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3788A -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3788A
CN1693788A CN 200410019193 CN200410019193A CN1693788A CN 1693788 A CN1693788 A CN 1693788A CN 200410019193 CN200410019193 CN 200410019193 CN 200410019193 A CN200410019193 A CN 200410019193A CN 1693788 A CN1693788 A CN 1693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mentioned
air
indoor
window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191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善日
赵尚昱
李尚允
赵强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191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93788A/zh
Publication of CN1693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37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特别是安装于大厦窗户上,便于室内换气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它包括有:窗框、形成于上述窗框的内侧并且支持室内窗及/或者室外窗的外壳、设置在上述外壳的一侧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包含使空气往室内热交换器强制流动的风扇的空气调节部、排出室内热交换器中产生的冷凝水的冷凝水排出装置构成。本发明能够顺畅的让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得到换气,并且能够降低换气设置的成本。另外,本发明因改善了设置于建筑物外墙上的封闭型窗户的结构,从而能够提高室内空间的使用率。

Description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空气调节装置的,更为详细的说是:安装于大厦窗户上,使得能方便的实现室内空间的换气及空气调节。尤其适合于高层建筑物,能够提高空气调节性能,提高大厦的可用面积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都市中心的高层建筑物呈增加的趋势。高层建筑物的外墙考虑到居住者的安全一般呈封闭状。高层建筑物中一般设置有中央空调,因此能够给居住者创造良好舒适的室内环境。
图1是以往建筑物的外观斜视图。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更好的采光,在上述高层建筑物的墙壁上设置有透明的封闭式窗户(1)。并且,上述窗户(1)采用封闭式是由于考虑到居住者的安全。尤其是,上述封闭式窗户(1)由于完全封闭大厦的内部和外部,因此外部的空气无法通过上述封闭式窗户(1)进入大厦内部。因此,居住者为了呼吸外部的新鲜空气,只能上楼顶或者下楼到一层的出入口处,从而给居住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考虑到上述状况,以往高层建筑物中理应安装特定形状的空调***,但是由于建筑物本身结构及形态的特殊性,上述想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图2是说明以往高层建筑物的空调***的图面。
参考图2描述适用于以往高层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的结构。高层建筑物的楼顶放置室外机(3)。并且,高层建筑物的墙壁上形成有,完全封闭建筑物外部和内部的封闭式窗户(1)。在这里,封闭式窗户(1)与上述相同。
上述室外机(3)和设置于各自建筑物内部空间上的室内机(2)是通过冷媒管(5)相连接的。冷媒是通过上述冷媒管(5)从室外机(3)流入室内机(2)。流入到室内机(2)的冷媒,在室内机(2)中进行热交换。因此,能够通过室内机(2)调节室内的温度。毫无疑问,上述室内机(2)和上述室外机(3)为热交换机。建筑物内部的温度能够通过综上所述的结构调节至合适的温度。
而且,上述建筑物上还形成有换气通道(6)。被灰尘或异物所污染的室内空气是通过换气通道(6)强制排出在室外。换气通道(6)与室内空间的换气口(4)相连接,因此能够吸入外部空气或者排出室内空气。另外,为了通过上述换气通道(6)强制吸入或排出空气,需要在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安装大容量的电机和风扇。上述电机和风扇能够使空气的吸入/排出过程顺利的完成。但是,设置上述换气通道(6)就需要在建筑物的内部设置复杂的空气流路。而且,设置复杂的空气流路就需要大量的空间和很多的费用。
另外,为了通过上述换气通道(6)强制吸入或排出空气,需要在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安装大容量的电机和风扇。设置上述大容量的电机和风扇,建筑物内部的一定空间就会被占用。设置上述换气***,建筑物内部的一定空间就会被占用,因此会相应的降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使用率,从而是不可取的。
