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3866A - 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3866A
CN1403866A CN02127892A CN02127892A CN1403866A CN 1403866 A CN1403866 A CN 1403866A CN 02127892 A CN02127892 A CN 02127892A CN 02127892 A CN02127892 A CN 02127892A CN 1403866 A CN1403866 A CN 1403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ctuator
shutter
shake correction
vibration fun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27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4451C (zh
Inventor
上田敏治
原田康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03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3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445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445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具有用于执行图像的抖动修正的抖动修正驱动装置;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之外的其他的致动器,这里,该致动器随时间改变耗能。进而,该设备具有用于为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和上述致动器提供能量的电源;以及在上述致动器的耗能变化的前后,使利用上述电源向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提供能量时的能量供给模式变化的可变电路。

Description

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适合于照相机或数字照相机的带防振功能的光电子设备的改良的发明。
背景技术
近年来,银盐照相机、数字照相机、视频摄像机等光电子设备,其变倍功能已经普及化,可以进行特高倍率的摄影(图像记录)的设备正在成为主流。
此外,由于该高倍率化,为了解决摄影人员的微小的运动(抖动)对像质所造成的影响变大之类的问题,带防振功能的光电子设备也普及化。
该防振功能有在视频摄像机中主要采用的电子式,或在银盐照相机、数字照相机等中主要采用的光学式等各种各样的手法。
在光学式防振功能中,一般的方法是以设置在照相机等光电子设备的框架上的振动检测装置(振动回转仪等)的输出为基准,驱动包含在摄影光学***的一部分上的作为防振***的结构要素的振动修正光学***(以下记为移位透镜),在曝光动作(或图像记录动作)中,即驱动快门(开口)的过程中,降低胶片(或者CCD等)摄影像面上的晃动。
目前大多使用的方式是由固定在该移位透镜上的永久磁铁和照相机本体等上(设置在相对于该永久磁铁的位置)的线圈(电磁铁)进行上述移位透镜的控制,通过对该线圈的通电量来调整所产生的磁力,进而控制该移位透镜的移动量的方式。
在该移位透镜的驱动中,虽然最好是通过对线圈的电流控制来进行驱动,但因为必须对应振动量使该移位透镜的移动量变化,故为了较好追随地进行驱动,实际上多进行根据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以下称为PWM)控制”,一般是预先驱动电压检测装置(用于进行有无可以驱动电子设备的电压的判定的),并基于该电压检测结果确定作为该移位透镜的驱动模式的PWM控制的基准。
进而,光学防振功能的控制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进行检测移位透镜的绝对位置并使该移位透镜移动到对应了振动量的位置来获得防振效果的“反馈控制”,和不具有移位透镜本身的位置检测机构而总是作为自初始位置的驱动进行对应了振动量的移位透镜的控制的“开放控制”这两种方法。
上述的“反馈控制”因其可以认知移位透镜的绝对位置,还可以判定是否得到了防振效果或检测防振***的故障(断线等),故为***的完成度较高的方法,但相反的一面是,需要移位透镜位置检测用的传感器(PSD等),故在空间方面、成本方面,“开放控制”方式处于优势地位。
作为光电子设备市场的另一个潮流,是具有重视便携性的“小型化”的倾向。为此,使用的电池等电源也有小型小容量的倾向,故必须努力谋求设备整体的节能。因而,对于消耗能量较大的致动器,在驱动过程中进行切换通电电流的控制以便不使用超出需要的能量。
具体地,例如,关于小型照相机等的快门(光阑兼作快门)的驱动,如图9所示的那样,虽然从闭状态到全开稳定为止的时间(t1)需要较多的(消耗能量)通电电流(I1),但因在全开状态的保持(T-t1)以及从全开到闭动作(t2)可以用较少的通电电流(I2、I3)进行,故大多是使曝光动作中的致动器(快门)的耗能(通电电流)变化。
