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3017A - 投影型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型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3017A
CN1983017A CNA2006101656757A CN200610165675A CN1983017A CN 1983017 A CN1983017 A CN 1983017A CN A2006101656757 A CNA2006101656757 A CN A2006101656757A CN 200610165675 A CN200610165675 A CN 200610165675A CN 1983017 A CN1983017 A CN 1983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stalling ring
link
directed
stop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656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4006C (zh
Inventor
黑木太
岩井敏充
木田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83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3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40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400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1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adapted to interchange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0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changing, adding, or subtracting a part of the objective, e.g. convertible objective
    • G02B15/0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changing, adding, or subtracting a part of the objective, e.g. convertible objective by changing a par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型显示装置,其能够防止安装环的过度紧固,并且能够容易地防止安装环松动。在投影型显示装置中包括:旋转限制单元(110C1、104),其阻止安装环(110)向紧固方向旋转;和止动单元(121),其可在非锁定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位,当安装环(110)旋转至比紧固方向的预定位置松动的方向的旋转位置时,该止动单元(121)移位至非锁定位置,当安装环(110)旋转至紧固方向的预定位置时,该止动单元(121)移位至锁定位置。

Description

投影型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更换投影镜头镜筒的投影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构成为能够根据屏幕的大小和到屏幕的距离来选择并更换投影镜头镜筒的投影型显示装置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在这样的投影型显示装置中,从相对于与投影镜头镜筒进行安装的安装部的装卸的容易性和安装的可靠性等方面出发,采用所谓的卡口方式。
卡口方式是如下所述的结构:将设在投影镜头镜筒侧的卡口凸缘夹在螺纹结合于投影型显示装置侧的安装环的爪部与安装面之间,使安装环绕螺纹结合部旋转以将安装环紧固在安装面侧,由此来将卡口凸缘固定在安装环的爪部与安装面之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4-54040号(参照说明书摘要等)
然而,在这样的卡口方式中,作业人员太想要使安装可靠,而将安装环过分地紧固,从而存在安装环与投影型显示装置的螺纹结合部的螺纹牙破损的问题。
特别是用于投影型显示装置的投影镜头镜筒,为了使投影像更亮而需要使用口径大的镜头,所以其重量加重,作业人员更加认为必须牢固地紧固安装环。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安装环不松动的结构,但是其通过装卸镜头遮光罩来防止安装环转动和解除该防止,在每次装卸投影镜头镜筒时,存在必须装卸镜头遮光罩、作业较为繁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型显示装置,其能够防止安装环的过度紧固,并且能够容易地防止安装环松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为可更换投影镜头镜筒的投影型显示装置,所述投影型显示装置包括:旋转限制单元,其阻止将投影镜头镜筒固定在投影型显示装置上的安装环向紧固方向旋转;止动单元,其可在允许安装环旋转的非锁定位置与阻止安装环向松动方向旋转的锁定位置之间移位,该止动单元被施力单元从非锁定位置朝向锁定位置施力;以及卡合单元,其设在安装环上,当安装环旋转至比紧固的预定位置松动的方向的旋转位置时,该卡合单元通过与止动单元的前端部抵接,来使止动单元克服施力单元的施力向非锁定位置移位,并且当安装环旋转至紧固方向的预定位置时,该卡合单元与止动单元的抵接解除,而与移位至锁定位置的止动单元在安装环的松动方向上卡合。在这样构成投影型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当安装环向紧固方向旋转至预定位置时,不再继续旋转,所以能够防止过度紧固引起的安装环的破损。而且,当安装环向紧固方向旋转至预定位置时,止动单元从非锁定位置自动移位至锁定位置,从而阻止了安装环向松动方向旋转。
另外,在另一发明中,在上述投影型显示装置中还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与止动单元一起受到施力单元的施力而移位,当止动单元位于锁定位置时,该抵接部与设在卡合单元上的抵接部抵接。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当止动单元移位至锁定位置时,与止动单元一起移位的抵接部由于施力单元的施力而与设在安装环上的抵接部抵接,所以在两个抵接部之间产生碰撞声,作业人员从而能够识别出安装环已旋转至预定的紧固方向的位置。
