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8270A - 盘记录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 - Google Patents

盘记录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8270A
CN1838270A CNA2006100584573A CN200610058457A CN1838270A CN 1838270 A CN1838270 A CN 1838270A CN A2006100584573 A CNA2006100584573 A CN A2006100584573A CN 200610058457 A CN200610058457 A CN 200610058457A CN 1838270 A CN1838270 A CN 1838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beam
track
light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584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1020C (zh
Inventor
安藤伸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38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8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10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102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01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for track following only
    • G11B7/0903Multi-beam trac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6Overwriting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提供盘记录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解决如下问题:根据DPP方式进行循迹控制而执行向光盘的记录时,判别当前在已记录部分和未记录部分中的哪一个上记录。求出DPP方式中的两个侧光束的反射光的和。侧光束的反射光在与光束相接的已记录部分数阶段性地变化,根据从盘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还是从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变化的发展不同。另一方面,两个侧光束的反射光量的和,与相对光盘的记录方向无关,表现出相同的变化。因而,可通过对反射光量的和进行阈值判断,在记录中得知当前在已记录部分和未记录部分中的哪一个上记录。能够根据判断结果,按照当前的记录状态适当地进行循迹控制、记录条件的设定。

Description

盘记录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记录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特别适用于对具有多层记录层的光盘通过DPP(DifferentialPush-Pull:差分推挽)方式控制循迹来记录数据时使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记录数字数据的记录介质,通常使用可记录类型的光盘。例如,在CD(Compact Disc:光盘)标准、DVD(Digital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标准中,规定了可记录类型的光盘。特别是,可记录类型的DVD能够记录大容量的数据,作为与以往的磁带不同的视频数据等的记录介质,普及得很快。另外,还出现了能够记录更大容量数据的、具有双层记录层的可记录类型的DVD。
此外,在单面具有双层记录层的单面双层盘中,双层的记录层从激光的入射侧起分别称为L0层、L1层。例如,在DVD+R标准的情况下,L0层与单层盘同样从盘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存取,L1层从盘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存取。由此,例如容易地进行从L0层到L1层的连续存取。
另外,可记录类型的DVD中,存在只能够补写数据的类型、和可重写已被记录的数据的类型。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记述,就以可重写数据的类型的DVD为对象进行说明。作为可重写数据的类型的DVD标准,例如有DVD-RW标准、DVD+RW标准以及DVD-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标准。以下,将DVD-RW标准和DVD+RW标准作为对象进行说明。
这样的可记录类型的光盘,通过使用预先设置在盘上的沟槽检测循迹错误信号来进行循迹,由从光学拾取器发射的激光在沟槽上形成凹坑,并由凹坑列形成轨道,从而记录数据。
在根据DVD-RW标准以及DVD+RW标准等的、可重写数据的类型的光盘中检测循迹错误信号时,大多使用DPP(DiffernetialPush-Pull:差分推挽)方式。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用DPP方式进行循迹控制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5790
在DPP方式中,使用衍射光栅将从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分割为0次光(主光束)和两个1次光(侧光束),配置被分割的三个光束,使得当主光束在沟槽上时两个侧光束分别位于沟槽的相邻两侧的岸台(land)上。并且,由2分割光检测器分别检测各光束的来自光盘的反射光而得到推挽信号,进行如式(1)的运算,从而得到循迹错误信号DPP。根据DPP方式,可不受光学拾取器的物镜中的视场偏差的影响,得到良好的循迹错误信号DPP。
DPP=mpp-G×(spp1+spp2)    …(1)
mpp:主光束的推挽信号
spp1、spp2:两个侧光束各自的推挽信号
G:根据侧光束光量和光检测器的增益等决定的增益(DPP增益)
此外,推挽信号是2分割光检测器的2分割受光面PD1和PD2中的检测信号的差。为了使PD1=PD2,循迹伺服器移动光束来进行循迹。在上述的式(1)中,移动光束使得循迹错误信号DPP为0。
图20表示根据DPP方式的主光束和两个侧光束的、对光盘100的一例的配置。在图20中,设光盘100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在光盘100上相对盘中心,沟槽101、101、...预先形成为大致同心圆状。沟槽101和沟槽101之间的102称为岸台。此外,沟槽101、101、...,实际上稍微弯曲,但在图20中以直线表示。
两个侧光束103A以及103B相对于主光束104,在光盘100的旋转方向上配置在其前后。通常,在旋转方向上配置在主光束104的前侧的侧光束103A比主光束104配置在外周侧,在旋转方向上配置在主光束104的后侧的侧光束103B比主光束104配置在内周侧。因此,当从盘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侧光束103A在主光束104之前,侧光束103B在主光束104之后。
但是,当在光盘100的未使用区域中记录数据时,主光束104已通过的轨道是已经形成了凹坑的已记录轨道,在主光束104之前的轨道是还没有形成凹坑的未记录轨道。通常相对于已记录轨道,未记录轨道的激光的反射率高。
因此,如图21中一例所示,例如在侧光束103A中,当光束一侧的轨道是未记录轨道、另一侧的轨道是已记录轨道时,即使主光束104在轨道中央,侧光束103A的在2分割光检测器中的2分割受光面的各自的受光量产生差。在图21的状态下,2分割光检测器的未记录轨道侧的2分割受光面PD1的受光量,大于已记录轨道侧的2分割受光面PD2的受光量。其结果,在2分割光检测器的输出的推挽信号中将产生偏移。
如上所述,循迹伺服器移动光束,使得根据2分割光检测器的2分割受光面PD1和PD2的检测信号的差变成0。为此,在图21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进行使得光束向已记录轨道的方向移动的循迹伺服。其结果,主光束从轨道偏离而偏轨(デトラツク)。此外,偏轨是指虽然主光束能够跟踪轨道,但是从轨道中心偏离的状态。
此外,以下,将在未记录轨道上进行记录称为DOW(DirectOver Write:直接重写)0,将在已记录轨道上进行记录称为DOW1。
发明内容
在此,考虑如下情况:相对于盘的旋转方向,将比主光束104靠前侧的侧光束103A配置到比主光束104靠外周侧的情况下,记录单层盘、单面双层盘的L0层。此时,从光盘100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在正在记录未记录轨道的状态(DOW0状态)下,如图22的A中一例所示,侧光束103A相邻两侧的轨道成为未记录轨道,侧光束103B相邻两侧的轨道成为已记录轨道。侧光束103A以及侧光束103B相邻两侧分别成为相同状态,因此,在2分割光检测器的2分割受光面的受光量的差小,在侧光束103A以及侧光束103B各自的推挽信号spp1以及spp2中,不会产生偏移。因而,当移动光束使循迹错误信号DPP成为0时,不会偏轨。
同样地,在记录单层盘、单面双层盘的L0层的情况下,在对已记录轨道进行重写记录的状态(DOW1状态)下,如图22的B中一例所示,侧光束103A以及侧光束103B各自的相邻两侧为已记录轨道。此时也与上述同样,侧光束103A以及侧光束103B各自的推挽信号spp1以及spp2不会产生偏移,不会由其引起偏轨。
其次,考虑如下情况:在将侧光束103A配置在比主光束104靠外周侧的情况下,记录单面双层盘的L1层。此时,从光盘100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在正在记录未记录轨道的状态下,如图23的A中一例所示,侧光束103A和侧光束103B都是盘内周侧为未记录轨道、且外周侧为已记录轨道。因而,侧光束103A以及侧光束103B各自在根据2分割光检测器的2分割受光面的受光量产生大的差,在推挽信号spp1以及spp2中将产生偏移。其结果,在未记录轨道的方向、即盘的外周方向上偏轨。
