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4512Y - 带支架的手机 - Google Patents

带支架的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74512Y
CN201274512Y CNU200820110245XU CN200820110245U CN201274512Y CN 201274512 Y CN201274512 Y CN 201274512Y CN U200820110245X U CNU200820110245X U CN U200820110245XU CN 200820110245 U CN200820110245 U CN 200820110245U CN 201274512 Y CN201274512 Y CN 2012745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shaped support
arc
supporting frame
belt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102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奕彬
姚露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ny Wa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YU JUN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YU JUN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YU JUN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102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745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745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745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支架的手机,包括手机主体,所述手机主体的后壳上设置有通过调整打开角度使所述手机主体以所需角度斜立的手机支架。所述手机支架包括U形支架,所述手机主体的后壳上开设有使所述U形支架嵌设其中的U形槽,所述U形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二个凸弧状的连接端,所述U形槽的一端设置有与U形支架二个连接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二个凸弧状的连接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凹槽的二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孔和固定孔中穿设有转轴。本实用新型手机支架和手机能够使手机用户观看视频时以可调角度将手机斜立,具有较好的观看角度,且带有该手机支架的手机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带支架的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根据手机用户的观看需要将手机支起所需角度的带支架的手机。
背景技术
手机是人们生活中所必备的通讯工具。随着其功能的不断丰富,手机已经不仅仅可以作为通讯工具被使用,更可以作为休闲娱乐工具被使用。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手机已经具备看电影、电视,浏览文件以及上网等功能。假设用户需要通过手机看电影,则需要将手机拿在手里,或者放置在一处平面上,也可以放置在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工具上进行观看。对于将手机拿在手里观看电影的方式来说,手机用户不能在观看电影的同时用手去做其它事情,限制了手机用户手部的活动。对于将手机放置在一处平面上观看电影的方式来说,虽然不会限制手部的活动,但是手机用户只能低头观看,不便于调整观看角度,从而使其观看角度受到了限制。对于将手机放置在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工具上观看电影的方式来说,虽然既不会限制手部的活动,相对于放置在平面上观看电影的方式来说也具有较好的观看角度,但是,由于手机常处于移动状态,因此,不能够时常携带这种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工具,导致手机用户不能随时随地使用该工具以较好的观看角度观看视频。
因此,现有的手机存在的缺陷包括:手机用户在使用现有的手机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时,不能将手空闲出来去进行别的操作,且观看角度不能根据手机用户的需要进行调节,不能够随时随地采用适当的角度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支架的手机,通过在手机上安装该手机支架,使得手机用户能够将手机支架支起到需要的角度进行视频观看或者文件浏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支架的手机,包括:手机主体,所述手机主体的后壳上设置有通过调整打开角度使所述手机主体以所需角度斜立的手机支架。
所述手机支架包括U形支架,所述手机主体的后壳上开设有使所述U形支架嵌设其中的U形槽,所述U形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二个凸弧状的连接端,所述U形槽的一端设置有与U形支架二个连接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二个凸弧状的连接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凹槽的二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孔和固定孔中穿设有转轴。
所述凸弧状的连接端的弧形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所述第一弧段和所述第三弧段为同心圆弧且半径相同,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
所述U形支架与所述U形槽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U形槽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过盈配合的至少一个凹缺。
所述U形槽与所述U形支架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U形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过盈配合的至少一个凹缺。
所述U形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支撑端,所述U形槽的另一端设置有扣手槽或所述弧形支撑端上设置有扣手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通过在手机后壳上安装手机支架,能够使手机在0度到最大角度之间任意调整手机支架的打开角度,使手机用户在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时能够根据需要将手机以合适的角度斜立在平面上,可以代替手机用户用手握住手机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的方式,从而使手机用户在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时,能将手空闲出来去进行别的操作;该手机支架结构小巧方便,在不使用时可以可靠闭合,不影响手机用户的携带,且方便手机用户随时随地使用,从而以舒适的角度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一实施例中U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二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二实施例中U形支架闭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二实施例中U形支架打开一定角度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三实施例中手机支架处于旋转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机主体;            2—手机支架;            3—后壳;
