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7262B - 托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托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7262B
CN1967262B CN2006101485931A CN200610148593A CN1967262B CN 1967262 B CN1967262 B CN 1967262B CN 2006101485931 A CN2006101485931 A CN 2006101485931A CN 200610148593 A CN200610148593 A CN 200610148593A CN 1967262 B CN1967262 B CN 19672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location division
body frame
hole
top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485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7262A (zh
Inventor
金子修一
宫原幸夫
福田充
保延透
菅和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ho Nippon Engineering Tech
Original Assignee
Nissho Nippon Engineering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o Nippon Engineering Tech filed Critical Nissho Nippon Engineering Tech
Publication of CN1967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7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67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72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carriers or holders; Fixing the workpieces on such carriers or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3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article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damage by shock or pressure
    • B65D85/3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article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damage by shock or pressure for delicate optical, measuring, calculating or control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51Testing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C]
    • G01R31/2855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or burn-in t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托架,用作为固定构件的铆钉或螺钉(LS)在主架(300)上紧固并结合2块侧板(100A、100B)和1块顶板(200),由此组装托架(10)。通过这样组装托架(10),与焊接组装时相比,能够减少托架(10)的变形,从而能够提高尺寸精度。此外,由于只通过作为固定构件的铆钉或螺钉(LS)紧固即可进行组装作业,所以与焊接组装时相比,能够实现作业的容易化。

Description

托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托架(carrier rack)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提高了尺寸精度的托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电子部件等器件的初期不良显著化,进行用于除去初期故障品的筛选试验的一种即老化(Burn-In)试验的装置,已知有老化装置。在该老化装置中,通过将***有多个被试验器件(Device Under Test:DUT)即电子部件的老化测试板收容在恒温槽的室内,施加规定的电压,赋予电应力,同时加热恒温槽内部的空气,赋予规定温度的热应力,由此使初期不良显著化。
在这样的老化装置中,由于进行从数小时到数十小时的长时间的老化试验,所以为了提高试验效率,通常在1块老化测试板上***多个被试验器件,同时在老化装置内按每组多个收纳该老化测试板,进行老化试验。
在将这样的老化测试板逐个地***老化装置的槽中,进行老化试验后,再次逐个地从槽中拔出,由于作业效率差,所以通过在保持多个老化测试板的托架上收纳老化测试板,连同该托架一起从老化装置中存取,由此改进作业效率(例如,参照特开平8-264631号公报)。
在该托架的组装中,通过焊接结合、组装构成托架的各构件。但是,要全部通过焊接结合各构件却需要熟练的技术,并且存在组装后的托架容易变形的问题。即,存在如果焊接的部分冷却,则无论如何都产生尺寸的偏差的问题。如果托架的尺寸出现偏差,则收纳在该托架上的老化测试板的位置、和老化装置内的连接器的位置不一致,有可能会损伤老化装置或连接器。因此,存在不能够使用尺寸出现偏差的托架,托架制造中成品率低的问题。
此外,以前的托架通过焊接结合由不锈钢(SUS)材料形成的构件来形成。但是,由于用不锈钢形成全部的构件,所以存在托架加重的问题。
此外,由于托架的重量(质量)重,所以还会成为托架持有热、恒温槽内部的温度难以下降的一个原因。即,可按热容量C[J/K]=质量m[g]×比热c[J/g·K]算出,但此时,如果质量m重,则热容量C也随着增大,致使托架具有难冷却、难加热的性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尺寸精度高的托架及其制造方法。此外,总体言之,其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在老化试验时容易冷却且容易加热的托架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托架,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侧板,是形成有第一导轨的第一侧板,在该第一侧板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第一贯通孔;
第二侧板,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导轨对应的第二导轨,通过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引导***的老化测试板的第二侧板,在该第二侧板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第二贯通孔;
