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9200C - 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9200C
CN1329200C CNB2004100313835A CN200410031383A CN1329200C CN 1329200 C CN1329200 C CN 1329200C CN B2004100313835 A CNB2004100313835 A CN B2004100313835A CN 200410031383 A CN200410031383 A CN 200410031383A CN 1329200 C CN1329200 C CN 132920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shaf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313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33896A (zh
Inventor
高木修
葛谷进
清水靖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3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3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92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920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多个喷墨头,多个泵,一个驱动源,一个驱动轴,多个动力传输机构和一个选择单元。多个泵向喷墨头提供墨以恢复喷墨头的喷墨条件。驱动源可以向前或反向驱动驱动轴。多个动力传输机构分别放置在驱动轴和泵之间并且在两个状态间转换,在一个状态下,驱动轴的向前转动力传递到每个泵上从而使得每个泵处于可操作条件,在另一个状态中,驱动轴的向前转动力没有传递到每个泵上。与驱动轴的反向转动结合,选择单元选择至少一个动力传输机构使得被选择的动力传输机构处于传递驱动轴向前转动力的状态。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执行清洗操作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喷墨打印机中,喷墨头具有一组喷墨喷嘴,墨从喷墨头中喷出从而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由于残留下来的墨的粘度会增加,或者由于气泡或灰尘等粘附在墨流动通道的内壁表面,每个喷墨喷嘴都可能堵塞。
因此,已经知道一种喷墨打印机,它能够执行在高压下把墨从喷墨喷嘴中排出的操作(所谓的清洗操作)以恢复和保持喷墨喷嘴中的排墨条件。
例如,一种喷墨打印机执行清洗操作的原理是:利用与抽吸帽连接的泵产生一个很大的负压从而将喷墨喷嘴中的墨和气泡、尘土等一起排出,泵通过抽吸帽进行抽吸,在抽吸时,抽吸帽与喷嘴面接触,喷墨头的一组喷嘴对这个喷嘴面敞开。
另一种喷墨打印机执行清洗操作的原理是:使用泵压缩提供给喷墨喷嘴的墨并且以高压把墨提供给喷墨喷嘴,然后把墨从喷墨喷嘴排出。
发明内容
在喷墨打印机中,所提供的多个喷墨头的数目与颜色的数目对应,每个喷墨头具有一组喷墨喷嘴,对所有喷墨头的清洗操作在同一时间由一个泵执行。
另一方面,在具有多个喷墨头的喷墨打印机中,喷墨喷嘴发生堵塞包括以下情况。在一种情况中,多个喷墨头中所有颜色的喷墨头都堵塞了。在另一种情况中,只有一种颜色的喷墨头堵塞了。
但是,在传统的喷墨打印机中,即使一个喷墨头堵塞了,也要对所有喷墨头进行清洗操作。因此,在清洗操作中从不必要的喷墨头排出的墨造成了对墨的浪费。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有必要给每个喷墨头提供一个泵和一个驱动泵的驱动源,从而对需要清洗操作的喷墨头驱动与之相应的驱动源。但是,如果给每个喷墨头都提供驱动源,装置的尺寸会很大并且成本增加。
