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9544Y - 负压墨盒 - Google Patents

负压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19544Y
CN201419544Y CN2009201313972U CN200920131397U CN201419544Y CN 201419544 Y CN201419544 Y CN 201419544Y CN 2009201313972 U CN2009201313972 U CN 2009201313972U CN 200920131397 U CN200920131397 U CN 200920131397U CN 201419544 Y CN201419544 Y CN 20141954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negative pressure
print cartridge
storage chamber
cartridg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313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钦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star Im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star Im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star Im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313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1954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1954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1954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墨盒,其包括盒体和面盖,该面盖设有主体部和盖部,该面盖的主体部伸入到该盒体内,该面盖的盖部罩住该盒体,该盒体与该面盖的主体部之间的空间形成储墨腔,该面盖的主体部内形成有与出墨口连通的负压腔,该面盖的主体部上设有连通该负压腔和储墨腔的吸墨通道,该面盖的盖部上还设有导气孔,该面盖的主体部上还设有导气通道,该导气孔通过该导气通道与该储墨腔连通,在该导气通道通向该储墨腔的出口处设有负压产生机构。本实用新型由于其墨盒底部设有负压产生机构,在打印开始至墨水用完为止,墨盒内始终有负压存在,保证了墨水能够稳定的供出,解决了待机滴墨等问题。

