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62417U - 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62417U
CN201562417U CN2009202041960U CN200920204196U CN201562417U CN 201562417 U CN201562417 U CN 201562417U CN 2009202041960 U CN2009202041960 U CN 2009202041960U CN 200920204196 U CN200920204196 U CN 200920204196U CN 201562417 U CN201562417 U CN 201562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to layer
layer
oled display
display screen
touch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041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041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62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62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6241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包括:电源、电极、发光层、电洞传递层、第一ITO层和基板,所述第一ITO层位于基板之上,所述发光层位于电极和电洞传递层之间,所述电源的阳极与第一ITO层连接,所述电源的阴极与电极相连,还包括第二ITO层,所述第一ITO层和第二ITO层之间有空隙。通过第二ITO层和第一ITO层的接触,导通了电路,实现触摸功能,给用户提供了便利。

Description

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OLED显示屏,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显示技术在现代通信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手机、数码相机、掌上电脑等数码信息产品的普及,清晰、轻便的显示屏件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OLED(有机发光二级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而导致有机材料发光的显示器件。OLED是继CRT、PDP、LCD之后的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OLED显示屏具有超轻、超薄(厚度可低于1mm)、亮度高、清晰度高等优点。
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触摸屏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的触摸屏技术比较厚重,给用户带来不便。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触摸屏结构。该触摸屏结构包括依次布置的硬膜层11、光学膜片12、ITO(Indium Tin Oxides,简称铟锡氧化物)层13和玻璃基板14。该触摸屏结构加载于LCD显示屏之上,比不带触摸功能的显示屏厚了许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触摸屏功能的OLED显示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包括:电源、电极、发光层、电洞传递层、第一ITO层和基板,还包括第二ITO层,第一ITO层和第二ITO层之间设有绝缘层。其中,第一ITO层位于基板之上,第二ITO层位于所述第一ITO层和所述电洞传递层之间,发光层位于电极和电洞传递层之间。电源的阳极与第一ITO层连接,所述电源的阴极与电极相连。
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外力之下,第二ITO层与第一ITO层接触而导通。根据触摸点位置的不同,电路产生不同的电流,从而根据电流的大小判断触摸点的位置,实现OLED显示屏的触摸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屏厚度上较薄,给用户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OLED显示屏的驱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包括:电源27、电极21、发光层22、电洞传递层23、第一ITO(Indium Tin Oxides,简称铟锡氧化物)层25和基板26,还包括第二ITO层24,第一ITO层25和第二ITO层24之间设有绝缘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ITO层25位于基板26之上,第二ITO层24位于所述第一ITO层25和所述电洞传递层23之间,发光层22位于电极21和电洞传递层23之间。电源27的阳极与第一ITO层25连接,所述电源27的阴极与电极21相连。所述绝缘层为位于第一ITO层和第二ITO层之间的空隙层。
第二ITO层24在外力之下,与第一ITO层25接触,导通电路产生不同的电流,根据不同电流的大小判断触摸点的位置。所述绝缘层为填充于第一ITO层和第二ITO层之间若干隔离点。所述隔离点成透明状。具体地,在第一ITO层25和第二ITO层24之间有很多细小的透明隔离点把两层ITO导电层隔开绝缘,当有外力施加于OLED显示屏时,两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在X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
通常在电源27的阳极加上2~10V的直流正电压,阴极为0V。OLED显示屏在直流电产生的偏压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就会发生移动,分别向电洞传递层23注入,迁移到发光层22。当二者在发光层22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发光层22中的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
发光层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以有机染料和颜料等为发光材料的小分子基OLED,另一种是以共轭高分子为发光材料的高分子基OLED,简称为PLED。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器件的制备工艺不同:小分子器件主要采用真空热蒸发工艺,高分子器件则采用旋转涂覆或喷墨工艺。
电极21为透明金属材质,基板26一般采用玻璃材质,但也可以使用塑料或聚酯薄膜,采用塑料或聚酯薄膜作为基板的OLED是软质的,可以弯曲或折叠。
在第二ITO层24上布有四条电极走线,当有外力施加于电极21上时,四条电极走线会产生不同的电流传送至驱动电路。四条电极走线的电流和触摸点到OLED显示屏四个角落的距离成反比关系,当检测到电流大小后,可以通过比例关系判断触摸点的位置。所述触摸屏上的电极走线与驱动电路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
请一并参考图3,图3所示为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有电流采集模块10、坐标位置判断单元20、中央控制单元30和OLED显示模块40。电流采集模块10采集触摸屏被触摸点的电流信号,将触摸点的电流信号输出至坐标判断单元20,坐标位置判断单元20根据触摸点的电流信号判断被触摸点的坐标位置,同时发送被触摸点的坐标位置信号至中央控制单元30,中央控制单元30根据坐标位置信号得出相应的指令,发出命令或者数据至OLED显示模块40,驱动OLED显示模块40进行相应的图像显示。
当有外力对OLED显示屏进行触摸时,电流采集模块10就采集出OLED显示屏的四个电极走线的电流大小并输出至坐标位置判断单元20,坐标位置判断单元20判断出该被触摸点的坐标信号(包括触摸屏X方向和Y方向的坐标)并转换为相应的控制信号并输出至中央控制单元30。显然,当用户改变所触摸的位置时,电流采集模块10采集出的电流信号也相应改变,坐标位置判断单元20输出的位置信号以及中央控制单元30输出的控制信号也相应调整,使OLED显示模块40显示的图像也相应改变。当有外力在OLED显示屏上进行下一次书写操作时,电流采集模块10继续采集电流信号,中央控制单元30也连续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OLED显示模块40将用户所进行的操作显示出来。
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二ITO层24和第一ITO层25的接触,导通了电路,实现触摸功能,且在OLED显示屏上集成了触摸功能,比原始触摸屏的厚度薄,给用户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包括:电源、电极、发光层、电洞传递层、第一ITO层和基板,所述第一ITO层位于基板之上,所述发光层位于电极和电洞传递层之间,所述电源的阳极与第一ITO层连接,所述电源的阴极与电极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ITO层,所述第一ITO层和第二ITO层之间设有绝缘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ITO层位于所述第一ITO层和所述电洞传递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位于第一ITO层和第二ITO层之间的空隙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填充于第一ITO层和第二ITO层之间若干隔离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点成透明状。
CN2009202041960U 2009-08-31 2009-08-31 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62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41960U CN201562417U (zh) 2009-08-31 2009-08-31 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41960U CN201562417U (zh) 2009-08-31 2009-08-31 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62417U true CN201562417U (zh) 2010-08-25