主架,是在***老化测试板的***方向的左侧安装所述第一侧板,在所述***方向的右侧安装所述第二侧板的主架,具有设在所述***方向的近前侧的近前侧架、和设在所述***方向的里侧的里侧架,在所述近前侧架和所述里侧架上分别形成有多个第三贯通孔,通过贯通所述第三贯通孔和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第一侧板安装在所述***方向的左侧,通过贯通所述第三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第二侧板安装在所述***方向的右侧;和
顶板,是设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主架的上侧的顶板,在该顶板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第四贯通孔,通过贯通所述第四贯通孔和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通过贯通所述第四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上,通过贯通所述第四贯通孔和所述第三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安装在所述主架上。
可在该情况下,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周部下侧形成有第一定位部,
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周部下侧形成有第二定位部,
在所述主架的所述***方向左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对应的第三定位部,
在所述主架的所述***方向右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对应的第四定位部,
在将所述第一侧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进行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主架之间的定位,
在将所述第二侧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时,通过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进行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主架之间的定位。
可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一定位部由凸部或定位孔的一个形成,所述第三定位部由与此嵌合的所述凸部或定位孔的另一个形成,
所述第二定位部由凸部或定位孔的一个形成,所述第四定位部由与此嵌合的所述凸部或定位孔的另一个形成。
也可为: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周部上侧形成有第五定位部,
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周部上侧形成有第六定位部,
在所述顶板的所述***方向左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五定位部对应的第七定位部,
在所述顶板的所述***方向右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第六定位部对应的第八定位部,
在将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时,通过所述第五定位部和所述第七定位部进行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定位,
在将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时,通过所述第六定位部和所述第八定位部进行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定位。
可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五定位部由凸部或定位孔的一个形成,所述第七定位部由与此嵌合的所述凸部或定位孔的另一个形成,
所述第六定位部由凸部或定位孔的一个形成,所述第八定位部由与此嵌合的所述凸部或定位孔的另一个形成。
也可为: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周部两侧形成有第七定位部,
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周部两侧形成有第八定位部,
在所述主架的所述***方向左侧的近前侧的边缘部和里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七定位部对应的第九定位部,
在所述主架的所述***方向右侧的近前侧的边缘部和里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第八定位部对应的第十定位部,
在将所述第一侧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时,通过所述第七定位部和所述第九定位部进行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主架之间的定位,
在将所述第二侧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时,通过所述第八定位部和所述第十定位部进行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主架之间的定位。
可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七定位部由凸部或定位孔的一个形成,所述第九定位部由与此嵌合的所述凸部或定位孔的另一个形成,
所述第八定位部由凸部或定位孔的一个形成,所述第十定位部由与此嵌合的所述凸部或定位孔的另一个形成。
也可为:在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下侧、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架,在所述第一架上形成有所述第一贯通孔,
在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侧、下侧、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架,在所述第二架上形成有所述第二贯通孔。
也可为:在所述主架的近前侧的边缘部,形成有围住该托架的外周的第三架,在所述第三架上形成有所述第三贯通孔,
在所述主架的里侧的边缘部,形成有围住该托架的外周的第四架,在所述第四架上也形成有所述第三贯通孔。
也可为: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由与所述老化测试板和所述导轨接触的部分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
也可为:形成所述主架和所述顶板的材料的比重比形成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的材料的比重轻。
也可为:所述主架和所述顶板的热容量小于由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相同的材料形成所述主架和所述顶板时的热容量。
也可为:所述主架和所述顶板由铝形成,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由不锈钢形成。
