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2557A - 喷嘴面清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嘴面清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2557A
CN1872557A CNA2006100845145A CN200610084514A CN1872557A CN 1872557 A CN1872557 A CN 1872557A CN A2006100845145 A CNA2006100845145 A CN A2006100845145A CN 200610084514 A CN200610084514 A CN 200610084514A CN 1872557 A CN1872557 A CN 18725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nozzle face
nozzle
printhead
wi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45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园部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Prec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Prec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Prec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Precis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872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25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leaning Or Drying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在向喷嘴22Kn、22Cn中的墨水施加一个较弱的负压力的情况下,利用擦除刮片150对喷嘴面22Ks、22Cs进行清洁。向喷嘴22Kn、22Cn中的墨水施加一个等于大气压力(喷嘴22Kn、22Cn外部的压力)的压力,并且由此在喷墨出口22Ci、22Ki处形成与喷嘴面22Cs、22Ks处于相同平面上的液面Mc和Mk。

Description

喷嘴面清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利用擦除刮片(a wiper blade)擦除沉积在喷嘴板面(在下文中简称作喷嘴面)上的墨水来对喷嘴面进行清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型成像设备(喷墨打印机)得以广泛应用,其通过经由打印头中多个喷嘴上的喷墨出口喷射出墨滴来形成图像。在一种用于通过喷嘴喷射出墨滴的已知技术中,向喷嘴中的墨水施加热能来促使墨水发生薄膜状沸腾,以便利用薄膜状沸腾所形成的气泡压力,从喷嘴中喷射出墨滴。利用这种技术,墨滴通过多个喷嘴喷向记录介质,来在该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为了提高图像记录速度(成像速度),某些采用前述技术的喷墨打印机具有一个多喷嘴行式头(a multiple-nozzle line head),各个喷嘴均具有喷墨出口和墨流通道,它们沿着垂直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方向排布,并且对应于记录介质的输送,该打印头同时从多个喷嘴喷射出墨水(行式打印机)。
成像设备需要以更高的速度成形具有更高图像质量和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包括前述行式打印机的喷墨打印机满足了这种需求。还有,由于喷墨打印机上的打印头(记录头)并不与记录介质发生接触,因此喷墨打印机可以以高的稳定性记录图像。
在利用前述喷墨型成像设备进行记录时,会在打印头内的喷嘴中以及喷嘴上的喷墨出口周围聚积较厚的墨水或者灰尘,导致出现诸如喷墨失败或者记录不规则这样的麻烦。为了克服这种麻烦,已知存在有一种复原技术(a recovery technique),用于通过若干次从喷嘴中吸取墨水并且移开盖帽来对打印头进行清洁(日本专利申请公告No.H-05-000517)。但是,在这种复原操作过程中,大量的墨水与气泡一起被吸取,有可能导致墨水沉积在喷嘴面上。这样会导致墨水喷射方向发生偏移,降低图像质量。此外,来自于记录介质的纸张粉末或者成像设备中的灰尘也易于沉积在喷嘴面上,导致墨水喷射方向发生偏移或者喷墨失败,降低图像质量。
为了克服这种麻烦,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日本专利申请公告No.H-10-250087),即在从喷嘴吸取墨水之后,利用擦除刮片对喷嘴面进行擦拭。在一台例如具有四个用于喷射四种颜色的墨水的打印头的喷墨型成像设备中,一个擦拭刮片用于一个打印头,并且利用独立的擦除刮片分别对四个打印头的喷嘴面进行擦拭。
当利用独立的擦除刮片对相应打印头进行擦拭时,一个擦除刮片对应一种颜色的喷嘴面,例如,用于擦拭黄色墨水喷嘴面的擦除刮片不会与黑色墨水喷嘴面发生接触。但是,为了缩小设备的尺寸,某些设备采用一个擦除刮片来对多种颜色的打印头进行擦拭。
在其中利用一个擦除刮片来连续地对不同颜色的喷嘴面进行擦拭的设备中,多种颜色墨水将混合附着在擦除刮片的擦拭面(擦拭边缘)上,形成一种混合色墨。当带有混合色墨的擦除刮片被再次用于擦拭喷嘴面时,混合色墨会附着到被擦拭的喷嘴面上,并且这种混合色墨会经由喷射出口扩散或者透入喷嘴内部。当与正常颜色的墨水一同从进行成像的喷嘴中喷出时,混合色墨会导致所记录的图像颜色不同于设计颜色,明显降低所形成图像的质量。
