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4204B - 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及其制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及其制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4204B
CN1664204B CN200410007940.XA CN200410007940A CN1664204B CN 1664204 B CN1664204 B CN 1664204B CN 200410007940 A CN200410007940 A CN 200410007940A CN 1664204 B CN1664204 B CN 1664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textiles
daylighting
heat insulation
top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079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64204A (zh
Inventor
林兼民
赵壬淇
陈淑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RESEARCH CENTRE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RESEARCH CENT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RESEARCH CENTRE filed Critical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RESEARCH CENTRE
Priority to CN2004100079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64204B/zh
Publication of CN1664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4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64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4204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及其制法,该纺织品包含一表层与一底层,该底层与表层的纬纱包含非透光性纱种与透光性纱种,经由控制该非透光性纱种与透光性纱种的排列比,使本发明的纺织品具有采光性,并且,所述底层与表层之间还包含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经由热处理后,可使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收缩,以使表层与底层分别向外凸出而成一立体结构,且因不同的收缩率可使底层、表层与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的空气层的厚度也随之变动,空气层即使本发明的纺织品具有隔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及其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及其制法,尤其是指一种纺织品,其具有一表层与一底层,并通过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使该表层与底层间产生空气层而具有隔热的效果,而且,该表层与底层使用透光性纱种与非透光性纱种,具有采光的效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家饰用纺织品朝向“舒适而健康的生活”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也因此导引家饰用纺织品领域朝向功能性素材开发,其中更以抗辐射性、光遮蔽性、紫外线遮蔽、隔热性为遮光纺织品研究的主轴,而且考虑功能性与流行性兼备,国外先进国家大多采用原料改质设计与织物组织设计搭配,来赋予家用纺织品功能性,并有逐渐走向精致化、***化及艺术化的趋势。
遮光织物,例如窗帘、遮阳棚、阳伞、海滩伞、休闲庭园伞等一直为人类广泛使用。由于科技进步,织品的应用面得以扩展,对于遮阳织物的要求也就不断增加。由住宅窗户的遮阳改善需求来看,织物-遮阳帘不失为经济有效的选择。遮阳帘的主要功能是减少阳光穿透,若能同时兼顾采光功能,提供室内基本照度需求,将能大幅提升遮阳帘的商品价值。遮阳帘要单纯的光线遮蔽,只需将织物密度提高或者染成深色,甚至外加涂布制程将织物孔隙填满即可达成,但要求具适度采光与隔热双重功效时,则需要改变织物结构。从以往遮阳帘单纯的光线遮蔽,转变成能达到适度采光与隔热的目的,需要考虑遮蔽某特定角度的直射阳光,但能让散射光进入的织物组织设计。
如日本的特开平第09-000425号所揭示的遮光性织物,其是使用热可塑性合成纤维遮光性丝条和易热变形非遮光性丝条织造成多重组织织物,其中非遮光性丝条形成表面,遮光性丝条隐藏于非遮光性丝条之下,在里侧形成遮光层。并藉由加热挤压形成密着形状,具有此特征的遮光性织物。
台湾专利第423534号公开的遮光网,其主要是由经纱与纬纱平织成的网体,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网其经向上每隔一适当间距编织一条扁纱,藉以提高遮光、通风效果,该条扁纱表面披覆有一铝箔层。
