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0872A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0872A
CN1880872A CNA2006101060749A CN200610106074A CN1880872A CN 1880872 A CN1880872 A CN 1880872A CN A2006101060749 A CNA2006101060749 A CN A2006101060749A CN 200610106074 A CN200610106074 A CN 200610106074A CN 1880872 A CN1880872 A CN 1880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ing
heat exchanger
air
heat exchange
suppor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60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2145C (zh
Inventor
白川畅介
青藤诚哉
山根宏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80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0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21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214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它将大量积存在排水盘2次侧的排水顺利地导向1次侧,可以切实地进行排水的排水处理,并防止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经由排水流道而直接侵入2次侧,从而使热交换效率和空调性能得以提高。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箱体(1),其具有空气吸入口(11)和空气吹出口(12);送风机(8),其收容在该箱体内,且形成有热交换空气流路(R);热交换器(9),其位于热交换空气流路上;以及排水盘(10);所述排水盘包括:承载热交换器的承载部(20);夹持着该承载部而位于两侧的、设置在热交换空气流路上游侧的1次侧排水承接部(21)和设置在下游侧的2次侧排水承接部(22);引导2次侧排水承接部所接收的排水从承载部的两侧部暂时向承载部外流出的、并在绕过承载部后导向1次侧排水承接部的第1排水流路(27)和第2排水流路(28)。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型(built-in type)空气调节装置,其安装在天花板背侧,经由管道(duct)与设在天花板上的空气吹出口相连通。
背景技术
在对店铺等较大的空间进行空气调节的情况下,与安装在室内壁面上的所谓壁挂型相比,安装在天花板背侧的内置型更为有利。也就是说,这种室内机经由管道与设在天花板上的大于等于一个的空气吹出口相连通,而且能够将热交换空气吹出到室内,因此不会给居住者造成压迫感。此外,当室内空间较大时,根据其大小,分散地设置合适数量的天花板空气吹出口,便可以谋求在室内进行均匀的空气调节。
上述内置型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在箱体内具有送风机、热交换器、以及设在该热交换器下部用来承载热交换器的排水盘(drain pan)。上述排水盘夹持着承载上述热交换器的承载部而在热交换空气流路的上游侧(1次侧)和下游侧(2次侧)形成排水(drain water)承接部。
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形成冷冻循环运转(refrigeration cycleoperation)并驱动送风机,将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管道向室内吹出。包含在室内空气中的水分伴随着热交换而被冷凝,从而生成排水并向下滴落到排水盘中。
比较上述排水盘的2次侧和1次侧的承接部可知,由于因通风阻力产生的压力差的存在,2次侧比1次侧更容易积存排水。另外,根据现场施工时管道形态的不同,也会使风量产生较大的变动,送风机的送风量越大,积存在2次侧的排水也就越多,其结果,热交换器的下部将被水浸没。
由于热交换器的下部被排水所浸没,所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降低,性能下降。随着热交换器温度的降低,排水将会冻结成冰,根据条件的不同,冻结的冰长成大块,最后有可能造成热交换器本身的破损。再者,大量积存在2次侧的排水的一部分还有可能被送风吹散,直接与热交换空气一道飞散到室内,从而使空调的舒适性下降。
于是,下述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空调机,它具有一个排水托盘,其利用热交换器的风压差使大量积存在2次侧的排水顺利返回到1次侧,并且能够容易地将其排到外部。具体地说,其构成为:在排水托盘中央设置承载热交换器的凸部,在凸部的下游侧(2次侧)设置第1沟槽,在上游侧(1次侧)设置比第1沟槽深的第2沟槽,这些第1沟槽和第2沟槽通过多个倾斜通道连接起来。
专利文献:实开昭62-176612号公报。
根据上述的专利文献,随着热交换的进行,从热交换器表面流下的排水受送风机风压的影响,大量积存在位于下游侧的排水托盘的第1沟槽内。这些排水通过设在凸部上的倾斜通道而导入位于上游侧的第2沟槽内,并从设在第2沟槽侧的排水管向箱体外排水。
然而,上述倾斜通道设在连接从送风机经热交换器到空气吹出口的直线的送风风路中。因此,虽然从送风机吹出的大部分空气被导入热交换器中,但它所具有的缺点是一部分空气进入倾斜通道而流入位于2次侧的第1沟槽内。
