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6561A - 一种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6561A
CN1876561A CN 200510046637 CN200510046637A CN1876561A CN 1876561 A CN1876561 A CN 1876561A CN 200510046637 CN200510046637 CN 200510046637 CN 200510046637 A CN200510046637 A CN 200510046637A CN 1876561 A CN1876561 A CN 1876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
hydrogen storage
ball milling
li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466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会明
陈永
王平
刘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of CAS
Priority to CN 20051004663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76561A/zh
Publication of CN1876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65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ogen, Water And Hydrid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氢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高效储氢材料——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储氢材料的吸氢态化学组分为Mg(NH2) 2和LiH复合体系,放氢态则为LixMgNxHx体系,其中1.5<x<3.5。将LiNH2和MgH2按一定的摩尔比混合,或者将Mg(NH2) 2和LiH混合,在球磨机上球磨。然后经过多次吸放氢制备成Li-Mg-N-H储氢材料。该储氢材料具有储氢量高(重量储氢量高达5wt%),吸放氢温度(低于200℃),可逆循环性好的特点。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可以用于车载储氢和燃料电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氢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高效储氢材料——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影响氢作为车载能源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高效、可逆的气-固储氢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金属/合金化合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已知的金属/合金化合物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可逆的吸放氢,同时有较好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但是,它的最大的缺点是储氢量较低,一般小于2wt%。作为储氢合金的一个特例,MgH2具有高达7.6wt%的理论储氢量和低廉的价格,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但是,几十年的研究发现,Mg与氢的反应需在300-400℃,2.0-4.0MPa氢压下才能生成MgH2。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很高,加之其平台压力较低,在低温、常压条件下难以分解,通常需要加热至较高温度(>350℃)才能使氢解析出来。为了改善镁基储氢材料的储氢性能,研究者用Ni掺杂,得到Mg2Ni的氢化速率较纯Mg虽有所提高,但储氢量显著下降到3.6wt%,而且放氢温度仍然较高。这些缺点阻碍了Mg基储氢材料作为车载能源载体应用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为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复杂金属氢化物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LiBH4和LiAlH4储氢量分别达到18wt%和7.5wt%。但是它们并不适合作为车载氢燃料箱储氢载体。因为这些氢化物要么不可逆,要么热力学过于稳定,不能在环境温度下工作。
到目前为止,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还没有任何一种储氢材料能够在储氢量、储氢温度、吸放氢动力学、吸放氢的平台压、安全性和价格上满足车载能能源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储氢材料——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i-Mg-N-H储氢材料,该储氢材料的吸氢态化学组分为Mg(NH2)2和LiH复合体系,放氢态则为LixMgNxHx体系,其中1.5<x<3.5。
该储氢材料吸放氢温度为150-200℃,放氢压力范围为-0.05MPa到0.5MPa。
该储氢材料具有较高的储氢量,重量储氢量达到5wt.%。
所述的Li-Mg-N-H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LiNH2和MgH2按摩尔比为(1.5-3.5)∶1混合,或者将Mg(NH2)2和LiH按摩尔比为(1.5-3)∶1混合;
(2)用机械球磨法,在球磨机上球磨,球料比为(10-60)∶1,球磨时间为1-10小时,在氢气或隋性气氛下进行,球磨后粉末粒径为0.2-5μm;
(3)经过反复吸放氢,吸放氢温度范围150-300℃,吸氢压力大于3.5MPa,放氢压力范围为真空到1MPa,吸放氢次数多于3次,获得Li-Mg-N-H储氢材料。
所述步骤(3)中,吸氢压力范围为3.5-8MPa;放氢压力范围为-0.05MPa到0.1MPa,吸放氢次数范围为3-5次。
所述惰性气氛为氩气或氮气。
与其它储氢材料,如,金属/合金化合物、复杂金属氢化物和镁基储氢材料相比,本发明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金属/合金化合物相比,该储氢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逆储氢量,重量储氢量可达到5wt.%以上。
2、与复杂金属氢化物相比,该储氢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逆储氢量、较低的吸放氢温度和优良的循环性能,可在200℃以下可逆的吸放氢气。
3、与镁基储氢材料相比,该储氢材料具有较低的吸放氢温度(特别是放氢温度)。
