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6954A - 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6954A
CN1716954A CN 200510011802 CN200510011802A CN1716954A CN 1716954 A CN1716954 A CN 1716954A CN 200510011802 CN200510011802 CN 200510011802 CN 200510011802 A CN200510011802 A CN 200510011802A CN 1716954 A CN1716954 A CN 1716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pv6
ipv4
4over6
packets headers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1180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3568C (zh
Inventor
崔勇
吴建平
王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5100118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33568C/zh
Publication of CN1716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6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35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356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是基于4over6过渡机制实现的,即在所述的IPv4、IPv6网间配置一台4over6路由器,在所述的路由器中配置4over6分组翻译模块,还在所述的路由器中配置DNS应用网关,同时在IPv4节点上保存IPv4分组中包含的IPv6有关信息,使得IPv6网中维护IPv4网的可达性信息,同时也保证了不同网络之间端对端的通信,而不必在中间路由器中保存任何状态信息,从而避免了单点故障问题,解决了可扩展行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
技术领域
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现IPv6和IPv4网络之间互通的方法有RFC2766中定义的NAT-PT、RFC2767中定义的协议栈中翻译(BIS)、RFC3089中定义的应用层网关(SOCKS64)、RFC3142中定义的TCP/UDP中继、RFC3338中定义的应用程序接口翻译(BIA)等几种。这些方法的一个共同的缺点是需要在进行协议翻译的路由器***中维护连接双方的状态信息,并为每一个请求分配资源处理,因此都具有单点故障和可扩展性问题,不适合大规模的网络中使用。而随着IPv6网络不断发展,大规模的IPv6网络已经出现,需要与现有大规模的IPv4网络进行通信,现有的机制由于存在可扩展性问题而不使用。
4over6过渡机制是一种适用于IPv4网络间通过IPv6网络达到互连互通的在IPv6网络上实现IPv4网络互联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R2是标准的IPv6路由器。运行4over6过渡机制的双栈路由器称为4over6路由器,如图1中的R1、R3,。4over6路由器将IPv4路由中的目标网络地址增加特定IPv6地址前缀PRFX,构造一个特殊的IPv6目标网络地址,并对IPv4路由中的其他信息做适当处理后转变成伪IPv6路由的过程称为4over6地址转换;R1路由器通过IPv6路由协议将这些伪IPv6路由在IPv6网络中传播。当IPv6网络中的其他4over6路由器R2接收到伪IPv6路由后,使用特定的IPv6路由地址前缀PRFX匹配识别这些伪IPv6路由,并将其还原为IPv4路由,这个过程称为4over6路由还原。R2将还原后的IPv4路由在IPv4网络通过IPv4路由协议上交互,最终使得IPv4路由能够穿越IPv6网络,同时在包括IPv6网络在内的整个网络上有效。基于上述路由机制,IPv4分组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上,如果穿越IPv6网络,则路由器R1将对IPv4分组进行IPv6封装,封装后的IPv6分组传输到双栈路由器R2时解封装并还原,还原后的IPv4分组向目的IPv4网络发送,从而实现IPv4 overIPv6的互连功能。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4ove6过渡机制的IPv6网络和IPv4网络之间互通的方法,通过在IPv4数据分组中包含相关的IPv6分组信息来解决分组翻译路由器或者计算机需要维护IPv4/v6地址以及端口的映射关系等状态,可以实现在网络中间节点的无状态翻译分组,从而解决传统IPv4/v6网络之间互通方法的可扩展性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需要4over6过渡机制的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的IPv4网络和IPv6网络互通方法可扩展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IPv4网络IPv6网络之间通信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4over6过渡机制,在IPv6网络中维护IPv4网络的可达性信息,在此基础上,在4over6路由器上实现本发明的在IPv4分组中包含IPv6地址,流标签、下一个头等信息,在IPv4主机上保存地址的映射关系,从而使分组协议翻译方法不需要在中间路由器上保存任何的状态信息;为保证这两个不同网络节点之间端对端的通信,在IPv4节点上需要保存分组中包含的IPv6有关信息,如主机IPv6地址、流标签等,IPv4在双方会话过程中发送分组时必须包含这些信息。
