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96918Y - 偏振光分束/合束器 - Google Patents

偏振光分束/合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96918Y
CN201096918Y CNU2007200571126U CN200720057112U CN201096918Y CN 201096918 Y CN201096918 Y CN 201096918Y CN U2007200571126 U CNU2007200571126 U CN U2007200571126U CN 200720057112 U CN200720057112 U CN 200720057112U CN 201096918 Y CN201096918 Y CN 20109691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d light
kapillary
condenser lens
beam splitting
light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571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冬玲
赵泽雄
彭成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FTZ Oplink Communica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FTZ Oplink Communica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FTZ Oplink Communica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Zhuhai FTZ Oplink Communications Inc
Priority to CNU2007200571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9691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9691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9691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偏振光分束/合束器,包括双孔毛细管、第一聚焦透镜、第二聚焦透镜和单孔毛细管。双孔毛细管、第一聚焦透镜、第二聚焦透镜和单孔毛细管沿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的器件纵轴方向依次排列。在双孔毛细管的通孔之一内设置有第一保偏光纤。该偏振光分束/合束器还包括亚波长光栅。沿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的器件纵轴方向,亚波长光栅的位置介于第一聚焦透镜和第二聚焦透镜之间,在双孔毛细管的通孔之二内设置有普通光纤,在单孔毛细管中设置有第二保偏光纤。该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结构简单,消光比特性优良。

