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87186U - 储运容器 - Google Patents

储运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87186U
CN202687186U CN 201220340915 CN201220340915U CN202687186U CN 202687186 U CN202687186 U CN 202687186U CN 201220340915 CN201220340915 CN 201220340915 CN 201220340915 U CN201220340915 U CN 201220340915U CN 202687186 U CN202687186 U CN 202687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heating
vessel
described heating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4091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勋南
沈骏
姚春荣
沙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 An Ruih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4091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87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87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871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储运容器,包括一容器本体以及设置在容器本体上的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底部的至少一段加热管,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加热罩板,所述加热罩板罩在所述加热管的上方。该储运容器通过在容器本体底部的加热管上罩设加热罩板,因此粘稠介质受热上升时会被加热罩板所阻挡。一方面,受热的粘稠介质通过加热罩板大面积均匀地加热上一层底部的粘稠介质;另一方面,热粘稠介质沿加热罩板流动,经加热罩板两端上升至顶部,这样加强了粘稠介质的内部对流,从而改善和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另外对于加热管安装在卸料口附近的结构,还顺利解决了卸料口附近的介质难以被加热熔化,堵住卸料口无法顺利进行卸料的难题。

Description

储运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储运容器。
背景技术
在储藏及运输行业中,经常会用到储运容器,其中有一种用于储运液态粘稠介质的储运容器,在运输途中或仓储地点由于温度下降储运容器内部的粘稠介质往往会凝结成固态,因此卸料时往往需要对储运容器内部的介质进行加热,使得介质熔化成液态后才可方便地进行卸料。
现有的储运容器内部设置加热装置的结构可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储运容器的容器本体1′内两侧近底端设置有多段加热管31′。加热时,使用燃烧器500向该加热管31′内部喷射火焰,高温的烟气在加热管31′内流通,从而实现对容器本体1′内的介质进行加热。
然而,由于粘稠介质自然对流换热非常缓慢,现有结构的加热装置仅能加热到容器本体1′底部局部区域的粘稠介质,加热的粘稠介质很快升至容器本体1′顶部,往往使得容器本体1′顶部温度很高,而容器本体1′底部温度很低,容器本体1′顶部以及底部受热不均匀,因此加热效率非常低,当卸料口2′位于加热管31′附近的下方时,卸料口2′处的介质往往难以被加热熔化,因此堵住卸料口2′无法顺利地进行卸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储运容器所存在的对容器本体内部所装载的粘稠介质加热时,容器本体顶部以及底部受热不均匀,加热效率非常低,且易出现卸料口堵塞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运容器,包括一容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上的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底部的至少一段加热管,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加热罩板,所述加热罩板罩在所述加热管的上方。
所述的储运容器,其中,在被所述加热罩板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加热罩板的顶部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状态。
所述的储运容器,其中,在被所述加热罩板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加热罩板的顶部呈人字状或圆弧状。
所述的储运容器,其中,在被所述加热罩板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加热罩板为连续通长分布或间断分布。
所述的储运容器,其中,在被所述加热罩板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加热罩板靠近容器本体端部的位置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加热罩板位于容器本体中部的位置的高度。
所述的储运容器,其中,所述储运容器还包括至少一卸料口,所述卸料口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底部纵向的至少一端,所述卸料口的附近设置有所述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大致沿着容器本体底部的纵向延伸,所述加热罩板至少罩设在位于所述卸料口附近的加热管的管体以及所述卸料口的上方。
所述的储运容器,其中,所述加热管的端口位于所述卸料口的附近,所述加热管的端口附近的管体内部设置有套管。
所述的储运容器,其中,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两段以上,各段加热管大致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加热罩板跨过至少两段加热管。
所述的储运容器,其中,所述加热罩板在容器本体横向的两侧分别延伸至两段加热管的管体上。
所述的储运容器,其中,所述加热罩板在容器本体横向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储运容器通过在容器本体底部的加热管上罩设加热罩板,因此粘稠介质受热上升时会被加热罩板所阻挡。一方面,受热的粘稠介质通过加热罩板大面积均匀地加热上一层底部的粘稠介质;另一方面,热粘稠介质沿加热罩板流动,经加热罩板两端上升至顶部,这样加强了粘稠介质的内部对流,从而改善和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另外对于加热管安装在卸料口附近的结构,还顺利解决了卸料口附近的介质难以被加热熔化,堵住卸料口无法顺利进行卸料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储运容器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储运容器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储运容器的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储运容器的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储运容器的实施例三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储运容器的实施例四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储运容器的实施例五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储运容器的实施例六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储运容器的实施例七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储运容器的实施例八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储运容器包括一容器本体1以及一加热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卸料口2。
所述容器本体1为一普通的储运容器本体,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所述卸料口2可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1底部纵向的至少一端。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1上,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1底部的至少一段加热管以及至少一加热罩板。
当设置有所述卸料口2时,所述卸料口2的附近需设置有大致沿着所述容器本体1底部的纵向延伸的至少一段加热管,该加热管可大部分位于所述容器本体1的内部,而只有端口从所述卸料口2的附近伸出所述容器本体1外。该多段加热管连接形成的加热管的整体可为盘管结构,且可分别位于所述卸料口2的两侧上方。所述加热管端口附近的管体内部均可设置有套管311,从而当通过燃烧器500向所述加热管内喷射火焰时,所述套管311可有效保护加热管端口附近的管体不被烧坏。
所述加热罩板罩在所述加热管的上方,且至少罩设在位于所述卸料口2附近的加热管的管体以及所述卸料口的上方。在被所述加热罩板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加热罩板靠近容器本体端部的位置的高度最好不低于所述加热罩板位于容器本体中部的位置的高度。在被所述加热罩板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加热罩板的顶部最好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状态,因此物料会从加热罩板的顶部顺利流下来,以避免在所述加热罩板的顶部形成积料。当设置在容器本体1底部的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两段以上时,各段加热管可大致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加热罩板跨过至少两段加热管,所述卸料口2可位于所述加热罩板所跨过的加热管之间。
对于所述加热装置所可能存在的各种不同的结构情形,以下将列举几个实施例分别加以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见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3A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1底部的四段加热管31A以及至少一加热罩板32A。
所述四段加热管31A对称设置在所述卸料口2的两侧上方。