此外,在“小型化”这样的观点方面,在具备防振功能时,防振***的控制多使用“开放控制”,但在过去,由于该防振***(移位透镜等)的驱动模式(例如PWM基准电压)被预先确定为1个,故在防振***驱动中,如果致动器的耗能发生变化,则可以用于防振***的能量(电压)将产生变化,尽管是在按预定的驱动模式进行驱动,但因防振***不能以期望的驱动量动作,故存在降低防振效果的可能性。
具体例子示于图10。
假定对于按预定的频率加振的***,在为了修正该加振进行对移位透镜的PWM控制时,如果用致动器的耗能变化前的电压V1来预先设定移位透镜的适当驱动模式(驱动信号-移位透镜的移动量),则一直到改变致动器的耗能之前,可以进行作为适当的抑振的移位透镜驱动。
但是,在使致动器的耗能变化(减少),并在可用于移位透镜驱动的电压为V2的阶段,用与V1时同样的驱动模式进行控制时,由于实际的修正量(移位透镜驱动量)比适当修正量大,故将产生控制误差(修正误差),尽管也在使防振***动作,但却产生了减少防振效果之类的状况。
如果假定防振***的控制为“反馈控制”方式,则可以认知该防振效果的降低,也能够进行自身修正,但在“开放控制”方式中要进行该自身修正则是困难的。
作为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平7-295001号公开专利中,提出了在曝光动作中也反复进行电压检测动作,并根据该检测动作结果进行移位透镜驱动的方案。
但是,由于如上述方案这样在曝光动作中反复检测电压,作为程序需要花费计算时间,故在实际中将产生抖动和到驱动移位透镜之前的时间上的延迟,存在作为防振***的控制性以及效果将减半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为提供在因为小型化而需要进行节能动作时也能够得到所期望的防振效果的、带有防振功能的光电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或者照相机,包括:用于执行图像的抖动修正的抖动修正驱动装置;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之外的其他的致动器,这里,该致动器随时间改变耗能;用于为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和上述致动器提供能量的电源;以及在上述致动器的耗能变化的前后,使利用上述电源向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提供能量时的能量供给模式变化的可变电路。
最好是,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通过PWM控制进行驱动控制,且上述可变电路可以使脉冲宽度变化。
此外,最好是上述致动器通过上述电源的电流变化来进行控制。
进而,最好是具有感光被拍摄物体的成像介质和用于使到达上述成像介质的光量变化的快门部件,且上述致动器相当于上述快门部件。
另外,最好是具有形成被拍摄物体的光学像的光学装置,且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驱动构成该光学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光学单元。
再有,最好是具有检测上述电源的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且上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向上述致动器供给能量的状态下的电压。
本发明的更多的特征通过以下的说明及附图可以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照相机***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2所示是图1的照相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所示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照相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所示是接续图3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所示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防振***(移位透镜)的驱动模式变化的一例;
图6所示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防振***(移位透镜)的驱动模式变化的其他例子;
图7所示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照相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所示是接续图7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所示是普通的带有防振功能的光电子设备摄影动作时的电流·电压波形的一例;
图10所示是已有的带有防振功能的光电子设备的防振***(移位透镜)的驱动模式变化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示的实施形式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第1实施形式)
