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7572A - 异步微微网间路由选择 - Google Patents

异步微微网间路由选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7572A
CN1957572A CNA2005800165268A CN200580016526A CN1957572A CN 1957572 A CN1957572 A CN 1957572A CN A2005800165268 A CNA2005800165268 A CN A2005800165268A CN 200580016526 A CN200580016526 A CN 200580016526A CN 1957572 A CN1957572 A CN 1957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ransmission
piconet
net
recei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65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加纳坦·克里希南
桑吉夫·南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957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75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32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defining a routing cluster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涉及无线通信的***和技术。所述***和技术包括无线通信,其中处理、模块或通信终端能够进行微微网内通信。所述处理、模块或通信终端还可以用于检测来自网外终端的导频信号,并且如果该导频信号低于阈值,则建立与网外终端的对等连接以支持通信。

Description

异步微微网间路由选择
技术领域
本公开文件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特别涉及在网络内调度异步传输的各种***和技术。
背景技术
在传统无线通信中,接入网通常用于支持多个移动设备的通信。这些接入网通常由分散在地理区域上的多个固定地点基站来实现。所述地理区域通常被细分为称作小区的更小区域。每个基站可以配置为服务于其相应小区中的所有移动设备。从而,可能无法容易地对接入网进行重新配置,以解决不同蜂窝区域上的变化的业务需求。
与传统接入网相反,ad-hoc(自组织)网络是动态的。当多个无线通信设备(通常称作终端)决定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网络时,可以形成ad-hoc网络。由于ad-hoc网络中的终端既作为主机又作为路由器,因此可以容易地对该网络进行重新配置,以便用更有效的方式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此外,ad-hoc网络不需要传统接入网所需的基础结构,这使得ad-hoc网络成为未来具有吸引力的选择。
由对等(peer-to-peer)连接组成的完全ad-hoc网络通常导致非常无效的通信。为了提高效率,多个终端可以将其自身组织成微微网(piconet)集合。“微微网”是彼此接近的一组终端。每个微微网可以具有一个主终端,用于调度其自身的微微网内的传输。
存在多种多址技术来支持ad-hoc网络中的通信。例如,频分多址(FDMA)方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技术。FDMA通常包括向微微网内两个终端之间的单独通信分配总带宽的不同部分。尽管该方案可能对于不间断通信是有效的,但是,当不需要这种持续的、不间断通信时,可以实现对总带宽的更好利用。
其它多址方案包括时分多址(TDMA)。当在不需要不间断通信的多个终端间分配有限带宽时,这些TDMA方案可能特别有效。TDMA方案通常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整个带宽专用于两个终端之间的每个通信信道。
码分多址(CDMA)技术可以与TDMA结合使用,以在每个时间间隔期间支持多个传输。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在指定的时间间隔中利用调制了载波的不同码字发射每个信号,从而对信号进行扩频。在接收机终端中,可以使用解调器分离所发射的多个信号,其中,解调器使用相应的码字对预期信号进行解扩。码字不匹配的非预期信号不被解扩,而仅仅作为噪声。
在使用扩频通信的TDMA***中,每个主终端可以用不引起额外互扰的方式调度其自身的微微网内的传输。但是,可能更加难于管理来自多个微微网上的传输的干扰。所以,需要一种强大有效的调度算法。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基于微微网的通信方法包括:进行(engage in)微微网内通信;从网外终端接收导频信号;确定所述导频信号的强度低于阈值;以及建立与所述网外终端的对等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配置为在微微网中运行的通信终端,包括:接收机,配置为检测来自网外终端的导频信号并确定其强度;以及控制器,配置为如果所述导频信号强度低于阈值,则建立与所述网外终端的对等连接以支持通信。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支持微微网内通信。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配置为在微微网中运行的通信终端,包括:用于检测来自网外终端的导频信号的装置;用于确定所检测的导频信号的强度的装置;如果所述导频信号强度低于阈值,则建立与所述网外终端的对等连接以支持通信的装置;以及用于支持微微网内通信的装置。
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将变得显而易见,在详细说明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和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具有其它不同的实施例,并且可在各个其它方面对其若干细节进行修改。因而,从本质上将附图和详细说明视为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的。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非限制性的实例示出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其中:
图1是示出微微网实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具有与孤立终端的对等连接的微微网实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具有对等连接的两个微微网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用于控制终端间的通信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帧实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能够在微微网内运行的终端实例的功能框图;
图6是作为微微网的主终端的收发机和处理器的功能框图;以及
图7是作为能够充当微微网边缘终端的成员终端的收发机和处理器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旨在作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说明,并非代表可实现本发明的唯一实施例。该公开文件中描述的每个实施例仅被提供作为本发明的实例或示例,不应解释为其优选于或优于其它实施例。详细说明包括用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充分理解的具体细节。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清楚,本发明可在不具备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在某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免难于理解本发明的概念。缩写词和其它描述性术语的使用仅仅是为了方便和简明,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以下详细说明中,以超宽带(UWB)无线通信***为背景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尽管这些发明方面适于与该应用一起使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容易地知道,这些发明方面也可应用于各种其它通信环境。所以,对UWB通信***的任何引用仅仅旨在示出这些发明方面,应当理解这些发明方面具有宽泛的应用范围。
