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4622A - 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4622A
CN1774622A CN200480010274.3A CN200480010274A CN1774622A CN 1774622 A CN1774622 A CN 1774622A CN 200480010274 A CN200480010274 A CN 200480010274A CN 1774622 A CN1774622 A CN 1774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meter part
cylinder body
dispensing
mentioned
small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102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74622B (zh
Inventor
田岛秀二
平原善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al Bio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al Bio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al Bio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versal Bio Resear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74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4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74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4622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98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involving analyte bound to insoluble magnetic carrier, e.g. using magnetic s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65Multiple transfer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25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cluding sample preparation
    • Y10T436/2575Volumetric liquid transfer

Landscapes

  • Immu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对于多个种类的检查对象物,处理较大容量的流体时,也能提高定量性,并且能够抑制装置规模,有效地利用操作空间的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细径部;粗径部,与该细径部连通并能够收容流体;滑动部,可滑动地设在该粗径部内,并能够通过所述细径部对于该粗径部吸引和吐出流体;连接部,将该滑动部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在用于驱动该滑动部的吸引吐出机构上。

Description

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特别涉及能够处理较大容量(约毫升程度以上)的流体的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可利用于进行处理较大容量的流体时要求高定量性和高精度的检查或处理的领域。特别是对要求与DNA,RNA,mRNA,质体等遗传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糖链等生物物质有关的检查、提取、浓缩、解析、分析的领域,例如在工学、食品、农产、水产、制药、保健卫生、医疗、化学或者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等有用。
本发明对于例如对以由真空采血管提取的大容量的血液的检查或DNA等的提取或浓缩、来自人体等生物体的DNA等的提取或浓缩、食品(饮料、固态物质、肉、蔬菜等)作为对象的DNA等、细菌、病毒、蛋白质等的提取或浓缩等有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分注装置有利用较小容量(数百微升程度至数千微升程度)的多个检体或试剂一并处理操作的分注装置(特许第3,115,501号,国际公开WO96/29602号、国际公开WO97/44671号)。该分注装置,在多个喷嘴上安装具有上述程度的容量的多个吸管接头而使用,除了具有该程度容量的多个容器,还可配置多个未使用或使用过的吸管接头,在上述喷嘴上自动地反复进行吸管接头的安装卸卸而处理较小容量的液体。该分注装置中,为了进行上述吸管接头内的压力的调节来进行吸引吐出,安装在与具有分体设置的柱塞的缸体连通的喷嘴上使用,由此使吸管接头的结构简单化。
如上所述,处理较小容量的流体时,即使不仅配置多个容器,还配置多个吸管接头而反复进行装卸,由于各吸管接头和各容器的容量比较小,因而不会要求很大的操作区域。另外即使分体设置上述吸管接头和缸体也也不会占用很大的体积。
但是对于多个检体等的检查对象物,处理数十毫升程度以上的较大容量的液体时,由于使用如前述一样的用于处理小容量的液体的分注装置时不能一并进行处理,因而只能要把液体分成小部分后进行处理。因而需要反复多次分注而可能较难处理。另外为了自动化而需要配置多个未使用和使用过的吸管接头或多个小容量的容器,因而存在需要庞大的操作区域的问题点。
另外对于把大容量化的吸管接头安装在喷嘴上而使用,用于压力调节的空气量达到该吸管接头全部容量的量、喷嘴的容量的量以及连接在另行设置的缸体上的管的容量的量的总量。考虑到空气等气体的气体与液体相比,容易随着压力或温度而改变,因而存在随着吸管接头的大容量化,将要处理的空气量的增加会使液体的吸引吐出动作的精度恶化的问题点。另外除了大容量的吸管接头,还需要可安装卸卸地配置用于调节该吸管接头内的压力的另行设置的相同程度的大容量的缸体、将要使用的多个大容量的容器以及使整个处理自动化的未使用和使用过的大容量的吸管接头,因而存在需要庞大的操作区域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点而作出的,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即使对于多个种类的检查对象物,处理较大容量(数毫升以上,例如数十至数百毫升程度)的流体,也能够进行定量性优良并且可靠性高的处理。
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即使处理大容量的流体,也能够抑制装置规模,并能够有效地利用操作空间。
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能够可靠地防止检查对象物等引起的交叉污染,此外能够关照操作者的安全并且容易处理。
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价格低廉的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
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对于多种检查对象物,对于较大容量的流体能够进行有效的、迅速的且多样的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课题,第一发明是一种分注用缸体,其中包括:细径部;粗径部,与该细径部连通并能够收容流体;滑动部,可滑动地设在该粗径部内,并能够通过上述细径部相对该粗径部吸引和吐出流体;和连接部,将该滑动部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在用于驱动该滑动部的吸引吐出机构上。
在此优选的是,上述滑动部沿着上述粗径部的轴方向在该粗径部内滑动。并且优选的是,上述连接部设在上述滑动部中向粗径部外侧突出的部分上。上述细径部,其前端部形成能够***位于其外部的容器中的形状及大小,在不会损坏流体的吸引吐出操作的程度下形成得比上述粗径部充分细。另外利用磁性粒子进行处理时,该细径部的直径优选形成为,从该细径部的外侧施加磁场可以在该细径部的内壁吸附上述磁性粒子,并且由此不会对流体的吸引吐出产生堵塞的程度。
该吸引吐出机构指的是设在上述分注用缸体的外侧并通过上述细径部对上述粗径部进行流体的吸引及吐出的机构,优选的是,在该吸引吐出机构的动作部分上连接连接部时,对于上述粗径部,将该粗径部卡定于上述吸引吐出机构的非动作部分上,并且将用于在驱动上述滑动部时防止上述粗径部移动的卡定部直接设在该粗径部上或设在粗径部上所设置的其他部件上。作为这样的卡定部,例如是比该粗径部细而形成在粗径部的外侧面或粗径部的远离上述细径部的一侧的端部上,并且突出设置在贯通上述滑动部的滑动轴的管形部件的外侧面上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凸缘。在该凸缘之间或者该凸缘与其他部件之间嵌入吸引吐出机构的非动作部分上所设置的部件,通过夹持而卡定。
优选的是,上述粗径部靠近上述细径部一侧的粗径部的端部形成前端较细的形状、例如圆台形状,以防止该粗径部内的不期望的液体的残留,并使粗径部和细径部之间的液体的移动流畅地进行。
根据第一发明,在设有滑动部的粗径部上通过细径部直接吸引收容流体。因此,使用该分注用缸体的分注装置中,除了收容流体的该粗径部以外,不需要可收容相同程度体积的空气的另行设置的缸体以及连接它们的管等。
因而吸引吐出液体时进行的分注用缸体内的压力的调节,只要对与细径部的容量和通过滑动部的滑动而变为最小的粗径部容量相当的量的空气进行即可。一般气体的体积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明显变化。但是由于该分注用缸体,作为压力调节对象的气体的量可以与另行设置缸体的情况相比充分地小,因而能够准确并精密地控制液体的吸引量和吐出量,定量性高。