本发明主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它包括多个喷墨头,可以任意选择多个喷墨头中的至少一个喷墨头并用一个驱动源进行清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喷墨打印机包括多个喷墨头,多个泵,一个驱动源,一个第一驱动轴,多个动力传输机构和一个选择单元。多个喷墨头分别喷出墨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多个泵向喷墨头提供墨以恢复喷墨头的墨喷出条件。驱动源可以向前或向后驱动第一驱动轴。多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分别放置在第一驱动轴和泵之间并且在两个状态间转换,在其中一个状态下,第一驱动轴的向前转动力传递到每个泵上从而使得每个泵处于可操作条件,在另一个状态中,第一驱动轴的向前转动力没有传递到每个泵上。与第一驱动轴的反向转动结合,选择单元选择至少一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使得被选择的第一动力传输机构处于传递第一驱动轴的向前转动力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的内部整体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示出这个实施例中清洗部分18的视图。
图3是示出这个实施例中泵40的操作的视图。
图4是示出这个实施例中清洗部分18的操作的视图。
图5是示出这个实施例中清洗部分18的操作的视图。
图6是示出这个实施例中清洗部分18的框图。
图7是解释这个实施例中控制部分110的清洗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喷墨打印机1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内部整体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四个墨盒12(部分示于图1),四个喷墨头11,馈纸部分13,纸张传送带14,清洗部分18和控制部分110。墨盒12分别存储青、洋红、黄和黑四色墨。四个喷墨头11把彩色墨打印到纸张P上。馈纸部分13馈送纸张P。纸张传送带14把纸张P从馈纸部分13传送到喷墨头11。清洗部分18通过向墨施加压力把墨从喷墨头11的喷墨口排出以执行清洗操作。控制部分11控制喷墨打印机的整体操作。
每个喷墨头11包括一组喷墨喷嘴。每个压电元件的振动在每个喷墨喷嘴中产生压力波,从而每个喷嘴喷出墨。多个排墨的喷墨口在垂直于纸张P输送方向的纸张P宽度方向上排列在纸张P的上面。为了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抽吸储存在墨盒12中的墨并且同时喷出与纸张P在宽度方向上的一行对应的墨。因此,能够实现高速打印。另外,喷墨头11包括帽部15(未示出),它在不进行打印时将喷墨头11的喷墨口覆盖住。在清洗操作过程中,帽部15也覆盖住喷墨头11的喷墨口以回收清洗操作排出的墨。
在这种类型的喷墨打印机中,大量的墨从喷墨头中排出,并且在清洗操作中消耗的墨量也很大。如果任意选择多个喷墨头11中的至少一个,并使用该选出的喷墨头进行清洗操作,那么就能够获得消除了不必要的清洗操作并且不会浪费墨的显著效果。
另外,馈纸部分13储存堆叠的纸张P,并且包括一个拾取辊88,用来一张接一张地拾取储存在那里的纸张P并且把纸张P提供到喷墨打印机内。当放置在喷墨打印机1外壳19中的齿轮58转动时,转动力通过动力传输带85传递以转动拾取辊88,从而把纸张P馈送到纸张传输带14上。
另外,纸张传输带14的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从而在输送纸张P时可以固定纸张P而不会使得纸张P滑动。纸张传输带14环绕驱动辊61和从动辊62。如图1所示,当驱动辊61转动时,纸张传输带14把纸张P从馈纸部分13传送到喷墨头11下面。
由于具有这种结构,在喷墨打印机1中,当从个人计算机等外设输入图像数据时,控制部分110驱动马达20来转动齿轮58和转动拾取辊88,这样把纸张P馈送到纸张传输带14上。驱动辊61驱动纸张传输带14把纸张P输送到喷墨头11的正下方。如图3所示,根据图像数据从喷墨头11喷出墨盒12提供的墨以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
如图2所示,清洗部分18包括四个泵40,马达20,驱动轴24,和选择轴30。
如图3所示,在这里泵40包括一个大致为管状的泵体46,一个转子47,和一个滑动部分48。泵体46包括吸入口42和排出口43。转子47放置在泵体46中。滑动部分48可滑动地设在转子47中并且作为一个长方形板把泵体46分开。针52连通吸入口42和墨盒12。管53连通排出口43和喷墨头11。
另外,转子47大致为柱形,并且安装转子47时要使得在转子在转动时柱形的一个侧面与泵体46的内侧面在吸入口42和排出口43之间接触。转子47包括驱动轴49,它在它的转轴中心与外部齿轮41连接。
另外,滑动部分48包括板件。滑动部分48安装在穿过转子47转轴中心的槽内并且和转子47一起转动。滑动部分48总是与泵体46的内侧面接触并且把泵体46的内部分成两个部分。由于泵体46的中心位置与转子47的中心位置不匹配,滑动部分48分割的容积比例随着转子47的角位置变化。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泵40中,当转子47在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泵体46内、被滑动部分48所分割的、与吸入口42连通的那侧容积随着转子47的转动而增加。因此,吸入口42的内部处于负压,从而从吸入口42吸入墨。反之,泵体46内、被滑动部分48所分割的、与排出口43连通的另一侧容积随着转子47的转动而减少。因此,泵体46内的墨被压缩并且通过排出口43被排出。也就是说泵40象旋转式泵那样运行。
