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6825A - 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6825A
CN1796825A CN 200510097408 CN200510097408A CN1796825A CN 1796825 A CN1796825 A CN 1796825A CN 200510097408 CN200510097408 CN 200510097408 CN 200510097408 A CN200510097408 A CN 200510097408A CN 1796825 A CN1796825 A CN 1796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tary gear
grade
gear set
clutch
eng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974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0943C (zh
Inventor
镰田淳史
本多敦
安倍晶治
田端淳
野崎和俊
井上雄二
太田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96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6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09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094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16H3/663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with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etween axially spaced orbital gears, e.g. RAVIGNEAUX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16H3/6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with compound planetary gear units, e.g. two intermeshing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5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nine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9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en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7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eleven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82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reverse speeds
    • F16H2200/008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reverse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wo reverse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three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four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avigneaux set
    • F16H2200/202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avigneaux set using a Ravigneaux set with 4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8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even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97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an orbital gear set member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e.g. a sun wheel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可提供一种变速器(14),所述变速器(14)由于具有: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四转动元件(RE4)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离合器(C1);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在一起的第二离合器(C2);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三离合器(C3);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四离合器(C4);选择性地将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五离合器(C5);选择性地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的第一制动器(B1);以及选择性地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的第二制动器(B2),从而可获得多个档并保持档之间速比级的良好平衡性。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多级变速器、多段变速器),该多档变速器设置在诸如汽车的车辆中的原动机和驱动轮之间。
背景技术
车辆通常在原动机和驱动轮之间设有变速器。这样一种已知的变速器是用于实现多个预定速比或者档的多档变速器。使用多个行星齿轮组和用于将形成那些行星齿轮组的元件接合在一起的诸如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元件的行星齿轮类型的多档变速器已被广泛使用。例如,公开的日本国家阶段申请No.2003-514195、JP(A)2002-206601、JP(A)2002-213545、JP(A)2002-227940、JP(A)2002-266956和JP(A)2002-295609提出了一种多档变速器,所述多档变速器具有包括两个前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变速部和包括两个后置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变速部并且能够实现七个或者更多个前进档的多个档位。特别是,在公开的日本国家阶段申请No.2003-514195中披露的多档变速器具有两个不可切换的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多个接合元件,并且能够通过选择性地接合那些接合元件来实现至少七个前进档位(即,档)。
当进一步增大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档位(即,档)的数量时,最好速比级(即,连续档的速比的变化率)相等或与之接近。然而,在这种传统多档变速器的情况下,档的速比级也不总是良好的。例如,如公开的日本国家阶段申请No.2003-514195的图1(B)中所示的,第一档与第二档之间的速比级为1.86,这是一个较大的级。在速比级的大小规模中还存在相当量的改变,这是不合需要的。因此存在开发这样一种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需求,所述多档变速器能够实现多个档位(即,档)同时在档之间的速比级之中保持良好的平衡性。
发明内容
考虑到前述情况,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所述多档变速器能够实现多个档位(speed)(在下文中也称之为“档”(gear))同时在档之间的速比级之中保持良好的平衡性。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变速部,所述第一变速部具有减慢和传递来自于输入转动元件的转动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以及使来自于输入转动元件的转动反向并传递该转动的第二中间输出元件;第二变速部,所述第二变速部包括由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行星齿轮组的一些太阳齿轮、行星架和齿圈构成的四个转动元件;以及当在可由直线表示四个转动元件的转速的列线图上,按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顺序,将所述四个转动元件作为第一转动元件、第二转动元件、第三转动元件以及第四转动元件时,具有:第一离合器元件,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与第四转动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二离合器元件,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选择性地将输入转动元件与第二转动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三离合器元件,所述第三离合器元件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与第一转动元件连接在一起;第四离合器元件,所述第四离合器元件选择性地将输入转动元件与第一转动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五离合器元件,所述第五离合器元件选择性地将第二中间输出元件与第一转动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一制动器元件,所述第一制动器元件选择性地将第一转动元件保持于非转动元件;以及第二制动器元件,所述第二制动器元件选择性地将第二转动元件保持于非转动元件。
因此,提供第一变速部和第二变速部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所述多档变速器能够实现多个档位(即,档)同时在档之间的速比级之中保持良好的平衡性。
这里,最好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另外,最好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此外,最好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此外,最好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此外,最好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此外,最好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此外,最好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八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九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十档。因此,除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以外,第九档和第十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此外,最好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八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九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十档。因此,除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以外,第九档和第十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此外,最好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八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九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十档。因此,除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以外,第九档和第十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此外,最好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八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九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十档。因此,除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以外,第九档和第十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此外,最好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和第二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四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八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三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九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一制动器元件而建立第十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元件和第五离合器元件而建立第十一档。因此,除能够实现十一个前进档以外,第八档和第十一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另外,第一档可被设定得极低。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接在一起,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单个转动元件,并且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单个转动元件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单个转动元件,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单个转动元件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接在一起,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在一起并且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与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一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总是连接于非转动元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与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于输入转动元件,以使得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同时使得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二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转动元件是由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构成的,第二转动元件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成的,第三转动元件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构成的,以及第四转动元件是由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构成的。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二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转动元件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成的,第二转动元件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构成的,第三转动元件是由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构成的,以及第四转动元件是由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构成的。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二变速部最好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转动元件是由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构成的,第二转动元件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成的,第三转动元件是由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构成的,以及第四转动元件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构成的。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二变速部最好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转动元件是由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构成的,第二转动元件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成的,第三转动元件是由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构成的,以及第四转动元件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构成的。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此外,第二变速部最好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转动元件是由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成的,第二转动元件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成的,第三转动元件是由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构成的,以及第四转动元件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构成的。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其特征、优点和技术及工业重要性,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预设)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3是示出了输入到用于控制图1中所示的变速器的ECU的信号和从所述ECU中输出的信号的示例的视图;
图4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图1中所示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6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7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图5中所示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8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9是与图8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10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1是与图10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12是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3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4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5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6是与图15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17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8是与图17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19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20是与图19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21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22是与图21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23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24是与图23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25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26是与图25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27是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28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图27中所示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29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30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和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31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32是与图31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33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34是与图33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35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36是与图35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37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38是与图37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39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40是与图39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41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42是与图41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43是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44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图43中所示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45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46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和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47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48是与图47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49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50是与图49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51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52是与图51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53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54是与图53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55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56是与图55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57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58是与图57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59是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60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图59中所示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61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图59中所示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62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63是与体育62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64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65是与图64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66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67是与图66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68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69是与图68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70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71是与图70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72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73是与图72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74是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75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图74中所示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76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77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78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和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79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80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81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82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83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84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85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86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87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88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89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八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90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八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91是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92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93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94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和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95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96是与图91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97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98是与图97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99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00是与图99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101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02是与图101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103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04是与图103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105是本发明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06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九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07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08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九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和本发明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09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10是与图109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111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12是与图111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113是本发明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14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15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16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十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和本发明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17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18是与图117相对应的列线图,所述列线图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图119是本发明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20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21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22是本发明第十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23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二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24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十二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25是本发明第十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26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三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27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十三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28是本发明第十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29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四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30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十四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31是本发明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32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33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34是本发明第十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35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六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36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十六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37是本发明第十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38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七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39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十七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40是本发明第十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41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八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42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十八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43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44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十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45是本发明第十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46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十九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47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十九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48是本发明第二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49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十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50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二十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51是本发明第二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52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十一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53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二十一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54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55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二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56是本发明第二十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57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十二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58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二十二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59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十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
图160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二十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图161是本发明第二十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62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十三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以及
图163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本发明第二十三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和附图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是作为可用作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一个示例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在下文中,简称之为“变速器”)14的结构的透视图。如图1中所示的,该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4包括:具有锁止离合器18的液力变矩器20、用作连接于液力变矩器20的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包括作为其主要组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一变速部38、包括作为其主要组件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第二变速部40、用于从第一变速部38向第二变速部40传输动力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和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以及用作输出转动元件的输出轴36。这些组件全部按从变速箱16中发动机侧开始的顺序被布置在公共轴上,所述变速箱16是安装于车体的非转动元件。
变速器14最好用作例如纵向安装在车辆中的用于FR(前置发动机和后轮驱动)车辆的自动变速器或横向安装在车辆中的用于FF(前置发动机和前轮驱动)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变速器14被布置在发动机10(用作原动机)和驱动轮(未示出)之间。变速器14改变从发动机10输出的转动的速度和/或方向,之后将所改变的转动传递到驱动轮。液力变矩器20可操作地连接于发动机10的曲轴12并且将已从发动机10输出的动力输出到输入轴22。也就是说,连接于用作液力变矩器20的输出侧转动元件的涡轮轴的输入轴22由发动机10可转动地驱动。液力变矩器20的涡轮轴也相当于输入转动元件(正如输入轴22)。此外,输出轴36通过例如差速齿轮单元等(未示出)可转动地驱动一对左右驱动轮。变速器14关于其轴线对称,因此将从图1中所示的透视图中省略其下部部分,并且还在下文中的描述中所提及的透视图中省略其下部部分。
构成第一变速部38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行星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38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是包括太阳齿轮S2、彼此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38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防止行星架CA1和太阳齿轮S2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行星架CA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此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齿圈R2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齿圈R1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38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40,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40。
构成第二变速部40的部分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是包括太阳齿轮S3、小齿轮P3、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3的行星架CA3、以及通过小齿轮P3与太阳齿轮S3相啮合的齿圈R3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二变速部40的部分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是包括太阳齿轮S4、彼此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4、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4的行星架CA4、以及通过小齿轮P4与太阳齿轮S4相啮合的齿圈R4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二变速部40中,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第一转动元件RE1。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圈R4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第二转动元件RE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齿圈R3形成第三转动元件RE3,并且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太阳齿轮S4形成第四转动元件RE4。变速器14还包括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第一离合器C1是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四转动元件RE4相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元件。第二离合器C2是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二转动元件RE2相连接的第二离合器元件。第三离合器C3是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相连接的第三离合器元件。第四离合器C4是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四离合器元件。第五离合器C5是选择性地将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五离合器元件。第一制动器B1是选择性地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的第一制动器元件,而第二制动器B2是选择性地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的第二制动器元件。
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例如是通常用在用于车辆的传统自动变速器中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这些离合器和制动器是用于选择性地将它们所***在其中的分离元件连接在一起的装置,并且可为,例如,其中多个重叠摩擦板被液压致动机构推压在一起的湿式多盘装置,以及其中缠绕在转动鼓外周表面周围的一个或两个带的一端由液压致动机构拉紧的带式制动器。
图3示出了输入到用于控制变速器14的电子控制单元(ECU)42的信号和从所述ECU中输出的信号。ECU42包括所谓的微电脑,所述微电脑包括CPU、ROM、RAM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ECU42通过根据预先储存在ROM中的程序同时使用RAM的临时储存功能执行信号处理而执行驱动控制,诸如变速器14中的变速控制。
从各种传感器和开关(未示出)中输出的各种信号被输入到ECU42中。这些信号的示例包括:表示发动机冷却剂温度的信号、表示变速杆位置的信号、表示发动机速度NE的信号即发动机10的转动速度的信号、表示空调器的操作的空调器信号、与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相对应的车辆速度信号、表示变速器14中液压流体的温度的AT流体温度信号、表示应急制动器操作的信号、表示脚制动器操作的信号、表示催化剂温度的催化剂温度信号、表示加速器踏板的操作量的加速器开度信号Acc、凸轮角信号、表示雪地模式设定的雪地模式设定信号、表示车辆的前进/后退加速度的车辆加速度信号、以及表示第一电动机MG1(未示出)的转动速度的信号。另外,也从ECU42中输出各种信号。这些信号的示例包括:输出到用于控制电子节气门(未示出)的开度的节气门致动器的驱动信号;用于调节增压压力的增压压力调节信号;用于操纵电动空调器的电动空调器驱动信号;指令发动机10的点火正时的点火信号;指令第一电动机MG1和第二电动机MG2(未示出)的操作的指令信号;用于指示速比的速比指示信号;用于指示何时已设定雪地模式的雪地模式指示信号;用于激活ABS致动装置的ABS激活信号,所述ABS致动装置用于防止车辆的车轮在制动期间滑动;AT螺线管指令信号,所述信号用于激活用于控制设在变速器14中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液压致动装置的电磁阀;用于激活电动液压泵(未示出)的驱动指令信号;用于驱动电加热器的信号;以及输出到巡航控制用控制计算机的信号。
图2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变速器14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14中,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如图2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st”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也就是说,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648。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圈R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的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4.10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578。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786。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438。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1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圈R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237。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圈R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圈R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814。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圈R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齿轮箱16,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小于第八档速比γ8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658。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圈R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十档,所述第十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10,例如,大约为0.552。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圈R4,保持于齿轮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3.434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圈R4,保持于齿轮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1.923。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2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建立档位的变速器14中,级(step),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133,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59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443,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41,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6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37,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29,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37,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92。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8.420,这是较大的数值。