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基于4over6过渡机制实现的,即在所述的IPv6、IPv4网络间配置一台4over6路由器,以构成双栈路由器,在所述的4over6路由器上配置4over6分组翻译模块以实现IPv6节点与IPv4节点间的通信,配置DNS即域名***应用层网关,来处理IPv4/IPv6网间的地址映射问题;
当IPv6节点主动发起与IPv4节点的通信时,依次按照一下步骤实现:
步骤1:IPv6网络的4over6路由器,简称4over6路由器1,应IPv6节点的请求,根据所述IPv4节点的域名从DNS应用层网关中查询到IPv4节点的地址,并由所述的DNS应用层网关在该IPv4地址上加上4over6地址前缀PRFX后,构成PRFX:IPv4节点地址::形式的IPv6地址,即伪IPv6地址作为响应发送给所述IPv6节点;
步骤2:所述IPv6节点以该PRFX:IPv4地址::为分组的目标地址,发送为IPv6分组PKT6,该分组在IPv6网内作为输入在4over6伪IPv6路由的作用下到达所述4over6路由器1;
步骤3:上述步骤2中的4over6路由器1接收到所述的PKT6分组后,根据其源和目标地址,判断PKT6为一个需要进行翻译的伪IPv6分组;
步骤4:把步骤3中的伪IPv6分组翻译成IPv4分组PKT4,依次按以下方式实现:
步骤4.1按照以下方式构造IPv4分组头:
IPv6分组头中的业务类型字段直接复制到IPv4分组头中的服务类型字段;
IPv6分组头中的净荷长度字段增加IPv4分组头长度和4over6分组头长度之和填充到IPv4分组头中的分组长度字段;
IPv6分组头中的跳数限制字段直接复制到IPv4分组头中的生存周期字段;
IPv6分组头中的目标地址字段是一个4over6地址,可以直接从该地址中提取IPv4地址A4,复制到IPv4分组头中的目标地址字段;
步骤4.2按照以下方式构造一个4over6分组头:
所述分组头依次由一个8比特的下一个头字段,一个4比特的保留字段,20比特的流标签字段和128比特的IPv6地址字段组成;
把伪IPv6分组头中的下一个头字段直接复制到4over6分组头的下一个头字段;
把伪IPv6分组头中的流标签字段直接复制到4over6分组头中的流标签字段;
把伪IPv6分组头中的源地址字段直接复制到4over6分组头中的IPv6地址字段;
步骤4.3把步骤4.1所述的IPv4分组头加上步骤4.2中所述的4over6分组头,以及伪IPv6分组的载荷,构成一个IPv4分组PKT4,该分组PKT4的源地址为4over6路由器1的地址,目标地址是所述IPv4节点的地址,分组协议类型设置为4over6分组;IPv4分组源地址字段设置为4over6路由器1内的可路由的IPv4地址;
步骤5:把步骤4.3中所述的PKT4传输到IPv4网中,按照IPv4网络路由到达所述IPv4节点;
步骤6:所述IPv4节点在收到所述的IPv4分组PKT4后,用一个4over6客户端来保存所述的4over6分组头,当需要返回分组数据时,源地址是所述的IPv4节点地址,目标地址是4over6路由器1的地址,所述4over6分组头中的信息被同时携带,组成IPv4分组P4;
步骤7:4over6路由器1接收到P4分组后,判断IPv4分组协议类型,当为4over6协议类型时,使用步骤8把该分组翻译成IPv6分组P6;
步骤8:根据P4分组中IPv4的分组头构造一个IPv6分组头:
IPv6分组头的目标地址取自4over6分组头中的IPv6地址字段,源地址从IPv4源地址直接转换获得,协议指示为4over6分组头中的下一个头字段,流标签字段信息从4over6分组头中的流标签字段获得,其他信息则按照RFC2765中定义的方式进行;IPv4分组载荷部分不变;
当IPv4节点需要同一个IPv6节点通信时,按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IPv4网络的4over6路由器,简称4over6路由器2,应IPv4节点的请求,根据所述IPv6节点的域名从DNS应用层网关中查询到IPv6节点的地址,并由所述的DNS应用层网关在把所述的IPv6地址按照步骤2′封装在4over6分组头中,以4over6路由器2的IPv4地址作为DNS应用层网关的响应发送给所述IPv4节点,同时携带4over6分组头;
步骤2’:所述分组头依次由一个8比特的下一个头字段,一个4比特的保留字段,20比特的流标签字段荷128比特的IPv6地址字段组成;
4over6分组头的下一个头字段设置为DNS响应类型;
4over6分组头的流标签字段设置为0;
4over6分组头的IPv6地址字段设置为所述的IPv6节点的IPv6地址;
步骤3’:步骤1’所述的IPv4节点收到DNS响应后,用一个4over6客户端来保存步骤2’所述的4over6分组头,当发送分组数据时,源地址是所述的IPv4节点地址,目标地址是4over6路由器2的地址,所述4over6分组头中的信息被同时携带,组成IPv4分组PKT4;该分组在IPv4网内作为输入在IPv4路由的作用下到达所述4over6路由器2;
步骤4’:上述步骤3’中的4over6路由器2接收到所述的PKT4分组后,判断IPv4分组协议类型,当4over6协议类型时,使用步骤5’把该PKT4分组翻译成IPv6分组P6;
步骤5’:根据PKT4分组中IPv4的分组头和4over6分组头,依次按照以下方法构造一个IPv6分组头:
IPv4分组头中的服务类型字段直接复制到IPv6分组头中的业务类型字段;
IPv4分组头中的分组长度字段减少IPv4分组头长度和4over6分组头长度之和填充到IPv6分组头中的净荷长度字段;
IPv4分组头中的生存周期字段直接复制到IPv6分组头中的跳数限制字段;
IPv4分组头中的源地址字段经过增加一个特殊前缀PRFX,构成PRFX:IPv4地址::型的伪IPv6地址,直接填充到IPv6分组头中的源地址字段;
4over6分组头中的下一个头字段复制到IPv6分组头中的下一个头字段;
