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9165Y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29165Y
CN201029165Y CNU2007201392797U CN200720139279U CN201029165Y CN 201029165 Y CN201029165 Y CN 201029165Y CN U2007201392797 U CNU2007201392797 U CN U2007201392797U CN 200720139279 U CN200720139279 U CN 200720139279U CN 201029165 Y CN201029165 Y CN 20102916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ing member
connector assembly
cable connector
coaxial cable
snap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392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杰利·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1/481,13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238040B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2916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2916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对接接口的本体、设置于上述本体的对接接口内的若干导电元件、与本体后部相连且分别与相应导电元件电性连接的线缆、位于本体外部的可横向移动的锁扣件,与锁扣件的后部结合来横向移动锁扣件的第一拉伸件及与第一拉伸件的后部结合且为使用者设有握持区域的第二拉伸件,第二拉伸件材质较为柔软而第一拉伸件的材质较为坚硬。

Description

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具有高速信号传输速率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SFF(Small Form Factor Committee)协会是专门从事于快速存储工业标准制定的组织,该协会成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其最初的目标仅限于减小硬盘驱动外壳的尺寸,以便于针对收容于其中的磁盘进行改进,以满足计算机及其它小型设备向紧凑化和小型化的发展需求。由上述SFF协会制定的SFF-8088标准说明书界定了一种为膝上便携式电脑应用而设计的紧密多通路连接器(Compact Multilane Shielded Connector),该连接器把小型硬盘驱动器连接在印刷电路板上。按照SFF-8088的规定,该种紧密多通道连接器包括与小型驱动器连接的线缆连接器和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板端连接器。SFF-8088规定该线缆连接器包括一对相互配合的上、下金属本体、印刷电路板、线缆及锁扣机构,其中上、下金属本体构成收容空间来收容印刷电路板。线缆包括若干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导体,锁扣机构组装在上金属本体的顶面。锁扣机构包括一用来与上述板端连接器锁扣的纵长的T形锁扣件,以及与锁扣件配合促使锁扣件与板端连接器分离的拉伸件。锁扣件安装在上金属本体的基部后部,其具有锁扣部突露于上金属本体的前部并位于上金属本体的舌部上方。然而,这种锁扣件很难被拉伸件驱动,否则锁扣件必须有足够的厚度,或者由高质量材料制成,才能有足够的刚性来实现锁扣的可靠性和脱离锁扣的简易性。
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线缆连接器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与对接连接器可靠锁扣且能简易脱离锁扣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设有对接接口的本体、设置于上述本体的对接接口内的若干导电元件、与本体后部相连且分别与相应导电元件电性连接的线缆、位于本体外部的可横向移动的锁扣件,与锁扣件的后部结合来横向移动锁扣件的第一拉伸件及与第一拉伸件的后部结合且为使用者设有握持区域的第二拉伸件,其中第二拉伸件材质较为柔软而第一拉伸件的材质较为坚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拉伸件及与拉伸件的后部结合且为使用者设有握持区域的拉伸带来实现与对接连接器的可靠锁扣和简易脱离锁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锁扣件与拉伸件的放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图4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6至图9是沿图4中线A-A至线D-D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该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本体1、安装在本体1内的印刷电路板2、与印刷电路板2电性连接的线缆7、组装至本体1的锁扣机构3及组装于本体1并部分遮蔽锁扣机构3的金属壳体4。
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体1是用金属材料铸造制成的,包括基体11、与基体11啮合的盖体12及在基体11和盖体12之间形成的收容空间15。金属本体1同时包括矩形基部13和自基部13向前延伸的纵长的舌板14。
该基体11包括第一基部11a和自第一基部11a向前延伸的第一舌部11b。第一基部11a包括第一主体部110、一对第一凸缘112和第一后壁113,其中第一凸缘112和第一后壁113分别从第一主体部110相对的边缘和后面向上延伸。第一凸缘112的前部被部分切开以使第一凸缘112呈L形。第一后壁113上设有半圆形的第一缺口1130及位于第一缺口1130两侧的一对第一螺纹孔1132。第一舌部11b包含有第一面板118,第一面板118设有位于其相对的两侧的一对侧缘114。每一侧缘114包括延伸超过面板118前端的末端1140。第一面板118上面排列有两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垫高部115,每一垫高部115上都设有第一定位孔1150。一对U形开口117从第一面板118的前端向后延伸,并且分别邻近相应的末端1140。