另一方面,在记录单面双层盘的L1层的情况下,在对已记录轨道进行重写记录的状态下,如图23的B中一例所示,在侧光束103A以及侧光束103B各自的相邻两侧为已记录的轨道。此时也与上述同样,不会对侧光束103A以及侧光束103B各自的推挽信号spp1以及spp2加偏移,不会由此引起偏轨。
这样,以往在使用DPP方式得到循迹错误信号的***中,在单面双层盘的L1层上进行记录时,根据在未记录轨道上进行记录(DOW0状态)、还是在已记录轨道上进行重写记录(DOW1状态)而有无偏轨。这在以往没有被报告的例子,当然也没有报告对它的解决方法。
图24表示对可重写类型的DVD的未记录轨道进行记录时的、偏轨量的一例的实测结果。在该图24中,对于从盘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的情况(图中◆:以黑菱形表示)、和从盘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的情况(图中■:以黑方形表示),表示偏轨量(nm)和再现时的抖动(%)的关系。希望的特性是如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的实测值那样,当偏轨量是0时得到最佳的再现信号(抖动少)。与此相对,当从盘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使向外周方向偏轨时抖动少,可得到良好的再现信号。
为了校正这样的偏轨,考虑如下方法:在产生偏轨的条件下,对循迹错误信号提供电气偏移。在该方法中,如上所述,在单面双层盘的L1层进行记录时,根据进行记录的轨道是未记录轨道和已记录轨道中的哪一个,而有或无偏轨的发生。为此,在记录中需要判别当前进行记录的轨道是未记录轨道还是已记录轨道。
但是,以往有以下的问题点:没有判别该当前记录中的轨道是未记录轨道还是已记录轨道的方法、即没有判别当前记录是DOW0状态还是DOW1状态的方法。
根据盘的地址信息,可预先知道已记录轨道的部分和未记录轨道的部分。但是,有如下问题点:记录中进行的地址读取一般精度不高,难以使用地址信息正确检测已记录轨道和未记录轨道的边界。并且,还存在记录中不进行地址读取的***。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记录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当使用DPP方式进行循迹控制,并在光盘中记录数据时,能够判别当前记录中的轨道是已记录轨道还是未记录轨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束射出单元,射出第一光束和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其中,上述第一光束,能够照射光盘上的轨道,并记录数据;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分别照射轨道与轨道相邻两侧的轨道之间的间隙部;光检测单元,分别检测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从光盘的反射光;循迹控制单元,基于由光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反射光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光束的循迹;判断单元,基于由光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反射光的光量变化,判断正在利用第一光束在轨道的未记录部分进行记录、还是在轨道的已记录部分进行重写记录。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光束射出步骤,射出第一光束和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其中,上述第一光束,能够照射光盘上的轨道,并记录数据;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分别照射轨道与轨道相邻两侧的轨道之间的间隙部;光检测步骤,分别检测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从光盘的反射光;循迹控制步骤,基于由光检测步骤检测出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反射光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光束的循迹;判断步骤,基于由光检测步骤检测出的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反射光的光量变化,判断第一光束正在照射轨道上的已记录部分和未记录部分中的哪一个。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记录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装置执行光盘记录方法,该光盘记录方法具有:光束射出步骤,射出第一光束和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其中,上述第一光束,能够照射光盘上的轨道,并记录数据;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分别照射轨道与轨道相邻两侧的轨道之间的间隙部;光检测步骤,分别检测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从光盘的反射光;循迹控制步骤,基于由上述光检测步骤检测出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反射光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光束的循迹;判断步骤,基于由光检测步骤检测出的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反射光的光量变化,判断第一光束正在照射轨道上的已记录部分和未记录部分中的哪一个。
如上所述,本发明根据用于进行第一光束的循迹控制的、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反射光的光量变化,判断正在由第一光束在轨道的未记录部分进行记录、还是在轨道的已记录部分进行重写记录,因此,能够在记录中判断从对轨道的已记录部分的重写记录转移到对未记录部分的记录的情况,由此能够分别对重写记录部分的记录以及对未记录部分的记录进行适当地记录控制,并且,能够直接使用已有的硬件结构,其中,上述第一光束能够照射光盘上的轨道,并记录数据;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分别照射轨道与轨道相邻两侧的轨道之间的间隙部。
本发明在对可重写类型的光盘进行记录时,在利用DPP方式进行循迹控制的情况下,根据2个侧光束的反射光量和,判断当前记录中的状态是DOW0状态和DOW1状态中的哪一个。因此,当从盘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能够防止记录状态从DOW1状态转移到DOW0状态时产生偏轨。
另外,由此能够防止记录双层盘的L1层时的偏轨。
并且,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正确地检测出记录状态是DOW0状态和DOW1状态中的哪一个,因此,能够在DOW0状态下的记录和DOW1状态下的记录中设定各自的最佳记录条件(记录功率、策略、伺服设定等。)另外,由此也能够提高记录信号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可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器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概念性地表示光学拾取器中的一例的光路的示意图。
图3是概要性地表示光盘记录层的一例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的A、B是分别表示可重写的DVD标准中的光盘的概要性的盘布局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概要性地表示主光束和两个侧光束在光盘上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6是概要性地表示光检测器的一例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当改变了侧光束相邻两侧的轨道的条件时的、光检测器中的受光量的实测例的示意图。
图8的A、B、C、D是示意性地表示主光束和两个侧光束照射在光盘上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当从盘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侧光束的反射光量的一例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10的A、B、C、D是示意性地表示主光束和两个侧光束照射在光盘上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当从盘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侧光束的反射光量的一例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12的A、B是表示两个侧光束的反射光量的和的一例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水平SPD0~SPD4的一例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阈值SPDth的一例的设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5的A、B、C、D是示意性地表示主光束和两个侧光束照射在光盘上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当从盘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侧光束的反射光量的一例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17的A、B、C、D是示意性地表示主光束和两个侧光束照射在光盘上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当从盘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侧光束的反射光量的一例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19的A、B是表示两个侧光束的反射光量的和的一例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根据DPP方式的主光束和两个侧光束的相对光盘的一例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当侧光束的一侧是未记录轨道、另一侧是已记录轨道时,在2分割光检测器中的2分割受光面各自的受光量产生差的示意图。
