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27781U - 堆叠式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堆叠式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27781U
CN201927781U CN2010202261412U CN201020226141U CN201927781U CN 201927781 U CN201927781 U CN 201927781U CN 2010202261412 U CN2010202261412 U CN 2010202261412U CN 201020226141 U CN201020226141 U CN 201020226141U CN 201927781 U CN201927781 U CN 201927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ype electric
stack
electric connector
fron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261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261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27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27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277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连接器及外部屏蔽壳体,第一连接器可供第一对接连接器自前向后***,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屏蔽壳体、收容于第一屏蔽壳体内的舌板及设于舌板上的第一对接端子,外部屏蔽壳体设有垂直于第一对接连接器***方向的前表面,第一屏蔽壳体的最前侧与前表面平齐,本设计保证了堆叠式电连接器前表面与舌板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和内部屏蔽壳体的最前侧与舌板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的一致,第一对接连接器***时不会因外部屏蔽壳体的壁厚而影响***的深度,利于第一对接连接器的***到位,使本设计堆叠式电连接器较好地满足现实应用要求。

Description

堆叠式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该堆叠式电连接器屏蔽壳体的结构。
【技术背景】
2010年4月21日公告的公告号为M379228的中国台湾专利揭示了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双端口USB3.0连接器、设于绝缘本体及双端口USB3.0连接器外侧的外部屏蔽壳体,USB3.0连接器设有内部屏蔽壳体、收容于内部屏蔽壳体内的USB端子及舌板,所述USB端子固持于舌板上,所述内部屏蔽壳体的最前侧设有可导引对应的对接插头自前向后***的翻边,外部屏蔽壳体设有壳前壁,所述壳前壁外侧设有垂直于对接插头***方向的前表面,所述前表面开设有供对接插头***的壳第一对接端口,翻边位于壳前壁的后侧,从而使得前表面位于翻边的前侧。依照现有技术的设计,前表面与舌板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和内部屏蔽壳体的最前侧与舌板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不一致,前表面位于翻边的前侧,当堆叠式电连接器安装于外部设备,USB对接插头***时有可能会因外部屏蔽壳体的壁厚而影响***的深度,从而造成USB对接插头无法***到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的堆叠式电连接器以更好地满足现实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对接连接器***到位的堆叠式电连接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其可与一第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组装 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连接器及设于绝缘本体和第一连接器外侧的外部屏蔽壳体,第一连接器可供第一对接连接器自前向后***以实现相互对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屏蔽壳体、收容于第一屏蔽壳体内的舌板及设于舌板上的若干可与第一对接连接器对接的第一对接端子,外部屏蔽壳体设有壳前壁,所述壳前壁外侧设有垂直于第一对接连接器***方向的前表面,所述前表面开设有供第一对接连接器***的壳第一对接端口,第一屏蔽壳体的最前侧与前表面平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设计第一屏蔽壳体的最前侧与前表面平齐,保证了堆叠式电连接器前表面与舌板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和内部屏蔽壳体的最前侧与舌板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的一致,第一对接连接器***时不会因外部屏蔽壳体的壁厚而影响***的深度,利于保证第一对接连接器的***到位,从而使本设计堆叠式电连接器较好地满足现实应用要求,利于本设计堆叠式电连接器的推广应用。
下面将结合图示对本设计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移除外部屏蔽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第一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图6所示第一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第一连接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