日本的特开第2001-271246号的光透过性中带有异方向性的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其是从布的垂直方向让光线入射的光的透过率减少,但从相对于经纱的斜方向所入射的光线的透过率则让其变大,因此可一边提高视野的遮蔽效果,一边又可有效率地进行采光。采用3-7层多层结构织物,经纱为亮光纱、纬纱则是对光线具有遮蔽效果的纱种,藉由组织设计产生空隙,让相对于经纱的斜面方向所入射光线可有效透过。
3M于2000年9月19日所申请的美国专利6,120,901,专利名称:紫外线防护合成树脂涂布薄膜,其为一种紫外线防护膜,在极端环境下具有保持尺寸的安全性。制成薄膜的高分子合成树脂有低吸湿回潮、热安性与高透光的特性。利用结合抗紫外线胶的涂布,比一般只混合紫外线吸收剂的SPS膜更具有降低紫外线的效果,可用于号志与户外任何抗紫外线的防护应用上。
于2002年10月29日的美国专利6,475,609的闪耀的颜色转变膜,闪耀是包含于颜色转变膜的一部分,闪耀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用的,利用在液态分散结合于各种物质的表面进而附着于其上。
然而,日本特开平09-000425、台湾423534具有以下主要缺点:
1、主要是以遮光性纱种产生遮光效果,为了提高遮光率必须增加纱线的扁平率,然而高扁平率的纱种不论在纺丝上或织造上都有一定的困难度。
2、利用后整理方式加热加压使得纱线扁平化,来达到提高遮光率效果,容易产生织物热裂解,物性下降等现象。
3、扁平纱表面披覆一层铝箔层,来达到遮光效果。此做法增加了成本,并增加织造的困难度。
4、目前消费者对于遮光性家用纺织品的需求,朝向采光与隔热必须同时兼备。因此对于单一遮光功能的产品,已无法满足家用纺织品市场的需求。
又如日本特开2001-271246的主要缺点为:
1、3-7层多层结构组织,织造困难度高。
2、多层织物空隙无法准确控制与随意调整,影响异方向性的效果。
3、相同的组织结构,搭配不同的纱种,所产生的异方向性的效果差异大,因此使用的纱种有所限制。
4、为了增加经向斜方向性的透光率,却降低了垂直方向的遮光率。
5、只具有光线异方向性的采光效果,缺少隔热特性。
而美国专利6,120,901、美国专利6,475,209的主要缺点如下:
1、仅能利用涂布或贴合于透明物体的表面,无法应用于遮阳棚、庭园伞、帐棚等户外休闲纺织织品。
2、薄膜无法做图案及色彩的设计。
3、薄膜无法单独使用。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新颖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及其制法,不仅可改善传统织造不易且必须采用特殊的扁平纱或特殊后道整理加工技术的缺点,又可任意控制与调整采光且兼具隔热效果,长久以来一直是使用者所殷切盼望的,而本发明人基于多年从事于纺织品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及销售实务经验,乃思及改良的意念,穷其个人的专业知识,经多方研究设计、专题探讨,终于研究出一种改良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及其制法,可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能够改善传统缺点,同时兼具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同时兼具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的制法。
为达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采光以及隔热效果的纺织品,该纺织品包含一表层与一底层,该底层与表层的纬纱包含一非透光性纱种与一透光性纱种,经由控制该非透光性纱种与透光性纱种的排列比,使该纺织品具有采光性,而所述底层与表层的非透光性纱种与透光性纱种的位置优选为相反方向配置,使太阳的直射光线无法直接照射入该纺织品的内部,而较温和的日出与日落的斜照光线才可直接照射入该纺织品的内部,且该纺织品可接受的斜照太阳光的角度可通过所述非透光性纱种与透光性纱种的排列比所控制。
而且,本发明的纺织品在所述底层与表层之间还包含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经由一热处理过程后,可使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收缩,以使所述表层与底层分别向外凸出以形成一立体结构,且经由控制该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的收缩率,以得到不同厚度的纺织品,且因不同的收缩率可使得底层、表层与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的空气层的厚度也随之变动,此空气层即是使该纺织品具有隔热的原因,所以隔热的效果可经由控制该收缩率以得不同的隔热效果。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其主要包括:一表层,包含第一纬纱,该第一纬纱包含第一透光性纱种与第一非透光性纱种;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位于所述表层之下;一底层,位于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之下,包含第二纬纱,该第二纬纱包含第二透光性纱种与第二非透光性纱种;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透光性纱种、第一非透光性纱种、第二透光性纱种与第二非透光性纱种以得到不同的透光性的纺织品。