4、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可以用于车载储氢和燃料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不同配比的储氢材料在200℃下的放氢动力学曲线。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储氢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放氢曲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储氢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I)球磨后的样品,(II)放氢态样品和(III)吸氢态样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储氢材料热重和差热扫描分析。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储氢材料放出氢气的质谱分析。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储氢材料的放氢动力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将LiNH2和MgH2按一定的摩尔比混合并球磨。将球磨后的样品在体积法储氢设备上,在150-300℃下经过多次吸放氢制备成Li-Mg-N-H储氢材料,然后进行吸氢和放氢动力学性能测试,测试温度为200℃、180℃、160℃。由于样品极容易氧化,所有的样品处理都在充有高纯度Ar气(其中的氧和水含量小于0.1ppm)的手套箱中进行。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LiNH2和MgH2按一定的摩尔比混合并在Ar气保护下球磨,球料比为40∶1,球磨时间为2小时,球磨后粉末粒径为0.8μm。其中,LiNH2和MgH2按摩尔比分别为1.5∶1,2∶1,2.15∶1,2.3∶1,2.5∶1和3∶1。将球磨后的样品在温度为200℃下,反复吸氢和放氢(吸氢压力为5MPa,常压下放氢,吸放氢次数为4次),制备成Li-Mg-N-H储氢材料。然后在200℃下,吸氢压力为5MPa和放氢压力为-0.05MPa,进行储氢动力学测试。储氢材料的放氢动力学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当原料LiNH2和MgH2比例为2.15∶1时,所制备材料的储氢量最高为5wt%。之后随着LiNH2量的增加,储氢量下降。当原料LiNH2和MgH2比例为2.3∶1和2.5∶1时,储氢量为4.5wt%和3.9wt%。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将LiNH2和MgH2按一定的摩尔比为2.15∶1混合并在氮气保护下球磨,球料比为60∶1,球磨时间为10小时,球磨后粉末粒径为0.5μm。将球磨后的样品在温度为300℃下,反复吸氢和放氢(吸氢压力为8MPa,放氢压力为-0.05MPa,吸放氢次数为3次),制备成Li-Mg-N-H储氢材料。然后在200℃、180℃、160℃下进行放氢动力学测试(放氢压力为0.1MPa)。Li-Mg-N-H储氢材料的放氢动力学曲线如图2所示。当温度为180℃和160℃时,所制备材料的放氢量为4.7wt%和1.5wt%。随着放氢温度下降,储氢量下降且放氢速率变慢。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无论是储氢材料的放氢态(II),还是吸氢态(III)的成分都不是原始的LiNH2和MgH2样品(如图3)。其中,放氢态样品与已知的物系无法完全对应,是一未知物系,将其称为Li-Mg-N-H体系。吸氢态样品为Mg(NH2)2和LiH。通过热重和差热扫描分析,样品在150℃时,开始放氢(如图4)。质谱检测放出的气体为氢气(如图5)。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所述初始原料也可采用Mg(NH2)2和LiH。具体如下:
将Mg(NH2)2和LiH按一定的摩尔比为2.15∶1混合并在氢气保护下球磨,球料比为10∶1,球磨时间为1小时,球磨后粉末粒径为5μm。将球磨后的样品在温度为150℃下,反复吸氢和放氢(吸氢压力为3.5MPa,常压下放氢,吸放氢次数为5次),制备成Li-Mg-N-H储氢材料。然后在200℃下进行放氢动力学测试(放氢压力为0.5MPa)。Li-Mg-N-H储氢材料的放氢动力学曲线如图6所示,放氢量为5.05wt%。

Claims (6)

1、一种Li-Mg-N-H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储氢材料的吸氢态化学组分为Mg(NH2)2和LiH复合体系,放氢态则为LixMgNxHx体系,其中1.5<x<3.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Li-Mg-N-H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储氢材料吸放氢温度为150-200℃,放氢压力范围为-0.05MPa到0.5MPa。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Li-Mg-N-H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储氢材料具有较高的储氢量,重量储氢量达到5wt.%。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Li-Mg-N-H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LiNH2和MgH2按摩尔比为(1.5-3.5)∶1混合,或者将Mg(NH2)2和LiH按摩尔比为(1.5-3)∶1混合;
(2)用机械球磨法,在球磨机上球磨,球料比为(10-60)∶1,球磨时间为1-10小时,在氢气或惰性气氛下进行,球磨后粉末粒径为0.2-5μm;
(3)经过反复吸放氢,吸放氢温度范围150-300℃,吸氢压力大于3.5MPa,放氢压力范围为真空到1MPa,吸放氢次数多于3次,获得Li-Mg-N-H储氢材料。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Li-Mg-N-H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吸氢压力范围为3.5-8MPa;放氢压力范围为-0.05MPa到0.1MPa,吸放氢次数范围为3-5次。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Li-Mg-N-H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氛为氩气或氮气。
CN 200510046637 2005-06-10 2005-06-10 一种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8765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46637 CN1876561A (zh) 2005-06-10 2005-06-10 一种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46637 CN1876561A (zh) 2005-06-10 2005-06-10 一种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6561A true CN1876561A (zh) 2006-12-13

Family