4over6分组头中的流标签字段直接复制到IPv6分组头中的流标签字段;
4over6分组头中的IPv6地址字段直接复制到IPv6分组头中的目标地址字段;
将IPv6分组头,加上原先IPv4分组的载荷(不包含4over6分组头),构成一个新的伪IPv6分组P6;
步骤6’:把步骤5’中所述的伪IPv6分组P6传输到IPv6网中,按照伪IPv6网络路由到达所述IPv6节点;
所述的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的IPv4分组中包含选项信息时则忽略所述的选项信息,IPv6分组中包含逐跳选项头、目标选项头、路由头等被忽略。
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4over6过渡机制的IPv6网络和IPv4网络互通方法,解决了已有的协议翻译机制需要保存通信双方的状态信息而导致的单点故障和可扩展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IPv4网络IPv6网络之间通信的技术方法,可以实现在网络中间节点无状态翻译分组,从而解决传统IPv4/v6网络之间互通方法的可扩展性问题。目前清华大学已经将该项发明成果运用在所研制的IPv6/IPv4双栈路由器中,是4over6过渡机制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图说明
图1.4over6过渡机制示意图;
图2.基于4over6过渡机制的IPv6网络和IPv4网络互通方法流程图
图3.基于4over6过渡机制的IPv6网络和IPv4网络互通方法应用示例图;
图4.4over6协议翻译分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按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IPv6主机A6能够通过DNS或者配置的方式获得IPv4主机A4的地址的IPv6形式,即PRFX:A4::;
步骤2.IPv6主机以PRFX:A4::PRFX:A4::地址为分组的目标地址,发送分组PKT6。PKT6分组作为输入在4over6伪IPv6路由的作用下到达4over6路由器;
步骤3.4over6路由器接收到PKT6分组后,根据其源和目标地址特征,即目标地址是一个伪IPv6地址,判断PKT6为一个需要进行翻译的伪IPv6分组,使用步骤4将该分组翻译成IPv4分组PKT4;
步骤4.根据PKT6分组中IPv6分组头部,构造一个新的IPv4分组头部和一个4over6分组头,IPv4分组头部的源地址取自4over6路由器的IPv4地址,目标地址从伪IPv6目标地址直接转换获得,协议指示为4over6分组,其他信息则按照RFC2765中定义的方式进行;4over6分组头至少包含一个下一个头字段,流标签字段和一个IPv6地址字段;其中流标签字段信息保存IPv6分组头部中的流标签信息,IPv6地址字段保存IPv6分组头部的源IPv6地址信息,下一个头字段保存IPv6分组头部中的下一个头字段信息,IPv6分组载荷部分不变;
步骤5.将PKT4传输到IPv4网络中,按照IPv4网络路由,到达IPv4主机A4;
步骤6.主机A4上需要部署一个4over6客户端来保存4over6头部信息,返回分组数据时,源地址是A4,目标地址是4over6路由器地址,4over6分组头部中的信息被同时携带,组成IPv4分组P4;
步骤7.4over6路由器接收到P4分组后,判断IPv4分组协议类型,如果是4over6协议类型,使用步骤8将该分组翻译成IPv6分组P6;
步骤8.根据P4分组中IPv4分组头部,构造一个新的IPv6分组头部,IPv6分组头部的目标地址取自4over6分组头中的IPv6地址字段,源地址从IPv4源地址直接转换获得,协议指示为4over6分组头中的下一个头字段,流标签字段信息从4over6分组头中的流标签字段获得,其他信息则按照RFC2765中定义的方式进行;IPv4分组载荷部分不变。
图3为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通信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示例,假定图示的网络中部署了4over6机制。在4over6路由器上部署4over6分组翻译模块来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通信方法;为了支持IPv4节点主动发起连接,4ove6路由器上需要同时部署4over6 DNS应用层网关,来处理IPv4/v6网络之间的DNS解析;在IPv4节点中部署一个4over6主机模块,保存分组中有关IPv6节点的状态信息和处理DNS中包含的IPv6地址信息。
在上述假设和部署情况下,当IPv6节点A6主动发起与IPv4节点A4的通信时,首先使用DNS查询获得A4的IPv4地址,该IPv4地址在4over6路由器的DNS应用层网关中使用4over6地址映射的方式,即在IPv4地址上加特殊的4over6前缀PRFX,构成PRFX:A4::形式的IPv6地址。然后该地址即成为一个伪IPv6地址,作为DNS的响应,发送给A6主机。IPv6主机A6将该地址作为目标地址,构造分组PKT6并发送到IPv6网络中。由于IPv6网络中已经存在IPv4网络的路由信息,因此,该分组被路由到4over6路由器。在4over6路由器中的4over6分组翻译模块发现其源地址为一般性的IPv6地址,而目的地址是一个4over6地址,此时使用本发明特征描述的步骤4中的方式对分组进行翻译:
◆新构造一个IPv4分组头部;
◆伪IPv6分组头部中的业务类型字段直接复制到IPv4分组头部的服务类型字段;
◆伪IPv6分组头部中的净荷长度字段增加40填充到IPv4分组头部的分组长度字段;
◆伪IPv6分组头部中的跳数限制字段直接复制到IPv4分组头部的生存周期字段;
◆伪IPv6分组头部中的目标地址字段是一个4over6地址,可以直接从该地址中提取IPv4地址A4,复制到IPv4分组头部的目标地址字段;
◆构造一个4over6分组头,该分组头依次由一个8比特的下一个头字段,一个4比特的保留字段,20比特的流标签字段和128比特的IPv6地址字段组成;