另外,在另一发明中,止动单元通过向投影镜头镜筒的安装方向被按压而从锁定位置向非锁定位置移位。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从投影镜头镜筒的安装方向进行止动单元与卡合单元的卡合的解除,所以卡合的解除作业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安装环的过度紧固,并且能够容易地防止安装环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的前方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的前方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型显示装置中安装有第一镜头镜筒移动机构、第二镜头镜筒移动机构和投影镜头镜筒等的状态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组装在第二移动体上的第二驱动***部的局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投影型显示装置中的安装环的作用的图,(A)是表示安装环旋转至紧固方向的预定位置、投影镜头镜筒固定在安装基板上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安装环旋转至可从安装基板上取下投影镜头镜筒的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投影镜头镜筒安装到安装基板上的安装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A)是从前方左上侧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前方右上侧观察到的立体图,(C)是从后方右上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投影镜头镜筒安装到安装基板上的安装部的结构的立体图。(A)是从前方左上侧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前方右上侧观察到的立体图,(C)是从后方右上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0:投影型显示装置;60:投影镜头镜筒;104:螺钉(旋转限制单元);110:安装环;110C1:边缘部(旋转限制单元);110D:肋(卡合单元);110D1:右侧端部(卡合部);110D2:抵接面(抵接部);120C:螺旋弹簧(施力单元);121:止动板(止动单元);122:抵接板(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投影型显示装置,以具有微镜型显示元件作为光调制单元的投影型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将液晶显示装置用作光调制单元的所谓液晶投影仪等其他形式的投影型显示装置。此外,微镜型显示元件是在硅基板上排列多个数微米角左右的微镜,通过利用静电引力改变该微镜的倾斜度,来进行是否使来自光源的光反射向屏幕方向的控制的光调制元件,一般与テキサスインスツルメンツ公司的商品名为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装置)的元件具有相同的功能。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具有微镜型显示元件的投影型显示装置(以下简称为投影型显示装置)10的整体结构。
投影型显示装置10构成为将作为光源的灯20、色轮(以下记为CW)30、照明光学***40、作为光调制单元的微镜型显示元件50和投影镜头镜筒60等容纳在省略图示的外装壳体内。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沿着从灯20朝向投影镜头镜筒60的照明光的光轴,以投影镜头镜筒60侧作为前方(前侧),以灯20侧作为后方(后侧)。另外,在图1中,以纸面的表面侧作为投影型显示装置10的上方(上侧),以背面侧作为下方(下侧),以朝向照明光的行进方向、且与光轴和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宽度方向)来进行说明。
灯20由超高压水银灯等构成,其射出白色的光。该灯20具有椭圆反射镜21,灯20的亮点即灯丝部或放电部配置在椭圆反射镜21的第一焦点位置,从亮点照射的照明光会聚在椭圆反射镜21的第二焦点。
在灯20与照明光会聚的位置之间配设有CW 30。该CW 30形成为圆板状,其构成为:例如使绿色光透过的滤光部、使红色光透过的滤光部和使蓝色光透过的滤光部相对于圆心分成三个扇形。另外,当CW 30通过电动机31旋转时,各滤光器在照明光的光路内依次更替,灯20的照明光由各滤光器的透过色分时调制。在灯20与CW 30之间具有防爆玻璃22。通过该防爆玻璃22防止当超高压水银灯破裂时,玻璃碎片向CW 30侧飞溅,从而防止CW 30等部件破损。
在CW 30的照明光的射出侧配设有构成照明光学***40的杆积分器41和聚光透镜42。杆积分器41配设成:使其入射侧的开口部41A与椭圆反射镜21的第二焦点位置即从灯20射出的照明光所会聚的位置一致。因此,通过椭圆反射镜21被反射的照明光,除了被防爆玻璃22和CW 30等反射或者吸收的损失部分之外,全部入射到杆积分器41内。入射到杆积分器41的照明光通过在内部的反射面反复进行多次反射,而作为照度分布均匀的照明光从杆积分器41的射出侧的开口部41B射出。从杆积分器41射出的照明光透过聚光透镜42、并被平面镜43和凹面镜44反射,然后入射到微镜型显示元件50。
聚光透镜42、平面镜43和凹面镜44构成为:使杆积分器41的开口部41B和微镜型显示元件50的作为光调制面的反射面在光学上具有共轭的关系。因此,开口部41B中的光像在微镜型显示元件50的反射面上成像。
微镜型显示元件50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电路的图像信号被驱动控制,从而该微镜型显示元件50根据图像信号将来自灯20的照明光,分为朝向投影镜头镜筒60反射的反射光(所谓的开光(オン光))、和向不入射到投影镜头镜筒60的位置反射的光(所谓的闭光(オフ光))。
投影镜头镜筒60起到使微镜型显示元件50的反射面与屏幕S在光学上具有共轭关系的作用。因此,由微镜型显示元件50的开光形成的图像被放大投影到屏幕S上,并作为投影像在屏幕S上成像。
由CW 30调制后的绿色光、红色光和蓝色光的照明光在不同的时间段入射到微镜型显示元件50中。因此,每种颜色的光的投影像分时投影到屏幕S上。
CW 30通过旋转电动机31以从每分钟数千转到每分钟超过一万转的高速旋转,所以投影到屏幕S上的各种颜色的光的投影像也与CW 30的旋转速度对应地以非常高的速度切换。因此,观察投影到屏幕S上的投影像的人的眼睛,由于眼睛的余像效果,观察到的是合成了各种颜色的光的投影像的色调的图像。另一方面,关于闭光,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从微镜型显示元件50朝向投影镜头镜筒60向右上侧反射。
接下来,参照图1、图2和图3说明投影型显示装置10的详细结构。图2是便于理解地表示第一镜头镜筒移动机构80、第二镜头镜筒移动机构90、投影镜头镜筒60等的结构和它们的配设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左斜前方观察到的在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上安装有第一镜头镜筒移动机构80、第二镜头镜筒移动机构90、和投影镜头镜筒60等的状态的立体图。
平面镜43和凹面镜44配设在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内,并且配设成:使从聚光透镜42射出的照明光通过微镜型显示元件50反射、并入射到投影镜头镜筒60中。该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由镁合金等金属制的部件形成,呈大致长方体的形状,且在右侧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开口部,从聚光透镜42射出的照明光通过该开口部。另外,在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的后侧面形成有安装微镜型显示元件50的未图示的开口部。微镜型显示元件50从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的后侧安装在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上,且使微镜型显示元件50的光调制面从该开口部面向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的内侧。另外,在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的前方侧形成有开口部71,从微镜型显示元件50朝向投影镜头镜筒60反射的照明光通过该开口部71。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固定安装在容纳有灯20、CW 30等的上述省略图示的外装壳体上。另外,如图2所示,在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上朝向前方依次安装有第一镜头镜筒移动机构80、第二镜头镜筒移动机构90和投影镜头镜筒60等。
