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6095U - 间接冷却模温机 - Google Patents

间接冷却模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26095U
CN201626095U CN2010201528981U CN201020152898U CN201626095U CN 201626095 U CN201626095 U CN 201626095U CN 2010201528981 U CN2010201528981 U CN 2010201528981U CN 201020152898 U CN201020152898 U CN 201020152898U CN 201626095 U CN201626095 U CN 201626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direct cooling
die heater
heater
cooling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528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文三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TA Manufacturin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WATA Manufactur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TA Manufacturing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WATA Manufactur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528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26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26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260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间接冷却模温机,其储液箱通过液体加压驱动部件管路连通加热筒,加热筒管路连通液体驱动部件,液体驱动部件通过模具管路连通加热筒,加热筒依次通过电磁阀和换热器管路连通储液箱,冷却液进管通过换热器管路连通冷却液出管,控制单元分别电路连接设置在循环调温纯净液体中的测温部件、电磁阀、加热筒中的加热部件、液体加压驱动部件和液体驱动部件,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设计独特,结构简洁新颖,循环调温纯净液体和冷却液体彻底分开并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以保证循环调温纯净液体不受污染,保持了循环调温纯净液体的清洁,在调节模具温度的同时,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间接冷却模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冷却模温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间接冷却模温机。
背景技术
橡塑行业的中温型(最高工作温度≤120℃)水循环模具温度调节机多数采用直接冷却方式,模具循环水和外界冷却水相互连通,在冷却水水质存在不良时,循环水的电导率上升,水中的Ca2+和Mg2+离子浓度增加,会造成模具及模温机易生锈和结垢,后果是:①.模具结垢后,热交换系数降低,传热效果差,注塑时产品的定型冷却时间延长,形成生产效率的下降。②.不清洁的水会加速模具的生锈,缩短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③.模温机管路和***结垢后,水循环量降低,模温机温度控制偏差加大,控温精度下降,直接影响客户产品的质量。④.模温机内部结垢会造成加热管爆裂和水泵机械密封破损漏水等系列模温机本体故障。⑤.外界冷却水要求一定的压力。
中国专利文献CN200610092842.X提供了一种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其通过使调温媒体在模具与可设置在室内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之间循环即可完结的同时,通过使冷却媒体在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内循环即可完结,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在可设置于室内的机柜中安装了调温媒体通过的加热罐,储存共同的调温媒体的冷却罐,加热加热罐内的调温媒体的加热器,冷却冷却罐内的调温媒体的冷却装置,使冷却后的调温媒体与加热罐内的调温媒体合流的合流泵,以及将加热罐排出的调温媒体提供给可动型及固定型的媒体提供泵,冷却装置则采用在机柜内循环的其它冷却媒体间接冷却调温媒体的构成。其调温媒体内循环***比较复杂。
中国专利文献CN200610051103.6披露了一种象鼻卸线机模具盒与卷筒液体冷却装置,它主要由水箱、高压齿轮泵、减压阀、热交换器、温度计、二路旋转分水接头、一路旋转分水接头,流量检测计、两通电磁阀、空心轴、旋转圆盘、卷筒冷却水腔、模具盒高压软管组成,两路循环水冷却***分别对模具盒模具卷筒进行强制冷却,冷却介质用乳化液,循环利用,可以起防锈作用。其由热交换器冷却。冷却介质乳化液的特殊的内循环***同样比较复杂。
而市场上少数采用间接冷却的中温型水循环模具温度调节机,机器内没有内置水箱,模具循环水的补充依然采用外界冷却水作补充水,还是没有解决因冷却水水质不良对模具及模温机本体造成损坏的问题。同时,外界冷却水还需要一定的压力,如果压力达不到要求,容易使冷却效果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存在的上述问题与缺陷,非常有必要对现有的冷却模温机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间接冷却模温机,该间接冷却模温机构思巧妙,设计独特,结构简洁新颖,循环调温纯净液体和外界冷却液体彻底分开并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以保证循环调温纯净液体不受外界冷却液体的污染,保持了循环调温纯净液体的清洁,在达到调节模具温度的同时,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间接冷却模温机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点是,包括储液箱、液体加压驱动部件、加热筒、液体驱动部件、换热器、测温部件、控制单元、冷却电磁阀、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所述储液箱中储存有循环调温纯净液体,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所述加热筒管路连通所述液体驱动部件,所述液体驱动部件通过要冷却的模具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所述加热筒依次通过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换热器管路连通所述储液箱,所述冷却液进管通过所述换热器管路连通所述冷却液出管,所述测温部件设置在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中,所述加热筒中设置有加热部件,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路连接所述测温部件、所述电磁阀、所述加热部件、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和所述液体驱动部件。
较佳地,所述加热部件是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竖向插设在所述加热筒中。。