Description

负压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在喷墨打印机上的墨盒,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负压墨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喷墨打印技术中,有一些喷墨打印机采用海绵这种可以保持液体的材料来保持墨盒中的墨水。美国专利US6293660公开了一种实施方案:在普通的打印机中,把液滴喷到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喷墨头装在托架上,托架可在与介质平行的平面内沿与供纸方向垂直做往复运动。在这种扫描型装置中,托架响应指示在一条线上运动,液滴响应喷出信号喷出在纸上成像,随后纸由供送装置供送通过一定的距离,这些操作反复进行。作为墨滴喷出型,有使电热转换元件(加热器)型及使用压电元件型(压电型),在这些形式中,液体的喷出由电信号控制。在使用电热转换元件的方法中,电信号供到电热转换元件使得邻近电热转换元件的墨瞬时沸腾,由瞬时沸腾引起的气泡突然增长液滴以高速度喷出。
由于成像过程中液体消耗,喷液头需要总是被供以液体。为完成这个过程,有一种***,例如,其中一墨容器设在喷墨记录装置的主组件中,供墨管从墨容器延伸到记录头,由喷墨头和墨容器之间的静压头差提供的负压供墨。但是,这种结构导致结构笨重,因此从尺寸及价格言,它不可能用于现代型的机器。
另一种***是带液体容器型,其中液体容器可相对于装在托架上的喷液头可拆卸地安装,并且与喷墨头的供液口连接。在该***中,在容器的液体消耗掉后,用新的液体容器替换完液体的容器。
在这种装液体型中,喷液头通常设在低于液体容器。因此,如果液体容器具有通大气的结构,必须设一个装置产生预定的负压以防止液体通过喷液头的液滴喷出口(孔)露出。另外,为了稳定喷液性能,应在喷液头的液滴喷出口保持稳定的弯液面。在这种液体容器中,负压调节考虑到了在喷液头的喷出部分和容器中的液体表面之间的静压头差的一预定值,以在喷出口保持稳定的弯液面。因此,在液体容器中的液体状态对从喷液头喷出液滴的性能有影响。
为了产生这种负压,大多结构的墨盒采用了海绵类的多孔材料的形式,一般吸收材料原始尺寸比容器的内部容积大,当放入容器中被压缩。采用这种***可以提供稳定的负压避免漏墨等问题,但是由于负压的绝对值随着吸收材料中含的墨的消耗而增加使吸收材料中的墨有时不能完全用完。
所以在墨盒内墨水耗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海绵自身有一定的吸附力,致使墨水不能全部排出,对用户带来资源的浪费,并且造成环境的污染。
于是,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利用非吸附性材料,或减小吸附性材料体积的方式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有一种墨盒是利用非常小体积的海绵控制负压的方式,达到了以上目的。其负压控制原理是:采用安置在墨盒底部的浸湿的海绵堵在进气的通道内,来增加进气的阻力。当内外的气体的压力差所产生的压力大于进气的阻力时,导气通道开始导气。这样随着打印的进行,内部负压到一定值时,负压腔就会进一定量空气,负压就减小到压力差所产生的压力等于进气阻力时的水平,负压腔内会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但是,此技术打印机停止工作后,由于海绵本身材料的问题,会发生渗气现象。负压腔内的负压在墨盒放置一段时间后会由于渗气的原因而消失。在负压消失后,墨盒会产生待机滴墨的现象。墨滴由喷嘴滴出,污染打印机的内部部件。所以此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为了消除以上缺陷,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的负压墨盒以避免滴墨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墨盒,以解决待机滴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墨盒,其包括盒体和面盖,所述面盖设有主体部和盖部,所述面盖的主体部伸入到所述盒体内,所述面盖的盖部罩住所述盒体,所述盒体与所述面盖的主体部之间的空间形成储墨腔,所述面盖的主体部内形成有与出墨口连通的负压腔,所述面盖的主体部上设有连通所述负压腔和储墨腔的吸墨通道,所述面盖的盖部上还设有导气孔,所述面盖的主体部上还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孔通过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储墨腔连通,在所述导气通道通向所述储墨腔的出口处设有负压产生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气通道内以防止墨水回流到所述导气孔的墨水阻隔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墨水阻隔机构为吸墨海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负压产生机构为负压海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气通道的下部呈“S”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盖的盖体上设有供墨水注入到所述储墨腔的注墨口,所述注墨口上设有塞住所述注墨口的胶塞。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墨通道呈“S”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墨口从所述储墨腔内伸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墨口处设有用于阻止所述储墨腔内的墨水流出的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墨口上还设有棉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墨盒由于储墨腔只有相当小的负压海绵,墨水在储墨腔内不会出现残留,从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由于其墨盒底部设有负压产生机构,并用密封圈将内外两腔体隔开,所以在打印开始至墨水用完为止,墨盒内始终有负压存在,保证了墨水能够稳定的供出,不会产生待机滴墨的现象。另外,由于在导气通道中设置有墨水阻隔机构,可以将有震荡或气压变化引起的回流墨水吸收,达到防止回流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墨盒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墨盒的面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墨盒的面盖的部分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墨盒的负压产生机构的透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墨盒的墨水阻隔机构的透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墨盒上部负压腔和导气通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同参照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墨盒包括盒体10,面盖20,以及设置在该盒体10里的负压产生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负压产生机构为负压海绵30。该面盖20包括主体部和盖部,该面盖的主体部伸入到盒体10内,面盖20的盖部罩住盒体10的开口端。
在该面盖20***并盖住该盒体10之后,该面盖20与该盒体10形成箱体,该盒体10与该面盖20之间的空间形成储墨腔15。该面盖20的主体部内部设有具有出墨口26的负压腔21,该面盖20上部的盖部设有导气孔22,该面盖20的主体部上还独立设有连通导气孔22和储墨腔15的导气通道221(见图4)、连通该储墨腔15和该负压腔21的吸墨通道226、以及注墨口29。
该导气通道221呈不规则形状,在该导气通道221的下部形成呈“S”形状的通道224,该负压海绵30设置在该储墨腔15内且设置在该呈“S”形状的通道224出口处,以增加气体进入的阻力。在向该储墨腔15注墨之后用一个胶塞50塞住该注墨口29防止墨水泄露。该吸墨通道226亦呈“S”形状且与“S”形状的通道224并列设置在该面盖20的主体部的下部。
该负压墨盒由外部的储墨腔15和内部的负压腔21配合而形成,该负压腔21的出墨口26端从该储墨腔15内伸出,在该出墨口26处用一密封圈40密封所述储墨腔15以阻止储墨腔15内的墨水流出。有一墨水阻隔机构设置于导气孔通道221内,以防止墨水回流由导气孔22溅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墨水阻隔机构为一块设置在该面盖20的导气通道221内的吸墨海绵60。该吸墨海绵60呈蓬松状态,其作用是防止负压墨盒在运输等震荡过程中,吸附从导气通道221逆流的墨水流到导气孔22处。
在该出墨口26处还设有棉芯27,其作用是在墨盒使用过程中(包括安装与拆卸),需要保持墨水位于墨盒中不至于滴下来,该棉芯27一方面配合墨盒的负压保持墨水,另一方面与打印口配合使墨水更充分的供给。
请一同参照图4,图5及图6所示,当墨盒装入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随着墨水的消耗,墨水由墨盒的出墨口26不断流出,而吸墨通道226的进墨口始端处于墨盒的最底部,墨水由下向上流动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在打印头供墨口的吸力作用下,墨水从储墨腔15不断地经过吸墨通道226由下向上吸入负压腔21(如图4所示)。负压腔21的上部采用薄膜封焊(如图6所示)。而导气通道221的底部呈“S”形状的通道224的出口处安置有负压海绵30,为了增大进气阻力,该负压海绵30呈压缩状态,其作用是在墨水消耗过程中,使墨盒内产生负压。
在储墨腔15内产生一定负压后,气体才能由导气孔22进入导气通道221,然后从呈“S”形状的通道224的入口处进入储墨腔15内。打印停止后,由于在出墨口26处用密封圈40密封该储墨腔15(如图3所示),该出墨口26不会与储墨腔15直接连通,保证了在打印停止后负压持续存在。
本实用新型负压墨盒的供墨过程如下:当打印机由出墨口26消耗掉一定量的墨水后,负压腔21的墨水量减少,于是通过吸墨通道226从储墨腔15内吸取墨水,储墨腔15中的墨水减少后,会从导气通道吸入空气补充其消耗的空间,由于设置在墨盒底部的浸有墨水的负压海绵30堵住了气体进入储墨腔15,阻碍空气的流通,造成了只有墨水流出而没有空气流入,由此产生了负压。当打印进行一段时间后,负压产生的吸力与进气的阻力相等后,负压海绵30才开始导气,气体由负压海绵30处流入。此时出墨量与进气量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由此保证了负压的稳定存在。在储墨腔15的墨水用完后由于负压海绵30一直处于浸湿的状态,所以进气阻力一直存在,保证了负压的持续存在。以上的供墨过程分两个阶段,在初始阶段,墨水流出,因为有进气阻力的存在(负压海绵30产生的),所以暂时不进气。在第二阶段,由于墨盒在装入打印机后只有进气孔与外界连通,在出墨量达到一定值时负压也随之增大,当负压产生的吸力与负压海绵30产生进气阻力相等时,进气孔开始进气。并保持了动态平衡。
气体的流向过程如下:气体从该导气孔22进入导气通道221,然后穿过该墨水阻隔机构进入该呈“S”形状的通道224,然后穿过该负压海绵30进入该储墨腔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墨盒由于上述储墨腔15只有相当小的负压海绵30,墨水在储墨腔15内不会出现残留,以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由于其墨盒底部设有负压产生机构(负压海绵30),并用密封圈将内外两腔体隔开,所以在打印开始至墨水用完为止,墨盒内始终有负压存在,保证了墨水能够稳定的供出,不会产生待机滴墨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负压墨盒,即使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高幅震荡或高温环境引起的气压变化,也不会造成漏墨或墨水由导气口溢出。由于在导气通道中设置有墨水阻隔机构,可以将有震荡或气压变化引起的回流墨水吸收,达到防止回流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负压墨盒,其包括盒体和面盖,所述面盖设有主体部和盖部,所述面盖的主体部伸入到所述盒体内,所述面盖的盖部罩住所述盒体,所述盒体与所述面盖的主体部之间的空间形成储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的主体部内形成有与出墨口连通的负压腔,所述面盖的主体部上设有连通所述负压腔和储墨腔的吸墨通道,所述面盖的盖部上还设有导气孔,所述面盖的主体部上还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孔通过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储墨腔连通,在所述导气通道通向所述储墨腔的出口处设有负压产生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气通道内以防止墨水回流到所述导气孔的墨水阻隔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阻隔机构为吸墨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产生机构为负压海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的下部呈“S”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的盖体上设有供墨水注入到所述储墨腔的注墨口,所述注墨口上设有塞住所述注墨口的胶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墨通道呈“S”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口从所述储墨腔内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口处设有用于阻止所述储墨腔内的墨水流出的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口上还设有棉芯。
CN2009201313972U 2009-04-30 2009-04-30 负压墨盒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1954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313972U CN201419544Y (zh) 2009-04-30 2009-04-30 负压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313972U CN201419544Y (zh) 2009-04-30 2009-04-30 负压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19544Y true CN201419544Y (zh) 2010-03-10