图1示出在无线通信***中微微网的网络拓扑的实例。图中示出微微网102具有主终端104,用于支持若干成员终端106之间的微微网内通信。“微微网内通信”指同一微微网内两个或更多终端之间的通信。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例如步行用户或者车辆、飞机、船只等中的用户所携带的终端。术语“终端”旨在包括任何类型的移动通信设备,包括蜂窝或无线电话、个人数据助理(PDA)、笔记本电脑、外部或内部调制解调器、PC卡或者任何其它类似设备。在微微网102中,主终端104能够与多个成员终端106中的每一个通信,并且成员终端106还能够在主终端104的控制下,彼此直接通信。如下面将更详细说明的,微微网102中的每个成员终端106还能够与微微网外的终端直接通信。这些通信被称作“微微网间通信”。
主终端104可以使用例如TDMA、FDMA、CDMA等多址方案或其它多址方案与成员终端106通信。为了示出本发明的不同方面,该公开文件中描述的无线网络将以采用TDMA和CDMA技术的混合多址方案为背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易于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这些多址方案。
可以用各种方式形成微微网。例如,当终端最初加电时,其可以从不同的微微网主终端中搜索导频信号。从每个微微网主终端广播的导频信号可以是未调制的扩频信号,或者其它类型的参考信号。在扩频通信中,可将唯一分配给每个微微网主终端的伪随机噪声(PN)码用于对导频信号进行扩频。利用相关处理,终端可以搜索所有可能的PN码,以定位来自主终端的导频信号,例如从图1中主终端104广播的导频信号。成员终端106可以使用导频信号与主终端104同步。扩频导频信号的获取在本领域是公知的。
主终端104可以用于管理高数据速率传输。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仅仅允许可与主终端104一起支持最小或阈值数据速率的那些终端加入微微网102。例如,在UWB通信***中,可以根据传播条件,在30-100米的距离处支持1.2288Mbps的数据速率。在这些***中,主终端104可配置为利用可以支持至少1.2288Mbps的数据速率的成员终端106来组织微微网102。如果需要更高的数据速率,则可以进一步限制所述范围。例如,可以在10米的范围处,在UWB***中实现100Mbps的数据速率。
成员终端106可以配置为通过利用主终端104广播的导频信号测量链路质量,确定是否可以满足微微网的最小数据速率需求。如以上详细讨论的,终端可以通过相关处理识别导频信号。接着,通过利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而基于导频信号计算载波-干扰(C/I)比,可以测量链路质量。基于C/I比计算,成员终端106可以接着利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确定是否可以支持最小或者阈值数据速率。如果成员终端106确定可以支持最小或者阈值数据速率,则可以尝试通过向主终端104进行注册而加入微微网102。
在某些实例中,终端可能无法发现具有支持最小或阈值数据速率的足够信号强度的导频信号。这可能是由于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该终端可能距主终端太远。或者,传播环境可能不足以支持所需数据速率。在任一种情况中,终端可能无法加入现有的微微网。图2示出具有无法加入图1的微微网102的无线终端202的网络拓扑实例。
参见图2,终端202可能根据基于主终端104广播的导频信号所计算出的C/I比,确定不能维持最小或者阈值数据速率。因而,终端202可以通过发射其自身的导频信号,开始作为独立于微微网102的孤立终端。通过即将更详细说明的方式,孤立终端202可以经由微微网边缘终端而与微微网102中的任何成员终端106进行对等通信。“对等通信”或者“对等传输”是指在不完全由主终端协调的终端之间的那些通信或者传输。
主终端104可以将任意数量的成员终端106指定为微微网边缘终端,例如成员终端106a。微微网边缘终端的指定基于来自各成员终端106的反馈。例如,从每个成员终端106计算出的C/I比可以提供对位于微微网102边缘的那些成员终端的粗略指示。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可以被分配侦听来自孤立终端的导频信号的任务。当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从孤立终端检测到信号强度低于阈值的导频信号时,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可以确定不能与孤立终端202保持最小或阈值数据速率。基于上述确定,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可以将孤立终端202添加到“对等连接列表”上。对等连接列表可以是由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维持的动态列表,该列表标识在微微网102外可以利用对等传输而到达的所有终端。通过信令消息的交换,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可以将包括微微网102中所有终端的列表转发到孤立终端202。孤立终端202也可以包括对等连接列表,该列表映射可以利用每个已知微微网边缘终端而经由对等传输所到达的所有终端。通过这种方式,希望向远端终端发起呼叫的孤立终端简单地查阅其对等连接列表,来识别该呼叫被路由到远端终端所将经由的微微网边缘终端。
孤立终端202可以变成新的微微网的主终端。当加电时,能够以足够的强度接收到从孤立终端202广播的导频信号的终端可以尝试获取该导频信号,并加入该孤立终端的微微网。图3示出这种网络拓扑的实例。第一微微网102是结合图1描述的同一微微网,其主终端104支持若干成员终端106。结合图2描述的孤立终端202已经成为第二微微网302的主终端。第二微微网302中的主终端202可用于支持多个成员终端306。
利用来自各个成员终端306的反馈,第二微微网302中的主终端202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成员终端306指定为微微网边缘终端,例如成员终端306a。如以上详细说明的,第一微微网102中的主终端104也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成员终端106指定为微微网边缘终端,例如成员终端106a。除了侦听从孤立终端广播的导频信号外,每个微微网边缘终端还可以侦听从其它邻近微微网主终端广播的导频信号。例如,当来自第一微微网102的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检测到从第二微微网302中的主终端202广播的、信号强度低于阈值的导频信号时,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可以确定不能维持最小或阈值数据速率。基于该确定,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可以与第二微微网302中的主终端202交换信令消息。主终端202可以分配第二微微网302中的微微网边缘终端306a处理与第一微微网102的对等通信并将指令转发到第一微微网102中的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以将所分配的微微网边缘终端306a添加到其对等连接列表上。伴随这些指令的可以是第二微微网302中的所有终端的列表。通过将所述终端中的每一个映射到第二微微网302中的所分配的微微网边缘终端306a,第一终端102中的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可以更新其对等连接列表。同样地,第一微微网102中的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可以将第一微微网102中的多个终端的列表转发到第二微微网302中的所分配的微微网边缘终端306a。通过将所述终端中的每一个映射到第一微微网102中的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所分配的微微网边缘终端306a可以更新其对等连接列表。