图4是能够用直线表示在变速器14中在每个档中不同地连接的各种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的列线图。图4中的列线图是二维座标***,该二维座标***沿横轴示出了每个行星齿轮组24、26、28和30的齿数比ρ的关系,而沿纵轴示出了相对转动速度。在五条水平线中,最下面的水平线(即,虚线)X1表示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的转动速度,即,第一变速部38的输出。最下面水平线X1正上方的水平线XZ表示为零的转动速度。水平线XZ正上方的水平线(即,虚线)X2表示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的转动速度,即,第一变速部38的输出。水平线X2正上方的水平线X3表示为“1.0”的转动速度,即,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的转动速度。最上方的水平线X4表示为“2.0”的转动速度,即,两倍于输入轴22的转动速度。该列线图的左部分中所示的第一变速部38的六条竖直线Y1到Y6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太阳齿轮S1、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行星架CA1、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齿圈R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太阳齿轮S2、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齿圈R2、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行星架CA2。根据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齿数比ρ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齿数比ρ2设定这些竖直线之间的距离。同样地,该列线图的右部分中所示的四条竖直线Y7到Y10表示第二变速部4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7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线Y8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圈R4,线Y9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一变速部38的齿圈R3、以及线Y10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太阳齿轮S4。根据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齿数比ρ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数比ρ4设定这些竖直线之间的距离。
当使用列线图表示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4的第一变速部38中,作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三个转动元件之一的太阳齿轮S1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作为三个转动元件中另一个的行星架CA1被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不会相对其转动。作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剩余第三转动元件的齿圈R1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一体地设置,因此起到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类似的作用,同时通过第五离合器C5被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一转动元件RE1(S3、CA4)。另外,作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三个转动元件之一的太阳齿轮S2被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不会相对于其转动。作为三个转动元件中另一个的齿圈R2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一体地设置,因此起到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类似的作用,同时通过第三离合器C3被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一转动元件RE1(S3、CA4)以及通过第一离合器C1被选择性地连接于第四转动元件RE4(S4)。作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剩余第三转动元件的行星架CA2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此外,在变速器14的第二变速部40中,第一转动元件RE1(S3、CA4)通过第三离合器C3被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通过第四离合器C4被选择性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并且通过第五离合器C5被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以及通过第一制动器B1被选择性地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另外,第二转动元件RE2(CA3、R4)通过第二离合器C2被选择性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并且通过第二制动器B2被选择性地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另外,第三转动元件RE3(R3)与作为输出转动元件的输出轴36一体地设置,因此起到与输出转动元件相似的作用。另外,第四转动元件RE4(S4)通过第一离合器C1被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
在图4中的列线图中,在第一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st)表示,在点(1st)处,连接竖直线Y7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10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9相交。
在第二档中,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8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10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9相交。
在第三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3rd)表示,在点(3rd)处,连接竖直线Y7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10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9相交。
在第四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4th)表示,在点(4th)处,水平线X2与竖直线Y9相交。
在第五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5th)表示,在点(5th)处,连接竖直线Y7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10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9相交。
在第六档中,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6th)表示,在点(6th)处,连接竖直线Y8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10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9相交。
在第七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7th)表示,在点(7th)处,水平线X3与竖直线Y9相交。
在第八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8th)表示,在点(8th)处,连接竖直线Y7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9相交。
在第九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9th)表示,在点(9th)处,连接竖直线Y7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9相交。
在第十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0th)表示,在点(10th)处,连接竖直线Y7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9相交。
在第一倒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1)表示,在点(Rev1)处,连接竖直线Y7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9相交。
在第二倒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2)表示,在点(Rev2)处,连接竖直线Y7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9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该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可提供变速器14,该变速器14能够实现多个档位同时在档之间的速比级之中保持良好的平衡性。由于变速器14具有以上所述各种组件,因此可作到这一点。更具体地说,这些组件包括第一变速部38和第二变速部40,其中第一变速部38包括用于减慢和传递来自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的转动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以及使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传递该转动的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两者,第二变速部40包括通过将两个行星齿轮组的一些太阳齿轮、行星架和齿圈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四个转动元件。当在能够用直线表示四个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中按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顺序将这四个转动元件表示为第一转动元件RE1、第二转动元件RE2、第三转动元件RE3和第四转动元件RE4时,变速器14的组件还包括:第一离合器C1,所述第一离合器C1为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四转动元件RE4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离合器元件;第二离合器C2,所述第二离合器C2为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在一起的第二离合器元件;第三离合器C3,所述第三离合器C3为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三离合器元件;第四离合器C4,所述第四离合器C4为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四离合器元件;第五离合器C5,所述第五离合器C5为选择性地将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五离合器元件;第一制动器B1,所述第一制动器B1为选择性地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的第一制动器元件;以及第二制动器B2,所述第二制动器B2为选择性地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的第二制动器元件。
而且,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五离合器C5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九档。因此,变速器14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
变速器14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实现第十档。因此,除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以外,最好能以密集的速比(相差不大的速比,close ratio)将第九档和第十档之间的级设定得较小。
而且,第一变速部38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太阳齿轮S2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行星架CA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因此,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齿圈R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同时使得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齿圈R1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14。
另外,第二变速部40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第一转动元件RE1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行星架CA4构成的。第二转动元件RE2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齿圈R4构成的。第三转动元件RE3是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的齿圈R3构成的。第四转动元件RE4是由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的太阳齿轮S4构成的。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14。
另外,通过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4,在离合器的数量和制动器的数量方面还存在良好平衡,并且那些离合器和制动器的位置被相对分散在变速器14的轴向方向上,这有助于到所述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布置。
另外,变速器14也可用于实现除上述图2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第二档以外的九个前进档。也就是说,在变速器14中,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五离合器C5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实现第九档。而且,变速器14也可用于实现除上述图2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第一档以外的九个前进档。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部分相同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部分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图5是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44的结构的透视图。图6是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示出了变速器44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液压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图7是示出了每个档中的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二变速部50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44在结构方面与图1中所示的变速器14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14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44的部分。
如图5中所示的,构成第二变速部50的部分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是包括太阳齿轮S3、小齿轮P3、可转动并可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3的行星架CA3以及通过小齿轮P3与太阳齿轮S3相啮合的齿圈R3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二变速部50的部分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是包括太阳齿轮S4、彼此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4、可转动并可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4的行星架CA4以及通过小齿轮P4与太阳齿轮S4相啮合的齿圈R4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构成拉维列奥克斯(Ravigneaux)类型的行星齿轮系,其中行星架CA3和行星架CA4为共用元件,齿圈R3和齿圈R4为共用元件,并且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小齿轮也用作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第二小齿轮。
在变速器44的第二变速部50中,第一转动元件RE1是由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构成的。第二转动元件RE2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构成的。第三转动元件RE3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圈R4构成的,以及第四转动元件RE4是由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构成的。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44中,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例如,如图6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7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7到Y10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线Y8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线Y9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圈R4、以及线Y10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因此,根据这些转动元件,图7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本示例性实施例,第二变速部50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第一转动元件RE1是由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构成的。第二转动元件RE2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构成的。第三转动元件RE3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圈R4构成的,以及第四转动元件RE4是由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构成的。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44。
这里,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如图8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变速器44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图9是与图8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8和图9中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8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8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776。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2.92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00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51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26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0.8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齿轮箱16,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667。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588。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齿轮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4.000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齿轮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2.000。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8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建立档位的变速器44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633,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63,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16,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01,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65,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50,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0,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33。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8.119,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9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38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齿圈R1、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太阳齿轮S2、线Y3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齿圈R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行星架CA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
在图9的列线图中,在第一档中,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st)表示,在点(1st)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三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3rd)表示,在点(3rd)处,水平线X2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四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4th)表示,在点(4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五档中,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5th)表示,在点(5th)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六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6th)表示,在点(6th)处,水平线X3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七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7th)表示,在点(7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八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8th)表示,在点(8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九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9th)表示,在点(9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一倒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1)表示,在点(Rev1)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倒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2)表示,在点(Rev2)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八档。因此,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的变速器44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的变速器44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最好能通过以密集的速比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变速器44也可如图10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图11是与图10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10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10中所示的,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971。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3.29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22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64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40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244。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82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649。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齿轮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3.047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齿轮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1.852。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10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建立档位的变速器44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1,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67,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2,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71。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7.655,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11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38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齿圈R1、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太阳齿轮S2、线Y3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齿圈R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的行星架CA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
在图11的列线图中,在第一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st)表示,在点(1st)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档中,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三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3rd)表示,在点(3r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四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4th)表示,在点(4th)处,水平线X2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五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5th)表示,在点(5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六档中,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6th)表示,在点(6th)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七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7th)表示,在点(7th)处,水平线X3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八档中,第三离合器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8th)表示,在点(8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九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9th)表示,在点(9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一倒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1)表示,在点(Rev1)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倒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2)表示,在点(Rev2)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因此,该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的变速器44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二修正示例的变速器44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最好能以密集的速比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设定得较小。
图12是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66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3是示出了变速器66中预设档和用于实现那些档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4是示出了每个档中的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72和第二变速部64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66在结构方面与图1中所示的变速器14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14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66的部分。
如图12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72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是包括太阳齿轮S1、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72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是包括太阳齿轮S2、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72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行星架CA1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防止行星架CA1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齿圈R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而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且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另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72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
构成第二变速部64的部分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是包括太阳齿轮S3、彼此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3、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3的行星架CA3以及通过小齿轮P3与太阳齿轮S3相啮合的齿圈R3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二变速部64的部分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是包括太阳齿轮S4、小齿轮P4、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4的行星架CA4以及通过小齿轮P4与太阳齿轮S4相啮合的齿圈R4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二变速部64中,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连接在一起以构成第一转动元件RE1。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连接在一起以构成第二转动元件RE2。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构成第三转动元件RE3,以及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构成第四转动元件RE4。变速器66还包括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第一离合器C1是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四转动元件RE4相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元件。第二离合器C2是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二转动元件RE2相连接的第二离合器元件。第三离合器C3是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相连接的第三离合器元件。第四离合器C4是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四离合器元件。第五离合器C5是选择性地将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五离合器元件。第一制动器B1是选择性地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的第一制动器元件,而第二制动器B2是选择性地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的第二制动器元件。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66中,可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例如,如图13中所示的,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也就是说,如图13中所示的,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762。
在图13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二档“2nd”到第十档“10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2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另外,在根据图13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建立档位的变速器66中,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4.11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603、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2.000、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624、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322、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33、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714、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621、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5.000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2.500。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159,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579,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0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32,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29,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322,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0,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67、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50。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7.667,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14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72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齿圈R2、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行星架CA2、线Y3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行星架CA1、以及线Y4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太阳齿轮S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且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4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例如上述图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当使用列线图表示时,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66的第一变速部72中,连接在一起并且作为四个转动元件中之一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齿圈R2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连接在一起并且作为四个转动元件中另一个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行星架CA2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一体地设置,因此起到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相似的作用。作为四个转动元件中另一个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行星架CA1被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以使得不会相对于其转动。另外,作为四个转动元件另一个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太阳齿轮S2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一体地设置,因此起到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类似的作用。另外,在变速器66的第二变速部64中,第一转动元件RE1(CA3、S4)通过第三离合器C3被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通过第四离合器C4被选择性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以及通过第五离合器C5被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并且通过第一制动器B1被选择性地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此外,第二转动元件RE2(R3、CA4)通过第二离合器C2被选择性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并且通过第二制动器B2被选择性地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另外,第三转动元件RE3(R4)与作为输出转动元件的输出轴36一体地设置,因此起到与输出转动元件相似的作用。另外,第四转动元件RE4(S3)通过第一离合器C1被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
在图14中的列线图中,在第一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st)表示,在点(1st)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档中,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三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3rd)表示,在点(3r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四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4th)表示,在点(4th)处,水平线X2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五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5th)表示,在点(5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六档中,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6th)表示,在点(6th)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七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7th)表示,在点(7th)处,水平线X3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八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8th)表示,在点(8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九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9th)表示,在点(9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十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0th)表示,在点(10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一倒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1)表示,在点(Rev1)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倒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2)表示,在点(Rev2)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该第三示例性实施例,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九档。因此,该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66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
该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66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实现第十档。因此,除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以外,最好能以密集的速比将第九档和第十档之间的级设定得较小。
而且,第一变速部72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行星架CA1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同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齿圈R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因此,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齿圈R1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行星架CA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同时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太阳齿轮S2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66。
另外,第二变速部64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第一转动元件RE1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构成的。第二转动元件RE2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构成的。第三转动元件RE3是由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构成的。第四转动元件RE4是由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构成的。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66。
另外,变速器66也可用于实现除上述图13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第二档以外的九个前进档。也就是说,在变速器66中,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实现第九档。
这里,作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如图15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66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图16是与图15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作为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部分的图15和图16中所示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15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15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5.971。
在图15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二档“2d”到第十档“10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13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另外,在根据图15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建立档的变速器66中,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3.783、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509、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1.782、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452、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260、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00、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636、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493、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3.118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1.750。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78,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508,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408,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27,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52,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60,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51,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56、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290。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12.101,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16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72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行星架CA1、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齿圈R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且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图16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通过每个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组合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其中档的级为较密集的速比的变速器66。
这里,作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如图17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66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图18是与图17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17和图18中所示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17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17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例如大约为2.924的速比γ2。