本发明的托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形成有第一导轨的第一侧板放置在主架的一条边上的工序;
通过贯通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第一贯通孔和形成在所述主架上的第二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第一侧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的工序;
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导轨对应的第二导轨,通过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引导***的老化测试板,将第二侧板放置在与所述主架的所述一条边相对的边上的工序;
通过贯通形成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三贯通孔和形成在所述主架上的第四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第二侧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的工序;
将顶板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主架的上侧的工序;
通过贯通形成在所述顶板上的第五贯通孔和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第六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工序;
通过贯通形成在所述顶板上的第七贯通孔和形成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八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工序;和
通过贯通形成在所述顶板上的第九贯通孔和形成在所述主架上的第十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构成图1所示的托架的本实施方式的侧板的主视图。
图3是构成图1所示的托架的本实施方式的侧板的左视图。
图4是构成图1所示的托架的本实施方式的侧板的俯视图。
图5是构成图1所示的托架的本实施方式的侧板的后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形成在本实施方式的侧板的上侧架上的定位用的凸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构成图1所示的托架的本实施方式的顶板的俯视图。
图8是构成图1所示的托架的本实施方式的顶板的主视图。
图9是构成图1所示的托架的本实施方式的顶板的左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形成在本实施方式的顶板上的定位孔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构成图1所示的托架的本实施方式的主架的俯视图。
图12是构成图1所示的托架的本实施方式的主架的主视图。
图13是构成图1所示的托架的本实施方式的主架的左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结合侧板和顶板来组装托架的工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要求范围。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托架10的结构的立体图。如该图1所示,托架10通过组装2块侧板100A、100B、顶板200、和主架300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板100A、100B由不锈钢形成,顶板200和主架300由铝形成。在该图1的例中,表示收纳15块老化测试板BIB的托架10。
首先,基于图2~图5说明侧板100A、100B的结构。图2是从图1的箭头A方向看老化测试板BIB的***方向左侧的侧板100A的主视图,图3是从图2的箭头B方向看侧板100A的左视图,图4是从图2的箭头C1方向看侧板100A的俯视图,图5是从图2的箭头C2方向看侧板100A的仰视图。另外,右视图与图3所示的左视图对称地显示。此外,老化测试板BIB的***方向右侧的侧板100B是与这些图2~图5所示的侧板100A对称的结构。
如这些图2~图5所示,在侧板100A上在高度方向上形成有15个导轨110。从图2可看出,1个导轨110由设在老化测试板BIB的***方向的近前侧的第一导轨110A、和设在***方向的里侧的第二导轨110B构成。
第一导轨110A由上侧导向部112和下侧导向部114构成。上侧导向部112是朝托架10的内侧突出的构件,限制***的老化测试板BIB的向上方向的移动。下侧导向部114也是朝托架10的内侧突出的构件,限制***的老化测试板BIB的向下方向的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导向部114突出的高度高于上侧导向部112突出的高度而构成。
第二导轨110B也与第一导轨110A同样,由上侧导向部112和下侧导向部114构成。此外,右侧的侧板100B是与该左侧的侧板100A对称的结构。因此,在分别形成在侧板100A、100B上的上侧导向部112和下侧导向部114之间***的老化测试板BIB,由这些第一导轨110A的上侧导向部112和下侧导向部114引导,并由第二导轨110B的上侧导向部112和下侧导向部114引导,从而收纳在托架10内。换句话讲,通过与侧板100A和侧板100B的相同高度对应形成的第一导轨110A和第二导轨110B,构成***1块老化测试板BIB的1个槽。
在第一导轨110A和第二导轨110B之间,设有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加强架116。该加强架116也由不锈钢形成,通过焊接安装在第一导轨110A和第二导轨110B之间。
如图3所示,在侧板100A上形成有侧架118。该侧架118向第一导轨110A或第二导轨110B的相反侧突出而形成。
在侧架118上,形成有4个贯通孔119和2个凸部124。在该贯通孔119内,在采用该侧板100A组装托架10时***铆钉或螺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架118的上侧形成有2个贯通孔119和1个凸部124,在下侧也形成有2个贯通孔119和1个凸部124。另外,在侧板100A的右侧,也形成有与图3同样的结构的侧板118。
如图4所示,在侧板100A的上面,形成有上侧架120。该上侧架120向第一导轨110A或第二导轨110B的相反侧突出而形成。
在上侧架120上,形成有4个贯通孔122。在该贯通孔122内,在采用该侧板100A组装托架10时***铆钉或螺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板100A的上侧架120的近前侧,形成有2个贯通孔122,在上侧架120的里侧,形成有2个贯通孔122。
此外,在上侧架120上,形成有2个定位用的凸部124。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定位用的凸部124分别形成在2个贯通孔122之间。即,在上侧架120的近前侧,形成有1个定位用的凸部124,在上侧架120的里侧,形成有1个定位用的凸部124。
图6是采用图4的D-D’线剖面放大表示定位用的凸部124的图。如该图6所示,定位用的凸部124通过半切加工上侧架120而在上侧凸出地形成。另外,形成在图3的侧架118上的定位用的凸部124的构造也与该图6所示的构造相同。