4—U形支架;             5—U形槽;               6—第一转轴;
7—第二转轴;            41—第一连接端;         42—第二连接端;
43—凸起部;             44—弧形支撑端;         51—凹槽;
52—凹缺;               53—扣手槽;             411—第一连接孔;
421—第二连接孔;        422—第一弧段;          423—第二弧段;
424—第三弧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带支架的手机包括手机主体1,该手机主体1的后壳3上设置有通过调整打开角度使该手机主体1以所需角度斜立的手机支架2。图1中示出了手机支架2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结构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中手机支架2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一实施例中U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该带支架的手机中的手机支架2包括U形支架4,后壳3上开设有使U形支架4嵌设其中的U形槽5,U形支架4的一端设置有二个凸弧状的连接端,即图4中的第一连接端41和第二连接端42,U形槽5的一端设置有与U形支架4二个连接端相适配的凹槽51,第一连接端41和第二连接端42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即图4中的第一连接孔411和第二连接孔421,凹槽51的二侧开设有固定孔,连接孔和固定孔中穿设有转轴,即图4中第一连接孔411与固定孔中穿设有第一转轴6,第二连接孔421与固定孔中穿设有第二转轴7。
具体地,后壳3上设有与U形支架4的形状相匹配的U形槽5,U形支架4的第一连接端41和第一连接端42分别通过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被固定在该凹槽51的侧壁上,U形支架4能够以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为转轴转动。当手机用户需要通过手机观看电影时,手机用户可以扳动该手机支架2的U形支架4,该U形支架4即可以以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为转动轴被旋转打开。当第一连接端41和第二连接端42上与凹槽51非接触的表面与凹槽51贴合时,该手机支架2即打开到了最大角度。将该手机支架2支撑在平面上,即可将手机斜立起一定角度,从而使手机用户能够以一定角度观看电影、电视或者浏览网页。当手机用户要结束观看时,即可推动该U形支架4通过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旋转闭合在后壳3上的U形槽5中。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一实施例通过在手机主体的后壳上安装手机支架使得手机用户在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时能够将手机以一定角度斜立在平面上,代替手机用户用手握住手机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的方式,从而使手机用户在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时,能将手空闲出来去进行别的操作;该手机支架结构小巧方便,在不使用时能够可靠闭合,不影响手机用户的携带,且方便手机用户随时随地使用以获得较好的观看角度。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二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二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二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41的凸弧状的弧形轮廓由依次连接的第一弧段422、第二弧段423和第三弧段424组成,第一弧段422和第三弧段424为同心圆弧且半径相同,第一弧段422的曲率大于第二弧段423的曲率。第二连接端42与第一连接端41的结构相同。
具体来说,由于各个手机用户有可能对手机支起的角度有不同的需求,或者一个手机用户在采用不同观看姿势时对手机支起角度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二实施例将该手机支架2支起的角度设置为可调,即将U形支架4的第一连接端41和第二连接端42的凸弧状均做成如图5所示的形状。由于凹槽51的形状与第一连接端41的凸弧状相匹配,所以,凹槽51与第一连接端41接触部位的形状也与图5所示的形状相同,对于与第二连接端42相匹配的凹槽在图中没有示出,但其结构与凹槽51相同。
下面以第一连接端41为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二实施例中U形支架闭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不使用该手机支架2,即手机支架2闭合时,第一连接端嵌入U形槽5,且第二弧段423处在凹槽51上与其配合的凹陷部位中。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二实施例中U形支架打开一定角度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当手机用户需要使用该手机支架2时,即可扳动U形支架4,使U形支架4以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图中未示出)为转动轴旋转,第二弧段423与凹槽51上与其配合的凹陷部位分离,并向外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二弧段423与凹槽51上与第三弧段424配合的部位成过盈配合。因此,在手机用户向外扳动U形支架4时,才会在外力作用下向外旋转,在没有外力时,该U形支架4就会停留在当前位置而不会受手机支架2的重力作用回转。通过将手机支架2支撑在平面上,即可将手机以一定的角度支撑住。由此可知,手机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将手机支架2打开位置调整在0度到最大角度之间的任意位置而不会滑动。当手机用户将手机支架2开在所需位置后,即可将该手机支架2同时支承在平面上,将手机斜立起一定角度,从而使手机用户能够以舒适的角度观看电影、电视或者浏览网页。当手机用户要收起该手机支架2时,即可推动该U形支架4,使该U形支架4通过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旋转闭合在U形槽5中。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二实施例通过在手机主体的后壳上安装手机支架,能够使手机在0度到最大角度之间任意调整手机支架的打开角度,使手机用户在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时能够根据需要将手机以合适的角度斜立在平面上,可以代替手机用户用手握住手机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的方式,从而使手机用户在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时,能将手空闲出来去进行别的操作;该手机支架结构小巧方便,在不使用时可以可靠闭合,不影响手机用户的携带,且方便手机用户随时随地使用,从而以舒适的角度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