盖体12包括第二基部12a和自第二基部12a向前延伸的第二舌部12b。第二基部12a包括第二主体部120、一对第二凸缘122和第二后壁123,其中第二凸缘122和第二后壁123分别从第二主体部120相对的边缘和第二主体部120的后面向下延伸。第二凸缘122的后部和第二后壁123被部分切开以使第二凸缘122呈L形。半圆形的第二缺口1230设在第二后壁123上。一对第二螺纹孔1232穿过第二后壁123,并且位于半圆形第二缺口1230的相对两侧。连续的突出肋1220自第二凸缘122和第二后壁123的内边缘一体向下延伸。第二主体部120设有具有不同尺寸的第一、第二凹陷1270、1272的第一凹陷部127和设置在第二主体部120前部且与其前面相通的较深较窄的第二凹陷部128。第二主体部120的前部设有沿与第二凹陷部128垂直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二凹陷部128相通的较深狭缝1280。第二凹陷部128的前端设有具有一对突出部1284的横条1282。第二凸缘122和第二后壁123***的上部被部分切割形成凹陷。一对突起129设置于第二基部12a的前部。另外,第二主体部120下表面突设有若干向下延伸但高度不同的台阶121。上述第二螺纹孔1232自第二基部12a的顶面向下凹进一定深度,并且位于第二凹陷部128的相对两侧。
第二舌部12b包括设有一长键槽1244的第二面板124和一对自第二面板124相对两侧向下延伸的侧壁125。第二通槽1250开口向外设在对应的侧壁125上,用来导引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和将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定位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上。一对突出126自第二舌部12b的前表面向后延伸,并且分别位于侧壁125的下方来形成一对缺口1260。第二面板124在底面形成加强部(未标注)来提高强度,三对第二垫高部1240对称分布在加强部上,其中两对第二垫高部1240设有向下延伸的突柱1242。
印刷电路板2在上、下表面都设有金手指21、22,其中前部设有第一金手指21,后部设有与第一金手指21数目不等的第二金手指22。第一、第二金手指21、22通过置于印刷电路板内部的线路相互电性连接。两对通孔23对称排列在印刷电路板2上并邻近第一金手指21。
锁扣机构3包括锁扣对接连接器的锁扣件31,与锁扣件31配合来使锁扣件31从对接连接器上分离的拉伸件32及组装于拉伸件32的可选择使用的拉伸带33。
请参阅图3所示,锁扣件31是由金属材料冲压制成的悬臂状构件。锁扣件31采用杠杆方式操作,其包括位于竖直面内的n形啮合部310,位于与竖直面正交的水平面内的锁扣部311及倾斜的连接部312,连接部312连接啮合部310和锁扣部311来提供弹力给锁扣件31。啮合部310包括杆部3101及一对自杆部3101的两侧向下延伸的侧部3102。每一侧部3102的外侧缘设有倒刺3104。锁扣部311的后部设有一对与连接部312相邻的矩形孔3110,一对扣持部3112自前端两侧向下弯曲。连接部312与杆部3101的中间部分相连并自杆部3101的下边缘先向下再倾斜向上延伸。连接部312同时开设有一孔,通过改变该孔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调节锁扣件31的弹性力。每一侧部3102及锁扣部311均设有一凸肋313以加强与本体1及与对接连接器的配合。
拉伸件32又为第一拉伸件,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其材质较为坚硬,包括位于前部的配合部321、自配合部321向后延伸且设有干涉部322的纵长中间部323及形成于中间部323后端的操作部324。干涉部322包括一对位于中间部323两侧且邻近配合部321的挡止部3222及位于中间部323中部的弹性部3220。每一弹性部3220包括横向阻挡部3224和自阻挡部3224向后延伸的V形爪部3226。配合部321包括连接配合部321和中间部323的垂直部3210和自垂直部3210的下边向前延伸的本体部3212。本体部3212包括一对向上延伸的凸肋3214及在凸肋3214末端增大的突出部3216。斜面3218自配合部321的前表面向下且向后延伸。操作部324自中间部323开始变大,形成一对易于操作的倾斜边缘3240,同时,操作部324在主部设有矩形狭槽3242以便与拉伸带33配合。
拉伸带33又为第二拉伸件,是一条将两端粘在一起后形成有环状部330和位于后部的拉伸部332的带子,其材质较为柔软。拉伸带33先从拉伸件32的操作部324的狭槽3242穿出,然后两端粘结在一起,并为使用者设有握持区域。
金属壳体4由金属板材冲压形成,包括主部40和自主部40的相对两侧向下延伸的侧壁42,其中主部40又设有位于顶面来增加摩擦力的若干凸肋400。两对螺孔402分别位于主部40的前部和后部。第一弹片404自主部40的前边缘倾斜向下延伸。一对第二弹片405设于主部40上且自主部40的后边缘垂直向下延伸。
组装时,线缆7的导体70分别焊接在印刷电路板2的第二金手指22上。绝缘体9包覆成型在印刷电路板2的后端及导体70的前端。绝缘体9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台阶面且收容于由第一基部11a和第二基部12a共同形成的收容空间17。带有线缆7的印刷电路板2放置于基部11的第一垫高部115上,通孔23和第一定位孔1150相对齐。线缆7位于基体11的第一缺口1130中。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可以有一个能握持暴露于线缆7外面的金属编织层的夹持装置6,其可以对线缆7提供应力释放。盖体12与基体11及印刷电路板2组装在一起,通过突柱1242穿过通孔23和第一定位孔1150来定位印刷电路板2于本体1的收容空间15中。盖体12的突出肋1220收容于第一凸缘112及基体11的第一后壁113中间,上述一对末端1140分别收容于缺口1260内,于是,基体11和盖体12稳固地组装在一起。
请参阅图5至图9所示,锁扣机构3沿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组装至盖体12的第二基部12a。拉伸件32首先压入盖体12。拉伸件32的配合部321收容于盖体12的第二凹陷部128,中间部323和干涉部322收容于第一凹陷部127。挡止部3222和弹性部3220分别滑动收容于不同大小的第一、第二凹陷1270、1272内,且阻挡部3224和爪部3226分别抵靠在第二凹陷1272相对的两边。锁扣件31沿垂直方向组装于盖体12内,啮合部310通过侧部3102的倒刺3104干涉收容于狭缝1280。倾斜的连接部312位于配合部321的本体部3212的斜面3218上。锁扣件31的杆部3101位于凸肋3214上方,突出部3216位于杆部3101的前方。盖体12的突出部1284分别收容于矩形孔3110,扣持部3112暴露于第二舌部12b上方。
