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8951B - 通信管理方法、中央控制台、通信台、通信管理程序及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通信管理方法、中央控制台、通信台、通信管理程序及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8951B
CN1708951B CN2003801020549A CN200380102054A CN1708951B CN 1708951 B CN1708951 B CN 1708951B CN 2003801020549 A CN2003801020549 A CN 2003801020549A CN 200380102054 A CN200380102054 A CN 200380102054A CN 1708951 B CN1708951 B CN 17089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central control
called station
control board
management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3801020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8951A (zh
Inventor
大谷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08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8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08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8951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中央控制台根据通常用“比通过所述基准的发送权分配在传送延迟允许时间中分配的平均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C·Tdelay)小的某个一定值(TXOPbound)来限制从表示通过“从通信台的平均数据速率等求出的基准发送权分配”分配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以某个时刻t0为起点的累计值的直线(10)减去表示通过“实际的发送权分配”所分配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同一时刻t0起的累计值的折线(11)的差值的规则来进行发送权分配。在通信网络中,保留了对于中央控制台的调度的弹性,且可以实现发送台对于通信路径要求的通信路径品质。

Description

通信管理方法、中央控制台、通信台、通信管理程序及记录媒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根据IEEE802.11的无线通信等那样,对多个通信台时分共用一个网络路径的网路中的通信进行管理的通信管理方法、中央控制台、通信台、通信管理程序、存储了通信管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的重要性在增加。在这种网络中,与其连接的多个通信台对分组发送共用一个媒体。若多个发送台同时发送,则由于产生了分组之间的冲突,所以需要定义高效避免该冲突的标准。
例如,在作为无线LAN用的标准规格的IEEE802.11无线通信方式(基于ANSI/IEEE Std 802.11,1999 Edition的方式)中,定义了被称作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分布式协调功能)的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Avoidance: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基准的冲突避免方式。
但是,这种现有的网络中,由于对所有的发送台平等提供发送权,故若流过网络的业务量的总量增加,则每一个流的频带减小,所以在流过对各数据的传送延迟时间有限制的运动图像和声音等的实时流数据时将出现问题。即,若将这种流数据混合到网络中,则不能正常传送。
因此,为了正常传送各流数据,提出了各种的频带确保的标准。如图5所示,作为用于进行频带确保的一个方法,有网络上的中央控制台102对发送台(通信台)100向接收台(通信台)101的数据发送所需频带的一部分进行管理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各发送台将从现在起要在网络中流过的流数据的业务量特性的相关信息通知中央控制台,中央控制台对能否进行该流的传送进行判断,在判断为可接受的情况下,从中央控制台对各发送台进行发送权的提供。
在上述的IEEE802.11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在被称作TGE的子群中,讨论了在无线网络上进行频带管理用的被称作HCF(HybridCoordination Function:混合协同功能)的中央控制台的功能。TGE在2002年9月会议中所筹划制定的草案(基于IEEE Std802.11e/D3.3,2002的方式)中,称作HC(Hybrid Coordinator:混合协同)的中央控制台管理属于网络的发送台的业务量的发送权的一部分。将HC之外的通信台称作WSTA(Wireless Station:无线电台)。
各WSTA向HC通知要从自身发送的与数据的业务量特性或轮询请求标准有关的信息。将该信息称作Traffic Specification(TSPEC)。但是所谓与数据的业务量特性有关的信息例如是业务量的最小/平均/最大数据率、传送延迟允许时间等,另外所谓与轮询请求标准有关的信息是指想要轮询的最小/最大时间间隔等的信息。现在由Draft3.3所定义的主要的TSPEC信息的参数如下。
即,TS Info ACK Policy指定是否需要ACK(接收确认信息)和所希望的ACK形态。00:标准ACK(Normal ACK),10:无ACK(NO ACK),01:可选ACK(Alternative ACK),11:组ACK(Group ACK)。
方向(Direction)是00:上行(Up kink),10:下行(Down link),01:直接链接(Direct link),11:预留(reserved)。
Minimum Data Rate(最小数据率)表示业务量的最低速率(bps单位)。不包含MAC/PHY总开销(Overhead)。在0的情况下没有指定。
平均数据率(Mean Data Rate)表示业务量的平均速率(bps单位)。不包含MAC/PHY总开销(Overhead)。在0的情况下没有指定。
峰值数据率(Peak Data Rate)表示业务量的最大允许速率(bps单位)。在0的情况下没有指定。
最大脉冲串大小(Max Burst Size)表示达到峰值数据率的业务量的最大数据脉冲串(octet单位)。其是可变速率业务量或脉冲串业务量用的参数。在0的情况下表示没有脉冲串。
标称MSDU大小(Nominal MSDU Size)表示通常的MSDU的大小(octec单位)。其中,所谓MSDU大小是指从上级层向MAC层进行数据发送接收时的数据大小,等于从分组中去除了MAC层、物理层的头部分的长度。MSDU大小=0的情况下没有指定。
无效时间(Inactivity Interval)表示在没有流过MSDU的业务量的情况下,到通过中央控制台截断连接之前的最大时间(us单位)。在指定了0的情况下,不通过无效来截断连接。
延时限度(Delay Bound)表示业务量的MSDU传送所允许的最大时间(us单位)。在0的情况下没有指定。
最小PHY速率(Min PHY Rate)表示业务量的最小物理速率(bps单位)。在0的情况下没有指定。
最小服务间隔(Minimum Service Interval)表示对业务量提供了发送权的间隔的最小值。由于在方向字段(Direction field)为上行/侧向链接(Uplink/Sidelink)的情况下,从HC进行轮询,所以该参数表示连续的Qos CF-POLL(后述)的开始时刻的最小间隔(us单位)。这是想进行节能的通信台设定的参数。
最大服务间隔(Maximum Service Interval)表示对业务量提供发送权的间隔的最大值。由于在方向字段(Direction field)为上行/侧向链接(Uplink/Sidelink)的情况下,从HC进行轮询,所以该参数表示连续的Qos CF-POLL(后述)的开始时刻的最大间隔(us单位)。
过剩带宽允许因数(Surplus Bandwidth Allowance Factor)表示对业务量的MSDU传送所需的上述速率为过剩所需的时间分配(频带分配)。本字段表示包含重新发送,MAC/PHY总开销的空间传送时的频带相对MSDU的传送所需的频带的比。
从各WSTA接收了该TSPEC信息的HC进行与对于各发送台的发送权的提供顺序和提供时间有关的计算(调度),使其满足来自各WSTA的要求,并根据该调度的结果,进行对各WSTA的发送权的提供。
将从HC向各台提供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称作TXOP(TransmissionOpportunity:传输机会)。HC通过向要提供发送权的WSTA发送称作Qos CF-POLL的分组,来进行对各发送台的TXOP的提供。QosCF-POLL分组中包含了称作TXOP LIMIT的与提供发送权的限制时间有关的信息,作为QoS CF-POLL的目的地的WSTA允许在该限制时间内进行数据的发送。
将通信台的上级层委托发送给通信台的MAC层的数据单位称作MSDU(MAC Service Data Unit:MAC服务数据单元)。实际上,在媒体上进行上述MSDU的传送时,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传送,但是其通常对一个MSDU添加了MAC层和物理层的协议头。
另外,当前的草案中,在发送台对接收台进行数据的发送时,作为从接收台侧得到接收确认信息用的方法,定义了称作标准ACK的方法和称作组ACK的方法两种。图6(a)是使用了标准ACK的方法,图6(b)是使用了组ACK的方法。如图6所示,在使用了标准ACK的方法中,发送台每次发送分组110时,要从接收台侧返回对于该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ACK)111。另一方面,在使用了组ACK的方法中,发送台对接收台以脉冲串形式发送多个分组110,之后,在发送台发送了称作组ACK请求的分组112的情况下,若其由接收台来接收,则接收台进行对发送台返回包含与之前从发送台接收的分组有关的接收确认信息的称作组ACK的分组113的处理。
通过脉冲串传送方式传送的分组数没有必要为固定数,但是作为典型的序列,考虑如图6所示,通过脉冲串传送周期性地传送固定数目(图6中N个)的分组的图案。将这时的数N称作脉冲串长度。
若使用组ACK的方法,由于可以一次向发送台通知多个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所以与使用了标准ACK的方法的情况相比,频带效率高。另外,若脉冲串长度设定得越长,则频带效率越好。但是,相反,若脉冲串长度N设定得越长,则返回接收确认信息的频率越低,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可重新发送同一脉冲串的次数减小了。
例如,下面表示在物理层使用了IEEE 802.11a的情况下,使用标准ACK来传送一个分组所需时间的计算方法。即,在分组的种类是QoS Data分组的情况下,参数是MSUD大小:L(bit)和物理速率:RPHY两个。IEEE802.11a的物理层中所用的通过OFDM调制方式的一个信号来传送的比特数N DBPS的值如图7所示,由物理速率R PHY唯一决定,所以传送L(bit)的MSDU所需的OFDM信号数NSYM为
NSYM=ceiling{(310+L)/NDBPS},分组发送时间TQoSData由TQoSData=20+4×NSYM(us)来提供。
对于接收了上述QosData分组时接收台返回的ACK分组,由于可从上述QosData分组的物理速率RPHY唯一决定ACK分组的物理速率RPHY(ACK),由RPHY(ACK)来决定NDBPS的值(参照图7),由NSYM=ceiling(134/NDBPS)来计算传送ACK分组所需的OFDM码元数NSYM,所以分组发送时间TACK由TACK=20+4×NSYM(us)来提供。