尤其是,高层建筑物位于土地价格昂贵的大城市时,不能充分的利用高层建筑物的内部空间,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顺畅的让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得到换气并且使用能够降低换气装置的成本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改善设置于建筑物外墙上的封闭型窗户的结构,从而能够提高室内空间的使用率,并且能够让居住者更能感受换气所带来的快感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最后,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同时具备窗户功能和空气调节功能的实用性进一步得到增强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依据本发明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窗框、形成于上述窗框的内侧,并且支持室内窗及室室外窗的外壳;设置在上述外壳的一侧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包含使空气往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侧强制流动的风扇的空气调节部;排出在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中产生的冷凝水的冷凝水排出装置构成。
考虑到另一侧面的依据本发明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是由:窗框;形成于上述窗框的内侧,并且支持室内窗及室外窗的外壳;设置在上述外壳的一侧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包含使空气往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侧强制流动的风扇的空气调节部;与上述空气调节部邻接,并且形成于上述外壳的前内侧面的吸入口构成。
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换气及室内空气的调节效果,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居住于建筑物内的居住者的舒适感。而且,本发明和以往空气调节装置相比节省了安装空气调节装置所需要的空间,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物内部空间的使用率。
优点及积极效果:本发明能够顺畅的让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得到换气,并且能够降低设置成本。另外,本发明因改善了设置于建筑物外墙上的封闭式窗户的结构,从而能够提高室内空间的使用率。
而且,能够使室外新鲜的空气直接进入室内,因此能够使居住者更方便的感受换气所带来的舒适感。
另外,本发明把空气调节装置的功能和窗户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性能。
尤其是,本发明可以简便的适用于大厦上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建筑物的外观斜视图。
图2是以往高层建筑物的空调***的图面。
图3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斜视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室内窗运转状态的斜视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外观斜视图。
图9至图11是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各个换气状态的图面。
图12是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图。
图13是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14是图1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5是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只在空调上形成有单独吸入口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中空气调节部的剖面图。
图16是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部的分解斜视图。
图17至图20是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各个运行状态的图面。
对图面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0:窗框、             11:室外窗、
12:百叶窗、           13:室内窗、
14:外壳。
具体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在这里,本发明不应只局限于体现本发明思想的具体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具备本发明的相关知识的者,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从而容易的提出其他形态的实施例。本发明以提供的专利申请范围为依据进行解释。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安装于大厦上的构成图。图4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斜视图。
如图3所示,从外部观察适用本发明思想的大厦首先就能够看到一般的封闭式窗户。不仅如此,还能够看到:设置在和上述封闭式窗户相似的位置,并且形状上也相似的室外窗(11);能够牢固的固定住上述室外窗(11)的窗框(10);往上述室外窗(11)内侧凹陷一定距离而形成的百叶窗(12)。
室外窗(11)能够往外侧开启。一旦开启室外窗(11),外部空气就能够流入到室内。百叶窗(12)是为了遮住太阳光而设置的。在强光照射到室内的日子里,上述百叶窗(12)能够挡住阳光,从而给居住者带来了居住上的便利。