图10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堆叠式电连接器100
绝缘本体      11
前壁          110
左、右侧壁    111
顶壁          112
第二对接端口      113
第一收容空间      114
后壁              115
悬伸臂            1150
第二收容空间      116
指示装置收容槽    117
固持臂            118
RJ45端子模组      12
竖直子电路板      120
RJ45端子          121
转接模块          122
转接端子          1220
第一连接器        13
第二绝缘本体      130
主体部            1300
悬伸部            1301
底部安装部        1302
上、下舌板        131
舌板主体部        1310
固持部            1311
弹性臂            1312
卡钩              1313
前端面            1314
上、下USB端子     132
对接部            1320
安装部            1321
后座体            133
第三端子孔        1330
第四端子孔        1331
第五端子孔        1332
第六端子槽        1333
第一屏蔽壳体      134
主壳体部          1340
内部屏蔽件        1341
基部              1342
扣持部            1343
内部屏蔽部        1344
第一对接端口      1345
舌板              136
第一对接端子      137
指示装置          14
第一端子孔        1500
收容槽            1501
连接槽            1502
第二端子孔        1503
缺口              1504
导轨结构          1505
左、右侧壁        1510
第一翻边          1511
上、下侧壁        1512
第二翻边          1513
安装脚            1514
第一连接部        1515
第一平行部        1516
第二连接部        1517
第二平行部        1518
通口              1519
外部屏蔽壳体      16
前壳体            160
后壳体            161
两侧壁            1610
壳后壁            1611
壳前壁            162
前表面            1620
壳第一对接端口    1621
壳第二对接端口    1622
指示口            1623
第一缺口          1624
第二缺口          1625
壳顶壁            16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堆叠式电连接器100为一网络连接器(RJ45)与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堆叠的电连接器,其可供功能不同于第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和第二对接连接器(未图示)自前向后***,并可焊接于外部电路板(未图示)上。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1、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RJ45端子模组12、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1上的第一连接器13、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1上侧的指示装置14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和第一连接器13外侧的外部屏蔽壳体16。
请参阅图4与图5所示,绝缘本体11包括前壁110、自所述前壁110的左、右两侧向后延伸而成的左、右侧壁111、自前壁110向后延伸并连接左、右侧壁111的顶壁112、自前壁110水平向后延伸并连接左、右侧壁111的隔壁(未标号)、可供第二对接连接器***的第二对接端口113、由左、右侧壁111及隔壁(未标号)围设而成并可收容第一对接连接器的第一收容空间114、相邻设于第一收容空间114的后侧并连接左、右侧壁111及隔壁(未标号)的后壁115、由左、右侧壁111、顶壁112及隔壁(未标号)围设而成并可收容第二对接连接器的第二收容空间116、设于第二收容空间116上侧的指示装置收容槽117、及相邻设置于指示装置收容槽117的上侧并可弹性抵接于指示装置14上的固持臂118。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14贯通至绝缘本体11的前侧及底侧,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16与第二对接端口113相贯通,所述隔壁(未标号)将第一收容空间114和第二收容空间116上、下间隔开来从而使第一收容空间114和第二收容空间116在上、下方向堆叠设置,所述第二对接端口113设于第一连接器13上侧。所述后壁115向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14内延伸设有悬伸臂1150,所述第一连接器13自前向后装入并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14内,所 述悬伸臂1150***第一连接器13的后侧以定位第一连接器13。所述固持臂118呈向前延伸的悬伸状,所述指示装置14自前向后在固持臂118的导引下逐渐安装于指示装置收容槽117,在安装过程中,指示装置14将固持臂118逐渐向上顶起,安装完成后,所述固持臂118保持弹性抵接于指示装置14上以固持指示装置14。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RJ45端子模组12包括竖直子电路板120、一端贴靠并焊接于所述竖直子电路板120的前表面上的RJ45端子121及连接于所述竖直子电路板120的底部的转接模块122。所述竖直子电路板120自后向前卡扣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后部。