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4650A - 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4650A
CN1534650A CNA2004100053749A CN200410005374A CN1534650A CN 1534650 A CN1534650 A CN 1534650A CN A2004100053749 A CNA2004100053749 A CN A2004100053749A CN 200410005374 A CN200410005374 A CN 200410005374A CN 1534650 A CN1534650 A CN 1534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casing
rotating disk
block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53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濑泰生
金森芳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Technosou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Technosou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Technosou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4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4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4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pivoting loading means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在下端部轴支在机壳(1)上的面板(2)的内侧,设置着从上方***光盘(D)且下端部开口的托架(4)。面板(2)可在从开启位置关闭、托架(4)与机壳(1)接触、且光盘(D)的中心孔(D1)靠近转盘(6)的前端部的第一位置,和从该第一位置进一步关闭、以托架(4)与机壳(1)接触的状态将光盘(D)安装在转盘(6)上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挡块(3)轴支在面板(2)上,其自由端进入到托架(4)的下端部内承载光盘(D)。在机壳(1)上设置着随着面板(2)从第一位置向第2位置的转动,而使挡块(3)向着解除与光盘(D)的接触的方向转动的突起(10)。由此防止整个装置的前后尺寸增大。

Description

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光盘竖立保持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图12及图13为将光盘D竖立并进行记录或再生的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在以竖立的状态***光盘D的盒状的机壳1的上端部,轴支着装有转盘6的面板2。机壳1被固定在基座9上,面板2随着基座9上的凸轮板90的移动而转动。机壳1的与转盘6的相对的面上开有孔18,转盘6通过该孔18嵌入光盘D的中心孔D1。
机壳1的下端有开口,进入机壳1的下端部、支撑光盘D的下端的挡块3被轴支在基座9上,并被施加有弹簧力。面板2上设有与挡块3相接触的凸起25。
当光盘D***机壳1时,如图12所示,打开面板2。转盘6从机壳1脱开,挡块3承载光盘D的下端。
在该状态下移动凸轮板90,关闭面板2。因为光盘D被挡块3支撑,在高度方向上定位,所以转盘6可以通过开口18正确地嵌入光盘D的中心孔D1内。此后如图13所示,面板2的突起25压靠挡块3,使之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挡块3从光盘D的下端脱离,从而使光盘D可以旋转。另外,夹着机壳1,在与面板2相反的一侧,设置着在与转盘6之间夹持光盘D的夹盘(图未示)。
另外,近年来鉴于外观设计上的要求,提出了图11所示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方案。该方案在机壳1上轴支着面板2的下端部,在机壳1上设有使直立的光盘旋转的转盘6。光盘D被放置在面板2的背面,向机壳1方向关闭面板2,则光盘D就被嵌入转盘6。
但是,仅将光盘D放置在面板2上,若转动面板2,则光盘D就会从面板2上脱落,因此在面板2的背面设置着支撑光盘D的下端的承载片30。转盘6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形成前端部变细的圆锥面60,关闭面板2,则光盘D的中心孔D1的周边就与圆锥面60相接触。光盘D被稍微抬起,从承载片30脱开,光盘D即可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考虑使转盘6为球夹结构,用手直接将光盘D装到转盘6上。这种球夹结构,如图14所示,为利用压缩弹簧62对设置在转盘6的侧面内的球61向外侧施加弹簧力,将该球61***光盘D的中心孔D1内,保持光盘D的结构。但是,在用手安装光盘D时,有可能会划伤光盘的信号面。因此,从保护光盘的信号面的角度出发,采用图11所示的结构。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73218号(图5、图6)
