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75326A - 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的不可拆的材料连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的不可拆的材料连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5326A
CN1475326A CNA031526373A CN03152637A CN1475326A CN 1475326 A CN1475326 A CN 1475326A CN A031526373 A CNA031526373 A CN A031526373A CN 03152637 A CN03152637 A CN 03152637A CN 1475326 A CN1475326 A CN 1475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ds
disconnectable
welding
dispersed oxide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26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2221C (zh
Inventor
乔尔格・威特
乔尔格·威特
德・博伦斯
曼弗雷德·博伦斯
-彼得・埃克斯
弗朗兹-彼得·埃克斯
・鲍尔
斯蒂芬·鲍尔
特・肖普
赫尔穆特·肖普
亚斯・斯托曾伯格
安德烈亚斯·斯托曾伯格
・F・梅尔基奥尔
斯蒂芬·F·梅尔基奥尔
・鲁尔
罗伯特·鲁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ott AG
Original Assignee
Schott Glaswerk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0775396&utm_sourc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475326(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ott Glaswerke AG filed Critical Schott Glaswerke AG
Publication of CN1475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5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22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222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1/02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relating to soldering or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10Spot welding; Stitch welding
    • B23K11/12Spot welding; Stitch welding making use of vib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0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means of a press ; Diffusion bonding
    • B23K20/021Isostatic pressure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5/00Rods, electrodes, materials, or media, for use in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35/02Rods, electrodes, materials, or media, for use in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e.g. shape
    • B23K35/0222Rods, electrodes, materials, or media, for use in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e.g. shape for use in soldering, brazing
    • B23K35/0233Sheets, fo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5/00Rods, electrodes, materials, or media, for use in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35/22Rods, electrodes, materials, or media, for use in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
    • B23K35/24Selection of soldering or welding materials proper
    • B23K35/32Selection of soldering or welding materials proper with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more than 1550 degrees C
    • B23K35/322Selection of soldering or welding materials proper with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more than 1550 degrees C a Pt-group metal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1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all layers being exclusively metallic
    • B32B15/01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all layers being exclusively metallic all layers being formed of aluminium or aluminium allo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5/00Alloys based on noble metals
    • C22C5/04Alloys based on a platinum group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04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 B23K2101/12Vess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08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16Composite materials, e.g. fibre reinforc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18Dissimilar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2All metal or with adjacent metals
    • Y10T428/12493Composite; i.e., plural, adjacent, spatially distinct metal components [e.g., layers, joint,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2All metal or with adjacent metals
    • Y10T428/12493Composite; i.e., plural, adjacent, spatially distinct metal components [e.g., layers, joint, etc.]
    • Y10T428/12771Transition metal-base component
    • Y10T428/12861Group VIII or IB metal-base component
    • Y10T428/12875Platinum group metal-base compon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焊接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3)的方法,尤其是形成用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制的构件(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3)的方法。本发明建议,使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或构件(3.3、4.3)彼此搭接地布置以构成一个搭接区(6.3),该材料或构件在接缝区(5.3)内被加热到低于其熔化温度的温度并优选借助滚焊法被焊接,以至少部分构成一个扩散结合区(25.3)。该扩散结合区(25.3)优选整个接缝区(5.3),在接着的工艺步骤中被加热到一个低于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或构件(3.3、4.3)的熔化温度的温度并优选通过锤击被机械地再压实。

Description