第一镜头镜筒移动机构80包括:第一移动体81,其由一体地设在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的前表面部的移动体支承部72支承,并且可以相对于该移动体支承部72沿左右方向移动;和第一驱动***部82,其使该第一移动体81相对于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沿左右方向移动。
从前方观察时,移动体支承部72的外周形状呈矩形,该移动体支承部72由凸缘状部73和凸缘状部74构成,所述凸缘状部73从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的上侧的面向上方突出;所述凸缘状部74从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的下侧的面向下方突出。在该移动体支承部72的内侧形成有开口部71,从微镜型显示元件50朝向投影镜头镜筒60反射的照明光通过该开口部71。
在凸缘状部73的上侧设有导向部73A,该导向部73A支承第一移动体81,并且引导第一移动体81使其可沿左右方向移动。另外,在凸缘状部74的下侧设有导向部74A,该导向部74A支承第一移动体81,并且引导第一移动体81使其可沿左右方向移动。
导向部73A由斜面构成,该斜面从前方到后方向下侧倾斜,并沿左右方向形成在凸缘状部73的宽度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内。另一方面,导向部74A由斜面构成,该斜面从前方到后方朝向上侧倾斜,并沿左右方向从凸缘状部74的大致中央向右侧形成。导向部73A和导向部74A沿左右方向相互平行。此外,由于导向部74A配设在第一移动体81的后侧,所以在图2中只表示它左侧的端部。
第一移动体81由铝合金等金属制的部件形成,其具有左右侧板81A、81B、上下侧板81C、81D、和设在这些侧板81A、81B、81C、81D的后侧的底板81E,第一移动体81的前方部作为开口部81F开口,第一移动体81作为整体是外周形状为矩形的箱形。在底板81E的比中心略微靠近右侧的位置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81G,从微镜型显示元件50朝向投影镜头镜筒60的照明光通过该开口部81G。
在第一移动体81中,在底板81E的后侧的面的上缘部,安装有由聚碳酸酯等树脂材料形成的被导向部83,另外,在底板81E的后侧的面的下缘部,安装有与被导向部83同样地由聚碳酸酯等树脂材料形成的被导向部84。
被导向部83具有被导向面83A,该被导向面83A是下侧的面从前方到后方向下侧倾斜的斜面,该被导向部83的被沿着前后方向且沿上下方向的平面剖开的剖面形状是大致梯形。被导向面83A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和导向部73A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相等。在被导向部83的前表面部设有凸台83B。另外,在底板81E的后侧的面上形成有使该凸台83B嵌入的未图示的凸台孔。另外,使凸台83B嵌在该凸台孔中从而将被导向部83定位在底板81E上,使省略了图示的螺钉通过被导向部83的螺钉贯穿孔83C,并与形成在底板81E上的未图示的螺纹孔螺纹结合,由此将被导向部83固定在底板81E上。
被导向部84具有未图示的被导向面,该被导向面是上侧的面从前方到后方向上侧倾斜的斜面,与被导向部83相同,被导向部84的剖面形状为大致梯形。该被导向面(被导向部84的未图示的被导向面)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和导向部74A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相等。与被导向部83相同,被导向部84也在通过设于该被导向部84的凸台和形成于底板81E侧的凸台孔进行定位的状态下,由螺钉固定在底板81E上。
被导向部83和被导向部84以被导向面83A和被导向面(被导向部84的未图示的被导向面)沿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式安装在底板81E上。如上所述,被导向面83A是下侧的面从前方到后方向下侧倾斜的斜面,另外,被导向面(被导向部84的未图示的被导向面)是上侧的面从前方到后方向上侧倾斜的斜面。即,被导向部83的被导向面83A与被导向部84的被导向面(未图示)之间的间隔从前方到后方逐渐变窄。因此,由被导向面83A、被导向面(被导向部84的未图示的被导向面)和底板81E的背面构成所谓的楔形槽(开口侧的宽度比里侧的宽度窄的凹部)。另外,移动体支承部72配合在楔形槽内,并使导向部73A与被导向面83A彼此滑动接触,而且导向部74A与被导向面(被导向部84的未图示的被导向面)也彼此滑动接触,第一移动体81以相对于移动体支承部72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状态由移动体支承部72支承。即,具有导向部73A、74A的移动体支承部72成为与楔形槽配合的楔形榫(前端侧的宽度比根部侧的宽度宽的凸部)。
第一驱动***部82包括:电动机82A、进给丝杠82B、使进给丝杠82B贯穿并且在贯穿部与进给丝杠82B螺纹结合的连接部件82C、和齿轮列82D等。
电动机82A安装成通过保持器82E相对于外装壳体(省略图示)固定。
在凸缘状部74下侧的比大致中央靠近左侧的位置,即在导向部74A的左侧设有支承进给丝杠82B的左右一对的进给丝杠支承部74B。一对进给丝杠支承部74B左右隔开间隔地设置。各进给丝杠支承部74B分别与凸缘状部74形成为一体,且形成为朝向下方呈舌状突出。在各进给丝杠支承部74B的下端部形成有从下端侧朝向上方的凹部,来作为轴支承进给丝杠82B的轴承部74C。
在进给丝杠82B的螺纹部82Bn的两端部设有轴部82Bg,该轴部82Bg通过轴承套筒82F,该轴承套筒82F配合在轴承部74C内并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即,进给丝杠82B通过轴承套筒82F由进给丝杠支承部74B支承。轴部82Bg在轴承套筒82F的套筒内被保持成可自由旋转。因此,进给丝杠82B被支承为相对于进给丝杠支承部74B可自由旋转。
向连接部件82C的左侧延伸的轴部82Bg形成得比向连接部件82C的右侧延伸的轴部82Bg长,并且在由进给丝杠支承部74B支承的状态下,轴部82Bg从位于左侧的进给丝杠支承部74B的左侧面突出。在该突出部安装有齿轮列82D的大直径的齿轮82D1。另一方面,在电动机82A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小直径的齿轮82D2,电动机82A的旋转力通过由齿轮82D2和齿轮82D1构成的齿轮列82D,减速传递至进给丝杠82B。
连接部件82C的整体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在连接部件82C的前侧的左侧边缘部形成有大致长方体的凹部82C1,在该凹部82C1中嵌入有可发生弹性变形的作为弹性部件的橡胶件82G,该橡胶件82G形成为填埋凹部82C1内部、并且从凹部82C1的左侧的面(连接部件82C的左侧的面)略微突出的大小和形状,该橡胶件82G由硅橡胶等合成树脂等形成。另外,在连接部件82C中,进给丝杠82B所贯穿的部分的前方的、包含凹部82C1的部分,和进给丝杠82B所贯穿的部分的上侧部分,与一体地设在底板81E上的未图示的连接部件配合部配合。
该连接部件配合部(未图示)由向第一移动体81的侧板81D的下侧呈舌状突出的左右两个板状的突出部形成。两个突出部(未图示)之间的间隔设定为比连接部件82C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厚度)略宽,并且比包括从凹部82C1的左侧的面突出的橡胶件82G在内的连接部件82C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略窄。因此,连接部件82C克服从凹部82C1的左侧的面突出的橡胶件82G的弹力,与连接部件配合部(未图示)配合,即配合在两个突出部(未图示)之间。因此,连接部件82C的右侧的面与右侧的突出部(未图示)抵接,橡胶件82G与左侧的突出部(未图示)抵接。