从上面的计算中由Tnormal(L,RPHY)=TQoSData+SIFS+TACK+SIFS(us)来提供QosData分组和ACK分组的交换所需要的标准时间Tnormal(L,RPHY)。其中,SIFS表示分组间的间隔时间,当使用了IEEE802.11a的物理层时的具体值由16(us)来提供。
同样,使用组ACK来传送一个分组所需的平均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
对于发送QosData分组所需的时间TQoSData,通过与上述的标准ACK的情况相同的计算式来提供。
对于发送组ACK请求分组所需的时间,由于从上述QosData分组的物理速率R PHY来唯一决定组ACK请求分组的物理速率R PHY(GAR),所以从图7中求出对应于R PHY(GAR)的NDBPS的值,并通过
NSYM=ceiling(214/NDBPS)
TGAR=20+4×NSYM(us)
来决定分组发送时间TGAR的值。
另一方面,对于发送组ACK分组所需的时间,由于从上述QosData分组的物理速率RPHY来唯一决定组ACK分组的物理速率RPHY(GA),所以从图7中求出对应于PHY(GA)的NDBPS的值,并通过
NSYM=ceiling(1238/NDBPS)
TGA=20+4×NSYM(us)
来决定分组发送时间TGA的值。
从上述中N个QosData分组和组ACK请求/组ACK分组的交换所花费的标准时间Tgroup(N)(L,RPHY)是
Tgroup(N)=N·TQoSData+SIFS+TGAR+SIFS+TGA+SIFS(us),使用脉冲串长度为N的组ACK序列进行分组传送时的每一个分组的平均发送时间的标准值Tgroup(L,RPHY)为
Tgroup(L,RPHY)=Tgroup(N)/N(us)。
在上述计算中,使用组ACK进行数据传送时的参数由分组的MSDU大小、发送分组的物理速率、和脉冲串长度N来提供。
如上所述,在使用组ACK进行传送的情况下,由于因脉冲串长度N频带效率发生变化,所以中央控制台应向其台分配的TXOP的时间比也变化了。但是,对组ACK请求/组ACK的分组,规定为通信台可以在任意时间给出,所以在标准上不存在脉冲串长度的概念,也没有定义将其传送到中央控制台的结构。作为代替,控制台可以将称作剩余带宽允许(Surplus Bandwidth Allowance)的TSPEC信息传送到中央控制台。其是相当于与使用了标准AKC的情况相比,实际所需要的频带(或者平均发送时间)的比值的信息。使用组ACK进行脉冲串长度N的传送的通信台对中央控制台传送的剩余带宽允许的计算方法如下。即,应在TSPEC中设定的剩余带宽允许(Asurp)的值是
Asurp=Tgroup(L,RPHY)/Tnormal(L,RPHY)。
另外,在当前的草案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在剩余带宽允许(Asurp)的值中,可能会成为这样的标准,即:在发送台侧计算分组重新发送所需的追加频带(或追加发送时间)并申请考虑了追加频带的值。由于在脉冲串出错率以PER来提供的情况下通常需要
1+PER+PER2+PER3+...=1/(1-PER)倍的频带,所以在还考虑了重新发送频带的情况下的剩余带宽允许(Asurp’)的值由
Asurp’=Tgroup(L,RPHY)/Tnormal(L,RPH)/(1-PER)提供。其中,上式中PER的值可以使用在通信台侧在过去的通信中实际所测量的脉冲串出错率,也可以使用固定值(典型值)。
图8表示在从中央控制台提供的TXOP的时间内,使用标准ACK或组ACK进行实际通信情况下的分组交换序列的一例。图8(a)是使用了标准ACK的方法,图8(b)是使用了组ACK的方法。将使用组ACK,在媒体上发送N个分组、组ACK请求,组ACK的一系列的分组的周期的平均时间称作平均脉冲串输出周期(Tburst)。
作为现有技术,有“Draft Supplement to STANDARD FOR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Systems-LAN/MAN 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11:Wireless MediumAccess Control(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fications:Medium Access Control(MAC)Enhancements for Quality of Service(QoS),IEEE Std 802.11e/D3.3,2002”。
在以上这种网络***中,由于采用了发送台仅传送流的特性,而将发送权的分配全部委托中央控制台的结构,所以不能得到在发送台期待的定时中提供发送台期待长度的发送时间的保证。
例如,发送台为了流过固定速率的业务量,即使对于对应于流的最小/平均/最大数据率的特性参数设定同一值而向中央控制台提出申请,中央控制台也不见得对发送台周期性地提供发送权。更一般的,中央控制台为了同时接受来自更多的发送台的各种请求,在着眼于对各流的发送权分配的情况下,进行有疏密的发送权提供是很普遍的。
例如,图9的130~133表示由HC进行的各种调度的结果。120表示Qos CF-POLL分组,121表示对发送台提供的TXOP。这样,即使假定为HC接收了来自发送台的同一TSPEC的申请,也有产生多种TXOP的可能。在当前的草案中,中央控制台提供在多长时间内观察时所要求的数据率的对应发送时间在标准范畴之外,依赖于安装。反而言之,在当前的草案定义的方法中,对HC的调度提供了很大的弹性。
接着,表示依赖于来自中央控制台的发送权的提供,通信路径的可靠性变化的情况。图10对于在某一定时间分配给图9的各轮询的TXOP加横线。从图10判断出通过轮询133在T1~T2的时间内分配的TXOP的量比轮询130~132少。若考虑流过固定速率的流的情况,则在进行如133那样的轮询的情况下,在T1~T2的时间之间所提供的局部发送权提供速率比平均发送权提供速率小,所以在时刻T2中发送缓存器中滞留了很多没有发送的MSDU(MAC Service DataUnit)。如果考虑在时刻T2中从上级层来了新的MSDU140的发送请求的情况,则由于MSDU140进入到发送缓冲器的最末尾,所以在如133那样进行轮询的情况下,MSDU140长时间等待到最前送出了。虽然需要全部的分组在同一传送延迟允许时间内传送到接收台侧,但是若T1~T2或T2~T3的时间等于传送延迟允许时间,则判断出如133那样进行轮询的情况下,对MSDU140重新发送的机会比如130~132那样进行轮询的情况明显减少。
重新发送的机会减小意味着分组损耗率(Packet Loss Rate,记为PLR)增加。这里,所谓分组损耗率定义为作为在发送台和接收台之间重复进行分组的重新发送的结果,在限制时间(即,传送延迟允许时间)内不能正常传送到接收台侧的分组的比例。
尤其,在使用发送台对接收台以脉冲串形式发送多个分组,接收台收集对于多个接收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后向发送台通知的结构来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由于进行重新发送的频率减小,所以上述的分组损耗率更深刻地受到由轮询的差造成的影响。若提高向发送台通知接收确认信息的频率,则可以减小由轮询带来的分组损耗率的差,但是若接收确认信息的通知频率过高,则频带效率变差。由于上述的脉冲串传送的结构本来为了提高频带效率而考虑,所以希望最好在仍保持频带效率的状态下,同时可以达到希望的分组损耗率。但是在当前的草案中,没有表示与可以要求发送台以何种程度的频率对接收台要求接收确认信息的通知有关的指针。
图15~图18表示来自中央控制台的各种发送权的提供方法的具体例。其中,在该例中,假定为中央控制台以100TU的周期进行发送权提供,在每一周期时间上等间隔输入30个MSDU,各MSDU的最大传送允许时间由50TU来提供(其中,1TU=1024us)。该图的TXOP中的数字表示在该TXOP中输出的分组数目。在(例1)~(例4)的所有TXOP分配中,进行发送权的提供,使得任何一个都在100TU的时问中输出36个分组。
但是,为了进一步考察各种图案的TXOP分配,使各TXOP分配具有变量。图15所示的TXOP分配(例1)进行均匀的发送权的提供,使得连续送出x个的MSDU,x是变量。
图16所示的TXOP分配(例2)中,在100TU期间有仅在t(TU)的时间不进行发送权提供的时间,在剩余的时间中均匀进行分组的送出。其中,进行发送权提供,使得连续送出3个MSDU,t是变量。
图17所示的TXOP分配(例3)中,在t(TU)的时间中进行均匀的发送权提供,使得连续送出3个MSDU,在(100-t)(TU)的时间中进行均匀的发送权提供,使得连续送出6个MSDU,t是变量。
图18所示的TXOP分配(例4)在t(TU)的时间中进行发送权提供,使得连续送出18个MSDU,在(100-t)(TU)的时间中进行均匀的发送权提供,使得连续送出3个MSDU,t是变量。
图19~图22表示分别对图15~图18所示的来自上述中央控制台的具体的发送权的提供方法,分组损耗率怎样变化有关的仿真结果。其中,横轴取各TXOP分配的变量。图中还兼记了最大传送延迟时间的值(由于假定为最大传送允许时间是50TU,所以最大传送延迟时间超过了50TU的分组为分组损耗)。从这些图中可以判断出即使一定时间内分配的TXOP分配的总计时间相同,对于各种发送权的提供方法,最大传送延迟时间或分组损耗率变化很大。
各个流***应用中存在通信路径可允许的分组损耗率。若通过应用在PLR=10-4下正常动作,则还存在需要PLR=10-8的应用。但是,在当前的草案标准书中,不存在从发送台侧向中央控制台传送与发送台的应用对通信路径期待的分组损耗率有关的信息的方法。因此,在如无线通信路径那样,错误频繁发生的通信路径中,发送台需要以其中一种方法对中央控制台传送为实现所期待的分组损耗率所需要的信息。
即使在因中央控制台造成的发送权的分配定时差的原因,接收台中产生了图像紊乱的情况,用户也会感到发送台或接收台有故障。这对于发送台或接收台的制造者是不好的情况。在当前的草案中,除了“流的特性”之外,也可从发送台对中央控制台要求“对于轮询的要求标准”,但决不充分,同时,没有表示与应怎样设定各参数有关的指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尤其在脉冲串错误率比较高的网络中,保留中央控制台对调度的弹性,且可以实现发送台对通信路径要求的通信路径品质的通信管理方法、中央控制台、通信台、通信管理程序、存储了通信管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是中央控制台通过规定从进行数据发送的通信台向进行数据接收的通信台的数据发送定时来进行在各时刻作为发送权仅对一个通信台允许数据发送的调度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基准的发送权分配从上述中央控制台对进行上述数据发送的通信台分配的平均发送权提供时间率为C,通信台要发送的传送数据的最大延迟允许时间为Tdelay时,使用满足
式1:0≤Tbound<Tdelay
式2:0<C<1
式3:TXOPbound=C·Tbound,的参数C、TXOPbound、Tbound,进行发送权提供的调度,使得对于任意的时刻t0,在时间{t0,t0+t}期间实际提供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通常为大于等于C·t-TXOPbound的值。
这是即,假设以任意的时刻t0为起点中央控制台向通信台分配的基准的发送权提供时刻的累计值与从t0起的经过时间t成正比(设比例系数为C),进行发送权分配,使得通过“实际的发送权分配”所分配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任意时刻t0起的累计值与上述基准发送提供时间的累计值相比,其值小于比相当于在传送延迟允许时间Tdelay期间分配的基准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的量(即C·Tdelay)小的恒定值(TXOP)。
图1表示对TXOPbound的视觉定义。图1表示所有的中央控制台应满足的规则。图1中累计的起点由t0表示。上述“基准的发送权分配的累计值”在图中用直线10表示,对于任意的观测时间T用C·T来提供。这里,C表示从中央控制台向该发送台分配的平均发送权提供时间率。上述的基准发送权分配除了包含提供相当于应用的数据率的吞吐量需要的发送时间之外,还可以包含为了进行传送错误的分组的重新发送另外所需的发送时间。另外,对于另外所需的发送时间,例如可以在通信标准上规定:通信台侧实际进行PER的测量后通知中央控制台,或者在中央控制台侧假定典型的PER进行计算,无论哪个都可以。