Description

偏振光分束/合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通讯或光纤传感领域中用的光无源器件,特别是基于亚波长光栅的偏振光分束/合束器。
背景技术
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的主要功能是把非偏振光分开为两束线偏振光,或者把两束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合束并耦合到同一单模光纤中。
图1示出常见的一种偏振光分束/合束器,它包括三个功能模块,即第一光学功能组合块A,第二光学功能组合块B和第三光学功能组合块C。
第一光学功能组合块A,是承担激光输入、输出及光线准直功能的光学元件组合块。它主要由保偏光纤101、102,双孔毛细管103,聚焦透镜104组成。其中保偏光纤101,102的光轴方向如图1所示互相垂直,它们分别用于传输通过晶体分出的偏振态互相垂直的两路线偏振光L1、L2。
第二光学功能组合块B是实现偏振光分束/合束的元件组合块。它主要包括渥拉斯顿棱镜105。渥拉斯顿棱镜105具有把非偏振光分开为两束线偏振光或把两个偏振态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合成一束的功能,但必须保持其合束角α与从保偏双光纤101、102出射的光线之夹角相匹配。
第三光学功能组合块C承担激光的输入、输出及光线准直功能。它由普通光纤108,单孔毛细管107及聚焦透镜106组成。其中,在普通光纤108中传输的是非偏振光L3。
这种偏振光分束/合束器,其体积虽然缩小了,但是由于经渥拉斯顿棱镜105分出的两路线偏振光L1、L2的偏振态保持互相垂直,因此对保偏双光纤结构中两保偏光纤101、102的光轴方向是否处于垂直状态有特别高的要求;另外,在设计时,渥拉斯顿棱镜105中的合束角α与保偏双光纤101、102出射的两路光线夹角是一致的,但如存在物料公差和装配精度的问题,两者就难以达到精确匹配的程度。如此,这种结构的偏振光分束/合束器就限制了保偏双光纤的利用率,也限制了最终产品消光比的提升空间,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制造成本低、物料利用率高的偏振光分束/合束器。
按照上述目的设计的偏振光分束/合束器,包括双孔毛细管、第一聚焦透镜、第二聚焦透镜和单孔毛细管。双孔毛细管、第一聚焦透镜、第二聚焦透镜和单孔毛细管沿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的器件纵轴方向依次排列。在双孔毛细管的通孔之一内设置有第一保偏光纤。该偏振光分束/合束器还包括亚波长光栅。沿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的器件纵轴方向,亚波长光栅的位置介于第一聚焦透镜和第二聚焦透镜之间,在双孔毛细管的通孔之二内设置有普通光纤,在单孔毛细管中设置有第二保偏光纤。
较好地,前述偏振光分束/合束器,其由普通光纤、第一保偏光纤、双孔毛细管和第一聚焦透镜构成的第一光学功能组合块以及由第二聚焦透镜、单孔毛细管和第二保偏光纤构成的第三光学功能组合块,两者相对于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的器件纵轴分别处于可绕该器件纵轴转动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由于采用亚波长光栅进行分光,因而不存在现有技术中,渥拉斯顿棱镜的合束角与保偏双光纤两出射光线夹角的匹配问题。非偏振光在经过亚波长光栅分束后得到的两线偏振光分别位于器件沿自身纵轴方向的两侧,这样就避免了在原有保偏双光纤结构中,双光纤光轴方向的垂直配合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偏振光分束/合束器,既简化了器件结构、减小了体积,降低制造了成本,又大大提升双光纤结构的利用率,从而使器件容易达到高消光比的要求。
图面说明
图1现有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偏振光分束/合束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3中,各标记对应的结构特征或构件名称如下,a:第一光学功能组合块,b:第二光学功能组合块,c:第三光学功能组合块,201:普通光纤,202:第一保偏光纤,203:双孔毛细管,204:第一聚焦透镜,205:亚波长光栅,206:第二聚焦透镜,207:单孔毛细管,208:第二保偏光纤,209:金属或塑料封装外壳,s1:非偏振光,s3:经反射的线偏振光,s2:经透射的线偏振光,β: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的器件纵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偏振光分束/合束器。本实用新型中说明书中所说的光轴方向若无特殊说明,均指保偏光纤的快慢轴保偏方向,简单起见定义为光轴方向。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偏振光分束/合束器具体实施例相关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光轴是指保偏光纤的快慢轴保偏方向。
参见图2、3所示,依照其各元器件或元器件组合后承担的光学任务,该偏振光分束/合束器可以被视为包括三个功能块,即第一光学功能组合块a、第二光学功能组合块b和第三光学功能组合块c。第一光学功能组合块a、第二光学功能组合块b和第三光学功能组合块c三者依照下文描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之后,被整体封装于图3所示的金属或塑料外壳209中
第一光学功能组合块a的构成件主要包括有普通光纤201、第一保偏光纤202、双孔毛细管203和第一聚焦透镜204。普通光纤201和第一保偏光纤202的一端分别***双孔毛细管203的两个毛细孔中,它们的相对端同时以互不关联的形式悬置于双孔毛细管203的外部,也就是说双孔毛细管203的两个毛细孔中分别放置有普通光纤201和第一保偏光纤202。
第二光学功能组合块b包括亚波长光栅205。亚波长光栅205采用美国NonoOpto公司推出的亚波长光栅。该元件在《光通信》2003年5期的《纳米制造技术产业新一代光元件》一文中有详细报导。它能够把所入射的非偏振光分开为两束偏振态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即透射线偏振光和反射线偏振光。
第三光学功能组合块c包括第二聚焦透镜206、单孔毛细管207和第二保偏光纤208。第二保偏光纤208的一端插接于单孔毛细管207的毛细孔中,相对端悬置于单孔毛细管207外部,也就是说,单孔毛细管207的毛细孔中放置有第二保偏光纤208。
第一光学功能组合块a、第二光学功能组合块b和第三光学功能组合块c被同时封装于图3所示的金属或塑料外壳209中。沿着图3所示封装外壳209的轴线方向,即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的器件纵轴方向β,三个光学功能组合块a、b、c各自包含的光学元器件采取如下排布方式以气密状态被封装于金属或塑料外壳209的内腔中,双孔毛细管203、第一聚焦透镜204、亚波长光栅205、第二聚焦透镜206和单孔毛细管207依照这里描述的顺序依次排列。
由普通光纤201、第一保偏光纤202、双孔毛细管203和第一聚焦透镜204构成的第一光学功能组合块a,以及由第二聚焦透镜206、单孔毛细管207和第二保偏光纤208构成的第三光学功能组合块c,两者相对于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的器件纵轴方向β分别处于可绕该器件纵轴转动的状态。具体的转动方式可以把第一光学功能组合块a、第二光学功能组合块b和第三光学功能组合块c分别组装成相互独立的集成件,通过调节上述三个功能模块的相对位置使其耦合损耗最小,通过分别对第一光学功能模块a和第三光学功能模块c绕第二光学功能模块b的纵轴旋转,分别把器件中第一保偏光纤202和第二保偏光纤208的消光比调至最佳。
工作时,如图2所示,从位于双孔毛细管203之一孔中的普通光纤201输入的非偏振光s1经过第一聚焦透镜204聚焦准直后,到达亚波长光栅205。亚波长光栅205具有把非偏振光s1分开为其偏振态互相垂直的两束线偏振光s2、s3的功能。两束线偏振光s2、s3分别是透射过亚波长光栅205的线偏振光和由亚波长光栅205反射的线偏振光。其中,由亚波长光栅205反射的线偏振光s3经过第一聚焦透镜204准直后,进入位于双孔毛细管203之二孔内的第一保偏光纤202中;透射过亚波长光栅205的线偏振光s2经过第二聚焦透镜206准直后,进入位于单孔毛细管207中的第二保偏光纤208内。这里,从位于双孔毛细管203之一孔中的普通光纤201导入的非偏振光s1同位于双孔毛细管203之二孔内的第一保偏光纤202中传导的线偏振光s3之间,在亚波长光栅205中,它们的光路上满足光反射定律。
在这种设计状态下,分别位于双孔毛细管203两个毛细孔中的普通光纤201和第一保偏光纤202的位置只要满足光反射定律,就能以较小的损耗被耦合进光纤,而不存在原有设计中渥拉斯顿棱镜的合束角与保偏双光纤出射光线夹角的配合问题。并且,在原有设计中,需要双保偏光纤结构中两保偏光纤的光轴方向满足垂直条件才能获得较高的消光比,为满足这种配置要求容易造成双保偏光纤报废。本实用新型偏振光分束/合束器,其高的消光比可以通过分别旋转第一光学功能组合块a和第三光学功能组合块c来实现,从而提高了物料利用率。
在上述本实用新型偏振光分束/合束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聚焦透镜204和第二聚焦透镜206可以分别采用自聚焦透镜或球面透镜。