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的 不可拆的材料连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的不可拆的材料连接的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形成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所制构件的材料连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生产特种玻璃时为了均质化或为了输送玻璃熔体,需使用贵金属覆套的构件,例如搅拌器、流槽、给料头。所采用的贵金属合金大多是带有合金添加料铑、铱或金的铂基合金。当由于玻璃熔体所造成的机械和/或热负荷要求很高的构件强度时,则越来越多地采用氧化物弥散强化的铂基合金,因为它们具有比标准合金更高的热、机械和化学承载能力。下文称为ODS合金的氧化物弥散合金的特点在于有一种非常均匀的组织。此外,以PtRh10、PtAu5或纯Pt为基的、在玻璃工业中用于制造构件的ODS贵金属合金,在高温时形成粗晶粒的倾向小得多,这就对机械性能有正面的影响。但是,除了选择恰当的材料外,贵金属覆套的构件制造、尤其成型,对于强度也有重要的作用。通常构件由一个个半成品,亦即薄板或薄板元件,组合成要求的几何形状。在这里,连接一般通过各半成品的熔焊形成。有待相互连接的构件的接头部位以及必要时所添加的同类材料通过加热转变为熔液状态并互相熔合。在这里熔化热通过电弧或燃烧煤气-氧气混合物产生。然而,在此类接合的构件承受很高的温度例如1200℃以上高温时,焊缝往往成为整个材料复合体中的薄弱点。究其原因可认为是焊缝内的不均质性以及在热感应区内组织的改变。尤其在圆柱形构件(例如管)内的长焊缝,由于与环形焊缝相比近似于受到两倍大的应力,所以有经常使这种焊缝失效和开裂的特别大的危险性。在使用已知的焊接方法,例如钨惰性气体焊接(WIG焊接)、等离子焊接、激光或氧乙炔焊接时,导致合金熔化。在传统的置换型固溶体合金熔化时,在使用1200℃以上的温度的情况下,由于再结晶可观察到在焊缝内只有很小的强度损失,然而在焊接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时,这种熔化导致在熔体内的绝大部分分散质(典型地为ZrO2和/或Y2O3)的聚集和漂浮。由此在焊缝内形成粗晶粒的凝结组织。因此分散质在焊缝内的加固作用被取消。于是,如此接合而成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降低到由标准合金接合而成的构件的水平。由专利文献JP5212577 A和EP 0320877 B1已知一些克服此类缺点的措施。在它们所公开的方法中,在ODS薄板上的熔焊缝事后被铺上Pt-ODS箔,然后通过锤击在高温下将其压入焊缝内。此措施导致通过此箔细化在焊缝表面的粒度分布,并因而降低形成表面裂纹的概率。补偿焊缝内强度下降的另一种可能性在于通过卷边焊缝实现连接。然而卷边焊缝在接缝区内会引起不希望的材料增厚,其结果是,在加热这些构件时(例如在为了加热由如此组合的构件所导引的玻璃熔体时),沿直接的电流通路在焊缝处会产生温度差,在生产玻璃时这种温度差又可能导致严重的玻璃缺陷。此外,这种增厚焊缝的卷边只能有限地取得满意的结果。因此,作为替换方式,不得不借助锻接焊缝来实现材料封闭的连接。但这种连接存在很大的质量波动。为了排除这种质量波动,要求为焊缝的制备付出极高的费用以及在焊接过程中非常准确地调整过程参数。业已证实在此方法中的难点是在锤击时如何均匀地加热两件要接合的材料(尤其是薄板)。在这方面往往几乎不可能做到,将在焊接位置下面的那块薄板用燃料器充分加热,以便在锤击时达到良好的粘结作用。因此,此方法非常复杂,它并不一定导致最佳的结果而且成本很高。此外在制作锻接焊缝时存在的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在于,对于铑的重量百分比含量>4%的合金以及通常的ODS合金而言,在锤击期间存在材料低的粘结倾向。在ODS材料中已含有的氧化物或在锤击时形成的氧化物,最重要的是氧化铑,显著降低两个构件尤其是薄板间的粘结。由于这种不良的粘结,显著提高了加工费用,与此同时还增大了这种危险,即在接缝区的某些地方在焊缝内不再达到足够的结合。
作为形成具有高强度的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的焊接连接的另一种可能性在于,焊接时加含锆和/或钇的合金添加料。这些合金成分在应用于温度高于1200℃的情况下时会通过材料内分散质的内部氧化而析出,并因而实现在焊缝内的加固作用。但实际证明,这种方法只能提供不能令人满意的结果,因为在分散质析出的同时也出现晶粒长大。因此往往很快构成粗晶粒组织,在这样的粗晶粒组织中只有少量的分散质析出并因而其机械性能是不够的。在DE 19714365 A1中介绍了这样一种用于制造ODS贵金属管的方法。在此方法中除热处理外还需要附加的轧制,因此这种加工非常费时而且昂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创造一种焊接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的方法,以形成用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制的构件的连接,它满足在用于玻璃生产时对由这种材料所制的构件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创造了一种连接,这种连接以高的强度和热承载能力为特点以及不会在高温下导致不希望的组织改变,这种组织改变对于绕这些构件或通过这些构件流动的玻璃熔体造成负面的、导致玻璃缺陷的影响。
上述技术问题首先通过一种通过焊接来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的不可拆的材料连接,尤其是形成用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所制构件的不可拆的连接的方法来解决,按照本发明:
1.1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或构件彼此搭接地布置以构成一个搭接区,该材料或构件在接缝区内被加热到低于其熔化温度的温度并被焊接,以至少部分构成一个扩散结合区;
1.2该扩散结合区被加热到一个低于有待相互连接的材料或构件的熔化温度的温度并被机械地再压实。
本发明为此还创造了一种用氧化物弥散(ODS)材料制的结构件,它由至少两个用氧化物弥散(ODS)材料制的构件组成,这些构件按照前述方法来相互连接。
对于下面的说明中用到的术语定义如下:
接缝区:在两个材料或构件之间的以材料封闭地连接为特征的区域。
搭接区:以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或构件接触或彼此叠放在一起为特征的区域,或者以虽彼此不直接接触但按照期望那样被布置定位用于焊接过程以建立材料封闭的连接为特征的区域。
接头部位:为焊接过程定好位的氧化物弥散强化构件互相面对和彼此贴靠的表面的面段或区域,这些构件通过材料封闭互相连接。
热感应区: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或构件在受热情况下其中的组织受影响或改变的区域。
进给方向:焊接设备或定好位的材料或构件的运动方向。
按本发明的建立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所制构件的不可拆材料封闭的连接的方法,各材料的焊接总是在其熔化温度以下进行,以便在接缝区内至少部分构成一个扩散结合区。在第二个方法步骤中,所述扩散结合区,优选整个接缝区会被加热到一个同样低于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或构件的熔化温度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优选通过锤击机械地再压实。这两个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在焊接过程之前按照彼此的布局确定接头部位,在这里,接头部位通常也决定了接缝区,亦即应在这里在两者之间形成期望的连接的区域。因此按本发明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构件的不可拆的材料连接,要在实施机械地再压实之前通过加热先制成一个扩散焊接结合区。在这里该扩散结合实现了向这两个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内的良好的热导入,所以通过事后的机械地再压实可在接缝区内保持很高的剩余强度,并因而在此区域内可成功制成一种可承受高载荷的材料复合体。通过事后的机械再压实造成此复合体的变形,在这两个材料之间不是发生间断的过渡,而是实现了一种连续的过渡。这种连续的过渡以非常好的热机械性能为特征,这些性能允许将氧化物弥散金属材料的这种连接也应用于很高的例如大于或等于1400℃的温度条件下。
为了制成扩散结合,将材料的熔化温度确立为极限温度,它的值较低。按一项特别有利的设计,熔化温度选择为在熔化温度0.6倍至0.9倍的范围内,优选地在0.7至0.9倍范围内。由此只达到小量的熔化。在扩散焊时的扩散结合在这里通过接缝面变形以及在接缝区内沿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或材料的接合面原子的扩散形成。按一项特别有利的设计,此过程在接缝区内施加持续压力的条件下进行,以压紧要连接的构件,当然,不发生或只发生很小的在一位数百分比范围内的塑性变形。
在这里可使用下列焊接方法,其中应注意减少能量的供入,使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或材料的熔化尽可能小:
1.熔焊法
2.压焊法
在第一种熔焊法中,有待连接的材料的接头部位和必要时所使用的一种同种添加物,通过减少能量输入地被加热,部分地过渡为熔融状态。这意味着,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在焊接时未完全熔化以及在接缝区至少部分形成扩散结合。在接缝区内的完全连接然后在加热的情况下通过随后的机械地再压实的加工过程(通常为锤击)来完成。为改善接缝区内的热机械强度,特别有利的是一种由形式上为所谓钨惰性气体焊接法(WIG焊接)的熔焊法与锻接焊缝的组合。其中,在WIG焊接时通过输入很少量的能量进行工作,此时,两个要焊接的材料或构件在焊接时不完全熔化。然后,通过后续的热锤击使两个材料在接缝区互相完全焊接,其中通过此焊缝实现将热量良好地输入到这两个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内。因为WIG焊缝的熔化区只占一个构件的厚度约15%至25%以及熔化区在锤击时严重变形,所以在接缝区内保持有很高的剩余强度。
在压焊法中,要连接的材料的接头部位通过加热局部被置于一种可捏合的状态并通过加压塑性融合。热量大多通过电能尤其电阻加热产生。其他能量形式也是可能的。若在这里也通过输入少量的能量来工作,则同样不发生完全的熔化。真正的焊接然后通过导致塑性融合的加压来完成。
在这里制成扩散结合区用的特征工艺参数是焊接温度、接触压力和焊接时间,焊接时间表征局部作用在接缝区内的温度和压力的持续时间。因为仅仅通过扩散进行的材料渗透通常要求纯粹无氧化物的表面,所以优选在真空和保护气体环境下加工。
机械地再压实在同样低于有待互相连接的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构件的熔化温度的温度下,通过向扩散结合区施加冲击式载荷,尤其通过锤击,且优选连续施加冲击作用完成。能量的加入,例如直接借助接通电流来进行。当然也可以设想其他的可能性。由于重叠放置,所以此作用不是直接地而是通过构件施加在扩散结合区上。在这里锤击可单侧或也可双侧进行。在第一种情况下冲击式载荷施加在接缝区内的一个构件上,而另一第二个构件支承在一位置固定的止挡上,止挡对通过冲击式载荷施加的力产生一个反力。在另一种情况下冲击式作用同时在两侧进行。