当对接连接器与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沿前后方向对接时,对接连接器的端子与印刷电路板2的第一金手指21电性连接且对接连接器上的相应构件与锁扣件31的扣持部3112相锁扣。当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脱离对接连接器时,施加向后的拉力于拉伸件32的操作部324或者拉伸带33的拉伸部332,依照留给操作者操作的空间而确定,使拉伸件32向后移动,同时,弹性部3220和挡止部3222分别沿第二、第一凹陷1272、1270滑动,直至突出部3216抵靠在锁扣件31的杆部3101。本体部3212也随着斜面3218沿倾斜的连接部312的底面滑动而向后移动,于是促使连接部312相对啮合部310的杆部3101向上转动,同时还促使设有扣持部3112的锁扣部311向上移动至脱离对接连接器的锁扣。也就是说,通过在前后方向上拉动拉伸件32,进而驱动锁扣件31产生与前后方向大体垂直的横向上移动而实现连接器间的解锁。当然,这种横向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当采用其它常见结构的锁扣件(如锁扣部向两侧伸缩)时,横向也可以指大体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两侧方向。当向后的拉力消除以后,弹性部3220产生的回复力使拉伸件32向着其初始位置移动,与此同时,锁扣件31也回复至初始位置。也就是说,当操作空间足够大时,操作者可以通过拉动拉伸件32或者拉伸带33来促使锁扣件31从对接连接器脱离锁扣;当操作空间较小时,操作者可以通过拉动拉伸带33来使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脱离对接连接器。
金属壳体4最终通过侧壁42和第二弹片405分别收容于由第二凸缘122和第二后壁123形成的凹陷内来组装至盖体12的第二基部12a。金属壳体4的前边缘邻近突起129,第一弹片404收容于盖体12的第二凹陷部128。当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脱离对接连接器时,第一弹片404可抵压锁扣件31来为锁扣件31提供额外的回复力。一对第一螺钉80旋入金属壳体4的螺孔402中,并穿过盖体12的第二螺纹孔1232和基体11的第一螺纹孔1132来固持金属壳体4和基体11及盖体12,一对第二螺钉82旋入位于金属壳体4前端的螺孔402中,盖体12的第二螺纹孔1232位于第二凹陷部128的另一面,以此来加强金属壳体4和盖体12的接合。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可设有一组装于金属本体1的防电磁干扰垫圈5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杂讯干扰。垫圈5是一用金属薄片冲压而成的矩形结构。垫圈5包含由一对相对的纵向边缘501和一对分别与纵向边缘501连接的侧边缘502组成的一连续的***壁50。垫圈5同时还具有由***壁50限定的空间51。垫圈5通过舌部14突出穿过空间51来组装于本体1的基部13的前表面。垫圈5的上纵向边缘501被部分冲制形成一大致等同于锁扣部311宽度的凹陷53,以此来允许锁扣部311设置于舌部14的上面。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对接接口的本体、设置于上述本体的对接接口内的若干导电元件、与本体后部相连且分别与相应导电元件电性连接的线缆及位于本体外部的可横向移动的锁扣件,其特征在于:该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与锁扣件的后部结合来横向移动锁扣件的第一拉伸件及与第一拉伸件的后部结合且为使用者设有握持区域的第二拉伸件,上述第二拉伸件材质较为柔软而第一拉伸件的材质较为坚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拉伸件、第二拉伸件可沿前后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拉伸件形成有狭槽,第二拉伸件穿过该狭槽并形成有上述握持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本体包括基部和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部,第一拉伸件和锁扣件组装于本体的基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锁扣件垂直安置于基部的顶面,锁扣部部分延伸超出基部的前表面来置于舌部上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拉伸件的操作部暴露于本体的基部之上,第二拉伸件全部暴露于本体的基部之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锁扣件采用杠杆方式操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拉伸件包括一配合部,该配合部设有位于锁扣件的连接部下面且能沿连接部滑动来促使连接部相对于配合部做枢接性地移动以从对接连接器分离的斜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拉伸件进一步包括连接配合部和操作部的中间部,中间部至少设有一为第一拉伸件和锁扣件提供回复力的弹性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本体的基部在顶面至少设有一凹陷部,上述第一拉伸件的弹性部至少能在一个凹陷部内滑动。
CNU2007201392797U 2006-07-03 2007-02-08 线缆连接器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9165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481132 2006-07-03
US11/481,132 US7238040B1 (en) 2005-08-11 2006-07-03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atching mechanis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29165Y true CN201029165Y (zh) 2008-02-27