Family

ID=42627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0419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62417U (zh) 2009-08-31 2009-08-31 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62417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6816A (zh) * 2011-11-19 2012-04-25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显示不良修复方法
CN102760405A (zh) * 2012-07-11 2012-10-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图像暨触摸感应的方法
CN103872092A (zh) * 2014-04-03 2014-06-18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显示屏的制造方法
CN104281350A (zh) * 2014-09-30 2015-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122188A (zh) * 2014-01-27 2015-12-0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Oled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和触控屏制作方法
US9647040B2 (en) 2011-07-28 2017-05-09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47040B2 (en) 2011-07-28 2017-05-09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426816A (zh) * 2011-11-19 2012-04-25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显示不良修复方法
CN102760405A (zh) * 2012-07-11 2012-10-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图像暨触摸感应的方法
WO2014008681A1 (zh) * 2012-07-11 2014-01-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图像暨触摸感应的方法
CN102760405B (zh) * 2012-07-11 2015-01-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图像暨触摸感应的方法
CN105122188A (zh) * 2014-01-27 2015-12-0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Oled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和触控屏制作方法
CN105122188B (zh) * 2014-01-27 2017-11-0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Oled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和触控屏制作方法
CN103872092A (zh) * 2014-04-03 2014-06-18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显示屏的制造方法
CN104281350A (zh) * 2014-09-30 2015-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3244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1562417U (zh) 具有触摸功能的oled显示屏
CN106201142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04102098U (zh) 窄边框的内嵌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触控结构
CN101387772B (zh) 触控显示面板、显示器和手机
EP2437100A2 (en) Display device
CN108735780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CN201247447Y (zh) 触控手写板
CN201725304U (zh) 触控式透明键盘
CN204178340U (zh) 窄边框高正确性内嵌显示触控结构
CN204178341U (zh) 窄边框高正确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触控结构
CN205068332U (zh) 内嵌显示触控结构
CN104503654A (zh) 触控感应单元、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6125986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7168578A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427125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1447507A (zh) 一种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CN201293893Y (zh) 一种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3401967A (zh) 移动终端及其触摸屏
CN205122587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4699290A (zh) 触控面板
TWI416924B (zh) 觸控顯示面板、顯示器及行動電話
CN103543889B (zh) 单层电容式触摸屏制作方法
CN10428135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4129712U (zh) 窄边框的内嵌式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触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8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