所述RJ45端子121延伸入第二收容空间116内,以可与第二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转接模块122包括若干转接端子1220,所述转接端子1220一端***并焊接于所述竖直子电路板120上,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并可与外部电路板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6至图10所示,第一连接器13为一个双端口USB 3.0连接器,其可供第一对接连接器自前向后***以实现相互对接,其包括第二绝缘本体130、安装固持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30上的舌板136、一体成型于所述舌板136上的若干第一对接端子137、供第一对接端子137的后端穿过并相邻置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30后面的后座体133及包覆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30的第一屏蔽壳体134。所述舌板136包括上、下堆叠排列的上、下舌板131,所述舌板136的最前侧设有前端面1314(容后详述),所述第一对接端子137包括分别设于对应上、下舌板131上的上、下USB端子1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端子137一体成型于所述舌板136上,当然,第一对接端子137也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成可安装于所述舌板136上。
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30包括立起设置的主体部1300、自主体部1300中部垂直向前水平延伸的悬伸部1301、在主体部1300底部位置垂直向前延伸的底部安装部1302。主体部1300在悬伸部1301上侧设置有贯通主体部1300前、后两侧的四个第一端子孔1500及设于主体部1300左、右两侧并贯通主体部1300前、后两侧的一对收容槽1501,该对收容槽1501分别位于四个第一端子孔1500的两侧。主体部1300同时还设置有自主体部1300前侧向后延伸并部分连通两个收容槽1501的连接槽1502及自连接槽1502继续向后延伸并贯通至主体部1300后侧的五个第二端子孔1503。所述主体部1300还设有靠近各收容槽1501的后侧的缺口1504及设于主体部1300左、右两侧的导轨结构 1505。
所述上舌板131与下舌板131的最前侧均设有处于同一竖直平面的前端面1314,即前端面1314垂直于第一、二对接连接器的***方向。由于上舌板131与下舌板131的结构基本相同,上USB端子132与下USB端子132仅存在长度差异,为简洁描述,以下仅以上舌板131与上USB端子132为代表进行介绍。上舌板131包括矩形舌板主体部1310、在舌板主体部1310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以用来将上舌板131固持于第二绝缘本体130的固持部1311。所述固持部1311包括向后延伸的弹性臂1312与在弹性臂1312末端形成的向外延伸的卡钩1313。所述弹性臂1312收容于收容槽1501,所述卡钩1313卡持于缺口1504处。上USB端子132包括符合USB 3.0规格的九个导电端子(未标号),该九个导电端子呈上、下两排分布,其中上排五个导电端子,下排四个导电端子。各导电端子大体弯折成直角,包括一体成型固持于上舌板131并可与第一对接连接器对接配合的对接部1320、及可***安装至外部电路板的安装部1321。所述安装部1321自对接部1320后端弯折延伸出,且两者相互垂直。
后座体133为一绝缘体,其包括自后向前依次设置的第三端子孔1330、第四端子孔1331、第五端子孔1332、第六端子槽1333,所述第三端子孔1330、第四端子孔1331、第五端子孔1332、第六端子槽1333均成排排列并竖直延伸从而贯通后座体133的上、下两侧,第三端子孔1330供上USB端子132上排五个导电端子穿设,第四端子孔1331供上USB端子132下排四个第一对接端子137穿设,第五端子孔1332及第六端子槽1333分别供下USB端子132的各第一对接端子137穿设。
第一屏蔽壳体134的最前侧与舌板136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符合第一连接器13的业界标准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即为第一屏蔽壳体134的最前侧与前端面1314在前后方向的距离符合第一连接器13的业界标准距离。第一屏蔽壳体134包括包覆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30的主壳体部1340、扣持于主壳体部1340并延伸入第一连接器13内部的内部屏蔽件1341、可供第一对接连接器***并上、下堆叠设置的第一对接端口1345。主壳体部1340包括设于主壳体部1340左、右两侧的左、右侧壁1510、同样设于主壳体部1340左、右两侧并自左、右侧壁1510的前端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1511、设于主壳体部1340上、下两侧的上、下侧壁1512、同样设于主壳体部1340上、下两侧并自上、下侧壁1512的前端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1513、及自左、右侧壁1510的底部 向下延伸以可***安装于外部电路板的安装脚1514,综上,即:第一屏蔽壳体134的左、右两侧向外延伸设有可导引第一对接连接器***的第一翻边1511;第一屏蔽壳体134还设有位于其左、右两侧的左、右侧壁1510;第一屏蔽壳体134还设有位于其上、下两侧的上、下侧壁1512;第一屏蔽壳体134上、下侧壁1512向外延伸设有可导引第一对接连接器***的第二翻边1513。所述第一翻边1511及第二翻边1513可导引第一对接连接器***,所述第一翻边1511的最前侧及第二翻边1513的最前侧与舌板136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符合第一连接器13的业界标准距离。所述第一翻边1511包括自左、右侧壁1510的前端向外弯折延伸出的第一连接部1515及自第一连接部1515继续向外延伸的第一平行部1516。