藉由上述结构,本发明的纺织品便能达到任意控制与调整采光且兼具隔热效果的目的。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的制法,其主要步骤包含:织造复数个包含透光性纱种与非透光性纱种的纬纱、复数个经纱以及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使其形成连续式的一表层与一底层,中间为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以及使用热处理使所述高收缩率纱进行收缩,而使所述表层与底层分别向外凸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及其制法,其是使用一表层与一底层,且该表层与底层的纬纱包含透光性纱种与非透光性纱种,经由控制该透光性纱种与非透光性纱种的排列比,以控制本发明的纺织品的透光率,并且,通过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经由一热处理过程,使上、下都具有空气层,而具有隔热效果,即,本发明的纺织品兼具采光及隔热效果。
在本发明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及其制法中,由于所述底层与表层的透光性纱种与非透光性纱种的排列位置优选为相反位置,所以能够控制进入纺织品的光线量,达到采光的控制。并且,可经由控制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的收缩率,以决定表层、底层与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的空气层的厚度,以提高或降低其隔热性,并藉此也可控制纺织品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热处理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 B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热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太阳光在日间照射的光线行进示意图;
图3B为太阳光照射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纺织品的示意图;
图4为光线以不同角度照射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柔光织物的透光影像的示意图;
图5为以影像分析技术计算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柔光织物在不同角度光线照射下的透光率的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柔光织物紫外线穿透率试验的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柔光织物热遮断性分析的曲线图。
图号简单说明:
1纺织品               10表层                12第一纬纱        122第一透光性纱种
124第一非透光性纱种   14第一空气层          20底层
22第二纬纱            222第二透光性纱种     224第二非透光性纱种
24第二空气层          30复数个高收缩率纱    100太阳           R1路径
R2路径                R3路径                L1路径            L2路径     L3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阅读者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现列举优选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遮光性织物(如日本特开平09-000425、台湾423534)、光透过性中带有异方向性的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如日本特开2001-271246)及遮光性薄膜(如US6120901、US6475209)等的缺点。本发明利用表层与底层的纬纱,其包含一非透光性(或称透明性或透过性)纱种与一透光性纱种,而使本发明的纺织品(织物)具有透光的功效,不仅织造容易,且其利用高收缩率纱与单丝纤维异收缩性的差异,产生纺织品的立体结构化,增加纺织品的空隙率,达到明显的隔热效果。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的制法,其主要步骤包含有:
步骤S10,织造复数个包含一透光性纱种与一非透光性纱种的纬纱、复数个经纱以及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使其形成连续式的一表层与一底层,中间为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以及
步骤S20,利用热处理使所述高收缩率纱进行收缩,而使所述表层与底层分别向外凸出。
其中,在步骤S10中,表层、底层与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的织造为同时完成,而不是个别织造完成,该织造方法可为梭织法,其中表层与底层的纬纱分别具有透光性纱种与非透光性纱种;在步骤S20中,通过热处理使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产生收缩,使表层与底层向外凸出,从外表上看起来是具有三维效果,从结构上而言,也是具有立体结构化,而本发明是通过表层与底层的纬纱是使用透光性纱种与非透光性纱种而使得本发明的纺织品具有采光的效果,而通过复数个高收缩率纱所产生的立体化结构,使其具有隔热的效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确定高收缩率纱的类型后,选择热处理的条件是很容易的。
请参阅图2A、图2B以及图3B,分别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热处理前与热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太阳光照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1的结构,主要包括一表层10、复数个高收缩率纱30以及一底层20。