同时,在图17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和第三档“3rd”到第十档“10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13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另外,在根据图17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建立档的变速器66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4.549、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233、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1.645、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414、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246、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24、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649、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568、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3.062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1.852。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56,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309,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70,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4,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6,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3,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46、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43。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8.005,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18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72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图16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另外,在图17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和第三档“3rd”到第十档“10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13所述的相同。因此,列线图也与之相对应。因此,图18中的第一档“1st”和第三档“3rd”到第十档“10th”与图14中所示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同时,在第二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二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五离合器C5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九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建立第十档。因此,除能够获得十个前进档以外,第九档和第十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如图19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66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图20是与图19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19和图20中所示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19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19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776。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2.92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00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51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26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0.8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667。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588。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4.000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2.000。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19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66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633,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63,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16,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01,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65,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50,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0,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33。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8.119,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20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72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行星架CA1、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齿圈R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图20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9中所示的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三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八档。因此,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的变速器66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三修正示例的变速器66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能以密集的速比而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三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如图21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66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图22是与图21相对应的列线图。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21和图22中所示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21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21中所示的,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971。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3.29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22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64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40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244。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82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649。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3.047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1.852。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21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66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1,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67,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2,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71。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7.655,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22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72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行星架CA1、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的齿圈R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图22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11中所示的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四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因此,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的变速器66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四修正示例的变速器66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能以密集的速比而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如图23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66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获得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等同的作用。另外,图24是与图23相对应的列线图。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23和图24中所示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23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23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和第三档“3rd”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21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另一方面,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接合第五离合器C5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而建立第二档。
在根据图23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66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4.549、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2.924、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233、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1.645、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414、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246、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24、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649、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3.062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1.852。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56,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309,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70,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4,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6,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3,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46。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7.005,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24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72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图16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另外,在图23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和第三档“3rd”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21所述的相同。因此,列线图也与之相对应。因此,除第二档“2nd”以外,图24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22中的列线图相同。
另一方面,在第二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五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五离合器C5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九档。因此,除能够获得九个前进档以外,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三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如图25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66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26是与图25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25和图26中所示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25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25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503。
同时,在图25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二档“2nd”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19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另外,在根据图25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66中,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2.72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000、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1.581、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316、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000、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0.8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667、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563、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4.000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2.000。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656,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360,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265,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01,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316,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50,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0,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83。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7.993,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26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72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图16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另外,在图25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二档“2nd”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19所述的相同。因此,列线图也与之相对应。因此,图26中的第二档“2nd”到第九档“9th”与图20中所示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另一方面,在第一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六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五离合器C5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建立第九档。因此,除能够获得九个前进档以外,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图27是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74的结构的透视图。图28是示出了变速器74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30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80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74在结构方面与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66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66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74的部分。
如图27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80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是包括太阳齿轮S1、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80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是包括太阳齿轮S2、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80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太阳齿轮S1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防止太阳齿轮S1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齿圈R2连接在一起并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此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80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74中,如图28中所示的,例如可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而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根据图28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74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4.762、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4.11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603、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2.000、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624、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322、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33、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714、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621、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5.000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2.500。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159,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579,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0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32,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29,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322,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0,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67、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50。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7.667,这是较大的数值。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作为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尽管变速器74的每个档的接合操作不改变,但是通过适当地设定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ρ1到ρ4可获得诸如图29中所示的那些档。在根据图29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74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4.971、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3.29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222、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1.645、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409、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25、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649、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574、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3.047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1.852。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1,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67,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2,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71、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31。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8.655,这是较大的数值。通过以这种方式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将总速比范围设定得比图28中所示的总速比范围更宽。
在图30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8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齿圈R2、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行星架CA2、线Y3表示用作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太阳齿轮S1、以及线Y4表示用作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太阳齿轮S2。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30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第一变速部80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太阳齿轮S1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同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齿圈R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因此,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齿圈R1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行星架CA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同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太阳齿轮S1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74。
这里,作为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如图31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74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32是与图31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31和32中所示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31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31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15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另外,通过各个档中那些摩擦接合装置的接合所获得的速比也与图15中所示的速比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在图32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8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太阳齿轮S1、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齿圈R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且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图32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16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通过每个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组合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其中档的级为较密集的速比的变速器74。
这里,作为第四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如图33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74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图34是与图33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33和图34中所示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33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33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17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另外,通过各个档中那些摩擦接合装置的接合所获得的速比也与图17中所示的速比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在图34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8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太阳齿轮S1、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齿圈R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且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图34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18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如上所述,通过每个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组合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其中档的级为较密集的速比的变速器74。
这里,作为第四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如图35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74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图36是与图35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35和图36中所示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35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35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776。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2.92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00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51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26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0.8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667。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588。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4.000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2.000。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35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74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633,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63,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16,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01,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65,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50,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0,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33。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8.119,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36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8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太阳齿轮S1、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齿圈R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36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9中所示的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四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八档。因此,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的变速器74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四修正示例的变速器74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能以密集的速比而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四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如图37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74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38是与图37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37和图38中所示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37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37中所示的,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971。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3.29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22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64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40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244。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82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649。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3.047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1.852。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37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74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1,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67,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2,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71。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7.655,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38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8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太阳齿轮S1、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齿圈R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38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11中所示的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五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因此,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的变速器74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五修正示例的变速器74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能以密集的速比而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如图39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74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获得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等同的作用。另外,图40是与图39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39和图40中所示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39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用于建立所述档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以及所述档的速比与使用图23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40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80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32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另外,在图39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上述使用图23所述的相同。因此,列线图也与之相对应。因此,图40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2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同。
因此,依照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六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也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如图41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74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42是与图41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41和图42中所示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41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41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上述图25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另外,通过各个档中那些摩擦接合装置的接合所获得的速比也与图25中所示的速比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在图42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8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太阳齿轮S1、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的齿圈R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且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图42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26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通过每个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组合(诸如以上所述的那些)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其中档的级为较密集的速比的变速器74。
图43是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98的结构的透视图。图44是示出了变速器98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46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104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98在结构方面与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66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66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98的部分。
如图43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104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104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是包括太阳齿轮S2、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104中,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齿圈R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防止齿圈R2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齿圈R1被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此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104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98中,如图44中所示的,例如可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而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根据图44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9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4.762、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4.11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603、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2.000、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624、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322、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33、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714、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621、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5.000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2.500。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159,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579,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0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32,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29,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322,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0,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67、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50。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7.667,这是较大的数值。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作为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尽管每个档的接合操作不改变,但是通过适当地设定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ρ1到ρ4可获得诸如图45中所示的那些档。在根据图45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9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4.971、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3.29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222、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1.645、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409、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25、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649、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574、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3.047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1.852。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1,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67,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2,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71、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31。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8.655,这是较大的数值。通过以这种方式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将总速比范围设定得比图44中所示的总速比范围宽。
在图46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0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作为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齿圈R1、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行星架CA2、线Y3表示用作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齿圈R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太阳齿轮S2。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46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1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第一变速部104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齿圈R2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齿圈R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因此,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行星架CA1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行星架CA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同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太阳齿轮S1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太阳齿轮S2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98。