为了防止图像质量受到混合色墨的影响而下降,在擦拭操作之后(在利用擦除刮片对喷嘴面进行擦拭之后),在打印之前进行规定次数的预喷射,以便排出已经透入打印头的喷嘴内部的混合色墨。但是,当在擦拭操作之后很长时间才进行预喷射时,混合色墨以更大数量透入喷嘴内部,使得必须更多次地反复进行预喷射,导致废弃的墨水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对喷嘴面进行清洁的方法,以便防止由令人讨厌的墨水混合现象所导致的问题,并且减少在前述情况下废弃的墨水量。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通过利用擦除刮片擦除附着在喷墨型成像设备的喷嘴面上的墨水来对喷嘴面进行清洁的方法,所述喷墨型成像设备用于经由具有墨水弯液面的喷嘴的喷墨出口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
(1)其中,在从所述喷嘴面上擦除墨水的过程中,向喷嘴中的墨水加压,以防止墨水经由喷墨出口从所述擦除刮片透入(penetrate)喷嘴内部。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用于通过利用擦除刮片擦除附着在喷墨型成像设备的喷嘴面上的墨水来对喷嘴面进行清洁的方法,所述喷墨型成像设备用于经由具有墨水弯液面的喷嘴的喷墨出口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
(2)其中,在从所述喷嘴面上擦除墨水的过程中,使得墨水的弯液面在与所述喷嘴面相同的面上平坦形成,或者外凸以便在喷墨出口处从所述喷嘴面突伸出。
本发明的再一种用于通过利用擦除刮片擦除附着在喷墨型成像设备的喷嘴面上的墨水来对喷嘴面进行清洁的方法,所述喷墨型成像设备用于经由具有墨水弯液面的喷嘴的喷墨出口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
(3)其中,在从所述喷嘴面上擦除墨水的过程中,向所述喷嘴中的墨水施加一个高于大气压力的压力。
在前述方法中,
(4)所述喷墨型成像设备具有多个打印头,这些打印头沿着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排布并且喷射出不同的墨水,
(5)所述多个打印头分别具有喷嘴面,所述喷嘴面具有多个沿着垂直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方向排布的喷墨出口,并且
(6)通过沿着记录介质传送方向或者沿着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述擦除刮片,相继地对所述打印头的喷嘴面进行清洁。
在本发明中用于实现前述目的的喷墨型成像设备内,(7)利用前述喷嘴面清洁方法对喷嘴面进行清洁,并且通过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
根据本发明,在利用擦除刮片擦拭附着在喷嘴面上的墨水的过程中,向喷嘴中的墨水施加一个压力,用于防止来自于所述擦除刮片的墨水经由喷墨出口透入。因此,由所述擦除刮片擦拭下来的墨水不会进入喷嘴内部,这样就防止了由于混合色墨所导致的问题。还有,从喷嘴废弃的墨水量得以减少,因为墨水不会经由喷墨出口透入喷嘴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采用本发明中的墨水喷嘴面清洁方法的打印机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2是一个方框图,示出了图1中所示打印机内的电气***。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结合入喷墨型成像设备中的供墨装置。
图4是一个放大视图,详细地示出了一个辅助槽和一个打印头。
图5是一个压力控制泵中的叶片的平面图。
图6是一个图表,示出了施加于打印头中的墨水上的压力对图5中所示叶片的旋转频率的依从关系。
图7A是一个前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循环位置的打印头和复原单元。图7B是一个前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刮除位置的打印头和复原单元。图7C是一个前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罩盖位置的打印头和复原单元。图7D是一个前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打印位置的打印头和复原单元。
图8A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恰好在利用擦除刮片进行清洁之前两个喷嘴面的状态。图8B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利用所述擦除刮片对第一喷嘴面进行清洁的状态。图8C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对第一喷嘴面清洁之后利用所述擦除刮片对第二喷嘴面进行清洁的状态。图8D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对第二喷嘴面进行清洁结束时的状态。
图9是一个图表,示出了每单位时间从喷墨出口吸取的墨水量和用于去除混合色墨层部分而废弃的墨水量与施加于喷嘴中的墨水上的负压力的依从关系。
图10A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利用擦除刮片进行清洁之前两个喷嘴面的状态。图10B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利用所述擦除刮片对第一喷嘴面进行清洁的状态。图10C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对第一喷嘴面清洁之后利用所述擦除刮片对第二喷嘴面进行清洁的状态。图10D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对第二喷嘴面进行清洁结束时的状态。
图11是一个用于通过施压循环对打印头中的压力进行控制以便进行复原操作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已经在用于经由设置于打印头上的喷墨出口喷射出墨水来形成图像的喷墨型打印机中得以实现。
示例1
下面参照图1对一种采用了本发明中的喷嘴面清洁方法的打印机示例进行阐述。
图1是一台采用了本发明中的喷嘴面清洁方法的打印机示例的示意性前视图。