其中,所述表层10包含第一纬纱12,该第一纬纱12包含第一透光性纱种122与第一非透光性纱种124;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30位于表层10之下;所述底层20位于复数个高收缩率纱30之下,其包含第二纬纱22,该第二纬纱22包含第二透光性纱种222与第二非透光性纱种224;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透光性纱种122、第一非透光性纱种124、第二透光性纱种222与第二非透光性纱种224的排列而得到不同的透光性的纺织品1。
本发明中,所述表层10与底层20的透光性纱种与非透光性纱种的排列比可以控制透光率,其排列比优选为1/5至5/1。
而且,织造完成后如图2A,通过热处理后如图2B所示,此时,在表层10与复数个高收缩率纱30之间还包含第一空气层14,该第一空气层14的体积优选为该纺织品1的10%-49%;而底层20与复数个高收缩率纱30之间还包含第二空气层24,该第二空气层24的体积优选为该纺织品1的10%-49%。本发明使用的复数个高收缩率纱30的收缩率优选为20%-60%或是50-1000丹尼尔的纱线。所述表层10的第一透光性纱种122和第一非透光性纱种124与底层20的第二透光性纱种222和第二非透光性纱种224的位置优选为相反位置排列。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层14与第二空气层24而使本发明具有隔热的效果。
请参阅图3A,其为太阳光在日间照射的光线行进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日常生活中每日的最高温度为中午时,此时太阳100为垂直照射地面,路径为R1;另外清晨的路径R2或黄昏路径R3时,太阳100为斜角度照射,则地面温度较低。有鉴于此,本发明对于垂直光线照射予以遮蔽,而让斜方向光线能适度穿透达到采光效果,其中立体化结构更赋予纤维组成物具有隔热效果,达到隔热与采光双重功效,并具有平衡温度的效果。
如图3B所示,当太阳光为直射时(如行进路径L1与L2时),光线沿路径L1时,通过本发明的表层10的第一非透光性纱种124产生遮蔽,而光线沿路径L2时,通过本发明的底层20的第二非透光性纱种224产生遮蔽,所以通过本发明的底层20与表层10的非透光性纱种的排列比以实现遮蔽直射光线。而当太阳光为斜射时,例如:日出或日落时,其光线比中午微弱且柔和,如行进路径L3,其会透过表层10的第一透光性纱种122,并透过底层20的第二透光性纱种222,以实现柔和的采光。
实施例
(1)经纱:A.65D聚酯单丝、B.75D抗UV-PET;
纬纱:A.450D高收缩EPT、B.120D聚酯单丝、C.150D抗UV-PET。
(2)浆料配方
A.PVA:BP08(60%);
B.压克力剂:J209(39%);
C.助剂(抗静电剂):TS214(1%)。
(3)浆纱条件
浆料浓度:12%;速度:220m/min;浆纱温度:55℃。
(4)整经条件
双盘头:A轴、B轴;总经纱数:A5568+B5648;整经幅宽:70”;整经长度:A63m+B56m;整经速度:500m/min。
(5)织造条件
经密:160根/英寸;纬密:120根/英寸;筘号:#80/2”;筘幅:70”;布边:(8筘×5根)×2=80F;布身:2784筘×4根=11136F。
(6)热处理温度:120℃。
检测方法
(1)透光率:
JIS L1055 A法:以照度计量测垂直光线照射布样后的透光率。
影像分析***:观测光线以不同角度照射布样的透光影像与透光率。
(2)紫外线遮蔽率:ASHRAE 74-1988 Procedure A,AppendixB1.1SHIMADZU UV-3101(PC)S。
(3)织物空隙率:密度量测仪-氦气排气法。
(4)热阻抗值r:ALAMBETA测试仪。
(5)截热率:开放式加热实验,以500W卤素灯为热源,距离30公分处放置50cm×50cm布样,照射40分钟后,量测布样背面温度。布样背面距离5公分处的温度T1,与同位置但无布样遮蔽温度T0,计算其热辐射截热率。
结果分析
布样编号     A     B     C
经纬纱 排列 [(A1B1)×12][(B1A1)×24][(A1B1)×12]{【[(E1D1)×4]C1】}×4 {【[(D1E1)×4]C1】×4} [(A1B1)×12][(B1A1)×24][(A1B1)×12]{【[(E1D1)×4]C1】}×3 {【[(D1E1)×4]C1】×2} [(A1B1)×12][(B1A1)×24][(A1B1)×12]{【[(E1D1)×4]C1】}×2 {【[(D1E1)×4]C1】×2}
纬纱配比 透光纱∶非透光纱=4∶4 透光纱∶非透光纱=3∶2 透光纱∶非透光纱=2∶2
织物厚度 厚度3.97mm 厚度3.95mm 厚度3.94mm
JIS L1055 A法:按照JIS L1055 A法进行织物透光率评估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实验结果得知,以透光度做比较的话,布样C>布样B>布样A,原因是布样C的透光纱∶非透光纱(透光性纱种∶非透光性纱种)=2∶2,形成开孔距离缩短以及单位面积内开孔数较多,使得整体的透光面积增加,所以透光度相对的提高。由此实验也证明通过调整透光纱与非透光纱的排列比例变化,加上适当的组织结构设计,便可以达到调整与控制透光率的目的。
表1.立体柔光织物透光率实验结果
  布样编号     A     B     C
  照度(Lux)     145     162     182
  透光率(%)     9.67     10.8     12.1
注:空白实验的照度值为1500Lux。
影像分析技术:因为JIS L1055 A法无法量测不同角度光线照射布样所产生的照度,因此改采用影像分析技术,进行观测光线以不同角度照射布样的透光影像与透光率评估分析。实验结果如图4、图5所示。从图4得知不同的光线照射角度,布样的透光程度不同。以影像分析技术计算透光面积的比例作为织物透光率的比较值,将织物透光率的比较值转换成曲线如图5所示。从图5得知当照射角在30°-60°时立体柔光织物的透光率有明显的变化,随着光线照射角度的降低,织物的透光效果逐渐增加,尤其当照射角为30°时,织物的透光率增加最大,以布样C为例,其透光率高达26%;照射角为40°时,织物中布样C的透光率为21%;照射角为90°时,织物的透光率最小,以布样C为例,其遮光率为92%。光线照射角度低于30°以下时,布面与投射光源及摄影原件CCD几乎形成水平直线无法进行试验,所以本实验只进行至照射角度为30°时。