转子47为圆柱形并且它的一部分被切掉。如果切口部分与泵体46接触,就形成了连通吸入口42和排出口43的通道。在正常操作中,即不执行清洗操作时,转子47处于这个状态。
清洗部分18具有四个并排放置的泵40,每个泵具有与驱动轴24垂直的齿轮41。马达20和齿轮26放置在驱动轴24周围,马达20包括驱动轴上的齿轮21,齿轮26把转动力传递给拾取辊88。
另外,齿轮22、恒星齿轮27和四个恒星齿轮37固定到驱动轴24上。齿轮22与马达20的齿轮21啮合。恒星齿轮27把动力传递给齿轮26。恒星齿轮37把动力传递给四个泵40的齿轮41。
恒星齿轮27通过固定件23设有行星齿轮25,从而行星齿轮25能够以啮合的状态绕恒星齿轮27转动。如图4A所示,行星齿轮25绕恒星齿轮27转动的方向与驱动轴24的转动方向一样,并且在行星齿轮25与齿轮31啮合的位置和行星齿轮25与齿轮26啮合的位置之间移动。与之类似,四个恒星齿轮37通过固定件38设有行星齿轮39,从而行星齿轮37能够以啮合的状态绕恒星齿轮37转动。如图4B所示,行星齿轮39绕恒星齿轮37转动的方向与驱动轴24的转动方向一样,并且在行星齿轮39与齿轮41啮合的位置和行星齿轮39与齿轮41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固定件23包括突出部分23a,它从固定在恒星齿轮27上的部分在与行星齿轮25相反的方向伸出。另外,固定件38包括一个类似的突出部分38a。
另外,选择轴30与驱动轴24平行设置。齿轮31固定到选择轴上,当行星齿轮25绕恒星齿轮27转动并且向下移动时,齿轮31与行星齿轮25啮合。
另外,柱形凸轮32、33、34、35和36固定在选择轴30上,它们对着恒星齿轮27和四个恒星齿轮37。另外,狭缝板72固定在选择轴30上,并且位于凸轮32和33之间。
凸轮32、33、34、35和36为柱形,如图2B到2F所示,当从图2A的右侧观察时,它们分别包括第一凸轮面331、341、351和361,这些面是凹的,并且在它们的圆形外表面上依次错开60度。另外,凸轮33、34、35和36包括第二凸轮面332、342、352和362,它们也是凹的,并且处于同一角度。
另外,如图2G所示,狭缝板72限定了六个方形狭缝(72a到72f),这些狭缝在圆板上彼此间隔60度。凸轮35包括一个类似的狭缝。应该注意凸轮35的狭缝在转动时与狭缝板72上的狭缝72a具有相同的相位。
另外,清洗部分18在狭缝板72的表面上具有一对彼此面对的外伸部分。一个外伸部分包括光发射元件,另一个外伸部分包括光接收元件。还提供了转动探测器73和与之类似的转动探测器74,其中转动探测器73探测形成在狭缝板72中的狭缝通道,而转动探测器74探测形成在凸轮35中的狭缝通道。转动探测器73和转动探测器74输出与光束强度对应的信号,其中光束从光发射元件发射到转动探测器73、74并且由光接收元件接收。也就是说,当发出的光束穿过形成在狭缝板72和凸轮35上的狭缝时,转动探测器73和74分别输出一个值较大的信号。
另外,齿轮26的转动通过齿轮55、56和57传递到齿轮58。
根据上述结构,马达20的转动力可以通过简单的动力传输机构进行传递,该动力传输机构包括恒星齿轮27、37,固定部分23、38,和行星齿轮25、39。
下面描述清洗部分18的操作。
首先,从图2A的右侧观察当马达20顺时针转动时,齿轮21转动齿轮22,这样驱动轴24逆时针转动。这时如图4A所示,恒星齿轮27随着驱动轴24转动;固定件23和行星齿轮25绕恒星齿轮27逆时针转动,从而行星齿轮25与齿轮31啮合。于是恒星齿轮27绕行星齿轮25转动,从而导致与行星齿轮25啮合的齿轮31转动,这样选择轴30逆时针转动。另外,如图4B所示,四个恒星齿轮37、行星齿轮39和固定件38逆时针转动。但是,由于固定件38的突出部分38a紧靠外壳19的壁面,固定件38在半路上停下来,并且行星齿轮39空转。
当马达20逆时针转动时,齿轮21转动齿轮22,这样驱动轴24顺时针转动。这时如图5A所示,恒星齿轮27随着驱动轴24转动;固定件23和行星齿轮25绕恒星齿轮27顺时针转动,从而固定件23的突出部分23a紧靠凸轮32。这时,如果突出部分23a紧靠凸轮32的外周边,固定件23不能绕行星齿轮25转动,这样行星齿轮25与齿轮26啮合。因此行星齿轮25空转。
与之相反,如图5B所示,如果选择轴30的转动使得凸轮32凹进部分的第三凸轮面321位于由固定件23的突出部分23a接触的位置,凸轮32的凹进使得固定件23转动,从而行星齿轮25与齿轮26啮合。于是,与行星齿轮25啮合的齿轮26顺时针转动,并且齿轮58通过齿轮55、56和57转动。这样就最终驱动并且转动了拾取辊88。