较佳地,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液体增压驱动部件的上方,所述加热筒设置在所述液体驱动部件的上方。
较佳地,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口,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储液箱的侧面上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加热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放口。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第一截止阀和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设置在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的下游,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换热器管路连通所述储液箱。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第二截止阀、安全阀和第二压力表,所述安全阀和所述第二压力表均设置在所述液体驱动部件的下游,所述液体驱动部件通过所述第二截止阀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所述液体驱动部件通过所述第一球阀管路连通所述模具,所述模具通过所述第二球阀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储液箱的侧面。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过热防止器,所述过热防止器安装在所述加热筒的外部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冷却液进管中。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清洗接口,所述清洗接口设置在所述冷却液进管和/或所述冷却液出管中。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第一浮子开关,所述第一浮子开关悬吊在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并部分位于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中,所述第一浮子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中间容器和设置在所述中间容器中的第二浮子开关,所述加热筒通过所述中间容器管路连通所述换热器,所述中间容器中具有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所述第二浮子开关部分位于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中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较佳地,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是增压泵,所述液体驱动部件是媒体泵,所述换热器是板式换热器,所述测温部件是测温探头,所述控制单元是PID控制器,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是循环调温纯净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循环调温纯净液体与冷却液分隔开,两者通过换热器换热,保证循环调温纯净液体不受外界冷却液体的污染,保持了循环调温纯净液体的清洁,并通过测温部件测量循环调温纯净液体的温度,然后由控制单元控制加热部件的开与关以及控制电磁阀的通与断,来精确控制循环调温纯净液体的温度,使得进入模具的循环调温纯净液体达到最佳温度,构思巧妙,设计独特,结构简洁新颖,在达到调节模具温度的同时,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循环调温纯净液体可以是纯净水,冷却液可以是冷却水,且纯净水与冷却水分隔开,极大地降低模具和模温机因水质不良而造成的故障,构思巧妙,设计独特,结构简洁新颖,在达到调节模具温度的同时,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3、本实用新型内置增压泵,机器能够不受外界供水压力的影响,升温到120℃,构思巧妙,设计独特,结构简洁新颖,在达到调节模具温度的同时,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4、本实用新型的热的循环调温纯净液体排放不直接进入储液箱,先进入换热器,经冷却后再回储液箱,避免了热的循环调温纯净液体对储液箱的冲击,构思巧妙,设计独特,结构简洁新颖,在达到调节模具温度的同时,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5、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液位开关结构,即在储液箱设置有第一浮子开关,在加热筒处设置有第二浮子开关,能够更有效地起缺水保护作用,构思巧妙,设计独特,结构简洁新颖,在达到调节模具温度的同时,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6、本实用新型的储液箱设置在液体增压驱动部件的上方,所述加热筒设置在所述液体驱动部件的上方,只要储液箱和加热筒中加满循环调温纯净液体,机器无论是在运行还是停止状态,液体增压驱动部件和液体驱动部件内部都充满循环调温纯净液体,液体增压驱动部件和液体驱动部件机械密封不会因缺少循环调温纯净液体而形成干磨损坏,延长液体增压驱动部件和液体驱动部件的运行寿命和保养周期,节省水泵的维护费用。
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间接冷却的形式,液体驱动部件运行更加平稳,避免了直接冷却电磁阀的开闭而形成的水流脉动冲击,机器内液体驱动部件及附属软管还有压力表等部品的疲劳强度降低,机器的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包括储液箱1、液体加压驱动部件21、加热筒22、液体驱动部件3、换热器4、测温部件5、控制单元(未示出)、电磁阀6、冷却液进管7和冷却液出管8,所述储液箱1中储存有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所述储液箱1通过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21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22,所述加热筒22管路连通所述液体驱动部件3,所述液体驱动部件3通过要冷却的模具10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22,所述加热筒22依次通过所述电磁阀6和所述换热器4管路连通所述储液箱1,所述冷却液进管7通过所述换热器4管路连通所述冷却液出管8,所述测温部件5设置在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中,所述加热筒22中设置有加热部件2,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路连接所述测温部件5、所述电磁阀6、所述加热部件2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21和所述液体驱动部件3。
