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8685U - 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8685U
CN202548685U CN2011205386293U CN201120538629U CN202548685U CN 202548685 U CN202548685 U CN 202548685U CN 2011205386293 U CN2011205386293 U CN 2011205386293U CN 201120538629 U CN201120538629 U CN 201120538629U CN 202548685 U CN202548685 U CN 202548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s pipe
reference voltage
pipe
mos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386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旭刚
郭先清
傅璟军
胡文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386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48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8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86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属于集成电路领域。该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驱动的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以及电流镜电路,所述电流镜电路与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为参考电压输出端。本实用新型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中电流镜电路能够提供精确匹配的电流,进而产生精确匹配的电路工作点,解决现有技术参考电压缓冲电路中电阻误差、或两个电阻失配、或电源电压、工艺角、温度等因素变化引起的输出电压不能很好的跟随输入电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参考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电压具有精确跟随输入电压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背景技术
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模数转换器(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或其他需要参考电压的电路中,其功能是隔离后级电路对前级参考电压的影响,并提供一种能够驱动后级电路的跟随前级参考电压的参考电压信号。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差分参考电压缓冲电路。第一运算放大器A1与第五NMOS管M5连成负反馈的形式,第二运算放大器A2与第七PMOS管M7连成负反馈的形式。当第一运算放大器A1正输入端输入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第二运算放大器A2正输入端输入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时,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会产生第一电压信号V1,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会产生第二电压信号V2,第一电压信号V1驱动第五NMOS管M5和第六NMOS管M6,第二电压信号V2驱动第七PMOS管M7和第八PMOS管M8。当第六NMOS管M6的宽长比(W/L)6为第五NMOS管M5的宽长比(W/L)5的N倍,且第八PMOS管M8的宽长比(W/L)8为第七PMOS管M7的宽长比(W/L)7的N倍,第二电阻R2阻值的大小是第一电阻R1阻值的大小的1/N时,第六NMOS管M6和第五NMOS管M5的工作点相同,第八PMOS管M8和第七PMOS管M7的工作点相同,即有第一输出参考电压VREFP等于第五NMOS管源极电压VP,第二输出参考电压VREFN等于第七PMOS管源极电压VN。当第一运算放大器A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A2均为理想运放时,VP=VREFP_IN,VN=VREFN_IN,因此,VREFP=VREFP_IN,VREFN=VREFN_IN,即VREFP跟随了参考电压VREFP_IN,VREFN跟随了参考电压VREFN_IN。 
该差分参考缓冲电路具有低输出阻抗,即第一输出端VREFP的阻抗大约为1/gm6,第二输出端VREFN的阻抗大约为1/gm8,所以其驱动能力较强,输出参考电压能快速的稳定。但是其具有如下不足之处: 
(1)在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电阻的绝对误差高达±20%,如果第一电阻R1阻值减小20%,则会导致第一电流I1增加20%,假设这时第五NMOS管源极电压VP跟随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第七PMOS管源极电压VN跟随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电压信号V1会增大,第二电压信号V2会减小,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由于第一电压信号V1增大到一定程度,造成第一运算放大器A1输出级的部分管子处于线性区,由于第二电压信号V2减小到一定程度,造成第二运算放大器A2输出级的部分管子处于线性区,从而使第一运算放大器A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性能下降或功能失效,导致第五NMOS管源极电压VP不能很好跟随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第七PMOS管源极电压VN不能很好跟随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即使第五NMOS管M5与第六NMOS管M6、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七PMOS管M7与第八PMOS管M8完全匹配,即第一输出参考电压VREFP等于第五NMOS管源极电压VP,第二输出参考电压VREFN等于第七PMOS管源极电压VN,第一输出参考电压VREFP也不等于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第二输出参考电压VREFN也不等于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即参考电压跟缓冲电路输出的参考电压不能很好地跟随输入的参考电压。
(2)假设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绝对误差都很小,但是由于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失配,以及第五NMOS管M5与第六NMOS管M6、第七PMOS管M7与第八PMOS管M8的阈值电压、尺寸等的失配会使第六NMOS管M6与第五NMOS管M5、第八PMOS管M8与第七PMOS管M7的工作点不一致,导致第一输出参考电压VREFP不等于第五NMOS管源极电压VP,第二输出参考电压VREFN不等于第七PMOS管源极电压VN,从而第一输出参考电压VREFP不等于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第二输出参考电压VREFN不等于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即输出的参考电压不能很好地跟随输入的参考电压。 
(3)由于电源电压、工艺角、温度等因素的变化,会造成第一电流I1和第二电流I2失配较大,所以第六NMOS管M6与第五NMOS管M5、第八PMOS管M8与第七PMOS管M7的工作点变化较大,从而输出的参考电压不能很好地跟随输入的参考电压,电路鲁棒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出现的输出的参考电压不能很好的跟随输入参考电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精确电压跟随能力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驱动的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以及电流镜电路,所述电流镜电路与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为参考电压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参考电压缓冲电路还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及其驱动的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所述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与所述电流镜电路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为参考电压输出VREFN。 