采用按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成功地形成在氧化物弥散金属材料之间的一种材料封闭的连接,这种连接在接缝区内以高强度和良好的热机械性能为特征,并因而在这些方面与要连接的构件本身没有差别。在接缝区内避免了材料削弱,所以在这里几乎可以完全排除形成裂纹的可能性。此外,借助这种连接方式,在有待连接的两个构件之间形成这样一种过渡,即在金相学横断面磨片内对这种过渡看不出接缝区。
有关布局和接头类型存在多种可能性:
-搭接接头,亦即构件相互搭接
-平行接头,亦即构件互相大面积贴靠
所述两种材料为了接合优选按这样的方式相互搭接设置,即,使它们具有一个搭接区,该搭接区相应于薄板厚度的3至6倍。在搭接区内的接触面可制成平面或也可设计成坡口。这种布局既可用于熔焊法也可用于压焊法以达到扩散结合。
采用按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制成n个由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或由这种材料制的多个构件(优选两个或三个构件)之间的材料复合体。这些构件在接缝区互相搭接地布置。在通过搭接区的一个垂直剖面内,相互平行的在每两个互相接触的构件之间形成的接缝区的数量等于(n-1)。
此外,通过压焊制成扩散结合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构件在接缝区互相搭接地布置或定位以构成一搭接区,并且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构件通过此搭接布局得到的接头部位,通过其在热感应区内的搭接区两侧被均匀加热,沿焊接设备或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的进给方向先后连续地被局部置于可流动的状态并在压力下塑性融合。两个在连接各接头部位时形成的相邻焊点沿进给方向看的间距,比沿此方向的一个焊点的尺寸小。因此借助压焊法的连接通过一条连贯的焊缝实现,由此可在热感应区的范围内获得非常均匀的组织。如此形成的连接以长的使用寿命为特征。
通过除此之外最佳地确定过程参数(构件或焊接设备彼此的进给速度、接触压力和供给的热量),可以控制熔化,使之只在接触面,亦即在两个构件之间的接头部位处才发生。由此可避免焊缝区的完全熔化。在这种情况下熔化区较小的深度以有利的方式不会引起在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构件的热感应区内细颗粒组织的改变。
当沿进给方向看过去选择很大的焊点时,可获得一条沿进给方向全部长度几乎均匀一致的焊缝厚度。此类连接特别适用于加工由贵金属覆套的构件,这些构件由多个用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制的一个个半成品组成,它们的几何尺寸通过连接这些结构部分确定以及可组合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工具或导引装置,这种工具或装置在要求构件(包括材料连接)有均匀的特性的同时,使构件承受高的热和机械载荷。这类构件例如在玻璃生产中为影响尤其是均质化和导引玻璃熔体作为搅拌器、流槽或给料头用。
优选地使用连续点焊或滚焊法作为压焊法,其中,沿进给方向看焊接缝的布局按单行或双行进行,也就是说,当构件设计为薄板时沿进给方向设一条焊缝或两条平行排列的焊缝。这种材料复合以更高的强度为特征。
在这里,加热可通过不同的能量形式来保证。优选地利用电能或超声波。按本发明方法的一项特别有利的设计,作为焊接方法可使用电阻焊方法,其中借助至少一个可连接至少一个电源以及设在搭接区两侧和作用在此相关构件上的焊接电极,在焊接电极上电流的短时作用下,通过构件处高的接触电阻产生所需要的熔化热量。在这里,所需要的接触压力通过电极造成。在此方法中,在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构件上的熔化深度,可作为电流强度和/或进给速度和/或接触压力的函数进行控制。
优选地使用一种滚焊法作为电阻焊方法,按此方法在搭接区两侧彼此相对地设形式上为辊式电极的焊接电极。它们可旋转地支承以及至少两者之一可被驱动,所以滚动运动可利用来推进构件。辊式电极同时还在构件上施加压力。按照一项特别有利的设计,构件也可制有坡口。坡口的宽度相当于构件厚度的3至7倍。采用这种方案可以最低的付出得到很高的焊缝密度,它反映在沿进给方向在整个焊缝长度范围的焊缝内有均匀的焊缝厚度。为了改变接触压力,辊式电极可相对于构件移动地支承。
按一项有利的设计,所述电极被冷却,优选被水冷。
为了由多个构件尽可能具有均匀壁厚地(亦即在接缝区和之外具有相同的壁厚)构成材料复合体,按一项特别有利的进一步扩展设计,所述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构件分别在接缝区内制成坡口,这些构件在如此形成的坡口面处彼此贴靠搭接地排列。由此可将这些构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此时,通过焊接这两个构件所形成的材料复合体在焊缝处或在紧邻焊缝处的壁厚相对于各构件的壁厚保持不变。之后的机械再压实也不会导致接缝区内增厚。因此,这种连接特别适用于将一些构件接合成这样一种结构件,这种结构件可应用在这样一些工艺过程中,即,例如沿材料复合体的整个长度具有均匀的导热特性对于这些工艺过程而言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获得尽可能大的搭接区,在通过构件的横截面内看,坡口面的长度为构件厚度的多倍,尤其至少2至5倍。
为了在构件制有坡口时,避免在焊接位置彼此叠置的构件在接触压力作用下发生移动或滑动,按一项有利的进一步扩展设计,在接缝区内,优选地在整个搭接区内,使坡口面具有更大的表面粗糙度。这例如可以通过至少下列参数之一表征:
-十点高度Rz(按Iso=各五个最大断面峰顶高和断面谷底深度绝对量的算术平均值)
-算术平均粗糙度Ra(在粗糙度基准长度内断面偏差绝对量的算术平均值)
-最大断面谷底深度Rm(最深的断面离中线的距离)
-最大断面高度Ry=Rt(在断面峰顶线和断面谷底线之间的距离Ry=Rp+Rm)
-最大断面峰顶高度Rp(在基准长度内断面最高点离中线的距离)
-/平均粗糙深度Rz/(在评估长度内的5个基准长度上的粗糙度参数的平均值)
被粗糙化的表面区的平均粗糙深度是有待相互连接的构件的平均粗糙深度的10至100倍。
典型的粗糙化表面的粗糙度Rz在40μm(包括该值在内)至120μm之间。
在这里所需要的粗糙度在加工坡口时已经通过用确定的刀刃切割完成,或通过在用不确定的刀刃切割后的晚些时候的表面加工例如磨削来完成。按一项特别有利的设计,构件在坡口区借助一个压花辊有针对性地被糙化。通过糙化可靠地防止构件彼此滑开,从而导致焊缝更高的几何精度并因而导致所形成的材料复合体或结构件更高的几何准确度。此外,所形成的焊缝还相对于在光滑面上的焊缝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因为糙化允许更好地控制焊接参数,这是由于通过有针对性地糙化,通过糙化区互相压入,使得对于电流通过起决定性作用的接触面更加均匀。
按本发明制成的具有在接缝区加工成坡口的接缝面的材料复合体的另一个突出的优点在于,对整个焊接好的材料复合体还可以实行另一些加工步骤,例如不仅可在构件内也可在接缝区加工垂直于焊缝延伸的卷边。
按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的一项特别有利的、与所选择的用于制成扩散结合区的方法无关的进一步改进设计,采用一种焊接辅料。它放在两个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或用氧化物弥散金属材料制的构件之间的接缝区内。在这里,此焊接辅料可设计为一个单独的元件,但也可以设计为在接缝区内在至少互相面对的接缝面之一上的镀层。作为焊接辅料在这里特别适用的是具有延展性的熔融合金,例如PtAu5、PtIr1、纯Pt,但也适用一些更坚固的合金,例如PtRh5、PtRh10、PtIr3。
通过焊接辅料可达到显著改善两个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之间的结合,因为明显提高了在这两个材料之间的粘结倾向,其结果是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大大提高了接缝区的热承载能力和机械承载能力。此效果是基于,在搭接区内在表面形成的氧化物被压入焊接辅料的延展性材料内,由此在两个材料之间得到一种牢固的结合。
优选地(因为可用较低的费用实现)在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之间的接缝区内夹入至少一种贵金属箔。该贵金属箔优选地以厚度在20μm(包括20μm在内)至200μm的范围内为特征。该贵金属箔的典型厚度为30μm至150μm,在特殊情况下可达250μm。因此通过随后在高温下锤击,所述两种材料很容易互相结合。显微照片表明,通过锤击的接缝区构成了一种焊缝,在该焊缝内原来的金属箔厚度变得小于30μm。然后通过在真正的焊接期间的扩散过程在此区域内产生了能承受大的载荷的材料复合体。也可以使用金箔取代轧制的铂箔。箔本身可以完全用所述各种合金制成,也可以仅仅加上一个由这些合金构成的相应厚度的镀层,然后通过镀层来实现与有待连接的构件的接触。此外存在这种可能性,即不仅可以使用单张箔片,而且也可以使用箔片的组合,换句话说可以将n+1张箔片互相结合在一起,其中n≥1。
按另一种可供选用的设计,取代箔片的***,也可以在搭接区内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各自的接触区上(类似于箔片涂镀地)加上一用于薄膜焊接的贵金属层(例如铂合金层)。该贵金属层例如可通过电镀或通过无电流沉积来涂覆。还可设想一种借助热喷镀过程施加的涂敷层。优选在这种情况下涂覆厚度为30μm(包括30μm在内)至80μm的贵金属层。
若为了制成扩散结合区附加地采用一种形式上为如已说明的那种滚焊法的压焊法进行加工,则通过借助锤击的机械再压实制成以箔片作为中间层的锻接焊缝特别简单。其中,将箔片***两个构件或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之间。通过连续滚焊使两个构件互相牢固连接。其决定性的优点在于不会在箔与构件之间产生形式上为氧化物的杂质。形式上为氧化物的杂质总是意味着削弱焊缝,并可能导致焊缝在受载时失效。而接缝部位要在后续的工序中才进行热锤击。此外,对于滚焊可通过采用钨和钼电极获得更进一步的改善。也就是说,在采用铜或其合金制的电极时经常发现电极粘在要焊接的贵金属薄板上,因此焊接参数的选择受很大的限制。采用这种优选的电极材料,焊接参数(尤其是电流强度和接触压力)可以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变化,从而达到在焊接时互相要接合的材料之间的接触部位不熔化,但尽管如此仍能获得足够的结合。在这里这种结合涉及一种纯扩散结合。在用钼或钨时较低的粘接倾向是因为形成挥发性的氧化物,它们在高温焊接过程中挥发。
