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27747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27747U
CN201927747U CN2010205794847U CN201020579484U CN201927747U CN 201927747 U CN201927747 U CN 201927747U CN 2010205794847 U CN2010205794847 U CN 2010205794847U CN 201020579484 U CN201020579484 U CN 201020579484U CN 201927747 U CN201927747 U CN 201927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terminal
signal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794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794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27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27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277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主体及设于主体的一第一端子组及一第二端子组,第一端子组包含二对信号端子及位于二对信号端子之间的一接地端子,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的前端设入主体中,其中,信号端子表面位于第一侧面的两相邻侧定义为第二侧面,且第二侧面的横向宽幅大于第一侧面,接地端子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三侧面,接地端子表面位于第三侧面的相邻侧定义为第四侧面,且第四侧面的横向宽幅大于第三侧面,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于主体中位于相同的排列方向上,即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相互面对,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于主体外位于不同的排列方向上,即第四侧面与第二侧面相互面对,且第四侧面与所面对的第二侧面产生投影重叠的宽幅大于第一侧面的宽幅。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以传输高频信号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见美国公开专利第20090042421号所示的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包括一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为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呈上下排列。所述第一端子用于传输高频信号,其包括二对信号端子,及位于所述二对信号端子之间的一接地端子,且所述接地端子的插脚部与所述信号端子的插脚部位于同一排上,其中,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插脚部与其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插脚部均以其厚度方向面对面排列。
然而,上述结构存在以下缺失:
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为Im特性阻抗=sqrt(L电感/C电容效应),而C电容效应=ε介电常数(A正对面积/D中心距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A正对面积越大,C电容效应则会越大,相应地也就可以降低Im特性阻抗。导电端子一般由金属薄片冲制而成,故所述导电端子的厚度相对较薄,而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插脚部与其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插脚部均以其厚度方向面对面排列,使得正对面积较小,电容效应也就跟着变小,也就造成特性阻抗偏高,信号传输不完整。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增加正对面积以降低特性阻抗的的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至少一成对信号端子成排设置,每一所述信号端子的前端设入所述主体中,且每一所述信号端子表面位于排列方向上的两相对侧定义为第一侧面,所述信号端子表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两相邻侧定义为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二侧面的横向宽幅大于所述第一侧面;至少一接地端子,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前端设于所述主体中,且于所述主体中与所述成对信号端子位于相同的排列方向上,且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后端于所述主体外与所述成对信号端子位于不同的排列方向上,所述接地端子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于所述主体中与邻近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一侧面相互面对,所述接地端子表面位于所述第三侧面的相邻侧定义为第四侧面,且所述第四侧面的横向宽幅大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于所述主体外与每一所述成对信号端子的至少其中一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侧面相互面对,且所述第四侧面与所面对的所述第二侧面产生投影重叠的宽幅大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宽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将所述接地端子后端于所述主体外与所述成对信号端子位于不同的排列方向上,并使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四侧面于所述主体外与每一所述成对信号端子的至少其中一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侧面相面对,即将所述接地端子后端于所述主体外独立成一排,以能根据需要来适当调整所述接地端子后端与所述信号端子后端的正对面积,从而达到降低特性阻抗目的,保证信号传输的完整性。
为便于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局部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主体与端子组组装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端子组组装于主体中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主体与端子组组装关系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