Family

ID=39133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3927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9165Y (zh) 2006-07-03 2007-02-08 线缆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29165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6900A (zh) * 2011-02-18 2012-08-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102646895A (zh) * 2011-02-16 2012-08-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8598765A (zh) * 2018-07-11 2018-09-28 广东欢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打线插头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6895A (zh) * 2011-02-16 2012-08-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2646895B (zh) * 2011-02-16 2014-08-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2646900A (zh) * 2011-02-18 2012-08-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102646900B (zh) * 2011-02-18 2014-08-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108598765A (zh) * 2018-07-11 2018-09-28 广东欢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打线插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97420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7238040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atching mechanism
CN201081825Y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8668515B2 (en) Electronic module with improved latch mechanism
US8523595B2 (en) Electronic module with improved latch mechanism
US7160135B1 (en) Stacked connector assembly
US7134914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atching mechanism
US8562373B2 (en) Electronic module with improved latch mechanism
US7413473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EMI gasket
US7147502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atching mechanism
US850633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external metallic gasket
US7410365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nternal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8787025B2 (en) Electronic module with improved latch mechanism
CN101924301B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191676Y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6976865B2 (en)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pull mechanism
US8537558B2 (en) Electronic module with improved latch mechanism
US7957159B2 (en) Electronic module with seamless anti-EMI device
US7147501B1 (en) Juxtapose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ies
US20060134961A1 (en) Connector delatching mechanism with return action
US723804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terconnection system
US7789699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and slider
JP2012169243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US881458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cking portions for an inserting component
CN201029165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7

Termination date: 201502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