本实用新型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中电流镜电路能够提供精确匹配的电流,进而产生精确匹配的电路工作点,解决现有技术参考电压缓冲电路中电阻误差、或两个电阻失配、或电源电压、工艺角、温度等因素变化引起的输出电压不能很好的跟随输入电压的技术问题;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参考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电压具有精确跟随输入电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驱动的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及电流镜电路,所述电流镜电路与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为参考电压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中电流镜电路能够提供精确匹配的电流,进而产生精确匹配的电路工作点,解决现有技术参考电压缓冲电路中电阻误差、或两个电阻失配、或电源电压、工艺角、温度等因素变化引起的输出电压不能很好的跟随输入电压的技术问题,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参考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电压具有精确跟随输入电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单端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A1、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所述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均为nmos管;所述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均为pmos管。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和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的漏极均接电源VDD; 
所述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构成电流镜电路;所述第三mos管M3的栅极与所述第四mos管M4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四mos管M4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五mos管M5的栅极与所述第六mos管M6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五mos管M5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M3的漏极与所述第五mos管M5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四mos管M4的漏极与所述第六mos管M6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的源极均接地;
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M3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M4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为第一参考电压输出端VREFP。
为了使第一运算放大器A1输出支路的mos管能更好地工作在饱和区,以及为了使电路能在低电源电压下正常工作,较佳的方法是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采用低阈值电压的mos管。更进一步,为了提高输出摆幅和在低电源电压下应用,较佳的方法是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采用低阈值电压的mos管。为了减小背栅效应和提高阈值电压的匹配精度,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的衬底端均连接各自的源极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单端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A1、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所述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均为pmos管;所述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均为nmos管。 
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构成第一电流镜;及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构成第二电流镜;所述第一电流镜中第三mos管M3的栅极与所述第四mos管M4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三mos管M3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的源极均连接电源VDD;所述第二电流镜中第五mos管M5的栅极与所述第六mos管M6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六mos管M6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的源极均接地VSS。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和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 
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M3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M4的漏极;所述第一mos管M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M5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M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M6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为第一参考电压输出端VREFP。 
实施例2中的第一电流镜和第二电流镜等效于实施例1中的电流镜电路。为了提高输出摆幅和在低电源电压下应用,较佳的方法是: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采用低阈值电压的mos管。为了减小背栅效应和提高阈值电压的匹配精度,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的衬底端连接各自的源端。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采用低阈值电压的mos管还是高阈值电压的mos管,是根据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的大小以及电路的工作点决定的。一般地,当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较大时,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采用低阈值电压的mos管为佳;当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较小时,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采用高阈值电压的mos管为佳。此处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采用低阈值电压的mos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单端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A1、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所述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均为pmos管;所述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均为nmos管。 
所述电流镜电路为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构成的电路;所述第三mos管M3的栅极与所述第四mos管M4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四mos管M4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的源极均接电源VDD;所述第五mos管M5的栅极与所述第六mos管M6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五mos管M5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M3的漏极与所述第五mos管M5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四mos管M4的漏极与所述第六mos管M6的漏极相连。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和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的漏极均接地VSS。 
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M5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M6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为第二参考电压输出端VREFN。 