此外,滚焊法的一个突出的优点在于,甚至可以将有很小壁厚的薄板或薄膜互相焊接在一起。接着只还需要很小的锤击。因此,所述方法可优选用于焊接较薄的板,尤其是厚度为50μm(包括50μm在内)至约5mm的薄板以及在例外情况下厚度更大一些的薄板。
另一个优点在于,可直接在高温冶金制成的标准合金(Pt-Rh、Pt-Au和Pt-Ir)上接合以PtRh10为基的ODS合金。在锻造时不因焊缝的变形在两个材料之间造成间断的过渡过程,而是发生一种连续的过渡。这种连续的材料过渡又在热机械性能方面带来优点。
在采用按本发明的一种方法制造焊缝时,当焊接设备相应地定位时,构件在其位置方面可以下列施焊位置为特征:
-组合的平焊位置和仰焊位置,亦即所述构件在一水平平面内定向,而焊接工艺所需的加热和塑性变形所需的加压则沿垂直方向,亦即沿着垂直于有待接合的构件的方向既从上方进行又从下方进行;
-组合的水平位置和半仰焊位置,亦即有待接合的构件与水平面成一角度定向,焊接设备相应地与之垂直;
-横向位置,亦即有待接合的构件沿垂直方向布置,而焊接工艺所需的加热和塑性变形所需的加压与之垂直地、亦即沿水平方向作用在有待结合的构件上。
在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时对于各构件的设计不会构成任何限制。在这里,由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所制成的构件不仅可以是平坦的板材件也可以是经过变形的薄板件或空心体,例如管子。
采用按本发明的方法可高质量地焊接那些含有锆氧化物和/或氧化钇作为细晶粒稳定剂的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此外,此方法有利地适用于焊接那些氧化物弥散强化铂基合金,亦即纯铂、铂-铑合金、铂-金合金和铂-铱合金。可以将相同成分的材料互相焊接在一起,但也可以将不同材料制的构件互相焊接起来。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附图中:
图1a和1b是两个对于焊接设备的剖视图,它们大大简化地示意性表示借助滚焊来制备扩散结合区的本发明方法的第一个方法步骤的一种特别有利设计的基本原理,其中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在接缝区制成坡口,
图1c表示对于图1a和1b所示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设计,其中,在两个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的接缝区内插有一贵金属箔;
图1d在示意的大大简化的视图中表示图1a-1c所示扩散结合区通过锤击被机械地再压实的第二个方法步骤的基本原理;
图2a和2b借助两个如图1a和1b的剖视图表示所述用于使设在两个平面内的两个构件扩散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图2c以图2a那样的视图表示借助一种在接缝区内镀层形式的焊接辅料来制成扩散结合区;
图3a用示意性简化视图表示借助一种改良的熔焊法来实现两个构件的扩散结合的另一种可能性;
图3b用示意性简化视图表示在按图3a所示完成焊接过程后,随后或后续地借助两个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的连接在更高的温度下进行机械地再压实;
图4a表示借助滚焊和接着进行的再压实在没有焊接辅料的情况下所形成的材料连接的金相学横断面磨片;
图4b表示借助滚焊和锻焊在带有贵金属箔形式的焊接辅料的情况下所形成的材料连接的金相学横断面磨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1b以两个对于焊接设备1的剖视图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方法第一个方法步骤的基本原理。本发明方法用于实现两个构件3和4(尤其是两个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或两个用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制的构件)的能承高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载的材料连接2,其第一个方法步骤用于制成一种扩散结合区25。图1a和1b所示是用于制成这种扩散结合区25的方法步骤的一种特别有利的设计。图1b是这两个构件3和4沿它们进给方向的剖面视图,图1a则是这两个构件3和4沿横向于它们进给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示两个有待焊接的构件3和4被布置在焊接位置。按一项特别有利的设计它们被布置在一个公共的平面E1内,其中,两个构件3和4在接缝区5内设置成相互搭接。在这里,该接缝区5指的是这两个构件3和4直接地材料相连的区域。搭接的轴向长度I确定了搭接区6。两个构件3和4按特别有利的方式至少在搭接区6内各有一坡口7和8,在两个构件3和4的焊接位置它们定向为,使坡口7的坡口面9和坡口8的坡口面10互相面对以及彼此贴靠。为了避免构件3和4在焊接位置相对滑动,所述坡口面9和10的至少在热作用和力作用下互相材料连接的表面区,优选地整个坡口面9和10都制有更高的表面粗糙度。在这里,这种表面粗糙度可例如用平均粗糙深度或另一种粗糙度参数表征。表面所期望的粗糙化可以通过加工,亦即早在制造坡口时就已经完成,或也可以通过对坡口面事后的表面加工来完成。具体的选择属于具体专业人员的决策范围。
在图示的情况下所选择的方法是一种电阻焊方法,优选是一种电阻滚焊法,按此方法,通过在热感应区WEZ内对搭接区6的两侧均匀地供热,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构件3和4通过搭接布置得到的接头部位局部先后连续地沿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3和4的进给方向被置于可捏合的状态,并在受压(优选持续受压)的情况下塑性融合,其中,在连接各接头部位时所形成的两个相邻焊点沿进给方向看的间距比沿此方向的焊点尺寸小。按本发明在热感应区内的加热只进行到一个低于有待互相焊接的构件3和4的熔化温度的温度,优选地只进行到一个相应于具有较低熔化温度的那个构件的熔化温度的0.7至0.9倍的温度值。为此,焊接设备1包括至少两个在搭接区6内分别与这两个构件3和4相配置的且彼此相对地分别作用在构件3或4上、并可借助一个电源13来供电的焊接电极11和12,在图示的情况下为辊式电极。它们可旋转地支承且优选至少其中的一个可被驱动。所需要的熔化热通过将电流短时加载在焊接电极11和12上由构件3和4上高的接触电阻产生。所需要的接触压力同时也通过电极11和12产生。电极11和12在设计为辊式电极时,同时用于沿进给方向输送构件3和4。在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构件3和4上,尤其是在互相进入接触状态的坡口面9和10上的熔化深度,在此方法中可作为电流强度和/或进给速度和/或接触压力p的函数进行控制。为此,可设一个在这里仅示意表示的控制器14,它分别与用于影响这些参数的调节装置连接。接触压力p通过例如焊接电极11和12相对于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移动改变压紧力F来实现,这种可移动性在图中用在焊接电极11的支承15处的双向箭头表示。进给速度可受辊式电极11和12转速变化Δn的影响。此外,电流强度可改变ΔI。按本发明所述能量的供入可通过焊接电极11和12这样进行,即不发生完全的熔化,而是通过扩散实现连接。作为用于焊接电极11和12的电极材料,优选地选择一种与有待接合的构件3和4不反应的材料。因此优选地采用由钼、钨或其合金制的电极。
由沿图1a中的剖切断面I-I剖切获得的断面视图1b中可以看出,在连接各接头部位时所形成的两个相邻焊点(在这里例如是25.13与25.14)沿进给方向观察的间距a,小于沿此方向一个焊点25.13的尺寸a1。在焊点密度并因而焊缝密度很高时,可形成一种焊缝16形式的材料连接。该焊缝沿进给方向在整个长度上有几乎均匀的焊缝厚度d。
在图1a和1b中所示的实施形式中,所述焊缝被示例性地单行示出。
图1c表示按图1a的一种进一步发展,其中在搭接区6坡口面9与10之间设一贵金属箔17形式的焊接辅料26。该箔片17的厚度优选在30μm至150μm之间(包括150μm在内)。作为箔片特别适用延展性的熔融合金,例如PtAu5、PtIr1、纯Pt,但也适用更坚固的合金,例如PtRh5、PtRh10、PtIr3。其优点在于在滚焊过程不会在箔片17与构件3和4之间产生杂质。
箔片17的尺寸设计为,它优选地不仅沿进给方向而且横向于进给方向沿整个接缝区5延伸,其中,该接缝区5至少为搭接区6的一个分区但优选覆盖整个搭接区6。
在图1d的示意性简化视图中示出了第二个方法步骤,即为图1a至1c所示的扩散结合区25在更高的温度下被机械地再压实的基本原理,其结果是实现材料相连的连接2。为此设一装置18,它在接缝区5内的扩散结合区5上施加冲击式的局部载荷,以及,此外还设一装置19,它将接缝区加热到一个很高的温度,但这一温度同样低于有待互相连接的氧化物弥散金属材料或由其制成的构件3和4的熔化温度。这可紧接在滚焊过程之后实现,亦即在一公共的设备内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设备方面的费用很高以及只能借助专用设备实现。这意味着,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3和4沿进给方向接着供入装置19和装置18内。装置19和装置18为此可以在空间上同样组合在一起,但也可以前后串联。然而,进行机械压实的第二个方法步骤优选在空间和时间上与第一个方法步骤分开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构件3和4首先在焊接设备1内借助滚焊法结合。在经过焊接设备1后,如此制成的扩散结合区25可以先作一次中间存放,然后经受随后的第二个方法步骤,亦即在时间上与焊接过程有间隔地实施机械的再加工,尤其是再压实。具体方式的选择属于具体技术人员的决策范围。
出于再压实目的进行的加热优选地借助直接通电流实现。因此装置19可与此有关地设计。再压实可如图1d所示单侧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装置18包括一个第一分装置,它相对于借助扩散结合区25相互连接的构件3和4可运动地支承,并在构件上施加一个脉冲式或冲击式载荷。在这里,第二个分装置用于支承构件3和4。但也可设想,机械地再压实通过在扩散结合区25的两侧施加冲击式载荷实现。