另外,连接部件82C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厚度)和进给丝杠支承部74B对进给丝杠82B在上下方向的支承位置设定为,当进给丝杠82B支承于进给丝杠支承部74B时,在连接部件82C的上侧的面部与侧板81D之间形成一些间隙。
连接部件82C通过进给丝杠82B的旋转要进行被牵引移动并旋转的共同转动,但是由于连接部件82C的上侧的面部与底板81E抵接,所以上述共同转动被阻止。由于在连接部件82C的后侧的面部与侧板81D之间形成有一些间隙,所以有时连接部件82C会通过进给丝杠82B的旋转而被牵引移动并略微旋转与该间隙对应的程度,但是当旋转了与该间隙对应的程度之后,连接部件82C的上侧的面部与侧板81D抵接,从而,旋转被阻止。即,连接部件82C与该连接部件配合部以阻止连接部件82C与进给丝杠82B的共同转动、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具有抵接部的方式配合。
因此,当连接部件82C受到进给丝杠82B的作用而沿左右方向移动时,第一移动体81的被导向部83和被导向部84也由导向部73A和导向部74A引导着移动。
该连接部件配合部的结构和连接部件82C的结构,由于与后述的在第二镜头镜筒移动机构90中说明的连接部件92C和连接部件配合部93相同,所以将在后边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第二镜头镜筒移动机构90包括:第二移动体91,其被支承为可相对于第一移动体81沿上下方向移动;和第二驱动***部92,其使该第二移动体91相对于第一移动体81即相对于微镜型显示元件保持壳体70沿上下方向移动。
第二移动体91由铝合金等金属制的部件形成,其呈外周形状为矩形的板体,并且在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91A,从微镜型显示元件50朝向投影镜头镜筒60的照明光通过该开口部91A。
在该第二移动体91的周围形成有厚壁部91B。另外,该厚壁部91B的右侧的侧面作为可被引导着相对于第一移动体81沿上下方向移动的被导向部91C形成。另外,厚壁部91B的左侧的侧面作为可与被导向部91C一起被引导着相对于第一移动体81沿上下方向移动的被导向部91D形成。
被导向部91C由斜面构成,该斜面从前方到后方向右侧倾斜,并且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在第二移动体91的上下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另一方面,被导向部91D由斜面构成,该斜面从前方到后方向左侧倾斜,并且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在第二移动体91的上下方向的下侧大约三分之二左右的范围内。被导向部91C和被导向部91D以沿上下方向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在第二移动体91上。
第二移动体91从开口部81F侧容纳在第一移动体81的侧板81A、81B、81C、81D的内侧,并通过安装在第一移动体81的底板81E的左右的导向部85、86保持在第一移动体81上。与被导向部83、84相同,导向部85、86由聚碳酸酯等树脂材料形成。
导向部85安装在第一移动体81的底板81E的右侧,即安装在底板81E和侧板81A所成的角部的内侧。导向部85具有导向面85A,该导向面85A是左侧的面从前方到后方向右侧倾斜的斜面,导向部85的通过沿着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上的平面剖开的剖面形状呈大致梯形。导向面85A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和被导向部91C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相等。在导向部85的后侧的面上在上下两个部位设有凸台(未图示),在底板81E的上下两个部位形成有使该凸台85B嵌入的凸台孔81I1。使凸台85B嵌在该凸台孔81I1中,从而将导向部85定位在底板81E上。另外,使省略图示的螺钉通过形成在导向部85的上下方向上的三个部位的螺钉贯穿孔85C,并使该螺钉与形成在底板81E的上下方向上的三个部位的螺纹孔81J1螺纹结合,由此就将导向部85固定在底板81E上。
导向部86安装在第一移动体81的左端的区域87(由单点划线包围的矩形区域)的右侧的底板81E上。在该区域87中安装有第二驱动***部92。导向部86具有导向面86A,该导向面86A是右侧的面从前方到后方向左侧倾斜的斜面,与导向部85相同,其剖面形状呈大致梯形。导向面86A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和被导向部91D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与导向部85相同,导向部86通过设在该导向部86的后侧的面上的凸台(未图示)、和形成在底板81E的上下两个部位的凸台孔81I2相对于底板81E定位。另外,使省略图示的螺钉通过形成在导向部86的上下方向上的三个部位的未图示的螺钉贯穿孔,并使该螺钉与形成在底板81E的上下方向上的三个部位的螺纹孔81J2螺纹结合,由此就将导向部86固定在底板81E上。
导向部85和导向部86的导向面85A和导向面86A以沿上下方向相互平行的方式安装在底板81E上。另外,导向部85和导向部86的安装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与被导向部91C和被导向部91D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设定成:使被导向部91C和被导向部91D正好嵌入导向面85A与导向面86A之间。
如上所述,导向面85A是左侧的面从前方到后方向右侧倾斜的斜面,另外,导向面86A是右侧的面从前方到后方向左侧倾斜的斜面。因此,安装在底板81E上的导向部85和导向部86的导向面85A与导向面86A之间的间隔从后方到前方逐渐变窄。因此,由导向面85A、导向面86A和底板81E的前表面构成所谓的楔形槽。另外,在被导向部91C与导向面85A相互滑动接触,并且被导向部91D与导向面86A也相互滑动接触的状态下,使第二移动体91配合在楔形槽内,由此,第二移动体91被保持成相对于第一移动体81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即,具有被导向部91C、91D的第二移动体91成为与楔形槽配合的楔形榫。
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4说明第二驱动***部92。图4是表示安装有第一镜头镜筒移动机构80、第二镜头镜筒移动机构90和投影镜头镜筒60等的状态的立体图,并且是表示组装在第二移动体91上的第二驱动***部92的局部的分解立体图。
第二驱动***部92包括:电动机92A;进给丝杠92B;连接部件92C,进给丝杠92B贯穿该连接部件92C,并且,该连接部件92C在贯穿部与进给丝杠92B螺纹结合;以及齿轮列92D等。
在第一移动体81的安装有第二驱动***部92的区域87中,设有安装电动机92A的电动机安装部87A、和支承进给丝杠92B的进给丝杠支承部87B。电动机安装部87A在第一移动体81的上下方向上配设成比大致中央略微靠下侧。另外,进给丝杠支承部87B配设在电动机安装部87A的上方。因此,第二驱动***部92配设在第一移动体81的左端的偏向上侧的位置。
电动机安装部87A形成为使侧板81B朝向内侧(左侧)呈厚壁状鼓出的梯形部分。在该电动机安装部87A中设有凸台87A1和螺纹孔87A2。电动机92A通过固定在电动机安装部87A的保持器92E固定安装在第一移动体81上。在保持器92E上设有螺钉贯穿孔92E1和凸台孔92E2,使凸台87A1嵌入在凸台孔92E2中,由此来进行保持器92E相对于电动机安装部87A的安装定位。另外,使省略了图示的螺钉通过螺钉贯穿孔92E1,并使该螺钉与螺纹孔87A2螺纹结合,从而将保持器92E固定在电动机安装部87A。