这里,作为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如图47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98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48是与图47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47和48中所示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47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47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15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另外,通过各个档中那些摩擦接合装置的接合所获得的速比也与图15中所示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在图48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0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齿圈R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齿圈R1。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且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图48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16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通过每个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组合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其中档的级为较密集的速比的变速器98。
这里,作为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如图49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98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图50是与图49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49和图50中所示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49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49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17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另外,通过各个档中那些摩擦接合装置的接合所获得的速比也与图17中所示的速比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在图50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0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齿圈R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齿圈R1。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且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图50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18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通过每个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组合(诸如以上所述的那些)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其中档的级为较密集的速比的变速器98。
这里,作为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如图51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98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图52是与图51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51和图52中所示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51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51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776。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2.92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00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51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26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0.8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667。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588。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4.000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2.000。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51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9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633,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63,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16,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01,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65,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50,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0,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33。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8.119,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52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0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齿圈R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齿圈R1。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52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9中所示的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四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八档。因此,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的变速器98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四修正示例的变速器98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能以密集的速比而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如图53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98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54是与图53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53和图54中所示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53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53中所示的,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971。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3.29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22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64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40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244。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82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649。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3.047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1.852。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53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9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1,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67,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2,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71。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7.655,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54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0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齿圈R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齿圈R1。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54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11中所示的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五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因此,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的变速器98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五修正示例的变速器98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能以密集的速比而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如图55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98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获得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等同的作用。另外,图56是与图55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55和图56中所示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55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用于建立所述档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以及所述档的速比与使用图23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56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0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48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另外,在图56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上述使用图23所述的相同。因此,列线图也与之相对应。因此,图56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2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同。
因此,依照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六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也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如图57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98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58是与图57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57和图58中所示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57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57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上述图25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同样地,通过各个档中那些摩擦接合装置的接合所获得的速比也与图25中所示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在图58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0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的齿圈R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的齿圈R1。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且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图58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26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通过每个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组合(诸如以上所述的那些)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其中档的级为较密集的速比的变速器98。
图59是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22的结构的透视图。图60是示出了变速器122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图61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128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22在结构方面与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66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66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22的部分。
如图59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128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128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是包括太阳齿轮S2、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128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齿圈R2连接在一起并且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防止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太阳齿轮S1被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此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且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128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122中,如图60中所示的,例如可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而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61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28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作为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太阳齿轮S1、线Y2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太阳齿轮S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齿圈R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行星架CA2。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61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1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变速部128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齿圈R2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太阳齿轮S1和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连接在一起。因此,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太阳齿轮S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同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齿圈R1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行星架CA2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122。
这里,作为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如图62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22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63是与图62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62和63中所示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62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62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13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在根据图62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122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6.667、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4.40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800、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2.000、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556、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294、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00、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667、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606、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4.000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2.000。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5,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57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400,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86,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02,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9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50,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00、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00。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11.000,这是较大的数值。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图63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28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太阳齿轮S1、线Y2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太阳齿轮S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齿圈R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行星架CA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且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图63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1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通过每个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组合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能够建立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的变速器122,并且其中档的级为较密集的速比。
这里,作为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如图64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22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65是与图64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64和图65中所示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64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64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使用图17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另外,通过各个档中那些摩擦接合装置的接合所获得的速比也与图17中所示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在图65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28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行星架CA2、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齿圈R2、线Y3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太阳齿轮S2、以及线Y4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太阳齿轮S1。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且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图65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18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通过每个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组合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其中档的级为较密集的速比的变速器122。
这里,作为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如图66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22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67是与图66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66和图67中所示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66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66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776。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2.92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00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51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26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0.8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667。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588。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4.000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2.000。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66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122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633,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63,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16,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01,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65,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50,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0,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33。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8.119,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67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28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行星架CA2、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齿圈R2、线Y3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太阳齿轮S2、以及线Y4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太阳齿轮S1。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67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9中所示的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三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八档。因此,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22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三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22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能以密集的速比而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如图68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22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69是与图68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68和图69中所示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68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68中所示的,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971。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3.29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22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64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40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244。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82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649。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3.047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1.852。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68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122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1,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67,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2,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71。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7.655,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69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28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行星架CA2、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齿圈R2、线Y3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的太阳齿轮S2、以及线Y4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的太阳齿轮S1。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齿轮S4,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太阳齿轮S3。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69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11中所示的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四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因此,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22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四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22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能以密集的速比而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如图70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22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获得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等同的作用。另外,图71是与图70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70和图71中所示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70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用于建立所述档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以及所述档的速比与使用图23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71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28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65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另外,在图70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上述使用图23所述的相同。因此,列线图也与之相对应。因此,图71中的列线图与图2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同。
因此,依照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五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也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如图72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22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获得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等同的作用。另外,图73是与图72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72和图73中所示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72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用于建立所述档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以及所述档的速比与使用图25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73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28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65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另外,在图72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上述使用图25所述的相同。因此,列线图也与之相对应。因此,图73中的列线图与图26中所示的列线图相同。
因此,依照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六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也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设定得较小。
图74是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38的结构的透视图。图75是示出了变速器138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78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144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38在结构方面与图5中所示的变速器44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44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38的部分。
如图74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144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144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是包括太阳齿轮S2、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144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防止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第二离合器C2连接在一起并且被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此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圈R2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圈R1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144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50,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50。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138中,如图75中所示的,例如可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而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根据图75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13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4.762、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4.11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603、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2.000、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624、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322、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33、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714、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621、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5.000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2.500。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159,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579,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0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32,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29,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322,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0,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67、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50。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7.667,这是较大的数值。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作为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尽管用于每个档的接合操作不改变,但是通过适当地设定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ρ1到ρ4可获得诸如图76中所示的那些档。在根据图76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13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4.971、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3.29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222、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1.645、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409、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25、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649、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574、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3.047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1.852。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1,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67,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2,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71、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31。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8.655,这是较大的数值。通过以这种方式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将总速比范围设定得比图75中所示的总速比范围宽。
而且,作为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变速器138也可获得具有诸如图77中所示的速比的档。在根据图77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13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6.667、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4.40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800、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2.000、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556、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294、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00、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667、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606、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4.000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2.000。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5,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57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400,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86,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02,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9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50,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00、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00。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11.000,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78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4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行星架CA2、线Y2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圈R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太阳齿轮S2、以及线Y4表示用作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圈R1。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因此,根据这些转动元件,图78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1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修正示例,第一变速部144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太阳齿轮S2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行星架CA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因此,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圈R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同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圈R1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138。
这里,作为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如图79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38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获得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等同的作用。另外,图80是与图79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79和图80中所示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79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用于建立所述档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以及所述档的速比与使用图17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80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4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圈R1、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太阳齿轮S2、线Y3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圈R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行星架CA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因此,根据这些转动元件,图80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18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通过各个档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设定第九档和第十档之间的级。