我们使用图1至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
图1所示是作为涉及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带有防振功能的光电子设备的照相机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在该图中,1是作为摄影信息收集开始指示装置(开关SW1)以及曝光开始指示装置(开关SW2)的2段开关,2是在操作了开关SW1时进行众所周知的测距动作的测距(AF)部,3是在操作了开关SW1时进行众所周知的测光动作的测光(AE)部,4是众所周知的摄影光学***(Lens),在该Lens4的一部分上,包含着作为防振***的一部分的移位透镜(Shift)5或快门(SH)12等。
6是根据测距部2的测距结果使Lens4移动来进行光学焦点调整的电机(M),7以及8是为检测该照相机的横向振动·纵向振动而安装在照相机本体上的振动回转仪(Gyro-Y,Gyro-P)。
图2是给出上述结构的照相机的电气结构的概略的框图,与图1相同的部分添加同样的符号并略去其说明。
在该图中,10是进行本照相机的控制的控制电路,11是构成本照相机的基本电源的电池(VBAT),11a是用于检测电池11的残存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BC)。12是配置在Lens4的一部分上的快门(SH),12a是用于用恒流对快门12进行预定的控制的快门控制电路。
这里,上述快门12由控制电路10以及快门控制电路12a在图9所示的全开时间t1(准确地讲是到快门叶片的跳动平息全开状态变得稳定为止的时间。例如10msec)之前用恒流I1(例如400mA)驱动,而在t1以后直到开始闭合通电之前的时间t2(例如200msec)则用恒流I2(如100mA)进行驱动。闭合通电只在预定时间反方向地(如20msec,-200mA)流动恒流I3进行关闭快门的控制。
此外,上述快门12以及快门控制电路12a也在电压检测电路11a进行电压检测动作时作为用于通电预定电流的负荷装置使用,在作为该负荷装置使用时,是朝向快门的闭方向通电预定电流。
13是进行电机6的控制的镜筒控制电路。14是用于将Gyro-Y7以及Gyro-P8的输出信号(角速度输出)变换成角偏移的积分电路。15是用于根据由Gyro-Y7、Gyro-P8以及积分电路14得到的振动信息进行对线圈15a以及15b的PWM通电并在抖动修正方向驱动Shift5的抖动修正控制电路。
上述Gyro-Y7以及Gyro-P8、积分电路14、控制电路10、抖动修正控制电路15、线圈15a以及15b、Shift5构成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防振***。
16是用于在对未图示的胶片的曝光动作结束阶段进行1幅程度的缠卷控制,或者在结束了预定张数的摄影时进行倒卷动作的进给电路。
图3以及图4所示是上述照相机的控制电路10的动作程序的流程图,通过开关SW1的接通将开始从步骤#100的动作。
首先在步骤#100,利用电压检测电路11a进行电池11的电压检测,并将该电压检测结果Vx保存在控制电路10内未图示的作为数据存储区域内的“BC区”。在该步骤#100,在使电压检测电路11a动作前,控制快门控制电路12,进行相当于恒流I1的快门12的闭方向的通电,并进行包含有实际的快门通电时的电压下降量的形式的电压检测。即。在该步骤#100,实际上是将快门12作为电压检测电路11a的动作时的负荷装置使用的。
在下面的步骤#101,对Gyro-Y7、Gyro-P8进行电源供给使之进入动作状态。并且,在下一步骤#102,进行利用测光部3的众所周知测光动作,在接着的步骤#103进行利用测距部2的众所周知测距动作。进而在步骤#104,根据通过上述的步骤#102、步骤#103所得到的测光信息以及测距信息进行用于确定光学***的焦点位置调整或曝光时间t(快门12的开口时间)的计算。
在下一个步骤#105,判定在上述步骤#104所确定的曝光时间t是否比快门全开时间t1(参照图9)长,如果t>t1,则进入步骤#106,将控制电路10内的未图示的数据区域内的电流可变标志区域Sc设定为“1”。另一方面,如果不是t>t1,则进入步骤#107,在此将控制电路10内的未图示的数据区域内的电流可变标志区域Sc设定为“0”。
在下面的步骤#108,检查开关SW2是否为接通,如果没有被接通则进入步骤#109,在此检查开关SW1是否被关断,如果没有被关断则再次返回步骤#108,如果已经被关断则结束本程序,进入等待接受下一个动作的状态。
如果在上述步骤#108判定开关SW2为接通,则进入步骤#110,驱动积分电路14,将已经动作的Gyro-Y7、Gyro-P8的输出信号(角速度信号)作为已经变换成角位移的信号送给控制电路10。并且在下一个步骤#111开始根据上述步骤#110开始的积分动作,开始经由抖动修正控制电路15向线圈15a以及15b通电的、所谓的Shift5的驱动。该Shift5的驱动模式,采用使用了伴随在上述步骤#100得到的电压检测结果Vx的系数的PWM控制=PWM1。
例如,如图5的PWM1所示的那样,用于得到所期望的驱动电压Vpwm(V)的PWM计数控制Zp(计数)根据PWM的精度Xp(计数)和电压检测结果Vx(V),作为
Zp=Vpwm÷Vx×Xp来进行控制(PWM的1个时间周期为tp(msec)固定时)。