如图5所示,在侧板100A的下面,形成有下侧架130。该下侧架130向第一导轨110A或第二导轨110B的相反侧突出而形成。
下侧架130的构造也基本上与上述的上侧架120相同,形成有4个贯通孔122和2个定位用的凸部124。即,在侧板100A的下侧架130的近前侧,形成有2个贯通孔122和1个凸部124,在下侧架130的里侧,也形成有2个贯通孔122和1个凸部124。这些定位用的凸部124与上侧架120相反,朝向托架10的下侧凸出地形成。
与上侧架120同样,在下侧架130上,凸部124也分别形成在2个贯通孔122之间。此外,与上侧架120同样,在贯通孔122内,在采用该侧板100A组装托架10时***铆钉或螺钉。
从这些说明中得知,在本实施方式的侧板100A、100B中,在其外周部形成有架118、120、130,在该架118、120、130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19、12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侧板100A、100B,通过采用模具冲压加工1块不锈钢板,经过冲裁加工、弯曲加工而形成。即,通过冲压加工,冲裁不锈钢板形成开口部140,弯曲加工该开口部140上的不锈钢板的一部分,形成上侧导向部112和下侧导向部114。此外,上侧架120和下侧架130及侧架118,通过弯曲加工侧板100A、100B的外形的端部而形成,该侧板100A、100B通过冲裁不锈钢板而形成。另外,贯通孔122、119或定位用的凸部124也通过该冲压加工一次形成。但是,加强架116可在冲压加工后通过焊接安装。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顶板200的结构。图7是从上侧看本实施方式的顶板200的俯视图,图8是从箭头E方向看图7的顶板200的主视图,图9是从箭头F方向看图7的顶板200的左视图。另外,顶板200的后视图与图8的主视图对称地显示,顶板200的右视图与图9的左视图对称地显示。
如这些图7~图9所示,在顶板20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部,分别形成有贯通孔210。即,在顶板200的宽度方向左侧的边上,形成有4个贯通孔210,在宽度方向右侧的边上,也形成有4个贯通孔210。在该贯通孔210内,在采用该顶板200组装托架10时***铆钉或螺钉。因此,形成有贯通孔210的位置与在上述的侧板100A、100B的上侧架120上形成有贯通孔122的位置一致。而且,通过用铆钉或螺钉一同紧固顶板200的贯通孔210和侧板100A、100B的贯通孔122,由此能够结合顶板200和侧板100A、100B。
此外,在顶板20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部,分别形成有定位用的定位孔220。即,在顶板200的宽度方向左侧的边上,形成有2个定位用的定位孔220,在宽度方向右侧的边上,也形成有2个定位用的定位孔2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在顶板200的近前侧的2个贯通孔210之间,形成有1个定位用的定位孔220,在形成在里侧的2个贯通孔210之间,形成有1个定位用的定位孔220。
图10是采用图7的G-G’线剖面放大表示定位孔220的图。如该图10所示,定位孔220通过圆形冲裁顶板200而形成。该定位用的定位孔220形成的位置与在上述的侧板100A、100B的上侧架120上形成有定位用的凸部124的位置一致。因此,在将顶板200安装在侧板100A、100B上时,形成在侧板100A、100B的上侧架120上的凸部124与形成在顶板200上的定位孔220嵌合,由此定位侧板100A、100B和顶板200。
如图8所示,在顶板200的正面侧,形成有向下侧折弯的套部230。另外,在顶板200的背面侧也形成有同样的套部230。
同样,如图9所示,在顶板200的左侧,形成有向下侧折弯的套部240。在该套部240上形成有4个贯通孔242。此外,在套部240的中央部分,形成有1个衬套用贯通孔244。另外,在顶板200的左侧,也形成有与图9同样的套部240。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顶板200通过采用模具冲压加工1块铝板,经过冲裁加工、弯曲加工而形成。即,通过冲压加工冲裁铝板,由此形成顶板200的外形,通过弯曲加工其端部,形成套部230、240。此外,位于顶板200的外周部的贯通孔210、242或定位用的定位孔220、衬套用贯通孔244,也通过冲压加工一次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200以覆盖托架10的上侧的方式整体地形成,但为了减轻重量,只要强度上没有问题,也可以冲裁顶板200的一部分而形成开口。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主架300的结构。图11是从上侧看主架300的俯视图,图12是从箭头H方向看图11的主架300的主视图,图13是从箭头I方向看图11的主架300的左视图。另外,主架300的后视图与图12对称地显示,右视图与图13的左视图对称地显示。
如这些图11~图13所示,在主架300的底部形成有底板310。在该底板310上,设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加强架320。该加强架320通过焊接安装在底板310上。
在底板31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部,形成有贯通孔330。具体而言,在底板310的左侧的边上,形成有4个贯通孔330,在底板310的右侧的边上,也形成有4个贯通孔330。
这些在底板310上形成的贯通孔330的位置,与形成在图5所示的侧板100A、100B的下侧架130上的贯通孔122的位置一致。因此,通过将铆钉或螺钉***贯通孔330、122,一同紧固底板310和侧板100A、100B,由此能够结合底板310和侧板100A、100B。
此外,在底板31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部,形成有定位用的定位孔340。具体而言,在底板310的左侧的边上,形成有2个定位孔340,在右侧的边上也形成有2个定位孔340。即,在底板310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在近前侧形成有1个定位孔340,在里侧形成有1个定位孔340。
该定位孔340的构造是与图10所示的定位孔220相同的构造。形成在底板310上的定位孔340的位置与形成在侧板100A、100B的下侧架130上的凸部124的位置一致。因此,在组装托架10时,通过将形成在侧板100A、100B的下侧架130上的凸部124与底板310的定位孔340嵌合,由此能够定位侧板100A、100B和底板310。
如图12所示,在主架30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边缘部,沿着正面侧的边及沿着背面侧的边,分别设有架350。该架350由在主架300的近前侧的角部及里侧的角部以朝内侧突出的方式在高度方向上形成的第一架352、354,和在主架300的底面以朝内侧突出的方式沿着边缘部形成的第二架356构成。在组装托架10时,在该突出的架350的内侧,内插侧板100A、100B,将侧板100A、100B安装在主架300上。
如图11及图13所示,在主架300的近前侧和里侧的边缘部,沿着近前侧的边及里侧的边,分别设有架360。该架360由在主架300的上侧以在宽度方向上悬架的方式形成的第一架362、在主架300的***方向右侧及左侧的各个角部在高度方向上形成的第二架364、366、和在主架300的下侧沿着宽度方向形成的第三架368构成。即,架360以围住托架10的外周的方式形成。形成在主架300的近前侧的架360的开口部,成为用于存取老化测试板BIB的开口。形成在主架300的里侧的架360的开口部,成为可用于连接***托架10的老化测试板BIB的连接器、和设在老化装置上的连接器的开口。