图2a和2b表示按本发明方法的简化设计,其中,通过压焊来连接图1a和1b所示的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合金构件3.2和4.2,为此取消了构件3.2和4.2在一个平面E1内的布局。构件3.2和4.2互相搭接地布置在两个平面E1和E2内,亦即取消了坡口7或8。两者的交叉在这里决定了搭接区6.2。焊接设备1.2的基本结构与图1a中表示的一致,因此对于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关焊接设备1.2的工作方式可参见对图1a的说明。图2b表示沿图2a中的断面线11-11剖切得到的剖视图。由图2b也可以看出,在连接各接头部位时所形成的两个相邻焊点(在这里例如是25.23与25.24)之间的沿进给方向观察的间距a2,小于一个焊点25.23沿此方向的尺寸a12。当焊点密度并因而焊缝密度很高时,形成一条焊缝16.2形式的扩散结合区25.2,该焊缝沿进给方向的整个长度具有几乎均匀一致的焊缝厚度d。
按图2的焊缝16.2也是单行的。但也可设想在此类型的构件3.2和4.2的布局中设计双行焊缝。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条平行于焊缝16.2的焊缝16.22彼此相隔一个间距a16地设置。在这里,焊缝16.22只是在图2a中用虚线表示了这种可能性,并优选地借助图中未表示的其他焊接电极产生,这些电极平行于焊接电极11.2和12.2布置。
图2c表示按图2a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在接缝区5.2内设焊接辅料26.2。焊接辅料26.2在这里至少包括在两个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3.2或4.2的搭接区6.2内的其中一个接触面22.2或23.2上的镀层,但也优选包括在两个互相面对的接触面22.2和23.2上的镀层。有关焊接辅料26.2的材料选择和工作方式的基本原理与对图1c的说明一致。
在图1a至1c中为了实现扩散结合区25借助于滚焊法,而图3表示了另一种改良的熔焊法。其中,两个构件3.3和4.3有坡口,以及两个构件3.3和4.3的布局在坡口区内大面积地叠置,亦即如在图1a和1b中表示的那样不仅沿进给方向而且横向于进给方向相互重叠。在这两个构件3.3和4.3,尤其是接触面22.3和23.3之间的接触区内构成搭接区6.3。作为焊接设备1.3在这里使用一种WIG焊接设备20。它包括至少一个电极21,该电极21配属于接缝区5.3内的搭接区6.3,并可以在搭接区6.3内的两个接触面22.3和23.3之间输入能量。这两个有待互相焊接的构件2.3和4.3在真正的焊接过程中不完全熔化,而仅熔化上部区。WIG焊缝24的熔化区只是两个构件4.3或3.3之一板厚的约15%至25%。在制造WIG焊缝24的后续过程中,该焊缝24在继续的第二个工艺步骤中通过锤击被机械地再压实。此工艺步骤如图3b所示可直接与焊接过程相连,焊接过程中输入的热量同时决定了用于锤击过程的温度。在这里也设一相应的装置18.3,用于施加局部冲击载荷。该装置18.3沿进给方向连接在焊接设备1.3下游。除此之外,可在装置18.3上游附加地连接一个用于加热扩散结合区25.3的装置19。作为替换方式,这两个工艺步骤也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隔开,如图1d中所表示的那样。在这两种情况下获得的最终产品是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3。
图4a表示通过两块互相焊接的PtRh10-ODS薄板的焊缝的金相学横断面磨片。其中在第一个工艺步骤借助滚焊接合。最终的扩散结合通过锻焊完成。其中没有采用焊接辅料。在搭接区原先的接触面区域内已几乎不能看出组织差异。这一点在中间的图中尤为明显。
图4b表示通过两个互相焊接的PtRh10-ODS金属构件焊缝的金相学横断面磨片。尽管借助滚焊接合,但接着通过锻焊完成最终的扩散结合。在这里,在搭接区或接缝区内置入纯铂制的箔片作为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之间的焊接辅料。可以明显地看出,与ODS材料细晶粒组织相比在箔片内有较大的晶粒结构。

Claims (49)

1.一种通过焊接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尤其是形成用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制的构件(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1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或构件(3、4;3.2、4、2;3.3、4.3)彼此搭接地布置以构成一个搭接区(6;6.2;6.3),该材料或构件在接缝区(5;5.2;5.3)内被加热到低于其熔化温度的温度并被焊接,以至少部分构成一个扩散结合区(25;25.2;25.3);
1.2该扩散结合区(25;25.2;25.3)被加热到一个低于有待相互连接的材料或构件(3、4;3.2、4.2;3.3、4.3)的熔化温度的温度并被机械地再压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3、4;3.2、4.2;3.3、4.3)在接缝区(5;5.2;5.3)内被加热到一个温度,该温度处于具有较低熔化温度的那种材料(3、4;3.2、4.2;3.3、4.3)的熔化温度的0.6倍至0.9倍且包括0.6倍在内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结合区(25;25.2;25.3)紧接在焊接过程之后被机械地再压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结合区(25;25.2;25.3)在一个与由焊接过程输入的能量相对应的温度下被机械地再压实。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地再压实在时间和地点上与所述焊接过程错开进行。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结合区(25;25.2;25.3)被加热到一个温度,该温度在具有较低熔化温度的那种材料(3、4;3.2、4.2;3.3、4.3)的熔化温度的0.6倍至0.9倍且包括0.6倍在内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3、5或6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结合区(25;25.2;25.3)通过直接通电流被加热。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地再压实通过在扩散结合区(25;25.2;25.3)上施加一个锤击形式的连续的冲击式载荷进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式载荷均匀地施加在扩散结合区(25;25.2;25.3)的两侧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过程在没有焊接辅料的情况下进行。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过程借助焊接辅料(26、26.2)进行,该焊接辅料放在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3、4;3.2、4.2;3.3、4.3)之间的接缝区(5;5.2;5.3)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焊接辅料(26)是在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3、4;3.2、4.2;3.3、4.3)之间的接缝区(5)内放置的至少一个贵金属箔片(17)。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比板材有更好延展性的贵金属箔片(17)。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箔片(17)的厚度在20μm至200μm且包括20μm在内的范围内。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片互相重叠设置的贵金属箔片(17)。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焊接辅料(26.2)采用一个设在接缝区(5.2)内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3、4;3.2、4.2;3.3、4.3)互相面对的接触面(22.2、23.2)上的贵金属镀层。
17.如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辅料(26;26.2)由下述合金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来制成:
-Pt
-Pt-Ir
-Pt-Au
-Pt-Ph。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3、4;3.2、4.2;3.3、4.3)在接缝区(5;52)内的设置以搭接接头为特点。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3、4;3.2、4.2;3.3、4.3)在接缝区(5;5.2;5.3)内彼此搭接地设置以构成一个搭接区(6;6.2;6.3),该搭接区以平行接头为特点。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待互相连接的材料(3、4;3.3、4.3)在接缝区(5;5.3)内各有一坡口(7、8),并且在坡口面(9、10)处彼此搭接地设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3、4.3)均布置在一个平面(E1)内以及所述搭接区(6;6.3)沿整个坡口面(9、10)延伸。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长度(1)相当于构件(3、4;3.3、4.3)厚度的2至5倍。
23.如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面(9、10)至少处于接缝区(5;5.3)内的部分具有比所述构件(3、4;3.3、4.3)的其他表面更大的表面粗糙度。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面(9、10)在加工坡口(7、8)时就已经制出比所述构件(3、4;3.3、4.3)其余表面更大的表面粗糙度,或借助一个压花辊通过再加工制成此更大的表面粗糙度。
25.如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坡口面(9、10)制有更大的表面粗糙度。
26.如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化区的平均粗糙深度(Rz)在40μm至120μm之间且包括40μm在内的范围内。