图4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斜视图。图4描述的是从室内侧观察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情形。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是由:窗框(10)、形成于上述窗框(10)内周面所定位置的四角框架形状的外壳(14)、形成于外壳(14)的内侧面上的室内窗(13)、形成于室内窗(13)的外侧的百叶窗(12)构成。在这里,上述百叶窗(12)的外侧设置有室外窗(11)。
更为详细的说,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还包含有:形成于外壳(14)的上侧及下侧,排出空气的排出导向部(15)、形成于上述外壳(14)内侧面下侧的吸入部(16)、操作窗式空气调节的运行状态的操作部(17)构成。当然,上述室内窗(13)的另一侧设置一般的封闭式窗户(18),从而能够封闭室内。在这里,窗框(10)上也可以设置数个同样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本发明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室内窗(13)可往室内侧移动,使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形成所定缝隙,从而使得空气能够通过缝隙流动。举例来说,通过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的缝隙流入的空气,会继续通过上述吸入部(16)流入到空调内部,然后经过空气调节过程后,通过排出导向部(15)排出。在这里,吸入部(16)不仅可以设置在外壳(14)的下侧,而且还可以设置于外壳(14)的上侧。
而且,外壳(14)的内部设置有,进行空气调节所需的机械部件。举例来说,上述外壳(14)的内部可以安装:过滤掉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过滤器;能够完成空气的冷却、加热、加湿的空气调节装置等部件。不仅如此,上述外壳(14)的上侧和下侧形成有,排出空气的排出导向部(15),因此以室内窗(13)为基准时,从上述外壳(14)的上侧和下侧排出空气。
而且,上述百叶窗(12)是由数个百叶片所构成。百叶窗(12)的具体动作是由百叶片完成,从而能够遮挡阳光。百叶窗(12)的具体结构及动作将于后述。
下面将参考图5至图8,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各部分的具体构成和动作。
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纵剖面图。为了使说明不至于变得混乱,图中只描述与室内窗和百叶窗相关联的部分。图5中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含:窗框(10)、形成于上述窗框(10)内侧的外壳(14)、在外壳(14)的厚度方向上,形成于内侧的室内窗(13)、在外壳(14)的厚度方向上,形成于外侧的室外窗(11)、在室内窗(13)和室外窗(11)之间的空间中,往上下方向放置的百叶窗(12)构成。另外,外壳(14)上侧和下侧形成有进行空气调节的空气调节部(70)。
而且,外壳(14)的两侧内面包含有:至少一部分被固定的导向部(19);被导向部(19)所引导的滑动部(20)。滑动部(20)的一端部安着于上述导向部(19)中,并且滑动部(20)的另一端部与室内窗(13)连接,从而使得上述滑动部(20)能够更为顺畅的前后运动。滑动部(20)及导向部(19)在室内窗(13)两侧面上各设置有两个,从而能够更好的支撑室内窗(13)。在这里,一侧的上述滑动部(20)及导向部(19)的个数可以是两个以上。而且,为了使室内窗(13)的前后方向的开启及关闭动作更为稳定的进行,并且为了能够更好的维持室内窗(13)的开闭状态,在上述室内窗(13)的关闭和开启状态下形成有支持其位置所定的挂钩装置。
更为详细的说,空气调节部(70)中设置有:吸入室内空气或者室外空气的吸入部(16);过滤掉通过吸入部(16)吸入的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过滤器(21);为了使空气强制流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及风扇(23);形成于外壳(14)前面的排出导向部(15)等部件。在这里,风扇(23)形成为长长的圆柱形状。风扇(23)可以使用贯流风扇。即,空气沿上述风扇(23)铰链的切线方向流入后,往铰链的另外切线方向排出。外壳(14)的内部还形成有流路导向部(22)。由于风扇(23)送风作用而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是由流路导向部(22)所引导。另外,排出导向部(15)的格栅方向不会对着室内窗(13)设置,因此不会使通过排出导向部(15)排出的空气,再次往室内窗(13)方向流动。即,在排出导向部(15)中,形成于上侧的排出导向部的格栅面向上侧,形成于下侧的排出导向部的格栅面向下侧。因此,形成于上侧的排出导向部排出的空气流向上部空间,形成于下侧的排出导向部排出的空气流向下部空间,即排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都远离室内窗(13)。
而且,外壳(14)的上侧和下侧各自形成有一个空气调节部(70)。这样设置空气调节部(70)有如下效果。即,离空气调节装置较远的使用者和离空调装置较近的使用者能够同时感受到空气调节装置的作用。
更为详细的说,过滤器(21)可以使用高效率微粒子滞留过滤器或者等离子过滤器或者把氧化钛作为催化剂的催化剂型过滤器等多种多样的过滤器。
更为详细的说,上述百叶窗(12)是为了调整太阳光照射的强度而设置的。百叶窗(12)可以使用数个百叶片被绳子捆为一串的百叶片往上下方向翻转的形态。在这里,百叶窗(12)也可以采用百叶片的上侧端被绳子捆住的百叶片往左右方向翻转的形态,或者可以采用数个百叶片固定于外壳(14)的状态下,通过旋转形成于百叶片中心部位的铰链而调整遮阳程度的形态。换句话说,只要能调整太阳光照射的强度,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形态的百叶窗。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百叶片可以整体性的开启或关闭。