紫外线穿透率测试
如图6所示,其说明除了布样C以外,本发明的立体柔光织物布样A与布样B在UV-A与UV-B的穿透率皆低于10%,以紫外线380nm为例,布样A的遮蔽率为92%,布样B的遮蔽率为91%。布样C因为缩小组织的间距,增加透光度,同时也增加了紫外线穿透率,但是紫外线波长在360nm以下的遮蔽率仍然在90%以上,因此,需要注重透光度与紫外线遮蔽率之间的平衡控制。
另外,使用Labsphere U1traViolet Transmittance分析仪测试本发明的立体柔光织物的UPF值,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从测试结果得知,不论布样A、B或C的UPF值皆大于30,其中UPF值为布样A>布样B>布样C,其结果趋势与前述紫外线穿透率试验大致相同。
表2.立体柔光织物UPF实验结果
    布样编号     A     B     C
    UPF     36     34     31
织物空隙率分析
织物使用密度量测仪采用氦气排气法测试,量测出织物的真实体积。另外量测织物外观的长、宽、高用以计算出织物的表观体积。最后依下列公式计算出织物的空隙率,结果如表3所示。
空隙率=(表观体积-真实体积)/表观体积×100%
空隙率的多寡代表织物所含有的空气层有多少,而空气层的多寡将影响织物对热的阻隔效果,本发明研究开发的织物空隙率高达99%以上,具有相当多的空气层,由此推论本发明所研究开发的织物具有很好的热阻隔效果,后续将进行热阻隔性质的评估验证。
表3.立体柔光织物的空隙率
  布样编号   A   B   C
  真实体积(cm3)   0.3560   0.3530   0.3584
  表观体积(cm3)   99.44   98.75   98.5
  空隙率(%)   99.64   99.64   99.64
热阻抗值r测试
表4说明织物经过ALAMBETA测试仪所得到的热阻抗r,立体织物比一般的平面布具有较高的厚度,因此立体织物的热阻抗也比一般的平面布高出许多。所以立体织物藉由厚度所形成的空气层而具有对热的有效阻隔作用。
表4.立体柔光织物的ALAMBETA测试结果
  布样编号   阳伞布   咖啡座伞布   帐棚布   A   B   C
  λ   21   48.9   52.1   39.35   39.65   39.975
  a   0.005   0.05   0.051   0.5053   0.5283   0.564
  b   302.5   212   231.5   55.425   54.75   53.9
  r   3.85   9.85   13.9   101.15   99.625   98.475
  h   0.08   0.48   0.725   3.9775   3.95   3.9375
  p   1.25   1.6   1.805   3.8225   3.6925   3.9125
  q   1.32   0.92   0.795   0.265   0.266   0.2855
[0105]表中符号说明:
  符号  (Symbol)   数量级  (Multiplier)   单位(Unit)
  热导性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λ   10<sup>-3</sup>   W.m<sup>-1</sup>.k<sup>-1</sup>
  热扩散系数(Thermal diffusivity  coefficient)   a   10<sup>-6</sup>   m<sup>2</sup>.s<sup>-1</sup>
  热吸收率(Thermal absorptivity,  thermal activity coefficient)   b   1   W.m<sup>-2</sup>.s<sup>1/2</sup>.k<sup>-1</sup>
  热阻(Thermal resistivity)   r   10<sup>-3</sup>   K.m<sup>2</sup>.W<sup>-1</sup>
  布样厚度Sample thickness   h   1   mm
  峰热流密度比(Peak heat flow  density ratio(qlmax/qs))   p   1   1
  峰热流密度(Peak heat flow density  (qlmax))   q   10<sup>3</sup>   W.m<sup>-2</sup>
另外以窗帘作为隔热性质的估算比较标的,计算依据如下:
A.金属框单层玻璃的U值约为6.3W.m-2.K-1
B.金属框单层玻璃窗+一般窗帘的U值,多半取未加窗帘的0.75,ie.6.3×0.75=4.725W.m-2.K-1
C.金属框单层玻璃窗+立体柔光织物窗帘的U值:
a.内外空气层的热阻
(1/h0+1/hi)=(1/19+1/8.7)=0.1676K.m2.W-1
b.窗帘与玻璃间的空气热阻值取0.044K.m2.W-1
c.立体柔光织物窗帘热阻值为0.1K.m2.W-1
1/UT=0.1676+0.044+0.1=0.3116(K.m2.W-1)
UT=3.21(W.m-2.K-1)
D.装置立体柔光织物窗帘的窗户隔热性能较一般窗帘提升约1/3。
热辐射遮断率
本发明采用开放式加热实验,以500W卤素灯为热源,距离30公分处放置50cm×50cm布样,照射40分钟后,量测布样背面温度。布样背面距离5公分处的温度T1,与同位置但无布样遮蔽温度T0,计算织物的热辐射遮断率,以布样A为例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当测试时间达20分钟以后温度会达到一个水平平衡状态,空白测试的平衡温度为50℃,布样A的平衡温度是30℃,中间相差20℃,经计算截热率可达40%。
本发明的优点:
1、使用两层织物组织结构,织造容易。