在图11所示的装置中,为使光盘D确实可靠地抬起并从承载片30脱离,较大地设定光盘的抬起量即可,但是为此需要加长圆锥面60。但是,这样转盘6就会变厚,有可能会使整个装置的前后厚度变大。
鉴于这一点,也可以考虑将图12及图13所示的挡块3原封不动地安装在面板2的下端部的结构。但是,由于面板2的下端被轴支,所以在该结构中,如果关闭面板2,则首先挡块3脱离,然后光盘D嵌入转盘6中。这样光盘D就会从面板2脱落。换言之,图12及图13所示的结构,因为面板2被轴支在机壳1的上端部,所以在光盘D嵌入转盘6之后,挡块3从光盘D脱开。在面板2的下端部被轴支在机壳1上的装置中,即使原封不动地应用图12及图13的结构,也不能得到一直到光盘嵌入转盘6为止,都正确地保持光盘D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支撑光盘D的面板2的下端部被轴支在机壳1上、以竖立的状态对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生的装置,防止整个装置的前后尺寸增大。
在下端部被轴支在机壳1上的面板2的内侧设置着从一端***光盘D、另一端开口的托架4,
面板2可在从开启位置关闭、托架4与机壳1接触、且光盘D的中心孔D1与转盘6的前端部靠近的第一位置,和从该第一位置进一步关闭、以托架4与机壳1接触的状态将光盘D安装在转盘6上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挡块3被轴支在面板2上,其自由端进入到托架4的另一端部内承载光盘D,
在挡块3与机壳1之间,设置着随着面板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转动、而使挡块3向着解除与光盘D的接触的方向转动的解除机构。
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如下。
面板开启状态:
从设置在面板2的内侧的托架4的上方***光盘D。光盘D的下端被挡块3承载。由于设有托架4,故光盘D不会从面板2上脱落。
面板的第一位置:
关闭面板2,在面板2达到第一位置后,托架4与机壳1相接触。光盘D的中心孔D1靠近转盘6的前端部。光盘D的下端被挡块3承载,光盘D的中心孔D1与转盘6的前端部约处在同一高度上。
面板的第二位置:
即使从第一位置进一步关闭面板2,因托架4已与机壳1接触,所以托架4也不会动。通过面板2的关闭动作,光盘D被装到转盘6上。挡块3通过解除机构解除与光盘D的接触,光盘D能够不与挡块3摩擦地旋转。
因此,即使不加长转盘6的圆锥面60,也能使光盘D从挡块3脱开,确实可靠地安装在转盘6上,能够防止整个装置的前后尺寸变大。
附图说明
图1为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立体图,表示面板开启的状态。
图2为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立体图,表示面板关闭的状态。
图3为从图1中的A向看到的机壳的前面的图。
图4为从图1中的B向、即背面看到的面板的图。
图5为面板和挡块的立体图。
图6为夹盘的剖视图。
图7为在通过E-E线的面将图5剖开的剖视图。
图8(a)、(b)为表示面板的开启状态的剖视图。
图9(a)、(b)为表示面板的关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10(a)、(b)为表示面板的关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11为现有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侧视图。
图12为现有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侧视图,表示面板的开启状态。
图13为现有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侧视图,表示面板的关闭状态。
图14为表示球夹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机壳,2:面板,3:挡块,4:托架,6:转盘,10: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例。
图1及图2为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立体图,图1表示面板2打开的状态,图2表示面板2关闭的状态。在装有转盘6和拾音器65的机壳1上,轴支着面板2的下端部。在面板2处于关闭状态时,面板2的背面与机壳1前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内。光盘D在面板2处于打开状态时***面板2的内侧。
图3为从图1中的A向看到的机壳1的前面的图,图4为从图1中的B向、即背面看到的面板2的图。在机壳1上设有锁杆13,在托架4上设有钩片47,在面板2处于关闭状态时,锁杆13与钩片47结合,将面板2锁在机壳1上。
在图3的机壳1上,在转盘6的下方形成第一凹面11,在该第一凹面11内形成比第一凹面11更深的第二凹面12。在第一凹面11上、在第二凹面12的上部边缘,设有使后面所述的挡块3转动的突起10。
如图4所示,在面板2的背面设有从上方***光盘D的托架4。托架4具有与面板2相对的壁板41、设于该壁板41下端部且下面开口的托槽部40、以及位于该托槽部40的下方并被面板2轴支的支脚片42、42。
在托槽部40中***光盘D,由该托槽部40的周壁承载光盘面。在托槽部40的下端部形成切口46,在该切口46内,挡块3被轴支在托架4上。