为了使第一运算放大器A1输出支路的管子能更好地工作在饱和区,以及为了使电路能在低电源电压下正常工作,较佳的方法是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采用低阈值电压的管子。更进一步,为了提高输出摆幅和在低电源电压下应用,较佳的方法是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采用低阈值电压的管子。为了减小背栅效应和提高阈值电压的匹配精度,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的衬底端连接各自的源极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单端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A1、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所述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均为nmos管;所述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均为pmos管。 
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构成第一电流镜;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构成第二电流镜;所述第一电流镜中第三mos管M3的栅极与所述第四mos管M4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四mos管M4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的源极均连接电源VDD;所述第二电流镜中第五mos管M5的栅极与所述第六mos管M6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五mos管M5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的源极均接地VSS。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和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 
所述第一mos管M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M3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M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M4的漏极;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M5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M6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为第二参考电压输出端VREFN。 
实施例4中的第一电流镜和第二电流镜等效于实施例3中的电流镜电路。为了提高输出摆幅和在低电源电压下应用,较佳的方法是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采用低阈值电压的mos管。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的衬底端连接电源电压VDD。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采用低阈值电压的管子还是高阈值电压的管子,是根据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的大小以及电路的工作点决定的。一般地,当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较大时,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采用高阈值电压的mos管为佳;当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较小时,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采用低阈值电压的mos管为佳。此处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采用低阈值电压的mos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端跟随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的实施例5,如图6所示,包括: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A1、第二运算放大器A2、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第七mos管M7、第八mos管M8;所述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五mos管M5及第六mos管M6均为nmos管;所述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第七mos管M7及第八mos管M8为pmos管。 
第一运算放大器A1 与第一NMOS管M1连接成负反馈的形式,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和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的漏极均接电源VDD。 
第二运算放大器A2与第七PMOS管M7连接成负反馈的形式,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七mos管M7的源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mos管M7和所述第八mos管M8的栅极;所述第七mos管M7和第八mos管M8的漏极均接地VSS。 
所述第三mos管M3与第五mos管M5、第四mos管M4与第六mos管M6分别构成两条支路,第一支路的第一电流I1与第二支路的第二电流I2按一定比例互相镜像或互相复制。所述第三mos管M3的栅极与所述第四mos管M4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四mos管M4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五mos管M5的栅极与所述第六mos管M6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五mos管M5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M3的漏极与所述第五mos管M5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四mos管M4的漏极与所述第六mos管M6的漏极相连。 
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M3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M4的源极。 
所述第七mos管M7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M5的源极;所述第八mos管M8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M6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为第一参考电压输出端VREFP;所述第八mos管M8的源极为第二参考电压输出端 VREFN。 
为了使第一运算放大器A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A2输出支路的mos管能更好地工作在饱和区,以及为了使电路能在低电源电压下正常工作,较佳的方法是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七mos管M7及第八mos管M8采用低阈值电压的管子。更进一步,为了提高输出摆幅和在低电源电压下应用,较佳的方法是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及第六mos管M6采用低阈值电压的管子。为了减小背栅效应和提高阈值电压的匹配精度,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七mos管M7及第八mos管M8的衬底端均连接各自的源端。 
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经过第一运算放大器A1产生驱动第一mos管M1与第二mos管M2的第一电压信号V1,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经过第二运算放大器A2产生驱动第七mos管M7与第八mos管M8的第二电压信号V2。假设第四mos管M4的宽长比是第三mos管M3的宽长比的N倍、第六mos管M6的宽长比是第五mos管M5的宽长比的N倍,即 (W/L)4=N·(W/L) 3,(W/L) 6=N·(W/L) 5,忽略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则I2= N·I1,即通过M3、M4、M5与M6组成的互相镜像电路可以使I1与I2以一定的比例精确的匹配。如果第二mos管M2的宽长比是第一mos管M1的宽长比的N倍、第八mos管M8的宽长比是第七mos管M7的宽长比的N倍,即(W/L) 2=N·(W/L) 1,(W/L) 8=N·(W/L) 7,则由第一电压信号V1和第二电压信号V2驱动的mos管流过的电流受镜像电路按一定的比例精确的控制。由于第一电流I1与第二电流I2按一定的比例精确的匹配,所以第四mos管M4和第三mos管M3的源端被嵌位在同一电压,即第一mos管M1源极电压VP,第六mos管M6和第五mos管M5的源端被嵌位在同一电压,即第七mos管M7源极电压VN。因此,第一输出参考电压VREFP可以很好地跟随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第二输出参考电压VREFN可以很好地跟随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 
