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3077A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回收辊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和回收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3077A
CN1983077A CNA2006101674134A CN200610167413A CN1983077A CN 1983077 A CN1983077 A CN 1983077A CN A2006101674134 A CNA2006101674134 A CN A2006101674134A CN 200610167413 A CN200610167413 A CN 200610167413A CN 1983077 A CN1983077 A CN 1983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toner
particle
recovery roller
scrap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674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0893C (zh
Inventor
宫本英稔
宇野浩二
和田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83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3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08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089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58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 roller or a polygonal rotating cleaning member; Details thereof, e.g. surface stru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7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of the cleaning unit
    • G03G21/0076Plural or sequential clean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0005Cleaning of residual toner
    • G03G2221/001Plural sequential clea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以减少刮板嗡鸣声的产生或刮板的磨损量的清扫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回收辊。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形成有调色剂像;清扫辊,用于从所述图像载体上去除残留的调色剂颗粒;以及回收辊,用于从所述清扫辊上回收调色剂颗粒。所述回收辊的直径在10mm以下,而且其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和回收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回收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清扫机构,用于在把感光鼓和中间转印带等图像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后,去除残留在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颗粒,进行清洁。
作为这样的清扫机构,图9所示的清扫机构100是公知的。此清扫机构100是用于把残留调色剂颗粒从通过驱动辊101旋转的中间转印带102上去除。
此清扫机构100具有软毛刷104,以中间转印带102的旋转方向为基准,配置在转印辊103的下游一侧,抵接在中间转印带102上。此外,清扫机构100具有抵接在软毛刷104上的回收辊105、以及抵接在回收辊105上的橡胶刮板106。
采用这样的清扫机构100,把在转印辊103中没有被转印到纸上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02上的调色剂颗粒,用软毛刷104去除。而软毛刷104上的调色剂颗粒则用回收辊105回收。再用橡胶刮板106从回收辊105上除掉调色剂颗粒。
另一方面,在近年来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提高在图像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的转印效率,使用了圆度高、其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小、个数分布的变化系数小的调色剂颗粒(例如参照特开平10-74028号公报)。
近年来,正在推进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对于清扫机构也要求更小型化。可是,为了使清扫机构100小型化,一旦减小回收辊105的直径,回收辊105就容易弯曲。由于此弯曲量受辊直径的3次方影响,回收辊105的直径越小,弯曲量越急剧增加。如果回收辊105这样容易弯曲,橡胶刮板106对回收辊105的按压在长度方向(纸面向里面)会变得不均匀。
也就是,由于相对于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中央部的橡胶刮板106对回收辊105的按压力变小,所以有时会有在中央部的调色剂颗粒不能被去除而残留下来的情况。
因此,若把橡胶刮板106按压在回收辊105上而使中央部的按压力达到足够大,则由于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按压力过大,所以有时会产生“嗡鸣声”。此外,由于按压力过大,会使橡胶刮板106的磨损严重。
此外,在图9所示的清扫机构100中,从软毛刷104向回收辊105回收调色剂颗粒时,有时会产生因回收辊105的表面形状而造成调色剂飞散的情况。
此外,在使用所述圆度高的调色剂颗粒的情况下,由于转印效率高,由清洁部回收的调色剂量少。如果再使用个数分布的变化系数小的调色剂颗粒,使调色剂颗粒直径一致,回收的调色剂量则更少。
在此,由于调色剂颗粒在橡胶刮板106和回收辊105之间,也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所以,若回收的调色剂量变少,则产生橡胶刮板的“嗡鸣声”更明显。
此外,由于回收辊105以电的方式回收调色剂颗粒,如果调色剂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变小或带电量提高,则调色剂颗粒与回收辊105的附着力变大,更需要按压橡胶刮板106,产生的嗡鸣声或磨损量会变得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该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回收辊,可以减少刮板嗡鸣声的产生或刮板的磨损量。
为了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形成有调色剂像;清扫辊,用于从所述图像载体上去除残留的调色剂颗粒;以及回收辊,用于从所述清扫辊上回收调色剂颗粒,其中,所述回收辊,其直径在10mm以下,而且其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回收辊,用于从去除残留调色剂颗粒的清扫辊上回收调色剂颗粒,辊的直径在10mm以下,辊的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这样的回收辊,可以减少刮板嗡鸣声的产生或刮板的磨损量。因此,可以提供具有能抑制刮板的嗡鸣声、和/或降低刮板的磨损量的清扫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是提供另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该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回收辊,可以减少调色剂颗粒的飞散。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形成有调色剂像;清扫辊,用于从所述图像载体上去除残留的调色剂颗粒;以及回收辊,用于从所述清扫辊上回收调色剂颗粒,其中,所述回收辊,其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而且,在测量所述表面粗糙度的负荷曲线中,切断水平(cut level)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为70%以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回收辊,用于从去除残留调色剂颗粒的清扫辊上回收调色剂颗粒,辊的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在测量所述表面粗糙度的负荷曲线中,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在70%以上。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这样的回收辊,可以降低调色剂的飞散。因此,可以提供具有能降低调色剂飞散的清扫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视断面图。
图2为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清扫机构附近的放大结构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回收辊、中间转印带和软毛刷辊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刮板对回收辊的压入量的示意图。
图5A为表示测量回收辊的表面粗糙度的条件的表。