图22的A、B是表示记录中的轨道和主光束以及两个侧光束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3的A、B是表示记录中的轨道和主光束以及两个侧光束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4是表示当对可记录类型的DVD的未记录轨道进行记录时的偏轨量的一例的实测结果的图。
符号说明
1:光盘驱动器;10:光盘;22:光学拾取器;25:信号处理部;27:微型计算机;28:伺服控制部;30:激光光源;40:光检测器;50:沟槽;51:岸台;60:主光束;61A、61B:侧光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当以DPP(Differential Push-Pull:差分推挽)方式对可重写的光盘进行循迹控制来记录数据时,利用DPP方式的两个侧光束中在光盘的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之前的侧光束相对主光束配置在盘的外周侧,在以上结构中根据侧光束的光量变化,判断当前记录中的轨道是已记录轨道还是未记录轨道。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例如对可重写类型的单面双层盘的L1层进行记录那样的、从外周侧向内周侧在未记录轨道上进行记录时产生的循迹偏移。
图1表示可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器1的一例的结构。光盘10由未图示的夹紧机构卡合在主轴马达20的轴21上,能够通过主轴马达20旋转驱动。
在与光盘10的记录面相对的位置上配置光学拾取器22。光学拾取器22载置在能够利用滑动马达23在光盘10的径向移动的滑动机构24上,与滑动机构24一起在光盘10的径向移动。
光学拾取器22具有激光光源、分光镜、光栅、光检测器以及物镜等,从激光光源产生的激光由光栅分割为主光束和两个侧光束三个,通过分光镜入射到物镜。物镜将入射的主光束和两个侧光束照射到光盘10的记录面上。激光在光盘10的记录面上反射,通过物镜入射到分光镜,由分光镜反射而到达光检测器。光检测器获取并输出主光束和两个侧光束各自的推挽信号。
光学拾取器22的输出提供给信号处理部25。信号处理部25根据光学拾取器22的输出生成聚焦错误信号、循迹错误信号等,并提供给微型计算机27。微型计算机27根据这些聚焦错误信号、循迹错误信号对伺服控制部28提供控制信号。伺服控制部28根据提供的控制信号,进行主轴伺服、滑动伺服、对物镜的伺服(聚焦伺服、循迹伺服)等各种伺服控制。
另外,信号处理部25,当记录时对通过主机接口(I/F)26提供的记录数据进行错误校正编码处理以及记录编码处理等,并进一步执行调制处理等规定的信号处理,生成记录信号。记录信号提供给光学拾取器22,被激光进行调制驱动。当再现时,对从光学拾取器22输出的信号执行RF信号处理、二值化处理、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同步处理以及记录符号的解码处理等规定处理,获取数字数据。从信号处理部25输出的数字数据,通过主机I/F26输出到外部设备。
并且,例如在记录时,还通过主机I/F26提供记录命令,传递到微型计算机27。微型计算机27根据记录命令,对伺服控制部28发出命令使得开始记录动作。伺服控制部28根据来自该微型计算机27的命令进行光学拾取器22的位置控制等。另外,微型计算机27对信号处理部25设定写入策略、记录功率、散焦量等各记录条件。信号处理部25按照设定的记录条件进行记录信号的调制、激光光源30的驱动控制。当再现时也同样,由微型计算机27控制信号处理部25、伺服控制部28。
微型计算机27例如由微处理器构成,根据预先存储在未图示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中的程序,如上所述控制该光盘驱动器1的动作。此外,在ROM中使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可重写数据的存储器时能够更新存储在ROM中的程序,令人满意。进行更新的程序数据,例如由主机I/F26提供。
此外,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但是微型计算机27能够在记录时根据光学拾取器22的输出,检测记录部分的状态,并对伺服控制部28设定与检测出的状态对应的记录条件。
图2概念性地表示光学拾取器22中的一例的光路。例如,从由激光二极管构成的激光光源30射出的激光,通过光栅31被分割为由0次光构成的主光束和由1次光构成的两个侧光束,通过分光镜32入射到准直透镜33。激光通过准直透镜33变换为平行光,并通过物镜34被收敛,照射到光盘10的记录面。激光在光盘10的记录面上被反射,通过物镜34以及准直透镜33入射到分光镜32。反射光的激光被分光镜32按规定反射,通过圆柱形透镜35入射到光检测器40。
图3概要性地表示光盘10的记录层的一例的结构。记录层作为用于将记录用激光引导到轨道上的引导沟槽,形成以规定频率弯曲(抖动)的沟槽70、70、...。沟槽70和沟槽70之间为岸台71。地址信息在DVD-RW标准中,由形成在岸台71上的预制凹坑(未图示)来表示,在DVD+RW标准中,由叠加到抖动的高频(未图示)来表示。
数据的记录如下进行:通过由沟槽70引导到轨道上的激光,在沟槽70上形成记录标志72。在如DVD-RW标准以及DVD+RW标准的可重写的光盘中,由相变化膜构成记录层,能够利用相变化膜的晶质和非晶质之间的可逆变化,进行记录标志72的形成以及消去所形成的记录标志72。通过将激光的发光强度切换到规定强度,控制相变化膜的变化。通过在消去记录标志72后马上形成新的记录标志72,能够进行数据的重写记录。
图4的A、B分别表示可重写的DVD标准中的光盘10的概要性的盘布局结构。在DVD-RW标准中,如图4的A概要性地所示,在盘最内周设置有记录信息管理区域(R-Information Area:记录信息区域),在该记录信息管理区域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区域(Information Area:信息区域)。在记录信息管理区域设置PCA(Power Calibration Area:功率校准区域)和RMA(Recording Management Area:记录管理区域)。PCA为了进行使光盘驱动器1记录时的激光功率为最佳化的测试而使用。RMA记录功率校准信息、记录器ID、记录履历等记录管理信息。是未记录的光盘10的情况下,RMA中没有记录任何信号。
数据区域从内周侧起为读入区域、数据区域以及读出区域。在读入区域记录格式版本、盘类型(DVD-R、DVD+R、DVD-RW、DVD+RW等)、开始以及结束扇区数等与光盘10有关的信息。
图4的B概要性地表示DVD+RW标准的盘布局结构。在DVD+RW标准中,如图所示,没有设置如DVD-RW标准时的记录信息管理区域。在读入区域中与DVD-RW标准的情况相同,记录与光盘10有关的信息。
如上所述,从激光光源30射出的激光通过光栅31被分割为主光束以及两个侧光束三个,照射到光盘10。图5概要性地表示它们三个光束在光盘10上的配置。横向表示光盘10的半径方向。图5的左侧设为光盘10的内周侧、右侧设为外周侧。此外,在图5中省略了沟槽50的抖动。
主光束60实际上是用于记录、再现的光束,主光束60的光斑的位置被控制为照射到轨道50。另一方面,侧光束61A以及61B被配置成其光斑分别照射到主光束60相邻两侧的岸台。例如,当主光束60的光斑照射到轨道50的中央时,侧光束61A以及61B配置成使光斑照射到与该轨道50相邻两侧的轨道之间的间隙部51A以及51B的各中央。
另外,侧光束61A以及61B,相对主光束60在光盘10的旋转方向的前后错开而配置。在该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光盘10的旋转方向在图5中设为顺时针时,在主光束60之前的位置上配置侧光束61A,在主光束60之后的位置上配置侧光束61B。
此外,以下为避免繁杂,将激光光束的光斑简称为光束。即,下面的“主光束60”、“侧光束61A”以及“侧光束61B”的记述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就分别指主光束60、侧光束61A以及侧光束61B的光斑。
图6概要性地表示光检测器40的一例的结构。光检测器40形成为中央由4分割元件A~D构成的4分割形状,其两侧分别形成为由2分割元件E和F、以及2分割元件G和H构成的2分割形状。由4分割元件A~D接收主光束60的反射光,根据元件A和D的受光量、元件B和C的受光量的差,得到主光束60的推挽信号mpp。另外,由2分割元件E以及F接收例如侧光束61A的反射光,根据元件E和F的受光量的差得到侧光束61A的推挽信号spp1。同样地,由2分割元件G以及H接收例如侧光束61B的反射光,根据元件G和H的受光量的差得到侧光束61B的推挽信号spp2
此外,在上述的图5中,通过在光盘10的半径方向上分割的信号取得各推挽信号。如图5所示配置的各光束60、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通过圆柱形透镜35集中到一列,如图6所示,照射到光检测器40上。在图5和图6的例子中,光检测器40的2分割元件E、G、以及A和D与光盘10中的外周侧对应。另外,2分割元件F、H、以及B和C与光盘10中的内周侧对应。
从光检测器40输出的循迹错误信号DPP,当将根据元件A~H的输出信号分别表示为A~H时,由下面的式(2)求出。
DPP=(A+D)-(B-C)-α×{(E-F)+(G-H)}  …(2)
此外,系数α是由侧光束光量以及光检测器40的增益等决定的DPP增益。
其次,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7表示当改变侧光束相邻两侧的轨道条件时的光检测器中的受光量的实测例。即,该图7中,横轴表示光盘10的半径方向,从左开始到第2轨道为已记录轨道(标记斜线来表示)。从第3轨道开始为未记录轨道。侧光束依次照射到各轨道间的岸台(以L表示),来自该光盘10的反射光量以纵向的条(为了方便以L1~L4表示)表示。