Family

ID=41806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31397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19544Y (zh) 2009-04-30 2009-04-30 负压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19544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8704A (zh) * 2012-03-30 2013-10-23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及其墨水注入方法
CN104943388A (zh) * 2014-03-31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9228674A (zh) * 2018-09-28 2019-01-18 北海市天硌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可多次填充的墨盒
CN111572206A (zh) * 2020-03-27 2020-08-2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及再生墨盒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8704A (zh) * 2012-03-30 2013-10-23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及其墨水注入方法
CN104943388A (zh) * 2014-03-31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9228674A (zh) * 2018-09-28 2019-01-18 北海市天硌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可多次填充的墨盒
CN111572206A (zh) * 2020-03-27 2020-08-2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及再生墨盒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3154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供給機構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207044931U (zh) 一种打印机供墨装置
US8500258B2 (en) Inkjet printer with float valve regulation of hydrostatic ink pressure
CN202213315U (zh) 墨盒灌墨装置
US6585007B2 (en) Method for filling liquid into liquid container and apparatus adapted to use such method
JP2005219483A (ja) 一定の圧力下でインクを連続的に供給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181725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070874Y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JP2020146991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充填方法
CN102371767B (zh) 一种负压式墨盒填充装置、***及填充方法
CN201419544Y (zh) 负压墨盒
CN102529386A (zh) 一种墨盒填充装置、墨盒填充***及相应的墨盒填充方法
US20070103520A1 (en) Interior pressure self-adjustable ink supply cartridge structure
CN201922646U (zh) 墨盒填充装置和墨盒填充组件
CN202412917U (zh) 墨盒
CN101844455B (zh) 墨盒注墨方法和墨盒
CN201784253U (zh) 一种负压式墨盒填充装置
CN2740403Y (zh) 方便加墨的墨盒
US8371682B1 (en) Ink replenishing system for ink jet printers
US20190375211A1 (en) Inkjet Printer
KR101442631B1 (ko) 프린터의 무한 잉크공급기
CN103895358A (zh) 打印机墨盒
CN101774300A (zh) 无海绵墨盒
CN201604359U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101332718A (zh) 一种头墨分离式喷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UHAI NASIDA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INESTAR IMAG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10

Address after: 519060, Guangdong, Zhuhai, No. 1 Zhuhai Road, building 5, building 3883 A

Patentee after: Zhuhai Nasida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No. 63 Mingzhu North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Guangdong, Zhuhai

Patentee before: Ninestar Image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