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01997Y - 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01997Y
CN201401997Y CN2009200703783U CN200920070378U CN201401997Y CN 201401997 Y CN201401997 Y CN 201401997Y CN 2009200703783 U CN2009200703783 U CN 2009200703783U CN 200920070378 U CN200920070378 U CN 200920070378U CN 201401997 Y CN201401997 Y CN 20140199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gas
expansion gear
import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703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龚岳俊
卜荣翔
张孝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703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0199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0199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0199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通过把涡流管设置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涡流管冷端把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旁通到蒸发装置进口,从而实现了在不使用压缩机变频或数码及不使用其它旁通技术的条件下精确调节制冷***的制冷量,提高了制冷***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
背景技术
现有蒸气压缩式制冷***中控制制冷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节流控制法,(2)能量控制法,(3)旁通控制法。其中旁通控制法最节能、最有效地实现制冷量的调节。
旁通控制法包括热气旁通和液体旁通,是在制冷***循环回路上各元器件之间连接一条旁通管线,靠控制旁通阀的开度来改变制冷***的制冷量的输出。如美国专利US 6202431(Adaptive hot gas bypass control for centrifugal chillers)。此专利介绍了一种热气旁通方法,其制冷原理图如图1所示,热气旁通阀134通过管线136和138分别连接到压缩机的进排气端,当热气旁通阀134的开度增大时,使部分气态制冷剂不经过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直接旁通流回压缩机,这样可以减少蒸发器的供液量来实现制冷量的调节,以防止压缩机110喘振。但是采用这种控制***对蒸发器的回油不利,而且制冷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高,导致润滑油变稀,润滑条件恶化,甚至会引起润滑油的碳化和出现拉缸等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美国专利US4769998(Precision-controlled water chiller)中把压缩机排出的部分制冷剂蒸气通过旁通阀引入到蒸发器的进口,如图2中所示,电磁式热气旁通阀9把压缩机部分制冷剂蒸气旁通到蒸发器近口处。当热负载变小时,电磁式旁通阀开启并调节开度,旁通的制冷剂蒸气在蒸发装置中抵消一部分制冷量,从而降低制冷量的输出。但是未被抵消的制冷剂液体与载冷剂换热的面积就增大了,根据公式Q=F·A·ΔT换热量增大,获得相对较高的低压过热蒸气,同时还有抵消一部分制冷量的制冷剂蒸气和制冷剂液体换热也变为低压过热蒸气,这样使得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升高和吸排气温度超出了压缩机的许可范围。
为解决上述旁通后导致压缩机吸排气温度高的不足,如图3所示,中国专利CN1515860A(恒温液循环装置)在US4769998专利的基础上,多加了一条冷凝旁通管线12,一端连接在冷凝器的出口,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的吸气口,当被控对象热负荷减小时,电子膨胀阀59的开度增大调节制冷量的输出,同时可能导致压缩机吸排气温度升高,这时电子膨胀阀57开度增大,来自冷凝器的高温高压液体经过电子膨胀阀57变为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与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制冷剂蒸气混合,使得压缩机的吸排气温度降低到压缩机的许可范围。但此控制方法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在不使用压缩机变频或数码及不使用其它旁通技术的条件下可实现对制冷***的制冷量的精确调节,改善制冷***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包括压缩机(1)、质量流量控制器(3)、冷凝器(4)、膨胀装置(5)和蒸发装置(6),还包括一涡流管(2),所述涡流管(2)包含进口(2a)、热端(2c)、冷端(2b),所述涡流管(2)的进口(2a)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相连接,所述涡流管(2)的热端(2c)经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3)与所述冷凝器(4)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冷凝器(4)的出口通过所述膨胀装置(5)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相连接;所述涡流管的冷端(2b)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进口间还设置一旁通回路,所述涡流管(2)的冷端(2b)经所述旁通回路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处设置一感温装置,所述膨胀装置(5)通过不锈钢毛细管与所述压缩机(1)吸气口处的感温装置相连接;所述所有部件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冷凝器(4)的出口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间增设冷凝旁通回路,所述冷凝旁通回路上设有一电磁阀