这里,作为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如图81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38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获得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等同的作用。另外,图82是与图81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81和图82中所示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81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另外,如图81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596。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速比γ2,例如,大约为4.088。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724。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863。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464。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231。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824。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68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十档,所述第十档具有速比γ10,例如,大约为0.611。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4.056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大约为2.176。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81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13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1/γ3)为1.688,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50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462,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73,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89,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31,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3,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03,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22。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7.522,这是较大的数值。
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4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80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
在图82中的列线图中,在第一档中,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st)表示,在点(1st)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三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3rd)表示,在点(3r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四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4th)表示,在点(4th)处,水平线X2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五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5th)表示,在点(5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六档中,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6th)表示,在点(6th)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七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7th)表示,在点(7th)处,水平线X3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八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8th)表示,在点(8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九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9th)表示,在点(9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十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0th)表示,在点(10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一倒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1)表示,在点(Rev1)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倒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2)表示,在点(Rev2)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每一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诸如以上所述的)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能够建立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的变速器138,其中所述档的级具有密集的速比。
另外,当发动机的怠速转速增加时,诸如当发动机较冷时或者当行驶在低摩擦道路上(此时最好减小起步时的驱动力)时,在作为低速档的第一档会出现不利影响(诸如起步时的爬行力的增加或突然倾斜地行驶的感觉)。因此,如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通过将第二档设定到能够使得爬行力最优化的速比,并且选择性地使得车辆从第二档起步,可抑制在起步期间车辆突然向一边倾斜(摆动)以及滑行。
这里,作为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如图83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38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获得与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同的作用。另外,图84是与图83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83和图84中所示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83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用于建立所述档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以及所述档的速比与使用图23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84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4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80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另外,在图83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上述使用图23所述的相同。因此,基于所述转动元件,列线图也与之相对应。因此,图84中的列线图与图2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同。
因此,依照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也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如图85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38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86是与图85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85和图86中所示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85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用于建立所述档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以及所述档的速比与使用图25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86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4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80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另外,在图85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上述使用图25所述的相同。因此,基于所述转动元件,列线图也与之相对应。因此,图86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26中所示的列线图相同。
因此,依照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也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如图87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38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88是与图87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87和图88中所示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87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87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596。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速比γ2,例如,大约为2.724。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速比γ3,例如,大约为1.863。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464。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231。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速比γ7,例如,大约为0.824。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68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598。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4.056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大约为2.176。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87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13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688,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62,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273,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89,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31,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13,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3,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46。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7.686,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88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4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80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
在图88中的列线图中,在第一档中,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st)表示,在点(1st)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三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3rd)表示,在点(3rd)处,水平线X2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四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4th)表示,在点(4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五档中,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5th)表示,在点(5th)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六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6th)表示,在点(6th)处,水平线X3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七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7th)表示,在点(7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八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8th)表示,在点(8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九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9th)表示,在点(9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一倒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1)表示,在点(Rev1)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倒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2)表示,在点(Rev2)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七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每个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诸如以上所述的)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能够建立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的变速器138,其中所述档的级具有密集的速比。
这里,作为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八修正示例,如图89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38可获得十一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90是与图89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89和图90中所示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八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89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一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一档“11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另外,如图89中所示的,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5.298。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例如大约为3.841的速比γ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速比γ3,例如,大约为3.233。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速比γ4,例如,大约为2.28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714。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456。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228。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速比γ8,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869。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十档,所述第十档具有速比γ10,例如,大约为0.734。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十一档,所述第十一档具有速比γ11,例如,大约为0.645。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10.194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大约为5.375。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89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13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1/γ3)为1.639,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2/γ4)为1.685,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418,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330,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77,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185,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28,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51,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84,以及第十档的速比γ10与第十一档的速比γ11的比率(=γ10/γ11)为1.139。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一档的速比γ11的比率(=γ1/γ11)为8.124。
在图90中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4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图80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
在图90中的列线图中,在第一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st)表示,在点(1st)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档中,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三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3rd)表示,在点(3r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四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4th)表示,在点(4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五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5th)表示,在点(5th)处,水平线X2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六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6th)表示,在点(6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七档中,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7th)表示,在点(7th)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八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8th)表示,在点(8th)处,水平线X3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九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9th)表示,在点(9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十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0th)表示,在点(10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十一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1th)表示,在点(11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一倒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1)表示,在点(Rev1)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倒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2)表示,在点(Rev2)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八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每个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诸如以上所述的)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能够建立十一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的变速器138,其中所述档的级为较密集的速比。
而且,依照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八修正示例,能够以良好的平衡性设定第一档和第三档之间的级与第二档和第四档之间的级,所述级能够根据情况适当地使用这些跳跃换档。例如,在要求动力性能的运动模式下,可使用从第一档到第三档的跳跃换档。另一方面,当期望抑制爬行特征时,可使用从第二档到第四档的跳跃换档。
图91是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46的结构的透视图。图92是示出了变速器146中的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94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152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46在结构方面与图5中所示的变速器44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44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46的部分。
如图91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152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是包括太阳齿轮S1、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152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是包括太阳齿轮S2、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152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太阳齿轮S1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防止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齿圈R2连接在一起并且被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此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且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另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152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50,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50。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146中,如图92中所示的,例如可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而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根据图92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146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4.762、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4.11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603、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2.000、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624、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322、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33、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714、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621、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5.000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2.500。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159,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579,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0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32,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29,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322,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0,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67、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50。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7.667,这是较大的数值。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作为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尽管用于每个档的接合操作不改变,但是通过适当地设定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ρ1到ρ4可获得诸如图93中所示的那些档。在根据图93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1146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4.971、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3.29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222、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1.645、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409、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25、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649、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574、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3.047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1.852。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1,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67,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2,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71、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31。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8.655,这是较大的数值。通过以这种方式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将总速比范围设定得比图92中所示的总速比范围更宽。
在图94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52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齿圈R2、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行星架CA2、线Y3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太阳齿轮S1、以及线Y4表示用作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太阳齿轮S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因此,根据这些转动元件,图94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1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第一变速部152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太阳齿轮S1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同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齿圈R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因此,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齿圈R1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行星架CA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同时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太阳齿轮S2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146。
这里,作为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如图95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46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获得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等同的作用。另外,图96是与图95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95和图96中所示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95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用于建立所述档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以及所述档的速比与使用图17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96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52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太阳齿轮S1、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齿圈R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因此,根据这些转动元件,图96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18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诸如以上所述的那些)接合每个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九档和第十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如图97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46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98是与图97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97和图98中所示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97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97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776。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的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2.92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00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51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26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0.8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667。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最小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588。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4.000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为2.000。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97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146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633,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63,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16,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01,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65,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50,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00,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33。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8.119,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98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52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太阳齿轮S1、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齿圈R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因此,根据这些转动元件,图98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9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八档。因此,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46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三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46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能以密集的速比而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如图99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46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100是与图99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99和图100中所示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99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99中所示的,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4.971。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3.29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22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64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40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244。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825。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649。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3.047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1.852。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99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146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1,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67,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2,以及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71。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7.655,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100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52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太阳齿轮S1、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8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0的齿圈R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的太阳齿轮S4。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00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11中所示的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四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因此,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46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四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46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能以密集的速比而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如图101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46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102是与图101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101和图102中所示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101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用于建立所述档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以及所述档的速比与使用图23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102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52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96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另外,在图101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上述使用图23所述的相同。因此,基于转动元件,列线图也与之相对应。因此,图102中的列线图与图2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同。
因此,依照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五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也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设定得较小。
这里,作为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如图103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46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获得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等同的作用。另外,图104是与图103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103和图104中所示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103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用于建立所述档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以及所述档的速比与使用图25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104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52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50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96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另外,在图103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上述使用图25所述的相同。因此,基于转动元件,列线图也与之相对应。因此,图104中的列线图与图26中所示的列线图相同。
因此,依照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六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设定得较小。
图105是本发明第九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54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06是示出了变速器154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08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在下文中,将描述该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54的部分。
如图105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164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是包括太阳齿轮S1、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164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是包括太阳齿轮S2、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164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太阳齿轮S1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防止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齿圈R2连接在一起并且被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此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且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另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164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166,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166。
构成第二变速部166的部分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是包括太阳齿轮S3、小齿轮P3、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3的行星架CA3以及通过小齿轮P3与太阳齿轮S3相啮合的齿圈R3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二变速部166的部分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是包括太阳齿轮S4、彼此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4、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4的行星架CA4以及通过小齿轮P4与太阳齿轮S4相啮合的齿圈R4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二变速部166中,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构成第一转动元件RE1。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连接在一起以构成第二转动元件RE2。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齿圈R4构成第三转动元件RE3,以及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连接在一起以构成第四转动元件RE4。变速器154还包括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第一离合器C1是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四转动元件RE4相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元件。第二离合器C2是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二转动元件RE2相连接的第二离合器元件。第三离合器C3是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相连接的第三离合器元件。第四离合器C4是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四离合器元件。第五离合器C5是选择性地将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五离合器元件。第一制动器B1是选择性地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的第一制动器元件,而第二制动器B2是选择性地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的第二制动器元件。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154中,例如,如图106中所示的,可通过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也就是说,如图106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5.283。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3.605。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47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897。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56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204。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为0.912。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小于第八档速比γ8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83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十档,所述第十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10,例如,大约为0.为0.760。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9.257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大约为4.881。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106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154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466,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58,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04,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09,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30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0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097,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098,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093。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6.956,这是较大的数值。