本分注用缸体在进行流体的吸引吐出的粗径部上设有滑动部。因此,在使用该分注用缸体的分注装置中,由于除了该粗径部以外不再需要其他具有相同程度的容量的包括活塞等机构的缸体,或连接它们的管等,因而能够控制该分注装置整体的规模,能够有效地利用操作空间。因而该分注用缸体特别适合于对于多个种类的检查对象物处理较大容量的流体的情况。
另外在分注用缸体上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在用于驱动该滑动部的吸引吐出机构上。因此,滑动部可以通过吸引吐出机构自动地驱动,而不需手动,并且与具有复杂的驱动机构的该吸引吐出机构单独设置并可相对该机构自由装卸,因而能够使结构简单化并且能够廉价而制造。因而可用作一次性使用的分注用缸体,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处理。
由于与吸引吐出的流体即液体、气体接触的部分被限定在该分注用缸体内,因而通过交换该分注用缸体来使用而能够基本完全防止交叉污染而可进行可靠性高的处理。
第二发明是一种分注用缸体,其中,上述滑动部具有在上述粗径部内滑动的活塞和一端部固定设置在上述活塞上的杆,该杆的另一端部上设有上述连接部。
在此优选的是,上述粗径部的端部上,从该粗径部的端部向外侧同轴地而设有管,该管支撑在该端部上并具有使上述杆可动作地贯通其内部程度的直径,使上述活塞不会从粗径部脱离,并且使杆沿着轴线可动作而对其进行保持。上述粗径部的端部或该管上设有由活塞隔开的粗径部的杆侧的空间与外部空气连通的空隙。优选的是,作为上述卡定部,例如在该管上设置凸缘,嵌入到夹在该凸缘和上述粗径部的端部之间的管的侧面而进行夹持,并通过卡定到上述吸引吐出机构的非驱动部上,由此当活塞滑动时阻止该粗径部的移动。上述杆的直径与上述粗径部相比充分地细,因而上述管与粗径部相比也充分细而形成,因而与夹持粗径部本身相比,设置夹持上述管的机构不占空间并能够可靠地进行夹持,而且结构简单。
根据第二发明,由于分注缸体内的滑动部结构简单,因而能够进一步廉价地制造。因而可用作一次性使用的分注用缸体。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交叉污染,可进行可靠性高的处理。另外通过把可动作地保持杆的部分设在粗径部上,可以可靠地进行杆的动作,并且通过把该部分用于卡定粗径部,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安装到吸引吐出机构上。
第三发明是一种分注用缸体,其中,在上述分注用缸体的上述细径部上包围该细径部的上部而在其外侧上设置嵌合部,该嵌合部上嵌合安装有覆盖该细径部的套管的开口部。
优选的是,上述嵌合部通过设在该细径部中的上述粗径部附近,而形成为可以覆盖细径部的整体或大部分。
根据第三发明,通过在该分注用缸体上设置与套管嵌合的嵌合部,能够使套管覆盖细径部而安装。因而进行使用完的分注用缸体的卸除等时能够避免操作者与检体或试剂之间的接触,因而安全。并且套管的安装通过嵌合到嵌合部而进行,因而可通过降下细径部自动地进行,不经过人工,因而容易处理。
第四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注用缸体;上述吸引吐出机构,与上述连接部连接而用于驱动上述滑动部;安装部,将上述粗径部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到该吸引吐出机构并使该粗径部卡定;容器配置区域,能够配置多个容器;和移动部,使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上述分注用缸体可相对上述容器配置区域相对地进行移动,其中,所述分注用缸体包括:细径部;粗径部,与该细径部连通并能够收容流体;滑动部,可滑动地设在该粗径部内,并能够通过上述细径部相对该粗径部吸引和吐出流体;连接部,将该滑动部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在用于驱动该滑动部的吸引吐出机构上。
在此优选的是,“移动部”的移动可在覆盖上述容器配置区域的整个区域的范围进行移动。该移动不仅包括容器之间的移动例如水平方向的移动,还包括用于使细径部相对容器***或拔出的该分注用缸体的升降移动。优选的是,使分注用缸体进行升降移动的升降移动部通过分注用缸体的水平移动部与上述分注用缸体一起移动。
优选的是,“安装部”可自由装卸地安装,以利用上述分注用缸体的上述卡定部而使其卡定到上述吸引吐出机构的非动作部分上。
优选的是,上述容器配置区域上不仅至少包括具有与上述粗径部相同程度的容量的容器,而且还包括具有比该容量小的容量的容器。因而能够进行从具有大容量的对象提取少量物质的处理,例如液体的浓缩或相反的稀释。另外优选的是,多个容器,以上述分注用缸体的个数的行数以及用于收容必要的试剂、检体、洗净液、磁性粒子悬浮液、生成物或者套管的容器、或者反应用的容器等的处理或检查上必要的列数的矩阵形状对容器进行配置。
根据第四发明,具有进行流体的吸引吐出的功能的分注用缸体向大容量分注装置进行安装卸除而使用。因而进行流体的吸引吐出时,除了该分注用缸体以外,不需要具有与该容量相当的容量的使用活塞的缸体、连接管等部件。
因而吸引吐出液体时进行的压力调节,只对上述分注用缸体内的气体即空气的量的与细径部的容量和通过滑动部的滑动而变为最小的粗径部的容量相当的量进行即可。一般气体的体积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容易变化。因此,具有作为压力调节对象的气体的量相比处理的液体量充分地小的结构时,能够进一步准确并精密地确定液体的吸引及吐出量。
另外在本分注装置中使用在进行流体的吸引吐出的粗径部上设有滑动部的分注用缸体。因此,如上所述,在本分注装置上由于除该粗径部以外不再需要其他具有相同程度的体积的包含活塞等机构的其他缸体、或连接它们的管等,因而能够控制该分注装置整体的规模,能够有效地利用操作空间。因而该分注装置特别适合于对于多种种类的检查对象物处理较大容量的流体的情况。
另外由于在本分注装置中能够把与包含液体、气体的流体接触的部分全部更换使用,因而能够大致完全地防止交叉污染而可进行可靠性高的处理。
另外由于通过手动进行缸体的装卸,因而没有必要把未使用或使用完的分注用缸体配置在容器操作区域上。由于缩小了必要的操作区域,因而即使处理多种类的较大容量的液体时,也能够抑制装置规模,并能够有效地利用操作空间。另外对于多种检查对象物,对于较大容量的流体能够进行有效、迅速并多样的处理。
另外通过把收容各种试剂或检体的容器预先配置在容器配置区域上,对于一次处理,能够通过该装置从其开始到最后连贯地完成,因而操作效率高。
第五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设有空隙除去机构,用于除去上述分注用缸体的上述连接部和设在上述吸引吐出机构上并与该连接部连接的被连接部之间的空隙。
由于分注用缸体的连接部是通过操作者的手动与上述吸引吐出机构的被连接部连接的构造,因而在连接部和被连接部之间设置便于操作的空隙。在该空隙存在的状态下将吸引吐出机构的动作传递到该分注用缸体的滑动部时,在连接部和被连接部之间产生松动,因而有可能不能进行准确的流体量的吸引吐出。因而设置用于除去该空隙的空隙除去机构。
根据第五发明,通过在上述分注用缸体的连接部和上述吸引吐出机构的被连接部之间设置空隙,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连接部和被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另外通过设置用于自动地除去该空隙的空隙除去机构,可以除去连接部和被连接部之间的空隙,从而可靠地进行从上述吸引吐出机构至上述滑动部的力的传递。因此,由于能够精密且准确地进行上述分注用缸体的吸引吐出量的控制,因而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处理。
第六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在上述分注用缸体的上述细径部上具有从该细径部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嵌合部,在上述容器配置区域中,除了多个容器外,还以可安装在上述细径部上的状态配置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套管,其通过使开口部嵌合于上述嵌合部而可安装,并覆盖上述分注用缸体的上述细径部。
根据第六发明,在上述容器配置区域上,除了上述容器以外,还排列有覆盖上述分注用缸体的细径部而安装的套管。该套管与该分注用缸体相比具有充分小的体积。因此,不在容器配置区域上排列该分注用缸体本身并使装卸自动化,而是手动进行装卸,并仅使套管的安装自动化,以防止细径部与操作者的手之间的直接接触,由于可以减小分注用缸体的装卸所使用的面积,因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利用操作区域。
第七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在该细径部的可升降移动的路径附近的规定位置设置磁力部,所述磁力部能够对上述分注用缸体的细径部内施加或除去磁场。
优选的是,该磁力部,进而,位于该磁力部能够施加磁场的上述可升降移动的路径上的磁力操作区域,相对容器之间的移动,即相对该分注用缸体的水平方向的移动,设置成随着该分注用缸体移动。由此,对于收容各种内容物的容器,能够通过磁力使磁性粒子吸附在上述细径部的内壁上,而进行磁性粒子的分离。另外优选的是,上述细径部的一部分区域,例如把细径部分成靠近粗径部的上部和远离粗径部的下部时的细径部的上部,比其以外的细径部的区域例如细径部的下部形成得稍粗,并且上述磁力部引起的磁场施加到该区域例如上部。因此,使悬浮在溶液中的磁性粒子受到磁场而吸附到该区域例如上部的内壁上时,可防止磁性粒子引起的堵塞细径部的情况。优选的是,作为上述“规定位置”,是上述细径部相对设在上述容器配置区域上的容器可进行流体的吸引吐出的位置。由此在流体的吸引吐出时能够施加磁场。
根据第七发明,在细径部的可升降移动的路径上,能够向细径部内施加磁场。因而无论粗径部的容量多大,都能够可靠地向该细径部内施加磁场。另外规定位置或磁力操作区域,设在可通过上述分注用缸体进行流体的吸引吐出的位置上,从而能够在流体的吸引吐出时施加磁场,因而能够对于包含在流体中的全部磁性粒子施加磁场,因而效率高。另外由于能够在吸引吐出的同时施加磁场,因而能够迅速地进行处理。
另外通过使用磁性粒子能够迅速并容易地进行目标物质的分离、浓缩、稀释化等多种处理。