另外,图1中,用折线11(折线B)来表示通过“实际的发送权分配”分配的发送提供时刻的同一时刻起的累计值。
图1中,中央控制台根据通常采用比“通过所述基准的发送权分配在传送延迟允许时间上分配的平均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C·Tdelay)小的某一恒定值(TXOPbound)来限制表示从通过“从通信台的平均数据速率等求出的基准发送权分配”分配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以某一时刻t0为起点的累计值的直线10减去表示从通过“实际的发送权分配”分配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同一时刻t0起的累计值的折线11的值这样的标准来进行发送权分配。
图1中,对从时刻t0起的经过时间t写入由(C·t-TXOPbound)来定义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直线L。若通过上述的结构,折线B小于直线L,则表示调度过疏。若调度过疏,则表示对在某一时刻上从上级层输入的MSDU,在该MSDU的传送延迟允许时间期间从中央控制台提供的发送权提供时间总计比C·Tdelay-TXOPbound=C·(Tdelay-Tbound)小,意味着对于该MSDU的重新发送的机会由此减小了。
相反,若折线B不小于直线L,则在发送台的发送缓冲器中滞留的MSDU的数目大致由在Tbound=TXOPbound/C时间中输入的MSDU数来限制。换而言之,意味着任意的时刻中从上级层输入的MSDU在发送缓冲器中等待到最初发送的时间大致由Tbound=TXOPbound/C来限制。因此,各MSDU可以为重新发送用而确保剩余的(Tdelay-TXOPbound/C)所提供的时间,因此,可以进行可靠性高的数据传送。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还可以有根据通信标准,不规定与“基准的发送权分配”的比例常数C有关的计算式,中央控制台自己计算适当的比例常数C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央控制台的发送权提供有关的上述制约条件也可表现为“进行发送权分配,使得通常采用在比传送延迟允许时间Tdelay小一定时间(Tbound)上输入的MSDU数来限制发送台的未发送MSDU数”。或者,与中央控制台的发送权提供有关的上述制约条件也可表现为“对于任意的时间{t0,t0+t},必须分配发送在时间(t-Tbound)上输入的MSDU所需要的TXOP时间”。
图1表示上述的表现。即,图1表示了主要描述了对于任意时刻上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的、对于与基准值的差的限制(TXOPbound)的情况以及用对于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任意值的时刻的、对于与基准值的差的限制(Tbound)的观点来描述同一限制的情况。
对于对通信台的发送数据的传送延允许时间Tdelay的值,也可预先在中央控制台上设定,也可在通信台开始数据传送之前传送到中央控制台。
对于参数C、TXOPbound、Tbound的值,若决定其中的两个参数值,则还可根据式3来确定剩余的参数值。这些参数的全部和部分可以由中央控制台用任意的取值来决定,也可以在通信台开始数据的传送之前,从通信台取得希望值后,将该值作为参考来决定。若为后者,则很容易满足各通信台的希望。另外,也可以用通信标准来决定。另外,这些全部或部分参数也可使用固定值。
在通过来自通信台的TSPEC等信息,由中央控制台来判断通信台作为发送的等待时间可允许的最大值(Maximum Service Interval、记载为Tmax)的值的情况下,也可作为Tmax本身或Tmax的函数值来决定Tbound或TXOPbond的值。
上述中央控制台也可根据来自通信台侧的“使用标准ACK或组ACK有关的信息”来决定Tbound或TXOPbound的具体值。
在不能发现满足上述制约条件的调度时,也可完全拒绝其传送,也可询问通信台是否可变大Tbound或TXOPbound,若通信台承诺,则也可在变大Tbound或TXOPbound后尝试重新调度。
上述结构也可使用基于IEEE Std 802.11e/D3.3 2002的通信方法。
作为发送形态也可使用标准传送(作为来自接收侧的接收确认信息,使用标准ACK),也可以是脉冲串传送(作为来自接收侧的接收确认信息,使用组ACK)。
由此,在保留了中央控制台的调度的弹性,同时可对该通信台准确表示分配给通信台的发送权提供时间应满足的最低条件。尤其在通信台使用脉冲串传送的结构进行通信时,通信台能够计算用于实现希望的分组损耗率的最大脉冲串长度。因此,通信台可以实现希望的分组损耗率。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是中央控制台通过规定从进行数据发送的通信台向进行数据接收的通信台的数据发送定时,从而进行在各时刻作为发送权仅对一个通信台允许数据发送的调度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基准的发送权分配从上述中央控制台对进行上述数据发送的通信台分配的平均发送权提供时间率为C,通信台要发送的传送数据的最大延迟允许时间为Tdelay时,使用满足
式4:0≤T1bound<Tdelay,0≤T2bound
式5:0<C<1
式6:TXOP1bound=C·T1bound,
     TXOP2bound=C·T2bound的参数C、TXOP1bound、T1bound、TXOP2bound、T2bound,进行发送权提供的调度,使得对于任意的时刻t0,在时间{t0,t0+t}期间实际提供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通常为大于等于C·t-TXOP1bound的值且小于等于C·t+TXOP2bound的值。
上述结构中,由{C、TXOP1bound、T1bound}进行的限制与之前相同,并进一步提供了由{C、TXOP2bound、T2bound}进行的限制。前者是对疏的调度的限制,而后者是对密的调度的限制。实际上即使对某一通信台的调度非常密,对该通信台的传送也没有障碍,但是通过设置对于特性通信台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上限,其他通信台参加的裕量可进一步增加。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中央控制台的管理下发送数据分组的通信台事先向上述中央控制台预约与该数据分组的业务量特性有关的信息,上述中央控制台在决定上述基准的发送权分配时,使用来自各通信台的业务量特性信息。
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根据通信台的希望组织调度。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使用固定值来作为上述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用简单的结构来组织调度。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根据来自通信台侧的信息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对于每个流***的应用,对于通信路径可允许的分组损耗率不同。希望对于要求较小分组损耗率的流,更小地抑制TXOPbound(或Tbound)的值,对于分组损耗率无论多大都可以的流,也可使TXOPbond(或Tbound)的值变大。当然,TXOPbond(或Tbound)的值大可以更大地取得调度的弹性。
通过上述结构,在可以从通信台侧输入与通信路径的品质有关的要求标准的信息时,通过对每个流设定TXOPbond(或Tbound),可以满足各个流对通信路径所要求的通信路径品质,同时可以使调度的弹性最大。
由此,除了上述结构带来的效果之外,可以根据通信台的希望来组织调度。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作为来自通信台侧的“希望轮询的时间间隔的最大值”Tmax的函数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当前的TSPEC存在表示“希望轮询的时间间隔的最大值”的Maximum Service Interval(Tmax)的参数。因此,例如,认为中央控制台根据在Maximum Service Interval时间上所提供的平均发送分配时间,即C·Tmax来设定TXOPbound的值是合理的。另外,对于TXOPbound刚好为C·Tmax之外,也可参照Tmax来决定TXOPbound。同样,对于Tbound刚好为Tmax之外,也可参照Tmax来决定Tbound。
通过上述结构,通信台可以对中央控制台通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的信息,而不用增加TSPEC参数的数目。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作为通信台侧要进行通信的多个流的“希望轮询的时间间隔的最大值”Tmax中具有最小的值的函数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虽然认为在通信台具有多个流的情况下,各个流分别具有对于“希望轮询的时间间隔的最大值”的要求,但是作为其中具有最小值的函数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值是理想的。
通过上述结构,通信台可以对中央控制台通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的信息,而不用增加TSPEC参数的数目。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作为“通信台要发送的传送数据的最大延迟允许时间”Tdelay的函数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当前的TSPEC中存在表示“最大延迟允许时间”的Delay bound(Tdelay)的参数。因此,可以认为:例如,中央控制台根据在相当于Tdelay bound时间的一半或其1/4等时间上提供的平均发送权分配时间、即C·(Tdelay/2)或C·(Tdelay/4)来设定TXOPbound的值是合理的。
通过上述结构,通信台可以对中央控制台通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的信息,而不用增加TSPEC参数的数目。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作为通信台侧要进行通信的多个流的“通信台要发送的传送数据的最大延迟允许时间”Tdelay中具有最小的值的函数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虽然认为在通信台具有多个流的情况下,各个流分别具有对于“最大延迟时间”的要求,但是作为其中具有最小值的函数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值是理想的。
通过上述结构,通信台可以对中央控制台通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的信息,而不用增加TSPEC参数的数目。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发送形态是脉冲串传送。
在如上所述,通信台使用脉冲串传送(组ACK)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由于返回接收确认信息的频率减少,所以作为确保各分组的重新发送次数的手段,本发明的与从中央控制台向通信台的发送权提供有关的制约条件更重要。