也就是说,一部分空气没有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便直接经由倾斜通道而直接流入2次侧,因而导致热交换效率的降低。再者,导入倾斜通道的排水的一部分有可能直接随着送风风路内的热交换空气流而从空气吹出口吹向室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它将受风压影响而大量积存在排水盘2次侧的排水顺利地导向1次侧,可以切实地进行排水的排水处理,并防止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经由排水流道而直接侵入2次侧,从而使热交换效率和空调性能得以提高。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并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箱体,其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送风机,其收容在该箱体内,且形成有热交换空气流路,其中所述热交换空气流路随着送风机的驱动而将热交换空气从空气吸入口吸入到箱体内,然后从空气吹出口吹出;热交换器,其位于热交换空气流路上;以及排水盘,其设在热交换器的下部,并承载着热交换器;所述排水盘包括:承载热交换器的承载部;夹持着该承载部而位于两侧的、位于热交换空气流路上游侧的1次侧排水承接部和位于热交换空气流路下游侧的2次侧排水承接部;引导2次侧排水承接部所接收的排水从承载部的两侧部暂时向承载部外流出的、并在绕过承载部后导向1次侧排水承接部的排水流路。
根据本发明,能使排水顺利地进行排水处理,可以防止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经由排水流道而侵入,从而产生出了诸如使热交换效率和空调性能得以提高之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室内机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2是同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室内机的示意剖面图。
图3是同一实施例中的排水盘的立体图。
图4是同一实施例中的排水盘的平面图。
图5是同一实施例中的、用来说明排水盘上第1排水流路的、从互不相同的方向看到的立体图。
图6是同一实施例中的、用来说明排水盘上第2排水流路的、从互不相同的方向看到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1 空气吸入口        12 吹出口
1  箱体              R  热交换空气流路
8  送风机            9  热交换器
10 排水盘            20 承载部
21 1次侧排水承接部    22 2次侧排水承接部
27 第1排水流路       28 第2排水流路
25 第1凸部           26 第2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置型空气调节装置室内机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图2是空气调节装置室内机的示意剖面图。
箱体1的各个面均由金属薄板经板金加工而形成,通过在内表面上配设未图示的隔热材料而形成隔热结构。图1中的箱体1形成为薄板矩形箱状结构,其中长度方向X的尺寸小于与长度方向X正交的方向、即纸面的正反面方向(以下称为“宽度方向Y”)的尺寸,并且上下(垂直)方向的长度较小。
在箱体1的X方向的两侧面上各设有一对安装工具2,在这些安装工具2上***并安装固定有从设在天花板背侧T上的梁材3上垂直设置的吊持杆4。箱体1设在天花板背侧T内即梁材3与天花板5之间。
在箱体1内的长度方向X的大致一半的长度位置上,遍及箱体1的宽度方向Y而设有隔板6。箱体1内部由隔板6划分为2室7A、7B,将一个室(图中的右侧室)称作机械室7A,这里收容有送风机8。将由隔板6划分的另一个室(图中的左侧室)称作热交换器室7B,这里收容有热交换器9,在该热交换器9的下方配置有排水盘10。
在上述机械室7A的下表面上开设有空气吸入口11,在上述热交换器室7B的正面(图中的左侧面)上开设有空气吹出口12。在上述箱体1安装固定于天花板背侧T上的状态下,在上述空气吸入口11上连接着吸入管道13,在上述空气吹出口12上连接着大于等于一根的吹出管道14。。
上述吸入管道13与安装在开口于天花板5上的安装口15上的装饰栅网(decorated grill)16连接。根据梁材3与天花板5之间的尺寸,有时使设在箱体1上的空气吸入口11直接与天花板5的安装口15相对置。此时,当然将吸入管道13省略而将装饰栅网16安装在安装口15上。
上述吹出管14通常与设在天花板5上的未图示的大于等于一个的天花板空气吹出口连通。也就是说,从箱体1导出的热交换空气通过吹出管道14而由上述天花板空气吹出口吹向室内,从而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此外,在室内较大的情况下,根据大小而分散地设置适当数量的天花板空气吹出口,以实现室内均匀的空气调节。
收容在上述机械室7A中的送风机8在中央部具备未图示的双轴的风扇马达(fan motor),该风扇马达是从其两侧部伸出旋转轴的二轴马达。在各旋转轴上,连结有随着旋转而从轴向吸入空气、向周向吹出这一方式的两个风扇(所谓的多叶片型风扇)17,并且各风扇17被风扇壳体(fan casing)18围绕。
在上述风扇壳体18的隔板6的侧端部上形成有吹出喷嘴18a,吹出喷嘴18a与在隔板6上开口的连通口19连接。因此,连通口19能够将由风扇17从风扇壳体18的吹出喷嘴18a吹出的风直接向上述热交换器室7B侧送风导引。
收容在上述热交换器室7B中的热交换器9在其两侧端部上配置有未图示的端板,在这些端板间隔开规定的间隙而排列设置有多片铝散热片(aluminum fin)9a,热交换器9是在两端板及铝散热片9a上贯通有多根传热管9b而构成的翅管型(fin-tube type)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9以上下方向斜向倾斜的姿势承载在上述排水盘10上,两端板经由未图示的固定板固定在箱体1上。
这在箱体1安装于天花板背侧T上的关系方面,需要尽可能缩短箱体1的上下方向尺寸而谋求箱体1的薄型化,因而不能将热交换器9的上下方向尺寸设定为足够的长度。另一方面,必须尽可能地确保热交换器9的热交换面积,以谋求热交换效率的提高。因此,通过使热交换器9成为倾斜姿势,限制了上下方向尺寸而能够收容在薄型的箱体1内,并且能够确保足够的热交换面积。