在该图7的例子中,当将侧光束的光斑的相邻两侧是未记录轨道时的反射光量设为1的情况下(条L3以及L4),可知侧光束的光斑当其相邻两侧都是已记录轨道时反射率大致为0.70(条L1),当是已记录轨道和未记录轨道的组合时反射率大致为0.85(条L2)。即,与根据侧光束的光斑相邻两侧的轨道是未记录时相比,在相邻两侧的轨道是已记录的状态下反射光量大致降低30%,在只有单侧的轨道是已记录的状态下反射光量大致降低15%。
接着,说明记录中的侧光束的反射光量的变化。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记录时与从外周侧向内周侧记录时,侧光束的反射光量的变化不同。
此外,以下适当地,将在光盘10的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前的侧光束61A方便地称为在先光束。同样地,将在光盘10的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后的侧光束61B称为在后光束。另外,将作为在先光束的侧光束61A相对主光束60配置在盘的外侧。
首先,使用图8和图9说明当从光盘10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侧光束61A和61B的反射光量的变化。
图8以图8的A~图8的D按光盘10的每一次旋转,示意性地表示主光束60、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光斑分别照射到光盘10上的情形。在此,设光盘10在本次记录之前从光盘10的内周侧到轨道上的边界位置a为止已经进行了记录。从边界位置a到外周侧是轨道的未记录部分。另外,在图8的A~图8的D中,设光盘10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设图的右侧为光盘10的外周侧。另外,在轨道50、50、...中,全涂黑的部分是在本次记录中对未记录轨道进行新记录的已记录部分,标记斜线的部分是在本次记录之前已经记录的已记录部分,其他部分表示未记录部分。图8的A~图8的D中的这些的表示,在下面的同样的图中也通用。
即,在图8的A~图8的D中,最初进行对已记录部分的重写记录(DOW1状态),在主光束60的光斑通过边界位置a的时刻,成为对未记录部分进行新记录(DOW0状态)。
当从光盘10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分别如图8的A~图8的D所示,在轨道以及盘旋转方向上,侧光束61B照射到在主光束60之后的位置上。为此,侧光束61B的相邻两侧始终为已记录部分。
另外,侧光束61A在轨道以及盘旋转方向上,照射到在主光束60之前的位置。从而,如图8的D中一例所示,当主光束60在未记录部分、且当前的记录状态为DOW0状态时,侧光束61A的相邻两侧始终为未记录部分。
另一方面,当主光束60处于本次记录以前已经记录的部分时,成为对以前已记录部分的重写状态(DOW1状态)。在重写状态的情况下,如果侧光束61A的外周侧是以前已记录的部分,则侧光束61A的相邻两侧成为已记录部分(参照图8的A)。如果只有侧光束61A的外周侧超过边界位置a到达未记录部分,则侧光束61A的外周侧是未记录部分、且内周侧为已记录部分(参照图8的B)。如果从该状态进行一个轨道部分的记录,侧光束61A的内周侧超过边界位置a到达未记录部分,则侧光束61A的相邻两侧成为未记录部分(参照图8的C)。
这样,当从光盘10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侧光束61A的反射光量根据侧光束61A的相邻两侧状态发生3个阶段的变化。
图9表示当从盘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一例的变化。纵轴表示反射光量的水平,横轴是时间轴。
如使用图7已经所述,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根据光束相邻两侧的状态,而取阶段性的值。即,当光束相邻两侧是未记录部分时成为最高水平(图9中表示为LV2),当光束相邻两侧是已记录部分时成为最低水平(图9中表示为LV0),当光束单侧是未记录部分而另一侧是已记录部分时成为它们中间的水平(图9中表示为LV1)。
当初,当处于图8的A的状态时,作为在先光束的侧光束61A的反射光量(图9中以实线表示),光束相邻两侧是已记录的水平LV0。例如在图9所示的时刻s,侧光束61A的外周侧到达边界位置a,侧光束61A的外周侧成为未记录部分、内周侧成为已记录部分(参照图8的B),侧光束61A的反射光量成为水平LV1。进一步进行记录,当侧光束61A的内周侧到达边界位置a时,侧光束61A的相邻两侧成为未记录部分(参照图8的C),侧光束61A的反射光量成为光束相邻两侧为未记录的水平LV2,之后维持该状态。
作为在后光束的侧光束61B,相邻两侧始终为已记录部分,因此,反射光量相邻两侧始终为已记录的水平LV0
其次,使用图10以及图11说明从盘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变化。此外,图10以及图11的各部分的含义等分别与上述的图8以及图9通用,因此,为了避免繁杂省略这些说明。
当从光盘10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在光盘10的轨道方向上,侧光束61B配置在主光束60之前的位置上,并且在光盘10的旋转方向上配置在主光束60之后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在光盘10的轨道方向上,侧光束61A配置在主光束60之后的位置上。
当从光盘10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在光盘10的轨道方向上,侧光束61A照射到在后的位置上,侧光束61B照射到在先的位置上。另外,在光盘10的旋转方向上,侧光束61A照射到在先的位置上,侧光束61B照射到在后的位置上。为此,分别如图10的A~图10的D所示,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外周侧,始终为主光束60通过的状态,变成通过本次记录而成为已记录的部分。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内周侧,状态根据在本次记录以前是否对该部分已经进行记录而不同。
因此,如图10的D中一例所示,当主光束60处于未记录部分、处于DOW0状态时,与上述图8的D的例不同,侧光束61A以及61B,外周侧成为已记录部分,内周侧成为未记录部分。
图11表示当从盘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一例的变化。最初,当处于图10的A的状态时,作为在先光束的侧光束61B以及作为在后光束的侧光束61A的反射光量,都是光束相邻两侧为已记录的水平LV0。当从图10的B的状态进行记录时,例如在图11所示的时刻t,侧光束61B的内周侧到达边界位置a,成为未记录部分。侧光束61B的外周侧,始终为已记录部分,因此,侧光束61B的反射光量为水平LV1。侧光束61B的内周侧到达边界位置a之后(参照图10的C以及图10的D),侧光束61B的反射光量为水平LV1并维持。
另一方面,成为在后光束的侧光束61A,在图11所示的光盘10上的、从上述时刻t到大致一个轨道部分的时间后的时刻u,内周侧到达边界位置a成为未记录部分(参照图10的C)。此外,从时刻t到时刻u的时间,实际上比一个轨道部分的时间只短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的间隔对应的时间。侧光束61A的外周侧始终为已记录部分,因此,侧光束61A的反射光量成为水平LV1。侧光束61A的内周侧到达边界位置a之后(参照图10的D),侧光束61A的反射光量保持为水平LV1
如使用图9和图11所述,当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和当从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侧光束61A以及61B各自反射光量的变化情形不同。在此,当各自记录时,取得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
图12表示根据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的一例的变化。图12的A是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例子。另外,图12的B是从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例子。此外,在图12的A中,“在先光束光量”示意性地表示根据侧光束61A的反射光量,“在后光束光量”示意性地表示根据侧光束61B的反射光量,以及“侧光束光量和”示意性地表示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此外,在图12的B中,“在先光束光量”示意性地表示根据侧光束61B的反射光量,“在后光束光量”示意性地表示根据侧光束61A的反射光量,以及“侧光束光量和”示意性地表示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
从图12的A以及图12的B可知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与相对光盘10半径方向的记录方向无关,在边界位置a即DOW0的前后按规定变化。
根据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轨道状态,考察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的DOW0前后的变化。一个侧光束与两条轨道相邻,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轨道总和最大是4条。
首先,考虑主光束60处于轨道的未记录部分的DOW0状态。
(1)从内周侧向外周侧的记录、DOW0状态时
如使用图8以及图9已说明,此时,侧光束61A在轨道以及盘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前,因此,在DOW0状态下,相邻两侧成为未记录部分。另外,侧光束61B在轨道以及盘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后,因此,在DOW0状态下,相邻两侧成为已记录部分。因此,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已记录轨道)数是2。
(2)从外周侧向内周侧的记录、DOW0状态时