由此,可以更深地享受本发明的与从中央控制台向通信台的发送权提供有关的制约条件的益处。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依赖于来自通信台侧的“与使用标准ACK或者使用组ACK有关的信息”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如前所述,在使用了组ACK的情况下,返回接收确认信息的频率减小,所以同一分组重新发送某个次数的时间比使用标准ACK的情况长。反而言之,在通信台使用标准ACK来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即使Tbound的值选择接近于传送延迟允许时间Tdelay的值,在剩余的(Tdelay-Tbound)的时间上充分确保需要的重新发送次数的可能性较高。但是,在通信台使用组ACK来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若没有很小地取Tbound的值而变大(Tdelay-Tbound)的时间,则在该时间的期间不能充分确保需要的重新发送次数的可能性较高。根据上述理由,最好中央控制台依赖于通信台使用标准ACK进行传送或使用组ACK进行传送的信息,来决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决定适合于通信台的ACK传送形态的TXOPbound或Tbound的值。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根据上述的计算,来进行能否接受新流的判断。
即,中央控制台在已经进行了几个流的轮询的状态下,当从通信台接收对于新流的轮询请求时,在判断为分别对这些全部流可进行基于上述计算的发送权分配的情况下,接受新流的轮询请求,在判断为不能进行发送权分配的情况下,拒绝新流的轮询请求。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适当进行对于新流的接受判断。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规定了上述通信管理方法的通信网络中,在通信台侧判断为对于中央控制台向通信台的发送权提供没有满足上述规定的情况下,通知用户“中央控制台的发送权提供没有满足最低条件”或“因中央控制台原因对流数据的传送带来了障碍”的内容。
在此处考虑的通信形态中,由于中央控制台·发送台·接收台三者彼此联系,所以在接收台中,在图像紊乱频繁产生的情况下,用户准确判断哪个站有故障是困难的。另外,即使实际上因中央控制台进行的发送权的分配的定时较差的原因导致接收台中产生了图像紊乱时,用户直观感觉到发送台或接收台有故障。
在通过上述结构,图像紊乱频繁产生的状态下,用户可以准确表示图像紊乱频繁产生的原因不在发送台或接收台,而在于中央控制台。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使用下述结构进行通信:上述通信台根据通信台的分组出错率PER和分组损耗率PLR将希望的最大发送次数n作为n=ceiling{log(PLR)/log(PER)}导出,将不超过(传送延迟允许时间-TXOPbound/C)提供的时间除以上述最大发送次数n(传送延迟允许时间-TXOPbound/C)所得到的时间Tburstmax的某个时间定义为平均脉冲串输出周期(Tburst),脉冲串形式发送在Tburst期间需要输出的分组数,收集接收台对多个接收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并向通信台通知。
图2表示对Tburst的最大值(Tburstmax)的视觉导出过程。图2表示通信台进行脉冲串传送时的脉冲串长度决定方法。
在本实施形态中,因由中央控制台的轮询提供的发送时间的偏差产生的MSDU的发送之前的等待时间用Tbound=TXOPbound/C来限制是采用通信标准或通信上的推荐等来规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当采用发送台以脉冲串形式发送分组,并从接收台收集对于多个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后返回的结构进行通信时,可以提供与发送台对接收台进行接收确认信息的返回请求的频率有关的指针。并且,由于通过图2所示的Tburstmax的算式,对以任意相位输入的MSDU确保大致n次的最大发送次数,所以大致实现了希望的分组损耗率。
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估计在以脉冲串形式发送分组的情况下,用于基本实现希望的分组损耗率的脉冲串长度的最大值。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使用下述结构进行通信:上述通信台根据通信台的分组出错率PER和分组损耗率PLR将希望的最大发送次数n作为n=ceiling{log(PLR)/log(PER)}导出,将不超过(传送延迟允许时间-Tbound)提供的时间除以上述最大发送次数n所得到的时间Tburstmax的某个时间定义为平均脉冲串输出周期(Tburst),脉冲串形式发送在Tburst期间需要输出的分组数,收集接收台对多个接收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而向通信台通知。
这时,图2还表示对于此时的Tburst的最大值(Tburstmax)的视觉导出过程。
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估计在以脉冲串形式发送分组的情况下,用于基本实现希望的分组损耗率的脉冲串长度的最大值。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是中央控制台通过规定从进行数据发送的通信台向进行数据接收的通信台的数据发送定时来进行在各时刻作为发送权仅对一个通信台允许数据发送的调度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台根据通信路径的分组出错率PER和分组损耗率PLR将希望的最大发送次数n作为n=ceiling{log(PLR)/log(PER)}导出,将不超过传送延迟允许时间Tdelay的值除以上述最大发送次数n所得到的时间的时间作为“希望轮询的时间间隔的最大值”Tmax通知给中央控制台。
在网络的通信协议标准上,在不能判断TXOPbound或Tbound的值为多少等情况下,必须采用上述式子来获得近似的性能。
通过上述结构,在任意的相位上考虑了传送延迟允许时间的情况下,在该时间内必须包含n次的轮询。在由各轮询提供的发送时间的偏差不大的情况下,对于在任意的相位上输入的MSDU确保了大致n次的最大发送次数,所以可以期待基本能够实现希望的分组损耗率。
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在通信标准上不能判断TXOPbound或Tbound的值为多少等情况下,可以基本实现希望的分组损耗率。
上述通信台作为PER的具体值,可以构成为使用自身在过去的通信中实际测量的值,也可以构成为使用固定值(典型值)。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使用下述结构进行通信:上述通信台算出希望轮询的时间间隔的最大值期间需要输出的分组数,以脉冲串形式发送这些分组,并收集接收台对于多个接收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后通知给通信台。
如上所述,当由各轮询提供的发送时间的偏差不大时,对于以任意的相位输入的MSDU确保了大致n次的最大发送次数。本结构在使用以脉冲串形式发送分组,收集接收台对于多个接收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后向通信台通知的结构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提供与通信台向接收台进行接收确认信息的返回请求的频率有关的指针。
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在通信标准上不能判断TXOPbound或Tbound的值为多少等情况下,即使以脉冲串形式发送分组时,也可以基本实现希望的分组损耗率。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台使用在通信台侧实际进行PER的测量来通知的值作为分组出错率PER的具体值。
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沿更实际的形态进行必要的重新发送次数的估计。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台使用固定值作为分组出错率PER的具体值。
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以简单结构进行安装。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尤其在无线网络中使用本方法。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尤其在电力线(power line)网络上使用本方法。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使用根据IEEE Std 802.11e/D3.3 2002的通信方法。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将本发明的通信管理方法适用于IEEE Std802.11e/D3.3 2002中。
本发明的中央控制台,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通信管理方法来管理通信。
本发明的通信台,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的通信管理方法来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通信管理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通信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存储了通信管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特征在于:存储了上述的通信管理程序。
本发明进一步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可以通过下面所示的记载来充分理解。另外,本发明的益处可以在参照附图的下面的说明中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网络***中,所有的中央控制台应满足的规则的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网络***中,发送台进行传送时的脉冲串长度决定方法的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网络***中,所有的中央控制台应满足的规则的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网络***中,发送台进行传送时的脉冲串长度决定方法的图。
图5是表示经中央控制台的频带确保的结构的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与接收确认信息的通知有关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物理速率与NDBPS的关系的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在TXOP内的分组发送方法的图。
图9是表示由中央管理台进行的发送权分配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由中央管理台进行的发送权分配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中央控制台进行周期的发送权分配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中央控制台进行周期的发送权分配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中央控制台进行周期的发送权分配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中央控制台进行附加的发送权分配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由中央管理台进行的具体的发送权的分配的例(例1)的图。