图5B为表示回收辊的表面粗糙度曲线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6A~6C为用于说明刮板的磨损量的示意图。
图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回收辊表面形状的负荷长度率的示意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回收辊表面形状的负荷曲线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9为现有的清扫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回收辊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下面,以把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亦即彩色打印机的情况为例,对具体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对彩色打印机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简单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1的彩色打印机的侧视断面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打印机包括:感光鼓1,以及以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为基准顺序配置的带电器2、激光扫描单元3、可以转动地受到支承的显影轮转器4、和清洁单元5。显影轮转器4具有品红色、黄色、青色、和黑色四种颜色的显影剂。
第一转印辊7被配置成在显影轮转器4和清洁单元5之间,介于中间转印带6而被按压在感光鼓1上。此外,在中间转印带6里侧,以中间转印带6的旋转方向(参照图中箭头S)为基准,顺序配置所述第一转印辊7、从动辊8、驱动辊9、和张力辊10。
第二转印辊11被配置成介于中间转印带6而与驱动辊9相接。在此第二转印辊11的下游一侧的中间转印带6上,配置有清扫机构12。此外,在第二转印辊11的送纸方向的下游一侧,设置有定影部16。在此定影部16的下游一侧,在打印机的上面设置出纸盘1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单元包括感光鼓1、带电器2、激光扫描单元3、显影轮转器4、清洁单元5、中间转印带6、第一转印辊7、从动辊8、驱动辊9、张力辊10、第二转印辊11、和清扫机构12。
下面,对清扫机构12进行详细说明。图2为清扫机构12附近的放大结构图。此清扫机构12具有:按压在中间转印带6上的软毛刷辊13、按压在软毛刷辊13上的回收辊14、以及按压在回收辊14上的刮板15。
软毛刷辊13通过以回收辊14的旋转轴为中心可以旋转的轴承而受到支承。这样,软毛刷辊13可以以回收辊14的轴14a为中心,自由转动。
此外,在软毛刷辊13上还设置有驱动构件(图中没有表示),它包括:为了依靠弹力把软毛刷辊13按压在中间转印带6上而设置的弹簧;以及设置在驱动辊9的轴上的凸轮。通过这样的驱动构件,软毛刷辊13可以与作为图像载体的中间转印带6压力接触或分离。也就是,软毛刷辊13通常是通过弹簧而被按压在中间转印带6上,必要时通过使凸轮旋转,离开中间转印带6。图2中用虚线表示处于离开状态的软毛刷辊13。
由于软毛刷辊13的轴承可以以回收辊14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以通常软毛刷辊13对回收辊14的咬入量(后面将详细叙述)是一定的。
回收辊14的轴承单向具有导电性,通过此轴承向回收辊14提供偏压。另一方面,软毛刷辊13的轴承不具有导电性,使得施加在回收辊14的偏压没有损耗,可以作为清洁偏压而起作用。在图2中,驱动辊9有导电性,作为清洁对置电极而发挥作用。此外,由于驱动辊9接地,清洁电流从回收辊14通过具有导电性的软毛刷辊13,从中间转印带6向驱动辊9流动。通过最恰当地选择此软毛刷辊13的电阻,在中间转印带6和软毛刷辊13之间,以及在软毛刷辊13和回收辊14之间,可以形成必要的足够电场。
下面,对软毛刷辊13、回收辊14、和刮板15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对实施方式1的回收辊14进行说明。
回收辊14可以使用各种导电性的金属辊,优选的是使用不锈钢制的圆棒。此外,使回收辊14的辊直径在10mm以下,而且它的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此外,这里所说的Rz是指通过JIS B0601:1994定义的十点平均粗糙度的值。
一般来说,旋转轴常使用非电解镀镍等。可是,如果对回收辊14表面施镀,由于难以控制表面粗糙度,所以是非优选的。因此,在制作回收辊14时,在把不锈钢制圆棒进行切削加工后,可以根据需要实施喷丸处理(blasting process),控制表面粗糙度的水平。
下面,对本发明的清扫辊的一个例子,亦即软毛刷辊13进行说明。软毛刷辊13,例如是把锦纶-6等树脂性的刷纤维(纤丝)高密度地植入的长的织物,呈螺旋状地缠绕并粘接在不锈钢制的旋转轴四周,形成辊状。软毛刷辊13的旋转轴直径约6mm,织物的厚度为1~2mm左右,刷纤维的长度为3mm到4mm左右。因此,软毛刷辊13的直径为14mm左右。此外,也可以在刷纤维上预先涂敷氟类树脂粉末(例如,三菱化学制KYNAR500等)作为润滑剂。
优选的是,软毛刷辊13的刷纤维的粗细为1~6旦尼尔(所谓旦尼尔是丝粗细的单位,长度9000m的丝重1g时为1旦尼尔)。
优选的是,此刷纤维的材料使用锦纶-6、锦纶-12等锦纶类、聚酯类、丙烯类。此外为了赋予导电性,更优选的是混入碳黑。
图3为把软毛刷辊13被按压在中间转印带6上的部分放大后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软毛刷辊13以咬入量A与中间转印带6接触。此外,所谓的咬入量定义为,在假设不存在中间转印带6的情况下,刷纤维的前端进入到中间转印带6的最大值。再有,图3用附图标记13h表示的部分相当于所述刷纤维部分。
在实施方式1中,咬入量A设定为1±0.2mm。可是,如果到刷纤维毛长度的一半以下也没有特别的问题,优选的咬入量A设定为0.5~1.5mm范围内。
软毛刷辊13向箭头T方向旋转,使在与中间转印带6的接触部13a中,其表面向与中间转印带6表面的移动方向(箭头S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外,软毛刷辊13相对于中间转印带6的线速度比,设定成在接触部13a中为1.1。此外,优选的线速度比的值是在0.5~2.0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设定在0.8~1.20的范围内。
下面,对软毛刷辊13和回收辊14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附着有没有转印的调色剂颗粒和纸末的软毛刷辊13,以咬入量B与回收辊14接触。回收辊14向箭头U方向旋转,使在与软毛刷辊13的接触部13b中,其表面向与软毛刷辊13表面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把附着在刷纤维的调色剂颗粒以电的方式回收到回收辊14一侧。其中,所谓的咬入量B定义为,在没有回收辊14的情况下,刷纤维的前端进入到回收辊14内的最大值。在此实施方式1中,设定为B=1.0±0.2mm。优选的咬入量B的值在0.5~1.5mm范围内。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的咬入量A和咬入量B的关系是A≤B。这是因为在A>B的情况下,调色剂颗粒容易滞留在刷纤维内部。
下面,对刮板15进行说明。刮板15以聚氨基甲酸乙酯橡胶为主要成分制成,它的一端粘接固定在金属板20上(参照图2),以规定的压入量按压在回收辊14上。
下面用图4对刮板压入量进行说明。把假设回收辊14不存在时的刮板的位置设为刮板15′,规定与刮板15′的端部接触的假想圆14′。此情况下的实际回收辊14的外圆周14a和其假想圆14′的外圆周14′a的差15V,被定义为压入量。在实施方式1中,优选的是,刮板15相对于回收辊14的压入量设定在0.5~1.5mm范围内。
下面,对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调色剂颗粒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彩色调色剂颗粒分别为圆度在0.97以上,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在4μm以上、8μm以下,个数分布的变化系数在26%以下。此外,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带电量在30μC/g以上。再有,更优选的是,调色剂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在7μm以下。此外,更优选的是,个数分布的变化系数在23%以下。而且,调色剂带电量也可以在35μC/g以上,而在40μC/g以上则为更佳。另一方面,因为调色剂带电量越高附着力越大,所以需要增加刮板15的按压力。
通过使用圆度在0.97以上、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在4μm以上且8μm以下的调色剂颗粒,可以在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实现高图像质量。此外,如使用变化系数在26%以下的调色剂颗粒,可以抑制带电的波动。另一方面,由于这样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小、变化系数在26%以下的调色剂颗粒转印效率高,所以清洁中回收的调色剂量变少,容易产生在清洁中的“嗡鸣声”的问题。
此外,由于回收辊14以电的方式回收调色剂颗粒,如果调色剂颗粒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变小或带电量提高,则调色剂颗粒与回收辊14的附着力变大。因此,用刮板15清洁变得困难。然而,即使是这样的调色剂颗粒,通过使用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的回收辊,也可以不产生“嗡鸣声”,进行良好的清洁。
下面,对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动作进行说明。在通过带电器2而被带电的感光鼓1的表面上,由激光扫描单元3形成静电潜影。根据此静电潜影,通过从保存在显影轮转器4内的四种颜色中选择的一种颜色的显影剂,形成调色剂像。