另外,作为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尽管用于每个档的接合操作不改变,但是通过适当地设定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ρ1到ρ4可获得诸如图107中所示的那些档。在根据图107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154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5.690、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3.689、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492、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1.897、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562、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187、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为0.919、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为0.843、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为0.777、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10.194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5.375。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42,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0,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14,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14,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316,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187,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088,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090、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086。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7.326,这是较大的数值。通过以这种方式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将总速比范围设定得比图106中所示的总速比范围更宽。
在图108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齿圈R2、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行星架CA2、线Y3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太阳齿轮S1、以及线Y4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太阳齿轮S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166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
当使用列线图表示时,在该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54的第一变速部164中,连接在一起并且作为四个转动元件中之一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齿圈R2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连接在一起并且作为四个转动元件中另一个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行星架CA2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一体地设置,因此起到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相似的作用。作为四个转动元件中另一个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太阳齿轮S1被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以使得不会相对于其转动。作为四个转动元件另一个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太阳齿轮S2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一体地设置,因此起到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类似的作用。另外,在变速器154的第二变速部166中,第一转动元件RE1(S3)通过第三离合器C3被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通过第四离合器C4被选择性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通过第五离合器C5被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以及通过第一制动器B1被选择性地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此外,第二转动元件RE2(CA3、CA4)通过第二离合器C2被选择性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并且通过第二制动器B2被选择性地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另外,第三转动元件RE3(R4)与作为输出转动元件的输出轴36一体地设置,因此起到与输出转动元件相似的作用。另外,第四转动元件RE4(R3、S4)通过第一离合器C1被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
在图108中的列线图中,在第一档中,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st)表示,在点(1st)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三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3rd)表示,在点(3r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四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4th)表示,在点(4th)处,水平线X2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五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5th)表示,在点(5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六档中,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6th)表示,在点(6th)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七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7th)表示,在点(7th)处,水平线X3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八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8th)表示,在点(8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九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9th)表示,在点(9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十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0th)表示,在点(10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一倒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1)表示,在点(Rev1)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倒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2)表示,在点(Rev2)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一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五离合器C5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九档。因此,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一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54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
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一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54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五离合器C5实现第十档。因此,除能够实现十个前进档以外,能优选地以密集的速比将第九档和第十档之间的级设定得较小。
而且,第二变速部16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构成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构成第二转动元件RE2,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齿圈R4构成第三转动元件RE3,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构成第四转动元件RE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154。
这里,作为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如图109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54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110是与图109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109和图110中所示的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109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109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5.69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3.68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49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897。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56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187。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919。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小于第八档速比γ8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843。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10.194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大约为5.375。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另外,在根据图109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154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42,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0,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14,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14,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316,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187,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088,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090。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6.748,这是较大的值。
在图110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6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太阳齿轮S1、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齿圈R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166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
在图110中的列线图中,在第一档中,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st)表示,在点(1st)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三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3rd)表示,在点(3r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四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4th)表示,在点(4th)处,水平线X2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五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5th)表示,在点(5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六档中,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6th)表示,在点(6th)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七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7th)表示,在点(7th)处,水平线X3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八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8th)表示,在点(8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九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9th)表示,在点(9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一倒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1)表示,在点(Rev1)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倒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2)表示,在点(Rev2)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二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五离合器C5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因此,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二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54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二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54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能优选地以密集的速比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设定得较小。
另外,作为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如图111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54可获得十一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112是与图111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111和图112中所示的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111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一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一档“11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111中所示的,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9.854。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例如大约为5.690的速比γ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3.68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2.49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897。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56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187。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小于第八档速比γ8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919。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十档,所述第十档具有小于第九档速比γ9的速比γ10,例如,大约为0.843。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十一档,所述第十一档具有最小的速比γ11,例如,大约为0.777。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10.194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大约为5.375。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56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58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另外,在根据图111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154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732,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542,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480,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314,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214,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316,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187,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088,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090,以及第十档的速比γ10与第十一档的速比γ11的比率(=γ10/γ11)为1.086。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一档的速比γ11的比率(=γ1/γ11)为12.688,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112中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6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166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图106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
在图112中的列线图中,在第一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st)表示,在点(1st)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档中,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2nd)表示,在点(2nd)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三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3rd)表示,在点(3rd)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四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4th)表示,在点(4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五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5th)表示,在点(5th)处,水平线X2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六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6th)表示,在点(6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七档中,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这导致第四转动元件RE4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7th)表示,在点(7th)处,连接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8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八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8th)表示,在点(8th)处,水平线X3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九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9th)表示,在点(9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十档中,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0”。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0th)表示,在点(10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十一档中,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1”。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11th)表示,在点(11th)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1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一倒档中,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在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同的速度下转动。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1)表示,在点(Rev1)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2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在第二倒档中,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这导致第一转动元件RE1的转动速度为“1”。同时,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这导致第二转动元件RE2的转动速度为“0”。因此,输出轴36的转动速度由点(Rev2)表示,在点(Rev2)处,连接竖直线Y5与水平线X3的交叉点和竖直线Y6与水平线XZ的交叉点的直线与竖直线Y7相交。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三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五离合器C5和第二制动器B2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五离合器C5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而建立第八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而建立第九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而建立第十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和C2第五离合器C5而建立第十一档。因此,除能够实现十一个前进档以外,第八档和第十一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而被优选地设定得较小。
另外,在传统4WD车辆等中,分动器(transfer)容纳有低档或高档切换机构,以使得当在恶劣路面上行驶时或当在使车辆从泥浆中走出时使用低于“1st”的低档。该切换机构增加了分动器的尺寸,这既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又妨碍了安装性。在该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可将第一档设定得极低,这排除了对该分动器切换机构的需要,从而能够使得分动器更简单并且重量更轻。
图113是本发明第十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68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14和115是示出了变速器168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16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174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68在结构方面与图105中所示的变速器154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154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68的部分。
如图113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174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0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174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2是包括太阳齿轮S2、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174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2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防止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2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此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2的齿圈R2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0的齿圈R1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174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166,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166。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168中,如图114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根据图114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16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5.283、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3.605、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472、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1.897、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569、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024、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912、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830、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760、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9.257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4.881。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466,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58,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04,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09,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30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0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097,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098、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093。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6.956,这是较大的数值。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0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2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另外,作为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尽管每个档的接合操作不改变,但是通过适当地设定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ρ1到ρ4,变速器168可获得诸如图115中所示的那些档。在根据图115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16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5.690、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3.689、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492、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1.897、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562、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187、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919、第九档的速比一大约为0.843、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777、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10.194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5.375。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42,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0,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14,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14,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316,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187,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088,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090、以及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086。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7.326,这是较大的数值。通过以这种方式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将总速比范围设定得比图114中所示的总速比范围更宽。
在图116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7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2的行星架CA2、线Y2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2的齿圈R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2的太阳齿轮S2、以及线Y4表示用作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0的齿圈R1。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16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例如上述图108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这里,作为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如图117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168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118是与图117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117和图118中所示的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117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如图117中所示的,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档,所述第一档具有最大的速比γ1,例如,大约为5.690。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五离合器C5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二档,所述第二档具有小于第一档速比γ1的速比γ2,例如,大约为3.689。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三档,所述第三档具有小于第二档速比γ2的速比γ3,例如,大约为2.49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四档,所述第四档具有小于第三档速比γ3的速比γ4,例如,大约为1.897。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五档,所述第五档具有具有小于第四档速比γ4的速比γ5,例如,大约为1.562。
另外,第一离合器C1被接合以将第四转动元件RE4,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六档,所述第六档具有小于第五档速比γ5的速比γ6,例如,大约为1.187。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从而建立第七档,所述第七档具有小于第六档速比γ6的速比γ7,例如,大约为1.000。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从而建立第八档,所述第八档具有小于第七档速比γ7的速比γ8,例如,大约为0.919。
另外,第二离合器C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与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一制动器B1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九档,所述第九档具有小于第八档速比γ8的速比γ9,例如,大约为0.843。
另外,第三离合器C3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一倒档“R1”,所述倒档“R1”具有大约为10.194的速比γR1。
另外,第四离合器C4被接合以将第一转动元件RE1即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相连接,而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以将第二转动元件RE2,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保持于变速箱16,从而建立第二倒档“R2”,所述倒档“R2”具有小于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的速比γR2,例如,大约为5.375。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0的齿数比ρ1、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2的齿数比ρ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数比ρ3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齿数比ρ4被设计得可实现前述速比。
在根据图117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而获得档的变速器168中,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42,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0,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14,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214,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316,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187,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088,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090。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1/γ9)为6.748,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118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74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0的齿圈R1、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0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2的太阳齿轮S2、线Y3表示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2的齿圈R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0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2的行星架CA2。另外,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二变速部166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相当于第一转动元件RE1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二转动元件RE2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相当于第三转动元件RE3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连接在一起并相当于第四转动元件RE4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的太阳齿轮S4。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18中所示的列线图与图110中所示的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二修正示例,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制动器B2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五离合器C5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一制动器B1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建立第七档,以及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建立第八档。因此,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68能够实现八个前进档。
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第二修正示例的变速器168还能够通过接合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实现第九档。因此,除能够实现九个前进档以外,能优选地以密集的速比将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设定得较小。
图119是本发明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69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20是示出了变速器169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21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175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69在结构方面与图113中所示的变速器168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168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69的部分。
在第一变速部175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73之间的连接关系与上述变速器168的第一变速部174中的等同,因此第一变速部175基本为等效的第一变速部。然而,在上述变速器168中,第四离合器C4和第五离合器C5被设在第一变速部174与第二变速部166之间。与之相反,在该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69中,第四离合器C4和第五离合器C5被设置得靠近于第一变速部175。也就是说,变速器169被构造成将离合器适当地分布。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169中,如图120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一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一档“11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本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69的每个档的接合操作以及速比与上述图111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121的列线图中,由于其连接关系与上述变速器168中的那些基本相同的,因此第一变速部175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与图118中的那些相同。另外,由于第二变速部166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第二变速部166的竖直线Y5到Y9也与图118中的那些相同。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21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112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因此,在该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69中,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十一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八档和第十一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设定得较小。而且,通过将离合器均匀地布置在变速器169中可简化变速器169中的结构。
另外,在传统4WD车辆等中,分动器容纳有低档或高档切换机构,以使得当在恶劣路面上行驶时或当在车辆从泥浆中走出时使用低于“1st”的低档。该切换机构增加了分动器的尺寸,这既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又妨碍了安装性。然而,在该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中,可将第一档设定得极低,这排除了对该分动器切换机构的需要,从而能够使得分动器更简单并且重量更轻。
图122是本发明第十二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76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23是示出了变速器176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24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182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76在结构方面与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66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66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76的部分。
如图122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182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182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是包括太阳齿轮S2、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在该第一变速部182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的小齿轮P1具有大于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的小齿轮P2的直径。而且,那些小齿轮P1和P2相互一体地形成,形成塔式小齿轮SP。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的行星架CA2是单个单元并且省略掉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的齿圈R2。
在第一变速部182中,如上所述的,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所共有的行星架CA1(CA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防止行星架CA1(CA2)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的太阳齿轮S1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另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因此用作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似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的齿圈R1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用作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似的第二中间输出元件。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182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176中,如图123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根据图123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获得档的变速器176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4.917、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3.290、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2.222、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1.645、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409、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000、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0.825、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649、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574、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3.047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1.852。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二档的速比γ2的比率(=γ1/γ2)为1.511,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2/γ3)为1.481,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1,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167,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33,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244,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12,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271、以及
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131。因此,每个速比γ以基本相同的比率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1/γ10)为8.655,这是较大的数值。
在图124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82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作为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的太阳齿轮S1、线Y2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的太阳齿轮S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的齿圈R1。另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的齿圈R2的转动速度由交替的长短虚线表示。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24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例如上述图1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十二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变速部182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的行星架CA2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的太阳齿轮S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因此,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的太阳齿轮S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同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的齿圈R1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176。