进给丝杠支承部87B上下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两个,并构成上下一对。另外,各进给丝杠支承部87B与第一移动体81的底板81E和左侧的侧板81B形成为一体,且设置成从底板81E朝向前方呈板状突出。在进给丝杠支承部87B的前端部形成有从前端侧朝向后方的凹部,来作为轴支承进给丝杠92B的轴承部87C。
在进给丝杠92B的螺纹部92Bn的两端部设有轴部92Bg,该轴部92Bg通过轴承套筒92F,该轴承套筒92F配合在轴承部87C内,并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即,进给丝杠92B通过轴承套筒92F由进给丝杠支承部87B支承。轴部92Bg在轴承套筒92F的套筒内被保持为可自由旋转。因此,进给丝杠92B被支承为相对于进给丝杠支承部87B可自由旋转。
向连接部件92C的下侧延伸的轴部92Bg形成得比向连接部件92C的上侧延伸的轴部92Bg长,并且在由进给丝杠支承部87B支承的状态下,轴部92Bg从下侧的进给丝杠支承部87B的下侧面突出。在该突出部上安装有齿轮列92D的大直径的齿轮92D1。另一方面,在电动机92A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小直径的齿轮92D2,通过由齿轮92D2和齿轮92D1构成的齿轮列92D,电动机92A的旋转力被减速传递至进给丝杠92B。
连接部件92C的整体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在连接部件92C的右侧的上侧边缘部形成有大致长方体的凹部92C1,在该凹部92C1中嵌入有可发生弹性变形的作为弹性部件的橡胶件92G,该橡胶件92G具有填埋凹部92C1内的大小和形状,由硅橡胶等合成树脂等形成。
在第二移动体91的左侧的侧部形成有连接部件配合部93,在连接部件92C中,进给丝杠92B所贯穿的部分的右方的、包含凹部92C1的部分、和进给丝杠92B所贯穿的部分的后侧部分与连接部件配合部93配合。连接部件92C与连接部件配合部93以阻止连接部件92C与进给丝杠92B共同转动,并且在上下方向具有抵接部的方式配合。因此,当连接部件92C通过进给丝杠92B而沿上下方向移动时,第二移动体91的被导向部91C和被导向部91D也被导向部85和导向部86引导着移动。
以下详细说明连接部件92C和连接部件配合部93的结构。
连接部件配合部93由上下的侧板93A、93B和相对于这些侧板93A、93B设于后侧的底板93C构成,在通过沿着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上的平面剖开的剖面形状中,连接部件配合部93呈在前方具有开口部的大致字形。连接部件配合部93的左侧作为开口部93D形成。即,连接部件92C与由上下的侧板93A、93B和底板93C构成的字形的部分配合。
连接部件92C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厚度)、和连接部件配合部93的内侧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即侧板93A与侧板93B之间的间隔分别设定成:连接部件92C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略小于连接部件配合部93的内侧的间隔。另外,连接部件92C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厚度)、和进给丝杠支承部87B对进给丝杠92B在前后方向上的支承位置设定成:当进给丝杠92B支承于进给丝杠支承部87B时,在连接部件92C的后侧的面部与连接部件配合部93的底板93C之间形成一些间隙。
与凹部92C1配合的橡胶件92G比凹部92C1的上侧的面(连接部件92C的上侧的面)略微突出,包含橡胶件92G在内的连接部件92C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构成为略大于连接部件配合部93的内侧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因此,连接部件92C克服从凹部92C1突出的橡胶件92G的弹力、以压入连接部件配合部93的方式与之配合。即,连接部件92C的下侧的面与连接部件配合部93的侧板93B的上侧的面抵接,橡胶件92G与侧板93A的下侧的面抵接。
第二驱动***部92如上所述地构成,当使电动机92A旋转时,通过齿轮列92D,进给丝杠92B旋转。
与进给丝杠92B螺纹结合的连接部件92C通过进给丝杠92B的旋转而要被牵引移动并共同转动,但是由于连接部件92C的后侧的面部与底板93C抵接,所以连接部件92C不会与进给丝杠92B共同转动。由于在连接部件92C的后侧的面部与底板93C之间形成有一些间隙,所以有时连接部件92C通过进给丝杠92B的旋转而被迁移移动并略微旋转与该间隙对应的程度,但是当旋转了与该间隙对应的程度之后,连接部件92C的后侧的面部与底板93C抵接,从而阻止了旋转。
这样被阻止了与进给丝杠92B共同转动的连接部件92C,受到进给丝杠92B的螺纹部92Bn的作用,而对应于进给丝杠92B的旋转方向沿上下方向被进给。另外,设有与连接部件92C配合的连接部件配合部93的第二移动体91中,其被导向部91C和被导向部91D也被导向部85和导向部86引导着沿上下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连接部件92C只是克服橡胶件92G的弹性而嵌入在连接部件配合部93中,所以连接部件92C和连接部件配合部93可沿与进给丝杠92B的轴向交叉的方向相对移动。
即,即使进给丝杠92B偏心,或者第一移动体81引导第二移动体91的方向与进给丝杠92B的平行度略微错位,连接部件92C和连接部件配合部93也能够沿与进给丝杠92B的轴向交叉的方向相对移动,所以也能够防止因错位而对电动机92A施加过负载。另外,可防止在进给丝杠92B的螺纹部92Bn与连接部件92C的螺纹结合部产生单面冲击等。
另一方面,在连接部件92C的移动方向上,在连接部件92C的上表面与连接部件配合部93的侧板93A之间夹有对连接部件92C和侧板93A施加弹力的橡胶件92G,所以可抑制连接部件92C和连接部件配合部93之间的相对移动,从而防止在连接部件92C和连接部件配合部93之间产生间隙。此外,在连接部件92C和连接部件配合部93之间作用有使橡胶件92G在上下方向收缩的过负载的力的情况下,橡胶件92G收缩,从而防止了过负载直接作用在连接部件92C和连接部件配合部93之间。
当连接部件92C和连接部件配合部93沿与进给丝杠92B的轴向交叉的方向相对移动时,位于连接部件92C的上表面与连接部件配合部93的侧板93A之间的橡胶件92G发生弹性变形,或者橡胶件92G相对于侧板93A滑动。因此,通过适当设定橡胶件92G的弹性、弹性变形量、或者橡胶件92G与侧板93A之间的摩擦力,使连接部件92C和连接部件配合部93之间顺利地相对移动。
在第二移动体91的前方配设有投影镜头镜筒60,该投影镜头镜筒60通过安装环110安装在作为安装部的安装基板100上。以下参照图2和图5至图7说明投影镜头镜筒60安装在第二移动体91上的结构。
第二移动体91的厚壁部91B的内侧形成为从前方观察到的形状呈大致矩形地开口的凹部,在作为该凹部的底面的安装基板支承面91E上安装有安装基板100。
安装基板100由外形是大致矩形的凸缘部101和基板侧环102一体形成。在安装基板100的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孔100A,投影镜头镜筒60的后端侧的筒部60B嵌入在该孔100A中。在凸缘部101的上侧的左右设有凸台孔101A。另外,在安装基板支承面91E的与这些凸台孔101A对应的位置设有凸台91F。并且,在凸缘部101的四个角部形成有螺钉贯穿孔101B。另外,在安装基板支承面91E的与这些螺钉贯穿孔101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螺纹孔91G。因此,安装基板100通过这些凸台孔101A和凸台91F来定位在安装基板支承面91E上的安装位置。在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使省略了图示的螺钉通过螺钉贯穿孔101B,并与螺纹孔91G螺纹结合,由此,安装基板100固定安装在安装基板支承面91E上。