上述排水盘10例如是由聚苯乙烯树脂(styrol resin)等发泡性合成树脂材料发泡而得到的成型品,其上面侧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树脂)(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resin)等合成树脂材料所覆盖(coating)。排水盘10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的尺寸与热交换器室7B的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的尺寸形成为大致相同。因此,在将排水盘10安装于热交换器室7B上的状态下,排水盘10遍及热交换器室7B的整面,以几乎没有间隙的状态嵌入。
下面就上述排水盘10进行详细的说明。图3是排水盘10的立体图,图4是排水盘10的平面图。
上述排水盘10由于要嵌在热交换器室7B中,因而将其形成为与箱体1的宽度方向Y相比、长度方向X极短的横长矩形。遍及该排水盘10的整个周边设置有均匀形成高出尺寸的侧壁部10a~10d。也就是说,形成排水盘10外形的侧壁部10a~10d从底面到上端面的尺寸沿整个周边是均匀的。
由排水盘10的侧壁部10a~10d构成的底面部包括:承载部20、在夹持着该承载部20的两侧所形成的1次侧排水承接部21和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以及形成于这些承载部20和1、2次侧排水承接部21、22侧部的收容部23。
更详细地说,如图2所示,在将热交换器9承载在承载部20上的状态下,夹持着该承载部20而在后述的热交换空气流路R的上游侧设置1次侧排水承接部21,在热交换空气流路R的下游侧设置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上述热交换器9从承载部20向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侧倾斜,其下部侧的一部分向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侧突出出来。
再回到图3、图4,上述承载部20与沿宽度方向Y的侧壁部10a、10b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并行地设置,为了承载热交换器9的下端钝角部而形成为所需要的最小限度的宽度。承载部20的一端a被设置为:隔着收容部23而与左侧的侧壁部10c隔开规定的间隔,另一端b被设置为:与图中右侧的侧壁部10d隔开狭小的间隙。沿着承载部20的上表面,安装有作为具有某种程度的高度尺寸的直状的突堤的缓冲材料,其在减轻了对热交换器9的机械负担的状态下可以承载热交换器9。
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深度尺寸等于从各侧壁部10c、10b的上端面到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距离,2次侧排水承接部22的深度尺寸等于从各侧壁部10c、10d的上表面到2次侧排水承接部22的距离,而且所形成的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深度尺寸比2次侧排水承接部22的深度尺寸大。另外,2次侧排水承接部22倾斜地形成,承载部20侧最深,朝向与承载部20在长度方向X上对置设置的侧壁部10a逐渐变浅。
换句话说,上述承载部20沿着2次侧排水承接部22形成得最深的部位进行设置。而且正如上面所叙述的那样,即使是2次侧排水承接部22最深的部分,也比上述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深度尺寸浅,从而从承载部20向2次侧排水承接部22形成出一段向下的阶梯部。
在这样的2次侧排水承接部22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部,突设有形状互不相同的第1凸部25和第2凸部26。上述第1凸部25一体弯曲地形成有:与上述承载部20的端部a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且与图中左侧的侧壁部10c平行的部分,和与上侧侧壁部10a平行的部分;并且呈倒L状。上述第2凸部26与承载部20的端部b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且沿右侧的侧壁部10a成直线地设置。
第1和第2凸部25、26的上端面与侧壁部10c、10d的上端面之间的间隔在整个长度上均匀地形成,另一方面,正如上面所叙述的那样,2次侧排水承接部22呈倾斜状,其在承载部20侧为最深,因此,所形成的第1和第2凸部25、26在承载部20侧最高,且朝向在长度方向X上对置设置的侧壁部10a逐渐变浅。
图5(A)、5(B)是第1凸部25的侧端部25a及其附近部位的、从互不相同的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图6(A)、6(B)是第2凸部26的侧端部26a及其附近部位的、从互不相同的方向看到的立体图。
第1和第2凸部25、26的侧端部25a、26a与承载部20的端部a、b隔开规定的间隙而对置,并成为从上端面向底面倾斜地形成的倾斜面。第1凸部25的上表面安装有密封构件(sealing structure)d,至少在第2凸部26的侧端部26a也安装有密封构件d。形成侧端部25a、26a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承载在承载部20上的热交换器9的倾斜角度相一致,热交换器9通过所述密封构件d抵接在第1和第2凸部25、26的侧端部25a、26a上。此外,热交换器9在Y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于第1和第2凸部25、26之间的间隙。
2次侧排水承接部22和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一侧部通过第1凸部25的侧端部25a与承载部20的端部a之间形成的间隙而连通。这些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被称之为第1排水流路27。另外,2次侧排水承接部22和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另一侧部通过第2凸部26的侧端部26a、侧壁部10a与承载部20的端部b之间形成的间隙而连通。这些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被称之为第2排水流路28。