主体 1       基部 11       前壁 111
后壁 112        顶壁 113        底壁 114
侧壁 115        第一固持槽 116  第二固持槽 117
凹槽 118        卡槽 119        舌板 12
左侧面 121      右侧面 122      第一收容槽 123
第二收容槽 124  后塞 2          侧板 21
弹性臂 22       钩部 221        壳体 3
弯折片 31       第一端子组 4    信号端子 41
第一固持部 411  第一接触部 412  第一插脚部 413
第一连接部 414  第二连接部 415  第一焊接部 416
第一侧面 417    第二侧面 418    接地端子 42
第二固持部 421  第二接触部 422  第二插脚部 423
第三连接部 424  第二焊接部 425  第三侧面 426
第四侧面 427    第二端子组 5    讯号端子 51
电源端子 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为直立式USB电连接器,其包括一主体1、收容于所述主体1内的二端子组、装设固定于所述主体1的一后塞2,以及包覆于所述主体1外的一壳体3。所述壳体3内部设有二弯折片31。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主体1具有一基部11,所述基部11包括一前壁111、一后壁112、一顶壁113、一底壁114以及两侧壁115。自所述前壁111向前延伸设有一舌板12。
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舌板12具有一左侧面121及与所述左侧面121相对设置的一右侧面122,以及设有呈左右排列的多个相邻的第一收容槽123及多个相邻的第二收容槽124,所述第一收容槽123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收容槽124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收容槽124对应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23右方。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123贯穿所述左侧面121,所述第二收容槽124贯穿所述右侧面122。所述第一收容槽123前端恰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24前方,所述第一收容槽123前端贯穿所述右侧面122,而并未贯穿所述左侧面121。
所述基部11贯穿所述前壁111及所述后壁112设有多个相邻的第一固持槽116及多个相邻的第二固持槽117,所述第一固持槽116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固持槽117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固持槽116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23对应连通,用以固持所述端子组中对应的端子;所述第二固持槽117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23对应连通,用以固持所述端子组中对应的端子。每一所述第一固持槽116贯穿邻近的所述侧壁115,贯穿的部分相互连通。
所述基部11的所述顶壁113及所述底壁114分别设有一凹槽118,所述凹槽118用以与所述弯折片31配合,以使所述壳体3稳固包覆于所述主体1外。
所述基部11于所述右侧面122一侧的所述侧壁115设有一卡槽119。
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二端子组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收容槽123及对应的所述第二收容槽124中,并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23及所述第二收容槽124成排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123的所述端子组定义为第一端子组4,所述第二收容槽124的所述端子组定义为第二端子组5。
所述第一端子组4包含二成对信号端子41及位于所述二成对信号端子41之间的一接地端子42,所述信号端子41用以传输高频信号;所述第二端子组5包含一成对讯号端子51及一对电源端子52,所述电源端子52分别位于所述成对讯号端子51两侧,所述讯号端子51用以传输普通信号。
每一所述信号端子41具有一第一固持部411,自所述第一固持部411向前延伸的一第一接触部412,以及自所述第一固持部411向后弯折再水平延伸的一第一插脚部413,所述第一插脚部413露出所述主体1外。所述第一插脚部413包含相连接在一起的与所述舌板12延伸方向相同的一第一连接部414,与所述舌板12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一第二连接部415,以及与所述舌板12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一第一焊接部416。
所述第一固持部411及所述第一接触部412称为所述信号端子41前端,所述第一插脚部413称为所述信号端子41后端。所述信号端子41的前端设入所述主体1中,使所述第一固持部411固持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固持槽116内,所述第一接触部412设入前方对应的所述第一收容槽123内,并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23前端部分显露于所述右侧面122外。
其中,所述信号端子41表面位于排列方向上的两相对侧定义为第一侧面417,所述信号端子41表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417的两相邻侧定义为第二侧面418,且所述第二侧面418的横向宽幅大于所述第一侧面417。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接地端子42具有一第二固持部421,自所述第二固持部421向前延伸的一第二接触部422,以及自所述第二固持部421向后弯折再水平延伸的一第二插脚部423,所述第二固持部421向后弯折的长度大于所述信号端子41向后弯折的长度,以使所述接地端子42后端与所述信号端子41后端位于不同的排列方向上。所述第二插脚部423露出所述主体1外。所述第二插脚部423包含相连接在一起的与所述舌板12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一第三连接部424,以及与所述舌板12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一第二焊接部425。
所述第二固持部421及所述第二接触部422称为所述接地端子42前端,所述第二插脚部423称为所述接地端子42后端。所述接地端子42前端设于所述主体1中,使所述第二固持部421固持于所述第二固持槽117内,所述第二接触部422设入前方对应的所述第二收容槽124内,所述第二接触部422部分露出所述第二收容槽124外。
其中,所述接地端子42表面具有相对的二第三侧面426,所述接地端子42表面位于所述第三侧面426的相邻侧定义为第四侧面427,且所述第四侧面427的横向宽幅大于所述第三侧面426。