如图2所示,在安装基板100与安装基板支承面91E之间,在绕光轴隔开相等间隔的四个部位配设有垫板103,该垫板103用于调整投影镜头镜筒60的凸缘焦距。垫板103通过形成在垫板103上的凸台孔103A和设在安装基板支承面91E上的凸台91H进行定位。另外,在垫板103的凸舌状部103B的前端部形成有螺钉贯穿孔103C,在通过凸台91H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螺纹孔91G位于螺钉贯穿孔103C的后侧。当夹着垫板103将安装基板100安装在安装基板支承面91E上时,调整垫板103的重合片数和厚度,以使投影镜头镜筒60的凸缘焦距为预定的距离。
在基板侧环102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形成在安装环110的内周面的内螺纹110A螺纹结合的外螺纹102A。另外,在基板侧环102的作为前侧的面的安装面102B上,在夹着光轴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个部位设有凸台102C。
安装环110绕光轴每隔120度的间隔形成有向前侧的面的内周侧突出的三个卡爪110B。安装环110通过使内螺纹110A与基板侧环102的外螺纹102A螺纹结合而安装在基板侧环102上。当使安装环110向左(从前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外螺纹102A和内螺纹110A形成为螺纹结合量增加,即形成为两者紧固。
螺纹孔102D形成在基板侧环102的外周面的顶部,螺钉104以从外周面突出的方式与该螺纹孔102D螺纹结合。另外,在安装环110的后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从后方朝向前方切掉的凹部110C。在安装环110与基板侧环102螺纹结合、且螺纹孔102D位于凹部110C内的状态下,当螺钉104与螺纹孔102D螺纹结合时,安装环110的旋转被螺钉104和凹部110C限制。即,当安装环110向左旋转时,如图7(A)所示,凹部110C的右端的边缘部110C1与螺钉104卡合,从而阻止安装环110向左旋转。当使安装环110向反方向旋转时,凹部110C的左端的边缘部110C2与螺钉104卡合,从而阻止了安装环110向右旋转。螺钉104和凹部110的边缘部110C1成为阻止安装环110向紧固方向旋转的旋转限制单元。
在安装环110的外周面的大约45度角度的范围内,沿周向(绕光轴)形成有沿径向突出的作为卡合单元的肋110D。如图5(A)和图7所示,当安装环110旋转至凹部110C的边缘部110C1与螺钉104抵接的位置时,即安装环110被紧固时,作为止动单元的止动板121位于肋110D的右侧端部110D1的右侧,从而,右侧端部110D1能够与止动板121卡合。即,右侧端部110D1成为相对于止动板121的卡合部。止动板121具有沿着光轴方向的面部121A,肋110D的右侧端部110D1通过与该面部121A抵接,而与止动板121卡合。当右侧端部110D1与止动板121卡合时,阻止了安装环110向右旋转。此外,止动板121设在安装基板100的凸缘部101的右上角部,并在按钮120的侧面与按钮120构成为一体。
当安装环110旋转至比凹部110C的边缘部110C1与螺钉104抵接的位置靠近右侧的位置时,右侧端部110D1与止动板121的卡合解除。然后形成止动板121的前端部与作为卡合单元的肋110D的抵接部的后侧的面110D2(以下记为抵接面110D2)抵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安装环110能够向左右方向旋转。即,允许安装环110旋转。
在投影镜头镜筒60上设有具有向外周侧突出的三个卡爪60a的卡口凸缘60A。卡爪60a绕光轴每隔120度的间隔形成。另外,在卡口凸缘60A的后侧的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凸台孔,安装面102B的凸台102C嵌入在该凸台孔中。
当安装环110向右侧旋转时,在外螺纹102A和内螺纹110A的作用下,安装环110向前方移位,从而使两者松动。当安装环110向右侧旋转至凹部110C的边缘部110C2与螺钉104卡合的位置时,在卡爪110B与安装面102B之间形成能够放入卡爪60a的间隔。在该状态下,卡爪60a在卡爪110B之间通过,投影镜头镜筒60的凸台孔(未图示)与安装面102B的凸台102C一致,从而使投影镜头镜筒60的卡口凸缘60A的后侧的面与安装面102B抵接。另外,使安装环110向左旋转,以使安装环110紧固在基板侧环102上。当将安装环110紧固在基板侧环102上时,卡口凸缘60A的卡爪60a夹在安装面102B与安装环110的卡爪110B之间,从而如图5(A)所示,投影镜头镜筒60固定在安装基板100上。
到凹部110C的边缘部110C1与螺钉104卡合、安装环110的旋转被阻止之前,将安装环110紧固到基板侧环102上时的、外螺纹102A和内螺纹110A之间的紧固力为不会产生使外螺纹102A和内螺纹110A破损的过负载的力的程度,并且为使这样的力作用的程度:通过把卡口凸缘60A强力地夹在安装面102B与安装环110的卡爪110B之间,来将投影镜头镜筒60可靠地固定在安装基板100上。边缘部110C1的位置等设定成在外螺纹102A和内螺纹110A之间产生这样的紧固力。
在使安装环110旋转至凹部110C的边缘部110C1与螺钉104抵接的位置的状态下,止动板121位于肋110D的右侧端部110D1的右侧。因此,即使要使安装环110向右侧旋转,由于右侧端部110D1与止动板121卡合,因此,安装环110向右的旋转被阻止,从而防止安装环110松动。
肋110D形成为:从右侧端部110D1与止动板121卡合的位置朝向左侧,至少比凹部110C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即边缘部110C1与边缘部110C2之间的间隔长。因此,当安装环110在边缘部110C1离开螺钉104至边缘部110C2与螺钉104卡合的范围内旋转时,如图5(B)所示,肋110D的抵接面110D2与止动板121的前端部抵接,使止动板121向后方移位。在该状态下,肋110D的右侧端部110D1与止动板121的卡合解除。因此,允许安装环110在凹部110C的左右方向上的范围内旋转。
在按钮120上除了止动板121以外,与按钮120一体地设有轴部120A、120B和作为抵接部的抵接板122。轴部120A、120B突出设置在按钮120的后侧面。轴部120A以可沿前后方向(轴向)滑动的方式由形成在凸缘部101的套筒101C支承。另外,轴部120B以可沿前后方向(轴向)滑动的方式贯穿***在形成于凸缘部101的孔部101D中。在轴部120B侧,在凸缘部101的前表面与按钮120的后表面之间配设有作为施力单元的螺旋弹簧120C。
抵接板122从止动板121的面部121A的后侧的端部与面部121A垂直地向肋110D侧突出,并与止动板121一起形成大致L字形。
当安装环110位于从凹部110C的边缘部110C2与螺钉104卡合的位置至边缘部110C1与螺钉104卡合之前的旋转范围内时,止动板121的前端部配设为与肋110D的抵接面110D2抵接。因此,止动板121通过抵接面110D2克服螺旋弹簧120C的作用力而被向后方按压,从而移位至与肋110D的右侧端部110D1的卡合被解除的非锁定位置。由于抵接板122和止动板121都与按钮120构成为一体,所以该抵接板122也向后方移位。
当安装环110旋转至紧固方向的预定位置时,如图5(A)和图7所示,肋110D的抵接面110D2从止动板121的前端部离开。该预定位置是安装环110以这样的方式紧固在基板侧环102上的位置:基板侧环102的外螺纹102A与安装环110的内螺纹110A之间的紧固力为不会产生使外螺纹102A和内螺纹110A破损的过负载的力的程度,并且为作用有把卡口凸缘60A夹在安装面102B与安装环110的卡爪110B之间,以将投影镜头镜筒60可靠地固定在安装基板100上的力的程度。即,该预定位置是这样的位置:安装环110紧固在基板侧环102上、并使边缘部110C1与螺钉104抵接的位置,或者安装环110紧固在基板侧环102上、并且在上述抵接之前在外螺纹102A与内螺纹110A之间产生与转动到抵接时大致相同的紧固力的位置。