2、利用高收缩率纱与单丝纤维异收缩性的差异,产生织物立体结构化效应,增加织物空隙率,达到明显的隔热效果。
3、本发明的技术是使用组织设计,不须采用特殊的扁平纱或特殊后道整理加工技术,使用一般纱种,即可获得相当高的遮蔽率。
4、经过组织设计,可有效控制纺织品的采光效率,形成可任意控制与调整的采光织物。
5、织物结构成圆形状,开孔位置位于异于经向与纬向的对角方向上的异角度方向,可增加异方性采光效果,却不会降低垂直方向的遮蔽率。
6、固定组织结构下,可使用不同物性的异收缩纱种与单丝纤维,仍然可以得到异方向性采光与隔热功效兼具的纺织品。
7、利用纺织品结构设计开发具有遮蔽强光而具有柔光效应的织物,并具有色彩及图案设计的美观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具有新颖性、进步性并可供产业利用,爰依法提出本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举凡依本发明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的制法,其主要步骤包含:
织造复数个包含透光性纱种与非透光性纱种的纬纱、复数个经纱以及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使其形成连续式的一表层与一底层,中间为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的结构;以及
实施热处理令所述高收缩率纱进行收缩,而使所述表层与底层分别向外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的制法,其中所述织造的方法为梭织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的制法,其中织造所述表层与底层时,表层的透光性纱种与非透光性纱种与底层的透光性纱种与非透光性纱种的排列位置为相反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的制法,其中控制所述表层与底层的透光性纱种与非透光性纱种的排列比以得到不同的透光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的制法,其中控制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的收缩率以得到不同厚度的纺织品。
6.一种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其主要包括:
一表层,包含第一纬纱,该第一纬纱包含第一透光性纱种与第一非透光性纱种;
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位于所述表层之下;
一底层,位于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之下,包含第二纬纱,该第二纬纱包含第二透光性纱种与第二非透光性纱种;
所述纺织品是将表层、底层和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经织造成为连续式的一表层与一底层且中间为高收缩率纱,再经热处理而形成,其表层和底层分别向外凸出;
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透光性纱种、第一非透光性纱种、第二透光性纱种与第二非透光性纱种的排列比以得到不同透光性的纺织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其中所述排列比为1/5至5/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其中所述表层与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之间还包含第一空气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一空气层的体积为该纺织品的10%-49%。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其中所述底层与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之间还包含第二空气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其中所述第二空气层的体积为该纺织品的10%-49%。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其中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的收缩率为20%-60%。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其中所述复数个高收缩率纱为50-1000丹尼尔的纱线。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其中所述表层的第一透光性纱种与第一非透光性纱种与底层的第二透光性纱种与第二非透光性纱种的位置为相反位置排列。
CN200410007940.XA 2004-03-05 2004-03-05 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及其制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664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10007940.XA CN1664204B (zh) 2004-03-05 2004-03-05 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及其制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10007940.XA CN1664204B (zh) 2004-03-05 2004-03-05 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及其制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4204A CN1664204A (zh) 2005-09-07