打印机10被连接在主PC(个人计算机)12上。由所述PC向打印机10发送图像信息。打印机10具有四个打印头22K、22C、22M、22Y,它们沿着记录介质P(在本示例中为卷绕纸张)的传送方向(箭头A方向)排布。四个打印头22K、22C、22M、22Y分别喷射黑色墨水、青色墨水、品红墨水以及黄色墨水。各个打印头22K、22C、22M、22Y均为所谓的行式打印头,并且沿着垂直于图1中的图面的方向延伸。四个打印头22K、22C、22M、22Y的长度略微大于供打印机10进行打印操作的记录介质的最大幅宽。四个打印头22K、22C、22M、22Y在成像过程中被固定(不发生移动)。前述打印机的一种示例是用于高速制备许多名片的名片打印机。
打印机10中结合有一个复原单元40,用于使得经由四个打印头22K、22C、22M、22Y的喷射操作稳定。利用复原单元40,可以恢复四个打印头22K、22C、22M、22Y的初始喷射状态。复原单元40具有罩盖机构50,其从喷嘴22K、22C、22M、22Y的前表面22Ks、22Cs、22Ms、22Ys上去除墨水,用于进行喷射复原操作。罩盖机构50独立于打印头22K、22C、22M、22Y。图1示出了六个用于六种颜色的罩盖机构50,其中的两个备用于额外的打印头。罩盖机构50包括一个擦除刮片150(参见图7等等,在下文中简称为刮片)、一个墨水去除构件、一个擦除刮片保持构件以及一个盖帽。
卷绕纸张P从一个卷绕纸张供给单元24供出,并且由结合到打印机10中的传送机构26沿着箭头A方向进行传送。传送机构26中结合有用于传送卷绕纸张P的传送带26a,一个用于驱动传送带26a的传送马达26b,以及一个向传送带26a施加张力的张紧辊26c。
为了在卷绕纸张P上成像,使得卷绕纸张P的记录起始位置到达黑色打印头22K的下方,并且按照记录数据(图像信息)选择性地经由打印头22K喷射出黑色墨水。此后,经由打印头22C、打印头22M以及打印头22Y按照该顺序类似地喷射出带色墨水,来在卷绕纸张P上形成一幅彩色图像。除了前述部件和构件之外,打印机10还包括用于存储即将供送给打印头22K、22C、22M、22Y的墨水的主槽28K、28C、28M、28Y,和用于将墨水供送至打印头22K、22C、22M、22Y并且进行复原操作的泵(参见图3等等)。
下面参照图2对打印机10中的电气***进行阐述。
图2是一个方框图,示出了图1中所示打印机内的电气***。
用于进行记录的数据或者指令经由接口控制器102从主PC12发送至CPU100。CPU100是一个用于作为整体对打印机10进行控制的中央处理单元,比如接收记录数据、执行记录以及对卷绕纸张P进行处理。CPU100在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分析之后,将具有相应颜色的图像数据演变为图像存储器106中的位图,并且绘制出图像。作为在进行记录之前的操作,罩盖马达122和打印头移动马达118经由输出端口114和马达驱动组件116进行驱动,以便使得记录头22K、22C、22M、22Y离开罩盖机构50前往记录位置(成像位置)。
接着,用于送出卷绕纸张P的卷动马达(附图中未示出)和用于以较低传送速度传送卷绕纸张P的传送马达120经由输出端口114和马达驱动组件116受到驱动,以便将卷绕纸张P传送至记录位置。利用一个前边缘检测传感器(附图中未示出)对卷绕纸张前边缘的位置进行检测,以便确定出将墨水喷射到以恒定速度进行传送的卷绕纸张P上的时间。此后,与卷绕纸张P的传送同步,CPU100连续地从图像存储器106读取出对应颜色的记录数据,并且经由打印头控制电路112将读取出的数据发送至相应的打印头22K、22C、22M、22Y。
CPU100按照在存储在程序ROM104中的处理程序进行工作。程序ROM104存储有处理程序和对应于控制流程的运算表。一个工作RAM108被用作所述操作存储器。在对相应打印头22K、22C、22M、22Y进行清洁和复原的操作过程中,CPU100通过经由输出端口114和马达驱动组件116驱动泵用马达124来对墨水加压操作和墨水吸取操作进行控制。
图3是一个结合入喷墨型成像设备中的供墨装置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一个用于将墨水供送至打印头22K并且对打印头22K进行复原的供墨装置。其它打印头22C、22M、22Y也装配有相同构造的供墨装置。在图3中,与图1和图2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示对应元件。
打印机10(图1)结合有一个用于将墨水供送至打印头22K的供墨装置60。供墨装置60具有一个能够从打印机10的主体上拆卸下来的墨水槽70,和一个置于供墨通道62内部的辅助槽80,其中供墨通道62将墨水槽70连接至打印头22K。打印头22K被置于一个低于辅助槽80的位置处。
辅助槽80和打印头22K通过两条墨流通道64、66连接起来。辅助槽80及从其延伸至压力阀67的构件以及延伸至备用阀69的构件,被固定在打印机10的主体框架上。部分墨流通道64、66由软管构成,以便使得打印头22K能够移动。在墨流通道64中安装有一个清洁泵68和备用阀69,该清洁泵68在对打印头22K进行清洁的同时受到驱动,该备用阀69按照预定时刻打开和关闭墨流通道64。另一方面,在墨流通道66内部安装有一个压力阀67,该压力阀67按照预定时刻打开和关闭墨流通道66。在墨流通道66中,在压力阀67与后面提及的压力调节泵82之间,还安装有一个压力传感器81,用来检测墨流通道66中的墨水压力。由压力传感器81检测到的压力对应于施加在喷嘴22Kn中墨水上的压力。
在辅助槽80内部安装有一个压力调节泵82,用于向打印头22K中的多个喷嘴22Kn施加合适的压力。这个压力调节泵82被设置成略微高于辅助槽80的底面,与底面相距预定的距离。压力调节泵82浸没在辅助槽80中的墨水内。在辅助槽80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压力调节泵82的驱动单元83。该驱动单元由CPU100(图2)进行控制。在辅助槽80的顶壁上设置有一个空气连通阀84,用以将辅助槽80的内部压力保持在大气压力。通过打开该空气连通阀84而使辅助槽80的内部压力等于大气压力。
在辅助槽80中安装有一个传统的普通液位传感器86,用于检测辅助槽80中墨水(所存储墨水)的液面高度。当液位传感器86检测到辅助槽80中的墨面高度低于规定高度时,启动一个供墨泵72来从墨水槽70中吸取墨水,以便将墨水供送至辅助槽80。另一方面,当液位传感器86检测到辅助槽80中的液面高度达到一个规定的上限高度时,供墨泵72停止工作,从而中断墨水供给。
在墨水槽70中安装有一个用于检测在该墨水槽70中是否存在墨水的传感器(附图中未示出)。在用于将墨水槽70安装到打印机10主体上的气流通道中安装有一个空气连通阀74,用于使得墨水槽70的内部压力等于大气压力。
下面参照图4-6对利用压力调节泵82对打印头22K中的压力进行调节的技术进行阐述。