(8)和另一膨胀装置(9),所述冷凝器(4)的出口通过所述电磁阀(8)和另一膨胀装置(9)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相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冷凝器(4)和所述膨胀装置(5)之间增加设置一气-液热交换器(7),所述气-液热交换器(7)包括气-液热交换器冷凝器侧入口(7a)、气-液热交换器冷凝器侧出口(7b)、气-液热交换器蒸发器侧入口(7c)、气-液热交换器蒸发器侧出口(7d),所述冷凝器(4)的出口连接所述气-液热交换器(7)的冷凝器侧入口(7a),所述气-液热交换器(7)的冷凝器侧出口(7b)连接所述膨胀装置(5),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连接所述气-液热交换器(7)的蒸发装置侧入口(7c),所述气-液热交换器(7)的蒸发装置侧出口(7d)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
可选的,在所述膨胀装置(5)和所述蒸发装置(6)之间增设一气液分离器装置(10),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包括进口、液体出口及气态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进口与所述膨胀装置(5)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液体出口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气态出口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间设置气体旁通回路,在所述的气体旁通回路上设有另一膨胀装置(11),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气态出口通过所述另一膨胀装置(11)连接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
可选的,在所述膨胀装置(5)和所述蒸发装置(6)之间增设一气液分离器装置(10),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包括进口、液体出口及气态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进口与所述膨胀装置(5)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液体出口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气态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中间压力口间设有气体旁通回路,所述的气体旁通回路上设有另一膨胀装置(11),将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中间压力口通过所述膨胀装置(11)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涡流管冷端2b与所述蒸发装置6进口之间设置的旁通回路上安装节流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涡流管的热端直接连接冷凝器的进口,一方面提高了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从而提高冷凝器与周围环境的冷凝温差,有利于冷凝器的散热,另一方面在不提高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前提下,使制冷***能在高温环境正常制冷。
2.由于涡流管的冷端旁通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到蒸发器进口,一方面当外部热负载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开度来改变冷端制冷剂的流量和温度,从而实现制冷量与热负载的匹配。这就省去了压缩机变频或数码的投资,而相对于其它热气旁通又有效地降低压缩机的功耗与可能出现的过载。另一方面还能保证蒸发装置中有足够的制冷剂流量,从而保证蒸发装置中具有良好的带油效果,同时保证压缩机吸气口具有稳定并许可的过热度,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美国专利US6202431所述制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美国专利US4769998所述制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515860A所述制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冷***中涡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制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冷***除压缩机1、质量流量控制器3、冷凝器4、膨胀装置5和蒸发装置6外还设置了一涡流管2,并在涡流管冷端2b与蒸发装置6的进口之间设有制冷剂旁通回路。涡流管2包含进口2a、热端2c、冷端2b,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涡流管2的进口2a相连接,涡流管的热端2c经质量流量控制器3与冷凝器4的进口相连接,冷凝器4的出口通过膨胀装置5与蒸发装置6的进口相连,同时膨胀装置5通过不锈钢毛细管与压缩机1吸气口处的感温装置相连,蒸发装置6的出口连接于压缩机1的吸气口,涡流管的冷端2b经旁通回路与蒸发装置6的进口相连接行成制冷剂旁通回路。上述所有部件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制冷***中所引入的涡流管2的结构如图4所示。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制冷***的工作原理,请同时参阅图4与图5。
经过压缩的气体18进入涡流管2上的喷嘴12,在喷嘴12中膨胀并加速到音速,从切线方向射入涡流管2的涡流室13,形成自由涡流。由于角速度的不同,在环形气流的层与层之间产生摩擦,中心层部分的气流的角速度逐渐降低;外层气流的角速度逐渐升高,因此存在着中心向外层的动量流。内层气体失去能量,从孔板14流出时具有较低的温度;外层气体吸收能量,动能增加,又因为与管壁摩擦,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使得从控制阀15流出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度。因而涡流管2的热端2c流出的为热流16,而其冷端2b流出的则为冷流17。
从涡流管2的热端2c处流出的制冷剂热流16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3依次进入到冷凝器4、膨胀装置5及蒸发装置6中,最终回到压缩1的吸气口,从涡流管2的冷端2b处流出的制冷剂冷流17则通过旁通回路也进入到蒸发装置6中。