如使用图10以及图11已说明,此时,侧光束61A在轨道上在主光束60之后,在盘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前,因此,在DOW0状态下,外周侧成为已记录部分,内周侧成为未记录部分。另外,侧光束61B在轨道上在主光束60之前,在光盘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后,因此,在DOW0状态下,内周侧成为未记录部分,外周侧成为已记录部分。从而,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是2。
这样,在DOW0状态下,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与记录方向、侧光束61A以及主光束60无关,始终是2。
其次,考虑主光束60不在轨道的未记录部分的状态。此时,主光束60照射到本次记录以前已经记录的已记录部分,进行重写记录。
(1)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
如使用图8以及图9已说明,此时,对于侧光束61A如图8的A~图8的C所示,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根据光束的外周侧以及/或者内周侧是否通过了未记录部分和已记录部分的边界位置a而不同,侧光束61A从边界位置按远的顺序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为2、1以及0。
此外,在DOW0状态以前,存在以下的状态:边界位置a通过从侧光束61A的内周侧到主光束60为止的规定区间的、只在极短时间的期间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是0。
对于侧光束61B,如上所述,相邻两侧始终成为已记录部分,因此,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是2。
因此,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如图12的A的一例所示,侧光束61A从边界位置a按远的顺序成为4、3以及2。在此,已记录部分数成为2在DOW0状态以前,只在如下期间:边界位置a通过从侧光束61A的内周侧到主光束60为止的极短时间的期间。
(2)从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
如使用图10以及图11已说明,此时,对于侧光束61A,在轨道上在主光束60之后,在光盘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前,因此,外周侧始终成为已记录部分,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根据内周侧是否通过了与未记录部分的边界位置a而不同。即,与侧光束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如图10的A~图10的D所示,侧光束61A的内周侧通过边界位置a为止是2,通过边界位置a后成为1。
此外,在DOW0状态以前,存在如下状态:边界位置a通过从侧光束61A的内周侧到主光束60为止的规定区间的、在极短时间的期间,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是1。
另一方面,对于侧光束61B,在轨道上在主光束60之前,在光盘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后,因此,外周侧始终成为已记录部分,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根据内周侧是否通过与未记录部分的边界位置a而不同。即,如图10的A~图10的D所示,侧光束61B通过边界位置a为止是2,通过边界位置a后成为1。
因此,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如图12的B的一例所示,侧光束61B的外周侧通过边界位置a为止成为4,侧光束61B的外周侧通过边界位置a、且侧光束61A的内周侧通过边界位置a为止成为3,这之后成为2。在此,在DOW0状态,只在边界位置a通过从侧光束61A的内周侧到主光束60为止的期间的、极短时间的期间,已记录部分数成为2。
这样,根据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总计与记录方向无关,在未记录轨道上进行记录的DOW0状态下为最高水平。另外,从DOW0状态到DOW0状态的大致一个轨道前为止的状态为第二水平。而且,这以前为最低水平。因此,通过在记录中监视该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能够在记录中判断当前的记录是重写(DOW1)还是向未记录部分进行记录(DOW0)。
更具体地讲,从图12的A以及图12的B可知,通过检测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的、从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是3时的水平、到已记录部分数是2时的水平的变化,从而能够知道从记录状态的DOW1状态转移到DOW0状态。
即,通过检测根据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是否超过了规定阈值,从而能够判断当前的记录是DOW0状态和DOW1状态中的哪一个,并根据判断结果改变记录条件。
例如,关于偏轨,当从盘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如果是DOW0状态,为了在内周侧循迹,设定记录条件使得对循迹错误信号提供电气偏移。另外,当从盘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如果记录开始部为重写即DOW1状态,则设定记录条件使得在记录开始时不对循迹错误信号提供电气偏移,在判定为转移到DOW0状态的时刻,变更记录条件的设定使得对循迹错误信号提供在内周侧循迹的电气偏移。由此,例如在单面双层盘的L1层进行记录时,就能够防止记录状态从DOW1状态转移到DOW0状态时产生的偏轨。
更具体地说明决定阈值的方法,该阈值用于判断当前的记录是DOW0和DOW1中的哪一个。如上所述,侧光束61A和61B的反射光量的和,根据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记录轨道数(已记录部分)的数量而阶段性地变化。在记录中,如用图12等已说明的那样,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记录部分数为2~4,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也取3个阶段的值。
此外,当还包含再现中时,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可取5个阶段的值。即,当再现时,在主光束60处于未记录部分上的状态下,存在如下情况:侧光束61A以及61B的相邻两侧是未记录部分,相邻的已记录部分的数是0;只有侧光束61A以及61B中一方的单侧与已记录部分连接,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是1。
当包含这些再现中的状态的、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是0和1的情况时,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取5个阶段的值。
在此,将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的数是n个时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的水平设为SPDn(n=0~4)。图13表示水平SPD0~SPD4的一例的关系。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一个已记录部分的反射光量和的变化ΔSPD,可由式(3)求出。
ΔSPD=(SPD0-SPD4)/4    ...(3)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当从DOW1状态转移到DOW0时,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从已记录部分数是3时的水平SPD3变化到已记录部分数是2时的水平SPD2。从而,当将用于判断记录状态是DOW0状态以及DOW1状态中的哪一个的阈值设为阈值SPDth时,阈值SPDth和水平SPD2以及SPD3的关系成为如式(4)。
SDP3>SPDth>SPD2    ...(4)
根据该式(4)以及上述的式(3),阈值SPDth例如可设定为如式(5)。
SPDth=SPD4+1.5×ΔSPD    ...(5)
其次,使用图14的流程图说明实际阈值SPDth的一例的设定方法。此外,该图14的流程图中的各判断、控制,例如在微型计算机27中进行。
当在光盘驱动器1中装入光盘10时,激光光源30被再现功率驱动而发射出激光,根据该激光的来自光盘10的反射光,进行聚焦伺服以及循迹伺服(步骤S10)。此外,以下说明从光盘10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
在接下来的步骤S11以及步骤S12中,分别测定光盘10的未记录部分以及已记录部分的、根据再现功率激光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SPD)。在上述的图5以及图6的例子中,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SPD可通过取得光检测器40中的2分割元件E、F、G以及H的输出的和来求出。即,反射光量和SPD可如下式(6)求出。
SPD=E+F+G+H    ...(6)
例如,信号处理部25根据光检测器40的输出求出反射光量和SPD,提供给微型计算机27。此外,步骤S11以及步骤S12的处理也可以顺序相反。
例如,在步骤S11中,光学拾取器22移动到与光盘10中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未记录部分数是0的位置,测定根据再现功率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SPD0r。同样地,在步骤S12中,光学拾取器22移动到与光盘10中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是4的位置,测定根据再现功率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SPD4r。