图4是一个放大视图,详细地示出了一个辅助槽和一个打印头。图5是一个平面图,示出了压力调节泵中的叶片。图6是一个图表,示出了施加于打印头中的墨水上的压力与图5中所示叶片的旋转频率的依从关系。在这些附图中,与图3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用于指示对应元件。
如图4中所示,前述压力阀67、备用阀69以及空气连通阀84分别是利用与螺线管柱塞130一体的阀片132阻断所述墨流通道的电磁阀。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类型的阀均可以用在本发明中。
在记录过程中,必须向打印头22K施加一个合适的负压力。(也就是说,向喷嘴22Kn中的墨水上施加一个压力,来在打印头22K上的喷墨口(喷嘴22Kn上的出口)处形成一个墨水弯液面。为了施加负压力,压力阀67和空气连通阀84被打开,并且备用阀69被关闭。在这种状态下,压力调节泵82受到驱动,使得其叶片82a发生旋转,以便沿着叶片面82b从叶片82a的中心C施加一个离心力。由此,压力调节泵82的旋转轴线的部分(在中心C处并且围绕中心C)会经受一个相对的负压力,并且该负压力可以经由辅助槽80上的吸取口80a以及墨流通道66施加在打印头22K上。吸取口80a形成于辅助槽80的底壁上,并且压力调节泵82被设置在吸取口80a上方一个特定距离处。叶片82a的旋转频率由CPU100(参见图2)加以控制。
如前所述,压力调节泵82受到驱动来使得叶片82a沿着箭头C方向旋转,以便产生一个离心力。由此,压力调节泵82经由墨流通道66和吸取口80a将打印头22K中的墨水拉向辅助槽80(实际中,仅有少量的墨水在吸力作用下被转移),以便向打印头22K中的墨水施加一个负压力(一个低于喷墨口外部的大气压力的压力),来在所述喷墨口处形成一个墨水弯液面。否则,通过反向驱动压力调节泵82来沿着与箭头C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辅助槽82中的墨水可以被推动至吸取口80a的外部,以便向打印头22K中的墨水施加一个正压力(一个高于喷墨口外部的大气压力的压力),并且墨水可以被推动至所述喷墨出口的外部。
利用压力调节泵82产生的负压力的强度,根据沿着如图5中所示箭头C方向旋转的压力调节泵82中的叶片82a的旋转频率,如图6中所示那样发生变化。叶片82a沿着箭头C方向的旋转频率越高(每单位时间的转数越大),所产生的负压力越高。这个较高的负压力趋于将墨水从打印头22K吸向辅助槽82,以便向打印头22K(喷嘴22Kn)中的墨水上施加一个较高的负压力。相反,叶片82a沿着箭头C方向的旋转频率越低(每单位时间的转数越小),所产生的负压力越低。这个较低的负压力趋于以较小的吸力将墨水从打印头22K吸向辅助槽82,以便向打印头22K(喷嘴22Kn)中的墨水施加一个较低的负压力。由此,施加于打印头22K上的负压力的强度可以利用压力调节泵82的旋转频率加以控制,从而使得打印头22K中的压力(施加于喷嘴22Kn中的墨水上的压力)可以通过在墨流通道66保持敞口的条件下驱动压力调节泵82来加以调节。
压力调节泵82最好是一种常用的涡轮型泵。涡轮型泵包括在本示例中采用的离心型泵,对角流动型泵以及轴流型泵。这种泵可以在无需关闭墨流通道(液流通道)的同时产生一个压力。因此,墨水可以根据压力差穿过所述泵。例如,从打印头22K喷射出墨水会减少该打印头22K中的墨水量,由此降低打印头22K与压力调节泵(离心泵)82之间的压力。由于这种压力降低,辅助槽80中的墨水将经由墨流通道66供送至打印头22K。相反,一个作为压力调节泵82的容积型泵,比如活塞泵,利用压力关闭用于供送墨水的墨流通道66,这样就防止了墨水经由所述活塞泵自由流动,并且趋于经由打印头22K上的喷墨出口吸入外部空气。
下面参照图7对利用前述复原单元40(参见图1)和罩盖机构50(参见图1)对通过施压循环而实现的复原操作进行简要阐述。在规定的总计喷射时间之后,或者在出现不规则的喷墨状态或者图像质量降低时,自动地或者人为地引入所述“复原操作”,用于稳定地保持经由打印头22K-22Y(参见图1)的喷墨质量。
图7A是一个前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循环位置的打印头和复原单元。图7B是一个前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刮除位置的打印头和复原单元。图7C是一个前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罩盖位置的打印头和复原单元。图7D是一个前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打印位置的打印头和复原单元。在这些附图中,与图1中相同的符号用于指代对应的构造元件。
在复原操作过程中,空气连通阀84和备用阀67被相继打开。接着,压力调节泵82受到驱动,来向墨流通道66中的墨水施加压力,以便经由墨流通道66和过滤器90将墨水从辅助槽80传送至打印头22K或者其它打印头(即喷嘴22Kn等等)。墨水的压力传送会将在记录操作过程中聚积于打印头22K等等中的液体腔22Kr等等内的泡沫和位于打印头22K等等中的喷嘴22Kn等等周边处的泡沫或灰尘状的杂质,随同墨水挤出。在这种状态下,如图7A中所示,墨水导引件152与喷嘴面22Ks等等靠近,以便将所排出的墨水和杂质导引至盖帽154的底部。在这种状态下,打印头22K的喷嘴22Kn等等上具有开口(墨水出口)的喷嘴面22Ks等等会由于墨水沉积而变脏。为了去除脏物,如图7B中所示,利用一个固定在罩盖机构50上的刮片150相继地擦拭喷嘴面22Cs和喷嘴面22Ks。
在这种擦拭过程中,首先如图7B中所示,打印头22K等等被上移至复原盖帽154的上方。接着,盖帽154沿着箭头C方向(与箭头A方向相反)移动,以便如图8中所示那样,利用刮片150刮除诸如沉积在喷嘴面22Ks等等上的墨水这样的脏物。这种操作被称作擦拭操作。
在擦拭操作之后,使得打印头22K等等移动至罩盖位置,并且如图7C中所示,利用盖帽154罩盖起来(备用状态)。在这种备用状态下,打印头22K等等上的喷嘴面22Ks由盖帽154罩盖起来,由此防止喷嘴22Kn中的墨水粘度增大。从打印头22K等等排出的墨水(废弃墨水)由盖帽154接收,并且利用一个吸取泵92(参见图3)吸走。废弃墨水经由过滤器94(参见图3)进行过滤,以便去除(筛除)杂质,并且返回至墨水槽70。这种擦拭操作可以仅在合适的时刻引入。在打印(成像)过程中,如图7D中所示,盖帽154等等随着打印头22K等等如图7D中所示那样发生移动得以同步提升;关闭构件156发生移动来关闭盖帽154上的开口;并且使得打印头22K等等接近记录介质传送面160。
下面参照图8A-8D对相继擦拭沉积在喷嘴面22Ks、22Cs等等上的墨水的操作进行阐述。