在下面的步骤#112,使用镜筒控制电路13,使作为驱动源的电机6旋转,将摄影光学***Lens4移动到在上述步骤#104求出的焦点调整位置。进而,进入到图4的步骤#113,在此,根据在上述步骤#104所求出的曝光时间,利用快门控制电路12a开始快门12的开通电控制,与此同时,开始控制电路10内的未图示的计时器T的计数。在该步骤#113,对快门12的通电电流为I1。
在下面的步骤#114,判定控制电路10内的未图示的数据区域内的电流可变标志区域Sc是否为“1”,如果不是Sc=“1”,则立刻进入步骤#118,但如果是Sc=“1”则进入步骤#115,判定在上述步骤#113开始计数的计时器T是否达到了快门全开时间t1,如果没有达到t1,则反复该步骤#115直到达到T=t1,如果已经是T=t1,则进入步骤#116。
进入步骤#116,便将利用快门控制电路12a对快门12的正在通电的电流从I1变更到快门保持电流I2(参照图9)。即,在该步骤#116,将改变作为致动器的快门12的耗能。这里,I1和I2的关系为“I1>I2”。
在下面的步骤#117,将在上述步骤#111开始的Shift5的驱动模式PWM1变更为伴随快门通电电流变更的驱动模式PWM2。因为驱动模式PWM2是快门12的通电电流从I1减少到I2,故将在Vx上乘以系数α(α>1),假想地设定所增加的电源电压的可使用电平Vx′。图2的控制电路就是考虑了该系数的控制电路。
例如,如图5的PWM2所示的那样,用于得到所期望的驱动电压Vpwm(V)的PWM计数控制Zp′(计数)根据PWM的精度Xp(计数)和电压检测结果Vx′≈Vx×α(V),用
Zp′=Vpwm÷(Vx×α)×Xp来进行控制(PWM的1个时间周期为tp(msec)固定时)。
在下面的步骤#118,判定在上述步骤#113开始计数的计时器T是否达到了适当曝光时间t,如果没有达到适当曝光时间t,则反复该步骤#118直到达到T=t。此后,如果已经达到了T=t,则进入步骤#119,利用快门控制电路12a进行预定时间(t2)的快门闭通电。
这里,在本实施形式中,快门闭通电电流I3(参照图9)以与快门保持电流I2相同的电流进行反向通电,因为在作为电池11的耗能进行判定时没有变化,故防振***驱动模式取PWM2原样不变,但在快门闭通电电流在绝对值上不同于快门开电流I1或快门保持电流I2时,设定新的PWM控制模式也没有关系。
在下面的步骤#120,控制抖动修正控制电路15,停止Shift5的驱动。并且在下一个步骤#121停止向Gyro-Y7、Gyro-P8的供电以及积分电路14的动作。在接着的步骤#122,控制镜筒控制电路13,使摄影光学***Lens4返回到初始位置。最后在步骤#123,由进给电路16进行1幅程度的胶片的进给,并进入等待下一个动作的状态。
以上为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照相机的控制电路10的动作程序。
图6给出了包括基于上述第1实施形式的照相机的动作程序的防振***(移位透镜)的驱动模式变化的动作例。
图6是在对照相机施加了预定的正弦波加振时(假定是在使Gyro-Y7产生信号地进行了加振的情况)的、用于驱动Shift5的驱动信号(假定是对线圈15-1通电的信号)和该Shift5进行驱动的驱动波形。
在上述的步骤#113,快门12的从开口开始到全开开口稳定的时间(t1)如在上述步骤#111所说明的那样,驱动模式是以PWM1(基于电压检测结果Vx的驱动模式)进行驱动。
此后,在该快门12的全开开口稳定了后,直到曝光结束的时间((t-t1)+t2),因为对快门12的通电电流从I1变更到I2,且由于Shift5的驱动电压为V2,故需要将Shift5的驱动模式变更为PWM2。
如由该图6可知的那样,对应于对快门12的通电电流从I1切换到I2,通过使Shift5的驱动模式从PWM1变更到PWM2,可以进行稳定的防振***(移位透镜)的驱动,得到所期望的防振效果。
这里,在上述的第1实施形式中,作为光电子设备是以银盐照相机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本发明并非仅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具有防振功能的、使用了CCD等传感器的数字照相机等,在使防振***动作的图像信号积累时,当驱动快门等致动器而改变耗能时使上述防振***的驱动模式(PWM基准)变化也是基于本发明之主旨的方案。
关于该致动器也并非仅限定于快门,例如,在数字照相机中,由于在显示用监视器(液晶显示)的亮灯(显示)/灭灯(关闭)变化,或显示用监视器(液晶显示)的背光的亮灯(显示)/灭灯(关闭)变化等情况下也改变防振***的可使用电压,故根据该变化使驱动模式变化,与快门同样地也相当于“致动器的耗能”变化。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中,进行变化的防振***的驱动模式的设定是在固定了PWM时间周期tp(msec)的状态下,变化通电时间计数Zp(计数),但本发明并非仅限定于此,例如,即便是“在致动器的耗能变化前后使PWM时间周期tp变化”的做法,其也是基于本发明的主旨的方案。
进而,在上述第1实施形式中,防振***的驱动模式是通过计算进行的,但本发明并非只限定于此,例如,采用预先备有驱动模式的基本表,根据电压变更所选择数据的方法也属于本发明之主旨范围。
(第2实施形式)
在上述的第1实施形式中,利用电压检测电路11a的电压检测,只在向作为负荷装置的快门12通电相当于恒流I1的电流的通电状态下进行。