特别地如图2所示,在上述热交换器9承载在承载部20上的状态下,由于热交换器9抵接在第1凸部25的侧端部25a上,因而第1排水流路27的上方空间成为被热交换器9堵塞的管路。另外,由于热交换器9抵接在第2凸部26的倾斜面26a上,因而第2排水流路28的上方空间也成为被热交换器9堵塞的管路。
但是,承载部20的端部a和第1凸部25的侧端部25a基本在同一直线上,从而第1排水流路27就成为向Y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管路。承载部20的端部b处在与第2凸部26的侧面以及侧壁10b的内表面有间隔的位置,从而第2排水流路28就成为在平面视图中呈楔状(L状)的管路。
由上述第1凸部25与左侧壁10c所包围的收容部23收容着未图示的排水泵、膨胀阀以及配管类。在这些部件被收容在收容部23中的状态下,收容部23同样地被未图示的左侧固定板所包围。也就是说,上述左侧固定板在平面视图中是呈倒L状的板金,具有从第1凸部25的上端面到箱体1天花板内侧的高度尺寸,并固定在箱体1的左侧板和热交换器9的端板上。
左侧固定板位于热交换器9侧的端面是与热交换器9的倾斜姿势相对应的倾斜面。通过将排水盘10固定在箱体1上,使第1凸部25的上端面和左侧固定板的下端面通过密封构件d相抵接。由该左侧固定板将收容部23的空间和热交换器室7B的2次侧空间分隔开来。
此外,热交换器9的右侧端板通过未图示的右侧固定板固定在箱体1上。由上述的左侧固定板、右侧固定板和热交换器9将热交换器室7B的1次侧空间和2次侧空间分隔开来,这些空间通过热交换器9的铝散热片9a之间的间隙和第1、第2排水通路27、28而连通。
在第1、第2排水流路27、28的附近,在与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宽度方向Y相对置的侧壁部10c、10d上,分别设置有排水口29。在各排水口29上,从侧壁部10a向外方突设有连接用口体30以连接未图示的排水软管(drain hose)。也就是说,积存在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排水从左右排水口29经由连接用口体30和排水软管排走。
实际上,在将箱体1安装在天花板背侧T的规定部位上后,进行试验(test)而使水下落到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上,调整箱体1的安装姿势,以使水流到连接排水软管的一侧。根据情况的不同,将排水软管连接到水更多地流动侧的连接用口体30上,较少侧的连接用口体30用栓体堵塞。
作为这样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如果进行冷冻循环运转并驱动送风机8,则室内空气经由装饰栅网16与空气吸入口11并沿着箱体1内形成的热交换空气流路R而导入。具体地说,热交换空气从空气吸入口11被吸入到机械室7A中,经由构成送风机的风扇壳体18和设在隔板6上的连通口19,被导入到热交换器室7B中。
热交换空气朝向承载在排水盘10上的热交换器9吹出并流遍宽度方向Y的整个长度,与被导入到热交换器9中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与热交换器9热交换后的热交换空气被引导到空气吹出口12而经由管道14向室内吹出,从而形成室内的空调作用。
此外,纵观热交换空气在排水盘10中的流动,则首先通过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然后到达承载部20,继而从承载部20通过2次侧排水承接部22而向吹出口12吹出。因此,热交换空气流路R是按照1次侧排水承接部21=>承载部20=>2次侧排水承接部22的顺序形成的。
在制冷运转时,随着热交换器9的热交换作用而生成排水,滴落到排水盘10上。另一方面,送风机8被驱动而沿着热交换空气流路R输送热交换空气。
一般地说,在热交换器9上形成的排水会沿热交换器9而滴落到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上,承载在排水盘10上的热交换器9正如上面所叙述的那样,其绝大部分以与2次侧排水承接部22相对置的方式而倾斜地设置,1次侧排水承接部21设置在上游侧,2次侧排水承接部22设置在下游侧,因此,如果风量较多或排水的产生量较多,则滴落到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上的排水的量比滴落到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上的排水多。
滴落到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上的排水从排水盘10的排水口29经由连接用口体30和排水软管而排到外部。滴落到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上的排水向设在倾斜下端的承载部20的方向流动,由于该承载部20是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突堤,被设置为与2次侧排水承接部22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因而排水暂时被承载部20拦住。
被上述承载部20拦住的排水朝向设在承载部20左右两侧端的第1排水流路27或第2排水流路28流动,然后流过各排水流路27、28。由于排水流路27、28都沿承载部20的左右两端部a、b形成,因此排水就从承载部20暂时被引导流向外部。
但是,由于第1第2排水流路27、28与1次侧排水承接部21连通,因此排水绕过承载部20的两端部a、b而流入1次侧排水承接部21。这样,滴落到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上的排水便通过第1排水流路27和第2排水流路28而汇集到1次侧排水承接部21,并从这里经由排水口29和排水软管排到外部。
受与上述热交换器9的安装姿势和送风机8的送风相伴的风压的影响,较多的排水滴落到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上,而本发明设置了使2次侧排水承接部22和1次侧排水承接部21连通的第1、第2排水流路27、28。该第1、第2排水流路27、28从承载部20的两侧端a、b暂时引导排水向承载部20外流出,绕过承载部20后,导入1次侧排水承接部21,因而能够使排水顺利可靠地排出。
