02-13

Family

ID=47655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31697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29315U (zh) 2011-07-27 2012-06-29 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83834B2 (zh)
KR (1) KR101377096B1 (zh)
CN (1) CN202729315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1320A (zh) * 2013-11-10 2014-02-05 山西东杰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输送线单一方向分拣***
CN105438808A (zh) * 2015-12-25 2016-03-30 东莞市伟创东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滚筒旋转分流及汇流机
CN106144543A (zh) * 2016-08-17 2016-11-23 苏州冠科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分拣***的滚轮分拨装置
CN109499884A (zh) * 2018-12-12 2019-03-22 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木片分级筛选设备
CN109625883A (zh) * 2018-12-18 2019-04-16 科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摆轮模块化分拣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55075A (zh) * 2019-05-07 2019-09-20 湖北迪迈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辊道与传输***
CN110893399A (zh) * 2018-09-13 2020-03-20 云南佳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烟叶分级分拣设备及分拣方法
CN114341031A (zh) * 2019-09-06 2022-04-12 株式会社大福 分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2359B2 (ja) * 2014-03-06 2018-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725337B1 (ko) * 2016-01-20 2017-04-11 에스씨에스(주) 분기방향 제어가 가능한 양방향 분기형 피봇 휠 소터
CN216004288U (zh) * 2021-07-13 2022-03-11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搬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38131B2 (ja) 1998-09-29 2001-12-10 シーダー株式会社 ローラコンベア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1320A (zh) * 2013-11-10 2014-02-05 山西东杰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输送线单一方向分拣***
CN105438808A (zh) * 2015-12-25 2016-03-30 东莞市伟创东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滚筒旋转分流及汇流机
CN106144543A (zh) * 2016-08-17 2016-11-23 苏州冠科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分拣***的滚轮分拨装置
CN110893399A (zh) * 2018-09-13 2020-03-20 云南佳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烟叶分级分拣设备及分拣方法
CN109499884A (zh) * 2018-12-12 2019-03-22 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木片分级筛选设备
CN109625883A (zh) * 2018-12-18 2019-04-16 科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摆轮模块化分拣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9625883B (zh) * 2018-12-18 2023-07-18 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摆轮模块化分拣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55075A (zh) * 2019-05-07 2019-09-20 湖北迪迈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辊道与传输***
CN114341031A (zh) * 2019-09-06 2022-04-12 株式会社大福 分支设备
CN114341031B (zh) * 2019-09-06 2024-02-13 株式会社大福 分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77096B1 (ko) 2014-03-21
JP2013028418A (ja) 2013-02-07
KR20130014016A (ko) 2013-02-06
JP5783834B2 (ja) 2015-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29315U (zh) 输送装置
JP2013028417A (ja) 搬送装置
CN100441405C (zh) 用于将条带铺设在一旋转表面上的装置
JP5414742B2 (ja) ローラ組立体を備える搬送装置
CN102286812B (zh) 纺纱机的横动装置
CN108515130B (zh) 金属丝网罩自动生产设备
CN102070045A (zh) 筒管支架
CN103014929B (zh) 多工位纺织机械、尤其是倍捻机或翼锭式多股捻绳机
CN103264645A (zh) 座椅调节装置及具有该座椅调节装置的车辆
CN1093633A (zh) 多砂带磨床仿形头装置的锁紧机构
CN201250303Y (zh) 用于衰减卷筒的振动的装置
CN209501861U (zh) 一种新型单轴撕碎机
CN109178866A (zh) 一种分拣机
CN201553499U (zh) 焊网机的网片自动输送机构
CN1330547C (zh) 形成卷轴的卷绕装置
CN116117842A (zh) 一种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
CN206084712U (zh) 平面抛光设备
CN209853149U (zh) 步进式输送机构
CN201614462U (zh) 双臂导纱装置的改良结构
CN204555224U (zh) 空调器
CN102845144B (zh) 微小零件配置单元
CN208979973U (zh) 用于无甲醛环保玻璃棉毡的自动化输出机构
CN205413981U (zh) 一种对合式伸线机收线盘
CN108263834B (zh) 码垛***用连杆机械臂式自动供托盘装置
CN102296419A (zh) 电脑针织横机压布轮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