但是,在上述程序中,虽然电压检测时间本身可以较短,但由于是预测对应耗电电流变化的电源电压的变化,故考虑因环境温度或电压余量而变化的电池的内部电阻的影响将非常困难。
于是,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中,采用的是利用该电压检测电路进行使负荷变化的多次的电压检测,并根据该检测结果设定·变化防振***的驱动模式的方法。
使用图7以及图8的流程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进行说明。这里,由于本第2实施形式的***结构等与上述的第1实施形式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图7以及图8所示是涉及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照相机控制电路10的动作程序的流程图,通过接通开关SW1开始自步骤#200起的动作。
首先在步骤#200,利用电压检测电路11a进行电池11的电压检测,并将该电压检测结果Vx1保存在控制电路10内未图示的作为数据存储区域内的“BC区1”中。在该步骤#200,在使电压检测电路11a动作前,控制快门控制电路12,进行相当于恒流I1(例如400mA)的快门12的闭方向的通电,并进行包含了实际的快门通电时的电压下降量的形式的电压检测。即。在该步骤#200,实际上是将快门12作为电压检测电路11a的动作时的负荷装置使用的。
在下面的步骤#201,与上述步骤#200同样地,利用电压检测电路11a进行电池11的电压检测,并将该电压检测结果Vx2保存在控制电路10内未图示的作为数据存储区域内的“BC区2”中。但是,在该步骤#201中,是边进行不同于上述步骤#200的快门闭通电的负荷通电(例如相当于恒流I2(如100mA)),边进行包含了不同于步骤#200的负荷的通电时的电压下降量的形式的电压检测。即,在步骤#200以及步骤#201中,进行负荷不同的多次的电压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保存在未图示的数据存储区域中。
在下一个步骤#202,对Gyro-Y7、Gyro-P8进行电源供给使之进入动作状态。并且,在下一步骤#203,进行利用测光部3的众所周知测光动作,在接着的步骤#204进行利用测距部2的众所周知测距动作。进而在步骤#205,根据通过上述步骤#203以及步骤#204所得到的测光信息以及测距信息,进行用于确定光学***的焦点位置调整或曝光时间t(快门12的开口时间)的计算。
在步骤#206,判定在上述步骤#205所确定的曝光时间t是否比快门全开时间t1(参照图9)长,如果t>t1,则进入步骤#207,将控制电路10内的未图示的数据区域内的电流可变标志区域Sc设定为“1”。另一方面,如果不是t>t1,则进入步骤#208,将控制电路10内的未图示的数据区域内的电流可变标志区域Sc设定为“0”。
在下面的步骤#209,检查开关SW2是否为接通,如果没有被接通则进入步骤#210,检查开关SW1是否被关断,如果没有被关断则再次返回步骤#209,如果已经被关断则结束本程序,进入等待接受下一个动作的状态。
此外,如果在上述步骤#209开关SW2为接通,则进入步骤#211,驱动积分电路14,将已经动作的Gyro-Y7、Gyro-P8的输出信号(角速度信号)作为已经变换成角位移的信号送给控制电路10。并且,在下一个步骤#212开始根据在上述步骤#211开始的积分动作,开始控制抖动修正控制电路15向线圈15a以及15b通电的、所谓的Shift5的驱动。该Shift5的驱动模式采用使用了伴随在上述步骤#200得到的电压检测结果Vx1的系数的PWM控制=PWM1。
例如,用于得到所期望的驱动电压Vpwm(V)的PWM计数控制Zp(计数)根据PWM的精度Xp(计数)和电压检测结果Vx1(V),作为
Zp=Vpwm÷Vx1×Xp来进行控制(PWM的1个时间周期为tp(msec)固定时)。
在下面的步骤#213,使用镜筒控制电路13,使作为驱动源的电机6旋转,将摄影光学***Lens4移动到在上述步骤#205求出的焦点调整位置。进而,进入到图8的步骤#214,在此,根据在上述步骤#205所求出的曝光时间,利用快门控制电路12a开始快门12的开通电控制,与此同时,开始控制电路10内的未图示的计时器T的计数。在该步骤#214,对快门12的通电电流为I1。
在步骤#215,判定控制电路10内的未图示的数据区域内的电流可变标志区域Sc是否为“1”,如果不是Sc=“1”,则立刻进入步骤#219,但如果是Sc=“1”则进入步骤#216,在此,判定在上述步骤#214开始计数的计时器T是否达到了快门全开时间t1,如果没有达到t1,则反复该步骤#216直到达到T=t1。此后,如果已经是T=t1,则进入步骤#217,利用快门控制电路12a将快门12的正在通电的电流从I1变更到快门保持电流I2。即,在该步骤#217,将改变作为致动器的快门12的耗能。这里,I1和I2的关系为“I1>I2”。
在下面的步骤#218,将在上述步骤#212开始的Shift5的驱动模式PWM1变更为伴随快门通电电流变更的、使用了基于在上述步骤#201得到的电压检测结果Vx2的系数的PWM控制=PWM2。
该驱动模式PWM2,例如,用于得到所期望的驱动电压Vpwm(V)的PWM计数控制Zp(计数),根据PWM的精度Xp(计数)和电压检测结果Vx2(V),作为
Zp=Vpwm÷Vx2×Xp来进行控制(PWM的1个时间周期为tp(msec)固定时)。