图6是依据本实施例的室内窗动作过程的斜视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室内窗(13)关闭时,是和外壳(14)面接,而室内窗(13)开启时,是和外壳(14)相隔所定距离。当在关闭室内窗(13)的状态下,室外空气是无法进入室内的,而且室内空气也无法循环。但是,当开启上述室内窗(13)的状态下,室外空气能够流入到室内,而且室内空气也能循环。
室内窗(13)的具体动作过程说明如下。
滑动部(20)的一侧是被外壳(14)的导向部(19)所支持。根据滑动部(20)的滑动动作,室内窗(13)能够往外侧移动。更为详细的说,导向部(19)的一部分是固定在外壳(14)内,而上述滑动部(20)的一部分是固定在室内窗(13)上。可以用使用者的外力开启或关闭室内窗(13)。室内窗(13)的开启或关闭动作是被滑动部(20)和导向部(19)所引导和支持。图中的箭头符号说明的是上述这样的滑动部(20)的并进平移运动。
另外,室内窗(13)的某一侧包含固定销(24)。上述固定销(24)和从室内窗(13)的内侧面凸出的凸出部(25)是一并***于上述滑动部(20)的部件。形成于上述凸出部(25)上的孔和形成于上述滑动部(20)上的孔对准后,固定销(24)***于对准的孔中。固定销(24)***后,为了把固定销(24)固定在***位置,固定销(24)的上端形成为折弯为一定角度的形状。
为了维修本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内部或者为了更换过滤器,有必要敞开上述室内窗(13)。在有必要敞开室内窗(13)的情况时,可以把固定销(24)从孔中拔出后,以形成于另一侧滑动部上的铰链(图中未示)为中心敞开上述室内窗(13)。箭头表示上述这样的室内窗(13)的旋转方向。
图7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纵剖面图。图7主要描述的是,与室外窗关联的部分。为了便于说明,图中省略了与室外窗没有直接关联的其他部分。如图7所示,窗框(10)、室内窗(13)、吸入部(16)、过滤器(21)排出导向部(15)、风扇(23)、外壳(14)流动导向部(22)等部件是与已进行说明的一样。
而且,上述室外窗(11)能够以上述窗框(10)为中心,以上端支点为铰链转动。为了能够顺利的实现动作,本发明包含有:能使室外窗(11)的上端和窗框(10)以转动的形式结合的铰链(26);为了能够稳定的开启室外窗(11)下部的开启端(27)而设置的齿条(28)及小齿轮(29)。另外,为了能使位于室外窗(11)的下端的开启端(27)稳定的转动,上述齿条(28)是以稍微弯曲的形状形成。并且,上述齿条(28)的一端位于外壳(14)的内部,另一端固定于开启端(27)上。然后,齿条(28)和设置于外壳(14)内部的小齿轮(29)啮合。上述小齿轮(29)与电机相连接,并且能够产生旋转运动。随着上述小齿轮(29)的旋转运动,齿条(28)能够被推出或拉进。随着齿条(28)的移动,开启端(27)也跟着往开启或关闭方向移动同样距离。因此,室外窗(11)是由小齿轮(29)及齿条(28)的配合开启或关闭。但是,在这里室外窗(11)的开启或关闭并非只限于上述小齿轮(29)及齿条(28)一种结构形式,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方式来开启或关闭室外窗(11)。
室外窗(11)被开启时,外部的空气就可以流入,并且流入的空气被过滤器(21)净化后流入到室内。但是,当室外窗(11)和室内窗(13)同时被开启时,室外空气可以不通过过滤器(21),而是可以直接经由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的缝隙自然的流入到室内。
另外,为了能够使齿条(28)收容于外壳(14)的内部,过滤器(21)及风扇(23)不应占满上述外壳(14)下侧部分的全部空间,而是留出一部分空间给齿条(28)。
图8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外观斜视图。
如图8所示,齿条(28)把开启端(27)推向室外侧,从而开启室外窗(11)。随着室外窗(11)的开启,室外的新鲜空气就能够通过开启端(27)和外壳(14)之间形成的缝隙流入。另外,通过开启端(27)和外壳(14)之间形成的缝隙流入的室外空气,不仅可以通过风扇(23)的吸力强制吸入,而且室内窗(13)也在开启状态时,能够自然的流入到室内侧。
图9至图11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各个换气状态的图面。
如图9所示,室内窗(13)是往室内侧移动后被开启,室外窗(11)是开启端(27)往室外侧移动后被开启。如上所述,室内侧的室内窗(13)和室外窗(11)同时被开启的情况下,室外的空气就能够自然的流入到室内,同时室内的空气能自然的排出到室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室内和室外同时被开放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空气流动能够自然的形成。在这里,这种状况我们可以起名为“室外自然换气状态”。
室外的空气非常清新或者室内的空气质量非常差时,室内的居住者就会希望室外空气的顺畅流入。这时,“室外自然换气状态”就有用武之地。尤其是在春天或者秋天等室外环境好的状况下,居住者就可以采用上述的“室外自然换气状态”。
如上所述室内窗(13)和室外窗(11)同时被开启的情况下,居住者可以打开百叶窗(12),从而使外部的太阳光能够充分的照射到室内。
如图10所示,室内窗(13)呈现关闭状态,室外窗(11)呈现开启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室外空气是无法直接进入室内的。但是,室外空气能够通过风扇(23)和过滤器(21)流入到室内。换句话说,室外空气能够根据风扇(23)的强制送风作用通过吸入部(16)吸入。然后,通过过滤器(21)的过滤作用,流入的空气经由过滤器(21)后得到净化,最后通过排出导向部(15)流入到室内。这种状况,我们起名为“室外强制换气状态”。
当室外空气的质量差时,室内居住者可以采用“室外强制换气状态”。即,煤烟污染严重的都市环境下,居住者可以启动“室外强制换气状态”,从而过滤掉室外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后,把净化后的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内。