图8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三实施例是在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在U形支架4与U形槽5接触的表面上设置了一个凸起部43,相应地,在U形槽5上设置有与该凸起部43的形状相匹配的一个凹缺52,该凸起部43与该凹缺52为过盈配合。另外,在U形支架4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支撑端44,且在该弧形支撑端44上设置有扣手槽53。
具体地,当手机用户不使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带支架的手机时,即可将该U形支架4闭合在U形槽5中,而且通过凸起部43和凹缺52的过盈配合能够使得该U形支架4可靠地嵌入在U形槽5中,而不会出现手机支架2从U形槽5中自行打开的问题。当手机用户需要使用时,即可将手指***弧形支撑端44上的扣手槽53中,从而方便地向U形支架4施力,凸起部43与凹缺52分离,然后U形支架4即可以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为转动轴向外旋转。而且,为了能使U形支架4在非使用状态下能够更加可靠地嵌在U形槽5内,在U形支架4上还可以设置多个凸起部43,相应地,在U形槽5上还可以设置多个与该凸起部43过盈配合的凹缺5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三实施例仅给出了将凸起部43设置在U形支架4上,凹缺52相应设置在U形槽5上的结构,对于将凸起部43设置在U形槽5上,凹缺52设置在U形支架4上的结构来说,其工作原理与上述描述的原理类似,不再赘述。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三实施例也仅给出了将扣手槽53设置在弧形支撑端44上的结构,对于将该扣手槽53设置在与该弧形支撑端44接触的U形槽5上的结构来说,其工作原理与上述描述的原理类似,不再赘述。
图9为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三实施例中手机支架处于旋转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U形支架4即可以这种形式不断旋转,直到停在手机用户所需要的角度为止。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带支架的手机第三实施例通过在手机主体的后壳上安装手机支架,能够使手机在0度到最大角度之间任意调整手机支架的打开角度,使手机用户在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时能够根据需要将手机以合适的角度斜立在平面上,可以代替手机用户用手握住手机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的方式,从而使手机用户在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时,能将手空闲出来去进行别的操作;凸起部和凹缺的过盈配合使得该手机支架在非使用状态时能够可靠地闭合在U形槽内,扣手槽的设计能够使手机用户在需要使用该手机支架时方便地将其打开。该手机支架结构小巧方便,不影响手机用户的携带,且方便手机用户随时随地以舒适的角度观看视频或者浏览文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带支架的手机,包括手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主体的后壳上设置有通过调整打开角度使所述手机主体以所需角度斜立的手机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架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支架包括U形支架,所述手机主体的后壳上开设有使所述U形支架嵌设其中的U形槽,所述U形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二个凸弧状的连接端,所述U形槽的一端设置有与U形支架二个连接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二个凸弧状的连接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凹槽的二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孔和固定孔中穿设有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支架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弧状的连接端的弧形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所述第一弧段和所述第三弧段为同心圆弧且半径相同,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支架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架与所述U形槽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U形槽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过盈配合的至少一个凹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支架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与所述U形支架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U形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过盈配合的至少一个凹缺。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带支架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支撑端,所述U形槽的另一端设置有扣手槽。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带支架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支撑端,所述弧形支撑端上设置有扣手槽。
CNU200820110245XU 2008-08-27 2008-08-27 带支架的手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45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0245XU CN201274512Y (zh) 2008-08-27 2008-08-27 带支架的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0245XU CN201274512Y (zh) 2008-08-27 2008-08-27 带支架的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74512Y true CN201274512Y (zh) 2009-07-15

Family

ID=40884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10245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4512Y (zh) 2008-08-27 2008-08-27 带支架的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74512Y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6535A1 (zh) * 2010-03-25 2011-09-29 Chen Guihong 一种具有支架功能的视频电子设备套壳
CN102385420A (zh) * 2010-08-31 2012-03-21 阿尔科斯公司 具有触摸屏、包括具有至少三个使用位置的支座的电子设备
CN102655536A (zh) * 2011-03-02 2012-09-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纤薄型支架设备
CN103829515A (zh) * 2012-11-28 2014-06-04 东莞市亚讯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字型手机套