图125是本发明第十三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84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26是示出了变速器184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27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190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84在结构方面与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66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66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86的部分。
如图125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190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86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190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是包括太阳齿轮S2、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在该第一变速部190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86的小齿轮P1具有大于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的小齿轮P2的直径。而且,那些小齿轮P1和P2相互一体地形成,形成塔式小齿轮SP。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8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的行星架CA2是单个单元并且省略掉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86的齿圈R1。
在第一变速部190中,如上所述的,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86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所共有的行星架CA1(CA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防止行星架CA1(CA2)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86的太阳齿轮S1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另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因此用作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似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另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的齿圈R2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用作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似的第二中间输出元件。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190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184中,如图126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127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90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作为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86的太阳齿轮S1、线Y2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的太阳齿轮S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8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的齿圈R2。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86的齿圈R1的转动速度由交替的长短虚线表示。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27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例如上述图1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十三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变速部190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86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86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的行星架CA2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86的太阳齿轮S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因此,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的太阳齿轮S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同时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8的齿圈R2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184。
图128是本发明第十四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192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29是示出了变速器192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30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198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92在结构方面与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66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66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92的部分。
如图128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198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198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是包括太阳齿轮S2、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在该第一变速部198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的小齿轮P1具有大于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的小齿轮P2的直径。而且,那些小齿轮P1和P2相互一体地形成,形成塔式小齿轮SP。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的行星架CA2是单个单元并且省略掉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的齿圈R1。
在第一变速部198中,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防止太阳齿轮S2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的齿圈R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而且,如上所述的,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所共有的行星架CA1(CA2)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因此用作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似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的太阳齿轮S1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用作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似的第二中间输出元件。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198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192中,如图129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130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198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作为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的齿圈R2、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的行星架CA2、线Y3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的太阳齿轮S2、以及线Y4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的太阳齿轮S1。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的齿圈R1的转动速度由交替的长短虚线表示。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30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例如上述图1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十四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变速部198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的太阳齿轮S2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转动元件,并且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的齿圈R2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因此,一个转动元件,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的行星架CA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同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的太阳齿轮S1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192。
图131是本发明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0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32是示出了变速器200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33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206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00在结构方面与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66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66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00的部分。
如图131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206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206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是包括太阳齿轮S2、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在该第一变速部206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的小齿轮P1具有大于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的小齿轮P2的直径。而且,那些小齿轮P1和P2相互一体地形成,形成塔式小齿轮SP。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的行星架CA2是单个单元并且省略掉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的齿圈R2。
在第一变速部206中,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防止太阳齿轮S2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的齿圈R1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而且,如上所述的,为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所共有的行星架CA1(CA2)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因此用作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似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的太阳齿轮S1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用作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似的第二中间输出元件。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206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200中,如图132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133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206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作为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的齿圈R1、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的行星架CA2、线Y3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的太阳齿轮S2、以及线Y4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的太阳齿轮S1。另外,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的齿圈R2的转动速度由交替的长短虚线表示。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33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例如上述图1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变速部20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的太阳齿轮S2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转动元件,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的齿圈R1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因此,一个转动元件,即,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的行星架CA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同时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的太阳齿轮S1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192。
图134是本发明第十六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1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35是示出了变速器210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36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216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10在结构方面与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66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66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10的部分。
如图134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216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216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是包括太阳齿轮S2、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216中,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的齿圈R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防止齿圈R2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的齿圈R1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另外,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因此用作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似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另外,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的行星架CA2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用作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似的第二中间输出元件。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216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200中,如图135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136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216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的行星架CA2、线Y2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的齿圈R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的太阳齿轮S2、以及线Y4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的齿圈R1。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36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例如上述图16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十六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变速部21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的齿圈R2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的齿圈R1连接于输入轴22。因此,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的太阳齿轮S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的行星架CA2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210。
图137是本发明第十七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2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38是示出了变速器220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39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226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20在结构方面与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66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66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20的部分。
如图137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226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226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是包括太阳齿轮S2、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226中,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的齿圈R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防止齿圈R2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的行星架CA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的行星架CA1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因此用作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似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另外,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用作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似的第二中间输出元件。这种结构致使第一变速部226通过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减慢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并且将所减慢的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并且通过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使得来自于输入轴22的转动反向并且将所述反向转动传递到第二变速部64。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220中,如图138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图139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226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的行星架CA2、线Y2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的齿圈R2、线Y3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的太阳齿轮S2、以及线Y4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的齿圈R1。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39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例如上述图16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十七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变速部22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的齿圈R2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连接于输入轴22。因此,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的行星架CA1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的太阳齿轮S2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220。
图140是本发明第十八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3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41是示出了变速器230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42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236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30在结构方面与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66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66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30的部分。
如图140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236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236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是包括太阳齿轮S2、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236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的齿圈R2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这防止它们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的太阳齿轮S1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依照这种结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的行星架CA2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因此用作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似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而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用作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似的第二中间输出元件。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230中,如图141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30的档的接合操作以及速比与使用图23所述的那些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142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236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的齿圈R2、线Y3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的太阳齿轮S1。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42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2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因此,依照该第十八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也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设定得较小。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十八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变速部23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的齿圈R2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的太阳齿轮S1连接于输入轴22。因此,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的行星架CA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的太阳齿轮S2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230。
这里,作为第十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如图143中所示的,通过响应于来自于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230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获得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等同的作用。另外,图144是与图143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143和图144中所示的第十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143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可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用于建立所述档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以及所述档的速比与使用图17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144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透视图中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236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142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另外,在图143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用于建立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与上述使用图17所述的相同。因此,基于转动元件,列线图也与之相对应。因此,图144中的列线图与图18中所示的列线图相同。
因此,依照第十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也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九档和第十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设定得较小。
图145是本发明第十九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4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46是示出了变速器240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47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246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40在结构方面与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66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66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40的部分。
如图145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246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是包括太阳齿轮S1、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246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是包括太阳齿轮S2、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246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的齿圈R1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防止齿圈R1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的齿圈R2被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依照这种结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的行星架CA2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因此用作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似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而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用作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似的第二中间输出元件。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240中,如图146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九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九档“9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40的档的接合操作以及速比与使用图25所述的那些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
在图147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246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的齿圈R1、线Y3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的齿圈R2。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47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26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因此,依照该第十九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也可获得九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更具体地说,第八档和第九档之间的级能够以密集的速比被设定得较小。
以这种方式,依照第十九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变速部246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的齿圈R1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的齿圈R1连接于输入轴22。因此,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的行星架CA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的行星架CA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的太阳齿轮S2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实用变速器240。
图148是本发明第二十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5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49是示出了变速器250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50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一变速部256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50在结构方面与图12中所示的变速器66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66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50的部分。
如图148中所示的,构成第一变速部256的部分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是包括太阳齿轮S1、小齿轮P1、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1的行星架CA1以及通过小齿轮P1与太阳齿轮S1相啮合的齿圈R1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一变速部256的部分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是包括太阳齿轮S2、小齿轮P2、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2的行星架CA2以及通过小齿轮P2与太阳齿轮S2相啮合的齿圈R2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一变速部256中,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行星架CA1一体地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从而防止行星架CA1相对于变速箱16转动。另外,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齿圈R2被一体地连接于作为输入转动元件的输入轴22。依照这种结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行星架CA2一体地连接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因此用作与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相似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另外,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齿圈R1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太阳齿轮S2一体地连接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用作与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相似的第二中间输出元件。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250中,如图149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一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一档“11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在根据图149中所示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建立档的变速器250中,第一档的速比γ1大约为5.128、第二档的速比γ2大约为3.601、第三档的速比γ3大约为3.060、第四档的速比γ4大约为2.259、第五档的速比γ5大约为1.694、第六档的速比γ6大约为1.444、第七档的速比γ7大约为1.239、第八档的速比γ8大约为1.000、第九档的速比γ9大约为0.853、第十档的速比γ10大约为0.704、第十一档的速比γ11大约为0.619、第一倒档的速比γR1大约为4.024以及第二倒档的速比γR2大约为2.375。此外,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三档的速比γ3的比率(=γ1/γ3)为1.676,第二档的速比γ2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2/γ4)为1.594,第三档的速比γ3与第四档的速比γ4的比率(=γ3/γ4)为1.354,第四档的速比γ4与第五档的速比γ5的比率(=γ4/γ5)为1.333,第五档的速比γ5与第六档的速比γ6的比率(=γ5/γ6)为1.174,第六档的速比γ6与第七档的速比γ7的比率(=γ6/γ7)为1.165,第七档的速比γ7与第八档的速比γ8的比率(=γ7/γ8)为1.239,第八档的速比γ8与第九档的速比γ9的比率(=γ8/γ9)为1.173、第九档的速比γ9与第十档的速比γ10的比率(=γ9/γ10)为1.212、以及第十档的速比γ10与第十一档的速比γ11的比率(=γ10/γ11)为1.137。因此,速比γ以良好平衡的方式改变。另外,总速比范围,即,第一档的速比γ1与第十一档的速比γ11的比率(=γ1/γ11)为8.288,这是较大的数值。这里,为了使得行星齿轮组获得前述速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齿数比ρ1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63、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齿数比ρ2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389、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58的齿数比ρ3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528、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60的齿数比ρ4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21。
在图150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1到Y4表示第一变速部256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1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太阳齿轮S2、线Y2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行星架CA1、线Y3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行星架CA2、以及线Y4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齿圈R2。另外,表示第二变速部64的部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与图14中所示的相同。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50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90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因此,依照该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十一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以良好平衡的方式设定档之间的速比级。
此外,依照该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变速部25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行星架CA1总是连接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太阳齿轮S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齿圈R2连接于输入轴22。因此,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行星架CA2用作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齿圈R1和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太阳齿轮S2用作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图151是本发明第二十一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6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52是示出了变速器260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53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二变速部266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60在结构方面与图74中所示的变速器138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138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60的部分。
如图151中所示的,构成第二变速部266的部分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是包括太阳齿轮S3、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3、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3的行星架CA3以及通过小齿轮P3与太阳齿轮S3相啮合的齿圈R3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二变速部266的部分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是包括太阳齿轮S4、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4、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4的行星架CA4以及通过小齿轮P4与太阳齿轮S4相啮合的齿圈R4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二变速部266中,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太阳齿轮S3形成第一转动元件RE1。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行星架CA4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第二转动元件RE2。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齿圈R4形成第三转动元件RE3,并且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太阳齿轮S4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第四转动元件RE4。变速器260还包括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第一离合器C1是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四转动元件RE4相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元件。第二离合器C2是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二转动元件RE2相连接的第二离合器元件。第三离合器C3是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相连接的第三离合器元件。第四离合器C4是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四离合器元件。第五离合器C5是选择性地将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五离合器元件。第一制动器B1是选择性地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的第一制动器元件,而第二制动器B2是选择性地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的第二制动器元件。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260中,如图152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一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一档“11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本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60的所述档的接合操作以及速比与上述使用图149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而且,为了使得行星齿轮组获得前述速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数比ρ1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63、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数比ρ2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10、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齿数比ρ3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72、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齿数比ρ4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71。
在图153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一变速部266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作为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太阳齿轮S4。另外,表示第一变速部144的部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与图80中所示的相同。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53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150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因此,依照该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十一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以良好平衡的方式设定档之间的速比级。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制动器B2沿径向方向被布置于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齿圈R3的外部,因此离轴向中心较远。因此,例如,当变速器处于第一档“1st”并且第二制动器B2被接合时,甚至当接合时的制动反作用力相当小时第二制动器B2也能够被接合。