如图11所示,室内窗(13)呈现开启状态,室外窗(11)呈现关闭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室外空气是无法直接进入室内空间的,而且也无法通过风扇(23)和过滤器(21)进入室内空间。只是,在室内窗(13)被开启的状态下,室内空气能够通过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的缝隙流动。更详细的说,室内空气能够根据风扇(23)的强制吸入作用而通过吸入部(16)吸入。这时,室内空气是通过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的缝隙流入。然后,通过吸入部(16)流入的空气,经由过滤器(21)过滤后,通过排出导向部(15)重新流入到室内。通过排出导向部(15)重新排出到室内的空气,因为已是过滤掉污染物质的净化空气,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居住者的舒适感。因此,这样的状态我们起名为“室内强制净化状态”。
当室外空气的质量差,并且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含量高时,可以采用上述的“室内强制净化状态”。即,吸入室内空气,并用过滤器过滤掉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后,重新把净化后的室内空气排出在室内。在这里,上述的“室内强制净化状态”是在室外空气的温度非常高的夏天或者室外空气的温度非常低的冬天首要选择的运行状态。
另外,在“室内强制净化状态”下,为了能够使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窗(13)和外壳(14)之间形成的缝隙顺畅的流入,并且也为了不让通过排出导向部(15)排出的净化后空气直接流入到过滤器(21)侧,上述排出导向部(15)的各格栅是非水平设置的。即,以外壳(14)为基准,形成于外壳(14)上侧的排出导向部的各格栅是往上侧倾斜形成,形成于外壳(14)下侧的排出导向部的各格栅是往下侧倾斜形成。
以上所揭示的实施例只具备有置换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功能。没能进一步提供积极调整空气湿度以及温度的功能。
图17至图20中所描述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它以形成有调节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的空气调节装置为特征。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形态为大厦一拖多空气调节形式。即,在本发明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中适用,以单一或者两个以上室外机来运作数个室内机的空气调节***。为此,在建筑物上至少设置一个室外机(30),并且通过室外机(30)进行热交换的冷媒,是由冷媒管(31)流入于各自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而且,为了控制流入到个别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冷媒的流量,个别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流入端还形成有分配器(32)。本实施例不仅具备有换气功能,而且还具备有积极的调节空气状态的功能。举例来说,有提高或者降低空气温度的功能。
图13是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剖面图。如图所示,与本发明的原实施例相同,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窗式空调装置也包含有:百叶窗(12)、室外窗(11)、室内窗(13)等构件。在这里,因为各构成部件的结构与原实施例相同或者大同小异,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只是,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追加形成有:能够利用通过上述冷媒管(31)供给的冷媒来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33)和膨胀阀(60)。更为详细的说,在室外机(30)中被压缩和凝缩的冷媒是通过冷媒管(31)流入到室内侧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然后,被膨胀阀(60)膨胀后,在热交换器(33)中进行热交换。但是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这里,上述膨胀阀(60)不一定非得设置于图中所示的位置上,而是可以形成于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别的部分。
依据上述构成,经由吸入部(16)及过滤器(21)吸入的空气,不仅可以通过过滤器(21)过滤空气中含有的异物,并且能够被热交换器(33)冷却或者加热。因此,空气能够通过过滤,冷却或加热后流入到室内侧。
而且,室外窗(11)和外壳(14)接触的面上形成有密封部件(图中未示)。上述密封部件防止空气、水、噪音等通过室外窗(11)和外壳(14)之间的间隙进入。因此,即使是下雨天,雨水也不会进入。并且,密封部件还防止了空气和噪音等的进入,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信赖性。在这里,可以以四角形形状在室外窗(11)的内侧面周边部位设置密封部件(图中未示)。而且,室内窗(13)上也同样可以设置相同的密封部件(图中未示),从而防止室外的空气、水、噪音等的流入/流出。
另外,在图面中,外壳(14)的上侧和下侧各自形成有一个室内热交换器(33)、前侧门(41)等构件。但是,在某一侧只形成有一个也可以。在这里,图面中是外壳(14)的上侧和下侧各自形成有一个,但是也可以设置于侧面。