请参阅图5和图6,于所述主体1中,所述二对信号端子41位于相同的排列方向上,所述接地端子42与所述信号端子41位于相同的排列方向上,即所述接地端子42的所述第三侧面426与邻近的所述信号端子41的所述第一侧面417相互面对。于所述主体1外,每一所述成对信号端子41后端于所述主体1外以所述第一侧面417相互面对的方式排列(即所述二对信号端子41后端位于相同的排列方向上),且所述接地端子42的所述第四侧面427与每一所述信号端子41的所述第二侧面418相互面对,且所述第四侧面427与所面对的所述第二侧面418产生投影重叠的宽幅大于所述第一侧面417的宽幅,以此来增加所述接地端子42与传输高频信号的所述信号端子41之间的正对面积,从而达到降低特性阻抗而调整高频的作用。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实施为仅所述接地端子42向后弯折再水平延伸一所述第二插脚部423,以使所述接地端子42后端与所述信号端子41后端位于不同的排列方向上;也可实施为仅所述信号端子41向前弯折再水平延伸一所述第一插脚部413,以使所述接地端子42后端与所述信号端子41后端位于不同的排列方向上;也可实施为所述接地端子42后端位于所述二对信号端子41之间。
所述第二端子组5中的每一端子具有与所述信号端子41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后塞2用以固定所述第一端子组4及所述第二端子组5,其设有三排用以限定所述第一端子组4及所述第二端子组5的限定槽(未图示)。所述后塞2于所述限定槽(未图示)两旁设有两侧板21,所述侧板21用于保护所述第一端子组4及所述第二端子组5,以起屏蔽作用。所述后塞2前端两侧延伸有二弹性臂22,所述弹性臂22末端设有向内的一钩部221。
组装时,请参阅图3至图5,首先将所述第一端子组4装入所述主体1中,使得所述接地端子42的所述第二接触部422位于最中间的一所述第一收容槽123内,所述第二固持部421固持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23后方的所述第一固持槽116内,所述第二插脚部423露出所述主体1外;使得所述二对信号端子41于所述主体1中分别成对地位于所述接地端子42两侧,所述第一接触部412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收容槽123内,所述第一固持部411固持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固持槽116内,所述第一插脚部413位于所述主体1外;且使得所述接地端子42的所述第三连接部424与每一所述信号端子4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414及所述第二连接部415相互面对。
其次,将所述第二端子组5同样地装入所述主体1中,使得所述接地端子42后端与所述第二端子组5中的每一所述端子后端相互面对。
接着,请参阅图2和图3,将所述后塞2固定于所述主体1,使所述第一端子组4及所述第二端子组5的焊接部穿过对应的所述限定槽;使得一所述弹性臂22的所述钩部221卡持于所述卡槽119,一所述弹性臂22的所述钩部221卡持于所述左侧面121一侧的所述第一固持槽116侧壁,从而所述后塞2得以固定于所述主体1。
最后,请参阅1和图2,将所述壳体3包覆于所述主体1***,使得所述二弯折片31卡持于所述二凹槽118,从而所述壳体3得以与所述主体1稳固配合。
请参阅图5和图6,当所述电连接器与一对接头(未图示)实现电性连接时,由于所述接地端子42于所述主体1外与所述信号端子41位于不同的排列方向上,且所述接地端子42的所述第三连接部424以其所述第二侧面418与每一所述信号端子41的所述第四侧面427相互面对,即所述接地端子42于所述主体1外独立成一排,以能根据需要来适当调整所述接地端子42与所述信号端子41间的正对面积,从而达到降低特性阻抗目的,保证信号传输的完整性。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其区别在于:于所述主体1内,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4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414及所述第二连接部415以所述第二侧面418相互面对的方式排列,所述一对讯号端子51以宽面相互面对的方式排列,所述一对电源端子52以宽面相互面对的方式排列。
本实施例同样能达到上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上述技术方案也可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23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24于所述主体1内呈上下排列的普通式USB3.0连接器,也同样适用于与DP、LVDS、HDMI等协议插头对接的电连接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接地端子于所述主体外与所述信号端子位于不同的排列方向上,且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其所述第二侧面与每一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四侧面相互面对,即所述接地端子于所述主体外独立成一排,从而能根据需要来适当调整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信号端子间的正对面积,从而达到降低特性阻抗目的,保证信号传输的完整性。
2.于所述主体内,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以所述第二侧面相互面对的方式排列,所述一对讯号端子以宽面相互面对的方式排列,所述一对电源端子以宽面相互面对的方式排列,使得各对所述端子间的电容效应增强,从而达到降低特性阻抗的效果。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
至少一成对信号端子成排设置,每一所述信号端子的前端设入所述主体中,且每一所述信号端子表面位于排列方向上的两相对侧定义为第一侧面,所述信号端子表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两相邻侧定义为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二侧面的横向宽幅大于所述第一侧面;
至少一接地端子,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前端设于所述主体中,且于所述主体中与所述成对信号端子位于相同的排列方向上,且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后端于所述主体外与所述成对信号端子位于不同的排列方向上,所述接地端子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于所述主体中与邻近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一侧面相互面对,所述接地端子表面位于所述第三侧面的相邻侧定义为第四侧面,且所述第四侧面的横向宽幅大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于所述主体外与每一所述成对信号端子的至少其中一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侧面相互面对,且所述第四侧面与所面对的所述第二侧面产生投影重叠的宽幅大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宽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后端具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使所述接地端子后端于所述主体外与所述成对信号端子位于不同的排列方向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后端具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使所述成对信号端子后端于所述主体外与所述接地端子位于不同的排列方向