当图5所示的制冷***的输出制冷量小于外部热负载时,调节质量流量控制器3,使流出涡流管2热端2c的制冷剂蒸气的流量减小,此时涡流管2冷端2b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降低的幅度不大,在蒸发装置6当中抵消的制冷量就不多,从而***输出的制冷量增大。若***输出的制冷量还不足以抵消外部热负载则继续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制冷量输出与外部热负载相平衡。
当制冷***输出制冷量大于外部热负载时,调节质量流量控制器3使流出涡流管2热端2c的制冷剂蒸气的流量增大,此时涡流管2冷端2b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降低的幅度增大,蒸发装置6中抵消的制冷量较多,从而***输出的制冷量减小。若***输出的制冷量还大于外部热负载则继续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制冷量输出与外部热负载相平衡。
不论制冷***输出制冷量是大于还是小于外部热负载,在调节调节质量流量控制器3的同时调节膨胀装置5的开度,使压缩机1的吸气口具有稳定且许可的过热度及排气温度,可使得上述制冷***的制冷循环工作保持在最佳状态。
在调节质量流量控制器3时,不能使涡流管2热端2c制冷剂的流量为零或为最大。若制冷剂的流量为零,气体全部从涡流管2冷端2b流出,则流动过程是简单的不可逆节流,节流前后焓值不变,温度也不变;如果流量为最大,将有少量气体进入涡流管2,此时涡流管2则相当于气体喷射器,此两种情况不会出现冷热分流现象,所以不能控制***的制冷量。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有效提高制冷***的性能和消除其余不良影响,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将气-液热交换器与本实用新型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制冷***相耦合。如图6所示,在此实施例的制冷***中引入了回热循环,即在冷凝器4和膨胀装置5之间增加一个气-液热交换器7,气-液热交换器7包括气-液热交换器冷凝器侧入口7a、气-液热交换器冷凝器侧出口7b、气-液热交换器蒸发器侧入口7c、气-液热交换器蒸发器侧出口7d,制冷剂冷凝器4的出口连接气-液热交换器7的冷凝器侧入口7a,气-液热交换器7的冷凝器侧出口7b连接膨胀装置5,蒸发装置6的出口连接气-液热交换器7的蒸发装置侧入口7c,气-液热交换器7的蒸发装置侧出口7d连接压缩机1的吸气口。这样使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和来自蒸发装置6的低温制冷剂蒸气进行内部交换。热交换的目的是使制冷剂液体过冷,低温制冷剂蒸气过热。这样,不仅可增加单位制冷量,而且可以减小蒸气与环境空气之间的热传热温差,减小甚至消除吸气管道中的有害过热,提高***的制冷性能。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其他部件的连接及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将冷凝旁通技术与本实用新型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制冷***相耦合。如图7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在冷凝器4的出口与蒸发装置6的出口间增加一电磁阀8和一膨胀装置9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从而在冷凝器4的出口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之间形成冷凝旁通回路。在本实施例中,从冷凝器4出口流出的部分制冷剂液体经过电磁阀8和膨胀装置9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最终和蒸发装置6出口的制冷剂蒸气混合进入压缩机1吸气口,保证压缩机1具有稳定的过热度,降低压缩机1排气温度,使制冷***在最佳状态下工作。调节质量流量控制器3来调节涡流管冷端2c的温度,从而实现制冷量的调节。但是当外部热负载很小时,冷端制冷剂的温度非常低,和绝大部分来自膨胀装置5的制冷剂液体发生热交换,压缩机1的吸气温度有可能偏离其许可范围,此时电磁阀8打开,调节膨胀装置9的开度,使压缩机1的吸气温度在其许可范围之内。故在此实施例的制冷***中通过同时调节膨胀装置5和9来使***工作在最佳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其他部件的连接及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将闪发式向蒸发装置出口制冷剂喷射与本实用新型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制冷***相耦合。如图8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在膨胀装置5和蒸发装置6之间增设气液分离器装置10,气液分离器装置10包括进口、液体出口及气态出口,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进口与膨胀装置5相连,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液体出口与蒸发装置6的进口相连接,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气态出口与蒸发装置6的出口间设置气体旁通回路,在所述的气体旁通回路上设有另一膨胀装置11,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气态出口通过膨胀装置11连接蒸发装置6的出口。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制冷剂通过膨胀装置5后成为气液混合物,再一起进入蒸发装置6蒸发,在蒸发装置6中气态制冷剂几乎不起吸热作用,却占据一定的换热面积和体积,导致蒸发装置6传热性能下降,压损增加,降低制冷***的制冷量和能效比。而在本实施例所述的制冷***在运行时,通过调节膨胀装置11的开度,使得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和蒸发装置6流出的制冷剂压力相一致,因而提高了蒸发装置6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其他部件的连接及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请参阅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冷***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将闪发式向压缩机中间压力制冷剂喷射与本实用新型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制冷***相耦合。