而且,为了顺畅的排出在室内热交换器(33)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室内热交换器(33)中:上侧的热交换器上,在热交换器的两侧端部的下侧形成有两个集水口(331),下侧的热交换器上,在热交换器的中心部折弯位置中形成有一个集水口(331)。
这样设置集水口(331)有如下效果。(参看图13、14)即,在室内热交换器(33)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聚集后排出在外部,因此不会残留在上述外壳(14)的内部。而且,为了使冷凝水在自重作用下简单聚集,下侧的热交换器(33)中,与两端部隔离的下侧形成有两个集水口(331),在上侧的热交换器上,在热交换器的中心部折弯位置中形成有一个集水口(331)。即,热交换器(33)的位置中,与聚集冷凝水的地方隔离的下侧形成有集水口(331)。作为另一种表现形式,在热交换器(33)本体中,最下侧处隔离的下侧形成有集水口(331)。
图14是图13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如图所示,图中包含有:吸入部(16);过滤器(21);形成于过滤器(21)的下侧的热交换器(33);等构件。空气是在热交换器(33)中冷却或者加热后,通过排出导向部(15)排出,因此能够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另外,热交换器(33)的两端部是往下侧弯曲形成,因此在热交换中生成的冷凝水是能够通过盛水装置顺利的排出到外部。在这里,以外壳(14)为基准,放置于上侧的热交换器中,弯曲形成的中心部的下侧设置有盛水装置。而且,本发明还包含:在热交换器(33)的两端部隔离的下侧设置的集水口(331);为了排出积累在集水口(331)中的冷凝水的排水软管(333);对通过排水软管(333)排出的冷凝水加压后使其排放于建筑物外部的排水泵(332)等部件。
而且,冷媒是被膨胀阀(60)膨胀后流入到上述热交换器(33),并且在热交换器(33)中进行热交换后蒸发。
但是,在本实施例当中,只有当开启室内窗(13)或者室外窗(11)的情况下才能运行空气调节装置。因此,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图15是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只是在空调上形成有特定吸入口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剖面图。
更为详细的说,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包含有:设置于空气调节部(70)前面的壳(43)上的由数个孔所形成的第1吸入流路(42);形成于第1吸入流路(42)的前侧的前侧门(41);形成于壳(43)内侧的前面过滤器(44);支持前面过滤器(44)的过滤器支撑台(45)(参看图16)等构件。另外,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还包含:在外壳(14)的下侧,设置有第2吸入流路(47)的吸入部(16);设置于吸入部(16)的下侧的上面过滤器(46)等构件。而且,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还包含:能够调节通过上面过滤器(46)和前面过滤器(44)流入的空气的温度的热交换器(48);膨胀供给于上述热交换器(48)的冷媒的膨胀阀(60)等构件。当然,还包括:强制流通空气的风扇(50);流路导向部(49)等构件。
而且,为了使在热交换器(48)上产生的冷凝水在自重作用下落下后聚集,本发明包含:放置于上述热交换器(48)的左侧端并与其隔离的下侧的集水口(481);为了排出积累在上述集水口(481)中的冷凝水的排水软管(483);对通过排水软管(483)排出的冷凝水加压后使其排放于建筑物外部的排水泵(482)等部件。
更为详细的说,前侧门(41)采用自由开闭的形式。在这里,前侧门(41)的下侧端与壳(43)以铰链连接,因此,前侧门(41)可以下侧端为中心转动。而且,前面过滤器(44)及上面过滤器(46)可以采用已进行说明的各种各样形态的过滤器。
更为详细的说,热交换器(48)形成为,能够覆盖前面过滤器(44)的排出部和上面过滤器(46)的排出部的大小。
下面,说明实施例状态的动作。通过风扇(50)的强制吸入作用,空气经由吸入部(16)和上面过滤器(46)流入,同时经由壳(43)和前面过滤器(44)流入。吸入的空气同时通过热交换器(48)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排出导向部(51)排出到室内。
图16是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部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16所示,图中包含有:形成有吸入流路(42)的壳(43);设置在壳(43)的前侧,并与壳(43)的下端以铰链连接的前侧门(41);形成在前侧门(41)的下方的排出导向部(51);被过滤器支撑台(45)所支持的前面过滤器(44);支持风扇(50)的风扇支持装置(54);在长度方向上与上述风扇连接,并且使上述风扇旋转的风扇驱动电机(52);在风扇(50)的驱动过程中,能够使空气的流动更为顺畅的流路导向部(49);形成在风扇(50)的前侧,并且,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48)等构件。
另外,过滤器支撑台(45)不仅支撑着前面过滤器(44),而且起到分割热交换器的内部空间和室内空间的作用。因此,过滤器支撑台(45)能够防止已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往室内侧逆流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而且,冷媒是经由膨胀阀(60)供给到上述热交换器(48),并且冷媒在热交换器(48)中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48)上形成有盛水装置,从而排出冷凝水。
另外,虽未在图中示出,本发明还包含有:形成在排出导向部(51)内部,调节排出的空气的左右方向的方向引导板;能使冷凝水顺利排出的排水泵等部件。