◆伪IPv6分组头部中的下一个头字段直接复制到4over6分组头的下一个头字段;
◆伪IPv6分组头部中的流标签字段直接复制到4over6分组头部的流标签字段;
◆伪IPv6分组头部中的源地址字段直接复制到4over6分组头部的IPv6地址字段;
◆IPv4协议类型设置为4over6分组;
◆IPv4源地址字段设置为4over6路由器的可路由IPv4地址;
◆将IPv4分组头,加上4over6分组头部以及原先伪IPv6分组的载荷,构成一个新的IPv4分组PKT4。
◆PKT4分组的源地址为4over6路由器,目标地址是A4;
◆如果IPv6分组中包含了逐跳选项头、目标选项头、路由头等,本翻译翻译机制将忽略这些选项,不做翻译,相应的分组长度需要调整。
◆如果IPv6分组包括分片头,则按照下述的方法进行分组翻译:
●所有的字段除下述例外之外,按照上述步骤翻译;
●IPv6分组头部中的净荷长度字段增加32填充到IPv4分组头部的分组长度字段;
●IPv6分片头部中的标识字段字段低16位拷贝到IPv4分组头部的标识字段;
●IPv6分片头部中的更多分片字段拷贝到IPv4分组头部的更多分片字段;并设置DF为0,允许IPv4进一步分片;
●IPv6分片头部中的偏移量字段字段拷贝到IPv4分组头部的偏移量字段;
●IPv6分片头部中的下一个头字段直接复制到4over6分组头的下一个头字段;
完成后,将翻译完成的分组P4发送到IPv4网络中,并根据IPv4网络路由规则,最终P4被送到IPv4主机A4处理。
由于IPv4主机A4上发现该分组的协议为4over6分组头部,则交给已经部署了的通信状态维护模块进行处理,IPv4主机模块负责通信状态维护、维护每流状态,并向上层应用提交分组数据信息。当同一个流或者会话过程中,需要向IPv6主机A6发送返回分组时,该模块则将4over6分组状态信息信息携带在IPv4分组中,以4over6路由器伪目标地址,将该返回分组发送到4over6路由器。
4over6路由器接收到分组并检查到IPv4分组中包含了4over6分组头部,则交给4over6分组翻译模块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此时4over6路由器中的4over6分组翻译模块使用本发明特征描述的步骤8中的方式对分组进行翻译:
◆新构造一个IPv6分组头部;
◆IPv4分组头部的服务类型字段直接复制到IPv6分组头部中的业务类型字段;
◆IPv4分组头部的分组长度字段减少40填充到IPv6分组头部中的净荷长度字段;
◆IPv4分组头部的生存周期字段直接复制到IPv6分组头部中的跳数限制字段;
◆IPv4分组头部中的源地址字段经过增加一个特殊前缀PRFX,构成PRFX:A4::型的IPv6地址,直接填充到IPv6分组头部的源地址字段;
◆4over6分组头中的下一个头字段复制到IPv6分组头部中的下一个头字段;
◆4over6分组头部的流标签字段直接复制到IPv6分组头部中的流标签字段;
◆4over6分组头部的IPv6地址字段直接复制到IPv6分组头部中的目标地址字段;
◆将IPv6分组头,加上原先IPv4分组的载荷(不包含4over6分组头),构成一个新的IPv6分组P6。
◆P6分组的源地址为主机A4的4over6地址,目标地址是A6;
◆如果IPv4分组包含选项信息,选项信息被忽略,并不进行转换,相应的分组长度也需要调整。如果包含了源路由选项,则返回一个目标地址不可达的ICMP消息。
◆如果伪IPv6分组包括分片头,则按照下述的方法进行分组翻译:
●所有的字段除下述例外之外,按照上述步骤翻译;
●IPv4分组头部的分组长度字段加8减去IPv4头部荷选项头部长度,填充到IPv6分组头部中的净荷长度字段;
●IPv6分组头部中的下一个头字段指示为IPv6分片头,4over6分组头中的下一个头字段则被复制到分片头的下一个头字段;
●IPv4分组头部的标识字段拷贝到IPv6分片头部中的标识字段字段低16位,高16位清零;
●IPv4分组头部的偏移量字段拷贝到IPv6分片头部中的偏移量字段字段;
●IPv4分组头部的更多分片字段拷贝到IPv6分片头部中的更多分片字段;
完成后,4over6路由器将翻译完成的分组P6发送到IPv6网络中,并根据IPv6网络路由规则,最终P6被送到IPv6主机A6处理。在IPv6主机中,4over6地址被当作标准的IPv6地址,因此不需要特别的处理。
上述描述了IPv6节点主动的通信过程,当IPv4节点需要同一个IPv6节点通信的时,首先使用DNS查询获得A6的IPv6地址。由于IPv4主机无法处理IPv6地址,因此需要4over6路由器的DNS应用层网关将IPv6地址按照4over6分组方式进行封装,将IPv6地址封装在4over6分组头中,以4over6路由器的IPv4地址作为DNS的响应发送给IPv4主机A4。由于IPv4主机A4上发现该分组的协议为4over6分组头部,则交给已经部署了的通信状态维护模块进行处理,IPv4主机模块负责通信状态维护、维护每流状态,并向上层应用提交分组数据信息。当同一个流或者会话过程中,需要向IPv6主机A6发送返回分组时,该模块则将4over6分组状态信息信息携带在IPv4分组中,以4over6路由器伪目标地址,将该返回分组发送到4over6路由器。后续的过程与IPv6节点首先建立连接的方式完全相同。
通过上述的过程阐述可见,本发明能够基于4over6过渡机制的实现IPv6网络与IPv4网络之间互通,达到了预期目的。

Claims (2)

1.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基于4over6过渡机制实现的,即在所述的IPv6、IPv4网络间配置一台4over6路由器,以构成双栈路由器,在所述的4over6路由器上配置4over6分组翻译模块以实现IPv6节点与IPv4节点间的通信,配置DNS即域名***应用层网关,来处理IPv4/IPv6网间的地址映射问题;
当IPv6节点主动发起与IPv4节点的通信时,依次按照一下步骤实现:
步骤1:IPv6网络的4over6路由器,简称4over6路由器1,应IPv6节点的请求,根据所述IPv4节点的域名从DNS应用层网关中查询到IPv4节点的地址,并由所述的DNS应用层网关在该IPv4地址上加上4over6地址前缀PRFX后,构成PRFX:IPv4节点地址∷形式的IPv6地址,即伪IPv6地址作为响应发送给所述IPv6节点;