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制冷***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四的制冷***的基础上作了一定改进。在此实施例中,在膨胀装置5和蒸发装置6之间增设气液分离器装置10,气液分离器装置10包括进口、液体出口及气态出口,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进口与膨胀装置5相连,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液体出口与蒸发装置6的进口相连接,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气态出口与压缩机的中间压力口间设有气体旁通回路,所述的气体旁通回路上设有另一膨胀装置11,将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气体出口与压缩机1的中间段间通过膨胀装置11连接。在图9所示的制冷***中,气液分离器装置10气体出口流出的气态制冷剂被直接引入到了压缩机1的中间段,避免了气态制冷剂经过膨胀装置11节流到压缩机1的吸气口后,吸气压力再被压缩到压缩机1的中间压力,从而可降低节流损失和压缩机等熵压缩损失,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当本实施例的制冷***运行时,调节膨胀装置11的开度,使得旁通的制冷剂的压力和压缩机1中间的制冷剂压力相一致,避免了节流和等熵压缩损失。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中其他部件的连接及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冷***中,在上述五个具体实施例中均可在涡流管冷端2b与蒸发装置6进口之间设置的制冷剂旁通回路上进一步安装热力膨胀装置、电子膨胀装置等节流元件,从而实现对进入蒸发装置6的制冷剂的流量和温度的进一步精确控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改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包括压缩机(1)、质量流量控制器(3)、冷凝器(4)、膨胀装置(5)和蒸发装置(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涡流管(2),所述涡流管(2)包含进口(2a)、热端(2c)、冷端(2b),所述涡流管(2)的进口(2a)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相连接,所述涡流管(2)的热端(2c)经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3)与所述冷凝器(4)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冷凝器(4)的出口通过所述膨胀装置(5)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相连接;所述涡流管(2)的冷端(2b)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进口间还设置一旁通回路,所述涡流管(2)的冷端(2b)经所述旁通回路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处设置一感温装置,所述膨胀装置(5)通过不锈钢毛细管与所述压缩机(1)吸气口处的感温装置相连接;所述所有部件通过制冷剂管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4)的出口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间增设冷凝旁通回路,所述冷凝旁通回路上设有一电磁阀(8)和另一膨胀装置(9),所述冷凝器(4)的出口通过所述电磁阀(8)和另一膨胀装置(9)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器(4)和所述膨胀装置(5)之间增加设置一气-液热交换器(7),所述气-液热交换器(7)包括气-液热交换器冷凝器侧入口(7a)、气-液热交换器冷凝器侧出口(7b)、气-液热交换器蒸发器侧入口(7c)、气-液热交换器蒸发器侧出口(7d),所述冷凝器(4)的出口连接所述气-液热交换器(7)的冷凝器侧入口(7a),所述气-液热交换器(7)的冷凝器侧出口(7b)连接所述膨胀装置(5),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连接所述气-液热交换器(7)的蒸发装置侧入口(7c),所述气-液热交换器(7)的蒸发装置侧出口(7d)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膨胀装置(5)和所述蒸发装置(6)之间增设一气液分离器装置(10),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包括进口、液体出口及气态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进口与所述膨胀装置(5)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液体出口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气态出口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间设置气体旁通回路,在所述的气体旁通回路上设有另一膨胀装置(11),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气态出口通过所述另一膨胀装置(11)连接所述蒸发装置(6)的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膨胀装置(5)和所述蒸发装置(6)之间增设一气液分离器装置(10),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包括进口、液体出口及气态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进口与所述膨胀装置(5)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液体出口与所述蒸发装置(6)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气态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中间压力口间设有气体旁通回路,所述的气体旁通回路上设有另一膨胀装置(11),将所述气液分离器装置(10)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中间压力口通过所述膨胀装置(11)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涡流管(2)的冷端(2b)与所述蒸发装置(6)进口之间设置的旁通回路上安装节流元件。