图17至图20是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说明窗式空气调节装置的各个驱动状态的图面。
图17中说明的是“室外自然换气运行”状态。如图17所示,室内窗(13)和室外窗(11)都处于开启状态。上述状态为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自然的完成换气的状态。即,在状态下,不运行空调部(70),室外的空气也能够自然的流入到室内。
图18中说明的是“室外强制空气调节运行”状态。如图18所示,室内窗(13)处于关闭状态,室外窗(11)处于开启状态。在上述状态下,室内空气无法流入,而是室外空气通过第2吸入流路(47)及吸入部(16)强制吸入。尤其是,随着风扇(23)(50)及热交换器(33)(48)的运行,外部空气从室外侧被强制吸入,从而不仅能够换气,而且能够冷却或者加热吸入的空气。
另外,不运行热交换器(33)(48),而是只让风扇(23)(50)运行,就只会进行换气。上述运行状态与已进行说明的“室外强制换气状态”类似。
但是,在“室外强制空气调节运行”状态下,即使不运行热交换器(33)(48),从室外流入的外部空气也能够被过滤器净化,因此空气会变得干净,能够增进使用者的舒适感。
另外,在“室外强制空气调节运行”状态中,可以开启形成于空调部(70)前面的前侧门(41),从而使室内空气通过第1吸入流路(42)流入。但是,在图中前侧门(41)处于关闭状态。
图19中说明的是“室内强制空气调节运行”状态。如图19所示,室内窗(13)处于开启状态,而室外窗(11)处于关闭状态。在此状态下,室外空气无法流入,而是室内空气通过第2吸入流路(47)及吸入部(16)强制吸入。尤其是,随着风扇(23)(50)及热交换器(33)(48)的运行,室内空气从室内侧被强制吸入,从而可以进行空气的调节。
不运行热交换器(33)(48),而是只让风扇(23)(50)运行,就只会进行室内空气的净化。上述运行状态与已进行说明的“室内强制净化状态”类似。
但是,在“室内强制空气调节运行”状态下,即使不运行热交换器(33)(48),从室内流入的室内空气也能够被过滤器净化,因此空气会变得干净,因此能够增进使用者的舒适感。
另外,在“室内强制空气调节运行”状态中,可以开启形成于空调部(70)前面的前侧门(41),从而使室内空气通过第1吸入流路(42)流入。
图20中说明的是另外形式的“室内强制空气调节运行”状态。如图20所示,室内窗(13)和室外窗(11)都处于关闭状态。在上述状态下,开启前侧门(41),从而使室内空气只通过第1吸入流路(42)流入。这种运行状态与窗户设置型空调相同。在上述运行状态下,室内窗(13)和室外窗(11)都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可以隔离外部的室外机产生的噪音。

Claims (19)

1、一种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窗框、形成于窗框的内侧,并且支持室室内窗及室室外窗的外壳、设置在外壳的一侧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包含使空气往室内热交换器侧强制流动的风扇的空气调节部、排出在室内热交换器中产生的冷凝水的冷凝水排出装置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冷凝水排放装置包含有:为了使在热交换器上产生的冷凝水在自重作用下落下后聚集,放置于冷凝水落下的位置的下侧的集水口;为了排出积累在上述集水口中的冷凝水的排水软管;对通过上述排水软管排出的冷凝水加压使其排放于建筑物外部的排水泵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冷凝水排放装置包含有:在上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最下侧隔离形成的集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空气调节部的内侧及/或前面设置有吸入空气的吸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空气调节部的内侧包含有:被上述外壳所支撑的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当上述空气调节部运行时,为了防止空气通过窗户流动,室内窗及室外窗和外壳之间的接触面上形成有密封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含有:形成于上述外壳的前面,并且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形成于上述吸入口前面,并且开闭上述吸入口的前侧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前侧门以铰链连接于机壳,并且以该侧为中心转动的开、闭上述吸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含有:形成于上述外壳的前面,并且吸入室内空气后往上述热交换器侧引导的吸入口;为了排出与热交换器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形成在上述吸入口的一侧的排出导向部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含有:形成在吸入口的前侧,并且开闭上述吸入口的前侧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前侧门与离上述排出导向部近的一侧以轴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热交换器是折弯形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含有:形成在上述空气调节部的前面,并且吸入室内空气的前面吸入口;形成在前面吸入口的内侧的过滤器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含有:形成于上述空气调节部的内侧的过滤器。
15、一种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
窗框;
形成于上述窗框的内侧,并且支持室室内窗及室室外窗的外壳;