第八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具有可用光学方法测量上述分注用缸体内的液体量的光学测量部。
在此优选的是,上述分注用缸体的壁面用透光性或半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另外优选的是,该光学测量部可与该分注用缸体一起向水平方向移动。另外优选的是,该光学测量部可与上述分注用缸体独立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另外优选的是,为了使上述分注用缸体内的液体量的测量变得明了,设置用于向该分注用缸体照射光的照射部。
根据第八发明,由光学方法测量通过分注用缸体进行吸引或吐出动作时的分注用缸体的液体量,从而能够确认进行吸引或吐出后收容或残留的液体量等的吸引吐出动作,因而具有更高的定量性,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处理。
第九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上述光学测量部包括:具有沿着上述分注用缸体的轴方向的光轴的CCD照相机、和反射来自上述分注用缸体的光并使其入射到上述CCD照相机的反射镜。
根据第九发明,通过设置反射镜,能够把来自上述分注用缸体的光改变向CCD照相机的光轴方向。因此,通过把CCD照相机的光轴设定成与上述分注用缸体的轴方向平行,能够抑制装置规模,并能够有效地利用操作区域。
其中作为光学测量部,代替设置CCD照相机和反射镜,也可以夹着上述各分注用缸体而相对每个分注用缸体设置两对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由此检测粗径部和细径部内的液体的有无。在此由于粗径部和细径部上所透过的光的衰减程度不同,因而使各对受光元件的输出电信号等级的阈值的等级不同。通过使该分注用缸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检测该分注用缸体的粗径部和细径部的液体的存在有无而测量液体量。此时与设置CCD照相机和反射镜相比结构更简单,并且也不需要沿着分注用缸体移动的机构,因而能够削减装置规模和制造成本。
第十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上述光学测量装置相对两个以上的上述分注用缸体可相对移动。
一个分注用缸体的容量较大时,不能同时测量两个以上的分注用缸体,因而为了每测量一个或少数分注用缸体而进行移动。
根据第十发明,通过使上述CCD照相机相对所设置的两个以上的上述分注用缸体可相对移动,利用一台CCD照相机,即使对多个大容量的分注用缸体,也能够进行各分注用缸体上必要的部分的照相。
第十一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在配置于上述容器配置区域的容器上贴附用于识别该容器的识别单元,并且具有用于读取贴附在该容器上的识别单元的读取部。
在此作为识别单元例如是条形码。该读取部能够与上述分注用缸体一起移动,或者与分注缸体独立地移动。优选的是,当读取贴附在容器侧面上的识别单元时,可与上述分注用缸体独立而在上下方向移动。读取部的移动也可以与上述光学测量部一起进行或者独立地进行。
根据第十一发明,通过在上述容器上贴附识别单元并读取该识别单元,能够不增加使用者的负担而自动识别收容在容器中的内容物,可进行可靠性高的处理。
第十二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上述识别单元贴附在可相对上述容器自由装卸而设置的标签上。
根据第十二发明,由于识别单元没有贴附在容器本身上,而是贴附在可相对该容器自由装卸而设置的标签上,因而识别单元的装卸容易,并且由于能够进行容器的再利用和识别单元的再利用,因而处理容易。
第十三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在上述容器配置区域具有用于调节所配置的容器的温度的温度调节部。
根据第十三发明,通过设置用于调节所配置的容器的温度的温度调节部,能够利用该大容量分注装置连贯地进行一系列的必要处理,并且能够进行多种处理。
第十四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工序:吸引吐出工序,使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注用缸体和配置在容器配置区域上的容器,相对该容器吸引或吐出规定的流体;和移动工序,使该分注用缸体相对上述容器配置区域相对地移动,其中,所述分注用缸体包括:细径部;粗径部,与该细径部连通并能够收容流体;滑动部,可滑动地设在该粗径部内,并能够通过上述细径部相对该粗径部吸引和吐出流体;和连接部,把该滑动部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在用于驱动该滑动部的吸引吐出机构上。
使用分注用缸体进行吸引吐出处理时,需要作如下相关的准备:例如与把分注用缸体安装到上述大容量分注装置上相关的准备、与把安装后的缸体的连接部连接在吸引吐出机构上相关的准备、或者与容器的配置相关的准备。
根据第十四发明,与第四发明相同地,将具有进行流体的吸引吐出的功能的分注用缸体向大容量分注装置进行装卸而使用。因而进行流体的吸引吐出时,除了该分注用缸体以外,不需要使用具有与该容量相当的容量的具有活塞的缸体,连接管等部件。
因而吸引吐出液体时所进行的压力调节,只对上述分注用缸体内的气体即空气的量的与细径部的容量和通过滑动部的滑动而变为最小的粗径部的容量相当的量进行即可。一般气体的体积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容易变化。因此,具有作为压力调节对象的气体的量相比进行处理的液体量充分小的结构时,能够进一步准确并精密地确定液体的吸引及吐出量。
另外在本分注装置中使用进行流体的吸引吐出的粗径部上设有滑动部的分注用缸体。因此,如上所述,在本分注装置上由于除了该粗径部以外不再需要其他具有相同程度的容量的具有活塞等机构的缸体以及连接它们的管等,因而能够抑制该分注装置整体的规模,并能够有效地利用操作空间。因而该分注装置特别适合于对于多种种类的检查对象物处理较大容量的流体的情况。
另外由于在本分注装置中能够全部更换使用与包含液体、气体的流体接触的部分,因而能够基本上完全地防止交叉污染而可进行可靠性高的处理。
另外由于通过手动进行缸体的装卸,因而没有必要把未使用或使用过的分注用缸体配置在容器操作区域上。由于缩小了必要的操作区域,因而即使处理多种类的较大容量的液体时,也能够抑制装置规模,并能够有效地利用操作空间。另外对于多种检查对象物,对于较大容量的流体能够进行有效、迅速且多样的处理。
另外通过把收容各种试剂或检体的容器预先配置在容器配置区域上,对于一次处理,能够通过该装置从其开始到最后连贯地完成,因而操作效率高。
第十五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套管安装工序,把上述分注用缸体移动至上述容器配置区域中配置上述套管的位置上,降下该分注用缸体,覆盖上述分注用缸体的上述细径部而安装上述套管。
操作者对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而在规定容器中收容生成物后使用的缸体进行装卸时需要进行该套管安装工序。
根据第十五发明,与第六发明相同地,在上述容器配置区域上,除了上述容器以外,还排列有覆盖上述分注用缸体的细径部而安装的套管。该套管与该分注用缸体相比具有充分小的体积。因此,不在容器配置区域上排列该分注用缸体本身并使装卸自动化,而是手动进行装卸,并仅使套管的安装自动化,以防止细径部与操作者的手之间的直接接触,由于可以减小分注用缸体的装卸所使用的面积,因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利用操作区域。
第十六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动作确认工序,在进行上述吸引吐出工序时,通过光学方法测量上述分注用缸体内的液体量而确认吸引吐出结果。
根据第十六发明,与第八发明相同地,由光学方法测量通过分注用缸体进行吸引或吐出动作时的分注用缸体的液体量,从而能够确认进行吸引或吐出后收容或残留的液体量等的吸引吐出动作,因而具有更高的定量性,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处理。
第十七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容器配置确认工序,通过读取所配置的容器的识别单元而确认上述容器配置区域的容器的配置。
根据第十七发明,与第十一发明相同地,通过在上述容器上贴附识别单元并读取该识别单元,能够不增加使用者的负担而自动识别收容在容器中的内容物,可进行可靠性高的处理。
第十八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调节流体温度的工序,利用上述分注用缸体将流体转移到设有用于调节上述容器温度的温度调节部的容器中,从而调节该流体的温度。
根据第十八发明,与第十三发明相同地,通过设置用于调节所配置的容器的温度的温度调节部,能够利用该大容量分注装置连贯地进行一系列的必要处理,并且能够进行多种处理。
第十九发明是一种的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空隙除去工序,用于除去安装的上述分注用缸体的连接部和设在上述吸引吐出机构上并与该连接部连接的被连接部之间的空隙。
根据第十九发明,与第五发明相同地,通过在上述分注用缸体的连接部和上述吸引吐出机构的被连接部之间设置空隙,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连接部和被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另外通过设置用于自动地除去该空隙的空隙除去机构,可以除去连接部和被连接部之间的空隙,从而可靠地进行从上述吸引吐出机构至上述滑动部的力的传递。因此,由于能够精密且准确地进行上述分注用缸体的吸引吐出量的控制,因而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处理。
第二十发明是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序:使分注用缸体的细径部升降移动至设在该细径部的可升降移动的路径上的磁力操作区域的工序、和利用分注用缸体对悬浮有磁性粒子的溶液进行吸引或吐出时,相对位于上述磁力操作区域的上述细径部内施加或除去磁场的工序。