这种信令消息的交换和后续的对等连接列表的更新使得微微网上的呼叫更为容易。例如,如果第一微微网102中的第一终端希望发起向第二微微网302中第二终端的呼叫,则在呼叫建立期间,第一终端可将识别第二终端的信息转发到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可以查阅其对等连接列表,以识别在第二微微网302中服务于第二终端的微微网边缘终端306a。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随后可以与第二微微网302中的微微网边缘终端306a建立对等连接以支持该呼叫。在相反方向中,可以利用类似的过程来发起从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的呼叫。
可选地,如果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基于导频信号强度确定可与主终端202支持最小数据速率,则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可以加入第二微微网302。通过将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作为微微网102和302两者的成员,微微网边缘终端106a可以充当两个主终端104与202之间的微微网间的桥终端,并允许主终端104和202以某种方式协调其调度活动。
转到图4,可将周期帧结构用于支持终端之间的通信。在本领域中,通常将这种帧称作媒体访问控制(MAC)帧,这是因为其用于向终端提供对通信媒体的访问。取决于特定应用和整体设计要求,这种帧可具有任意持续时间。为了讨论的目的,将使用5ms的帧持续时间。5ms帧适于提供650Mcps的高码片速率,并且有期支持下至19.2kbps的数据速率。
图中示出MAC帧结构的实例具有n个帧402。每个帧可以划分为多个时隙404,例如160个时隙。时隙持续时间可以是31.25μs,相当于650Mcps下的20,312.5个码片。可将该帧内的任意数量的时隙专用于开销。例如,主终端可以使用帧402中的第一时隙406广播扩频导频信号。导频信号可以占用整个时隙306,或者可选地,如图4所示与控制信道进行时间共享。占用第一时隙406尾部的控制信道可以是以与导频信号相同的功率电平广播的扩频信号。主终端可以使用该控制信道定义MAC帧的构成。
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附加扩频控制信道广播调度信息,其中附加扩频控制信道占用帧内的不同时隙,例如图4中的时隙408和410。调度信息可以包括对每个激活终端的时隙分配。可以从占用帧402的部分412的多个数据时隙中选择这些时隙分配。还可以包括附加信息,例如每个激活终端的功率电平和数据速率。也可以使用CDMA方案将多个终端对分配给任意给定时隙。在这种情况下,调度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终端之间的单独通信的扩频码。
图5是示出终端的一种可能结构的示意性框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清楚,可以根据特定应用和整体设计要求改变终端的精确结构。为了清楚和完整的目的,将以具有扩频能力的UWB终端为背景描述各种发明概念,然而,这些发明概念同样适用于各种其它通信设备。因此,对扩频UWB终端的任何引用都仅仅旨在示出本发明的不同方面,应当理解,这些方面具有宽泛的应用范围。
可以利用连接到天线504的收发机502来实现终端。处理器506可以连接到收发机502。可以用基于软件的结构或其它类型的结构来实现处理器506。基于软件的结构可以利用作为运行软件程序的平台的微处理器(未示出)来配置,其中,该软件程序提供执行控制和整个***管理功能,以允许终端作为微微网中的主终端或成员终端。处理器506也可以包括具有嵌入式通信软件层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未示出),其运行专用算法以降低微处理器上的处理需求。DSP可以用于提供各种信号处理功能,例如导频信号获取、时间同步、频率跟踪、扩频处理、调制和解调功能以及前向纠错。
终端也可以包括连接到处理器506的各种用户接口508。用户接口可以包括例如小键盘、鼠标、触摸屏、显示器、振铃器、振动器、音频扬声器、麦克风、摄像机等。
图6是示出处理器和收发机的实例的功能框图。收发机502可以包括RF前端接收机602和发射机604。RF前端接收机602可以用于检测存在噪声和干扰的预期信号,并将其放大到可由处理器506处理信号中所包含信息的电平。RF前端发射机604可以用于将来自处理器506的信息调制到载波上,并且将已调制的载波放大到足以经由天线504辐射到自由空间的功率电平。
处理器506可以包括基带接收机608和发射机610。基带接收机608和发射机610可以用于导频信号获取、时间同步、频率跟踪、扩频处理、调制与解调功能、前向纠错和/或适于支持与其它终端的通信的其它信号处理器功能。如上所述,这些处理功能可以用DSP中的嵌入式软件层或者通过任何其它方式来实现。
当作为主终端时,处理器506可以启动调度器606。在处理器506的基于软件的实现中,调度器606可以是在微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程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清楚,调度器606不限于该实施例,而可以由本领域公知的其它方式来实现,这些方式包括能够执行本文所述各种功能的硬件配置、固件配置、软件配置或者其组合。
在微微网中两个终端之间的呼叫建立期间,调度器606可以用于协商该呼叫。基带接收机608和发射机610可以用于利用扩频技术在适当的控制信道上与两个终端通信。通过这种方式,调度器606可以用于确定通过信令消息交换来支持呼叫所需的数据速率。调度器606选择的数据速率可以基于通过本领域公知的方式所请求的服务类型。例如,如果一个成员终端发起对另一成员终端的呼叫以支持视频应用,则调度器606可以确定该呼叫需要高数据速率。如果另一成员终端发起对又一成员终端的语音呼叫,则调度器606可以选择较低数据速率来支持该呼叫。
调度器606还可以用于在呼叫建立期间将时隙块分配给两个终端。调度器606所分配的时隙数量可以基于根据任意调度算法的各种考虑。例如,可以基于优先级***进行块分配,其中,对语音通信给与比高等待时间通信更高的优先级。调度器606还可以将优先级给与高数据速率传输,以尽量使吞吐量最大化。也可以考虑公平标准,该公平标准考虑将在两个终端之间传输的数据量。如上所述,时隙分配可以采用块形式,或者分散在MAC帧上。时隙分配可以对于整个呼叫是固定的,或者可以在呼叫期间基于主终端的当前负载而进行调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容易地将现有调度算法适用到任何特定应用。
主终端中的调度器606可以用于将一个或多个成员终端指定为微微网边缘终端。图7是示出具有处理器506的终端的实例的功能框图,处理器506配置为能够充当微微网边缘终端的成员终端。用虚线示出调度器606,以表示在作为成员终端期间,处理器506不启动调度器606。不论处理器506是作为主终端还是作为成员终端,收发机502的配置都是相同的,因此不再进行讨论。收发机502是为了完整性而示出的。
如前面结合配置为主终端的处理器506所进行的讨论,可将调度分配经由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广播到微微网中的所有成员终端。调度分配可以包括对发向和来自成员终端的各种传输的时隙分配,以及每个传输的功率电平和数据速率。在这些调度分配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微网边缘终端指定(designation)。这些微微网边缘终端指定基本上是向请求充当微微网边缘终端的各成员终端提供的指令或命令。
返回到图7所示的成员终端,基带接收机608可以采用扩频处理从控制信道提取调度分配,并将其提供到控制器702。控制器702可以实施为如图7所示的单独实体,或者可选地,与基带接收机608和/或发射机610集成在一起。在处理器506的基于软件的实现中,控制器702可以是在微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程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清楚,控制器702不限于该实施例,而是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其它方式来实现,这些方式包括能够执行本文所述的各种功能的硬件配置、固件配置、软件配置或者其任意组合。