图16是表示由中央管理台进行的具体的发送权的分配的例(例2)的图。
图17是表示由中央管理台进行的具体的发送权分配的例(例3)的图。
图18是表示由中央管理台进行的具体的发送权分配的例(例4)的图。
图19是表示由中央管理台进行的具体的发送权分配的例子(例1)所实现的性能的图。
图20是表示由中央管理台进行的具体的发送权分配的例子(例2)实现的性能的图。
图21是表示由中央管理台进行的具体的发送权分配的例子(例3)所实现的性能的图。
图22是表示由中央管理台进行的具体的发送权分配的例子(例4)所实现的性能的图。
图23是表示对于由中央管理台进行的具体的发送权分配的例子(例1~4),Tbound和最大传送延迟时间的关系的图。
图24是表示对于由中央管理台进行的具体的发送权分配的例子(例1~4),Tbound和分组损耗率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若根据图1到图8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则具体如下:
已经使用图5到图8描述的说明适用于本实施形态,这里省略其说明。
表示了对IEEE Std 802.11e/D3.3应用了本发明的例子。例如,表示了对于IEEE Std 802.11e/D3.3,作为定义或推荐引入了作为本发明的发明点的如下两点时的例子。
发明点1
根据TSPEC信息按照如下方式计算从中央控制台HC对进行数据发送的通信台分配的“基准的发送权分配率C”的值。其中,在本计算中,PER(分组出错率)的值使用典型值(在IEEE 802.11a的物理层中为10%)。
即,作为TSPEC参数,使用平均数据率(Mean Data Rate(Rmean))、最小PHY速率(Minimum PHY Rate)(RPHY_MIN)、标称MSDU大小(Nominal MSDU Size(Bnom))、剩余带宽允许(SurplusBandwidth Allowance(A surp))。
在假定了标准ACK的情况下,一个分组发送所需要的时间是Tnormal(Bnom,RPHY_MIN),但是在考虑了剩余带宽允许(SurplusBandwidth Allowance)值的情况下,一个分组发送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A surp·Tnormal(Bnom,RPHY_MIN)。
通过重新发送分组,在考虑了其余所需的频带的情况下,实际上一个分组发送所需的平均时间是Tavg=A surp·Tnormal(Bnom,RPHY_MIN)/(1-PER),由于若假设分配所有时间,则可实现的数据率为R1=Bnom/Tavg,所以将对于该流的平均发送权分配时间率规定为C=Rmean/R1.
发明点2
中央控制台HC进行发送权分配,使得从通过上述的“基准发送权分配率”计算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某一时刻为起点的累计值减去通过“实际的发送权分配”而分配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同一时刻起的累计值的值通常用C·Tmax来限制。这里,Tmax是如后所述的最大服务间隔(Maximum Service Interval)。
考虑根据以上的两点,某个通信台为了传送具有如下要求的MPEG2-TS运动图像(图像)应用,对中央控制台请求轮询的情况。即,
应用的数据率(固定):R(Appli)
应用的最大允许延迟时间:Tdelay(Appli)
应用的抖动界限:Tjitter(Appli)
适合于应用的发送物理速率:RPHY(Appli)
在不能检测出业务量时中央控制台可以截断通信路径的最小观测时间:Tinact(Appli)
分组损耗率:PLR。
其中,假定本通信台中,为了提高频带效率,使用组ACK进行通信。另外,为了提高频带效率,在一个分组中必须包含10个MPEG2-TS(188字节)地进行传送。
以下表示此时通信台对中央控制台设定的TSPEC的计算例。即,作为TSPEC参数,使用
平均数据率(Mean Data Rate)(R mean)
最小数据率(Min Data Rate)(R min)
峰值数据率(Peak Data Rate)(R max)
最大脉冲串大小(Maximum Burst Size)(B burst)
无效间隔(Inactivity Interval)(Tinact)
最小PHY速率(Minimum PHY Rate)(RPHY_MIN)
延时限度(Delay Bound)(Tdelay)
标称MSDU大小(Mominal MSDU Size)(B nom)
最大MSDU大小(Maximum MSDU Size)(Bmax)
最小服务间隔(Minimum Service Interval)(T min)
最大服务间隔(Maximum Service Interval)(T max)
剩余带宽允许(Surplus Bandwidth Allowance)(A surp)。
下面描述该计算例的内容。
对于最小/平均/峰值数据率、无效间隔、最小PHY速率,也可仅原样设定应用的信息。
即,为
R mean=R min=R max=R(Appli)
Tinact=Tinact(Appli)
RPHY_MIN=RPHY(Appli)。
另外,由于应用的速率为固定速率,所以可变速率业务量用的参数最大脉冲串大小作为无指定(0)。另外,节能用的参数最小服务间隔也作为无指定(0)。
将对MAC层的传送延迟允许时间(Delay Bound)的值设定为比与来自应用的最大传送延迟时间有关的请求值Tdelay(Appli)和与来自应用的抖动界限有关的请求值Tjitter(Appli)的任意一个值都小。即,为
Tdelay≤min{Tdelay(Appli)、Tjitter(Appli)}。
对于标称MSDU Size的值,由于在一个分组中含有的净荷的比特大小(标记为B payload)固定为188×10×8比特,所以为对于该Bpayload的值追加了LLC层、上级层的总开销的值。即,为
Bnom=Bpayload+(LLC层/上级层的总开销)。
有问题的TSPEC是剩余的最大服务间隔(标记为T max)和剩余带宽允许(标记为A surp)两个。
首先,虽然为Tmax,但是通信台基本上可以选择比Tdelay小的任意值。作为一例,在将对于一个分组希望的最大发送次数设为n时,认为作为对于中央控制台的Tmax的初始请求值,请求
Tmax=Tdelay/n
左右的值是合适的。
从发明点2,可以期待若较小地设定Tmax的值,则HC可以进行不稳定性较小的轮询。但是,越是Tmax的值小的流,对于HC调度越困难,所以从HC拒绝接受小的Tmax的值的可能性变大。最终的Tmax的值通过通信台与HC之间的交涉决定。
若决定了Tmax的值,则可以导出平均脉冲串输出周期Tburst的最大值。首先,由于认为发明点2中存在TXOPbound=C·Tmax的关系,所以TXOPbound/C=Tmax,图2中,为实现希望的脉冲串损耗率所需要的平均脉冲串输出周期Tburst的最大值Tburstmax的值为
Tburstmax=(Tdelay-Tmax)/n。另外,将n计算为
n=ceiling{log(PLR)/log(PER)}。
这里,ceiling(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其中,在上述计算中,PER的值也可以使用在过去的通信中实际所测量的值,也可使用典型的值(802.11a的物理层中PER=0.1是典型的值)。通过上述计算,通信台若选择小于等于Tburstmax的任意的值作为平均脉冲串输出周期Tburst,则判断为可以边使用脉冲串传送的结构,边实现希望的通信品质。当想要频带效率最佳时,也可以为Tburst=Tburstmax。
若决定了平均脉冲串输出周期Tburst,则可以如下所示那样来决定脉冲串长度N。首先,在Tburst时间上从上级层输入的MPEG2-TS的比特数由Rmean×Tburst提供。因此,应在Tburst时间上输出的平均分组数由Rmean×Tburst/Bnom提供。其中,Bnom表示标称MSDU大小。但是,上述值不考虑通过重新发送而在剩余部分必须送出的分组数。若还考虑重新发送频带,应输出到Tburst时间上的平均分组数Navg可以估计为
Navg=Rmean×Tburst/Bnom/(1-PER)。
因此,判断为实际上可以使用组ACK,可以对由N=floor{Navg}提供的数目的分组进行脉冲串传送。这里,floor{x}表示不超过x的最小整数。
以上,若决定了脉冲串常数N,则可以进行所述的计算,即,计算使用组ACK传送一个分组所需的平均时间,所以可以决定剩余带宽允许(A surp)。
另一方面,在中央控制台侧,如上所述,也可进行“基准的发送权分配率C”的值的计算,来提供发送权,使得在时间T期间分配的TXOP时间的总和平均为C·T,并进行发送权分配,使得从发送权分配时间的某个时刻起的累计值与理想值的差(为Diff)通常由C·Tmax来限定(将该条件称作通信控制条件)。
通常,由中央控制台进行的发送权分配为周期性的情况很多。图11表示中央控制台进行周期性的发送权分配时的具体例子。该例中,设中央控制台进行发送权分配的周期为Tperiod,对于某个通信台的基准的发送权分配率由C来提供。这时,中央控制台对该通信台在一个周期时间Tperiod期间平均提供C·Tperiod的发送权。
因此,中央控制台将C·Tperiod的发送权分割为多个TXOP而在Tperiod内进行配置,并进行该配置是否满足上述通信控制条件的检查。通信控制条件虽然要求从发送权提供时间的任意时刻起的累计值与基准值的差距通常由TXOPbound来限制,但是其可以容易地通过下面表示的方法来确认。
即,在中央控制台将C·Tperiod的发送权分割为图11所示的TXOP配置的情况下,如图所示,选择某一任意时刻t0,引出表示“通过基准的发送权分配来分配的时刻t0起的平均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的直线10与表示“通过实际的发送权分配所分配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同一时刻t0起的累计值”的折线11,求出折线11和直线10的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通过其两者的差是否小于等于TXOPbound来判断是否满足了上述的通信控制条件。其中,折线11和直线10的差是从折线11的值减去了直线10后的值。因此,差的最大值为大于等于0的值,差的最小值为小于等于0的值。
图11的例子中,时刻t1中,折线11和直线10的差最大(Diffmax),时刻t2中差为最小(Diffmin)。由此,可以判断为在Diffmax-Diffmin≤TXOPbound成立的情况下,满足上述的通信控制条件,在不成立的情况下,不满足通信控制条件。这是因为从图可以看出在累计的起点取作时刻t1的情况下,发送权提供时刻的累计值与理想值的差距取最大值Diffmax-Diffmin。图12表示将时刻t1取作起点情况下的累计曲线。
从上面的文章可以看出,可以认为Diffmax-Diffmin的值是与折线11下接的斜率C的直线12和与折线11上接的斜率C的直线13在曲线上的Y轴方向的差。
另外,图13表示两个周期上的发送权分配的累计曲线。从图13可以看出,可以从其一个周期的信息中判断在中央控制台进行周期性的发送权提供的情况下,是否满足了通信控制条件的判断。
接着,考察通信状态暂时恶化时,中央控制台可分配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模式。当前的草案中,通信台侧在没有发送状态下剩余的MSDU的数目经称作QoS Null的分组等向中央控制台进行适当报告。并且,在因通信状况暂时恶化等原因,中央控制台检测出了通信台侧未发送MSDU的数目增加的情况下,中央控制台可以对该通信台提供比通常多的发送权。图14表示在中央控制台对某个通信台进行周期性的发送权分配时,暂时提供比通常多的发送权时的具体例子。从图中可以确认在中央控制台暂时提供了比通常多的发送权的情况下,通常满足了通信控制条件。
通常,中央控制台在进行满足通信控制条件的发送权分配时,对该发送权分配,无论进一步怎样附加性地追加发送权分配通常都满足通信控制条件。可知:若考虑进行附加的发送权分配前的原来的发送权分配进行发送权分配,使得“对于任意的时刻t0,在时间{t0,t0+t}期间实际提供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通常为大于等于C·t-TXOPbound的值”,则对于满足该规则的发送权分配,进一步进行附加的发送权分配后也通常保证了同一规则。