此调色剂像,在第一转印辊7上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上。此后,对于其他的颜色也在中间转印带6上形成调色剂像。此外,在中间转印带6上分别形成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像的期间,软毛刷辊13离开中间转印带6。
此后,用第二转印辊11,把在中间转印带6上的四种颜色重叠的调色剂像,一起转印到纸等记录介质上。被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向定影部16输送,把调色剂像定影后,向出纸盘17排出并放置。
另一方面,在用第二转印辊11把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时,软毛刷辊13与中间转印带6压力接触,把没有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颗粒,从中间转印带6上除掉。
然后,用回收辊14回收软毛刷辊13的刷纤维上的调色剂颗粒。进而,用刮板15刮掉回收辊14上的调色剂颗粒。然后,把用刮板15刮掉的调色剂颗粒,通过调色剂输送螺杆顺序送到调色剂排出容器(图中没有表示)。
下面,在实施例中对上述的实施方式1进行更具体的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用在图1和图2中表示的彩色打印机和清扫机构进行评价。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的回收辊14是不锈钢制的圆棒,使用直径为10mm、表面粗糙度(Rz)为1.6μm的回收辊。对此回收辊14的表面粗糙度(Rz),使用东京精密(株)制Surfcom1500DX,在测量种类为JISB0601:1994、测量长度为4mm、测量压力为0.7mN、测量速度为0.15mm/Sec、截断为高斯截断、触针尖端为2μm、和测量方向为轴向的各种条件下进行了测量。图5A、5B表示测量的粗糙度曲线的一个例子。此外,图5A、5B所示的图表表示表面粗糙度(Rz)为3.3μm。
作为软毛刷辊13,使用刷纤维为锦纶-6(导电纤维)、软毛刷辊13的直径为14mm、刷纤维的毛密度为37200纤丝/cm2、纤丝粗细为2旦尼尔的软毛刷辊13。
作为刮板15,使用以聚氨基甲酸乙酯橡胶为主要成分制成的、橡胶厚度15W为1.6±0.15mm、橡胶硬度为77±3度的刮板15。而且把刮板15和回收辊14配置成橡胶突出量15L为7.5mm、压力接触角15S为22°、对回收辊14的压入量15V为1.0mm(参照图4)。再有,所谓的橡胶突出量15L是指,从金属板20前端到橡胶刮板15′前端的距离,是橡胶刮板15的自由长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1中使用的显影剂使用按以下方法制造的显影剂。
用以下方法制造了三种颜色的彩色球形调色剂颗粒。首先,在80重量份的苯乙烯、2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5重量份的着色剂、3重量份的低分子量聚丙烯、2重量份的电荷控制剂(季铵盐)、和1重量份的二乙烯基苯(交联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重量份的聚合引发剂和2重量份的偶氮二异庚腈(2,2′-Azobis(2,4-dimethylvaleronitrile))。把它加入到400重量份的精制水中,作为悬浊稳定剂再加入5重量份的磷酸三钙和0.1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然后,用特殊机化工业(株)制的乳化-分散机,以转数7000rpm把它搅拌20分钟,通过在70℃的氮气氛围下,以100rpm进行10小时的聚合反应,得到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为6.4μm的球形调色剂颗粒(调色剂基本颗粒)。这样制造的球形调色剂颗粒的平均圆度,用sysmex(株)制流动式颗粒像分析装置FPIA测量的结果为0.980。
用sysmex(株)制流动式颗粒像分析装置FPIA测量的圆度,具体说是按如下方法测量的。预先在除去固态杂质等的100~150ml的水中,添加界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优选的是加入0.1~0.5ml的烷基苯磺酸盐。然后,在其中加入测量试样亦即0.1~0.5g的调色剂颗粒。再把分散了测量试样的悬浊液用超声波分散器进行1~3分钟的分散处理,使分散浓度为3000~10000个/μl,用所述分析装置测量了圆度。
然后,在得到的100重量份的各调色剂基本颗粒中,配入1.0重量份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商品名“TG820F”,Cabot社制)和0.4重量份的氧化钛(商品名“TAF-510P”,富士钛工业(株)制),用亨舍尔混合机混合2分钟,得到彩色显影剂。
另一方面,关于黑色显影剂,用下面的方法制造。首先,粘接剂树脂使用多种聚酯树脂,并且在其中混合磁粉等后,熔融搅拌。也就是,把100重量份的聚酯树脂(醇成分:双酚A二乙基甲酮氧化物添加物(bisphenol-A propionoxide addition),酸成分:对苯二酸,Tg:60℃,软化点:150℃,酸价:7.0,凝胶部分:30%)、76重量份的磁粉(商品名MTSB-905,户田工业社制)、作为电荷控制成分的3重量份的CCA(商品名:Bontron No.1,Orient化学制)、8重量份的电荷控制树脂(添加季铵盐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quatemary ammoniumsalt-added styrene-acrylic copolymer)、藤仓化成制FCA196)、作为腊成分的3重量份的酯腊(商品名:WEP·5,日本油脂制)用亨舍尔混合机混合。
然后,再用双轴挤压机(缸体设定温度:100℃)搅拌后,用水平旋转碾磨机粗破碎。此后,用蜗轮式碾磨机进行细破碎,用气流式分级机进行分级,得到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为8.0μm、平均圆度为0.95的调色剂颗粒。
对于得到的调色剂颗粒,取100重量份,用亨舍尔混合机混合0.8重量份的二氧化硅颗粒(商品名:RA200HS,日本Aerosil社制)、1.0重量份的氧化钛(商品名:EC100T1,钛工业社制),得到磁性显影剂。
感光鼓上的彩色显影剂的带电量用Trec社的QM仪表测量的结果为45μC/g。黑色显影剂的带电量为12μC/g。此外,各显影剂个数变化系数都在25%以下。
对用所述回收辊14和刮板15产生的刮板15的嗡鸣声和刮板15的磨损进行了评价。
对刮板15的嗡鸣声的评价,把产生“嗡鸣声”的情况评价为“×”,不产生“嗡鸣声”的情况评价为“○”。
对刮板15的磨损的评价,把200×103次连续印刷(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是全彩色印刷,所以每一种颜色印刷50×103次)后的刮板15的边缘被削掉部分的长度,作为“磨损量”进行评价。
此外,回收辊14的转数为420rpm,软毛刷辊13的转数为274rpm。
图6A为刮板15和回收辊14的接触部分的放大图。图6B表示回收辊14旋转前的刮板15的边缘15a。图6C表示回收辊14旋转后的刮板15的边缘15a磨损的状态。如该图6C所示,边缘15a被削掉部分的长度15b为磨损量。
在此磨损量测量中,使用Veeco社制三维表面形状测量装置(WYKO  NT1100),进行形状的测量,把磨损量小于15μm的情况评价为“○”,此外的情况评价为“×”。
实施例2
实施例2使用把实施例1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3.2μ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3
实施例3使用把实施例1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4μ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4
实施例4使用把实施例1的回收辊变更为直径为9m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5
实施例5使用把实施例2的回收辊变更为直径为9m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6
实施例6使用把实施例3的回收辊变更为直径为9m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7
实施例7使用把实施例1的回收辊变更为直径为8m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8
实施例8使用把实施例2的回收辊变更为直径为8m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9
实施例9使用把实施例3的回收辊变更为直径为8m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0
实施例10使用把实施例1的回收辊变更为直径为7m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1
实施例11使用把实施例2的回收辊变更为直径为7m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2
实施例12使用把实施例3的回收辊变更为直径为7m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对比例1
对比例1使用把实施例1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2μ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对比例2
对比例2使用把实施例1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6μ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对比例3
对比例3使用把实施例4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2μ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对比例4
对比例4使用把实施例4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6μ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对比例5