控制器702可以将调度0分配用于使与微微网中的其它终端的通信同步。例如,控制器702可以将到来的通信告知基带接收机608。控制器702还可以向基带接收机608提供数据速率和扩频信息。作为响应,基带接收机608可以恢复使用了扩频处理的通信,并将所恢复的通信提供给各用户接口508。
控制器702还可以使用调度分配来协调所调度的传输。成员终端所要发射的信息可以从不同用户接口508生成,并且存入缓冲器704中,直至被调度传输。在调度时,控制器702可以用于将信息从缓冲器704释放到基带发射机610以进行扩频处理。控制器702可以将数据速率、扩频码和传输功率电平编程到基带发射机610中。可选地,控制器702可以在收发机502中的RF前端发射机604处对传输功率进行编程。
控制器702可以用于确定调度分配是否需要成员终端充当微微网边缘终端。如上所述,位于微微网边缘的成员终端通常被主终端指定为微微网边缘终端。来自各个成员终端的反馈可以被主终端用于确定所述指定。如果控制器702确定成员终端已经被指定为微微网边缘终端,则其可以启动基带接收机608以侦听来自网外(foreign)终端的导频信号。术语“网外终端”是指本地微微网之外的终端,包括孤立终端以及其它微微网中的主终端和成员终端。术语“本地微微网”是指所讨论的微微网边缘终端属于的微微网。当基带接收机608从网外终端检测到导频信号时,其可以将该信号的信号强度报告给控制器702。如果控制器确定该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太低,以致不能建立某些类型的同步通信,则控制器702可以将网外终端添加到其对等连接列表。如果网外终端来自远程微微网,则控制器702还可以通过信令消息的交换获得远程终端中的所有终端的列表,并将这些终端映射到该网外终端。术语“远程微微网”可用于指本地微微网之外的任意微微网。控制器702还可以将本地微微网中的多个终端的列表转发到网外终端。
只要微微网边缘终端空闲,控制器702就可以用于侦听对等传输。当未调度微微网内通信或者对等传输时,可以认为该微微网边缘终端是空闲的。来自网外终端的对等传输可以使用高扩频因子而以非常低的数据速率(例如100kbps或更低)发生,由此,即使同时存在微微网内传输,也可以在基带接收机608上对通信进行解码。
主终端中的调度器606还留出大量的时隙,以供一个或多个微微网边缘终端进行等对传输(参见图6)。对等传输可能需要高发射功率,而在某些情况下,仅能以低数据速率维持对等传输。如果将高功率传输用于与网外终端进行通信,则调度器606可以决定不同时调度任何其它传输。
尽管从微微网边缘终端到网外终端的对等传输可以由主终端调度,但是当网外终端准备接收传输时,可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此外,从网外终端返回到微微网边缘终端的传输的定时也可能是未知的。控制器702可以用于降低由通信发生所采用的异步方式引起的丢失的对等传输的数量。
根据特定应用和整体设计要求,可以改变控制器702增加等对连接上的通信可靠性的方式。例如,如果本地微微网中的本地终端向远程终端(恰巧是孤立终端)发起呼叫,控制器702可以在呼叫建立期间监视本地与远程终端之间的信令消息的交换,以确定呼叫的性质。如果控制器702确定该呼叫包含高等待时间通信,例如网页下载或者文本消息传送,则对等连接上的反馈可以用于确保对等传输被正确接收。可以使用基于确认(ACK)和/或否认(NACK)的协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用对等连接上的ACK和NACK消息来监视本地与远程终端之间的通信。如果微微网边缘终端能够从远程终端接收对等传输,则例如其可以将该传输转发到本地终端,并经由对等连接将ACK消息发回到远程终端。另一方面,如果远程终端在某一时间周期内未从微微网边缘终端接收到ACK消息,或者接收到NACK消息,则其可以经由对等连接向微微网边缘终端重新发射所述通信。
响应于来自微微网边缘终端的传输,由远程终端生成的ACK或NACK消息可以在单独的控制信道上发射,或者可选地,可以穿透(puncture)到其它控制信道或者业务信道中。微微网边缘终端的基带接收机608可以使用扩频处理来恢复ACK或NACK消息,并将其提供到控制器702。如果控制器702根据ACK消息确定向远程终端的传输已被成功解码,则不需要进一步的传输。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器702根据没有ACK消息或出现NACK消息,确定向远程终端的传输未被成功解码,则控制器702可以从缓冲器704中提取出先前发射的同一信息,并且将其提供到RF前端发射机604以进行重新传输。
响应于来自远程终端的传输,微微网边缘终端产生的ACK或NACK消息可以由基带接收机608生成。更具体地,基带接收机608可以对所接收的传输执行解码功能,并且如果该传输被成功解码,则生成ACK消息。ACK消息可以被提供到RF前端发射机610,并且利用适当码字单独进行扩频,或者作为穿透到其它控制或业务信道的消息进行扩频。
基于ACK和/或NACK的协议可以为高等待时间通信的对等传输提供高可靠性。然而,在时间敏感的应用中,例如语音,控制器702可能需要以不同方式与远程终端通信。例如,控制器702可以配置为利用高扩频因子以低数据速率调度所有时间敏感的通信。也可以针对高功率传输调度这些通信。还可以调度同一信息的多次传输。
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由以下装置实现或者执行,即,设计用于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据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电路或者晶体管逻辑电路、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选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处理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结合DSP内核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或者任何其它这样的配置。
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可以直接在硬件、由处理器运行的软件模块或两者的组合中实现。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公知的任何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连接到处理器,以便处理器能够从存储介质读取信息或者将信息写入存储介质。可选地,存储介质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在ASIC中。ASIC可以驻留在终端或者其它设备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为终端或者其它设备中的分立组件。
以上对所公开实施例的描述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容易地获知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并不旨在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应获得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39)

1、一种基于微微网的通信方法,包括:
进行微微网内通信;
从网外终端接收导频信号;
确定所述导频信号的强度低于阈值;以及