当安装环110旋转至该预定位置时,止动板121通过螺旋弹簧120C的作用力而向前方移动,并移位至与肋110D的右侧端部110D1卡合的锁定位置。即,当使安装环110相对于基板侧环102旋转至紧固方向的预定位置时,止动板121自动地移位至锁定位置,从而阻止安装环110向松动方向旋转。另外,与止动板121一起一体地设在按钮120上的抵接板122也和止动板121一起向前方移位。通过使抵接板122与肋110D的抵接面110D2抵接,与抵接板122一起一体地设在按钮120上的止动板121也停止移位,从而保持在锁定位置。
当使安装环110旋转至该预定位置时,止动板121自动地移位至锁定位置,从而阻止安装环110向松动方向旋转。另外,与止动板121一起一体地设在按钮120上的抵接板122也和止动板121一起向前方移位。通过使抵接板122与肋110D的抵接面110D2抵接,与抵接板122一起一体地设在按钮120上的止动板121也停止移位,从而保持在锁定位置。
在止动板121保持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即使要放松安装环110使其向右侧旋转,由于止动板121与肋110D的右侧端部110D1卡合,所以可阻止安装环110旋转。即,可防止安装环110松动。
如上所述,当肋110D的抵接面110D2从止动板121的前端部离开、抵接板122与肋110D的抵接面110D2抵接时,即,当止动板121从非锁定位置移位至锁定位置时,通过螺旋弹簧120C的作用力,抵接板122与肋110D的抵接面110D2碰撞。这时,产生碰撞声或碰撞的振动,作业人员从而能够识别安装环110已紧固至预定位置。即,作业人员通过抵接板122与肋110D的抵接面110D2的碰撞所产生的碰撞声或碰撞的振动的“喀呖”感,能够感觉到安装环110已旋转至紧固方向的预定位置(边缘部110C1与螺钉104抵接的位置)。
当从凸缘部101卸下投影镜头镜筒60时,通过向后方按压按钮120,来使止动板121移位至与肋110D的右侧端部110D1的卡合解除的非锁定位置。然后,如图5(B)所示,使安装环110旋转至凹部110C的左侧的边缘部110C2与螺钉104抵接的位置,从而使安装环110相对于基板侧环102的紧固松开。当安装环110旋转到这里时,投影镜头镜筒60侧的卡口凸缘60A能够在安装环110的卡爪110B与安装面102B之间绕光轴旋转,所以能够通过卡爪110B之间从安装环110上拔出卡爪60a。
安装基板100的上下左右方向的周围由外装壳体(省略图示)覆盖。因此,难以从上下或左右方向对按钮120进行操作。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螺旋弹簧120C从后方朝向前方对止动板121施力,通过使止动板121克服作用力而向后移位并移位至非锁定位置,能够解除止动板121与肋110D的卡合。因此,通过以从没有被外装壳体覆盖的前方朝向后方按压的方式对一体形成有止动板121的按钮120进行操作,能够解除止动板121与肋110D的卡合。即,止动板121与肋110D的卡合的解除作业易于进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在安装环110上的凹部110C的边缘部110C1和螺钉104来构成旋转限制单元,但是也可以在基板侧环102的外周面形成绕光轴的槽部,并在安装环110侧设置与该槽部的两端卡合的螺钉。另外,止动单元可以不是如止动板121那样的板状,可以是杆状等形状。另外,施力单元除了螺旋弹簧120C以外,还能够使用橡胶等弹性单元。卡合单元与止动单元的卡合可以构成为:通过使止动单元嵌入形成在卡合单元的凹部中,来使卡合单元与止动单元卡合。例如,可以通过在肋110D的后侧的面形成使止动板121嵌入的凹部,来阻止安装环110旋转。

Claims (3)

1、一种投影型显示装置,其是可以更换投影镜头镜筒的投影型显示装置,该投影型显示装置包括:
旋转限制单元,其阻止将上述投影镜头镜筒固定在上述投影型显示装置上的安装环向紧固方向旋转;
止动单元,其可在允许上述安装环旋转的非锁定位置与阻止上述安装环向松动方向旋转的锁定位置之间移位,而且该止动单元被施力单元从上述非锁定位置朝向上述锁定位置施力;以及
卡合单元,其设在上述安装环上,当上述安装环旋转至比紧固的预定位置松动的方向的旋转位置时,该卡合单元通过与上述止动单元的前端部抵接,来使上述止动单元克服上述施力单元的施力而向非锁定位置移位,并且当上述安装环旋转至上述预定位置时,该卡合单元与上述止动单元的抵接解除,而与移位至上述锁定位置的上述止动单元在上述安装环的松动方向上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投影型显示装置还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与上述止动单元一起受到上述施力单元的施力而移位,当上述止动单元位于上述锁定位置时,该抵接部与上述卡合单元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止动单元通过被按压向上述投影镜头镜筒的安装方向,而从上述锁定位置向上述非锁定位置移位。
CNB2006101656757A 2005-12-12 2006-12-12 投影型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57557A JP5238130B2 (ja) 2005-12-12 2005-12-12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5357557 2005-1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3017A true CN1983017A (zh) 2007-06-20
CN100524006C CN100524006C (zh) 2009-08-05

Family

ID=38139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6567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06C (zh) 2005-12-12 2006-12-12 投影型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51377B2 (zh)
JP (1) JP5238130B2 (zh)
CN (1) CN100524006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4856B (zh) * 2008-06-26 2011-03-23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卡合结构
CN103890655A (zh) * 2011-10-13 2014-06-25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TWI711874B (zh) * 2019-12-30 2020-12-0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調整裝置及包括調整裝置的投影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64609B (en) * 2005-03-01 2006-10-21 Benq Corp Distance adjust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assembly of projector having the same
TWI283792B (en) * 2005-10-06 2007-07-11 Benq Corp Projector with a lens capable of shifting in two dimensions
JP5277645B2 (ja) * 2008-01-23 2013-08-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5263002B2 (ja) * 2009-05-29 2013-08-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着装置