CN2009200703783U 2009-04-14 2009-04-14 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0199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703783U CN201401997Y (zh) 2009-04-14 2009-04-14 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703783U CN201401997Y (zh) 2009-04-14 2009-04-14 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01997Y true CN201401997Y (zh) 2010-02-10

Family

ID=4166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70378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01997Y (zh) 2009-04-14 2009-04-14 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01997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3282A (zh) * 2016-03-30 2016-08-03 杭州佳力斯韦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热泵***优化运行的排气压力控制方法
CN106705346A (zh) * 2015-11-18 2017-05-24 何齐汉 智能无霜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7356009A (zh) * 2017-07-25 2017-11-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及其低温控制方法
CN107806716A (zh) * 2017-09-24 2018-03-16 邵晓怡 一种增强涡流管制冷效率的方法
CN108954650A (zh) * 2018-04-09 2018-12-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磁悬浮空调控制方法和风冷磁悬浮空调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5346A (zh) * 2015-11-18 2017-05-24 何齐汉 智能无霜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5823282A (zh) * 2016-03-30 2016-08-03 杭州佳力斯韦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热泵***优化运行的排气压力控制方法
CN107356009A (zh) * 2017-07-25 2017-11-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及其低温控制方法
CN107356009B (zh) * 2017-07-25 2021-05-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及其低温控制方法
CN107806716A (zh) * 2017-09-24 2018-03-16 邵晓怡 一种增强涡流管制冷效率的方法
CN108954650A (zh) * 2018-04-09 2018-12-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磁悬浮空调控制方法和风冷磁悬浮空调
CN108954650B (zh) * 2018-04-09 2020-12-2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磁悬浮空调控制方法和风冷磁悬浮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88269A1 (zh) 一种冷量回收式变容量空气源热泵***
CN106642787A (zh) 冷媒循环量可调的制冷或热泵***
CN201401997Y (zh) 一种可精确控制制冷量的制冷***
CN101839579A (zh) 带中间节流元件的自复叠热泵及其调节方法
CN102721225B (zh) 高温热泵及其使用方法
CN203385257U (zh) 一种泵的启动控制***及一种制冷***
CN209944799U (zh) 一种喷气增焓***以及空气源热泵
CN103335440B (zh) 二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工况制冷***
CN208967906U (zh) 一种双蒸发器空气能高温热泵热水机组
CN109682134A (zh) 气液分离器及热泵***
CN219810071U (zh) 换热***
CN109708337B (zh) 多级串联压缩式热泵机组
CN207865510U (zh) 一种双级耦合热泵***
CN216385030U (zh) 一种增热式热泵加热烘干装置
CN107763888A (zh) 一种动态过热度控制***
CN104930578B (zh) 一种带室内机的热泵直热式采暖***
CN214172556U (zh) 一种二氧化碳热泵供水机组
CN108613383A (zh) 一种污泥烘干热泵***
CN114126362A (zh) 一种可变容量液冷装置
CN204006769U (zh) 两级压缩不间断制热装置
CN210320722U (zh) R410a制冷剂的制冷热泵装置
CN112963979A (zh) 一种可实现工作循环转换的复叠热泵***
CN103822402B (zh) 供冷供暖供热水***
CN103512271B (zh) 带烟气换热器的直燃三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8205422U (zh) 一种污泥烘干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3 Zhangjiang High Tech Park, Shanghai, Zhang Dong Road, No. 1525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microelectronics equipment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Zhangjiang High Tech Park, Shanghai, Zhang Dong Road, No. 152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