建立与所述网外终端的对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导频信号低于所述阈值的确定,与所述网外终端交换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交换的消息包括向所述网外终端的传输,该传输包含所述微微网中多个终端的列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外终端是远程微微网的成员,并且其中,所交换的消息包括从所述网外终端的接收,该接收包括所述远程微微网中多个终端的列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远程微微网中多个终端的所述列表映射到所述网外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等连接的建立包括协商数据速率和传输功率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等连接的建立还包括协商对对等通信进行扩频的码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未进行所述微微内通信时,侦听来自所述网外终端的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侦听到所述传输时,接收所述传输,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接收的传输转发到所述微微网内的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指令,以在第一时间周期期间进行所述微微网内通信,并且在第二时间周期内将所接收的传输转发到所述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周期与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利用码字对所接收的传输进行扩频。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网外终端提供反馈,该反馈确认已收到来自所述网外终端的所述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微微网内的终端的传输,并将所接收的传输转发到所述网外终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时间周期期间接收进行所述微微网内通信的指令,在第二时间周期内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传输,以及在第三时间周期内将所接收的传输转发到所述网外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时间周期彼此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第一码字对所接收的传输进行扩频,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所述第一码字对所接收的传输进行解扩,并利用第二码字对所接收的传输进行扩频。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网外终端接收反馈,该反馈指示转发给所述网外终端的所接收的传输已由所述网外终端接收。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网外终端转发所接收的传输的步骤包括:向所述网外终端多次发送所接收的传输。
20、一种配置为在微微网中运行的通信终端,包括:
接收机,配置为检测来自网外终端的导频信号并确定其强度;以及
控制器,配置为如果所述导频信号强度低于阈值,则建立与所述网外终端的对等连接以支持通信,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支持微微网内通信。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如果所述导频信号强度低于所述阈值,则与所述网外终端交换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生成所述微微网中多个终端的列表,以作为所交换的消息的一部分而发送到所述网外终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从运行于远程微微网中的所述网外终端接收作为所交换的消息的一部分的所述远程终端中多个终端的列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将所述远程微微网中多个终端的所述列表映射到所述网外终端。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通过协商数据速率和传输功率电平,建立所述对等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通过协商对对等通信进行扩频的码字,建立所述对等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当其未进行所述微微网内通信时,检测来自所述网外终端的传输。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将所检测的传输转发到所述微微网内的终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接收指令,以在第一时间周期期间进行所述微微网内通信,并在第二时间周期内将所检测的传输转发到所述终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周期与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不同。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终端,还包括发射机,其配置为利用码字对所检测的传输进行扩频。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向所述网外终端提供反馈,该反馈确认已检测到来自所述网外终端的所述传输。
3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从所述微微网内的终端接收传输,并且将所接收的传输转发到所述网外终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在第一时间周期期间接收进行所述微微网内通信的指令,在第二时间周期内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传输,以及在第三时间周期内将所接收的传输转发路由到所述网外终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时间周期彼此不同。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利用第一码字对所接收的传输进行扩频,并且其中,所述接收机还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码字对所接收的传输进行解扩,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发射机,该发射机配置为利用第二码字对所接收的传输进行扩频。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从所述网外终端接收反馈,该反馈指示转发给所述网外终端的所接收的传输已由所述网外终端接收。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通信终端,还包括发射机,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通过使所述发射机向所述网外终端多次发送所接收的传输,将所接收的传输转发到所述网外终端。
39、一种配置为在微微网中运行的通信终端,包括:
用于检测来自网外终端的导频信号的装置;
用于确定所检测的导频信号的强度的装置;
如果所述导频信号强度低于阈值,则建立与所述网外终端的对等连接以支持通信的装置;以及
用于支持微微网内通信的装置。
CNA2005800165268A 2004-03-26 2005-03-21 异步微微网间路由选择 Pending CN19575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809,996 2004-03-26
US10/809,996 US7907898B2 (en) 2004-03-26 2004-03-26 Asynchronous inter-piconet rout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7572A true CN1957572A (zh) 2007-05-02

Family

ID=3496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165268A Pending CN1957572A (zh) 2004-03-26 2005-03-21 异步微微网间路由选择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7907898B2 (zh)
EP (1) EP1735973A1 (zh)
JP (2) JP2007531403A (zh)
KR (1) KR100831189B1 (zh)
CN (1) CN1957572A (zh)
AU (1) AU2005232062C1 (zh)