图23、图24分别表示在中央控制台根据图15~图18进行各种TXOP分配(例1)~(例4)的情况下,进行由各TXOP分配得到的Tbound的值实际上是多少的计算,该Tbound的值与最大传送延迟时间和分组损耗率的关系是什么。从这些图可以确认,无论中央控制台怎样进行发送权分配都限制Tbound的值,则作为最大传送延迟时间和分组损耗率等性能,保证了大致相同的品质。
在上述例子中,表示了TXOPbound(Tbound)的值由中央控制台和通信台之间的协商来决定的例子,但是也可考虑中央控制台观察TSPEC的参数值来决定TXOPbound(Tbound)的值的通信规定。具体地,考虑中央控制台通过作为表示“希望轮询的时间间隔的最大值”的TSPEC参数Tmax的函数来决定TXOPbound(Tbound)的值,或作为表示“通信台要发送的传送数据的最大延迟允许时间”的TSPEC参数Tdelay的函数来决定TXOPbound(Tbound)的值。在通信台具有多个流的情况下,则作为各流具有的多个TSPEC参数中最小的Tmax函数来决定或作为最小的Tdelay的函数来决定。
更小地抑制上述差Diff用的最简单的安装方法只要均匀分配TXOP即可。在充分均匀地分配TXOP也没有将上述差Diff抑制到C·Tmax以下的情况下,中央控制台或拒绝该流的接受,或对通信台进行交涉,使其将C·Tmax改变为进一步稍大的值(即,将C和Tmax至少一个变更为进一步稍大的值)。
但是,在如上所述地均匀分配TXOP的安装中,接受第2个或第3个流是困难的。在中央控制台想要同时接受更多的流的情况下,中央控制台必须发现满足各台要求的全部上述通信控制条件的TXOP分配图案。但是,由于该问题通常被视为属于NP困难的问题,所以基本上仅可以以循环式方式来检查满足所有的上述通信控制条件的TXOP分配图案。该检查应在中央控制台从通信台接收了TSPEC的阶段上进行,在没有发现解的情况下,中央控制台应该或拒绝接受该流,或对通信台进行交涉,使得将C·Tmax变更为稍大的值。
如上所示,设定发送权提供时间,使得通常由比系数C和最大允许延迟时间的积小恒定值TXOPbound来限制发送权提供时间的实际值与基准值的差。即,对发送权提供时间的各时刻上的累计值的实际值设置一定的下限(TXOPbound)。由此,发送台可以实现对于通信路径所要求的通信路径质量。即,尤其在分组出错率比较高的通信网络中,通过保留对于中央控制台的调度的弹性,且提供中央控制台决定对于发送台的发送时间分配时必须考虑的条件,或提供发送台进行脉冲串传送用的对于脉冲串长度决定的指针,从而可以实现发送台对于通信路径要求的通信路径品质。
另外,上述例子中,作为发明点1,对于C值的导出,考虑了
Tavg=A surp·Tnormal(Bnom,RPHY_MIN)/(1-PER)
R1=Bnom/Tavg
C=Rmean/R1的通信标准的例子。虽然在代替A surp而使用A surp’的情况下,考虑了
Tavg’=A surp’·Tnormal(Bnom,RPHY_MIN)
R1’=Bnom/Tavg’
C’=Rmean/R1’的通信规定,但是在该情况下,同样全部可以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虽然对发送权提供时间的各时刻上的各累计值的实际值设置下限(TXOPbound),但是也可设计下限和上限两者。即,也可使用满足
式4:0≤T1bound<Tdelay,0≤T2bound
式5:0<C<1
式6:TXOP1bound=C·T1bound,
TXOP2bound=C·T2bound的C、TXOP1bound、T1bound、TXOP2bound、T2bound,进行发送权提供的调度,使得对于任意的时刻t0,在时间{t0,t0+t}期间实际上提供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通常为大于等于下限值C·t-TXOP1bound且小于等于上限值C·t+TXOP2bound的值。上限值、下限值分别由图3、图4的直线M、直线L来表示。
上面所说明的通信管理方法由用于使该通信管理处理起作用的程序来实现。将该程序存储到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媒体上。
这里,上述记录媒体是与中央控制台的主体可分离地构成的记录媒体,也可以是如磁带和盒式录音带等带类、软盘或硬盘等磁盘或CD-ROM/MO/MD/DVD等光盘的盘系列、IC卡(包含存储卡)/光卡等卡系那样,作为外部存储装置设置了程序读取装置,并通过将记录媒体***到其中的可读取记录媒体。或,也可以是包含掩模型ROM、EPROM、EEPROM、闪速ROM等形成的半导体存储器的固定记录程序的媒体。
另外,本发明中,由于是可与包含互联网的通信网络连接的***结构,所以也可以是流动记录程序,使其从通信网络中下载程序的媒体。另外,这样,在从通信网络下载了程序的情况下,也可将该下载用程序预先存储在中央控制台内,或从另外的记录媒体进行安装。
另外,在实施发明用的最佳实施例中所作的具体的实施形态或实施例始终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狭义解释为限于这种具体例,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下载记载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地变更实施。
产业适用性
本发明如根据IEEE802.11的无线通信等那样,涉及多个通信台在时分共用一个网络路径的网络中的通信,可以用于通信设备等用途。

Claims (25)

1.一种通信管理方法,中央控制台通过规定从进行数据发送的通信台向进行数据接收的通信台的数据发送定时来进行在各时刻作为发送权仅对一个通信台允许数据发送的调度,其特征在于:
设通过基准的发送权分配从上述中央控制台对进行上述数据发送的通信台分配的平均发送权提供时间率为C,通信台要发送的传送数据的最大延迟允许时间为Tdelay时,使用满足
式1:0≤Tbound<Tdelay
式2:0<C<1
式3:TXOPbound=C·Tbound,
的参数C、TXOPbound、Tbound进行调度,使满足以下规定:对于任意的时刻t0,在时间{t0,t0+t}期间实际提供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为大于等于C·t-TXOPbound的值。
2.一种通信管理方法,中央控制台通过规定从进行数据发送的通信台向进行数据接收的通信台的数据发送定时来进行在各时刻作为发送权仅对一个通信台允许数据发送的调度,其特征在于:
在通信台要发送的传送数据的最大延迟允许时间(Delay bound)为Tdelay时,使用满足
式1:0≤Tbound<Tdelay
的参数Tbound进行调度,使得满足以下规定:对于任意的时刻t1,t2(t1<t2),在时间{t1,t2}期间实际提供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为大于等于发送在时间(t1,t2-Tbound)期间被输入的MSDU所需的时间的值。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在上述时间{t1,t2}期间实际提供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为大于等于以业务量的平均速率(Mean data rate)发送在时间{t1,t2-Tbound}期间被输入的通常的MSDU大小(Nominal MSDU Size)的MSDU所需要的时间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通过基准的发送权分配从上述中央控制台对进行上述数据发送的通信台分配的平均发送权提供时间率为C,通信台要发送的传送数据的最大延迟允许时间为Tdelay时,使用满足
式I:0≤Tbound<Tdelay,0≤T2bound
式II:0<C<1
式III:TXOPbound=C·Tbound,
       TXOP2bound=C·T2bound
的参数C、TXOPbound、Tbound、TXOP2bound、T2bound进行发送权提供的调度,使得满足以下规定:对于任意的时刻t0,在时间{t0,t0+t}期间实际提供的发送权提供时间的累计值为大于等于C·t-TXOPbound且小于等于C·t+TXOP2bound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中央控制台的管理下发送数据分组的通信台预先向上述中央控制台发送与该数据分组的业务量特性有关的信息,上述中央控制台在决定上述基准的发送权分配时,使用来自各通信台的业务量特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使用固定值来作为上述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作为来自通信台侧的“希望轮询的时间间隔的最大值”Tmax的函数来确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将TXOPbound的具体值确定为C·Tmax。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将Tbound的具体值确定为Tmax。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作为通信台侧要进行通信的多个流的“希望轮询的时间间隔的最大值”Tmax中具有最小的值的Tmax的函数来确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作为“通信台要发送的传送数据的最大延迟允许时间”Tdelay的函数来确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作为通信台侧要进行通信的多个流的“通信台要发送的传送数据的最大延迟允许时间”Tdelay中具有最小的值的Tdelay的函数来确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形态是脉冲串传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控制台依赖于来自通信台侧的“与使用标准ACK或者使用组ACK有关的信息”来确定TXOPbound或Tbound的具体值。
15.一种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上述中央控制台来进行能否接受新流的判断。
16.一种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规定了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的通信网络中,当通信台侧判断出对于中央控制台向通信台的发送权提供没有满足上述规定时,由通信台通知用户“中央控制台的发送权提供没有满足最低条件”或“因中央控制台原因对流数据的传送带来了障碍”的内容。
17.一种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下述结构进行通信:当中央控制台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时,上述通信台根据通信台的分组出错率PER和分组损耗率PLR将希望的最大发送次数n作为n=ceiling{log(PLR)/log(PER)}导出,其中上述的ceiling{}是指不超过括号内的最大的整数,将小于等于由(最大延迟允许时间Tdelay-TXOPbound/C)给出的时间除以上述最大发送次数n所得到的时间Tburstmax的某个时间定义为平均脉冲串输出周期Tburst,使用脉冲串形式发送需要在Tburst期间输出的分组数,接收台收集对多个接收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后采用通知通信台的方式进行通信。