当光盘10是根据DVD-RW标准的光盘时,例如将光盘10装入光盘驱动器1后最初访问RMA,读出记录在RMA中的记录管理信息。当读出该记录管理信息时,能够进行根据步骤S12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已记录部分中的反射光量和SPD4r的测定。
另外,RMA当每次进行对光盘10的重写时补写信息,当重写次数少时,存在足够的空的区域。因此,可使用RMA的未记录区域,通过步骤S11测定未记录部分的反射光量和SPD0r。
也可以考虑根据记录在读入区域的光盘信息来访问光盘10的未记录部分、已记录部分,测定反射光量和SPD0r以及SPD4r。并且,根据管理信息的格式,在RMA上记录有表示数据区域的已记录部分以及未记录部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因此,也可以根据该RMA的信息,在数据区域测定已记录部分以及未记录部分的反射光量和SPD0r以及SPD4r。
另一方面,当光盘10是根据DVD+RW标准的光盘时,例如将光盘10装入光盘驱动器1后最初访问读入区域。在读入区域中如上所述,存储有称为该光盘10中的开始扇区数以及结束扇区数的、表示数据区域中的已记录部分以及未记录部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根据该读入区域的信息,在数据区域可通过步骤S11以及步骤S12测定已记录部分以及未记录部分的反射光量和SPD0r以及SPD4r。
此外,当没有已记录部分时,能够进行试写后测定反射光量和。此时,需要对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全部沟槽进行记录,使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为4。
当测定了反射光量和SPD0r以及SPD4r时,在步骤S13中求出根据再现功率的一个已记录部分的反射光量和的变化ΔSPDr。反射光量和的变化ΔSPDr根据上述的式(3),可由下式(7)求出。
ΔSPDr=(SPD0r-SPD4r)/4    ...(7)
在下面的步骤S14中,判断开始记录的部分是否是未记录部分。例如,如果进行记录的光盘10是未记录的盘时,读入区域中没有记录任何信号。因此,将光盘10装入光盘驱动器1,并根据访问读入区域时的再现信号,能够判断该光盘10是否是未记录光盘。如果该光盘10是未记录光盘,则能够判断记录开始部分是未记录部分。
假如在步骤中S14中判断记录开始部分是未记录部分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15。在步骤S15中,看作进行DOW0状态的记录、将记录条件设为DOW0状态中的设定。例如,微型计算机27控制信号处理部25,对循迹错误信号提供规定的电气偏移使得在内周侧进行循迹。
当在步骤S15中记录条件被设定为DOW0状态的条件时,之后,例如继续进行DOW0状态的记录条件的记录,直到通过主机I/F26命令记录停止为止(步骤S16)。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中,如果判断为记录开始部分不是未记录部分,则处理转移到步骤S17。在步骤S17中,由于记录开始部分是已记录部分,因此看作进行重写记录,设定DOW1状态中的记录条件,开始记录。例如,微型计算机27根据步骤S14的判断结果控制信号处理部25,使得不对循迹错误信号提供电气偏移。而且,激光光源30的驱动功率被切换成记录功率,以DOW1状态中的记录条件开始记录。
当开始记录时,测定重写记录中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步骤S18)。如从图12可知,当重写记录(DOW1状态)时,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是4的概率极高。因此,由步骤S18测定的反射光量和能够看作是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是4时的值。将由步骤S18得到的反射光量和设为反射光量和SPD4w。该反射光量和SPD4w,使用记录中的平均值。
在下面的步骤S19中,可求出根据记录功率的反射光量和SPD4w、和根据再现功率的反射光量和SPD4r的光量比α=SPD4w/SPD4r,在步骤S20中,求出用于判定记录状态是DOW0状态和DOW1状态中的哪一个的阈值SPDth。使用上述的式(3)及式(7)和光量比α,根据下式(8)求出阈值SPDth
SPDth=α×(SPD4r+ΔSPDr)    ...(8)
而且,记录中继续测定侧光束61A以及61B的记录功率的反射光量和SPDw,比较反射光量和SPDw、和由步骤S20求出的阈值SPDth(步骤S21)。比较的结果,如果反射光量和SPDw没有超过阈值SPDth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22,判断为当前的记录是对已记录部分的重写记录,继续进行当前的记录条件即在步骤S17中设定的DOW1中的记录条件下的记录(步骤S23)。
另一方面,根据步骤S21的比较结果,如果判断为反射光量和SPDw超过了阈值SPDth,则处理转移到处理S24,判断为当前的记录部分进入到未记录部分,记录条件变更为DOW0状态中的记录条件,继续进行记录(步骤S25)。例如,微型计算机27根据在步骤S21进行的判断控制信号处理部25,对循迹错误信号提供规定的电气偏移,使得在内周侧进行循迹。
此外,如上所述,在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从反射光量和SPD3w变化到反射光量和SPD2w的定时、和实际上记录状态从DOW0状态变化到DOW1状态的定时之间,有侧光束61A和主光束60的间隔部分的差。该差是已知的值,因此能够对记录条件变更的定时预先提供延迟。
另外,在上述中,说明了检测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从反射光量和SPD3w到反射光量和SPD2w的变化,判断从DOW1状态到DOW0状态的转移,并进行记录条件的变更,但是并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根据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从反射光量和SPD4w到反射光量和SPD3w的变化,进行记录条件的变更。此时,从检测出变化到大致一个轨道后,从DOW1状态转移到DOW0状态。因此,该方法适用于记录条件的变更控制中需要一定时间的情况。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通过监视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的变化,能够检测出从记录状态的DOW1状态到DOW0状态的变化。由此,能够防止在DOW0状态下从盘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产生的偏轨。
此外,在上述中,例如将在步骤S15、步骤S17以及步骤S24中设定的记录条件设为对循迹错误信号的电气偏移,但是不限于该例。在根据DOW0的记录和根据DOW1的记录中,例如在激光的记录功率、策略、伺服设定等记录条件下,可以考虑不同的最佳设定。
根据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SPD,检测当前的记录状态是DOW0状态以及DOW1状态中的哪一个,能够根据检测结果设定这些记录条件。例如,微型计算机27根据步骤S14、步骤S21的判断,对伺服控制部28、信号处理部25提供控制信号,使得进行按照当前记录状态的设定。
根据上述图14的流程图的处理,也能适用于从光盘10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的时候。但是,当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如已说明那样,即使在DOW0状态下,侧光束61A以及61B中各的相邻两侧的记录状态变成相同。因而,没有由于根据光束相邻两侧的记录状态不同引起的2分割元件的受光量的差而发生偏轨的可能性。因此,当从光盘10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省略步骤S15以及步骤S25中的对循迹错误信号提供规定的电气偏移。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记录状态从DOW0状态向DOW1状态转移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能适用于记录状态从DOW1状态向DOW0状态转移的情况。使用图15~图19,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从DOW1状态向DOW0状态转移的情况。
首先,使用图15以及图16说明从光盘10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变化。此外,该图15以及图16的各部分的含义与上述图8以及图9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主光束60处于未记录部分的DOW0状态的最初状态,如图15的A中一例所示,在主光束60之前的侧光束61A的相邻两侧是未记录部分,在主光束60之后的侧光束61B的相邻两侧是已记录部分。当进行记录时,如图15的B,在先的侧光束61A的外周侧到达已记录部分。从图15的B的状态进一步进行记录变成图15的C的状态,从该状态仅过一小段时间后主光束60到达已记录部分,变成DOW1状态。之后的记录状态维持DOW1状态(图15的D)。
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变化如图16中一例所示,成为与上述图9相反的变化。即,最初是以DOW0状态进行记录,因此,侧光束61A,相邻两侧是未记录部分(参照图15的A),反射光量变为水平LV2,在侧光束61A的外周侧到达已记录部分的时刻(参照图15的B),反射光量变成水平LV1。从该状态到光盘10旋转一次后以及其后(参照图15的C以及图15的D),侧光束61A的反射光量变为水平LV0
另一方面,作为在后光束的侧光束61B相邻两侧始终为已记录部分,因此,反射光量始终是相邻两侧为已记录的水平LV0