BR (1) BRPI0509219A (zh)
CA (1) CA2561112A1 (zh)
IL (1) IL178278A0 (zh)
MX (1) MXPA06010945A (zh)
RU (1) RU2339174C2 (zh)
TW (1) TW200610324A (zh)
WO (1) WO200509919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1566A (zh) * 2008-03-11 2011-02-09 英特尔公司 网络间干扰的减轻
CN102461078A (zh) * 2009-04-23 2012-05-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体域网中操作微微网的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5509B2 (en) 2000-09-13 2007-1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method in an OFDM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9130810B2 (en) 2000-09-13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DM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286844B1 (en) * 2003-01-31 2007-10-23 Bbn Technologie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ree dimensional antenna select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an Ad-Hoc wireless network
US7515924B2 (en) * 2003-10-30 2009-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module for operating independently of a remote terminal if an incoming pilot signal is not detected within a time period and enabling a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US9137822B2 (en) 2004-07-21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ignaling over access channel
US9148256B2 (en) 2004-07-21 2015-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formance based rank prediction for MIMO design
US8145201B2 (en) * 2004-12-17 2012-03-27 Raytheon Bbn Technologies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energy communication in an ad hoc network
US9246560B2 (en) 2005-03-10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and rate control in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54211B2 (en) 2005-03-11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feedback in multi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43305B2 (en) 2005-03-1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20972B2 (en) 2005-03-17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61859B2 (en) 2005-03-17 2016-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84870B2 (en) 2005-04-01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9408220B2 (en) 2005-04-19 2016-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for adaptive sectorization
US9036538B2 (en) 2005-04-19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ping design for single carrier FDMA systems
US8565194B2 (en) * 2005-10-27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signaling chann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79511B2 (en) * 2005-10-27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gnment acknowledgement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79319B2 (en) 2005-06-16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ectoriz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US8885628B2 (en) 2005-08-08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9209956B2 (en) 2005-08-22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gment sensitive scheduling
US20070041457A1 (en) 2005-08-22 2007-02-22 Tamer Kadou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tenna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44292B2 (en) 2005-08-24 2014-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36974B2 (en) 2005-08-30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and SDMA support
GB2430113B (en) * 2005-09-09 2007-09-05 Toshiba Res Europ Ltd Inter piconet communication
US9225488B2 (en)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
US8045512B2 (en) 2005-10-27 2011-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frequency ban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088384B2 (en) 2005-10-27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ymbo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210651B2 (en) 2005-10-27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otstrapin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44060B2 (en) 2005-10-2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s