在此优选的是,上述磁力操作区域,进而,设有上述磁力部的磁力源的高度位置,设定为如下所述的距上述容器配置区域的高度范围内,即在上述细径部的前端部***到容器内能够进行液体的吸引吐出的状态下,能够向上述细径部内施加磁场。另外“磁性粒子”与目标物质结合,或者可以与目标物质结合。
根据第二十发明,与第七发明相同地,在细径部的可升降移动的路径上,能够向细径部内施加磁场。因而无论粗径部的容量多大,都能够可靠地向该细径部内施加磁场。另外规定位置或磁力操作区域,设在可通过上述分注用缸体进行流体的吸引吐出的位置上,从而能够在流体的吸引吐出时施加磁场,因而能够对于包含在流体中的全部磁性粒子施加磁场,因而效率高。另外由于能够在吸引吐出的同时施加磁场,因而能够迅速地进行处理。
另外通过使用磁性粒子能够迅速并容易地进行目标物质的分离、浓缩、稀释化等多种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分注用缸体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大容量分注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容器和条形码阅读器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分注用缸体的图,
图9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具有光学测量部的大容量分注装置的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个容器收容部的透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穿孔机构的图,
图12是表示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条形码阅读器有关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根据附图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说明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就不能解释为限制本发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分注用缸体10的图,图1(a)表示该分注用缸体10的外观的透视图,图1(b)表示该分解透视图。
该分注用缸体10,包括:前端较细的大致圆筒形的细径部11;大致圆筒形的粗径部12,与该细径部11连通并可收容流体;具有紧贴在上述粗径部12的内壁的外周的圆板形的活塞13,可滑动地设在该粗径部12内,通过上述细径部11可以相对该粗径部12进行流体的吸引和吐出,相当于滑动部;杆14,其一端固定而设在该活塞13上;和正面大致形成T字形的T字形端部15,设置在位于该粗径部12的外侧的杆14的另一端上,作为连接部将该活塞13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在驱动上述活塞13的后述的吸引吐出机构的动作部分上。
上述粗径部12的上端部上设有覆盖该粗径部12的开口的盖16,在该盖16的中央,凸缘管17与粗径部12同轴地向外侧突出而设置。上述杆14贯通该盖16和该凸缘管17双方,并在上述凸缘管17的上端设有凸缘。上述杆14另一端的T字形端部15位于上述凸缘管17的外侧而设置。上述凸缘管17保持上述杆14并使其可以动作,并且相当于上述卡定部,用于把上述粗径部12安装到上述吸引吐出机构的非动作部分上。
上述杆14,剖面成十字形,并且与上述凸缘管17之间设有空隙,由活塞13隔开的粗径部12的杆14侧的空间,通过与该凸缘管17之间的空隙而与外部空气连通。优选的是,上述活塞13的外周18上形成用于提高水密性的一条或多条槽。该粗径部12的下端部19形成大致圆锥形,上述活塞13处于下死点的状态下,那里也存在少容量的空间。因此,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分注用缸体10时,相对把该下端部19的该容量与上述细径部11的容量加起来的容量的量的空气进行压力的调节。另外代替与上述凸缘管17之间的空隙,也可以在上述盖16上设置空隙。
另外细径部11上具有可***各容器的前端部20,作为用于嵌合套管21的开口部22的嵌合部,设有具有比上述细径部11稍大的直径的外轮部23,所述外轮部23上设有沿着轴的一个或多个细的锯齿纹,并从上述下端部19向下方突出设置而包围该细径部11的上部,为了防止上述套管21的脱落,该外轮部23上沿着外周设有与套管21的开口部的内周上设置的环形槽扣合的突条,外轮部23的直径形成与上述套管21的开口部嵌合的大小。在此上述细径部11、粗径部12以及外轮部23由透光性或半透光性的部件例如玻璃或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苯乙烯等树脂形成。该粗径部12的容量例如为50毫升。
图1(c)、(d)各自表示上述套管21的开口部与上述外轮部23嵌合而安装该套管的状态的分注用缸体10和套管21。
图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大容量分注装置24的部分省略的整体透视图。
该大容量分注装置24具有主体部26,所述主体部26包括:八个的分注用缸体10,沿着在附图中的X轴方向延伸的线而排列成一列;吸引吐出机构25,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八个该分注用缸体10,并且与上述各连接部15连接而用于驱动上述分注用缸体10的上述活塞13。该大容量分注装置24还包括Y轴支架27和容器设置台29,该主体部26、进而分注用缸体10可在上下方向(图中的Z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Y轴支架27上,并且所述Y轴支架27使该主体部26、进而分注用缸体10可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移动;所述容器设置台29上设有用于设置多个容器的容器设置区域28。
另外该大容量分注装置24,为了得知八个上述分注用缸体10的液体量而具有例如用光学方法测量液面(液レベル)的光学测量部30、用于读取贴附在容器上的条形码的条形码阅读器31、用于向上述细径部11内施加磁场的磁力32。
上述主体部26由上述吸引吐出机构25和八个的上述分注用缸体10构成。
该吸引吐出机构25包括:属于上述动作部分的板34,其设有T字形槽33,所述T字形槽33具有与八个上述T字形端部15嵌合,通过摩擦力连接该T字形端部15的作为八个被连接部的正面大致为T字形的槽;作为上述安装部的八组棒状的一对夹持部件35,其具有嵌入上述凸缘管17的凸缘和上述粗径部12的盖16之间的厚度,通过以从其两侧弹性地对该外周面施力的状态进行夹持来安装上述分注用缸体10,并设在上述非动作部分上。
另外该吸引吐出机构25还包括:在导向用板上切口而设置的八个半圆形的导向部36,用于与该分注用缸体10的粗径部12的外周面接触而引导该分注用缸体10;属于上述动作部分的上侧板37,设置在上述板34的上侧,从上侧覆盖各T字形槽33地固定并安装在该板34上,并且在与上述T字形槽33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八个薄孔状的沿着Y轴方向的空隙,所述空隙使上述T字形端部15能够容易地嵌合到该T字形槽33上;和空隙除去板37a,属于上述动作部分,为了防止由该空隙产生的该T字形端部15的上下方向的松动,使从该吸引吐出机构到上述活塞13的动力可靠传递,而作为除去该空隙的空隙除去机构,可以沿着上述Y轴方向在该空隙内进退地设置。由此。其中,该空隙除去板37a通过未图示的马达驱动,并与上述板34等一起进行上下动作。
该吸引吐出机构25包括:马达38,用于通过使属于上述动作部分的上述板34和上述板37等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动作而驱动上述活塞13;通过该马达38转动驱动的滚珠丝杠39;属于非动作部分的主体框架40,其上设置有该马达38、该滚珠丝杠39、上述夹持部件35、导向部36,安装有上述八个分注用缸体10。
上述Y轴支架27包括:框架41,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撑该主体部26;同步皮带45,设在该框架41的下侧,并设在上述容器设置台29上以使该Y轴支架27能够移动;安装在该同步皮带45上的脚部42;导向部44,在上述容器设置台29上,与沿着Y轴方向设置的轨道43接触而引导移动;Z轴升降用马达46,固定设置在上述框架41上,用于在上下方向上驱动上述主体部26;属于上述升降移动部的Z轴升降机构用滚珠丝杠47,设在该框架41上,被该马达46转动驱动,在上下方向上驱动上述主体部26。
上述光学测量部30包括:X轴支架50,被沿着图中的X轴方向固定设置在上述Y轴支架27的上述框架41上的轨道48引导,并通过沿着该轨道48而设置的同步皮带49,可沿着X轴方向在上述Y轴支架27上移动;相对该X轴支架50可上下移动而设置的支撑框架51;用于使该支撑框架51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马达52;安装在该支撑框架51上的CCD照相机53和反射镜54。上述条形码阅读器31,与上述CCD照相机53和反射镜54相同地可相对上述X轴支架50上下移动而设置在该支撑框架51的下侧。该CCD照相机53、反射镜54以及条形码阅读器31,在与X轴方向和上下方向的移动有关的范围内,与上述分注用缸体10彼此独立。
上述Y轴支架27的上述框架41上设有八个棒状的背景光部(未图示),对应于上述各分注用缸体10,在朝向该分注用缸体10侧的面上各有一个,并具有该分注用缸体10的粗径部12程度的沿着轴方向的长度。因而能够向上述CCD照相机53入射强光。该背景光部相当于上述照射部。
上述容器配置区域28上各自设有八列的各种容器55、56、57、58、59、60。另外在图中,标号61是该容器配置台29上设置的槽部,具有容器55和容器56上所贴附的上述条形码阅读器31可***的大小,并且配置成可通过该条形码阅读器31读取贴附在该容器55、56上的条形码。
图3是从正面表示该大容量分注装置24的图。
上述磁力部32设在上述Y轴支架27的框架41上。该磁力部32在对应进行升降移动的八个上述分注用缸体10的可升降移动的路径的较下方的规定位置上具有磁力操作区域。该磁力操作区域设在使上述细径部11的前端部20***到容器配置区域内的容器中,相对容器可进行液体的吸引吐出的高度的位置上。该磁力部32包括:八个磁铁块62,为了相对位于该磁力操作区域上的各上述细径部11施加或除去磁场,而可在Y轴方向移动规定距离以能够相对该各细径部11接近或远离;马达63,用于驱动该磁铁块62,使其相对该各细径部11接近或远离。由于该磁力部32设在上述Y轴支架27上,因而通过Y轴支架27的移动能够与上述分注用缸体10一起移动。