图8A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恰好在利用擦除刮片进行清洁之前两个喷嘴面的状态。图8B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利用所述擦除刮片对第一喷嘴面进行清洁的状态。图8C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对第一喷嘴面清洁之后利用所述擦除刮片对第二喷嘴面进行清洁的状态。图8D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对第二喷嘴面进行清洁结束时的状态。
在图8A-8D中,在向喷嘴22Kn、22Cn中的墨水上施加负压力的同时,对喷嘴面22Ks、22Cs进行清洁。沉积在喷嘴面22Cs、22Ks上的墨水Ic、Ik利用擦除刮片150相继地擦除。在这里,使用了一个刮片150来从喷嘴面22Cs上擦除墨水IC,并且相继地从喷嘴面22Ks上擦除墨水Ik。
如图8A中所示,刮片150首先开始从打印头22C上的喷嘴面22Cs擦除墨水Ic,并且随后如图8B中所示,刮片150从喷嘴22Cn上的喷墨出口22Ci周边擦除墨水Ic。接下来,刮片150从打印头22K上的喷嘴面22Ks擦除墨水Ik,此时所擦除的墨水Ic保持附着在刮片150的擦拭边缘部分上。在这个擦拭步骤中,其上附着有墨水Ic的刮片150横过喷嘴22Kn。由于在喷嘴22Kn中的墨水上保持施加有一个负压力,因此墨水易于经由喷墨出口22Ki从所述刮片上被吸入,从而如图8D中所示,在喷嘴22Kn的喷墨出口22Ki附近形成一个厚度相对大的混合色墨层部分Z,其中包含有两种颜色的墨水Ic和Ik。当这种混合色墨层部分Z具有相对大的厚度时,在图7C中所示的罩盖状态下,从喷嘴22Kn中喷射出在数量上对应于混合色墨层部分Z的墨水,并且将这部分墨水废弃。混合色墨层部分Z的厚度越大,需要废弃的墨水量越多。
要施加在打印头22K等等上的负压力,也就是说要施加在喷嘴22Kn中的墨水上的负压力,可以通过如前所述那样改变压力调节泵82(参见图3等等)的旋转频率而发生改变。每单位时间从喷墨出口22Ki吸取的墨水量和用于去除所述混合色墨层部分的废弃墨水量,取决于向喷嘴22Kn中的墨水施加的负压力。这种依从关系参照图9进行阐述。
图9是一个图表,示出了每单位时间从喷墨出口吸取的墨水量和用于去除混合色墨层部分而废弃的墨水量与施加于喷嘴中的墨水上的负压力的依从关系。在该图表中,横坐标指示的是施加于喷嘴中的墨水上的负压力:该负压力朝向右侧增大(低于大气压力),而朝向左侧减小(接近大气压力)。右侧的纵坐标指示的是用于废弃墨水来去除混合色墨层部分的预喷射次数:废弃墨水的量朝向上侧增加,而朝向下侧减少。左侧的纵坐标指示的是每次从喷墨出口中吸取的墨水量:吸取墨水的量朝向上侧增加,而朝向下侧减少。
为了从喷嘴22Kn的喷墨出口22Ki中稳定地喷射出墨水,必须在特定的压力范围之内不间断地向喷嘴22Kn中的墨水施加负压力。具体来说,必须向喷嘴22Kn中的墨水施加一个高于在图9中由符号“M”所示的负压力,以便使得在打印过程中墨水稳定喷射。但是,在施加一个高于“M”的负压力的情况下,当如图8D中所示,承载有附着墨水Ic的刮片150横过喷嘴22Kn时,墨水Ic易于经由喷墨出口22Ki被吸入。如图9中所示,施加于喷嘴22Kn中的墨水上的负压力越高,墨水吸入的倾向性就越高。因此,在较高负压力下吸入的墨水会增大混合色墨层部分Z的厚度,从而必须增加预喷射的次数,导致废弃的墨水量增加。当所述负压力过高时,如在图9中由曲线L2所示,混合色墨层部分Z(参见图8D)会由于所吸入的墨水经由喷墨出口透入(penetration)而变得过厚。
因此,在本发明中,在利用刮片150去除沉积在喷嘴面22Ks上的墨水Ik的过程中,减弱施加于喷嘴22Kn中的墨水上的负压力。减弱后的负压力处于一个低于在图9中所示负压力S的范围内。施加于喷嘴22Kn中的墨水上的压力通过改变压力调节泵82(参见图3等等)的旋转频率加以调节,以便防止附着在刮片150上的墨水经由喷墨出口22Ki透入喷嘴22Kn之内。通过调节压力调节泵82(参见图3等等)的旋转频率,可以使得喷墨出口22Ci、22Ki处的墨水弯液面如Mc和Mk(参见图10)所示那样平坦,与喷嘴面22Cs、22Ks处于相同水平高度。否则,施加于喷嘴22Kn中的墨水上的压力可等于大气压力。
下面参照图10A-10D对一种防止附着在刮片150上的墨水经由喷墨出口22Ki透入喷嘴22Kn之内的示例进行描述。
图10A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利用擦除刮片进行清洁之前两个喷嘴面的状态。图10B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利用所述擦除刮片对第一喷嘴面进行清洁的状态。图10C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对第一喷嘴面清洁之后利用所述擦除刮片对第二喷嘴面进行清洁的状态。图10D是一个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对第二喷嘴面进行清洁结束时的状态。
图10A-10D示出了在向喷嘴22Kn、22Cn中的墨水施加一个低于在图9中符号S所指代的负压力的情况下利用刮片150对喷嘴面22Ks、22Cs进行清洁。在这种清洁操作过程中,向喷嘴22Kn、22Cn中的墨水施加一个等于大气压力(喷嘴22Kn、22Cn外部的压力)的压力。由此,如图10A-10D中所示,在喷墨出口22Ci、22Ki处形成平坦的液面Mc、Mk,与喷嘴面22Cs、22Ks处于相同的平面高度。下面对在喷嘴面22Cs、22Ks上相继擦除墨水Ic、Ik的状态进行阐述。在本阐述中,使用一个刮片150来从喷嘴面22Cs上擦除墨水Ic,并且相继地从喷嘴面22Ks上擦除墨水Ik。
如图10A中所示,刮片150首先开始从打印头22C的喷嘴面22Cs擦除墨水Ic,并且随后如图10B中所示,刮片150从喷嘴22Cn的喷墨出口22Ci周边擦除墨水Ic。接下来,刮片150从打印头22K的喷嘴面22Ks擦除墨水Ik,此时所擦除的墨水Ic保持附着在刮片150的擦拭边缘部分上。在这个擦拭步骤中,其上附着有墨水Ic的刮片150横过喷嘴22Kn。由于在喷嘴22Kn中的墨水上仅保持施加有一个轻微的负压力,因此墨水不易于经由喷墨出口22Ki从所述刮片上吸入,从而如图10D中所示,在喷嘴22Kn的喷墨出口22Ki附近形成一个非常薄的混合色墨层部分Z,其中包含有两种颜色的墨水Ic和Ik。当形成这种混合色墨层部分Z时,在图10C中所示的罩盖状态下,仅需喷射出对应于混合色墨层部分Z的少量墨水并且该少量墨水被从喷嘴22Kn上废弃。混合色墨层部分Z的厚度越小,需要废弃的墨水量越少,使得几乎无需进行预喷射。