US9172453B2 (en) 2005-10-27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ing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US9225416B2 (en)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signaling channels for a reverse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31607B2 (en) 2006-01-05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verse link other sector communication
WO2008027310A2 (en) * 2006-08-25 2008-03-06 Bbn Technologie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ergy-consciou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ad-hoc networks
US8452317B2 (en) * 2006-09-15 2013-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ower control and/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mi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supporting WAN signaling and peer to peer signaling
US8929281B2 (en) 2006-09-15 2015-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eer to peer device
US8369800B2 (en) 2006-09-15 2013-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power control and/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mi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634869B2 (en) * 2006-09-15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supporting both wide area network signaling and peer to peer signaling
DK2159925T3 (da) 2007-06-15 2013-03-11 Panasonic Corp Apparat til trådløs kommunikation og fremgangsmåde til spredning af svarsignal
BRPI0816245A2 (pt) 2007-08-15 2017-05-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transmissão de pedido de programação suportando doppler alto
US8149716B2 (en) 2007-08-20 2012-04-03 Raytheon Bbn Technologie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routing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 and 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s
EP3220562B1 (en) * 2007-10-02 2019-05-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llocation of preamble sequences
US8599824B2 (en) * 2008-01-11 2013-12-0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uetooth conditional synchronization
EP2472727B1 (en) * 2008-03-31 2013-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igital baseband circuit
US8949436B2 (en) * 2009-12-18 2015-02-03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eer-to-peer connections
US20110223953A1 (en) * 2010-03-15 2011-09-15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8812657B2 (en) * 2010-04-15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assisted peer discovery
JP6192873B1 (ja) * 2016-03-31 2017-09-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8057524A1 (en) * 2016-09-21 2018-03-29 Apple Inc. Real-time rela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5655B1 (en) * 1997-09-08 2001-09-04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orthogonal spot beams, sectors, and picocells
US6026297A (en) * 1997-09-17 2000-0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ontemporaneous connectivity to multiple piconets
US6771963B1 (en) 1998-08-17 2004-08-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riggering handdowns and handoffs of mobile stations between bordering cells of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1107516B1 (en) * 1999-12-06 2005-03-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834192B1 (en) * 2000-07-03 2004-12-2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for effectuating handover of communications in a bluetooth, or othe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DE10053854A1 (de) * 2000-10-30 2002-05-08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Netzwerk mit mehreren Sub-Netzwerken zur Bestimmung von Brücken-Terminals
US6754250B2 (en) * 2000-12-15 2004-06-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ing in uncoordinated frequency hopping piconets
US7164885B2 (en) * 2000-12-18 2007-0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service access