所述第一平行部1516处于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平行部1516的前侧表面与舌板136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符合第一连接器13的业界标准距离。所述第二翻边1513包括自上、下侧壁1512的前端向外弯折延伸出的第二连接部1517及自第二连接部1517继续向外延伸的第二平行部1518。所述第二平行部1518处于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平行部1518的前侧表面与舌板136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符合第一连接器13的业界标准距离。所述内部屏蔽件1341包括基部1342、自基部1342的左、右两侧向后延伸并扣持于左、右侧壁1510上的扣持部1343及自基部1342的上、下两侧向后延伸的内部屏蔽部1344。所述左、右侧壁1510设有通口1519,所述扣持部1343扣持于通口1519内。所述内部屏蔽件1341扣持于左、右侧壁1510并分隔出上、下堆叠设置的两个第一对接端口1345,所述第二对接端口113堆叠设置于第一对接端口1345的上侧。
在组装第一连接器13时,先将第一对接端子137一体成型于舌板136上,此时各第一对接端子137的对接部1320及安装部1321在同一平面内(未图示)。然后将舌板136自第二绝缘本体130的前方安装至第二绝缘本体130,固持部1311穿过收容槽1501,舌板主体部1310部分收容于连接槽1502,上USB端子132的下排四个导电端子分别穿过四个第一端子孔1500,上USB端子132的上排五个导电端子分别穿过第二端子孔1503。此时固持部1311的弹性臂1312收容于收容槽1501内,卡钩1313卡扣于缺口1504处。然后对各导电端子进行弯折,使其呈直角状;下舌板131与下USB端子132的设计安装方式与上舌板131及上USB端子132相同。第三,将第一对接端子137的安装部1321干涉穿入并固持于第三端子孔1330、第四端子孔1331、第五端子孔1332、 第六端子槽1333内,安装部1321的末端延伸超出后座体133以可安装于外部电路板。第四,将主壳体部1340顺着导轨结构1505逐渐安装于第二绝缘本体130上,然后将内部屏蔽件1341自前向后安装于主壳体部1340上,所述扣持部1343扣持于通口1519内,所述两内部屏蔽部1344将悬伸部1301夹持于两者之间。
本实施例第一连接器13为一个双端口USB 3.0连接器,当然本设计应用不限于USB连接器,且第一连接器13也可为具有其他数量的对接端口的连接器。
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10所示,所述外部屏蔽壳体16包括相互扣合的前壳体160及后壳体161。
所述前壳体160包括壳前壁162及自壳前壁162的上侧向后垂直延伸出的壳顶壁163。所述壳前壁162设有位于壳前壁162外侧且垂直于第一对接连接器***方向的前表面1620、位于第一屏蔽壳体134的左、右两侧并收容第一平行部1516的第一缺口1624及位于第一屏蔽壳体134的上、下两侧并收容第二平行部1518的第二缺口1625。第一平行部1516平行于所述前表面1620,第二平行部1518平行于所述前表面1620,所述舌板136的最前侧设有的前端面1314平行于前表面1620。所述前表面1620开设有供第一对接连接器***的壳第一对接端口1621、供第二对接连接器***的壳第二对接端口1622、将指示装置14暴露出来的指示口1623。第一屏蔽壳体134的最前侧与前表面1620平齐,使得前表面1620与舌板136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符合第一连接器13的业界标准距离。对于第一屏蔽壳体134,其左、右两侧及上、下两侧可不设置翻边,而在本实施例中均有设置,第一翻边1511及第二翻边1513均位于第一屏蔽壳体134的最前侧,第一翻边1511的最前侧及第二翻边1513的最前侧均与前表面1620平齐。进一步来说,第一平行部1516的前侧表面及第二平行部1518的前侧表面均与所述前表面1620共面,当然,第一翻边1511及第二翻边1513可有其他设计,例如可以不设置第一平行部1516及第二平行部1518。
所述后壳体161包括位于后壳体161左、右两侧的两侧壁1610及连接两侧壁1610的壳后壁1611。
对于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100,第一屏蔽壳体134的最前侧与舌板136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符合第一连接器13的业界标准距离,第一屏 蔽壳体134的最前侧与外部屏蔽壳体16的前表面1620平齐,使得前表面1620与舌板136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同时也符合第一连接器13的业界标准距离,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100保证了前表面1620与舌板136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和内部屏蔽壳体16的最前侧与舌板136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的一致,第一对接连接器***时不会因外部屏蔽壳体16的壁厚而影响***的深度,利于保证第一对接连接器的***到位,从而使本设计堆叠式电连接器100较好地满足现实应用要求,利于本设计堆叠式电连接器100的推广应用。

Claims (10)

1.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其可与一第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连接器及设于绝缘本体和第一连接器外侧的外部屏蔽壳体,第一连接器可供第一对接连接器自前向后***以实现相互对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屏蔽壳体、收容于第一屏蔽壳体内的舌板及设于舌板上的若干可与第一对接连接器对接的第一对接端子,外部屏蔽壳体设有壳前壁,所述壳前壁外侧设有垂直于第一对接连接器***方向的前表面,所述前表面开设有供第一对接连接器***的壳第一对接端口,其特征在于:第一屏蔽壳体的最前侧与前表面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屏蔽壳体的左、右两侧向外延伸设有可导引第一对接连接器***的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的最前侧与前表面平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屏蔽壳体还设有位于其左、右两侧的左、右侧壁,所述第一翻边包括自左、右侧壁前端向外弯折延伸出的第一连接部及自第一连接部继续向外延伸并平行于所述前表面的第一平行部,所述第一平行部的前侧表面与所述前表面共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前壁的左、右两侧设有收容第一平行部的第一缺口。