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99989U - 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99989U
CN201599989U CN2010201249305U CN201020124930U CN201599989U CN 201599989 U CN201599989 U CN 201599989U CN 2010201249305 U CN2010201249305 U CN 2010201249305U CN 201020124930 U CN201020124930 U CN 201020124930U CN 201599989 U CN201599989 U CN 201599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oling tower
pump
ammonia
towe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249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瑞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249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99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99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999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由冷却塔组、热泵机组、管路及相应管道设备构成。具体讲就是:在传统的氨制冷***冷却塔组之后设置若干个热泵机组,冷却塔组到热泵机组蒸发器之间设置排热管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热泵机组蒸发器出口到冷却塔组设置冷却水管路,以此实现降低冷却塔工作负荷,部分回收制冷机组副产热,返用于生产或生活装置。

Description

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由冷却塔组、热泵机组、管路及相应管道设备构成。具体讲就是:在传统的氨制冷***冷却塔组之后设置若干个热泵机组,冷却塔组到热泵机组蒸发器之间设置排热管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热泵机组蒸发器出口到冷却塔组设置冷却水管路,以此实现降低冷却塔工作负荷,部分回收制冷机组副产热,返用于生产或生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空调和热泵应用越来越广,技术越来越成熟,但在市场应用当中,也存在出一些问题,比如:
(1)制冷机往往只考虑制冷过程,附产的热量要设置一套散热***排热,不仅投入大,占用额外空间,而且运行费用高,夏季造成热污染,浪费水资源等。
(2)热泵往往只考虑制热过程,附产冷量不易收集利用。水源热泵受环境条件限制大,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冬季效率低而且易结霜,多数情况下热源造价和排冷造价较高,既浪费冷量又不利推广。
(3)现有工业氨制冷***夏季制冷时,冷却塔负荷大,压缩机工作压力高,制冷能效比低。
根据上述情况,发明人构思如下一个新的***:
在传统的氨制冷***冷却塔组之后设置若干个热泵机组,冷却塔组到热泵机组蒸发器之间设置排热管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热泵机组蒸发器出口到冷却塔组设置冷却水管路,以此实现降低冷却塔工作负荷,部分回收制冷机组副产热,返用于生产或生活装置。
根据申请人所知,目前还没有这样一种的设备或***在市场上出现和应用。
发明内容
在传统的氨制冷***冷却塔组之后设置若干个热泵机组,冷却塔组到热泵机组蒸发器之间设置排热管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热泵机组蒸发器出口到冷却塔组设置冷却水管路,以此实现降低冷却塔工作负荷,部分回收制冷机组副产热,返用于生产或生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传统的氨制冷***冷却塔组之后设置若干个热泵机组,冷却塔组到热泵机组蒸发器之间设置排热管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热泵机组蒸发器出口到冷却塔组设置冷却水管路。
本实用新型特征是热泵机组数量多于一台时,可以设置为并联方式。
本实用新型特征是热泵机组数量多于一台且集热温度要求高时,可以设置为串联方式。
本实用新型特征是循环泵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置在冷却水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特征是在主要设备之间的管路上,可以增设水箱、膨胀罐、泵、管件、阀门等常规配件。
所谓冷却塔组,是指一台冷却塔或多台冷却塔联用的冷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热泵机组蒸发器吸热和压缩氨气放热的冷热互补效应,所以装置在节能的前提下,冷却塔氨气深度降温和热泵深度制热。热能和冷能都能得到有效利用。
(2)、压缩机工作温度降低,效率提高,功耗减少。
(3)、与单纯热泵比,不需要依赖环境热源条件,***简化,投资降低,能效比提高。
附图说明
图1:单台热泵组成的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
图2:两台热泵并联采热的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