储液箱1下游设置液体加压驱动部21,以保证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的温度在120℃时为液态,防止气化。电磁阀6用于控制低温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是否进入加热筒22,即控制储液箱1内的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是从旁路直接进换热器4还是进入加热筒22。控制单元根据测温部件5测得的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的温度,控制加热部件2的开与关或电磁阀6的通与断。若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的温度正常为期望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加热部件2关闭,打开电磁阀6,储液箱1中的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进入加热筒22后,经过模具10带走热量后回到加热筒22,再由电磁阀6处进入换热器4回到储液箱1;若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的温度较低,控制单元控制加热部件2打开,利用加热部件2对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加热使之升温,关闭电磁阀6,即加热筒22处没有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流入换热器4,储液箱1中的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可以直接由旁路(例如下面将描述的第一截止阀24处)进入换热器4回到储液箱1;若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的温度较高,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6打开,即使储液箱1中的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进入加热筒22,经过模具10回到加热筒22后,再由电磁阀6处进入换热器4回到储液箱1,加热部件2关闭,利用冷却液体对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冷却使之降温。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21是增压泵,所述液体驱动部件3是媒体泵,所述换热器4是板式换热器,所述测温部件5是测温探头,所述控制单元是PID控制器,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是循环调温纯净水。板式换热器可以是不锈钢板式换热器作热交换器,能确保机器的冷却能力。测温探头可以设置在加热筒的下游,也可以设置在媒体泵的下游,也可以设置在其他合适位置,越靠近模具10,对模具10的温度的控制越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件2是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竖向插设在所述加热筒22中。用于加热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
较佳地,所述储液箱1设置在所述液体增压驱动部件21的上方,所述加热筒22设置在所述液体驱动部件3的上方。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箱1设置在所述增压泵的上方,所述加热筒22设置在所述媒体泵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箱1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口11,所述储液箱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2,所述储液箱1的侧面上部设置有溢流口13,所述加热筒22的底部设置有排放口23。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第一截止阀24和第一压力表25,所述第一压力表25设置在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21的下游,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21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24和所述换热器4管路连通所述储液箱1。所述第一截止阀24可以是手动截止阀,也可以是电动截止阀,若是电动截止阀,则与控制单元电路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截止阀24是手动截止阀,用于控制增压泵的压力大小,所述增压泵依次通过该手动截止阀和所述板式换热器管路连通所述储液箱1。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第二截止阀26、安全阀27和第二压力表20,所述安全阀27和所述第二压力表20均设置在所述液体驱动部件3的下游,所述液体驱动部件3通过所述第二截止阀26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22。所述第二截止阀26可以是手动截止阀,也可以是电动截止阀,若是电动截止阀,则与控制单元电路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截止阀26是手动截止阀,用于控制增压泵的压力大小,所述媒体泵通过该手动截止阀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22。安全阀27的作用是,当压力大于额定压力时,管路内的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冲破安全阀27阀门流出,以保证安全。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第一球阀14和第二球阀15,所述液体驱动部件3通过所述第一球阀14管路连通所述模具10,所述模具10通过所述第二球阀15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22。第一球阀14的数量任意,具体根据需要设置,一般为1-8个,或者更多,即可以设置一条管路连接至模具10,也可以设置好几条管路连接至模具10,第二球阀15的数量也是如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媒体泵通过所述第一球阀14管路连通所述模具10,所述模具10通过所述第二球阀15管路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液位计16,所述液位计16设置在所述储液箱1的侧面。液位计16将显示储液箱1内液体量的多少。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过热防止器17,所述过热防止器17安装在所述加热筒22的外部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过热防止器17是过热继电器。当加热筒22的温度过高时,过热继电器将信号传给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加热管停止加热,并控制电磁阀6打开进行冷却。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过滤器18,所述过滤器18设置在所述冷却液进管7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18是Y型过滤器。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清洗接口28,所述清洗接口28设置在所述冷却液进管7和/或所述冷却液出管8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冷却液进管7和所述冷却液出管8中均设置有所述清洗接口28。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第一浮子开关19,所述第一浮子开关19悬吊在所述储液箱1的顶部并部分位于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中,所述第一浮子开关19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浮子开关19部分位于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水中。当第一浮子开关19测得储液箱1中缺少循环调温纯净水时,将相关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增压泵和媒体泵停止工作。并可通过例如警报器通知工作人员通过注水口11往储液箱1中添加循环调温纯净水。或者触发自动注水装置通过注水口11往储液箱1中添加循环调温纯净水。