通过增大mos管的宽长比,第三mos管M3与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与第六mos管M6可以做到很好的匹配,其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都很高,在电源电压、工艺角、温度变化时,由于第一电流I1和第二电流I2按一定的比例精确的匹配,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的源端始终被嵌位在同一电位,第五mos管M5和第六mos管M6的源端始终被嵌位在同一电位,因此该电路输出的参考电压能够很好地跟随输入的参考电压,受电源电压、工艺、温度影响很小,电路的鲁棒性较高。 
由于该参考缓冲电路具有低输出阻抗,即第一参考电压输出端VREFP的输出阻抗大约为1/gm2,第二参考电压输出端 VREFN的输出阻抗大约为1/gm8,因此其驱动能力较强,并且输出参考电压能够快速的稳定。 
由于对第一运算放大器A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带宽要求并不高,因此该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功耗较低。 
通过引入镜像电路,提高了整体电路的匹配精度,使该参考电压缓冲电路输出的参考电压能够很好地跟随输入的参考电压,受电源电压、工艺、温度影响很小,电路的鲁棒性增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驱动的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压缓冲电路还包括电流镜电路,所述电流镜电路与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为参考电压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电路为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构成的电路;
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五mos管和第六mos管的源极均接地;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漏极均接电源VDD;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为第一参考电压输出端VREFP。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五mos管及第六mos管均为nmos管;所述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均为pmos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均为低阈值电压mos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均为低阈值电压的mos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的衬底端均连接各自的源极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电路包括: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构成的第一电流镜;及第五mos管和第六mos管构成的第二电流镜;
所述第一电流镜中第三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源极均连接电源VDD;
所述第二电流镜中第五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五mos管和第六mos管的源极均接地VSS;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
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为第一参考电压输出端VREFP。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及第四mos管均为pmos管;所述第五mos管和第六mos管均为nmos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均为低阈值电压的mos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均为低阈值电压的mos管。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的衬底端均连接各自的源极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电路为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构成的电路;
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源极均接电源VDD;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相连;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漏极均接地VSS;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为第二参考电压输出端VREFN。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及第四mos管均为pmos管;所述第五mos管和第六mos管均为nmos管。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均为低阈值电压的mos管。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均为低阈值电压的mos管。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的衬底端均连接各自的源极端。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电路包括: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构成的第一电流镜;第五mos管和第六mos管构成的第二电流镜;
所述第一电流镜中第三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源极均连接电源VDD;
所述第二电流镜中第五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五mos管和第六mos管的源极均接地VSS;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 
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为第二参考电压输出端VREFN。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五mos管及第六mos管均为nmos管;所述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均为pmos管。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均为低阈值电压的mos管。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mos管、第六mos管均为低阈值电压的mos管。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的衬底端均连接各自的源极端。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压缓冲电路还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及其驱动的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所述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与所述电流镜电路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为第二参考电压输出 VREFN。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电路为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构成的电路;
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相连,且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相连;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参考电压VREFP_IN,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漏极均接电源VDD;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参考电压VREFN_IN,反向输入端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mos管和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的漏极均接地VSS;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
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为第一参考电压输出端VREFP;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为第二参考电压输出端 VREFN。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均为p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均为nmos管。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均为低阈值电压的mos管。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均为低阈值电压的mos管。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参考电压缓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的衬底端均连接各自的源极端。