设置在上述外壳的一侧角落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
包含使空气往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侧强制流动的风扇的空气调节部;
形成于上述外壳的前面内及/或侧面的吸入口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具有选择的开闭前面吸入口的前侧门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前面吸入口的前侧形成有由铰链转动开闭上述吸入口的前侧门。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与前面吸入口有间隔的外侧形成有排出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的排出导向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与前面吸入口有间隔的外侧形成有排出进行完热交换的空气的排出导向部,并且上述排出导向部排出的空气远离上述前面吸入口。
CN 200410019193 2004-05-09 2004-05-09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Pending CN16937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19193 CN1693788A (zh) 2004-05-09 2004-05-09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19193 CN1693788A (zh) 2004-05-09 2004-05-09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3788A true CN1693788A (zh) 2005-11-09

Family

ID=35352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19193 Pending CN1693788A (zh) 2004-05-09 2004-05-09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9378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3161A (zh) * 2016-06-20 2016-1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清洁装置和应用该清洁装置的窗式空调器
CN106574794A (zh) * 2014-08-25 2017-04-19 3M创新有限公司 动力窗户空气过滤器
CN112710037A (zh) * 2020-12-31 2021-04-27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基于伯努利效应的隐式加温换气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4794A (zh) * 2014-08-25 2017-04-19 3M创新有限公司 动力窗户空气过滤器
CN106123161A (zh) * 2016-06-20 2016-1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清洁装置和应用该清洁装置的窗式空调器
CN112710037A (zh) * 2020-12-31 2021-04-27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基于伯努利效应的隐式加温换气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2830A (zh) 通风***
CN1737450A (zh) 空调机
CN1727786A (zh) 通风***
CN1570341A (zh) 生态空调窗及使用方法
CN1712835A (zh) 通风***
CN1825018A (zh) 通风***
CN104879838B (zh) 一种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空气处理器
CN205425283U (zh) 一种电梯轿厢空气净化装置
CN205402993U (zh) 双模式新风净化机及室内空气净化循环***
CN2594704Y (zh) 新风加湿换气机
CN1693788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CN205549270U (zh) 一种可穿戴头盔式空气净化器
CN1693789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CN1693784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693793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及其空调***
CN1693792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693787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CN1693790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CN1693791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CN1740659A (zh) 窗式换气***
CN1222738C (zh) 换气装置
CN1740661A (zh) 空气调节***
CN1626963A (zh) 换气***
CN1693647A (zh) 窗式空调装置
CN2667369Y (zh) 窗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51109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