WO2012124105A1 (ja) * 2011-03-17 2012-09-20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レンズ着脱装置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5782526B2 (ja) * 2011-11-11 2015-09-24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4849856B (zh) * 2014-12-19 2017-08-11 重庆禾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便于目镜快速更换及锁紧结构
CN109416501B (zh) * 2016-09-23 2021-10-2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投射镜头及投影仪
CN106681088B (zh) * 2017-03-07 2018-08-31 马苏怡 一种投影器设备
TWI714759B (zh) * 2017-04-26 2021-01-0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鏡片調整機構
JP7066337B2 (ja) * 2017-06-02 2022-05-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12639608B (zh) * 2018-08-31 2022-10-04 索尼公司 透镜移位机构和投影显示装置
US12019358B2 (en) * 2021-07-16 2024-06-25 Casio Computer Co., Ltd. Adjustment member fixing device, projector, and adjustment member fix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53861A1 (de) * 1975-11-29 1977-06-08 Zeiss Carl Fa Photographische kamera mit wechselobjektiv
JP3735790B2 (ja) * 1997-03-07 2006-01-18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レンズのマウント構造
US6292142B1 (en) * 1999-05-24 2001-09-18 Raytheon Company Locking assembly
JP4401499B2 (ja) * 1999-11-12 2010-01-20 株式会社コシナ 投影レンズ支持装置
JP3789816B2 (ja) * 2001-12-26 2006-06-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4061146B2 (ja) 2002-07-22 2008-03-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レンズのマウント装置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4856B (zh) * 2008-06-26 2011-03-23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卡合结构
CN103890655A (zh) * 2011-10-13 2014-06-25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CN103890655B (zh) * 2011-10-13 2016-03-23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TWI711874B (zh) * 2019-12-30 2020-12-0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調整裝置及包括調整裝置的投影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24006C (zh) 2009-08-05
JP2007163652A (ja) 2007-06-28
US7551377B2 (en) 2009-06-23
JP5238130B2 (ja) 2013-07-17
US20070133109A1 (en) 2007-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4006C (zh) 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983015B (zh) 具有微镜型显示元件的投影型显示装置
JP6634524B2 (ja) 投射レンズ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6357601B2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投写制御方法、及び、投写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939808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150003906A (ko)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9044730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19107294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WO2008047645A1 (fr) Dispositif de source lumineuse
US11624910B2 (en) Head up display device
CN112005155B (zh) 平视显示装置和其组装方法
JP2006251509A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8894221B2 (en) Projector having a replaceable light source device
JP5026697B2 (ja) 微小ミラー型表示素子を備える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0233665A (ja) 車両用投影型ホログラフィック情報表示装置
US7518808B2 (en) Diaphragm device
WO2019230138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21079071U (zh) 镜片支架、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CN220650998U (zh) 镜片支架、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WO2021256456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6011313A (ja) 投射レンズ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EP3845965B1 (en) Lens shift mechanism and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JP2010164726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4683878B2 (ja) 投射レンズ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2022057668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