对比例5使用把实施例7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2μ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对比例6
对比例6使用把实施例7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6μ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对比例7
对比例7使用把实施例10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2μ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对比例8
对比例8使用把实施例10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6μm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对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表1表示上述的实施例1~12和对比例1~8的结果。
表1
回收辊 刮板 软毛刷辊 回收/软毛刷线速比   磨损量(两端侧)   磨损量(中央) 嗡鸣声评价 磨损量评价
    直径(mm)   表面粗糙度Rz(μm)    转数(rpm)     压入量(mm)     直径(mm)     转数(rpm) (μm) (μm)
对比例1     10   1.2     420     1     14     274     1.09     4     3   ×   ×
实施例1     10   1.6     420     1     14     274     1.09     5     4   ○   ○
实施例2     10   3.2     420     1     14     274     1.09     7     6   ○   ○
实施例3     10   6.4     420     1     14     274     1.09     12     8   ○   ○
对比例2     10   6.6     420     1     14     274     1.09     15     10   ○   ×
对比例3     9   1.2     420     1.1     14     274     0.99     5     3   ×   ×
实施例4     9   1.6     420     1.1     14     274     0.99     6     4   ○   ○
实施例5     9   3.2     420     1.1     14     274     O.99     8     6   ○   ○
实施例6     9   6.4     420     1.1     14     274     0.99     13     8   ○   ○
对比例4     9   6.6     420     1.1     14     274     0.99     17     lO   ○   ×
对比例5     8   1.2     420     1.2     14     274     0.88     7     3   ×   ×
实施例7     8   1.6     420     1.2     14     274     0.88     8     4   ○   ○
实施例8     8   3.2     420     1.2     14     274     O.88     9     6   ○   ○
实施例9     8   6.4     420     1.2     14     274     0.88     14     8   ○   ○
对比例6     8   6.6     420     1.2     14     274     0.88     20     10   ○   ×
对比例7     7   1.2     420     1.3     14     274     0.77     9     3   ×   ×
实施例lO     7   1.6     420     1.3     14     274     0.77     12     4   ○   ○
实施例1l     7   3.2     420     1.3     14     274     0.77     10     6   ○   ○
实施例12     7   6.4     420     1.3     14     274     0.77     14     8   ○   ○
对比例8     7   6.6     420     1.3     14     274     0.77     24     10   ○   ×
从表1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回收辊14直径在10mm以下、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且6.4μm以下的情况下,不产生刮板15的“嗡鸣声”,可以减少刮板的磨损量。
此外,从表1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回收辊14直径在10mm以下、表面粗糙度(Rz)小于1.6μm的情况下,由于回收辊14和刮板15表面的贴合性增加,因而产生刮板的嗡鸣声和明显的磨损。
此外,在回收辊14直径在10mm以下、表面粗糙度(Rz)大于6.4μm的情况下,尽管不产生嗡鸣声但磨损量大,刮板15的寿命明显变短。
像本实施方式1这样,在实现回收辊14的小型化的情况下,对回收辊14和刮板15的定位精度要求高。因此,如软毛刷辊13离开中间转印带6并移动回收辊14的位置,则刮板15和回收辊14之间的相对位置会产生偏移,会有产生嗡鸣声的情况或明显磨损的情况。
然而,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回收辊14和刮板15的位置是固定的状态,仅是软毛刷辊13以轴14a为中心转动,离开中间转印带6,所以会尽可能不产生刮板15和回收辊14之间的位置偏移。
实施方式2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回收辊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的回收辊是对实施方式1的回收辊的表面形状进行了进一步限定。
实施方式2的回收辊14,其直径在10mm以下,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此外,在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负荷曲线中,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在70%以上。
其中,所谓的负荷长度率(tp),如图7所示,是从粗糙度曲线上在其平均线的方向只取出基准长度L,把此取出部分的粗糙度曲线用与平均线平行的切断水平c1切断时得到的切断长度的和(负荷长度η P=b1+b2+b3)相对于基准长度L的比,用百分比表示,tp=(η P/L)×100%。
此外,所谓的切断水平(cut level)是指在粗糙度曲线中,把“从最高位置hp到切断水平cl的长度d”相对于“最高位置hp和最低位置hl的差H”的比,用百分比表示(参照图7)。
图8作为负荷曲线的一个例子,表示在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81%的负荷曲线。如图8所示,负荷曲线是把负荷长度率(Rmr)作为横轴,把切断水平作为纵轴绘制的曲线图。再有,图8的曲线图中的P-P表示表面粗糙度曲线中的最高位置hp和最低位置hl的差(参照图7)。
调色剂从软毛刷辊13移到回收辊14上的机理基本上是通过在回收辊14和软毛刷辊13之间形成电场,带电颗粒亦即调色剂颗粒因电的吸引力而转移到回收辊14上。可是,即使调色剂颗粒从软毛刷辊13转移到回收辊14一侧,如果回收辊14的表面形状不是可以输送调色剂颗粒的表面状态,则回收辊14从软毛刷辊13进行回收时,因电从刷上剥离的调色剂颗粒会被弹起而容易飞散。
对此,在实施方式2的回收辊14中,由于在实施方式1的条件上,还增设了表面形状的条件,即所谓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在70%以上,所以可以降低在回收调色剂颗粒时产生的调色剂飞散。
下面,对实施方式2的回收辊的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关于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使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打印机和清扫机构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3
实施例13的回收辊14是不锈钢制的,使用了直径为10mm、表面粗糙度(Rz)为1.6μm、和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为88%的回收辊(基准长度L=4.0mm时的负荷长度率。以下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也同样)。此回收辊14,在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研磨处理和抛光研磨。此外,表面粗糙度(Rz)的测量与实施例1相同。
软毛刷辊13的刷纤维是锦纶-6(导电纤维),软毛刷辊13的直径为14mm,刷纤维的毛密度为37200纤丝/cm2,纤丝粗细为2旦尼尔。
刮板15,以聚氨基甲酸乙酯橡胶为主要成分制成,橡胶厚度15W为1.6±0.15mm、橡胶硬度为77±3度,将回收辊14和刮板15配置成橡胶突出量为7.5mm、压力接触角15S为22°、刮板压入量为1.0mm。
对在以上条件下驱动回收辊14时的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15的“嗡鸣声”、和刮板15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
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的评价,是在调色剂颗粒飞散后,再附着在中间转印带6上时,用透明胶带得到在中间转印带6上的飞散的调色剂量,贴在白色的纸上,用X-Rite社制型号310T(透过浓度测量装置(Photographic Densitometer))测量了透过浓度。透过浓度的值小于0.06的情况下,评价为“○”,在0.06以上的情况下,评价为“×”。