图3:两台热泵机组串联的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
图4:两台热泵串联,然后双双并联采热的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
图中:
1、氨气进口管          2、液氨回流管
3、冷却塔组            4、冷却水管路
5、排热管路            6、循环泵
7、热泵(初级热泵)      8、热泵蒸发器(初级热泵蒸发器)
9、热泵冷凝器(初级热泵冷凝器)
10、中温流体入口管        11、热流体出口管
12、二级排热管路          13、二级循环管路
14、二级循环泵            15、膨胀罐
17、二级热泵              18、二级热泵蒸发器
19、二级热泵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传统的氨制冷***冷却塔组之后设置若干个热泵机组,冷却塔组到热泵机组蒸发器之间设置排热管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热泵机组蒸发器出口到冷却塔组设置冷却水管路。
根据公知的原理:
氨制冷时,氨气通过压缩机压缩升温后送至冷却塔降温冷凝,然后送去冷冻区汽化吸热,实现制冷目的;汽化后的氨气返回压缩机重新压缩。
制热剂在热泵机组内完成“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压缩”循环,从蒸发器吸热,在冷凝器放热生产热流体。
传统工艺当中,压缩后的氨气通过冷却塔中盘管(列管),靠喷淋泵抽取冷却塔蓄水槽冷却水喷淋在盘管(列管)表面进行冷却降温,变成液氨回流到储氨罐。喷淋水吸收氨气热量,部分蒸发散热,部分落入冷却塔蓄水槽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工艺不同的地方在于:冷却塔蓄水槽的水首先经过热泵蒸发器壳程降温后靠循环泵直接打返至冷却塔顶喷淋口(或先至蓄水槽再由喷淋泵送至喷淋口),降温冷却水喷撒在盘管(列管)表面对管内氨气冷却降温后落入冷却塔蓄水槽循环使用;中温流体经过热泵冷凝器,吸收带热冷却水的热量后,变成热流体送出,达到采热的目的。
附图中,所述“中温流体”、“热流体”、“载热流体”、“载冷流体”可以是水、空气、或者其它汽、液态物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单台热泵组成的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见附图1。
热氨气从氨气进口管1进入冷却塔组3的冷却盘管(列管),经冷却降温变成冷液氨从液氨回流管2流出。
冷却塔组3各蓄水槽的带热冷却水经排热管路5进入热泵蒸发器8壳程,被热泵7吸热降温后靠循环泵6直接打返至冷却塔组3各顶部喷淋口(或先至蓄水槽再由喷淋泵送至喷淋口),降温冷却水喷撒在冷却塔组3的各冷却盘管(列管)表面对管内氨气冷却降温后落入冷却塔组3各蓄水槽循环使用。
中温流体经中温流体入口管10进入热泵冷凝器9壳程,吸收带热冷却水的热量后,变成热流体经热流体出口管11送出,达到采热的目的。
热泵制热原理是公知的,在此就不赘述。
实施例2:两台热泵并联采热的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见附图2。
当一台热泵机组不能满足工艺负荷要求时,或者需要有一台机组备用时采取这一方案。
氨气冷凝、热泵机组工作和冷却水循环工作流程、原理同实施例1。
所不同的是:带热冷确水经排热管路5一分为二,分别进入两台热泵蒸发器8放热,降温冷却水自两台热泵蒸发器8之后合二为一,经冷却水管路4返回冷却塔组3;中温流体经中温流体入口管10一分为二,分别进入两台热泵冷凝器9吸热,热流体自两台热泵冷凝器9之后合二为一,经热流体出口管11送出。
三台或更多热泵机组并联以此类推。
实施例3:两台热泵机组串联的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见附图3。
当工艺要求热流体出口温度较高时或者带热冷却水与热流体温差较大时采取这一方案。
氨气冷凝、初级热泵机组工作和冷却水循环工作流程、原理同实施例1。
其装置流程有所不同,增加了二级热泵机组17、二级循环泵14、膨胀罐15、二级排热管路12、排冷管路13。
装置工作流程、原理如下:
热氨气从氨气进口管1进入冷却塔组3的冷却盘管(列管),经冷却降温变成冷液氨从液氨回流管2流出。
冷却塔组3各蓄水槽的带热冷却水经排热管路5进入初级热泵蒸发器8壳程,被初级热泵7吸热降温后靠循环泵6直接打返至冷却塔组3各顶部喷淋口(或先至蓄水槽再由喷淋泵送至喷淋口),降温冷却水喷撒在冷却塔组3的各冷却盘管(列管)表面对管内氨气冷却降温后落入冷却塔组3各蓄水槽循环使用。
从初级热泵冷凝器9出来的载热流体经二级排热管路12送入二级热泵蒸发器18,释放热量后变成载冷流体,经二级排冷管路13返回初级热泵冷凝器9壳程并构成循环。循环动力依靠二级循环泵14。循环管路上设置膨胀罐15以保证压力稳定。
中温流体经中温流体入口管10进入二级热泵冷凝器19壳程,吸收载热流体的热量后,变成较高温度的热流体经热流体出口管11送出,达到采热的目的。
二级热泵17对初级热泵7排出的载热流体进行再次提温,使得热流体的温度相对提高,或者热流体与带热冷却水的温差加大。
三级或更多级热泵串联以此类推。
实施例4:两台热泵串联,然后双双并联采热的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见附图4。
当工艺要求热流体出口温度较高或者要求带热冷却水与热流体温差较大,同时采热负荷较大,两台热泵机组串联不能满足工艺负荷要求时,或者需要有机组备用时采取这一方案。
氨气冷凝、热泵机组工作和冷却水循环工作流程、原理同实施例1。
单路串联的两台热泵机组工作原理同实施例3。
将单路串联的两台热泵机作为一个深度制热的热泵组考虑,则这一方案的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
更多热泵机组的组合装置以此类推。