步骤2:所述IPv6节点以该PRFX:IPv4地址∷为分组的目标地址,发送为IPv6分组PKT6,该分组在IPv6网内作为输入在4over6伪IPv6路由的作用下到达所述4over6路由器1;
步骤3:上述步骤2中的4over6路由器1接收到所述的PKT6分组后,根据其源和目标地址,判断PKT6为一个需要进行翻译的伪IPv6分组;
步骤4:把步骤3中的伪IPv6分组翻译成IPv4分组PKT4,依次按以下方式实现:
步骤4.1按照以下方式构造IPv4分组头:
IPv6分组头中的业务类型字段直接复制到IPv4分组头中的服务类型字段;
IPv6分组头中的净荷长度字段增加IPv4分组头长度和4over6分组头长度之和填充到IPv4分组头中的分组长度字段;
IPv6分组头中的跳数限制字段直接复制到IPv4分组头中的生存周期字段;
IPv6分组头中的目标地址字段是一个4over6地址,可以直接从该地址中提取IPv4地址A4,复制到IPv4分组头中的目标地址字段;
步骤4.2按照以下方式构造一个4over6分组头:
所述分组头依次由一个8比特的下一个头字段,一个4比特的保留字段,20比特的流标签字段和128比特的IPv6地址字段组成;
把伪IPv6分组头中的下一个头字段直接复制到4over6分组头的下一个头字段;
把伪IPv6分组头中的流标签字段直接复制到4over6分组头中的流标签字段;
把伪IPv6分组头中的源地址字段直接复制到4over6分组头中的IPv6地址字段;
步骤4.3把步骤4.1所述的IPv4分组头加上步骤4.2中所述的4over6分组头,以及伪IPv6分组的载荷,构成一个IPv4分组PKT4,该分组PKT4的源地址为4over6路由器1的地址,目标地址是所述IPv4节点的地址,分组协议类型设置为4over6分组;IPv4分组源地址字段设置为4over6路由器1内的可路由的IPv4地址;
步骤5:把步骤4.3中所述的PKT4传输到IPv4网中,按照IPv4网络路由到达所述IPv4节点;
步骤6:所述IPv4节点在收到所述的IPv4分组PKT4后,用一个4over6客户端来保存所述的4over6分组头,当需要返回分组数据时,源地址是所述的IPv4节点地址,目标地址是4over6路由器1的地址,所述4over6分组头中的信息被同时携带,组成IPv4分组P4;
步骤7:4over6路由器1接收到P4分组后,判断IPv4分组协议类型,当为4over6协议类型时,使用步骤8把该分组翻译成IPv6分组P6;
步骤8:根据P4分组中IPv4的分组头构造一个IPv6分组头:
IPv6分组头的目标地址取自4over6分组头中的IPv6地址字段,源地址从IPv4源地址直接转换获得,协议指示为4over6分组头中的下一个头字段,流标签字段信息从4over6分组头中的流标签字段获得,其他信息则按照RFC2765中定义的方式进行;IPv4分组载荷部分不变;
当IPv4节点需要同一个IPv6节点通信时,按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IPv4网络的4over6路由器,简称4over6路由器2,应IPv4节点的请求,根据所述IPv6节点的域名从DNS应用层网关中查询到IPv6节点的地址,并由所述的DNS应用层网关在把所述的IPv6地址按照步骤2′封装在4over6分组头中,以4over6路由器2的IPv4地址作为DNS应用层网关的响应发送给所述IPv4节点,同时携带4over6分组头;
步骤2’:所述分组头依次由一个8比特的下一个头字段,一个4比特的保留字段,20比特的流标签字段荷128比特的IPv6地址字段组成;
4over6分组头的下一个头字段设置为DNS响应类型;
4over6分组头的流标签字段设置为0;
4over6分组头的IPv6地址字段设置为所述的IPv6节点的IPv6地址;
步骤3’:步骤1’所述的IPv4节点收到DNS响应后,用一个4over6客户端来保存步骤2’所述的4over6分组头,当发送分组数据时,源地址是所述的IPv4节点地址,目标地址是4over6路由器2的地址,所述4over6分组头中的信息被同时携带,组成IPv4分组PKT4;该分组在IPv4网内作为输入在IPv4路由的作用下到达所述4over6路由器2;
步骤4’:上述步骤3’中的4over6路由器2接收到所述的PKT4分组后,判断IPv4分组协议类型,当4over6协议类型时,使用步骤5’把该PKT4分组翻译成IPv6分组P6;
步骤5’:根据PKT4分组中IPv4的分组头和4over6分组头,依次按照以下方法构造一个IPv6分组头:
IPv4分组头中的服务类型字段直接复制到IPv6分组头中的业务类型字段;
IPv4分组头中的分组长度字段减少IPv4分组头长度和4over6分组头长度之和填充到IPv6分组头中的净荷长度字段;
IPv4分组头中的生存周期字段直接复制到IPv6分组头中的跳数限制字段;
IPv4分组头中的源地址字段经过增加一个特殊前缀PRFX,构成PRFX:IPv4地址∷型的伪IPv6地址,直接填充到IPv6分组头中的源地址字段;
4over6分组头中的下一个头字段复制到IPv6分组头中的下一个头字段;
4over6分组头中的流标签字段直接复制到IPv6分组头中的流标签字段;
4over6分组头中的IPv6地址字段直接复制到IPv6分组头中的目标地址字段;
将IPv6分组头,加上原先IPv4分组的载荷(不包含4over6分组头),构成一个新的伪IPv6分组P6;
步骤6’:把步骤5’中所述的伪IPv6分组P6传输到IPv6网中,按照伪IPv6网络路由到达所述IPv6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的IPv4分组中包含选项信息时则忽略所述的选项信息,IPv6分组中包含逐跳选项头、目标选项头、路由头等被忽略。
CNB2005100118023A 2005-05-27 2005-05-27 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356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118023A CN1333568C (zh) 2005-05-27 2005-05-27 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118023A CN1333568C (zh) 2005-05-27 2005-05-27 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6954A true CN1716954A (zh) 2006-01-04