此外,刮板的“嗡鸣声”和“磨损量”的评价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4
实施例14把实施例1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3.6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86%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14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研磨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实施例15
实施例15把实施例1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5.2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75%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15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实施例16
实施例16把实施例1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3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72%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16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实施例17
实施例17把实施例1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6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72%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17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的研磨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9
对比例9把实施例1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3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90%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9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的研磨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10
对比例10把实施例1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3.6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67.5%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10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11
对比例11把实施例1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7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55%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11中使用的回收辊是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不实施表面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12
对比例12把实施例1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6μ 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63%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12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的研磨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13
对比例13把实施例1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7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73%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13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
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14
对比例14把实施例1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3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65%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14中使用的回收辊是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不实施表面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实施例18
实施例18的回收辊14把实施例13的回收辊变更为直径为7mm、表面粗糙度(Rz)为1.6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87%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18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研磨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实施例19
实施例19把实施例18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3.6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86%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19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研磨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实施例20
实施例20把实施例18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5.1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75%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20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实施例21
实施例21把实施例18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2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73%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21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实施例22
实施例22把实施例18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6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71%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22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研磨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15
对比例15把实施例18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2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91%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15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研磨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16
对比例16把实施例18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3.4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68%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16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17
对比例17把实施例18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7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56%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17中使用的回收辊是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不实施表面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18