在下面的步骤#219,判定在上述步骤#214开始计数的计时器T是否达到了适当曝光时间t,如果没有达到t,则反复该步骤#219直到达到T=t。此后,如果已经达到了T=t,则进入步骤#220,利用快门控制电路12a进行预定时间(t2)的快门闭通电。
这里,在本第2实施形式中,由于快门闭通电电流I3与快门保持电流I2相同的电流进行反向通电,在作为电池11的耗能进行了判定时没有发生变化,故防振***驱动模式取PWM2原样不变,但在快门闭通电电流在绝对值上不同于快门开电流I1或快门保持电流I2时,设定新的PWM控制模式也没有关系。
在下面的步骤#221,控制抖动修正控制电路15,停止Shift5的驱动。并且在下一个步骤#222停止向Gyro-Y7、Gyro-P8的供电以及积分电路14的动作,在接着的步骤#223,控制镜筒控制电路13,使摄影光学***Lens4返回到初始位置。最后在步骤#224,由进给电路16进行1幅程度的胶片的进给,并进入等待下一个动作的状态。
以上为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照相机的控制电路10的动作程序。
这里,在上述的第2实施形式中,负荷装置是作为单一的快门电路说明的,但本发明并非仅限定于此,例如,采用具备“在进行第1次电压检测时将快门和防红眼用灯(未图示)作为负荷使用,在进行第2次电压检测时只将快门作为负荷使用”等的多个负荷装置的方法也没有任何问题。
此外,也可以采用“第1次的电压检测不进行负荷通电地进行电压检测,在第2次电压检测时对快门进行负荷通电”之类的方法,进而,即使是第1次和第2次的负荷通电量的大小相反,也没有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范围。
利用以上的各实施形式,在防振***驱动中,当改变快门等其他的致动器的耗能时,通过在该其他的致动器的耗能变化的前后使防振***的驱动模式变化,即便是在为小型化而需要进行节能动作时,也可以得到所期望的防振效果。此外,作为其他的致动器,如上述这样使用曝光控制用的快门,对于照相机这样的防振功能以及节能动作的必然性均很高的装置是有效的。
另外,如上述的第2实施形式这样,进行负荷不同的多次的电压检测动作,并根据该多次的电压检测结果、PWM的精度和防振***所期望的驱动电压,使防振***的驱动模式变化,由此可以做成在节能的同时不降低防振效果,控制性良好的照相机。
这里,在上述的各实施形式中,是以银盐照相机为例进行的说明,但也可以是静止画面用的数字照相机等光电子设备。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利用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便是为小型化而需要进行节能动作时也能得到所期望的防振效果的、带有防振功能的光电子设备。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包括:
用于执行图像的抖动修正的抖动修正驱动装置;
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之外的其他的致动器,这里,该致动器随时间改变耗能;
用于为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和上述致动器提供能量的电源;以及
在上述致动器的耗能变化的前后,使利用上述电源向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提供能量时的能量供给模式变化的可变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通过PWM控制来进行驱动控制,且上述可变电路使脉冲宽度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致动器通过上述电源的电流变化来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感光被拍摄物体的成像介质和用于使到达上述成像介质的光量变化的快门部件,且上述致动器相当于上述快门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形成被拍摄物体的光学像的光学装置,且上述抖动修正驱动装置驱动构成该光学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光学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检测上述电源的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且上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在向上述致动器供给能量的状态下的电压。
7.一种具有防振功能的照相机,包括:
为进行图像的抖动修正而在与摄影透镜的光轴相交的方向上驱动透镜单元的透镜驱动部件;
上述透镜驱动部件之外的其他的致动器,这里,该致动器随时间改变耗能;
用于为上述透镜驱动部件和上述致动器提供能量的电源;以及