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后端与所述主体纵向方向相平行,所述接地端子后端与所述主体纵向方向相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后端与所述主体纵向方向相垂直,所述接地端子后端与所述主体纵向方向相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前端于所述主体中位于每一所述成对信号端子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成对信号端子后端于所述主体外以所述第二侧面相互面对的方式排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成对信号端子后端于所述主体外以所述第一侧面相互面对的方式排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板,所述基部贯穿其前壁及后壁设有多个第一固持槽及多个第二固持槽,所述舌板内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固持槽对应连通的多个第一收容槽,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固持槽对应连通的多个第二收容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呈左右排列。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呈上下排列。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二端子组,所述二端子组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收容槽及对应的所述第二收容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端子组包含二成对所述信号端子及位于所述二对信号端子之间的一所述接地端子,另一所述端子组包含一成对讯号端子及位于所述成对讯号端子两侧的二电源端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一固持部,自所述第一固持部向前延伸的一第一接触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固持部向后弯折再水平延伸的一第一插脚部,所述第一插脚部露出所述主体外。所述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二固持部,自所述第二固持部向前延伸的一第二接触部,以及自所述第二固持部向后弯折再水平延伸的一第二插脚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脚部包含相连接在一起的与所述舌板延伸方向相同的一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舌板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一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舌板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插脚部包含相连接在一起的与所述舌板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一第三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舌板延伸方向相垂直的一第二焊接部。
CN2010205794847U 2010-10-26 2010-10-26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27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794847U CN201927747U (zh) 2010-10-26 2010-10-26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794847U CN201927747U (zh) 2010-10-26 2010-10-26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27747U true CN201927747U (zh) 2011-08-10

Family

ID=44431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79484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27747U (zh) 2010-10-26 2010-10-2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277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6916A (zh) * 2015-06-17 2015-10-07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
CN109301544A (zh) * 2018-10-09 2019-02-0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6916A (zh) * 2015-06-17 2015-10-07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直立型插座电连接器
CN109301544A (zh) * 2018-10-09 2019-02-0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8660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932689Y (zh) 电连接器
CN101964470B (zh) 连接器
CN2682644Y (zh) 电连接器
CN109861035B (zh) 高速连接器
CN111370890B (zh) 电连接器、转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2150590U (zh) 线缆插头连接器
CN20302665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589349U (zh) 电连接器
CN102544796B (zh)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4793279U (zh) 电连接器
CN103531965A (zh) 电连接器
CN104348040A (zh) 电连接器
CN212033365U (zh) 电连接器
CN201708308U (zh) 电连接器
CN207250764U (zh) 电连接器
CN203942101U (zh) 电连接器
CN201927747U (zh) 电连接器
CN201994447U (zh)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3250909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3536647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3730748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203466380U (zh) 电连接器
CN209461678U (zh) 电连接器
CN202872025U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