18.一种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下述结构进行通信:当中央控制台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时,上述通信台根据通信台的分组出错率PER和分组损耗率PLR将希望的最大发送次数n作为n=ceiling{log(PLR)/log(PER)}导出,其中上述的ceiling{}是指不超过括号内的最大的整数,将小于等于由(最大延迟允许时间Tdelay-Tbound)给出的时间除以上述最大发送次数n得到的时间Tburstmax的某个时间定义为平均脉冲串输出周期Tburst,使用脉冲串形式发送需要在Tburst期间输出的分组数,接收台收集对多个接收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后采用通知通信台的方式进行通信。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台根据通信路径的分组出错率PER和分组损耗率PLR将希望的最大发送次数n作为n=ceiling{log(PLR)/log(PER)}导出,其中上述的ceiling{}是指不超过括号内的最大的整数,将小于等于最大传送延迟允许时间Tdelay的值除以上述最大发送次数n所得到的时间的某个时间作为“希望轮询的时间间隔的最大值”Tmax通知给中央控制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下述结构进行通信:上述通信台算出希望轮询的时间间隔的最大值期间需要输出的分组数,以脉冲串形式发送这些分组,接收台收集对于多个接收分组的接收确认信息后采用通知通信台的方式进行通信。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台使用在通信台侧实际进行PER测量后通知的值作为分组出错率PER的具体值。
22.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台使用固定值作为分组出错率PER的具体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4、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线网络中使用本方法。
24.根据权利要求1~4、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力线网络中使用本方法。
25.根据权利要求1~4、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根据IEEE Std 802.11e/D3.3 2002的通信方法。
CN2003801020549A 2002-10-23 2003-10-06 通信管理方法、中央控制台、通信台、通信管理程序及记录媒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089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8954/2002 2002-10-23
JP2002308954 2002-10-23
JP324916/2002 2002-11-08
JP2002324916 2002-11-08
PCT/JP2003/012808 WO2004039009A1 (ja) 2002-10-23 2003-10-06 通信管理方法、中央制御局、通信局、通信管理プログラム、通信管理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8951A CN1708951A (zh) 2005-12-14
CN1708951B true CN1708951B (zh) 2012-05-30

Family

ID=32179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38010205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08951B (zh) 2002-10-23 2003-10-06 通信管理方法、中央控制台、通信台、通信管理程序及记录媒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08762B2 (zh)
JP (1) JP4116034B2 (zh)
KR (1) KR100684191B1 (zh)
CN (1) CN1708951B (zh)
AU (1) AU2003271107A1 (zh)
WO (1) WO20040390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2817B2 (en) 2003-10-15 2013-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ultiplexing protocol data units
US8233462B2 (en) 2003-10-15 2012-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speed media access control and direct link protocol
US9226308B2 (en) 2003-10-15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US8483105B2 (en) 2003-10-15 2013-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speed media access control
KR100749413B1 (ko) * 2003-12-26 2007-08-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 스트림 수락 제어 방법 및 그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 매체
US8903440B2 (en) 2004-01-29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scheduling in an ad hoc network
US8401018B2 (en) * 2004-06-02 2013-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502358B1 (en) * 2004-10-07 2009-03-1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Diffusion bucket scheduler for wireless network devices
JP4698383B2 (ja) * 2004-10-26 2011-06-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管理端末装置、および端末管理方法
US20060215596A1 (en) * 2005-03-23 2006-09-28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ware cross-layer protoc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881271B2 (en) * 2005-03-31 2011-02-01 Pioneer Corporatio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its broadcasting station
JP4517294B2 (ja) * 2005-07-06 2010-08-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600336B2 (en) 2005-09-12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with reverse direction gra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756592B2 (ja) * 2006-02-20 2011-08-24 国立大学法人神戸大学 基地局、端末装置、情報源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1026814A (zh) * 2006-02-24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建立话权分配方法及***
JP4750644B2 (ja) * 2006-08-09 2011-08-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8780881B2 (en) * 2006-12-21 2014-07-15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polling for bursty wireless data traffic
US7653397B2 (en) * 2007-02-09 2010-01-26 Nokia Corporation Managing unschedul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radio device
KR101552264B1 (ko) 2007-07-03 2015-09-09 컨티넨탈 오토모티브 시스템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범용 타이어의 압력 모니터링 센서
US8917598B2 (en) 2007-12-21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flow control
US8699487B2 (en) * 2008-02-04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delay budget feedback
US8656239B2 (en) * 2008-02-12 2014-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of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HARQ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338811B2 (ja) 2008-09-16 2013-11-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8751092B2 (en) 2011-01-13 2014-06-10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Protocol protection
EP2741930B1 (en) 2011-08-09 2015-11-1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Protocol misinterpretation avoidanc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WO2013022436A1 (en) * 2011-08-09 2013-02-14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Us, Inc. Protocol arrangement in a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CN103717416B (zh) 2011-08-09 2019-02-22 大陆汽车***公司 轮胎压力监控设备和方法
KR101599373B1 (ko) 2011-08-09 2016-03-03 컨티넨탈 오토모티브 시스템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타이어 압력 모니터에 대한 로컬화 과정을 활성화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676238B2 (en) 2011-08-09 2017-06-1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Tire pressure monitor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3025820A2 (en) 2011-08-15 2013-02-2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Long range wlan data unit format