其次,使用图17以及图18说明从光盘10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变化。此外,该图17以及图18的各部分的含义与上述图8以及图9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当从光盘10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侧光束61A,在光盘10的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前,在轨道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后。另外,侧光束61B,在光盘10的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后,在轨道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前。因此,主光束60处于未记录部分的DOW0状态的最初状态,如图17的A中一例所示,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外周侧都为已记录部分,内周侧都为未记录部分。
当从图17的A的状态进行记录时,如图17的B,侧光束61B的内周侧到达已记录部分,当从该状态进一步进行记录时,主光束60到达已记录部分,记录状态从DOW0状态转移到DOW1状态(图17的C)。其后,记录状态维持DOW1状态(图17的D)。
在从该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变化,如图18中一例所示,也成为与上述图11相反的变化。
即,最初以DOW0状态进行记录,因此,侧光束61A,外周侧是已记录部分、内周侧是未记录部分(参照图17的A),反射光量成为水平LV1,在内周侧到达已记录部分的时刻反射光量成为水平LV0。而且,仅过一小段时间后,主光束60到达已记录部分(参照图17的C),记录状态从DOW0状态转移到DOW1状态。
另外,侧光束61B,最初外周侧是已记录部分、内周侧是未记录部分(参照图17的A),反射光量成为水平LV1,在光束到达已记录部分的时刻、(参照图17的B)反射光量成为水平LV0
图19表示根据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的变化。图19的A是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例子。另外,图19的B是从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的例子。这样,当记录状态从DOW0状态转移到DOW1状态时也与使用图12说明的例子同样,在边界位置a即DOW0的前后按规定变化。但是,此时,与上述的图12的例子不同,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的和从水平SPD3下降到水平SPD4后,记录状态从DOW0状态转移到DOW1状态。
因而,当记录状态从DOW0状态转移到DOW1状态时,用于判断记录是DOW0以及DOW1中的哪一个的阈值SPDth’成为
SPD3>SPDth’>SPD4    ...(9),
例如能够设定为如下式(10)那样。
SPDth’=SPD4+0.5×ΔSPD    ...(10)
此外,能够同时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方法、和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方法。例如,能够根据当前记录中状态的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判断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方法和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的哪一个。如果反射光量和是水平SPD4,则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方法,如果反射光量和是水平SPD2,则应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方法。并且,在各种情况下,如果改变DOW0状态以及DOW1状态,则也改变应用的方法。
另外,在上述中,说明了能够适用于本发明的记录介质是称为DVD-RW标准以及DVD+RW标准的可重写类型DVD,但是不限于本例。即,本发明除了可重写类型的DVD之外,还能适用于与CD-RW(Compact Disc-ReWritable:可重复擦写光盘)等可重写类型的CD(Compact Disc:光盘)、蓝光(Blue-Ray)盘等利用DPP方式进行循迹的其他记录介质对应的装置。
另外,在上述中,对本发明适用于将单面双层盘作为记录介质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本例,本发明也适用于与记录层仅为1层的单层盘、具有大于等于3个的记录层的多层盘对应的装置。
并且,在上述中,将在光盘10的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前的侧光束61A配置在光盘10的外周侧,但是不限于本例。本发明也能够容易地适用于相反的配置、即将在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前的侧光束配置在光盘10的内周侧的结构。
此时,当记录状态是在未记录部分进行记录的DOW0状态时,侧光束61A在光盘10的旋转方向上在主光束60之后,侧光束61B在轨道上在主光束60之后。
因而,例如当从光盘10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记录时,虽未图示,侧光束61A以及61B都是内周侧为已记录状态、外周侧为未记录状态,没有向循迹提供偏移的状态下,在内周侧偏轨。因此,当记录状态是DOW0状态时,为了在外周侧进行循迹,设定记录条件使得对循迹错误信号提供电气偏移。
同样地,例如当从光盘10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记录时,如果记录状态是DOW0状态,虽未图示,由于侧光束61A的相邻两侧为已记录部分、侧光束61B的相邻两侧为未记录部分,因此没有必要对循迹错误信号提供电气偏移。
此外,此时从DOW1状态转移到DOW0状态时,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的变化,表现出与上述图9相同的变化。另外,当从DOW1状态转移到DOW0状态时,与侧光束61A以及61B相邻的已记录部分数的变化,表现出与上述图11相同的变化。因此,如使用图12已说明的那样,通过检测侧光束61A以及61B的反射光量和的从反射光量和SPD3w到反射光量和SPD2w的变化,能够判断从DOW1状态到DOW0状态的转移。

Claims (12)

1.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束射出单元,射出第一光束和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其中,上述第一光束,能够照射光盘上的轨道,并记录数据;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分别照射该轨道与该轨道相邻两侧的轨道之间的间隙部;
光检测单元,分别检测上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从上述光盘的反射光;
循迹控制单元,基于由上述光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上述反射光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第一光束的循迹;
判断单元,基于由上述光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上述反射光的光量变化,判断正在利用上述第一光束在上述轨道的未记录部分进行记录、还是在上述轨道的已记录部分进行重写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断单元基于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上述反射光量的和的上述变化,进行上述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反射光量的和超过阈值时,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从利用上述第一光束对上述轨道的上述已记录部分进行重写记录的状态,转移到对上述未记录部分进行记录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反射光量的和小于阈值时,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从利用上述第一光束在上述轨道的上述未记录部分进行记录的状态,转移到在上述已记录部分进行重写记录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光束在上述光盘的旋转方向上在上述第一光束之前、且配置在上述光盘的外周侧,
上述第三光束在上述光盘的旋转方向上在上述第一光束之后、且配置在上述光盘的内周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利用上述第一光束进行的记录从上述光盘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进行时,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从利用上述第一光束在上述轨道的上述已记录部分进行重写记录的状态、转移到在上述未记录部分进行记录的状态时,控制上述循迹控制单元,使上述第一光束的上述循迹偏移到上述光盘的内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光束在上述光盘的旋转方向上在上述第一光束之后、且配置在上述光盘的内周侧,
上述第三光束在上述光盘的旋转方向上在上述第一光束之前、且配置在上述光盘的外周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利用上述第一光束的记录从上述光盘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进行时,上述判断装置判断为从利用上述第一光束在上述轨道的上述已记录部分进行重写记录的状态、转移到在上述未记录部分进行记录的状态时,控制上述循迹控制单元,使上述第一光束的上述循迹偏移到上述光盘的外周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上述判断单元的判断,变更记录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检测单元具备:
第一受光部,接收并检测上述第一光束的从上述光盘的反射光,其受光部沿上述轨道方向被2分割;