Claims (2)

1.偏振光分束/合束器,包括双孔毛细管、第一聚焦透镜、第二聚焦透镜和单孔毛细管,所述双孔毛细管、所述第一聚焦透镜、所述第二聚焦透镜和所述单孔毛细管沿所述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的器件纵轴方向依次排列,在所述双孔毛细管的通孔之一内设置有第一保偏光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亚波长光栅,所述亚波长光栅沿所述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的器件纵轴方向的位置介于所述第一聚焦透镜和所述第二聚焦透镜之间,在所述双孔毛细管的通孔之二内设置有普通光纤,在所述单孔毛细管中设置有第二保偏光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分束/合束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普通光纤、所述第一保偏光纤、所述双孔毛细管和所述第一聚焦透镜构成的第一光学功能组合块以及由所述第二聚焦透镜、所述单孔毛细管和所述第二保偏光纤构成的第三光学功能组合块相对于所述偏振光分束/合束器的器件纵轴分别处于可绕其转动的状态。
CNU2007200571126U 2007-09-13 2007-09-13 偏振光分束/合束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691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571126U CN201096918Y (zh) 2007-09-13 2007-09-13 偏振光分束/合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571126U CN201096918Y (zh) 2007-09-13 2007-09-13 偏振光分束/合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96918Y true CN201096918Y (zh) 2008-08-06

Family

ID=39923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57112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6918Y (zh) 2007-09-13 2007-09-13 偏振光分束/合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96918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3129A (zh) * 2010-04-29 2010-09-15 哈尔滨工程大学 熔嵌式中空多芯保偏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1637A (zh) * 2012-04-11 2012-08-01 珠海保税区光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晶体保偏光耦合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59398A (zh) * 2012-06-28 2012-10-31 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保偏光纤输出的检偏后激光能量的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3129A (zh) * 2010-04-29 2010-09-15 哈尔滨工程大学 熔嵌式中空多芯保偏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1637A (zh) * 2012-04-11 2012-08-01 珠海保税区光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晶体保偏光耦合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59398A (zh) * 2012-06-28 2012-10-31 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保偏光纤输出的检偏后激光能量的装置
CN102759398B (zh) * 2012-06-28 2014-08-06 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保偏光纤输出的检偏后激光能量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37319C (en) Device for focusing light through an optical component
CN203630394U (zh) 1×n 多通道mems 光开关结构
CN101876726B (zh) 一种复用组合式保偏光纤环的实现方法及保偏光纤环
CN204925448U (zh) 2×2保偏光纤分束器
WO2007061543A3 (en) Compact collimator lens form for large mode area and low numerical aperture fiber laser applications
WO2018173422A1 (ja) 光分岐モジュール
CN201096918Y (zh) 偏振光分束/合束器
EP1469283A3 (en) Fiber optic gyroscope
CN103163590A (zh) 一种双芯光分路器
CN2450678Y (zh) 一种偏振合束器
Tottori et al. Integrated optical connection module for 7-core multi-core fiber and 7 single mode fibers
CN201532473U (zh) 2×2保偏光纤分束器
CN102830259A (zh) 全光纤电流传感器
CN2798127Y (zh) 微光学偏振分束器
CN103576240A (zh) 紧凑型四端口光环行器
CN102221729B (zh) 光学退偏器
He et al. Analysis of contributing factors in coupling from laser diode into optical fiber
CN206270542U (zh) 透射型保偏分光耦合器
CN101615761B (zh) 相干组束全光纤激光器
CN203630395U (zh) 1×2 机械式t 型保偏光开关结构
CN201051160Y (zh) 一种高偏振度输出的保偏准直器
CN209842138U (zh) 双向分光器
EP0874263A1 (en) Optical circulator
CN108761648B (zh) 一种混合集成的三端口光环形器
CN103955027B (zh) 一种交叉波长波分复用器的滤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United States Link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Oplink Communications Inc.

Contract record no.: 201299000022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Polarization optical branch bundle/merged bundle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204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