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屏蔽壳体上、下侧壁向外延伸设有可导引第一对接连接器***的第二翻边,第二翻边的最前侧与前表面平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屏蔽壳体还设有位于其上、下两侧的上、下侧壁,所述第二翻边包括自上、下侧壁前端向外弯折延伸出的第二连接部及自第二连接部继续向外延伸并平行于所述前表面的第二平行部,所述第二平行部的前侧表面与所述前表面共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屏蔽壳体包括主壳体部、扣持于主壳体部并延伸入第一连接器内部的内部屏蔽件及可供第一对接连接器***的第一对接端口,主壳体部包括设于主壳体部左、右两侧的 左、右侧壁、自左、右侧壁的前端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设于主壳体部上、下两侧的上、下侧及自上、下侧壁的前端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第一翻边的最前侧及第二翻边的最前侧均与前表面平齐,所述内部屏蔽件扣持于左、右侧壁并分隔出上、下堆叠设置的两个第一对接端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的最前侧设有平行于前表面的前端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为USB 3.0连接器,第一屏蔽壳体的最前侧与舌板的最前侧在前后方向的距离符合第一连接器的业界标准距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式电连接器还可供一第二对接连接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供所述第二对接连接器***并设置于第一连接器上侧的第二对接端口。 
CN2010202261412U 2010-06-14 2010-06-14 堆叠式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27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261412U CN201927781U (zh) 2010-06-14 2010-06-14 堆叠式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261412U CN201927781U (zh) 2010-06-14 2010-06-14 堆叠式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27781U true CN201927781U (zh) 2011-08-10

Family

ID=44431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2614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27781U (zh) 2010-06-14 2010-06-14 堆叠式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277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9963A (zh) * 2017-09-26 2018-03-1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9963A (zh) * 2017-09-26 2018-03-1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3853B (zh) 电连接器
CN101853995B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4696372U (zh) 插座连接器
CN104836051B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868687U (zh) 电连接器
CN201430244Y (zh) 电连接器
CN201638995U (zh) 连接器
CN203288827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2623849B (zh) 电连接器
CN201430309Y (zh) 电连接器
CN102195223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2623848A (zh) 电连接器
CN104112928A (zh) 电连接器
CN103094736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911137U (zh) 电连接器
CN103579795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202564624U (zh) 电连接器
CN201142427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5693075U (zh) 电子连接器
CN202285295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927781U (zh) 堆叠式电连接器
CN101752721A (zh) 电连接器、对接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2623820B (zh) 电连接器
CN203774496U (zh) 导电端子组及具有该导电端子组的电连接器组合
CN201430250Y (zh) 插座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