在上述致动器的耗能变化的前后,使利用上述电源向上述透镜驱动部件提供能量时的能量供给模式变化的可变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防振功能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透镜驱动部件通过PWM控制来进行驱动控制,且上述可变电路使脉冲宽度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防振功能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致动器通过上述电源的电流变化来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防振功能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感光被拍摄物体的成像介质和用于使到达上述成像介质的光量变化的快门部件,且上述致动器相当于上述快门部件。
CNB02127892XA 2001-08-16 2002-08-15 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445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46942A JP2003057711A (ja) 2001-08-16 2001-08-16 防振機能付き光学電子機器
JP246942/2001 2001-08-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3866A true CN1403866A (zh) 2003-03-19
CN1204451C CN1204451C (zh) 2005-06-01

Family

ID=19076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789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4451C (zh) 2001-08-16 2002-08-15 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728481B2 (zh)
JP (1) JP2003057711A (zh)
CN (1) CN1204451C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3320C (zh) * 2003-05-29 2008-08-2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摄取装置
CN100452835C (zh) * 2003-05-29 2009-01-1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摄取装置和方法
CN100452834C (zh) * 2003-05-30 2009-01-14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获得具有图像振动校正的摄影图像的摄影装置和方法
CN101106651B (zh) * 2006-07-13 2010-12-22 Hoya株式会社 防抖装置
CN101106648B (zh) * 2006-07-13 2011-02-16 Hoya株式会社 防抖装置
CN101106652B (zh) * 2006-07-13 2011-03-30 Hoya株式会社 防抖装置
CN101106654B (zh) * 2006-07-13 2011-06-01 Hoya株式会社 防抖装置
CN102213616A (zh) * 2011-04-08 2011-10-12 中国农业大学 空间多光谱信息采集装置
CN103052909A (zh) * 2010-08-06 2013-04-1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1924881B (zh) * 2006-07-13 2013-09-18 宾得理光映像有限公司 防抖装置
CN104322051A (zh) * 2012-06-28 2015-01-2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变化光强条件下的数字图像捕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4575A4 (en) * 2005-10-11 2012-11-28 Panasonic Corp INERTIAL STRENGTH SENSOR OF THE VIBRATION TYP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1982296B1 (ko) 2012-08-31 2019-05-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의 광원 구동장치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8711A (ja) * 1992-11-05 1994-05-27 Nikon Corp 手振れ補正カメラ
JPH07281241A (ja) * 1994-04-12 1995-10-27 Nikon Corp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カメラ