下面参照图11对利用前述图7A、7B、7C中所示的施压循环来控制打印头中的压力以便进行复原的步骤进行阐述。在这里,对在施压循环复原操作过程中打印头内的压力控制进行阐述。在其它复原操作过程中,以相同的方式对打印头中的压力进行控制。
图11是一个用于通过施压循环对打印头中的压力进行控制以便进行复原操作的步骤流程图。
流程利用用于进行施压循环复原操作的指令启动(S1101)。首先,对点计数器和复原计时器进行重置(S1102)。接着,利用压力传感器81(参见图3)对墨流通道66中的压力(施加于打印头22K内部的压力,或者施加于喷嘴22Kn中的墨水上的压力)进行检测(S1103)。根据检测到的压力确定出用于施压循环复原操作的条件。接着,如图7A中所示,进行施压循环操作(S1104)。此后,再次利用压力传感器81(参见图3)对墨流通道66中的压力(施加于打印头22K内部的压力,或者施加于喷嘴22Kn中的墨水上的压力)进行检测(S1105)。判断墨流通道66中的压力是否等于大气压力(S1106)。当所述压力不等于大气压力时,改变压力调节泵82(参见图3等等)的旋转频率(S1107),以便将墨流通道66中的压力调节至大气压力。
接着,如同参照图10所描述的那样,对喷嘴面进行清洁(S1108)。在清洁之后,利用压力传感器81(参见图3)对墨流通道66中的压力进行检测(S1109)。为了使得所述压力处于稳定的喷射区域(参见图9),改变压力调节泵82(参见图3等等)的旋转频率(S1110)。此后,进行小量的预喷射(S1111),用于稳定形成于喷嘴22Kn等等处的弯液面,以便使得喷嘴处于备用状态(S1112)来结束该流程。
如前所述,在利用刮片去除沉积在喷嘴面上的墨水的过程中,需要施加一个压力来防止附着在所述刮片上的墨水经由喷墨出口透入喷嘴内部。由此,防止了由于混合色墨导致的问题,并且废弃墨水的量得以减少。
前述的喷嘴面清洁方法能够应用于一种由多个装置(比如由主计算机、接口装置、读取器、打印机等等)构成的***,或者应用于一台设备(比如复印机、传真机)。还有,前述喷嘴面清洁方法可以通过向一个***或者设备提供一个存储介质,其中该存储介质中包含有用于实现前一示例中所示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并且利用***或者设备中的计算机(CPU或者MPU)读取包含于所述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包括软盘(floppydisks)、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存储卡、以及ROM。
前一示例中的功能可以通过执行由计算机读取出的程序代码来实现。还有,前一示例中的功能可以通过利用在程序代码的指令下工作的OS(操作***)执行一部分或者整个处理过程来实现。还有,前一示例中的功能可以通过将从存储介质读取出的程序代码写入一个包含于计算机功能增强板中的存储器或者一个连接于计算机上的功能增强单元内,并且利用所述功能增强板或者功能增强单元中的CPU执行一部分或者整个处理过程来实现。

Claims (6)

1.一种用于通过利用擦除刮片擦除附着在喷墨型成像设备的喷嘴面上的墨水来对喷嘴面进行清洁的方法,所述喷墨型成像设备用于经由具有墨水弯液面的喷嘴的喷墨出口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
其中,在从所述喷嘴面上擦除墨水的过程中,向喷嘴中的墨水加压,以防止墨水经由喷墨出口从所述擦除刮片透入喷嘴内部。
2.一种用于通过利用擦除刮片擦除附着在喷墨型成像设备的喷嘴面上的墨水来对喷嘴面进行清洁的方法,所述喷墨型成像设备用于经由具有墨水弯液面的喷嘴的喷墨出口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
其中,在从所述喷嘴面上擦除墨水的过程中,使得墨水的弯液面在与所述喷嘴面相同的面上平坦形成,或者外凸以便在喷墨出口处从所述喷嘴面突伸出。
3.一种用于通过利用擦除刮片擦除附着在喷墨型成像设备的喷嘴面上的墨水来对喷嘴面进行清洁的方法,所述喷墨型成像设备用于经由具有墨水弯液面的喷嘴的喷墨出口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图像,
其中,在从所述喷嘴面上擦除墨水的过程中,向所述喷嘴中的墨水施加一个高于大气压力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对喷嘴面进行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型成像设备具有多个打印头,这些打印头沿着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排布并且喷射出不同的墨水,所述多个打印头分别具有喷嘴面,所述喷嘴面具有多个沿着垂直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方向排布的喷墨出口,并且
通过沿着记录介质传送方向或者沿着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述擦除刮片,相继地对所述打印头的喷嘴面进行清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对喷嘴面进行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型成像设备具有多个打印头,这些打印头沿着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排布并且喷射出不同的墨水,所述多个打印头分别具有喷嘴面,所述喷嘴面具有多个沿着垂直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方向排布的喷墨出口,并且
通过沿着记录介质传送方向或者沿着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述擦除刮片,相继地对所述打印头的喷嘴面进行清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对喷嘴面进行清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型成像设备具有多个打印头,这些打印头沿着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排布并且喷射出不同的墨水,所述多个打印头分别具有喷嘴面,所述喷嘴面具有多个沿着垂直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方向排布的喷墨出口,并且