另外上述用于驱动活塞的马达38的转动由链轮(sprocket)65通过滚筒和同步皮带传递到滚珠丝杠39、64上。标号66是与链轮一同把上述Z轴升降用马达46的转动传递到上述滚珠丝杠47的同步皮带。
另外在图中,标号67是用于转动驱动同步皮带45的马达,所述同步皮带45用于移动上述Y轴支架27。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该大容量分注装置24的侧视图的图,
在图中,标号68是用于通过链轮转动驱动同步皮带49的马达,所述同步皮带49用于移动上述X轴支架50。
在图中,标号69是用于使各夹持部件35移动微小距离,以使上述夹持部件35以对上述凸缘管17弹性地施力的状态进行夹持的部件。
图5表示实施方式的该大容量分注装置24的俯视图。在该图中,标号70是用于把驱动上述同步皮带45的马达67的转动驱动传递到设在上述容器设置台29的相反侧面上的同步皮带45的转动轴。
如上所述,在该容器设置台29上配置有各容器55、56、57、58、59、60。其中,上述容器55用于收容生成物,贴附有上述作为识别单元的条形码的标签71可装卸地设在该容器55上。并且收容检体的上述容器56上也贴附有作为识别单元的条形码。
上述容器57用于收容上述套管21,通过***上述分注用缸体10的细径部11而可以安装。上述容器58是用于收容对应上述粗径部12的容量的具有较大容量的液体的50毫升容器。上述容器59是预先收容填充较小容量的规定试剂的15毫升的预先填充试剂盘。上述容器60是用于收容规定试剂的容器。另外在上述容器设置台29上,用于加热该容器60的加热块(未图示)包围该容器60而设置,或者设在其附近。
图6(a)、(b)是表示贴附在标签71上的条形码72和贴附在上述容器56上的条形码73的图,所述标签71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上述容器55上。图6(c)是表示上条形码阅读器31的图,标号74表示能够读取条形码72、73的读取面。该读取面74还设在该条形码阅读器31的内侧,通过使上述槽部61向X轴方向移动而能够读取一次面向上述槽部61侧而配置的条形码72、73。另外在该槽部61的用于收容上述容器56的部分上,设有如上述条形码73配置在槽部61的壁面上一样的切口。另外上述标签71设有上述容器55的上部可以进入的大小的孔,并且设有突起或凹处等卡定部以使该标签71不能在容器55的周围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大容量分注装置24中,此外还包括:对应来自外部的指示的上述吸引吐出机构25、Y轴支架27、X轴支架50、Z轴升降机构、具有磁铁块62的磁力部32、背景光部、CCD照相机53、支撑框架51、进行相对条形码31等的动作指示或各动作的监视等的控制的控制部、相对该控制部进行数据的输入以及动作指示等的输入部、输出上述各动作指示的监视结果等的输出部。另外还包括监视部,根据上述CCD照相机53的测量结果,判断上述分注用缸体10的状态,得到该判断结果与各分注用缸体10及其动作指示结合的监视结果。
该监视部包括:配置数据存储部,存储从上述配置确认部得到的配置数据;测量结果判断部,将上述测量结果与根据预先得到的数据或实验的正常光学模式的比较结果作为判断结果,由此使该动作指示和与上述分注用缸体10有关的数据结合;和用于存储该监视结果的监视结果存储部。
在此上述控制部由未图示的CPU、各种存储器以及具有各种程序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并且上述输入部例如由未图示的键盘、鼠标、开关或通信线路等形成。并且上述输出部可以是液晶或CRT等显示部、打印机、CD驱动器、DVD驱动器或者具有通信线路等的部件。
接着根据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说明从各人体的血液中一并提取DNA,RNA,mRNA等物质(以下称为“DNA等”)的处理例。进行该处理时,使用真空采血管而提取大容量的血液(例如,10毫升、7毫升、5毫升)。
在步骤S1,作为检体把从各人体采取的全部血液收容到八个容器56中,并把套管21收容到八个各容57中,在较大容量的容器58的第一列的八个容器中分别收容用于溶解血液中的细胞的溶解液,在第二列的八个容器中分别收容作为磁性粒子的将DNA等结合于具有磁性体的硅质颗粒上时所必要的结合用试剂,例如中和缓冲液等,在第三列的八个容器中分别收容洗净液。另外较小容量的容器59的第一列的八个容器中分别收容具有磁性体的硅质颗粒的悬浮液,在第二列的八个容器中分别收容纯水等洗提液,并将它们设置在上述容器设置台29上。
在步骤S2,进行设置后,使上述Y轴支架27在Y轴方向上移动而位于上述槽部61内后,驱动上述马达52,使上述支撑框架51下降而把上述条形码阅读器31***该槽部61内,接着,通过移动上述X轴支架50而在X轴方向移动,依次读取上述容器55、56各八组的条形码,由此确认这些容器55、56是否收容了目标内容物,或者是否将要收容。可以把这个比较结果直接显示在作为上述输出部的显示部,但是也可以直接存储到存储器中。
在步骤S3,把各上述分注用缸体10安装到上述大容量分注装置24上。可由操作者手动进行该分注用缸体10的安装。设在该分注用缸体10的杆14上端部的T字形端部15利用设在上侧板34上的空隙而嵌合到上述T字形槽33上,并且通过上述导向部36引导该分注用缸体10的粗径部12的外周面,并通过上述夹持部件35从两侧夹持上述分注用缸体10的凸缘管17而进行安装。
在步骤S4,为了除去上述分注用缸体10的上述T字形端部15上侧的空隙,其中上述分注用缸体10的上述T字形端部15安装并通过摩擦力保持在上述T字形槽33上,使上述空隙除去板37a在该空隙内在Y轴方向滑动而***到该空隙内,从而除去该空隙。
在步骤S5,使设有沿着X轴方向排列的八个该分注用缸体10的上述Y轴支架27同时沿着上述Y轴移动,移动至上述容器56的列位置,并驱动上述Z轴升降用马达46而使八个该分注用缸体10同时降下而***到容器56中,驱动上述吸引吐出机构25而使八个活塞13同时向上侧方向移动,并把收容在该容器56内的作为检体的各患者的血液同时吸引至上述分注用缸体10的各粗径部12。
吸引后通过上述背景光部(未图示)向该分注用缸体10的粗径部12照射光,并利用上述CCD照相机53和上述反射镜54对该分注用缸体10的粗径部12照相。该CCD照相机53通过上述X轴支架50在X轴方向移动,同时依次对八个该分注用缸体10照相,由此可以确认吸引至上述粗径部12中的上述检体液的有无以及其量。
在步骤S6,使该分注用缸体10在Y轴方向移动,移动至上述容器58的第一列的位置,并把所吸引的血液吐出到收容在该容器58内的细胞溶解液中。通过把该细胞溶解液与上述血液混合搅拌而溶解血液中的细胞,并从液体中提取DNA等。把该溶液全部容量吸引到该分注用缸体10中并使该分注用缸体10在Y轴方向移动。
在步骤S7,把上述分注用缸体10移动至上述容器58的第二列,并把该溶液吐出到使上述DNA等容易结合于上述磁性粒子上的上述结合用试剂内。该结合用试剂,例如在上述磁性粒子为硅质颗粒的情况下为中和缓冲液。
在步骤S8,使吐出上述溶液后的空的上述分注用缸体10在Y轴方向上移动,移动至上述容器59的第一列,吸引具有磁性体的硅质颗粒的悬浮液,并在Y轴方向移动而把该悬浮液移动至上述容器58的第二列,把该悬浮液吐出到该容器58内而与上述溶液一起搅拌。
在步骤S9,使上述分注用缸体10的上述细径部11升降移动至上述磁力部32的磁力操作区域。该细径部11到达该区域时,为了向该细径部施加磁场,驱动上述马达63而使八个上述磁铁块62接近八个该细径部11。在使该磁铁块62接近的状态下反复进行相对上述溶液的吸引吐出。附着上述DNA等的硅质颗粒在吸附在该细径部11的内壁上的状态下被分离并吐出其剩余液体。
在步骤S10,在如上所述的上述磁铁块62向细径部11接近的状态下,把与上述DNA等结合的硅质颗粒吸附到上述分注用缸体10的细径部11的内壁上,并使该分注用缸体10在Y轴方向上移动而使之位于收容有洗净液的容器58的第三列上。在把该细径部11***到该容器58并使上述磁铁块62从该细径部11远离而除去磁场的状态下,通过反复进行洗净液的吸引吐出而使分离的硅质颗粒再次悬浮。进行规定次数的吸引吐出后,再次使磁铁块62接近而反复进行吸引吐出,使硅质颗粒再次被吸附到上述细径部11的内壁上并吐出剩余液体。
在步骤S11,移动该分注用缸体10而使之位于收容有用于从该硅质颗粒分离上述DNA等的洗提液的上述容器59的第二列,并吸引该液体而在Y轴方向上移动,在使上述磁铁块62离开的状态下,与上述硅质颗粒一起吐出于设有加热块的上述容器60,并进行保温。
在步骤S12,经过规定时间后在使磁铁块62接近的状态下吸引全部容量,并在Y轴上移动,移动至上述容器55,并在该状态下吐出。因此,硅质颗粒吸附在该细径部11的内壁上而得到剩余液体即DNA等的悬浮液体。
结束处理后,在步骤S13,把该分注用缸体10移动至收容有上述套管21的上述容器57,并通过降下上述细径部11而把该套管21嵌合到上述外轮部23上,由此把套管21安装到细径部11上。
在步骤S14,操作者可以抓住该套管21而从该大容量分注装置24卸除该分注用缸体10,并进行废弃。
由于操作者的手不附着试剂等就能够卸除上述分注用缸体10,因此操作者不会被试剂或检体等污染,因而安全。其中优选的是,在步骤S3、步骤S5、步骤S6、步骤S7、步骤S10、步骤S12的各工序中,利用上述CCD照相机53对各分注用缸体10的状态进行照相,由此在结束处理后确认其动作。因而可进行可靠性高的处理。
图8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大容量分注装置(如图9的标号124所示)中使用的分注用缸体80的图。并且在以下说明中与图1至图6相同的部分使用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说明。该分注用缸体80,包括:前端较细的大致圆筒形的细径部81;大致圆筒形的粗径部12,与该细径部81连通并可收容流体;圆板形的活塞(未图示),其相当于滑动部,可滑动地设在该粗径部12内,通过该细径部81可相对该粗径部12进行流体的吸引和吐出;其一端固定设置在该活塞上的杆(未图示);形成大致球形的球形端部85,位于该粗径部12的外侧上的杆的另一端上,作为连接部而把该活塞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到用于驱动上述活塞的上述吸引吐出机构的动作部分上。并且设有八个作为被连接部的具有正面大致呈圆形的槽的圆筒形槽,与该球形端部85嵌合而通过摩擦力连接该球形端部85,因而本实施方式的上述大容量分注装置(图9的标号124)与上述大容量分注装置24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细径部81由上部细径部84和下部细径部88构成,上部细径部84,虽然其直径比粗径部12形成得充分小,但是比下部细径部88的直径较大而形成。因而虽然上部细径部84能够使内部充分地受到磁场,但是即使在磁性粒子吸附在上部细径部84的内壁上的情况下,也不会由于该吸附的磁性粒子而阻碍流体的流动。另外标号86是盖,标号87是凸缘管。