US6505000B2 (en) * 2000-07-13 2003-0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including electronic flash, camera shake detecting system,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function for sam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3320C (zh) * 2003-05-29 2008-08-2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摄取装置
CN100452835C (zh) * 2003-05-29 2009-01-1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摄取装置和方法
CN100452834C (zh) * 2003-05-30 2009-01-14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获得具有图像振动校正的摄影图像的摄影装置和方法
CN101106651B (zh) * 2006-07-13 2010-12-22 Hoya株式会社 防抖装置
CN101106648B (zh) * 2006-07-13 2011-02-16 Hoya株式会社 防抖装置
CN101106652B (zh) * 2006-07-13 2011-03-30 Hoya株式会社 防抖装置
CN101106654B (zh) * 2006-07-13 2011-06-01 Hoya株式会社 防抖装置
CN101924881B (zh) * 2006-07-13 2013-09-18 宾得理光映像有限公司 防抖装置
CN103052909A (zh) * 2010-08-06 2013-04-1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3052909B (zh) * 2010-08-06 2015-09-1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2213616A (zh) * 2011-04-08 2011-10-12 中国农业大学 空间多光谱信息采集装置
CN104322051A (zh) * 2012-06-28 2015-01-2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变化光强条件下的数字图像捕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057711A (ja) 2003-02-26
US6728481B2 (en) 2004-04-27
US20030035651A1 (en) 2003-02-20
CN1204451C (zh) 2005-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4451C (zh) 具有防振功能的设备
CN1160594C (zh) 照相机及照相机***
CN1652009A (zh) 成像设备
CN102036014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748353A (zh) 线性振动激励器的闭环控制
CN1921564A (zh) 图像传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35201A (zh) 灰尘图像防止装置
US7652715B2 (e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system initialization and movement of optical system
CN102263902A (zh) 电子设备、附件和相机***
KR960013014A (ko) 프로젝터의 광량제어장치
CN110381245B (zh) 图像采集设备
CN1929560A (zh) 闪光亮度自动调节的个人移动终端及其调节方法
CN1446326A (zh) 带有光圈叶片的摄像机
CN1189786C (zh) 照相机的防模糊***
CN1228680C (zh) 照相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366209A (zh) 具有光学变焦***的照相机
CN1159621C (zh) 模糊修正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摄影装置
CN103107756A (zh) 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设备和方法
JP2007148075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駆動方法
CN100346226C (zh) 图像摄影装置
CN1519608A (zh)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467557A (zh) 照相机的电源电路
JP2011145583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258283C (zh) 摄像设备
CN1523324A (zh) 测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