另一方面,第1排水流路27是直线状管路,该直线状管路与第1凸部25一起形成在位于承载部20下游侧的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上,并且向宽度方向延伸,其方向是垂直于伴随着送风作用而形成的热交换空气流路R。因此,沿着热交换空气流路R而送风的空气难以穿过第1排水流路27。流过第1排水流路27的排水难以受到送风的影响,因而排水能顺利流过第1排水流路27。另外,第2排水流路28的管路与第2凸部26一起形成在位于承载部20下游侧的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上,而且沿着承载部20的端部b被设计为呈楔状(L状),因此也使沿热交换空气流路R而被引导的热交换空气难以穿过。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第2排水流路27的上游侧由于沿着排水盘10的侧端部上所形成的侧壁部10a开口,所以该开口位置使由送风机8的送风作用所产生的热交换空气难以进入。即使热交换空气从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侵入到第2排水流路28,也由于与侵入方向相对置而存在第2凸部26的侧端部26a,因而热交换空气受到该侧端部26a的阻挡,从而防止其侵入2次侧。
第2排水流路28进一步弯成直角且沿承载部20的端部b形成为楔状,从而在第2凸部26的侧端部26a受阻的热交换空气几乎不会拐一个直角而侵入其内部。也就是说,流过第2排水流路28的排水也难以受到送风的影响,从而使排水顺利流过第2排水流路28。
由于第1、第2排水流路27、28采取这种的结构,因而热交换空气几乎不会从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经由各排水流路27、28而吹到2次侧排水承接部22。换言之,这种结构不会让未经过热交换器9、因而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直接经由第1、第2排水流路27、28而流到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从而使热交换效率得以提高。
另外,对于从2次侧排水承接部22随着热交换空气而导向吹出口12和吹出管道14的排水,也不会产生飞沫,其结果,不会存在导向室内的排水飞沫,从而可以获得舒适的空气调节。
此外,第1排水流路27成直线地形成,第2排水流路28呈楔状地形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重要的是流路只要为如下的构成便可,即引导2次侧排水承接部22所接收的排水从承载部20的两侧部暂时向承载部20外流出,绕过承载部20后顺利导向1次侧排水承接部21,而且该流路不沿着热交换空气流路R。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变形来实施,并且通过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的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发明。

Claims (2)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包括:
箱体,其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
送风机,其收容在该箱体内,且形成有热交换空气流路,其中所述热交换空气流路将热交换空气从所述空气吸入口吸入到箱体内,然后从所述空气吹出口吹出;
热交换器,其位于所述热交换空气流路上;以及
排水盘,其设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下部,并承载着热交换器;
所述排水盘包括:承载所述热交换器的承载部;夹持着该承载部而位于两侧的、位于所述热交换空气流路上游侧的1次侧排水承接部和位于热交换空气流路下游侧的2次侧排水承接部;引导所述2次侧排水承接部所接收的排水从所述承载部的两侧部暂时向承载部外流出的、并在绕过承载部后导向所述1次侧排水承接部的排水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盘在所述2次侧排水承接部的两侧部具有凸部;在这些凸部、所述承载部的两侧部以及所述热交换器的两侧部的间隙,形成有所述排水流路。
CNB2006101060749A 2005-06-02 2006-06-02 空气调节装置 Active CN1004721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2717/2005 2005-06-02
JP2005162717A JP4585377B2 (ja) 2005-06-02 2005-06-02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0872A true CN1880872A (zh) 2006-12-20
CN100472145C CN100472145C (zh) 2009-03-25

Family

ID=37519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60749A Active CN100472145C (zh) 2005-06-02 2006-06-02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585377B2 (zh)
KR (1) KR100735210B1 (zh)