在第一架362上,形成有4个贯通孔370,还形成有1个衬套用贯通孔372。形成有贯通孔370的位置与在顶板200的套部240上形成有贯通孔242的位置一致。因此,通过使铆钉或螺钉贯通在贯通孔370、242内,一同紧固第一架362和套部240,由此能够使主架300和顶板200结合。
此外,形成有衬套用贯通孔372的位置与在顶板200的套部240上形成有衬套用贯通孔244的位置一致。因此,通过使自动插拔机的定位用的衬套400贯通衬套用贯通孔372、244,能够将该定位用的衬套400安装在托架10上。
在第二架364、366上,分别形成有4个贯通孔370和2个定位孔374。形成有贯通孔370的位置与在侧板100A、100B的侧架118上形成有贯通孔119的位置一致。此外,形成有定位孔374的位置与在侧板100A、100B的侧架118上形成有凸部124的位置一致。因此,通过使凸部124与定位孔374嵌合,能够定位主架300和侧板100A、100B,在该定位的状态下,使铆钉或螺钉贯通在贯通孔370、119内,一同紧固第二架364、366和侧架118,由此能够使主架300和侧板100A、100B结合。
另外,该定位孔374的构造是与上述的图10所示的定位孔220相同的构造。
在第三架368上,形成有2个衬套用贯通孔376。通过使自动插拔机用的定位用的衬套400贯通该衬套用贯通孔376,能够将该定位用的衬套400安装在托架1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主架300通过采用模具冲压加工1块铝板,经过冲裁加工、弯曲加工而形成。即,通过冲压加工冲裁铝板,由此形成主架300的外形,通过弯曲加工其端部,形成架350、362、364、366、368。此外,贯通孔330、370或定位用的定位孔340、374、衬套用贯通孔372、376,也通过冲压加工一次形成。但是,加强架320通过焊接从后面安装在底板310上。
接着,一边参照上述的图1,一边基于图14,详细说明组装上述的侧板100A、100B、顶板200、主架300,制造托架10的顺序。
如这些图14及图1所示,在主架300的第一架352、354和第二架356的内侧,***侧板100A、100B。即,以侧板100A的侧架118位于设在主架300的***方向左侧的第二架364、366的内侧的方式,并且以侧板100A的侧架118及下侧架130位于设在主架300的***方向左侧的第一架352、354及第二架356的内侧的方式,将侧板100A内插在主架300内。同样,以侧板100B的侧架118位于设在主架300的***方向右侧的第二架364、366的内侧的方式,并且以侧板100B的侧架118及下侧架130位于设在主架300的***方向右侧的第一架352、354及第二架356的内侧的方式,将侧板100B内插在主架300内。
而且,通过将形成在侧板100A、100B的下侧架130上的定位用的凸部124,嵌合在形成在主架300的底板310上的定位用的定位孔340内,将形成在侧架118上的定位用的凸部124,嵌合在形成在侧架364、366上的定位用的定位孔374内,由此进行定位。
在该定位的状态下,使铆钉或螺钉LS贯通形成在侧板100A、100B的侧架118上的贯通孔119、和形成在主架300的第二架364、366上的贯通孔370内,由此一同紧固侧架118和第二架364、366。此外,通过使铆钉或螺钉LS贯通形成在侧板100A、100B的下侧架130上的贯通孔122、和形成在底板310上的贯通孔330内,由此一同紧固下侧架130和底板310。由此,将侧板100A、100B安装在主架300上。
接着,将顶板200覆盖在这些主架300和侧板100A、100B上。即,以顶板200的套部230位于侧板100A、100B的上侧架120的外侧的方式,并且以顶板200的套部240位于主架300的架360的内侧的方式,覆盖顶板200。
而且,通过将形成在侧板100A、100B的上侧架120上的定位用的凸部124,嵌合在形成在顶板200上的定位用的定位孔220内,由此进行定位。在该定位的状态下,使铆钉或螺钉LS贯通形成在顶板200上的贯通孔210、和形成在侧板100A、100B的上侧架120上的贯通孔122内,由此一同紧固顶板200和上侧架120。由此,将顶板200安装在侧板100A、100B上。此外,通过使铆钉或螺钉LS贯通形成在顶板200的套部240上的贯通孔242、和形成在主架300的架360上的贯通孔370内,由此一同紧固套部240和架360。由此,将顶板200安装在主架300上。
接着,将自动插拔机对该托架10进行定位时所用的衬套400***、安装在衬套用贯通孔372、244内。同样,将定位用的衬套400***、安装在衬套用贯通孔376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共计将6个衬套400安装在托架10上。由此,结束本实施方式的托架10的组装。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托架10,通过作为固定构件的铆钉或螺钉LS紧固2块侧板100A、100B和1块顶板200而将其安装在主架300上,由此组装托架10,所以与以往用焊接组装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托架10的变形,从而能够提高尺寸精度。此外,在组装托架10时,由于在主架300上,只通过作为固定构件的铆钉或螺钉LS紧固2块侧板100A、100B和1块顶板200,所以与焊接组装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组装作业。
另外,通过在形成在主架300的底板310上的定位用的定位孔340内,嵌合在侧板100A、100B的下侧架130上形成的定位用的凸部124,由此进行侧板100A、100B和主架300之间的定位。此外,也可通过在形成在主架300的第二架364、366上的定位用的定位孔374内,嵌合侧板100A、100B的侧架118的凸部124,由此进行侧板100A、100B和主架300之间的定位。另外,通过在形成在顶板200上的定位用的定位孔220内,嵌合在侧板100A、100B的上侧架120上形成的定位用的凸部124,由此进行侧板100A、100B和顶架200之间的定位。因此,托架10的组装作业更加容易,同时能够提高组装托架10的尺寸精度。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托架10,由于用不锈钢形成侧板100A、100B,用铝形成顶板200和主架300,所以能够实现托架10的轻量化,同时能够减小托架10的热容量。
例如,若将用不锈钢形成的侧板100A、100B的重量分别设为4.5kg,则双方就达到9kg。此外,若将用铝形成的主架300的重量设为2.3kg,用铝形成的顶板200的重量设为1.8kg,则铝的总重量就达到4.1kg。由于铝的比热为0.88[J/g·K],不锈钢的比热为0.5[J/g·K],所以本实施方式的托架10的热容量C1=9000g×0.5+4100g×0.88=8108[J/K]。
与此相对,在用不锈钢形成主架300的情况下,其重量例如为6.67kg,在用不锈钢形成顶板200的情况下,其重量例如为5.27kg。因此,不锈钢的总重量大约为20.9kg,其热容量C2=20900×0.5=10450[J/K]。
比较两个热容量C1、C2得出,热容量C1比热容量C2小两成左右。即,用铝形成顶板200和主架300的一个,与都用不锈钢形成的情况相比,其热容量减小。因此,由于托架10容易加热,并且容易冷却,所以能够缩短老化装置内的温度上升时间及温度下降时间。尤其,在1个老化装置内收纳多个托架10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托架10,热容量的削减效果更大,此外,还极大地有助于削减总重量。换句话讲,通过使用比重比不锈钢轻的铝,能够减轻重量,同时实现热容量的减小。