在被所述加热罩板32A所罩住的加热管31A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加热罩板32A的顶部呈人字状。所述加热罩板32A仅仅跨到最接近所述卸料口2的两段加热管31A的上方,且所述加热罩板32A在容器本体1横向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最接近所述卸料口2的两段加热管31A的管体上,所述加热罩板32A的两侧与该两段加热管31A可相连也可不相连。
实施例二,请参见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3B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1底部的四段加热管31A以及至少一加热罩板32B。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标号相同部分的结构相同,故而不再详细描述其结构。
在被所述加热罩板32B所罩住的加热管31A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加热罩板32B的顶部呈圆弧状。所述加热罩板32B一直跨到离所述卸料口2较远的两段加热管31A的上方,且所述加热罩板32B在容器本体1横向的两侧分别延伸至离所述卸料口2较远的两段加热管31A的管体上,所述加热罩板32B的两侧与G该两段加热管31A可相连也可不相连。
实施例三,请参见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3C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1底部的四段加热管31A以及至少一加热罩板32C。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标号相同部分的结构相同,故而不再详细描述其结构。
在被所述加热罩板32C所罩住的加热管31A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加热罩板32C的顶部也呈圆弧状。所述加热罩板32C一直跨过离所述卸料口2较远的两段加热管31A的上方,且所述加热罩板3C在容器本体1横向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容器本体1的内壁处。
实施例四,请参见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3D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1底部的四段加热管31A以及至少一加热罩板32D。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标号相同部分的结构相同,故而不再详细描述其结构。
在被所述加热罩板32D所罩住的加热管31A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加热罩板32D的顶部也呈圆弧状。所述加热罩板32D仅仅跨过最接近所述卸料口2的两段加热管31A的上方,所述加热罩板3D在容器本体1横向的两侧从离所述卸料口2较远的两段加热管31A的下方穿过后一直延伸至所述容器本体1的内壁处。
实施例五,请参见图7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3E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1底部的四段加热管31B以及至少一加热罩板32E。
所述四段加热管31B非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卸料口2的上方。
在被所述加热罩板32E所罩住的加热管31B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加热罩板32E的顶部也呈圆弧状。所述加热罩板32E一直跨过离所述卸料口2较远的两段加热管31B的上方,且所述加热罩板3E在容器本体1横向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容器本体1的内壁处。
实施例六,请参见图8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3F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1底部的至少一段加热管31F以及至少一加热罩板32F。
所述加热管31F可为实施例一至五中任意一段加热管的结构或其它类似结构。
在被所述加热罩板32F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径向截面方向上,所述加热罩板32F的结构可为实施例一至五中的任一加热罩板的结构或其它类似结构。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罩板32F仅覆盖在所述两加热管31F端口附近的管体上方,且在从所述加热罩板32F靠近容器本体1端部的位置至所述加热罩板32F远离所述容器本体1端部的位置,所述加热罩板32F的顶部呈高度逐步降低的状态,因此加热管31F产生热量更多地向位于容器本体1端部的所述卸料口2的方向聚集,故而卸料口2处的粘稠介质更易被加热熔化。
实施例七,请参见图9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3G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1底部的至少一段加热管31G以及至少一加热罩板32G。
所述加热管31G可为实施例一至五中任意一段加热管的结构或其它类似结构。
在被所述加热罩板32G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径向截面方向上,所述加热罩板32G的结构可为实施例一至五中的任一加热罩板的结构或其它类似结构。但在本实施例中被所述加热罩板32G所罩住的加热管31G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加热罩板32G为连续通长分布且所述加热罩板32G的顶部呈水平状态。
实施例八,请参见图10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3H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1底部的至少一段加热管31H以及至少一加热罩板32H。
所述加热管31H可为实施例一至五中任意一段加热管的结构或其它类似结构。
在被所述加热罩板32H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径向截面方向上,所述加热罩板32H的结构可为实施例一至五中的任一加热罩板的结构或其它类似结构。但在本实施例中被所述加热罩板32H所罩住的加热管31H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加热罩板32H为间断分布。虽然图10中所示,在加热管31H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加热罩板32H的顶部呈水平状态,但是也可将所述加热罩板32H的顶部设置成从所述加热罩板32H靠近所述容器本体1两端部的位置至加热罩板32H位于容器本体1中部的断开位置高度呈逐步降低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储运容器通过在容器本体底部的加热管上罩设加热罩板,因此粘稠介质受热上升时会被加热罩板所阻挡。一方面,受热的粘稠介质通过加热罩板大面积均匀地加热上一层底部的粘稠介质;另一方面,热粘稠介质沿加热罩板流动,经加热罩板两端上升至顶部,这样加强了粘稠介质的内部对流,从而改善和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另外对于加热管安装在卸料口附近的结构,还顺利解决了卸料口附近的介质难以被加热熔化,堵住卸料口无法顺利进行卸料的难题。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储运容器,包括一容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上的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底部的至少一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加热罩板,所述加热罩板罩在所述加热管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在被所述加热罩板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加热罩板的顶部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在被所述加热罩板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径向截面上,所述加热罩板的顶部呈人字状或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在被所述加热罩板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加热罩板为连续通长分布或间断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在被所述加热罩板所罩住的加热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加热罩板靠近容器本体端部的位置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加热罩板位于容器本体中部的位置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运容器还包括至少一卸料口,所述卸料口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底部纵向的至少一端,所述卸料口的附近设置有所述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大致沿着容器本体底部的纵向延伸,所述加热罩板至少罩设在位于所述卸料口附近的加热管的管体以及所述卸料口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的端口位于所述卸料口的附近,所述加热管的端口附近的管体内部设置有套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两段以上,各段加热管大致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加热罩板跨过至少两段加热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罩板在容器本体横向的两侧分别延伸至两段加热管的管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罩板在容器本体横向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处。
CN 201220340915 2012-07-13 2012-07-13 储运容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87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40915 CN202687186U (zh) 2012-07-13 2012-07-13 储运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40915 CN202687186U (zh) 2012-07-13 2012-07-13 储运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87186U true CN202687186U (zh) 2013-01-23