通过沿着记录介质传送方向或者沿着与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述擦除刮片,相继地对所述打印头的喷嘴面进行清洁。
CNA2006100845145A 2005-05-30 2006-05-25 喷嘴面清洁方法 Pending CN18725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56816A JP2006327123A (ja) 2005-05-30 2005-05-30 フェイス面清掃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56816 2005-05-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2557A true CN1872557A (zh) 2006-12-06

Family

ID=36928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845145A Pending CN1872557A (zh) 2005-05-30 2006-05-25 喷嘴面清洁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68050A1 (zh)
EP (1) EP1728637A3 (zh)
JP (1) JP2006327123A (zh)
CN (1) CN18725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9602B (zh) * 2007-01-10 2011-03-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9203687A (zh) * 2017-07-07 2019-01-15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17780B1 (ko) * 2006-07-25 2013-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잉크젯 프린터 및 화상형성장치의 구동 제어방법
JP2008162218A (ja) * 2006-12-29 2008-07-17 Brother Ind Ltd 液体吐出装置
JP4989361B2 (ja) * 2007-08-17 2012-08-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メンテナンス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並びにノズル面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4557032B2 (ja) 2008-03-31 2010-10-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067255B2 (ja) * 2008-04-28 2012-11-07 コニカミノルタIj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091980B2 (en) * 2009-04-28 2012-01-10 Xerox Corporation External particle mitigation without exceeding drooling limitations
CN102145586B (zh) * 2010-02-05 2014-01-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流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洁方法
JP2011161827A (ja) * 2010-02-10 2011-08-25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ワイピング方法
JP2012171106A (ja) * 2011-02-17 2012-09-10 Brother Industries Ltd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3212652A (ja) * 2012-04-03 2013-10-17 Toshiba T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684494B2 (en) 2012-07-23 2014-04-01 Xerox Corporation Fluid applicator for a printhead face
US8820885B2 (en) 2012-11-19 2014-09-02 Xerox Corporation Printhead having apertures for application of a surface treatment fluid
JP6178079B2 (ja) * 2013-01-31 2017-08-09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582453B2 (ja) * 2015-03-11 2019-10-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の洗浄方法
JP7189796B2 (ja) * 2019-02-18 2022-12-14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5923B1 (en) * 1992-09-03 1998-1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3535885B2 (ja) * 1992-12-16 2004-06-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H10250087A (ja) * 1997-03-12 1998-09-22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ワイピング装置