图9是表示上述大容量分注装置124的液体量检测机构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大容量分注装置124中,代替可沿着X轴方向移动的X轴支架50和该X轴支架50上所设置的上述CCD照相机53和反射镜54,可相对八个的分注用缸体80,分别隔着各分注用缸体80,垂直于轴方向而将两对发光元件91、受光元件93以及发光元件92、受光元件94固定设置于支持板90上。在此分别设定从受光元件输出的电信号等级的阈值,以使一方的一对检测粗径部12内的液体的有无,另一方的一对检测细径部81内的液体的有无。使上述分注用缸体80在上下方向移动的同时,测量粗径部和细径部中的液体的有无而可以测量液体量。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没有必要设置CCD照相机、反射镜、背景光和X轴支架的移动机构,因而能够抑制装置规模,并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图10(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大容量分注装置124中使用的多个容器收容部100的图。该多个容器收容部100具有作为收容或可收容各种试剂的多个(该例中为七个)容器的瓶体(bottle)101、和以列状收容该瓶体101的箱体102。该箱体内的该瓶体102的侧面上贴附有作为识别单元的条形码103,所述条形码103显示与该多个容器收容部100有关的信息例如有效期限、试剂的种类、检查的种类、识别号码、负责人等信息。
收容在上述箱体102内的瓶体101的容量有多种,图10(b)是表示该瓶体的一个例子的图。该瓶体101包括头部104、主体部105以及前端较细形状的底部106,上述主体部105上设有卡定爪107而阻止上述箱体102内的该瓶体101的松动。
图11是表示设在上述大容量分注装置124上的穿孔机构的图。
作为该穿孔机构进行穿孔的对象,是用可预先穿孔的盖子封闭上述多个容器收容部108的上述瓶体109的开口部的情况。该穿孔机构包括:贯通孔112,设在板111的上述磁铁块62的后方,所述板111上安装有磁铁块62,并可进行移动以使上述磁铁块62接近或者远离上述分注用缸体80;穿孔用销110,贯通该贯通孔112而延伸至板111的下侧;上述穿孔用销110的上端部113,设有在将上述套管21安装于上述分注用缸体80的状态下收容其前端的凹处;管114,包围上述贯通孔112并突出设置在上述板111的下侧;和弹簧115,其一端安装在该管114上,另一端安装在上述穿孔用销110上,向上侧方向弹性地对该穿孔用销110施力。使用该穿孔机构对上述瓶体109的盖子进行穿孔时,移动上述板111而使上述穿孔用销110的上端部113位于上述分注用缸体80的前端部89的正下方。接着,向Z轴方向的下侧移动该分注用缸体80而使上端部113与套管21的前端接触,在此状态下,使上述穿孔用销110向下方移动而对上述瓶体109的盖子进行穿孔。结束穿孔时,向上方移动上述分注用缸体80,并使上述套管21的前端从上端部113脱离,从而使上述穿孔用销110也位于瓶体109的上方。
图12是对上述大容量分注装置124中作为读取部的条形码阅读器131进行说明的图。图12(a)是表示条形码阅读器131和贴附有条形码阅读器131所要读取的条形码的容器组的侧视图,图12(b)是条形码阅读器131和上述容器组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大容量分注装置124上,没有设置使条形码阅读器与上述CCD照相机和反射镜一起在X轴方向移动的机构。而在相当于上述槽部61的空间部分上设有使上述条形码阅读器131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机构。
如图12(b)所示,该条形码阅读器131在X轴方向上平行移动并使上述容器55、容器56以及多个容器收容部108上分别贴附的条形码72、73、103的读取面相对上述容器的排列方向成规定角度,由此无遗漏地进行读取。
在此,标号120是用于安装上述容器55、56以及多个容器收容部108的安装用板,标号121是用于连接该安装用板的连接用孔。另外这些容器组设在相当于上述大容量分注装置24的容器设置台29的上述大容量分注装置124的部分上。
在图8至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大容量分注装置中,在前述的步骤S2中,由于条形码阅读器131预先设在相当于上述槽部61的空间内,因而由该条形码阅读器131进行的条形码的读取,可仅通过使条形码阅读器131在X轴方向上移动而进行,而不需要使上述Y轴支架27在Y轴方向上移动而***到上述槽部61的工序。另外在步骤S5,液体量的检测,可利用设在各分注用缸体80上的两对发光元件91、92、受光元件93、94而分别检测粗径部12和细径部81的液体的有无,从而检测液体的有无和液体量,而不需要通过背景光部的照射、通过CCD照相机53和反射镜54进行照相的工序以及使CCD照相机53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工序。
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具体说明的,而不限定其他方式。因而在不改变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各个部件的个数、大小或形状不限定于这些说明。例如,容器或分注用缸体的个数不限定于八个或八列,例如也可以是包括一个或一列的其他个数。
另外分注用缸体的排列方法不仅可以线形排列,还能够以矩阵形、环形等排列。另外容器的排列也可以对应分注用缸体的个数和排列而变更。分注用缸体或容器的容量不限定于50毫升。滑动部的形状也不限定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虽然说明了进行从血液提取DNA等的处理,但是并不限定于该处理或处理顺序。除了该处理以外,还能够适用于抗原、抗体等蛋白质的提取等处理;从人体等生物组织的质体、DNA等的提取;来自食品(饮料、固态物质、肉、蔬菜等)的DNA等、细菌、病毒、蛋白质等的提取、浓缩;从少量的检体得到大容量的溶液的处理等各种的生物化学处理。
另外对于上述分注用缸体的连接部T字形端部或球形端部,不仅可以连接在作为被连接部的设置于板上的T字形槽或圆形槽上,而且还可以是具有其他各种形状的部件之间的连接。另外对于上述嵌合部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外轮形状,也可以是角柱形。另外也可以形成斜面,以使外轮部23的下端能够容易地***套管。
另外以上各构成要素、部件、装置等,例如分注用缸体、滑动部、大容量分注装置、吸引吐出机构、光学测量部、磁力部、Y轴支架、X轴支架、安装部、卡定部、连接部、读取部等可适当变形而任意地组合。

Claims (20)

1.一种分注用缸体,其中包括:细径部;粗径部,与该细径部连通并能够收容流体;滑动部,可滑动地设在该粗径部内,并能够通过所述细径部相对该粗径部吸引和吐出流体;和连接部,将该滑动部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在用于驱动该滑动部的吸引吐出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注用缸体,其中,所述滑动部具有在所述粗径部内滑动的活塞和一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上的杆,该杆的另一端部上设有所述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注用缸体,其中,在所述分注用缸体的所述细径部上包围该细径部的上部而在其外侧上设置嵌合部,该嵌合部上嵌合安装有覆盖该细径部的套管的开口部。
4.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注用缸体;所述吸引吐出机构,与所述连接部连接而用于驱动所述滑动部;安装部,将所述粗径部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到该吸引吐出机构并使该粗径部卡定于吸引吐出机构;容器配置区域,能够配置多个容器;和移动部,使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分注用缸体可相对所述容器配置区域相对地进行移动,其中,所述分注用缸体包括:细径部;粗径部,与该细径部连通并能够收容流体;滑动部,可滑动地设在该粗径部内,并能够通过所述细径部相对该粗径部吸引和吐出流体;和连接部,将该滑动部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在用于驱动该滑动部的吸引吐出机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设有空隙除去机构,用于除去所述分注用缸体的所述连接部和设在所述吸引吐出机构上并与该连接部连接的被连接部之间的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在所述分注用缸体的所述细径部上具有从该细径部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嵌合部,在所述容器配置区域中,除了多个容器外,还以可安装在所述细径部上的状态配置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套管,其通过使开口部嵌合于所述嵌合部而可安装,并覆盖所述分注用缸体的所述细径部。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在该细径部的可升降移动的路径附近的规定位置设置磁力部,所述磁力部能够对所述分注用缸体的细径部内施加或除去磁场。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具有可用光学方法测量所述分注用缸体内的液体量的光学测量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所述光学测量部包括:具有沿着所述分注用缸体的轴方向的光轴的CCD照相机、和反射来自所述分注用缸体的光并使其入射到所述CCD照相机的反射镜。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所述光学测量装置相对两个以上的所述分注用缸体可相对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在配置于所述容器配置区域的容器上贴附用于识别该容器的识别单元,并且具有用于读取贴附在该容器上的识别单元的读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所述识别单元贴附在可相对所述容器自由装卸而设置的标签上。