Claims (5)

1.一种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其特征是:在传统的氨制冷***冷却塔组之后设置若干个热泵机组,冷却塔组到热泵机组蒸发器之间设置排热管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热泵机组蒸发器出口到冷却塔组设置冷却水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其特征是热泵机组数量多于一台时,可以设置为并联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其特征是热泵机组数量多于一台且集热温度要求高时,可以设置为串联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其特征是循环泵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置在冷却水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其特征是在主要设备之间的管路上,可以增设水箱、膨胀罐、泵、管件、阀门等常规配件。
CN2010201249305U 2010-01-28 2010-01-28 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99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249305U CN201599989U (zh) 2010-01-28 2010-01-28 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249305U CN201599989U (zh) 2010-01-28 2010-01-28 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99989U true CN201599989U (zh) 2010-10-06

Family

ID=4281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2493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99989U (zh) 2010-01-28 2010-01-28 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9998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7968A (zh) * 2011-06-16 2011-12-21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循环水余热回收综合利用***
CN103691255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古明见 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废气回收再生方法
CN111121339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山东惠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余热或地热能空气能联用发电和制冷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7968A (zh) * 2011-06-16 2011-12-21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循环水余热回收综合利用***
CN103691255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古明见 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废气回收再生方法
CN111121339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山东惠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余热或地热能空气能联用发电和制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0665B (zh) 一种煤矿空气压缩机废热回收利用***
CN101929715B (zh) 高效节能空调机组
CN102393054B (zh) 一种空调热水***
CN202149545U (zh) 一种带热回收和加湿功能的新风机组
CN103058306B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海水淡化***
CN101403540A (zh) 一种热泵式制热、制冰方法和装置
CN104456786A (zh) 蒸发冷凝式一体化冷水机组
CN201429259Y (zh) 带热回收的蒸发冷水机组
CN104061643A (zh) 闭式热源塔热泵与蒸发冷却联合的空调***
CN201599989U (zh) 氨制冷***收集余热装置
CN203159268U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海水淡化***
CN103629858B (zh) 一种带喷淋除尘的直接蒸发式矿井回风源热泵***
CN203190713U (zh) 一种增压型三相吸收式蓄能装置
CN204757443U (zh) 粘胶脱气冷却循环水降温***
CN108662802A (zh) 绿色热泵制冷制热***、制冷制热方法及空调
CN202955905U (zh) 空气冷却器与蒸发式冷凝器相结合的冷水机组
CN214701318U (zh) 一种环保型循环制冷***
CN204329215U (zh) 板管-填料复合式蒸发冷却器与机械制冷一体化空调机组
CN102147169A (zh) 氨制冷***副产热回收装置
CN203657268U (zh) 一种带喷淋除尘的直接蒸发式矿井回风源热泵***
CN209857278U (zh) 一种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冷却***
CN203907864U (zh) 能量回收和水蓄冷相结合的空调装置
CN202361689U (zh) 一种煤矿空气压缩机废热回收利用***
CN202521939U (zh) 一种热泵***及干燥***
CN201611159U (zh) 一种新型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