图5为面板2和挡块3的立体图。挡块3一体设置着枢轴32、从该枢轴32向面板2延伸的承载片30,以及从该承载片30的纵向的大致中央部位向上延伸的压片31。承载片30承载从托槽40的下面开口处露出的光盘D的下端。枢轴32自由转动地嵌在从面板2突出来的凸片22、22上,在枢轴32上嵌有向光盘D的下端按压承载片30的扭转弹簧(未图示)。
在壁板41的上端部开有圆孔44,通过该圆孔44露出装在面板2上的夹盘8。夹盘8如图6所示,可沿面板2的开闭方向少许移动,其内部设有磁铁80。在面板2关闭的状态下,该磁铁80与金属制的转盘6相互吸引,通过该吸引力夹持光盘D。夹盘8的结构众所周知,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夹盘8的说明和图示。
如图5所示,在面板2上,在挡块3的内侧装有板簧5,该板簧5的前端部与壁板41相接触,以轴支部43为中心向着使托架从面板2离开的方向压靠托架4。图7为在通过E-E线的面将图5剖开的剖视图。从壁板41的上端部设置着爪片45,该爪片45穿过设在面板2上的孔21挂在面板2上。由此,托架4保持为被板簧5按压的略微倾斜的状态,使托架4在面板2开闭时不会出现晃动。
下面表示关闭面板2的动作。图8~图10为表示面板2的开闭动作的剖视图,将机壳1在通过图3的D-D线的面剖开,将面板2在通过图4的D-D线的面剖开。
面板的打开状态:
如图8(a)所示,在面板2打开的状态下,从托架4的上方***光盘D。托架4如前所述,爪片45挂在面板2上,稍微倾斜。由于托架4的周壁承载光盘,所以如图8(a)中点划线所示,即使光盘D在托架4中倾斜,也不会从面板2中脱出。
如图8(b)所示,光盘D的下端由挡块3上的承载片30承载。
面板的关闭动作:
用手关闭面板2,则如图9(a)所示,托架4的托槽部40到达与机壳1的第一凹面11接触的位置。限制托架4继续向机壳1一侧的移动。如图9(b)所示,挡块3的枢轴32位于第二凹面12内。机壳1上的突起10,靠近挡块3的压片31。在此状态下,光盘D靠近转盘6的前端部。光盘D的下端被挡块3承载,光盘D的中心孔D1与转盘6的前端部大体上处于同一高度。由此,转盘6可容易地嵌入光盘D的中心孔D1内。
在该第一位置,通过托槽部40与机壳1接触,使在光盘D靠近转盘6的前端部的状态下,突起10仍未转动挡块3。
如图10(a)所示,进一步关闭面板2。由于托架4与机壳1接触,所以托架4不移动。克服板簧5的弹簧力按压面板2,托架4的爪片45从面板2离开。通过进一步关闭面板2,夹盘8穿过圆孔44伸向转盘6,利用该夹盘8与转盘6夹持光盘D。锁杆13与钩片47接合,面板2到达锁在机壳1上的第二位置。
如图10(b)所示,随着面板2被进一步关闭,机壳1的突起10压靠挡块3的压片31,使挡块3以枢轴32为中心逆时针转动。承载片30从光盘D的下端脱离。光盘D的中心孔D1嵌入转盘6的圆锥面60上后,承载片30从光盘D的下端脱离,这是自不待言的。由此光盘D能够旋转。
如上所述,本例的装置即使不象以前那样加长转盘6的圆锥面60,也能够使光盘D从挡块3脱离,确实可靠地安装在转盘6上。由此,可以防止整个装置的前后尺寸增大。另外,因为可以不用手直接将光盘D装到转盘6上,所以可以防止在安装光盘D时损伤光盘的信号面。
打开面板2时,解除面板2与机壳1间的锁止。通过板簧5的弹簧力,面板2被稍稍打开,成为图9(a)所示的状态。挡块3的压片31与突起10的接触被解除,通过嵌在枢轴32上的扭转弹簧的作用,承载片30与光盘D的下端接触。即使光盘D从转盘6上脱离,也不会从托架4上脱落。可以用手打开面板2,取出托架4内的光盘D。
另外,在上述例中,在机壳1上设置着转盘6、在面板2上设置着夹盘8。但是,也可以在机壳1上设置夹盘8、在面板2上设置转盘6。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用于说明本发明,不应理解为限定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发明、或者缩减范围。而且,本发明的各部分构成不仅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当然可以在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3)

1.一种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具有保持光盘(D)的机壳(1)、下端部轴支(20)在机壳(1)上的面板(2)、设置在面板(2)或者机壳(1)上并嵌入光盘中心部的转盘(6)、以及承载光盘(D)的一端、使光盘(D)的中心孔(D1)与转盘(6)的前端部相对、并且以光盘(D)装在转盘(6)上的状态解除与光盘(D)的一端的接触的挡块(3),其特征在于:
在面板(2)的内侧设置着从一端部***光盘(D)、另一端部开口的托架(4),
面板(2)可在从开启位置关闭、托架(4)与机壳(1)接触、且光盘(D)的中心孔(D1)靠近转盘(6)的前端部的第一位置,和从该第一位置进一步关闭、以托架(4)与机壳(1)接触的状态将光盘(D)安装在转盘(6)上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挡块(3)被轴支(32)在面板(2)上,其自由端进入到托架(4)的另一端部内承载光盘(D),
在挡块(3)与机壳(1)之间,设置着随着面板(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转动、而使挡块(3)向着解除与光盘D的接触的方向转动的解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解除机构包含设置在机壳(1)上、与挡块(3)相接触的突起(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面板(2)上设置着夹盘(8),随着面板(2)从第一位置向第2位置的转动,夹盘(8)在与机壳(1)上的转盘(6)之间夹持光盘。