对比例18把实施例18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4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63%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18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研磨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19
对比例19把实施例18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8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74%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19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20
对比例20把实施例18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3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66%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20中使用的回收辊是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不实施表面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表2表示上述的实施例13~17和对比例9~14的结果。
表2
基准长度L:4.0mm
回收辊的直径:10mm
表面粗糙度(Rz) Cp=30时的负荷长度率                          评价
透过浓度   调色剂飞散 嗡鸣声 刮板磨损 综合评价
  对比例9     1.3     90     0.02   ○   ×   ○   ×
  对比例12     1.6     63     0.07   ×   ○   ○   ×
  实施例17     1.6     72     0.04   ○   ○   ○   ○
  实施例13     1.6     88     0.03   ○   ○   ○   ○
  对比例10     3.6     67.5     0.06   ×   ○   ○   ×
  实施例14     3.6     86     0.03   ○   ○   ○   ○
  实施例15     5.2     75     0.04   ○   ○   ○   ○
  对比例14     6.3     65     0.08   ×   ○   ○   ×
  实施例16     6.3     72     0.05   ○   ○   ○   ○
  对比例11     6.7     55     0.08   ×   ○   ×   ×
  对比例13     6.7     73     0.02   ○   ○   ×   ×
此外,表3表示上述的实施例18~22和对比例15~20的结果。在表2和表3中以表面粗糙度(Rz)为基准排列。
表3
基准长度L:4.0mm
回收辊的直径:7mm
表面粗糙度(Rz)   Cp=30时的负荷长度率     评价
    透过浓度  调色剂飞散     嗡鸣声     刮板磨损     综合评价
  对比例15     1.2     91     0.03  ○     ×     ○     ×
  对比例18     1.4     63     0.07  ×     ○     ○     ×
  实施例22     1.6     71     0.05  ○     ○     ○     ○
  实施例18     1.6     87     0.04  ○     ○     ○     ○
  对比例16     3.4     68     0.08  ×     ○     ○     ×
  实施例19     3.6     86     0.03  ○     ○     ○     ○
  实施例20     5.1     75     0.03  ○     ○     ○     ○
  实施例21     6.2     73     0.04  ○     ○     ○     ○
  对比例20     6.3     66     0.09  ×     ○     ○     ×
  对比例17     6.7     56     0.08  ×     ○     ×     ×
  对比例19     6.8     74     0.02  ○     ○     ×     ×
从表2和表3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回收辊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由负荷曲线得到的切断水平为30%的相对负荷长度率Rmr(tp))有非常大的影响。
也就是,从表2可以看出,当回收辊直径在10mm以下,切断水平(Cp)在30%时的负荷长度率(Rmr)在70%以上时,可以抑制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在圆周方向如果回收辊表面粗糙度有某种程度的表面形状,可以得到良好的调色剂回收性能。
实施方式3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回收辊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的回收辊与实施方式2的回收辊相比,在直径不是10mm以下这一点是不同的。实施方式3的回收辊具有可以降低调色剂颗粒飞散的效果。
下面,对实施方式3的回收辊的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对于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使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打印机和清扫机构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23
实施例23中的回收辊14是不锈钢制的,与实施例13不同,使用的回收辊直径为14mm、表面粗糙度(Rz)为1.7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为87%。此外,在本实施例23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研磨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此外,表面粗糙度(Rz)的测量与实施例1相同。
在以上条件下驱动回收辊14时,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15的“嗡鸣声”、和刮板15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评价方法与实施例13相同。
实施例24
实施例24把实施例2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3.7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85%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24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研磨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实施例25
实施例25把实施例2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5.3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76%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25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实施例26
实施例26把实施例2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3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74%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26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实施例27
实施例27把实施例2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8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73%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本实施例27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21
对比例21把实施例2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3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91%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21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研磨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22
对比例22把实施例2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3.6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67%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22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23