27.如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将n个氧化物弥散强化材料(3、4;3.2、4.2;3.3、4.3)相互连接起来,处于一个对于搭接区(6.2)的垂直剖面内的、相互平行的、存在于每两个构件(3.2、4.2)之间的接缝区(5.2)的数量等于(n-1),并且n∈[0,3]。
28.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热感应区(WEZ)内对搭接区(6;6.2)两侧均匀加热,所述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通过搭接布置形成的接头部位沿焊接设备(1;1.2)或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3、4;3.2、4.2;3.3、4.3)的进给方向,先后局部地且连续地被置于可流动的状态并在压力下塑性融合,其中,在连接各接头部位时所形成的每两个相邻焊点(25.13、25.14;25.23、25.24)沿所述进给方向看的间距(a、a2)比沿此方向的一个焊点的尺寸(a1;a12)小。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焊接方法使用一种滚焊法,其中,焊接缝(16;16.2;16.22)的布局沿所述进给方向看按单行或双行排列。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给方向彼此相邻的焊点(25.11、25.12、25.13、25.14;25.21、25.22、25.23、25.24)构成一条焊缝(16;16.2),该焊缝的厚度(d)沿所述进给方向没有变化或只有很小的变动。
31.如权利要求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将接头部位置于可流动状态所需要的热量由下述能源中的至少一种提供:
-电能
-超声波
-感应。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焊接方法采用一种电阻焊方法,按此方法,在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可与一电源连接的焊接电极(11、11.2;12、12.2),在将电流短时加载在焊接电极(11、11.2;12、12.2)上后由所述构件上的接触电阻产生所需要的熔化热量。
33.如权利要求1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上的熔化深度可作为电流强度(I)和/或进给速度和/或接触压力(p)的函数进行控制。
34.如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电阻焊方法使用一种滚焊法,按此方法在搭接区(6;6.2)两侧分别设置形式上为可旋转地支承的辊式电极的焊接电极(11、12;11.2、12.2),其中的至少一个可被驱动,并且这些焊接电极同时向所述构件(3、4;3.2、4.2)施加一压力。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式电极为改变接触压力(p)可相对于构件(3、4;3.2、4.2)移动地支承。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焊接方法使用一种在能量输入方面改良的WIG焊接方法。
37.如权利要求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待互相焊接的构件(3、4;3.2、4.2;3.3、4.3)用不同的材料制造。
38.如权利要求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待互相焊接的构件(3、4;3.2、4.2;3.3、4.3)用一种以Pt-ODS或Pt-Au5-ODS或PtRh10-ODS为基的氧化物弥散材料制造。
39.如权利要求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待互相焊接的构件(3、4;3.2、4.2;3.3、4.3)用未硬化的,亦即纯熔融合金化的材料制造。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3、4;3.2、4.2;3.3、4.3)用以Pt、Pt-Au、Pt-Rh或Pt-Ir为基的材料制造。
41.如权利要求1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待互相连接的构件(3、4;3.2、4.2;3.3、4.3)具有不同的厚度。
42.如权利要求1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施焊位置选择一个组合的平焊位置和仰焊位置。
43.如权利要求1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3、4;3.2、4.2;3.3、4.3)不可拆的材料连接(2;2.2;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焊位置通过构件(3、4;3.2、4.2;3.3、4.3)的垂直布局和焊接设备(1;1.2)的横向位置表征。
44.一种用氧化物弥散(ODS)材料(3、4;3.2、4.2;3.3、4.3)制成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它由至少两个用氧化物弥散(ODS)材料(3、4;3.2、4.2;3.3、4.3)制的构件(3、4;3.2、4.2;3.3、4.3)组成,这些构件按照权利要求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相互连接。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它设计为用于导引玻璃熔体的导引件。
46.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它设计为流槽或管子。
47.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它设计为用于玻璃熔体均质化的成套装置。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它设计为提纯槽、搅拌罐或搅拌器。
49.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它设计为供给***或热成型***的组成部件。
CNB031526373A 2002-08-17 2003-08-01 材料连接的方法及用氧化物弥散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22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37763A DE10237763B4 (de) 2002-08-17 2002-08-17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lösbarer stoffschlüssiger Verbindungen von Bauteilen aus oxid-dispergierten-(ODS)-metallischen Werkstoffen durch Verschweißen und durch das Verfahren hergestellte Bauteile
DE10237763.4 2002-08-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5326A true CN1475326A (zh) 2004-02-18
CN100402221C CN100402221C (zh) 2008-07-16

Family

ID=30775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263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2221C (zh) 2002-08-17 2003-08-01 材料连接的方法及用氧化物弥散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7038160B2 (zh)
JP (1) JP4377175B2 (zh)
CN (1) CN100402221C (zh)
DE (1) DE10237763B4 (zh)
FR (1) FR2843552B1 (zh)
IT (1) ITTO20030629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2015A (zh) * 2009-12-04 2011-08-17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铂焊接结构及其焊接方法
CN102470478A (zh) * 2009-08-12 2012-05-23 尤米科尔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使用锻焊接连接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板的工艺及装置
CN102489861A (zh) * 2011-12-16 2012-06-13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防震屏零件的焊接方法
CN103402688A (zh) * 2011-02-14 2013-11-20 尤米科尔股份两合公司 用两步焊接生产弥散强化铂基合金的焊接物品的方法
CN104756613A (zh) * 2012-09-20 2015-07-01 朱马技术有限公司 加工电路板元件的方法及电路板元件
CN106734298A (zh) * 2017-01-13 2017-05-31 大连康丰科技有限公司 以棒料为坯料的镁合金板材连续挤压方法及连续挤压机
CN111530963A (zh) * 2020-04-29 2020-08-14 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 玻璃液搅拌棒主轴的制作方法
CN111872538A (zh) * 2020-07-31 2020-11-0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纳米粒子强化中间层的ods钢焊接方法
CN113146007A (zh) * 2021-04-27 2021-07-2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电阻点焊的焊接搭接量确定方法以及装置
CN114535766A (zh) * 2020-11-25 2022-05-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异种金属的电容放电焊接