JP3770586B2 (ja) * 2000-12-27 2006-04-26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3443094B2 (ja) * 2000-12-27 2003-09-02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DE10107850A1 (de) * 2001-02-16 2002-09-05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Netzwerk mit einer Anpassung des Modulationsverfahrens
US6967944B2 (en) * 2001-03-30 2005-11-2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creasing link capacity via concurrent transmissions in centralized wireless LANs
US7133435B2 (en) * 2001-06-20 2006-11-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03047176A1 (en) 2001-11-28 2003-06-05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multiple point-coordinated wireless networks
AU2003214850A1 (en) * 2002-01-22 2003-09-04 Xtremespectrum,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edia qualities
US6850771B2 (en) * 2002-06-24 2005-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US20050037818A1 (en) * 2003-05-28 2005-02-17 Nambirajan Seshadri Providing a universal wireless headset
US7356341B2 (en) 2003-12-04 2008-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324817B2 (en) * 2004-02-07 2008-01-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d reselecting cells based on measurements performed using directional beams and an omni-directional beam patter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1566A (zh) * 2008-03-11 2011-02-09 英特尔公司 网络间干扰的减轻
US8639189B2 (en) 2008-03-11 2014-01-28 Intel Corporation Mitigation of internetwork interference
CN101971566B (zh) * 2008-03-11 2014-05-07 英特尔公司 网络间干扰的减轻
CN102461078A (zh) * 2009-04-23 2012-05-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体域网中操作微微网的装置和方法
CN102461078B (zh) * 2009-04-23 2014-07-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体域网中操作微微网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339174C2 (ru) 2008-11-20
US7907898B2 (en) 2011-03-15
AU2005232062A1 (en) 2005-10-20
TW200610324A (en) 2006-03-16
JP2010081617A (ja) 2010-04-08
CA2561112A1 (en) 2005-10-20
IL178278A0 (en) 2006-12-31
MXPA06010945A (es) 2007-01-25
RU2006137695A (ru) 2008-05-10
KR20070029696A (ko) 2007-03-14
BRPI0509219A (pt) 2007-09-04
US20050215196A1 (en) 2005-09-29
JP2007531403A (ja) 2007-11-01
EP1735973A1 (en) 2006-12-27
WO2005099194A1 (en) 2005-10-20
AU2005232062B2 (en) 2008-10-23
KR100831189B1 (ko) 2008-05-21
AU2005232062C1 (en) 200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7572A (zh) 异步微微网间路由选择
US20070249363A1 (en) Queuing far/far service requests in wireless network
EP2375653B1 (en) Multi-hop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S2253902T3 (es) Adquisicion rapida de canales de trafico para una velocidad de datos altamente variable.
CN1108047C (zh) 增强型蜂窝通信***
KR100861151B1 (ko) 무선 통신용 시간 도약 시스템 및 기술
RU2406270C2 (ru) Способ неявной отмены назнач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JP2011120298A (ja) 無線通信局
US20120088450A9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 over different rang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914860A (zh) 在无线网中调度通信
KR20050092042A (ko) 단거리 고속 데이터 통신과 장거리 저속 데이터 통신용듀얼 모드 유닛
CN1957571A (zh) 同步微网间路由
CN101449622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基于交织的控制信道平衡
US2009006188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requency allocation management in an ad hoc network
CN1993901B (zh) 一种对无线传输进行门控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无线终端
CN1902860A (zh) 网络拓扑形成
CN1650667A (zh)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装置及其监控方法
CN1625911A (zh) 信息传送方法、信息传送***以及基站
CN1123237C (zh) 动态无线电骨干传输***
JPH1030872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2084256A (ja) 基地局、移動局、無線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データ通信網構築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319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502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0319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