另外,依照该示例性实施例,第二变速部266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第一转动元件RE1是由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太阳齿轮S3形成的,第二转动元件RE2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行星架CA4形成的。第三转动元件RE3是由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齿圈R4形成的,以及第四转动元件RE4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太阳齿轮S4形成的。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另外,作为第二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如图154中所示的,可通过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260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155是与图154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154和图155中所示的第二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154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另外,为了使得行星齿轮组获得图154中所示的速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数比ρ1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580、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数比ρ2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63、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齿数比ρ3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515、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齿数比ρ4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71。
在图155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其中的透视图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4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266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153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因此,基于所述转动元件,图155中所示的列线图也与上述图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因此,依照该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以良好平衡的方式设定档之间的速比级。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图156是本发明第二十二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7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57是示出了变速器270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58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二变速部276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70在结构方面与图74中所示的变速器138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138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70的部分。
如图156中所示的,构成第二变速部276的部分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是包括太阳齿轮S3、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3、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3的行星架CA3以及通过小齿轮P3与太阳齿轮S3相啮合的齿圈R3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二变速部276的部分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是包括太阳齿轮S4、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4、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4的行星架CA4以及通过小齿轮P4与太阳齿轮S4相啮合的齿圈R4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二变速部276中,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行星架CA3形成第一转动元件RE1。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行星架CA4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第二转动元件RE2。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齿圈R4形成第三转动元件RE3,并且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太阳齿轮S4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第四转动元件RE4。变速器270还包括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第一离合器C1是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四转动元件RE4相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元件。第二离合器C2是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二转动元件RE2相连接的第二离合器元件。第三离合器C3是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相连接的第三离合器元件。第四离合器C4是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四离合器元件。第五离合器C5是选择性地将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五离合器元件。第一制动器B1是选择性地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的第一制动器元件,而第二制动器B2是选择性地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的第二制动器元件。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270中,如图157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一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一档“11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本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70的所述档的接合操作以及速比与上述使用图149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另外,为了使得行星齿轮组获得前述速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数比ρ1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63、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数比ρ2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10、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齿数比ρ3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528、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齿数比ρ4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71。
在图158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一变速部276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作为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行星架CA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太阳齿轮S4。另外,表示第一变速部144的部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与图80中所示的相同。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58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上述图150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因此,依照该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十一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以良好平衡的方式设定档之间的速比级。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另外,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变速部276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第一转动元件RE1是由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行星架CA3形成的,第二转动元件RE2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行星架CA4形成的,第三转动元件RE3是由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齿圈R4形成的,以及第四转动元件RE4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太阳齿轮S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太阳齿轮S4形成的。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另外,作为第二十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如图159中所示的,可通过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变速器270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另外,图160是与图159相对应的列线图,其中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图159和图160中所示的第二十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正示例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以及列线图。
如图159中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图中所示的,通过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档“10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另外,为了使得行星齿轮组获得前述速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数比ρ1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580、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数比ρ2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63、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齿数比ρ3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85、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齿数比ρ4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71。
在图160中所示的列线图中,由于其中的透视图相同,因此表示第一变速部144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和表示第二变速部276的组件的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与上述图158中所示的相同的转动元件。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60中所示的列线图也与上述图4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因此,依照该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十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以良好平衡的方式设定档之间的速比级。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图161是本发明第二十三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8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62是示出了变速器280中档和用于建立那些档所需的摩擦接合装置的操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63是示出了每个档中转动元件的转动速度的列线图。除第二变速部286的结构以外,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80在结构方面与图74中所示的变速器138相似,因此通过该示例性实施例可获得与从前述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等效的作用。在下文中,将描述与变速器138的部分不同的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280的部分。
如图161中所示的,构成第二变速部286的部分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2是包括太阳齿轮S3、小齿轮P3、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3的行星架CA3以及通过小齿轮P3与太阳齿轮S3相啮合的齿圈R3的单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同样构成第二变速部286的部分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84是包括太阳齿轮S4、相互啮合的多组小齿轮P4、能自转并能公转地支撑小齿轮P4的行星架CA4以及通过小齿轮P4与太阳齿轮S4相啮合的齿圈R4的双小齿轮类型的行星齿轮组。
在第二变速部286中,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2的太阳齿轮S3形成第一转动元件RE1。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2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84的行星架CA4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第二转动元件RE2。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2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84的齿圈R4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第三转动元件RE3,并且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84的太阳齿轮S4形成第四转动元件RE4。变速器280还包括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第一离合器C1是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四转动元件RE4相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元件。第二离合器C2是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二转动元件RE2相连接的第二离合器元件。第三离合器C3是选择性地将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相连接的第三离合器元件。第四离合器C4是选择性地将输入轴2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四离合器元件。第五离合器C5是选择性地将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的第五离合器元件。第一制动器B1是选择性地将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作为非转动元件的变速箱16的第一制动器元件,而第二制动器B2是选择性地将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变速箱16的第二制动器元件。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变速器280中,如图162中所示的,可通过例如响应于来自ECU42的指令同时接合从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以及第二制动器B2中选择出来的两个液压摩擦接合装置而选择性地建立十一个前进档,即,第一档“1st”到第十一档“11th”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倒档,即,第一倒档“R1”或第二倒档“R2”,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每个档来说以基本相同比率改变的速比γ(=输入轴转动速度NIN/输出轴转动速度NOUT)。
本示例性实施例所涉及的变速器280的所述档的接合操作以及速比与上述使用图149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赘述。因此,为了使得行星齿轮组获得前述速比,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40的齿数比ρ1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63、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42的齿数比ρ2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10、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2的齿数比ρ3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421、以及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84的齿数比ρ4被设定为例如大约0.529。
在图163中所示的列线图中,四条竖直线Y5到Y8表示第一变速部286的组件。在图中从左到右,线Y5表示作为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2的太阳齿轮S3、线Y6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2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84的行星架CA4、线Y7表示连接在一起以构成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2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84的齿圈R4、以及线Y8表示作为另一个转动元件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84的太阳齿轮S4。另外,表示第一变速部144的部件的四条竖直线Y1到Y4与图80中所示的相同。因此,基于这些转动元件,图163中所示的列线图与例如上述图150中所示的列线图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因此,依照该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接合离合器和制动器并且适当地设定每个行星齿轮组的齿数比,可获得十一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并且可以良好平衡的方式设定档之间的速比级。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另外,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变速部28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2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84。第一转动元件RE1是由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2的太阳齿轮S3形成的,第二转动元件RE2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2的行星架CA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84的行星架CA4形成的,第三转动元件RE3是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2的齿圈R3和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84的齿圈R4形成的,以及第四转动元件RE4是由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84的太阳齿轮S4形成的。因此,能够提供用于车辆的实用多档变速器。
尽管在文中已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可以其他改变和修正实施本发明。
例如,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4等中,获得了多个档,例如,第一档到第十档、第一倒档以及第二倒档。然而,或者,可使用来自于那些档中的适当档执行换档(变速)。
另外,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4等中,可使用预设的第一档到第十档中的任意八个档执行换档,因此获得八个前进档。当然也可使用第一倒档和第二倒档中的一个作为倒档。
此外,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4等中,发动机10和液力变矩器20通过曲轴12直接连接。然而,或者,可通过例如预定齿轮或带等可操作性地连接它们。此外,它们无需必须布置在公共轴上。另外,也可作为原动机提供电动机。
而且,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变速器14等中,可以与第一离合器C1到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中任意一个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设置单向离合器,并且换档控制变得更为简单,这是有利的。另外,可取代第一离合器C1到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中任意一个使用单向离合器。即使在这样做时,仍然可实现换档。
另外,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锁止离合器18的液力变矩器20作为液力传动装置被设在发动机10和输入轴22之间。然而,不一定非得提供锁止离合器18。另外。可提供液力耦合器、磁粉式电磁离合器或单或多盘液压离合器取代液力变矩器20。
另外,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列线图中,竖直线Y1到Y8或Y1到Y10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布置的。然而,或者,可按从右到左的顺序布置它们。另外,相当于转动速度“1”的水平线X2被布置在相当于转动速度“0”的水平线XZ的上方。然而,或者,水平线X2可被布置在水平线XZ的下方。
另外,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诸如第一离合器C1到第五离合器C5、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等液压摩擦接合装置作为接合元件。然而,或者,可使用诸如电磁离合器或磁粉式离合器的电磁类型接合装置。
虽然已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示例性实施例或结构。与之相反,本发明意在覆盖各种修正和等效设置。另外,虽然以示例性的各种组合和结构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元件,但是包含更多、更少或仅一个元件的其他组合和结构也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

Claims (31)

1.一种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所述多档变速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变速部,所述第一变速部具有减慢和传递来自于输入转动元件(22)的转动的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以及使来自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的转动反向并传递该转动的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第二变速部,所述第二变速部包括由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行星齿轮组的一些太阳齿轮、行星架和齿圈构成的四个转动元件;
第一离合器元件(C1),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四转动元件(RE4)连接在一起;
第二离合器元件(C2),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与第二转动元件(RE2)连接在一起;
第三离合器元件(C3),所述第三离合器元件(C3)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与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
第四离合器元件(C4),所述第四离合器元件(C4)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与所述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
第五离合器元件(C5),所述第五离合器元件(C5)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与所述第一转动元件(RE1)连接在一起;
第一制动器元件(B1),所述第一制动器元件(B1)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转动元件(RE1)保持于非转动元件(16);
第二制动器元件(B2),所述第二制动器元件(B2)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转动元件(RE2)保持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
其中,在可由直线表示四个转动元件的转速的列线图上,按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顺序,将所述四个转动元件作为第一转动元件(RE1)、第二转动元件(RE2)、第三转动元件(RE3)以及第四转动元件(RE4)。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离合器元件(C2)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九档。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离合器元件(C2)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九档。
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所述第五离合器元件(C5)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离合器元件(C2)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九档。
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所述第五离合器元件(C5)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离合器元件(C2)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九档。
6.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离合器元件(C2)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九档。
7.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所述第五离合器元件(C5)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离合器元件(C2)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八档;以及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九档。
8.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离合器元件(C2)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八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九档;以及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十档。
9.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所述第五离合器元件(C5)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离合器元件(C2)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八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九档;以及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十档。
10.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离合器元件(C2)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八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九档;以及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十档。
11.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所述第五离合器元件(C5)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离合器元件(C2)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八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九档;以及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十档。
1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接合所述第五离合器元件(C5)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一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制动器元件(B2)而建立第二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三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四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五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六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元件(C1)和第二离合器元件(C2)而建立第七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四离合器元件(C4)而建立第八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三离合器元件(C3)而建立第九档;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一制动器元件(B1)而建立第十档;以及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元件(C2)和第五离合器元件(C5)而建立第十一档。
13.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38、144、174、175)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140、170、171)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6、142、172、173),其中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2)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14.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72)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68)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0),其中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2)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或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15.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80、152、164)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76、148、156)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78、150、158),其中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2)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或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16.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104)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00)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02),其中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2)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或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或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17.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128)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24)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26),其中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2)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或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18.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182)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其中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19.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190)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78)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80),其中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2)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20.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198)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194)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196),其中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单个转动元件,并且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2)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单个转动元件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21.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20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02)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04),其中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单个转动元件,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单个转动元件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22.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21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12)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14),其中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2)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23.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22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22)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24),其中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2)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与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连接在一起并且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24.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23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32)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34),其中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2)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25.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246)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42)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44),其中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1)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1)与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2)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2)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2)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26.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部(25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和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其中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行星架(CA1)总是连接于所述非转动元件(16),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齿圈(R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太阳齿轮(S2)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太阳齿轮(S1)与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齿圈(R2)连接于所述输入转动元件(22),以使得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行星架(CA2)用作所述第一中间输出元件(32),而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前置行星齿轮组(252)的齿圈(R1)和所述第二前置行星齿轮组(254)的太阳齿轮(S2)用作所述第二中间输出元件(34)。
27.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速部(50)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46)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48),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元件(RE1)是由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3)构成的,所述第二转动元件(RE2)是由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3)和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4)构成的,所述第三转动元件(RE3)是由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3)和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4)构成的,以及所述第四转动元件(RE4)是由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4)构成的。
28.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速部(40)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8)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30),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元件(RE1)是由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3)和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4)构成的,所述第二转动元件(RE2)是由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3)和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4)构成的,所述第三转动元件(RE3)是由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3)构成的,以及所述第四转动元件(RE4)是由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4)构成的。
29.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速部(166)包括单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160)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162),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元件(RE1)是由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3)构成的,所述第二转动元件(RE2)是由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3)和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CA4)构成的,所述第三转动元件(RE3)是由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4)构成的,以及所述第四转动元件(RE4)是由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R3)和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S4)构成的。
30.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速部(266)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元件(RE1)是由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太阳齿轮(S3)构成的,所述第二转动元件(RE2)是由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齿圈(R3)和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行星架(CA4)构成的,所述第三转动元件(RE3)是由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齿圈(R4)构成的,以及所述第四转动元件(RE4)是由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62)的行星架(CA3)和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64)的太阳齿轮(S4)构成的。
31.依照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速部(276)包括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和双小齿轮类型的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元件(RE1)是由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行星架(CA3)构成的,所述第二转动元件(RE2)是由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齿圈(R3)和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行星架(CA4)构成的,所述第三转动元件(RE3)是由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齿圈(R4)构成的,以及所述第四转动元件(RE4)是由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后置行星齿轮组(272)的太阳齿轮(S3)和所述第二后置行星齿轮组(274)的太阳齿轮(S4)构成的。
CN 200510097408 2004-12-28 2005-12-28 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09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81497 2004-12-28
JP381497/2004 2004-12-28
JP127209/2005 2005-04-25
JP177052/2005 2005-06-16
JP244282/2005 2005-08-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6825A true CN1796825A (zh) 2006-07-05
CN100540943C CN100540943C (zh) 2009-09-16

Family

ID=36818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9740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0943C (zh) 2004-12-28 2005-12-28 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40943C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0283C (zh) * 2006-10-31 2010-01-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驱动***的控制设备
CN101839337A (zh) * 2009-03-16 2010-09-2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可选择的单向制动离合器的多级变速器
CN103270338A (zh) * 2010-12-21 2013-08-28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多级变速器
CN106195157A (zh) * 2014-10-16 2016-12-0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多挡位自动变速器
CN106438877A (zh) * 2015-08-05 2017-02-22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装置
CN106812889A (zh) * 2015-12-02 2017-06-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CN107202101A (zh) * 2016-03-16 2017-09-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CN109906323A (zh) * 2016-11-22 2019-06-18 Zf 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机动车的变速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0283C (zh) * 2006-10-31 2010-01-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驱动***的控制设备
CN101839337A (zh) * 2009-03-16 2010-09-2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可选择的单向制动离合器的多级变速器
CN101839337B (zh) * 2009-03-16 2014-08-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可选择的单向制动离合器的多级变速器
CN103270338A (zh) * 2010-12-21 2013-08-28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多级变速器
CN103270338B (zh) * 2010-12-21 2015-10-14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多级变速器
CN106195157A (zh) * 2014-10-16 2016-12-0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多挡位自动变速器
CN106195157B (zh) * 2014-10-16 2019-04-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多挡位自动变速器
CN106438877A (zh) * 2015-08-05 2017-02-22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装置
CN106812889A (zh) * 2015-12-02 2017-06-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CN107202101A (zh) * 2016-03-16 2017-09-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CN107202101B (zh) * 2016-03-16 2021-02-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CN109906323A (zh) * 2016-11-22 2019-06-18 Zf 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机动车的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40943C (zh)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5452C (zh) 用于自动变速装置的变速控制设备
CN1796825A (zh) 用于车辆的多档变速器
CN1926356A (zh) 车辆用驱动***以及控制该车辆用驱动***的方法和装置
CN1547648A (zh) 自动变速器
CN1573167A (zh) 多级变速器
CN1598364A (zh) 六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
CN101031738A (zh) 车辆用自动变速机
CN1793694A (zh) 自动变速装置的六速动力系
CN100343389C (zh) 基因突变检出法
CN1580500A (zh) 涡轮喷嘴的翼面形状
CN1576516A (zh) 涡轮叶片的翼面形状
CN1677286A (zh) 用于移动体的控制***
CN1942690A (zh)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CN101030138A (zh) 应用构架
CN1757155A (zh) 电机驱动设备,安装有该设备的车辆以及存储有使得计算机控制电压转换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576941A (zh) 摄像镜头和摄像装置
CN101036001A (zh) 多挡自动变速器
CN1746538A (zh) 双向具相同或不同传动特性的耦合装置
CN1573173A (zh) 设备的控制装置
CN1759538A (zh) 铰链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便携式终端
CN1241046C (zh) 变焦透镜***
CN1749801A (zh) 广角变焦透镜***
CN1518647A (zh) 磁性流体密封装置
CN1692239A (zh) 自动变速机
CN1727726A (zh) 自动变速装置的六速动力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