对比例23把实施例2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7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54%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23中使用的回收辊是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不实施表面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24
对比例24把实施例2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1.6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63%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24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砂纸研磨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25
对比例25把实施例2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7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74%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25中使用的回收辊是通过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进行空心颗粒喷丸处理和抛光研磨而制成的回收辊。
对比例26
对比例26把实施例23的回收辊变更为表面粗糙度(Rz)为6.3μm、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tp)为65%的回收辊,对调色剂颗粒的“飞散”、刮板的“嗡鸣声”、和刮板的“磨损量”进行了评价。此外,在对比例26中使用的回收辊是在把铝进行切削加工后,不实施表面处理而制成的回收辊。
表4表示上述的实施例23~27和对比例21~26的结果。
表4
基准长度L:4.0mm
回收辊的直径:14mm
表面粗糙度(Rz) Cp=30时的负荷长度率     评价
透过浓度 调色剂飞散 嗡鸣声 刮板磨损 综合评价
  对比例21     1.3     91     0.03     ○     ×     ○  ×
  对比例24     1.6     63     0.08     ×     ○     ○  ×
  实施例23     1.7     87     0.01     ○     ○     ○  ○
  实施例27     1.8     73     0.01     ○     ○     ○  ○
  对比例22     3.6     67     0.07     ×     ○     ○  ×
  实施例24     3.7     85     0.01     ○     ○     ○  ○
  实施例25     5.3     76     0.02     ○     ○     ○  ○
  对比例26     6.3     65     0.08     ×     ○     ○  ×
  实施例26     6.3     74     0.02     ○     ○     ○  ○
  对比例23     6.7     54     0.08     ×     ○     ×  ×
  对比例25     6.7     74     0.02     ○     ○     ×  ×
从表4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表面粗糙度(Rz)为1.6μm以上6.4μm以下,而且切断水平(Cp)在30%时的负荷长度率(Rmr)为70%以上的情况下,即使回收辊的直径在10mm以上,也抑制了调色剂颗粒的飞散。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以中间转印带6作为本发明图像载体的一个例子,例举了软毛刷辊13可以离开中间转印带6的结构。但是,如果没有必要,软毛刷辊13也可以总是处于抵接在中间转印带6上的状态。
也就是,在实施方式1~3中,由于是使用单鼓式(single-drum)的彩色打印机进行说明,所以在把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上的期间,有必要使软毛刷辊13离开中间转印带6。然而,在串联式或单色印刷用的打印机中,由于没有必要使软毛刷辊13离开,所以也可以总是抵接在感光鼓上。这种情况下,感光鼓则相当于在本发明中所说的图像载体。
此外,在实施方式1~3中,也可以在为了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颗粒而设置的清洁单元5中,应用具有上述的回收辊的清扫机构。
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形成有调色剂像;清扫辊,用于从所述图像载体上去除残留的调色剂颗粒;以及回收辊,用于从所述清扫辊回收调色剂颗粒,其中,所述回收辊,其直径在10mm以下,而且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
通过使用这样的回收辊,可以减少刮板嗡鸣声的产生或刮板的磨损量。因此,可以提供具有能抑制刮板的嗡鸣声、和/或降低刮板的磨损量的清扫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优选的是,回收辊在测量所述表面粗糙度的负荷曲线中,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在70%以上。根据这样的结构,除上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减少调色剂颗粒的飞散。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形成有调色剂像;清扫辊,用于从所述图像载体去除残留的调色剂颗粒;
以及回收辊,从所述清扫辊回收调色剂颗粒,其中,所述回收辊,其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而且,在测量所述表面粗糙度的负荷曲线中,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在70%以上。
通过采用这样的回收辊,可以降低调色剂的飞散。因此,可以提供具有能降低调色剂飞散的清扫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上述的任何一种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清扫辊由刷辊构成。
在上述的任何一种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调色剂颗粒,其圆度为0.97以上,体积平均颗粒直径为4μm以上、8μm以下,而且,个数分布的变化系数在26%以下。这样,虽然若使用圆度高、变化系数小的调色剂颗粒,容易产生刮板的嗡鸣声,但采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抑制这样的问题。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调色剂颗粒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带电量在30μC/g以上。这样,虽然若调色剂颗粒的带电量变高,容易产生刮板的嗡鸣声,产生磨损,但采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抑制这样的问题。
在上述的任何一种结构中,优选的是,还具有用于从所述回收辊去除所述调色剂颗粒的刮板。
其中,优选的是,还具有使所述清扫辊的位置移动的驱动构件,所述清扫辊通过所述驱动构件按压或离开图像载体,另一方面,所述刮板和所述回收辊的相对位置固定。此外,优选的是,通过所述驱动构件,所述清扫辊以所述回收辊的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转动,按压在所述图像载体上或与之分离。

Claims (1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载体,形成有调色剂像;
清扫辊,用于从所述图像载体上去除残留的调色剂颗粒;以及
回收辊,用于从所述清扫辊上回收调色剂颗粒,其中,
所述回收辊,其直径在10mm以下,而且其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辊在测量所述表面粗糙度的负荷曲线中,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在70%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辊由刷辊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颗粒,其圆度在0.97以上,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在4μm以上、8μm以下,而且其个数分布的变化系数在26%以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颗粒,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带电量在30μC/g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板,用于从所述回收辊上去除所述调色剂颗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构件,使所述清扫辊的位置移动,其中,
所述清扫辊,通过所述驱动构件按压在图像载体上或与之分离,
所述刮板和所述回收辊的相对位置予以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辊,通过所述驱动构件,以所述回收辊的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转动,按压在所述图像载体上或与之分离。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载体,形成有调色剂像;
清扫辊,用于从所述图像载体上去除残留的调色剂颗粒;以及
回收辊,用于从所述清扫辊上回收调色剂颗粒,其中,