CN2011205386293U 2011-12-21 2011-12-21 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8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386293U CN202548685U (zh) 2011-12-21 2011-12-21 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386293U CN202548685U (zh) 2011-12-21 2011-12-21 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8685U true CN202548685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69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38629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8685U (zh) 2011-12-21 2011-12-21 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48685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1144A (zh) * 2013-12-23 2015-06-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WO2016029341A1 (en) * 2014-08-25 2016-03-03 Micron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voltage buffering
CN106325351A (zh) * 2016-10-14 2017-01-11 广州昌钰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电压缓冲电路
CN108415499A (zh) * 2017-02-10 2018-08-17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参考电压驱动器
CN112087231A (zh) * 2020-11-12 2020-12-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CN113867466A (zh) * 2021-10-14 2021-12-31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稳压器电路
WO2022099558A1 (zh) * 2020-11-12 2022-05-1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CN114756076A (zh) * 2021-01-08 2022-07-15 成都微光集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压缓冲电路
CN117908616A (zh) * 2024-02-29 2024-04-19 杭州芯迈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驱动能力的分压电路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1144A (zh) * 2013-12-23 2015-06-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WO2016029341A1 (en) * 2014-08-25 2016-03-03 Micron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voltage buffering
US9692398B2 (en) 2014-08-25 2017-06-27 Micron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voltage buffering
US9762215B1 (en) 2014-08-25 2017-09-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voltage buffering
CN106325351A (zh) * 2016-10-14 2017-01-11 广州昌钰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电压缓冲电路
CN108415499A (zh) * 2017-02-10 2018-08-17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参考电压驱动器
CN112087231A (zh) * 2020-11-12 2020-12-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WO2022099558A1 (zh) * 2020-11-12 2022-05-1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US11824549B2 (en) 2020-11-12 2023-11-21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Reference voltage buffer circuit
CN114756076A (zh) * 2021-01-08 2022-07-15 成都微光集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压缓冲电路
CN113867466A (zh) * 2021-10-14 2021-12-31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稳压器电路
CN113867466B (zh) * 2021-10-14 2023-03-14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稳压器电路
CN117908616A (zh) * 2024-02-29 2024-04-19 杭州芯迈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驱动能力的分压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48685U (zh) 一种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CN100483290C (zh) Cmos基准源电路
CN100478824C (zh) 输出电压可调式cmos基准电压源
CN103780212B (zh) 一种运算放大器、电平转换电路以及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CN101621292B (zh) 开关电容积分器
CN101587753B (zh) 一种模拟信号采样电路以及一种开关电容电路
CN103166627B (zh) 一种带有共模反馈的低电压差分信号驱动器
CN100489724C (zh) Cmos基准电压源
CN106027030B (zh) 一种高速高线性全差分跟随器
CN102291103A (zh) 动态体偏置型c类反相器及其应用
CN102354241B (zh)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CN104270150A (zh) 应用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的高速低功耗基准电压输出缓冲器
CN206671935U (zh) 一种具有输入电流补偿电路的双极型晶体管放大器
CN200997087Y (zh) 输出电压可调式cmos基准电压源
CN105978568A (zh) 用于模数转换器输入信号驱动的高线性度源极跟随器
CN103107791B (zh) 带宽恒定的增益线性可变增益放大器
CN111277235B (zh) 一种增益可调的交叉耦合运算放大电路
CN201000586Y (zh) Cmos基准源电路
CN101995900B (zh) 一种用于连续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坡度电压生成器
CN102395234B (zh) 一种低压高匹配度cmos恒定电流源电路
CN209462349U (zh) 一种高线性精度的全差分运算放大器电路结构
CN101976094B (zh) 一种精确的电流产生电路
CN201828845U (zh) 用于连续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坡度电压生成器
CN206698188U (zh) 低电压高线性度的放大器
CN103595352B (zh) 应用于音频放大器输入级的低失真电平位移缓冲电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31

Address after: 518119 1 Yanan Road, Kwai Chu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YD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BYD 518118 Shenzhen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Pingshan New District No. 3009

Patentee before: BYD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YD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after: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