CN104639696A (zh) * 2015-03-19 2015-05-20 岑溪市东正动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带支撑架的手机保护壳
WO2020134906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及其主机
WO2020135008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及其主机
CN112534797A (zh) * 2018-09-06 2021-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2956173A (zh) * 2018-12-29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6535A1 (zh) * 2010-03-25 2011-09-29 Chen Guihong 一种具有支架功能的视频电子设备套壳
CN102385420A (zh) * 2010-08-31 2012-03-21 阿尔科斯公司 具有触摸屏、包括具有至少三个使用位置的支座的电子设备
CN102655536B (zh) * 2011-03-02 2016-12-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纤薄型支架设备
CN102655536A (zh) * 2011-03-02 2012-09-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纤薄型支架设备
CN103829515A (zh) * 2012-11-28 2014-06-04 东莞市亚讯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字型手机套
CN104639696B (zh) * 2015-03-19 2017-04-26 东莞市天杰实业有限公司 带支撑架的手机保护壳
CN104639696A (zh) * 2015-03-19 2015-05-20 岑溪市东正动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带支撑架的手机保护壳
CN112534797A (zh) * 2018-09-06 2021-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WO2020134906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及其主机
WO2020135008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及其主机
CN112956173A (zh) * 2018-12-29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US11750726B2 (en) 2018-12-29 2023-09-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aster device, mobile phon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1800000B2 (en) 2018-12-29 2023-10-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terminal and mobile phon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4512Y (zh) 带支架的手机
KR100713495B1 (ko) 휴대용 거치대
CN101026020B (zh) 便携式折叠型支架
EP1638295B1 (en) Portable apparatus with slidable housing parts and a rotatable housing part
US7369882B2 (en) Sliding/swing-type portable apparatus having self-retaining function
US7773957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rotational display unit
KR100770858B1 (ko) 휴대용 접이 거치대
KR100663422B1 (ko) 휴대 통신 장치
CN101389197A (zh)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01958948A (zh) 手机支撑机构
EP1748629A2 (en) Foldable cradle for portable terminals
US20100124004A1 (en) Cradling device of portable type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848290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支撑结构
CN207266103U (zh) 一种可调节支撑式手机壳
US7636590B2 (en) Self-cradling typ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210490931U (zh) 手机壳
KR20120080986A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거치 장치
CN101796737A (zh) 用于移动电话的转动铰链
KR101992297B1 (ko) 스마트폰 충전 케이블
KR100520225B1 (ko) 선꼬임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차량용 회전 거치대
CN201491055U (zh) 一种手机
US20040253132A1 (en) Cradle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03206299U (zh) 电话机
CN101202774A (zh) 行动通讯装置
CN214591559U (zh) 一种带支架的手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BENYWAVE TECHNOLOGY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TIANYU JUNRU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5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44 ROOM NO.01, 29/F, TENGDA BUILDING, NO.168, XIZHIMENWAI AVENU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ITY TO: 101111 NO.55, JIACHUANGER ROAD, OPTO-MECHATRONICS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C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513

Address after: 101111 Beijing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light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industrial base, Jia Chong Road, No. 55, No. two, No.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eny Wa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44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Xizhimen Street No. 168 Tengda Building 29 room 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yu Junrui Technolog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