CNA2004100053749A 2003-03-06 2004-02-11 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 Pending CN15346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59294A JP2004272964A (ja) 2003-03-06 2003-03-06 ディスク記録又は再生装置
JP2003059294 2003-03-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4650A true CN1534650A (zh) 2004-10-06

Family

ID=32923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053749A Pending CN1534650A (zh) 2003-03-06 2004-02-11 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20918B2 (zh)
JP (1) JP2004272964A (zh)
CN (1) CN153465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55258A1 (ja) * 2005-11-11 2007-05-18 Pioneer Corporation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JP2008226364A (ja) * 2007-03-13 2008-09-25 Sony Corp 搬送機構、搬送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100030065A (ko) * 2008-09-09 2010-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재생장치
WO2013084272A1 (ja) * 2011-12-09 2013-06-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回転体の組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491Y2 (ja) * 1988-05-16 1994-02-23 武美 小岩 回転ディスク装着機構
KR940001958B1 (ko) * 1988-09-30 1994-03-12 주식회사 금성사 컴팩트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장착장치
KR920007735Y1 (ko) * 1990-03-15 1992-10-17 주식회사 금성사 콤팩트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8㎝, 12㎝디스크 겸용 안착장치
JPH11185335A (ja) 1997-12-25 1999-07-09 Aiwa Co Ltd ディスク装着装置
JPH11273218A (ja) 1998-03-26 1999-10-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記録又は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20918B2 (en) 2006-10-10
JP2004272964A (ja) 2004-09-30
US20040177362A1 (en) 2004-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67722A (zh) 用于盘片播放器的盘片装载装置及使用该装载装置的方法
CN1534650A (zh) 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
CN1408979A (zh) 闩锁以及采用闩锁的抽拉装置
CN100338673C (zh) 记录再现装置
CN1437192A (zh) 光盘定位机构
CN101059779A (zh) 刻录***及其方法
CN1172326A (zh) 自动换盘器
CN1383151A (zh) 一种光可读信息盘的保持架
CN1142550C (zh) 光盘装置的装盘机构
CN1811952A (zh) 具备盘推出装置的换盘器
CN1118497A (zh) 光盘录放装置
CN1011639B (zh) 简易的声音重放装置
CN1801642A (zh) 一种具有硬盘防冲击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CN2862257Y (zh) 盘片搬运装置
CN1228587A (zh) 容置盘用的盒子
CN1559071A (zh) 具有可伸缩的托盘的盘片记录或再生装置
CN1871650A (zh) 盘装置
CN2525638Y (zh) 盘片重放装置
CN1145948C (zh) 信号记录或再现的装置以及盒式盘装载和卸载的方法
CN1744224A (zh) 光盘驱动器和光盘盒
CN2639991Y (zh) 盘片重放装置
CN1871648A (zh) 盘装置
CN1108609C (zh) 夹持装置和在夹持装置中安装夹持器的方法
CN1871649A (zh) 盘装置
CN1941126A (zh) 光盘信息存储器的钳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