CN (1) CN100472145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8150A (zh) * 2012-12-13 2014-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7850337A (zh) * 2015-07-08 2018-03-27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13137675A (zh) * 2020-01-20 2021-07-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供水体、热交换器单元以及空调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87060B2 (ja) 2010-06-30 2014-09-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ビルトイン型空気調和装置
JP6402961B2 (ja) * 2013-01-31 2018-10-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6463496B2 (ja) * 2015-09-29 2019-02-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07726591A (zh) * 2017-10-31 2018-02-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水盘组件及列间空调
JP6685358B2 (ja) * 2018-09-25 2020-04-22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0296531B (zh) * 2019-07-30 2024-07-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接水盘以及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937A (ja) * 1985-07-12 1987-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3013566B2 (ja) * 1992-01-07 2000-02-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KR20020009723A (ko) 2000-07-26 2002-02-02 구자홍 천정 매립 덕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드레인 팬 구조
KR100833850B1 (ko) 2002-03-07 2008-06-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 덕트형 공기조화기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8150A (zh) * 2012-12-13 2014-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7850337A (zh) * 2015-07-08 2018-03-27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13137675A (zh) * 2020-01-20 2021-07-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供水体、热交换器单元以及空调机
CN113137675B (zh) * 2020-01-20 2024-03-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供水体、热交换器单元以及空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35210B1 (ko) 2007-07-03
CN100472145C (zh) 2009-03-25
JP2006336948A (ja) 2006-12-14
KR20060125577A (ko) 2006-12-06
JP4585377B2 (ja) 201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80872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771415A (zh) 空调装置
US7997328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209591C (zh) 空调机
CN1771414A (zh) 空调装置
CN1989376A (zh) 空气调节机
CN103608629A (zh) 嵌入式空调装置
CN1147682C (zh) 一体式空调机
CN101057106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940396A (zh) 空调装置
CN104246377A (zh) 空调装置的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CN101031753A (zh) 空调装置
CN1877207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98445C (zh) 冷柜机房的配置
CN2577163Y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2809499Y (zh) 一种热泵式热水器
CN1746574A (zh) 空调机
CN1896635A (zh) 分体式空调器的排出格栅
KR101862556B1 (ko) 냉각탑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61487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782601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823244A (zh) 空调
CN1234999C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04114953A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CN220471985U (zh) 一种高效柜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