而且,由于通常用不锈钢形成老化测试板BIB周围的架,所以也用不锈钢形成本实施方式的托架10的侧板100A、100B。因此,即使老化测试板BIB与侧板100A、100B的导轨110A、110B的部分接触并摩擦,由于用相同的材料形成老化测试板BIB与导轨110A、110B接触的部分和导轨110A、110B的部分,所以也能够抑制侧板100A、100B被切削。因此,即使不保护导轨110A、110B的滑动面,也能够防止切屑的产生。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多种变更。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侧板100A、100B由不锈钢形成,但也可以用铝形成。即,可以全部用铝形成托架10。在该情况下,在将老化测试板BIB***托架10时,有可能导轨110A、110B与老化测试板BIB周围的架摩擦而被切削。因此,需要设置使老化测试板BIB和导轨110A、110B之间的滑动光滑地进行的一些机构。例如,可以在老化测试板BIB周围的架或导轨110A、110B及其周围涂敷摩擦系数低的特氟隆等。或者,也可以在老化测试板BIB周围的架上设置旋转辊。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铆钉或螺钉LS只是固定构件的一例,只要是通过贯通在贯通孔中来固定2个构件的固定用具,就可用作固定构件。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定位用的凸部124、定位孔220、340、374,只不过是定位部的一例,也可以用除此之外的方法构成定位部。
另外,定位用的凸部和定位孔也可以分别替换。即,也可以在侧板100A、100B的上侧架120一方上形成定位孔,在顶板200一方上形成凸部。同样,也可以在侧板100A、100B的下侧架130一方上形成定位孔,在主架300一方上形成凸部。此外,也可以在侧板100A、100B的侧架118一方上形成定位孔,在主架300一方上形成凸部。
另外,上述的定位孔220、340、374由冲裁的贯通孔构成,但是该定位孔220、340也可以由未冲裁的凹部构成。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侧板100A、100B的上侧、下侧、左右两侧,形成有定位用的凸部和定位孔,在组装时能够进行定位,但也可以在上侧、下侧、左右两侧的至少1处形成定位用的凸部和定位孔。另外,也可以完全不设置该定位用的凸部和定位孔。在该情况下,定位可通过贯通孔和贯通该贯通孔的铆钉或螺钉来实现。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顶板200及主架300的材料的比重轻于形成侧板100A、100B的材料的比重的组合,列举了不锈钢和铝,但通过采用除此之外的材料,也可以实现削减总重量。
此外,即使是不锈钢和铝以外的材料的组合,通过采用顶板200及主架300的热容量小于用与侧板100A、100B相同的材料形成这些顶板200及主架300时的热容量的材料的组合,也可以实现削减托架10的热容量。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贯通孔或衬套用贯通孔的数量或配置,只不过仅是一例,只要是结合2个构件,可得到必要的结合强度,其数量或配置是任意的。此外,只要可得到必要的结合强度,也可以省略部分贯通孔。例如,只要用固定构件固定设在侧板100A、100B的两侧的贯通孔119、和主架300的贯通孔370,由此能够得到侧板100A、100B和主架300之间必要的结合强度,也可以省略设在侧板100A、100B的底部的贯通孔122和主架300的贯通孔330。或者,相反,只要用固定构件固定设在侧板100A、100B的下侧的贯通孔122和主架300的贯通孔330,由此能够得到侧板100A、100B和主架300之间必要的结合强度,也可以省略设在侧板100A、100B的两侧的贯通孔119和主架300的贯通孔370。

Claims (14)

1.一种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侧板,是形成有第一导轨的第一侧板,在该第一侧板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一贯通孔通过冲压加工一次形成;
第二侧板,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导轨对应的第二导轨,通过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引导***的老化测试板的第二侧板,在该第二侧板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二贯通孔通过冲压加工一次形成;
主架,是在***老化测试板的***方向的左侧安装所述第一侧板,在所述***方向的右侧安装所述第二侧板的主架,具有设在所述***方向的近前侧的近前侧架、和设在所述***方向的里侧的里侧架,在所述近前侧架和所述里侧架上分别形成有多个第三贯通孔,通过贯通所述第三贯通孔和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第一侧板安装在所述***方向的左侧,通过贯通所述第三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第二侧板安装在所述***方向的右侧;和
顶板,是设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主架的上侧的顶板,在该顶板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第四贯通孔,通过贯通所述第四贯通孔和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通过贯通所述第四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上,通过贯通所述第四贯通孔和所述第三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安装在所述主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周部下侧形成有第一定位部,
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周部下侧形成有第二定位部,
在所述主架的所述***方向左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对应的第三定位部,
在所述主架的所述***方向右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对应的第四定位部,
在将所述第一侧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进行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主架之间的定位,
在将所述第二侧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时,通过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四定位部进行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主架之间的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由凸部或定位孔的一个形成,所述第三定位部由与此嵌合的所述凸部或定位孔的另一个形成,
所述第二定位部由凸部或定位孔的一个形成,所述第四定位部由与此嵌合的所述凸部或定位孔的另一个形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周部上侧形成有第五定位部,