ID=3750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46637 Pending CN1876561A (zh) 2005-06-10 2005-06-10 一种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76561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9090A (zh) * 2011-01-12 2011-05-18 浙江大学 CaF2掺杂LiBH4的高储氢量可逆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1293630B (zh) * 2007-04-24 2011-06-08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纳米催化复合氮化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5748A (zh) * 2011-04-08 2011-10-26 沈阳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m-n-h储氢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6145031A (zh) * 2016-07-06 2016-11-23 扬州大学 一种改善储氢性能的LiNH2‑LiH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542497A (zh) * 2015-09-16 2017-03-2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65958A (zh) * 2020-10-29 2021-01-26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8890A (zh) * 2021-02-20 2021-05-07 烟台大学 氨基金属类固体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固体储氢材料
CN114243018A (zh) * 2021-12-17 2022-03-25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应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3630B (zh) * 2007-04-24 2011-06-08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纳米催化复合氮化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9090A (zh) * 2011-01-12 2011-05-18 浙江大学 CaF2掺杂LiBH4的高储氢量可逆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225748A (zh) * 2011-04-08 2011-10-26 沈阳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m-n-h储氢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2225748B (zh) * 2011-04-08 2013-04-17 沈阳师范大学 一种m-n-h储氢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6542497A (zh) * 2015-09-16 2017-03-2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5031A (zh) * 2016-07-06 2016-11-23 扬州大学 一种改善储氢性能的LiNH2‑LiH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265958A (zh) * 2020-10-29 2021-01-26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65958B (zh) * 2020-10-29 2022-06-24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8890A (zh) * 2021-02-20 2021-05-07 烟台大学 氨基金属类固体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固体储氢材料
CN114243018A (zh) * 2021-12-17 2022-03-25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应用
CN114243018B (zh) * 2021-12-17 2023-08-29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6561A (zh) 一种Li-Mg-N-H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91589C (zh) 镁-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567426B1 (ko) 마그네슘 수소화물의 기계적인 분쇄를 통해 제조되고 활성화된 경계면을 갖는 나노합성물과,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01476070B (zh) 一种镁基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32976B (zh) 一种Li-Mg-N-H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733155B (zh) 一种Li-Mg-B-N-H催化可逆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1451096A2 (en) Method for reversible storage of hydrogen and materials for hydrogen storage
CN101264863A (zh) 用反应球磨直接合成金属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的方法
CN103101880B (zh) 一种硼氢化锂/稀土镁基合金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752252A (zh) 一种纳米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314823C (zh) 一种REMg3型贮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4714A (zh) 添加铜元素的镁铝系储氢合金及制备方法
CN1958823A (zh) 一种添加Li基氢化物的镁基储氢合金
CN102807191B (zh) 一种Li-Mg-B-H储氢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1565168B (zh) 一种多元轻金属配位铝氢化物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756361B (zh) 一种纳米晶镁铝基贮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674245B (zh) 一种MgH2/Mg过渡金属硼化物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9187A (zh) 一种硼氢化钙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11669A (zh) 一种高容量储氢材料Zn(BH4)2·2NH3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2721A (zh) 一种镁镍基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0482833C (zh) 经表面催化的高活性镁基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530871A (zh) 一种改性硼烷氨化合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2322B (zh) 一种K2TiF6掺杂Mg/PMMA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1992056B (zh) 络合氢化物和储氢合金的复合储氢材料
CN104030246B (zh) 一种铝锂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