所述回收辊,其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而且,在测量所述表面粗糙度的负荷曲线中,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在70%以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辊由刷辊构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颗粒,其圆度在0.97以上,体积平均颗粒直径在4μm以上、8μm以下,而且其个数分布的变化系数在26%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颗粒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带电量在30μC/g以上。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板,用于从所述回收辊上去除所述调色剂颗粒。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构件,使所述清扫辊的位置移动,其中,
所述清扫辊,通过所述驱动构件按压在图像载体上或与之分离,
所述刮板和所述回收辊的相对位置予以固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辊,通过所述驱动构件,以所述回收辊的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转动,按压在所述图像载体上或与之分离。
16.一种回收辊,用于从去除残留调色剂颗粒的清扫辊上回收调色剂颗粒,其特征在于,
辊的直径在10mm以下;
辊的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回收辊,其特征在于,在测量所述表面粗糙度的负荷曲线中,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在70%以上。
18.一种回收辊,用于从去除残留调色剂颗粒的清扫辊上回收调色剂颗粒,其特征在于,
辊的表面粗糙度Rz在1.6μm以上、6.4μm以下;
在测量所述表面粗糙度的负荷曲线中,切断水平为30%时的负荷长度率在70%以上。
CNB2006101674134A 2005-12-15 2006-12-15 图像形成装置和回收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08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61646 2005-12-15
JP2005361646 2005-1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3077A true CN1983077A (zh) 2007-06-20
CN100480893C CN100480893C (zh) 2009-04-22

Family

ID=38165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6741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0893C (zh) 2005-12-15 2006-12-15 图像形成装置和回收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751770B2 (zh)
CN (1) CN10048089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0696A (zh) * 2018-08-20 2020-02-28 京瓷办公信息***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1105B2 (ja) * 2005-03-07 2012-01-11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ベルト伝動装置
JP5099358B2 (ja) * 2008-03-13 2012-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376688B2 (ja) * 2014-07-24 2018-08-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電性ローラ
JP2016062064A (ja) * 2014-09-22 2016-04-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33234B2 (ja) * 2015-03-23 2020-07-2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用支持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589901B2 (ja) * 2017-01-31 2019-10-1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74028A (ja) 1996-08-30 1998-03-1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US6035158A (en) * 1997-11-28 2000-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belt unit thereof
JP3859112B2 (ja) * 2000-02-28 2006-1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013130B2 (ja) * 2002-09-19 2007-11-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7477862B2 (en) * 2004-02-09 2009-01-13 Ricoh Company, Ltd. Charged device, clean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toner, and image-forming device that uses these
JP2005292416A (ja) 2004-03-31 2005-10-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0696A (zh) * 2018-08-20 2020-02-28 京瓷办公信息***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40727A1 (en) 2007-06-21
US7751770B2 (en) 2010-07-06
CN100480893C (zh) 2009-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0893C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回收辊
EP2058705B1 (en)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DE69727446T2 (de) Nicht magnetischer Toner für die Entwicklung elektrostatischer Bilder,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nicht magnetische Tonerteilchen, und deren Anwendung im Bildherstellungsverfahren
JP2010044189A (ja) 湿式現像装置、湿式現像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074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825934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KR20120030921A (ko) 정전하상 현상용 토너, 정전하상 현상제, 토너 카트리지,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US20040265015A1 (e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method
JP2007188058A (ja) 回収ローラ、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9397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88125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412319B2 (ja) トナー
JP4250486B2 (ja) 現像方法
JP2007183482A (ja) 現像剤担持体及び現像剤担持体の製造方法
JPH06148910A (ja) 電子写真法
JP2000010334A (ja) 乾式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KR100886980B1 (ko) 현상 장치와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이들을 구비한 화상형성 장치
JP4143485B2 (ja) 現像剤担持体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の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現像剤担持体を備えた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1717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50383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13064B2 (ja) 画像形成方法
US690721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0442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39964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2002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