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周部上侧形成有第六定位部,
在所述顶板的所述***方向左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五定位部对应的第七定位部,
在所述顶板的所述***方向右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第六定位部对应的第八定位部,
在将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时,通过所述第五定位部和所述第七定位部进行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定位,
在将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时,通过所述第六定位部和所述第八定位部进行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定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定位部由凸部或定位孔的一个形成,所述第七定位部由与此嵌合的所述凸部或定位孔的另一个形成,
所述第六定位部由凸部或定位孔的一个形成,所述第八定位部由与此嵌合的所述凸部或定位孔的另一个形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周部两侧形成有第七定位部,
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周部两侧形成有第八定位部,
在所述主架的所述***方向左侧的近前侧的边缘部和里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七定位部对应的第九定位部,
在所述主架的所述***方向右侧的近前侧的边缘部和里侧的边缘部,形成有与所述第八定位部对应的第十定位部,
在将所述第一侧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时,通过所述第七定位部和所述第九定位部进行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主架之间的定位,
在将所述第二侧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时,通过所述第八定位部和所述第十定位部进行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主架之间的定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七定位部由凸部或定位孔的一个形成,所述第九定位部由与此嵌合的所述凸部或定位孔的另一个形成,
所述第八定位部由凸部或定位孔的一个形成,所述第十定位部由与此嵌合的所述凸部或定位孔的另一个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下侧、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架,在所述第一架上形成有所述第一贯通孔,
在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侧、下侧、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二架,在所述第二架上形成有所述第二贯通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架的近前侧的边缘部,形成有围住该托架的外周的第三架,在所述第三架上形成有所述第三贯通孔,
在所述主架的里侧的边缘部,形成有围住该托架的外周的第四架,在所述第四架上也形成有所述第三贯通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由与所述老化测试板和所述导轨接触的部分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主架和所述顶板的材料的比重比形成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的材料的比重轻。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架和所述顶板的热容量小于由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相同的材料形成所述主架和所述顶板时的热容量。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化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架和所述顶板由铝形成,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由不锈钢形成。
14.一种老化装置用托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过一次冲压加工在第一侧板上形成第一导轨并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周部形成多个第一贯通孔的工序;
通过一次冲压加工在第二侧板上形成与第一导轨对应的第二导轨并且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周部形成多个第二贯通孔的工序;
将形成有所述第一导轨的所述第一侧板放置在主架的一条边上的工序;
通过贯通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所述第一贯通孔和形成在所述主架上的第三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第一侧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的工序;
将形成有所述第二导轨的所述第二侧板放置在与所述主架的所述一条边相对的边上的工序;
通过贯通形成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所述第二贯通孔和形成在所述主架上的第四贯通孔的固定构件,以通过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引导***的老化测试板的方式,将所述第二侧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的工序;
将顶板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主架的上侧的工序;
通过贯通形成在所述顶板上的第五贯通孔和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第六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工序;
通过贯通形成在所述顶板上的第七贯通孔和形成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八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工序;和
通过贯通形成在所述顶板上的第九贯通孔和形成在所述主架上的第十贯通孔的固定构件,将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主架上的工序。
CN2006101485931A 2005-11-15 2006-11-15 托架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672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30106 2005-11-15