CN115592267A (zh) * 2022-10-11 2023-01-1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Cn) 一种金属箔片与薄膜类塑料纳秒激光焊接用夹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37763B4 (de) * 2002-08-17 2006-01-12 Schott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lösbarer stoffschlüssiger Verbindungen von Bauteilen aus oxid-dispergierten-(ODS)-metallischen Werkstoffen durch Verschweißen und durch das Verfahren hergestellte Bauteile
WO2008028005A2 (en) * 2006-08-31 2008-03-06 Duetto Integrated Systems, Inc. Bond head assembly and system
GB0718026D0 (en) * 2007-09-15 2007-10-24 Rolls Royce Plc Joining method and a resultant article
US7747122B2 (en) * 2008-09-30 2010-06-29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speed silicon optical modulation using PN diode
DE102010027604A1 (de) 2009-08-12 2011-02-17 Umicore Ag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Edelmetallblechen
EP2653257A1 (en) * 2010-12-15 2013-10-23 Nissan Motor Co., Ltd Bonding method and members to be bonded
RU2013153360A (ru) * 2011-05-03 2015-06-10 Алкоа Инк. Процессы на базе твердофаз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с компрессионной обработкой после сварки
US20180001370A1 (en) 2014-05-28 2018-01-04 Taylor-Winfield Technologies, Inc. Barrel tank seam welder system
US10150176B2 (en) * 2014-05-28 2018-12-11 Taylor-Winfield Technologies, Inc. Barrel tank seam welder system
US10260370B2 (en) 2014-12-10 2019-04-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Nanostructured ferritic alloy components and related articles
US10480332B2 (en) 2014-12-10 2019-11-1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oto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DE102015000179B4 (de) * 2015-01-02 2019-05-23 INPRO Innovationsgesellschaft für fortgeschrittene Produktionssysteme in der Fahrzeugindustrie 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auteilverbundes von zumindest Abschnitten von Bauteilen aus Werkstoffen mit gleicher oder unterschiedlicher Schmelztemperatur
DE102017119677A1 (de) * 2017-08-28 2019-02-28 Doduco Solutions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Überlapp-Verbundmaterials aus Blech
CN113857636A (zh) * 2019-08-08 2021-12-31 沈阳大学 一种1800MPa级超高强度热成形钢板电阻点焊工艺
CN115070183B (zh) * 2022-08-22 2022-11-1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电阻焊方法及装置
CN116528065B (zh) * 2023-06-30 2023-09-26 深圳臻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虚拟场景内容光场获取与生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95500A (en) * 1961-01-11 1963-06-25 Texas Instruments Inc Solid-phase bonding of metals
US3644698A (en) * 1969-09-08 1972-02-22 Int Harvester Co Metallurgical bonding and forming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US3714702A (en) * 1971-08-17 1973-02-06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Method for diffusion bonding refractory metals and alloys
US3758741A (en) * 1972-09-14 1973-09-11 Nasa Enhanced diffusion welding
US3798748A (en) * 1972-09-29 1974-03-26 Nasa Diffusion welding
US4131446A (en) 1976-11-30 1978-12-26 Pilkington Brother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flat glass on molten metal
AU8804882A (en) * 1981-09-08 1983-03-17 Johnson Matthey Public Ltd. Co. Noble metal layered metallic composites
HU192884B (en) * 1984-05-14 1987-07-28 Pal Gal Method for cohesive bonding metal pieces by deformation indirect material particularly for members of small material thickness
EP0205859B1 (de) * 1985-06-11 1989-08-16 BBC Brown Boveri AG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Bauteilen aus einer dispersionsgehärteten Superlegierung nach der Methode des Pressfügens
CH672450A5 (zh) * 1987-05-13 1989-11-30 Bbc Brown Boveri & Cie
JPH02127982A (ja) 1988-11-07 1990-05-16 Tanaka Kikinzoku Kogyo Kk 酸化物分散型白金製品の部材溶接方法
DE3904776A1 (de) * 1989-02-17 1990-08-23 Ver Schmiedewerk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ochfesten und zaehen metallischen schichtverbundwerkstoffes
DE3915702A1 (de) * 1989-05-13 1990-11-15 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 Gmbh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werkstuecken mittels grenzflaechendiffusion
JPH04313489A (ja) 1991-04-11 1992-11-05 Tanaka Kikinzoku Kogyo Kk 強化白金の溶接方法
JPH05185273A (ja) 1992-01-13 1993-07-27 Tanaka Kikinzoku Kogyo Kk 酸化物分散強化白金及び白金合金の接合構造
JPH074673A (ja) 1993-06-15 1995-01-10 Toshiba Corp 加熱調理器
JP3569591B2 (ja) * 1996-02-19 2004-09-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Fe系部材とAl系部材との抵抗溶接方法
CA2232480C (en) * 1995-09-18 2001-07-0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lap-bonding of two metal members having different melting points
JPH1128580A (ja) 1997-07-08 1999-02-02 Hitachi Ltd 酸化物分散合金の接合方法及び接合部材
TW548334B (en) * 1997-08-20 2003-08-21 Jgc Corp Heating furna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E19939786B8 (de) 1999-08-21 2004-07-08 Schott Glas Vorrichtung für das Erschmelzen oder das Läutern von Gläsern oder Glaskeramiken
DE19939773C2 (de) 1999-08-21 2003-06-18 Schott Glas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das Läutern von Gläsern oder Glaskeramiken