CN1333568C CN1333568C (zh) 2007-08-22

Family

ID=35822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1180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3568C (zh) 2005-05-27 2005-05-27 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33568C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6560C (zh) * 2006-03-15 2009-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及计费和故障测试***
CN100525311C (zh) * 2006-03-10 2009-08-0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防止nat-pt设备受到攻击的方法
CN1968273B (zh) * 2006-10-26 2010-08-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
WO2010099654A1 (zh) * 2009-03-03 2010-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v4-v6共存方法、网络设备及***
CN101909042A (zh) * 2009-06-03 2010-12-08 ***通信集团公司 具有IPv4应用的主机通过IPv6网络进行通信的方法和***
WO2010139194A1 (zh) * 2009-06-03 2010-12-09 ***通信集团公司 具有IPv4应用的主机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01431478B (zh) * 2008-12-17 2011-05-11 清华大学 端到端运营商级路由器和家庭网关组合的IPv4/IPv6分组转换方法
WO2011140843A1 (zh) * 2010-05-11 2011-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装置及***
CN102255976A (zh) * 2010-05-21 2011-11-2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选择IPv4-IPv6协议翻译模块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281336A (zh) * 2010-06-13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机发起地址转换的方法和***
CN102710802A (zh) * 2012-05-07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v6配置信息提供装置及获取方法
CN101931658B (zh) * 2009-06-26 2013-07-03 ***通信集团公司 具有IPv4应用的IPv6主机进行通信的方法与装置
CN103227787A (zh) * 2013-04-09 2013-07-31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ARP代理的4over6隧道自动建立方法
CN104092561A (zh) * 2014-06-12 2014-10-08 清华大学 一种4over6动态地址分配服务器失效备援方法
CN104717639A (zh) * 2013-12-17 2015-06-1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移动客户端访问互联网的方法和接入网关服务器
CN105763659A (zh) * 2014-12-16 2016-07-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v6隧道报文封装方法及***
CN106789710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IPv6过渡的流交互优化方法
CN107547376A (zh) * 2017-07-21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探测方法和装置
CN111950640A (zh) * 2020-08-14 2020-11-17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交换机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22415A (zh) * 2020-10-09 2022-04-29 瞻博网络公司 在分段路由中的出口节点处理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45586B1 (ko) * 2002-12-23 2006-01-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듀얼 스택 전환 메커니즘 라우터와 캐쉬 테이블 관리 방법