13.根据权利要求4、11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其中,在所述容器配置区域具有用于调节所配置的容器的温度的温度调节部。
14.一种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工序:吸引吐出工序,使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注用缸体和配置在容器配置区域上的容器,相对该容器吸引或吐出规定的流体;和移动工序,使该分注用缸体相对所述容器配置区域相对地移动,其中,所述分注用缸体包括:细径部;粗径部,与该细径部连通并能够收容流体;滑动部,可滑动地设在该粗径部内,并能够通过所述细径部相对该粗径部吸引和吐出流体;和连接部,将该滑动部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在用于驱动该滑动部的吸引吐出机构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套管安装工序,将所述分注用缸体移动至所述容器配置区域中配置所述套管的位置上,降下该分注用缸体,覆盖所述分注用缸体的所述细径部而安装所述套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动作确认工序,在进行所述吸引吐出工序时,通过光学方法测量所述分注用缸体内的液体量而确认吸引吐出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容器配置确认工序,通过读取所配置的容器的识别单元而确认所述容器配置区域的容器的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调节流体温度的工序,利用所述分注用缸体将流体转移到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容器温度的温度调节部的容器中,从而调节该流体的温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空隙除去工序,用于除去安装的所述分注用缸体的连接部和设在所述吸引吐出机构上并与该连接部连接的被连接部之间的空隙。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序:使分注用缸体的细径部升降移动至设在该细径部的可升降移动的路径上的磁力操作区域的工序、和利用分注用缸体对悬浮有磁性粒子的溶液进行吸引或吐出时,相对位于所述磁力操作区域的所述细径部内施加或除去磁场的工序。
CN200480010274.3A 2003-04-15 2004-04-15 分注用缸体、分注装置以及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746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09838 2003-04-15
JP109838/2003 2003-04-15
PCT/JP2004/005385 WO2004092710A1 (ja) 2003-04-15 2004-04-15 分注用シリンダ、大容量分注装置および大容量分注装置の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4622A true CN1774622A (zh) 2006-05-17
CN1774622B CN1774622B (zh) 2010-12-01

Family

ID=33295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1027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74622B (zh) 2003-04-15 2004-04-15 分注用缸体、分注装置以及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7947512B2 (zh)
EP (1) EP1615013A4 (zh)
JP (1) JP4268968B2 (zh)
KR (1) KR101089882B1 (zh)
CN (1) CN1774622B (zh)
WO (1) WO200409271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0845A (zh) * 2017-12-21 2018-06-05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自动分析仪、取样针吸液控制方法及控制***
CN109791163A (zh) * 2016-08-22 2019-05-21 环球生物研究株式会社 分注用缸体、使用了分注用缸体的分注装置及分注处理方法
CN111033269A (zh) * 2017-08-30 2020-04-17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11948199A (zh) * 2020-08-19 2020-11-17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导管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9450B2 (ja) * 2007-07-10 2012-06-2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化学分析装置
JP5041152B2 (ja) * 2007-11-09 2012-10-03 富士レビオ株式会社 収容容器、吐出装置、及び収容容器の製造方法
JP5623888B2 (ja) 2009-12-10 2014-11-12 エフ.ホフマン−ラ ロシュアーゲーF.Hoffmann−La Roche Aktiengesellschaft 分析対象物を分離して検出する方法
US8951781B2 (en) 2011-01-10 2015-02-10 Illumina,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to image a sample for biological or chemical analysis
US8932543B2 (en) 2011-09-21 2015-01-13 Sakura Finetek U.S.A., Inc. Automated staining system and reaction chamber
USD709623S1 (en) * 2011-12-22 2014-07-22 Eppendorf Ag Pipette barrel
JP5363604B2 (ja) * 2012-03-21 2013-12-1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化学分析装置
US9632103B2 (en) 2013-03-15 2017-04-25 Abbott Laboraties Linear track diagnostic analyzer
US9993820B2 (en) 2013-03-15 2018-06-12 Abbott Laboratories Automated reagent manager of a diagnostic analyzer system
US9513303B2 (en) 2013-03-15 2016-12-06 Abbott Laboratories Light-blocking system for a diagnostic analyzer
CN106459865B (zh) 2014-06-17 2019-01-0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缸型尖头安装头、使用该缸型尖头安装头的头装置以及移动装置
CN106053158A (zh) * 2016-07-14 2016-10-26 湖北大学 温室气体采样瓶
EP3532985B1 (en) 2016-10-28 2023-07-12 Beckman Coulter, Inc. Substance preparation evaluation system
JP2017148037A (ja) * 2017-02-13 2017-08-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装置及び移動装置
TWI678966B (zh) 2018-07-13 2019-12-11 薩摩亞商Scl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細胞分注暨儲存裝置及其方法
KR102629738B1 (ko) * 2021-08-12 2024-01-29 퓨쳐이엔지 주식회사 벌크로 시약 분주되는 핵산추출장치
KR102513521B1 (ko) * 2021-10-29 2023-03-23 조원창 현장형 자동 진단 시스템을 위한 카트리지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09502A (en) * 1940-12-16 1943-01-26 Douglas Beverly Syringe
FI50813C (fi) * 1970-05-12 1976-07-12 Matti Antero Reunanen Menetelmä ja laite reagenssien annostelua, niiden inkubointia ja reakt ioseoksen näytteenottoa varten.