较佳地,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中间容器29和设置在所述中间容器29中的第二浮子开关30,所述加热筒22通过所述中间容器29管路连通所述换热器4,所述中间容器29中具有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所述第二浮子开关30部分位于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9中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浮子开关30部分位于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水中。事实上,第二浮子开关30也可以直接设置在加热筒22中。当第二浮子开关30测得中间容器29中缺少循环调温纯净水时,将相关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增压泵和媒体泵停止工作。并可通过例如警报器通知工作人员通过注水口11往储液箱1中添加循环调温纯净水。或者触发自动注水装置通过注水口11往储液箱1中添加循环调温纯净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大致如下:
1)将要冷却的模具10(在这里是金型模具)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构成如图1所示的结构,同时冷却液进管7接通冷却水,打开相关管路阀门(例如第一球阀14和第二球阀15);
2)从储液箱1的顶部的注水口11向储液箱1内加入循环调温纯净水,到储液箱1注满循环调温纯净水时,启动机器;
3)调节增压泵旁路的手动截止阀,使第一压力表25的压力达到规定范围;调节媒体泵旁路的手动截止阀,使第二压力表20的压力达到规定范围;
4)媒体泵将储液箱1中的循环调温纯净水输送到加热筒22,再由媒体泵输送到模具10,带走模具10中的热量,热的循环调温纯净水返回模温机,由加热筒22经过板式换热器与冷却水热交换,热的循环调温纯净水冷却后再回到储液箱1,完成整个循环控温过程(请参见图1,其中“→”表示冷却水流向,表示循环调温纯净水流向)。加热筒22中的循环调温纯净水温度通过测温探头由PID控制器自动调节,控制电磁阀6的ON和OFF,以及加热管的ON和OFF,来精确控制循环调温纯净水的温度,使得进入模具10的循环调温纯净水水达到最佳温度;
5)储液箱1为带箱盖的敞口设计,在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机器的最高工作温度为120℃,机器内部追加增压泵,增加压力使循环调温纯净水在超过100℃的情况下不沸腾蒸发,仅自然蒸发,机器运行后循环调温纯净水的补水量极少;
6)成型前模具10的预备升温,含循环调温纯净水、管道及模具10
a.循环调温纯净水升温需要的热量Q1(Kcal)
Q1=W1×C1×(θ21)
W1:循环水重量kg,
C1:水的比热1.0Kcal/kg·℃,
θ2:模具生产所需的温度,
θ1:常温,通常按20℃计算
b.管道的升温需要的热量Q2(Kcal)
Q2=W2×C2×(θ21)
c.模具的升温需要的热量Q3(Kcal)
Q3=W3×C3×(θ21)
总的升温所需的热量Q=Q1+Q2+Q3由机器内的加热管提供。
7)模温机正常工作时,模具10的热负荷通过不锈钢板式换热器由冷却水带走,热负荷Q=C×m×Δt(Kcal/Hr)
C:水的比热1.0Kcal/kg·℃
m:水的质量流量kg/Hr
Δt:冷却水进出板式换热器的温度差,通常取Δt=5℃
Q/860(KW)为板式换热器的选型依据。
本实用新型采用间接冷却方式,通过板式换热器分隔开循环调温纯净水与冷却水,两者的流动通路相互独立,并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保证循环调温纯净水不受外界冷却水的污染,保持了循环调温纯净水的清洁,并通过测温探头测量循环调温纯净水的温度,然后由PID控制器控制加热管的开与关以及控制电磁阀6的通与断,来精确控制循环调温纯净水的温度,使得进入模具10的循环调温纯净水达到最佳温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间接冷却模温机构思巧妙,设计独特,结构简洁新颖,循环调温纯净液体和外界冷却液体彻底分开并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以保证循环调温纯净液体不受外界冷却液体的污染,保持了循环调温纯净液体的清洁,在达到调节模具温度的同时,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14)

1.一种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箱、液体加压驱动部件、加热筒、液体驱动部件、换热器、测温部件、控制单元、冷却电磁阀、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所述储液箱中储存有循环调温纯净液体,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所述加热筒管路连通所述液体驱动部件,所述液体驱动部件通过要冷却的模具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所述加热筒依次通过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换热器管路连通所述储液箱,所述冷却液进管通过所述换热器管路连通所述冷却液出管,所述测温部件设置在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中,所述加热筒中设置有加热部件,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路连接所述测温部件、所述电磁阀、所述加热部件、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和所述液体驱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是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竖向插设在所述加热筒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液体增压驱动部件的上方,所述加热筒设置在所述液体驱动部件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口,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储液箱的侧面上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加热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放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第一截止阀和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设置在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的下游,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换热器管路连通所述储液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第二截止阀、安全阀和第二压力表,所述安全阀和所述第二压力表均设置在所述液体驱动部件的下游,所述液体驱动部件通过所述第二截止阀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所述液体驱动部件通过所述第一球阀管路连通所述模具,所述模具通过所述第二球阀管路连通所述加热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储液箱的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