CN100484083C (zh) * 2003-08-20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转换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混合地址转换路由器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25311C (zh) * 2006-03-10 2009-08-0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防止nat-pt设备受到攻击的方法
CN100466560C (zh) * 2006-03-15 2009-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及计费和故障测试***
CN1968273B (zh) * 2006-10-26 2010-08-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IPv6业务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交换设备
CN101431478B (zh) * 2008-12-17 2011-05-11 清华大学 端到端运营商级路由器和家庭网关组合的IPv4/IPv6分组转换方法
WO2010099654A1 (zh) * 2009-03-03 2010-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v4-v6共存方法、网络设备及***
CN102282821B (zh) * 2009-03-03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v4-v6共存方法、网络设备及***
WO2010139194A1 (zh) * 2009-06-03 2010-12-09 ***通信集团公司 具有IPv4应用的主机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01909042A (zh) * 2009-06-03 2010-12-08 ***通信集团公司 具有IPv4应用的主机通过IPv6网络进行通信的方法和***
CN101909042B (zh) * 2009-06-03 2012-12-26 ***通信集团公司 具有IPv4应用的主机通过IPv6网络进行通信的方法和***
US8909812B2 (en) 2009-06-03 2014-12-09 China Mobile Group Beijing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for host device with IPv4 application
CN101931658B (zh) * 2009-06-26 2013-07-03 ***通信集团公司 具有IPv4应用的IPv6主机进行通信的方法与装置
WO2011140843A1 (zh) * 2010-05-11 2011-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装置及***
US9100352B2 (en) 2010-05-11 2015-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forwarding packet
CN102255976A (zh) * 2010-05-21 2011-11-2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选择IPv4-IPv6协议翻译模块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255976B (zh) * 2010-05-21 2013-11-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选择IPv4-IPv6协议翻译模块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281336A (zh) * 2010-06-13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机发起地址转换的方法和***
CN102710802A (zh) * 2012-05-07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v6配置信息提供装置及获取方法
CN102710802B (zh) * 2012-05-07 2017-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v6配置信息提供装置及获取方法
CN103227787A (zh) * 2013-04-09 2013-07-31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ARP代理的4over6隧道自动建立方法
CN104717639A (zh) * 2013-12-17 2015-06-1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移动客户端访问互联网的方法和接入网关服务器
CN104092561A (zh) * 2014-06-12 2014-10-08 清华大学 一种4over6动态地址分配服务器失效备援方法
CN104092561B (zh) * 2014-06-12 2017-02-15 清华大学 一种4over6动态地址分配服务器失效备援方法
CN105763659A (zh) * 2014-12-16 2016-07-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v6隧道报文封装方法及***
CN105763659B (zh) * 2014-12-16 2019-02-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v6隧道报文封装方法及***
CN106789710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IPv6过渡的流交互优化方法