CN1664204B true CN1664204B (zh) 2010-09-29

Family

ID=35035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07940.XA Expired - Lifetime CN1664204B (zh) 2004-03-05 2004-03-05 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及其制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642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5579B1 (ko) * 2007-02-08 2008-03-20 주식회사 새 한 3차원 입체형상 직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9528201B1 (en) * 2015-07-13 2016-12-27 Smart Textile Products, LLC Insulating sheer fabric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56A (zh) * 1992-04-13 1994-01-05 亨特道格拉斯国际有限公司 控光织物窗帘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CN2242783Y (zh) * 1995-03-14 1996-12-18 杭州天虹纺织集团公司 提花弹性装饰锦
US6582794B1 (en) * 1999-10-01 2003-06-24 Hunter Douglas Industries B.V. Architectural cover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56A (zh) * 1992-04-13 1994-01-05 亨特道格拉斯国际有限公司 控光织物窗帘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CN2242783Y (zh) * 1995-03-14 1996-12-18 杭州天虹纺织集团公司 提花弹性装饰锦
US6582794B1 (en) * 1999-10-01 2003-06-24 Hunter Douglas Industries B.V. Architectural cove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4204A (zh) 2005-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98111B1 (en) Sun-blocking multilayered sheet and hand-held parasol, tent, tarp, canopy, hat, and fixed parasol comprising said sun-blocking multilayered sheet
CN107074148A (zh) 运输工具的发光窗玻璃及其制造
US20070010147A1 (en) Flexible glass fiber weave
AU2005233512A1 (en) Sunscreen fabric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KR101669016B1 (ko) 블라인드용 커튼지 제조방법 및 커튼지 직물구조
CN113614928B (zh) 用于太阳能模块的图形外观
CN1664204B (zh) 具有采光及隔热功效的纺织品结构及其制法
RU2490379C1 (ru) Двусторонний многослойный камуфлирующий материал
KR101796499B1 (ko) 랜덤 웨이브 패턴을 갖는 블라인드용 원단 및 랜덤 웨이브 패턴을 갖는 블라인드용 원단의 제직 방법
TWI247830B (en) Structure of textile featuring light transmission and thermal insula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532449B (zh) 一种外观及功能多面转换式百叶织物
CN210501740U (zh) 一种具有阻燃抗紫外线的复合多功能大提花窗帘面料
JP2015200039A (ja) 遮熱性布帛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284562U (zh) 全遮光涂层装饰布
CN213291584U (zh) 一种防辐射隔热窗帘面料
JP7014417B2 (ja) 調光カーテン及び布帛
JP2007262627A (ja) スエード調人工皮革
JP2019178448A (ja) 光沢織編物
CN212266916U (zh) 一种耐日晒全遮光经编窗帘用复合面料
CN206396390U (zh) 黑丝交织遮光面料
JP3246721U (ja) テント用遮熱シート
CN207403273U (zh) 一种光感变色篷布
JP3191849U (ja) 断熱性、保温性、遮像性、紫外線遮蔽性のあるレースカーテン地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4339719A (ja) ブラインド用遮蔽材
TWI611056B (zh) 對可見光具有高透射率的隔熱梭織物及其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