第二受光部,接收并检测上述第二光束的从上述光盘的反射光,其受光部沿上述轨道方向被2分割;
第三受光部,接收并检测上述第三光束的从上述光盘的反射光,其受光部沿上述轨道方向被2分割,
上述循迹控制单元基于上述第一受光部的上述2分割后的受光部的检测结果的差、上述第二受光部的上述2分割后的受光部的检测结果的差、上述第三受光部的上述2分割后的受光部的检测结果的差,控制上述第一光束的循迹。
11.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光束射出步骤,射出第一光束和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其中,上述第一光束,能够照射光盘上的轨道,并记录数据;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分别照射该轨道与该轨道相邻两侧的轨道之间的间隙部;
光检测步骤,分别检测上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从上述光盘的反射光;
循迹控制步骤,基于由上述光检测步骤检测出的上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上述反射光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第一光束的循迹;
判断步骤,基于由上述光检测步骤检测出的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上述反射光的光量变化,判断上述第一光束正在照射上述轨道上的已记录部分和未记录部分中的哪一个。
12.一种记录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计算机装置执行光盘记录方法,该光盘记录方法具有:
光束射出步骤,射出第一光束和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其中,上述第一光束,能够照射光盘上的轨道,并记录数据;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光束,分别照射该轨道与该轨道相邻两侧的轨道之间的间隙部;
光检测步骤,分别检测上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从上述光盘的反射光;
循迹控制步骤,基于由上述光检测步骤检测出的上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上述反射光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第一光束的循迹;
判断步骤,基于由上述光检测步骤检测出的上述第二以及第三光束的上述反射光的光量变化,判断上述第一光束正在照射上述轨道上的已记录部分和未记录部分中的哪一个。
CNB2006100584573A 2005-03-24 2006-03-24 盘记录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0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86547 2005-03-24
JP2005086547 2005-03-24
JP2005086547A JP4321469B2 (ja) 2005-03-24 2005-03-24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8270A true CN1838270A (zh) 2006-09-27
CN100431020C CN100431020C (zh) 2008-11-05

Family

ID=37015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5845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020C (zh) 2005-03-24 2006-03-24 盘记录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33066A1 (zh)
JP (1) JP4321469B2 (zh)
CN (1) CN10043102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55726A (ja) * 2008-08-29 2010-03-11 Fujifilm Corp 加工装置
JP5978470B2 (ja) 2014-05-20 2016-08-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7823A (ja) * 1982-02-25 1983-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トラツクずれ検出装置
US4730293A (en) * 1986-09-15 1988-03-08 Drexl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ual beam optical data system
JPH0863749A (ja) * 1994-08-26 1996-03-08 Nippon Conlux Co Ltd 光学的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0380466C (zh) * 2000-08-24 2008-04-09 汤姆森特许公司 产生纠错信号的方法及对应装置
JP2002352454A (ja) * 2001-05-28 2002-12-06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トラッキング制御方法
US20030090970A1 (en) * 2001-11-12 2003-05-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head and optical disk device
EP1516321A1 (en) * 2002-06-12 2005-03-2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JP3972741B2 (ja) * 2002-06-21 2007-09-05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3665629B2 (ja) * 2002-07-30 2005-06-29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装置と光ディスク装置の外乱学習方法
US20050122862A1 (en) * 2003-12-09 2005-06-0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racking servo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rotatable gra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233066A1 (en) 2006-10-19
JP2006268975A (ja) 2006-10-05
CN100431020C (zh) 2008-11-05
JP4321469B2 (ja) 2009-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1406C (zh) 一种光盘驱动器
CN1188842C (zh) 重放光盘的装置和方法
CN1260714C (zh) 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记录/再现信息的方法
CN1755809A (zh) 光学头、光驱动设备和生成跟踪误差信号的方法
CN1605097A (zh) 光学记录介质以及用于该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643599A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再现方法和记录方法
CN1722272A (zh) 光盘识别装置
CN1685426A (zh) 记录介质、记录装置、重放装置、记录方法和重放方法
CN1348184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758355A (zh) 记录介质评价方法、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介质
CN1219271A (zh) 光盘设备和光盘识别方法
CN1201302C (zh) 具有倾斜检测装置的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和倾斜检测方法
CN1577579A (zh) 存储介质、记录/再现装置以及记录/再现方法
CN1917049A (zh) 原盘制作装置、盘制造方法、盘形记录媒体、盘再现装置和方法
CN1446356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和再现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
CN1913007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771554A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
CN1299267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853220A (zh) 信息记录介质及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01031965A (zh) 光盘装置及光盘装置的控制电路
CN1280813C (zh) 光盘种类的判别方法及光盘装置
CN1838270A (zh) 盘记录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
CN100351921C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回放设备、和回放方法
CN1920994A (zh)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1669300A (zh) 同步信号检测装置、同步信号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