CN1106242C (zh) * 2000-04-28 2003-04-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铝基复合材料的液相扩散焊连接新工艺
DE10237763B4 (de) * 2002-08-17 2006-01-12 Schott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lösbarer stoffschlüssiger Verbindungen von Bauteilen aus oxid-dispergierten-(ODS)-metallischen Werkstoffen durch Verschweißen und durch das Verfahren hergestellte Bauteile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0478A (zh) * 2009-08-12 2012-05-23 尤米科尔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使用锻焊接连接氧化物弥散强化贵金属板的工艺及装置
CN102152015A (zh) * 2009-12-04 2011-08-17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铂焊接结构及其焊接方法
CN103402688A (zh) * 2011-02-14 2013-11-20 尤米科尔股份两合公司 用两步焊接生产弥散强化铂基合金的焊接物品的方法
CN102489861A (zh) * 2011-12-16 2012-06-13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防震屏零件的焊接方法
CN102489861B (zh) * 2011-12-16 2014-02-05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防震屏零件的焊接方法
CN104756613A (zh) * 2012-09-20 2015-07-01 朱马技术有限公司 加工电路板元件的方法及电路板元件
CN104756613B (zh) * 2012-09-20 2019-04-02 朱马技术有限公司 加工电路板元件的方法及电路板元件
CN106734298A (zh) * 2017-01-13 2017-05-31 大连康丰科技有限公司 以棒料为坯料的镁合金板材连续挤压方法及连续挤压机
CN111530963A (zh) * 2020-04-29 2020-08-14 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 玻璃液搅拌棒主轴的制作方法
CN111530963B (zh) * 2020-04-29 2021-08-03 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 玻璃液搅拌棒主轴的制作方法
CN111872538A (zh) * 2020-07-31 2020-11-0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纳米粒子强化中间层的ods钢焊接方法
CN111872538B (zh) * 2020-07-31 2021-12-07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纳米粒子强化中间层的ods钢焊接方法
CN114535766A (zh) * 2020-11-25 2022-05-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异种金属的电容放电焊接
US11752567B2 (en) 2020-11-25 2023-09-1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apacitive discharge welding of dissimilar metals
CN114535766B (zh) * 2020-11-25 2023-09-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异种金属的电容放电焊接
CN113146007A (zh) * 2021-04-27 2021-07-2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电阻点焊的焊接搭接量确定方法以及装置
CN115592267A (zh) * 2022-10-11 2023-01-1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Cn) 一种金属箔片与薄膜类塑料纳秒激光焊接用夹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843552A3 (fr) 2004-02-20
ITTO20030629A1 (it) 2004-02-18
US7038160B2 (en) 2006-05-02
US20060138094A1 (en) 2006-06-29
DE10237763B4 (de) 2006-01-12
US20060201998A1 (en) 2006-09-14
DE10237763A1 (de) 2004-03-04
FR2843552B1 (fr) 2006-03-17
US7655879B2 (en) 2010-02-02
US7553550B2 (en) 2009-06-30
US20040035855A1 (en) 2004-02-26
CN100402221C (zh) 2008-07-16
JP2004074282A (ja) 2004-03-11
JP4377175B2 (ja) 2009-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75326A (zh) 形成氧化物弥散(ods)金属材料的不可拆的材料连接的方法
CN104801848B (zh) 一种调控钛/铝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头中脆性相的方法
Carlone et al. Microstructural aspects in FSW and TIG welding of cast ZE41A magnesium alloy
Waqas et al. Impact toughness of components made by GMAW 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Baghel Effect of SMAW process parameters on similar and dissimilar metal welds: An overview
Kumar et al. Laser wobble welding of fluid-based cooling channel joining for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Asmael et al. Effects of rotation speed and dwell tim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dissimilar aluminum‐titanium alloys by 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 (FSSW)
CN106270876A (zh) 一种铝锂合金和钛合金电子束熔钎焊接方法
Negemiya et al. Effect of diffusion bonding tim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ssimilar Ti6Al4V titanium alloy and AISI 304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joints
Murugan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dissimilar copper and bronze plates
Satish et al. Tensile strength and hardness correlations with microscopy in friction welded aluminium to copper
Song et al. Fabrication, microstructure and shear properties of Al foam sandwich
Montazerolghaem et al.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manufacturing of thin welded blanks and coils
Kumar et al. Welding of thin sheet of Al alloy (6082) by using Vario wire DC P-GMAW
Sen et al. Laser and TIG welding of additive manufactured Ti-6Al-4V parts
CN1586785A (zh) 低熔点金属复合板的***焊接方法
KR101838473B1 (ko) 해머 용접을 사용하여 연결된 산화물 분산 귀금속 시트
CN103402688A (zh) 用两步焊接生产弥散强化铂基合金的焊接物品的方法
CN102794564A (zh) 一种适用于铝合金和钛合金连接的反应搅拌摩擦焊接方法
CN207271836U (zh) 一种相拼组合结构复合金属片
Ramaswamy et al. Metallur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A6061 aluminium and AZ31B magnesium dissimilar joints by fusion welding technique
RU2407617C1 (ru) Электрод для дуговой сварки и наплавки
Kumar et al. Friction stir welding of dissimilar materials/alloys: A review
Yogaraj et al. Identifying th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 on AA1100 Friction Stir Welded Joints
Saravanakumar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similar metal of copper and brass plates fabricated friction stir wel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