CN106789710B (zh) * 2016-12-28 2019-11-22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IPv6过渡的流交互优化方法
CN107547376A (zh) * 2017-07-21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探测方法和装置
CN107547376B (zh) * 2017-07-21 2020-07-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探测方法和装置
CN111950640A (zh) * 2020-08-14 2020-11-17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交换机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950640B (zh) * 2020-08-14 2022-08-02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交换机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22415A (zh) * 2020-10-09 2022-04-29 瞻博网络公司 在分段路由中的出口节点处理流
CN114422415B (zh) * 2020-10-09 2023-07-11 瞻博网络公司 在分段路由中的出口节点处理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3568C (zh) 200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6954A (zh) 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网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
Vogt Six/one router: a scalable and backwards compatible solution for provider-independent addressing
RU2357281C2 (ru) Виртуальная сеть вещания для междоменной связи
US8774038B2 (en) Multicast support for dual stack-lite and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six rapid deployment on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four infrastructures
US90139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CN104270475B (zh) 基于NAT64实现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通的***及方法
Frankel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secure deployment of IPv6
EP1482678A1 (en) System for converting IPv4 data packets into IPv6 data packets.
US20060153230A1 (en) IPv6 / IPv4 translator
CN1977499A (zh) 信息处理装置、气泡数据包发送方法以及程序
CN1909503A (zh) 一种探测路径最大传输单元的方法
US20060146870A1 (en) Transparent communication with IPv4 private address spaces using IPv6
US20120131142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data structure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service provision-related information
CN1585376A (zh) 一种地址转换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混合地址转换路由器
CN1838632A (zh) 移动IPv6报文穿越防火墙的实现方法
CN1503539A (zh) 在IPv6中使用接口标识符的路由选择表管理方法
CN1881935A (zh) 移动互联网协议路由处理方法和***及路由器
US20080240132A1 (en) Teredo connectivity between clients behind symmetric NATs
KR101901341B1 (ko) 사용자 장치의 이동성을 지원하는 네트워크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026424A (ko) IPv6 네트워크 통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1030934A (zh) 一种基于双向隧道的实现跨异构网络移动通信的方法
CN1741502A (zh) 基于4over6的IPv6和IPv4网间互通的方法
CN1181655C (zh) 移动ip中一种数据包传输的方法
Punithavathani et al. IPv4/IPv6 transition mechanisms
CN1716944A (zh) 网络路径最大传输长度发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