JP4790107B2 (ja) * 2000-10-13 2011-10-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4389433B2 (ja) * 2002-09-10 2009-12-24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083253B2 (en) 2003-03-25 2006-08-0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cleaning means for the cleaning of the nozzle surface of an ink jet head
US7380903B2 (en) 2003-09-10 2008-06-03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discharge surface cleaning method and device
JP4711280B2 (ja) * 2003-10-14 2011-06-2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224997A (ja) * 2004-02-10 2005-08-25 Toshiba T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ノズル目詰まり予防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9602B (zh) * 2007-01-10 2011-03-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9203687A (zh) * 2017-07-07 2019-01-15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0675898B2 (en) 2017-07-07 2020-06-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1305566B2 (en) 2017-07-07 2022-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1745525B2 (en) 2017-07-07 2023-09-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327123A (ja) 2006-12-07
EP1728637A2 (en) 2006-12-06
US20060268050A1 (en) 2006-11-30
EP1728637A3 (en) 2007-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2557A (zh) 喷嘴面清洁方法
JP49424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9398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177128B2 (ja) 吐出部、吐出部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94814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239328C (zh) 喷墨打印装置以及喷墨打印方法
JP200502219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533330A (zh) 喷墨打印机
JP581065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061805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7581810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thereof
JP415419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94429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吐出回復方法
US7396105B2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1051102A (ja) インク吐出装置
JP56597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04548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EP1243420A1 (en) Ink jet system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waste ink tube cleaning method
JP200924843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ヘッドの回復装置、および記録ヘッドの回復方法
JP200502220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926906B2 (e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absorber recovery method
JP2010023389A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2002086746A (ja) インク吐出回復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87807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79478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該装置の回復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61206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