DE2219862A1 (de) * 1972-04-22 1973-10-31 Hans Dr Hau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teilen von fluessigkeitsproben, insbesondere serumproben auf dem gebiet der klinischen chemie
US4140488A (en) * 1977-09-06 1979-02-20 Hycel, Inc. Sample liquid transfer means in an automatic chemical testing apparatus
DE3312922A1 (de) * 1983-04-11 1984-10-11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6800 Mannheim Geraet zur elektrochemischen analyse elektrolytischer bestandteile in einer probenfluessigkeit
JPS6021434A (ja) 1983-07-16 1985-02-0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分注装置
US4602517A (en) * 1985-02-11 1986-07-29 Schultz Harold R Fluid samp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H0451647Y2 (zh) 1986-06-25 1992-12-04
JPH02218961A (ja) 1989-02-21 1990-08-31 Iatron Lab Inc 可変容量分注装置
JPH081471Y2 (ja) * 1990-09-06 1996-01-17 プレシジョン・システム・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分注装置
CA2109940A1 (en) * 1991-06-13 1992-12-23 Kevin M. Corbett Optical imaging for positioning and cell counting
GB9217616D0 (en) * 1992-08-19 1992-09-30 British Nuclear Fuels Plc Dispensing apparatus
FI932866A0 (fi) 1993-06-21 1993-06-21 Labsystems Oy Separeringsfoerfarande
JP3300121B2 (ja) * 1993-09-13 2002-07-08 アロカ株式会社 試料採取装置
US5832971A (en) * 1994-05-19 1998-11-10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yringe filling and delivery device
JP3115501B2 (ja) * 1994-06-15 2000-12-11 プレシジョン・システム・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分注機を利用した磁性体の脱着制御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によって処理される各種装置
DE4423878A1 (de) * 1994-07-07 1996-01-11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bscheiden von magnetischen Mikropartikeln
CA2183638C (en) * 1995-03-20 2001-03-20 Tajima Hideji Liquid processing method making use of pipette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1997044671A1 (en) 1996-05-20 1997-11-27 Precision System Scienc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agnetic particles by pipetting machine
US5915284A (en) * 1996-07-22 1999-06-22 Cyberlab, Inc. Multiple channel pipetting device
JP3231271B2 (ja) * 1997-11-27 2001-11-19 アロカ株式会社 分注装置
IT1304761B1 (it) * 1998-01-20 2001-03-29 Nardino Righi Siringa monouso di sicurezza.
EP1065001B1 (en) * 1998-03-19 2008-09-24 Precision System Science Co., Lt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processing of magnetic particle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00023782A2 (en) * 1998-10-16 2000-04-27 Intelligent Automation Systems Continuous processing automated workstation
US6723237B1 (en) 1999-01-18 2004-04-20 Precision Systems Science Co., Ltd. Concentration device using magnetic particles and method therefor
CN2384214Y (zh) * 1999-04-26 2000-06-21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注液振动器
JP4045475B2 (ja) * 1999-09-06 2008-02-13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核酸・蛋白質精製装置
GB2355312B (en) * 1999-10-13 2001-09-12 Bookham Technology Lt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n integrated optical component
JP4141608B2 (ja) * 2000-01-17 2008-08-27 プレシジョン・システム・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容器搬送処理システム
US7014814B2 (en) * 2000-03-27 2006-03-21 Bio Strand, Inc. Support for substances for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ame, method of processing same,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H695544A5 (de) * 2000-11-17 2006-06-30 Tecan Trading Ag Vorrichtung zur Abgabe bzw. Aufnahme/Abgabe von Flüssigkeitsproben.
US7157047B2 (en) * 2001-02-09 2007-01-02 Pss Bio Instruments, Inc. Device for containing, reacting and measuring, and method of containing, reacting and measuring
JP2003000658A (ja) * 2001-06-22 2003-01-07 Koichiro Abe 使い捨て注射器用補助具
US6846680B2 (en) * 2001-07-31 2005-01-25 Caliper Life Sciences, Inc. Liquid handling system with automatically interchangeable cannula array
JP4036053B2 (ja) 2002-07-31 2008-01-23 日本パルス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分注装置等におけるシリンダ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吸入・吐出量調整システム
JP3115501U (ja) 2005-06-15 2005-11-10 タイフ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保護カバー付水栓用フレキシブル継手管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1163A (zh) * 2016-08-22 2019-05-21 环球生物研究株式会社 分注用缸体、使用了分注用缸体的分注装置及分注处理方法
CN109791163B (zh) * 2016-08-22 2022-10-21 环球生物研究株式会社 分注用缸体、使用了分注用缸体的分注装置及分注处理方法
CN111033269A (zh) * 2017-08-30 2020-04-17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11033269B (zh) * 2017-08-30 2020-10-30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8120845A (zh) * 2017-12-21 2018-06-05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自动分析仪、取样针吸液控制方法及控制***
CN111948199A (zh) * 2020-08-19 2020-11-17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导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11948199B (zh) * 2020-08-19 2022-04-05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导管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68968B2 (ja) 2009-05-27
US20110215118A1 (en) 2011-09-08
US20060263260A1 (en) 2006-11-23
CN1774622B (zh) 2010-12-01
EP1615013A1 (en) 2006-01-11
EP1615013A4 (en) 2010-04-14
KR20050121731A (ko) 2005-12-27
WO2004092710A1 (ja) 2004-10-28
KR101089882B1 (ko) 2011-12-05
US7947512B2 (en) 2011-05-24
JPWO2004092710A1 (ja) 200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4622A (zh) 分注用缸体、大容量分注装置以及大容量分注装置的使用方法
US20210302456A1 (en) Sample analysis device
CN1109246C (zh) 确定液体试样参数的装置以及用于该装置的取样器臂组件
CN110564607B (zh) 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微流控芯片动态定量检测一体化装置
JP5759411B2 (ja) サンプルを移送する装置
JP3682302B2 (ja) 分注機による磁性体粒子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14831C (zh) 利用吸移管装置处理液体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法的仪器
CN1108518C (zh) 由从流体样品分离出的颗粒物自动形成单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76732A (zh) 封入生物物质固定用载体的吸头、生物物质固定用载体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JP6449017B2 (ja) 直動型反応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745305A (zh) 带监视功能的分注装置和分注装置的监视方法
KR102045090B1 (ko) 반응용기용 광측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526074A (zh) 检测***
CN1571921A (zh) 用于混合在管瓶中的标本的设备和方法
US20130084606A1 (en)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Evaporation of Reaction Solution During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
CN1399718A (zh) 用于纯化细胞、化学物质和蛋白质结构的多级电磁分离器
JP2010025939A (ja) 単一カラム免疫学的検査要素
JP2012013697A (ja) サンプルの分配
CN1809751A (zh) 试样排列·集积化装置、其方法以及试样集积体使用装置
JP6170199B2 (ja) 混合段階及び分離段階の光学的な監視方法
JP2007127622A (ja) 核酸試料検査装置
JP4840398B2 (ja) 抗原の分離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利用した抗原の計測方法及び装置
CN1918474A (zh) 搅拌方法、反应容器以及使用该反应容器的测定装置、测定方法
EP3553157A1 (en) Device for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
JP2021173588A (ja) 分注装置及び分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