KR101534633B1 (ko) * 2012-05-21 2015-07-09 주식회사 케이티 M2m 장치간 스케줄 폴링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236020B1 (ko) * 2013-10-08 2021-04-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전송 신호 전력 제어 및 발견 신호 자원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US9446636B2 (en) 2014-02-26 2016-09-20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Pressure check too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4486248B (zh) * 2014-12-04 2017-11-14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广义pid的随机早期检测算法的aqm***和方法
US9517664B2 (en) 2015-02-20 2016-12-1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RF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DE102016213290A1 (de) 2015-08-03 2017-02-0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Vorrichtun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Konfigurieren eines Reifeninformationssensors mit einem Übertragungsprotokoll auf der Basis von Fahrzeugtriggerkenngrößen
US10098319B1 (en) * 2016-11-18 2018-10-16 Worldwise, Inc. Pet activity module
US10454538B2 (en) * 2017-09-08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joint access point MIMO transmissions
US11127214B2 (en) * 2018-09-17 2021-09-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 layer traffic optimization for split XR
CN111294947B (zh) * 2019-05-23 2023-04-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3936398B (zh) * 2021-09-11 2023-04-11 深圳华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安全监测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3497A (zh) * 1998-05-26 2001-07-11 陶氏化学公司 采用实时调度逻辑和时间确定结构的分布式计算环境
CN1360444A (zh) * 2000-12-22 2002-07-24 西门子信息通讯网络公司 移动站共享的无线电信道上调度分组数据发送许可的过程
EP1237382A2 (en) * 2001-02-28 2002-09-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hared communications channel access in an overlapping coverage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7963A (ja) 1992-07-07 1994-03-18 Hitachi Ltd 通信方式および端末装置
US6449259B1 (en) * 1997-03-31 2002-09-1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US7123627B2 (en) * 2001-09-11 2006-10-17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lass of computationally parsimonious schedulers for enforcing quality of service over packet based AV-centric home networks
US20030223365A1 (en) * 2002-06-04 2003-12-0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lass of dynamic programming schedulers
US7961736B2 (en) * 2002-09-26 2011-06-1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onvergence and classification of data packets in a centralize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4036838A2 (en) * 2002-10-17 2004-04-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scheduler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3497A (zh) * 1998-05-26 2001-07-11 陶氏化学公司 采用实时调度逻辑和时间确定结构的分布式计算环境
CN1360444A (zh) * 2000-12-22 2002-07-24 西门子信息通讯网络公司 移动站共享的无线电信道上调度分组数据发送许可的过程
EP1237382A2 (en) * 2001-02-28 2002-09-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hared communications channel access in an overlapping coverage environment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6-77963A 1994.03.1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4039009A1 (ja) 2006-02-23
US7508762B2 (en) 2009-03-24
CN1708951A (zh) 2005-12-14
WO2004039009A1 (ja) 2004-05-06
JP4116034B2 (ja) 2008-07-09
US20060057968A1 (en) 2006-03-16
KR100684191B1 (ko) 2007-02-22
KR20050059292A (ko) 2005-06-17
AU2003271107A1 (en) 2004-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8951B (zh) 通信管理方法、中央控制台、通信台、通信管理程序及记录媒体
CN102497255B (zh) 无线终端
Chou et al. Achieving per-stream QoS with distributed airtime allocation and admission control in IEEE 802.11 e wireless LANs
KR100914104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 있어서 매체에의 액세스 보증 방법
US7123627B2 (en) Class of computationally parsimonious schedulers for enforcing quality of service over packet based AV-centric home networks
CN101800693B (zh) 对MoCA网络中的数据发送进行管理的方法及同轴电缆网络
Misic et al.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performance, interconnection and security with IEEE 802.15. 4
CN104769864B (zh) 多播到单播转换技术
CN101010886A (zh) 传输调度表构造装置
CN101378357A (zh) 网络***
US741496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EEE 802.11 network admission control
CN1744602B (zh) 无线通信***及无线终端
van der Schaar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video transmission over IEEE 802.11 a/e WLANs
KR20060065646A (ko) 승인 제어 방법, 승인 제어를 갖는 네트워크, 승인 제어프로그램 및 제어기
Gao et al. Admission control based on rate-variance envelop for VBR traffic over IEEE 802.11 e HCCA WLANs
Nahrstedt Quality of service in wireless networks over unlicensed spectrum
Kim et al. Feedback-assisted MAC protocol for real time traffic in high 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So-In et al. A deficit round robin with fragmentation scheduler for IEEE 802.16 e mobile WiMAX
Stantcheva et al. Suitable MAC protocols for an OFDM based PLC network
Demarch et al. An integrated scheduling and retransmission proposal for firm real-time traffic in IEEE 802.11 e
Wang et al. Improving the data scheduling efficiency of the ieee 802.16 (d) mesh network
Lehnert A channel allocation protocol for providing fairness between users in multi-cell PLC networks
Khorov et al. Analysis of multiplexed streaming via periodic reservations of wireless channel
Bhat et al. Feedback-based Control loop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 for Wireless Networks
Fallah Per-session weighted fair scheduling for real time multimedia in multi-rat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