Family

ID=47542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40915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87186U (zh) 2012-07-13 2012-07-13 储运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871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9341A (zh) * 2013-06-21 2014-12-24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罐式集装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9341A (zh) * 2013-06-21 2014-12-24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罐式集装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767656T3 (es) Columna de intercambio de calor y/o transferencia de masa que comprende un distribuidor de gas y método para distribuir gas
CN106164614B (zh) 蓄热器
CN202687186U (zh) 储运容器
CN203938048U (zh) 一种具有加热管道的集装箱
CN103502759B (zh) 用于为熔炼设备输送和预热金属炉料的装置和相关的方法
CN207197276U (zh) 一种除尘蓄热室
CN202229581U (zh) 加热炉
CN106630557B (zh) 用于玻璃成型的马弗炉
CN204612541U (zh) 一种螺旋式冷却塔
CN104990422A (zh) 一种炼油加热炉烟气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CN202254992U (zh) 整体式热管烟温调节器
CN201653209U (zh) 一种换热器
CN106133470B (zh) 蓄热器
CN204368775U (zh) 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
CN2884041Y (zh) 导热油炉的保护装置
CN104555159B (zh) 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
CN100365354C (zh) 导热油炉的保护装置
CN201201785Y (zh) 可加热的容箱
CN108139162A (zh) 混合式金属熔化炉
CN101698893B (zh) 高效风冷高炉风口
CN206456802U (zh) 一种加热环管及具有该加热环管的原油储罐
CN104848517B (zh) 一种换热器及采用其的节能燃气热水器
CN104279565B (zh) 用于再生燃烧器的蓄热部件结构
CN217636896U (zh) 一种利用锅炉烟道气余热加热废弃油脂的装置
CN205347190U (zh) 玻璃窑炉用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9

Address after: 226000 No. 159, city road,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 Shekou Harbour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518000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59, Chenggang Road,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after: Zhongji an Ruih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59, Chenggang Road,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