JP2005330106A JP2007139446A (ja) 2005-11-15 2005-11-15 キャリアラッ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330106 2005-1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7262A CN1967262A (zh) 2007-05-23
CN1967262B true CN1967262B (zh) 2010-07-07

Family

ID=38076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859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67262B (zh) 2005-11-15 2006-11-15 托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139446A (zh)
KR (1) KR101252610B1 (zh)
CN (1) CN1967262B (zh)
TW (1) TW20072698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52191B1 (ko) * 2024-02-22 2024-03-29 (주)레인테크 내열성 테스트 랙 장치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641U (zh) * 1989-09-29 1990-02-14 刘学春 可装拆式钢质柜
CN2180121Y (zh) * 1993-12-25 1994-10-26 宁波奇峰企业有限公司 不锈钢橱柜
CN2194120Y (zh) * 1994-05-16 1995-04-12 王春风 组合式柜
CN2215232Y (zh) * 1995-06-06 1995-12-20 姜方冰 可组合的抽屉柜
CN2275398Y (zh) * 1996-11-06 1998-03-04 王春风 组合式铁柜
EP1175851A2 (de) * 2000-07-24 2002-01-30 Lista GmbH Lager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Regal oder Schrank mit frontseitigem Verschlusssystem
CN2525868Y (zh) * 2002-02-09 2002-12-18 陈炳松 金属框架与板体的组合置物柜体
JP2003198164A (ja) * 2001-12-27 2003-07-11 Kawamura Electric Inc ラック
CN1502281A (zh) * 1998-02-05 2004-06-09 株式会社稻叶制作所 可拆装的金属柜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4353A (ja) * 1995-01-27 1996-08-09 Hitachi Ltd 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
JPH1117367A (ja) 1997-06-26 1999-01-22 Fujitsu I Network Syst Ltd パッケージ実装方式
KR200202771Y1 (ko) 2000-05-15 2000-11-15 케이 이엔지주식회사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판넬 적재 카세트의 모델 변경부 고정구조
JP2002162433A (ja) * 2000-11-22 2002-06-07 Ando Electric Co Ltd 恒温槽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641U (zh) * 1989-09-29 1990-02-14 刘学春 可装拆式钢质柜
CN2180121Y (zh) * 1993-12-25 1994-10-26 宁波奇峰企业有限公司 不锈钢橱柜
CN2194120Y (zh) * 1994-05-16 1995-04-12 王春风 组合式柜
CN2215232Y (zh) * 1995-06-06 1995-12-20 姜方冰 可组合的抽屉柜
CN2275398Y (zh) * 1996-11-06 1998-03-04 王春风 组合式铁柜
CN1502281A (zh) * 1998-02-05 2004-06-09 株式会社稻叶制作所 可拆装的金属柜
EP1175851A2 (de) * 2000-07-24 2002-01-30 Lista GmbH Lager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Regal oder Schrank mit frontseitigem Verschlusssystem
JP2003198164A (ja) * 2001-12-27 2003-07-11 Kawamura Electric Inc ラック
CN2525868Y (zh) * 2002-02-09 2002-12-18 陈炳松 金属框架与板体的组合置物柜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26986A (en) 2007-07-16
JP2007139446A (ja) 2007-06-07
KR101252610B1 (ko) 2013-04-09
KR20070051692A (ko) 2007-05-18
TWI376514B (zh) 2012-11-11
CN1967262A (zh) 2007-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3340A (zh) 箱形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967262B (zh) 托架及其制造方法
CN209050326U (zh) 一种l型钢焊接夹具
CN108899672B (zh) 一种数据中心专用插接箱
CN208021780U (zh) 一种用于实现柜体与载荷安装的轻型导轨组件
CN210818072U (zh) 焊接压持组件及焊接装置
CN207900996U (zh) 一种在线式通用载具工装板
CN210533651U (zh) 一种用于振动测试固定产品的通用型装置
CN104061720B (zh) 一种客车空调用微通道换热器
CN111693278B (zh) 测试台架及其输出轴的位置调整设备
KR102253810B1 (ko) 차량용 헤드라이닝 검사구
CN211195841U (zh) 水箱支架总成
CN216462868U (zh) 一种差速器总成轴系配对入壳组装设备
CN109262176A (zh) 一种能够提升稳定度的l型钢焊接夹具
CN216657662U (zh) 自动卡扣治具
CN106112912A (zh) 一种用于安装主动臂端头的装置
CN108214358A (zh) 一种在线式通用载具工装板
CN219319966U (zh) 一种悬置支架破坏试验工装
CN106493447B (zh) 汇流条焊接工装
CN106141409A (zh) 断路器触头***焊接电极
CN217901821U (zh) 一种压接治具和测试设备
CN215919809U (zh) 一种多面加工治具
CN215393472U (zh) 轨道客车转向架天线吊座组对工装
CN217050590U (zh) 医疗器械装配测试机用翻转抓取伺服升降台
CN216050641U (zh) 一种用于检测汽车行李架强度的检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