过热防止器,所述过热防止器安装在所述加热筒的外部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冷却液进管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清洗接口,所述清洗接口设置在所述冷却液进管和/或所述冷却液出管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第一浮子开关,所述第一浮子开关悬吊在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并部分位于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中,所述第一浮子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冷却模温机还包括中间容器和设置在所述中间容器中的第二浮子开关,所述加热筒通过所述中间容器管路连通所述换热器,所述中间容器中具有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所述第二浮子开关部分位于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中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冷却模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压驱动部件是增压泵,所述液体驱动部件是媒体泵,所述换热器是板式换热器,所述测温部件是测温探头,所述控制单元是PID控制器,所述循环调温纯净液体是循环调温纯净水。
CN2010201528981U 2010-04-08 2010-04-08 间接冷却模温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26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528981U CN201626095U (zh) 2010-04-08 2010-04-08 间接冷却模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528981U CN201626095U (zh) 2010-04-08 2010-04-08 间接冷却模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26095U true CN201626095U (zh) 2010-11-10

Family

ID=43057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52898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26095U (zh) 2010-04-08 2010-04-08 间接冷却模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2609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6882A (zh) * 2012-11-01 2013-01-23 东莞市艾科朗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低温型模温机
CN103228379A (zh) * 2010-11-24 2013-07-31 工业制冷有限公司 用于模具的集成的预加热和冷却***
CN104309086A (zh) * 2014-09-26 2015-01-28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更换的注塑机模温机组
CN105150426A (zh) * 2015-09-01 2015-12-16 太仓求精塑模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节能温控***
CN106493926A (zh) * 2016-12-08 2017-03-15 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新型模温机及其实现增压压强与温度相匹配的控制方法
CN111854496A (zh) * 2019-04-26 2020-10-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环道***的冷却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8379A (zh) * 2010-11-24 2013-07-31 工业制冷有限公司 用于模具的集成的预加热和冷却***
CN103228379B (zh) * 2010-11-24 2015-12-09 工业制冷有限公司 用于模具的集成的预加热和冷却***
CN102886882A (zh) * 2012-11-01 2013-01-23 东莞市艾科朗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低温型模温机
CN102886882B (zh) * 2012-11-01 2015-06-17 东莞市艾科朗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低温型模温机
CN104309086A (zh) * 2014-09-26 2015-01-28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更换的注塑机模温机组
CN105150426A (zh) * 2015-09-01 2015-12-16 太仓求精塑模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节能温控***
CN106493926A (zh) * 2016-12-08 2017-03-15 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新型模温机及其实现增压压强与温度相匹配的控制方法
CN106493926B (zh) * 2016-12-08 2019-07-16 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模温机及其实现增压压强与温度相匹配的控制方法
CN111854496A (zh) * 2019-04-26 2020-10-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环道***的冷却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6095U (zh) 间接冷却模温机
CN202037830U (zh) 水油两用模温机
CN100436978C (zh) 一种多贮水槽水蓄能***及其使用方法
CN203949361U (zh) 一种智能空气能生活热水制取***
JP5294501B2 (ja) 金型温度調節装置
CN109958882A (zh) 一种电解水制氢与合金储氢集成控制***
CN206387180U (zh) 多温电热水器
CN201509149U (zh) 循环冷却装置
CN201626070U (zh) 间接冷却模温机
CN103495712A (zh) 连铸结晶器冷却水预热***与方法
CN106391220A (zh) 砂磨机冷却循环余热利用装置
CN201837256U (zh) 一种窑头冷却器的有效降温和余热利用装置
CN202741716U (zh) 铸造大型铸件用冷却***
CN219934261U (zh) 水式模温机
CN203228385U (zh) 水循环模温机
CN102005861A (zh) 用于风力双馈发电机的循环冷却装置
CN210740535U (zh) 一种冷暖两用水箱及空调机组
CN201573327U (zh) 注塑机料筒冷却水控制装置
CN202779653U (zh) 连铸结晶器循环冷却水预热装置
CN204043940U (zh) 一种散热器冷热循环试验***
CN202636653U (zh) 一种热水器的取水装置
CN210135445U (zh) 超低温液体冷量回收装置
CN205537260U (zh) 超导散热器用一体加工设备
CN206152903U (zh) 砂磨机冷却循环余热利用装置
CN221403201U (zh) 一种集中供热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