另外,当驱动轴24顺时针转动时,行星齿轮39也类似地绕四个恒星齿轮37中的每个恒星齿轮转动。这时,当固定件38的突出部分38a紧靠凸轮33、34、35和36的外周边表面时,行星齿轮39不与齿轮41啮合。但是,如图5C所示,如果凸轮33、34、35、36的第一凸轮面331、341、351、361或第二凸轮面361位于与固定件38的突出部分38a接触的位置时,对应的行星齿轮39与齿轮41啮合从而驱动泵40。
另外,如图6所示,清洗部分18包括指令清洗操作的开关板130,马达20,驱动马达20的驱动部分120,转动探测器73、74,和控制部分110。
马达20是步进马达,它根据输入矩形波电压中脉冲的数目转动相应的角度。
另外,在输入驱动指令的同时,驱动部分120根据控制部分110的驱动指令输出在一个方向上驱动马达20的矩形波电压。
另外,开关板130包括一个按钮,它指定哪种颜色的喷墨头11要执行清洗操作。当用户按下按钮时,对按钮所指定的喷墨头11要进行清洗操作的指令就发给控制部分110。
另外,控制部分110包括一个已知的微型计算机,它接收来自开关板130的指令,并且给驱动部分120发出驱动马达20的指令。另外,控制部分110调节从喷墨头11喷出的墨量,并且控制对驱动辊61的操作。
控制部分110包括第一计数器111和第二计数器112,其中第一计数器111用来对转动探测器73所接收的信号超过预定水平的次数进行计数,而第二计数器112用来对转动探测器74所接收的信号超过预定水平的次数进行计数。
顺便说一下,对于拾取辊88和四个泵40,拾取辊88被赋予模式号“1”,而泵40从图2左侧开始依次被赋予模式号“2”到“5”。开关板130上对清洗操作的指令和对拾取辊88的操作指令使用了这些模式号。另外,当对所有四个泵40执行清洗操作时,赋予这个操作一个模式号“6”。“1”到“6”这些模式号与狭缝板72的六个狭缝对应。
在上述结构中,泵40和拾取辊88不在相同的时段操作。因此,没有必要使马达20具有同时驱动泵40和拾取辊88的容量。这样,就不会增大驱动源的尺寸。
下面参考图7描述当从开关板130输入指令时或者当在纸张P上执行打印而操作拾取辊88时控制部分110的处理过程。
首先在步骤S210,读取将要***作的设备的模式号。
在步骤S220,驱动指令输出到驱动部分120以顺时针转动马达20。因此,行星齿轮25与齿轮31啮合从而驱动轴30逆时针转动。
在步骤S230,第二计数器112的值被复位到“0”。
在步骤S240,判断第二计数器112的读取值是否等于“1”。如果第二计数器112的值是“1”,控制部分110就断定凸轮35到达计算转动角的参考位置并且过程前进到步骤S250。否则重复步骤S240。因此,在探测形成在凸轮35的狭缝时选择轴30的转动角位置被设定为参考位置。
在步骤S250,把第一计数器111的值复位到“0”。
在步骤S260,判断第一计数器111的读取值是否等于在步骤S210设定的模式号。作为判断结果,如果第一计数器111的值等于模式号,凸轮的凸轮面的凹进能够容纳突出部分23a或38a,其中凸轮面的凹进从凸轮32、33、34、35和36中选择将要***作的凸轮。于是,判断出被命令的设备是可操作的并且过程前进到步骤S270。如果第一计数器111的值不等于模式号,重复步骤S260直到第一计数器111的值变得等于模式号。例如,当指定模式号“3”时,当第一计数器的值变得等于“3”时,固定件38的突出部分38a嵌入凸轮34的第一凸轮面341上的凹进中。
在步骤S270,驱动指令输出到驱动部分120以逆时针转动马达20。因此,驱动部分24的顺时针转动导致每个行星齿轮25和29顺时针转动。这时,在固定行星齿轮25和39的固定件23和38中,只有与指定模式号对应的凸轮的凸轮面容纳固定件的突出部分以把动力传递给具有指定模式号的设备,但不把动力传递给其它设备。因此,指定的泵40或拾取辊88被驱动。
然后,判断马达向后(逆时针)转动的时间是否到达预定时间。如果已经过了预定时间,过程前进到步骤S290。如果还没有到预定时间,重复步骤S290直到经过了预定时间。这个预定时间是指示泵40的清洗时间或者拾取辊88馈送纸张时的转动时间。因此,一直执行这个操作直到经过了与***作设备对应的时间。
在步骤S290,停止马达20的驱动指令输出到驱动部分120。然后,结束这个处理过程。
如上所述,在喷墨打印机1中,根据指令驱动马达20以操作泵40或拾取辊88,从而逆时针转动驱动轴24以保证选择轴30到达与指定模式号对应的转动角并且选择行星齿轮25或四个行星齿轮39中的任何一个来传递动力。随后,向后转动马达20以顺时针转动驱动轴24,从而操作指定的泵40或拾取辊88。表1示出了模式号“1”到“6”和第一、第二、第三凸轮面321、331、332、341、342、351、352、361、362的对应关系。
[表1]
    模式号 凸轮面
    1 第三凸轮面321
    2 第二凸轮面331
    3 第二凸轮面341
    4 第二凸轮面351
    5 第二凸轮面361
    6 第一凸轮面332、342、352、362
以这种方式可以用单一马达20对选择出来的任何一个需要进行清洗操作的喷墨头11执行清洗操作。如果设定模式号为“1”,使用马达20驱动拾取辊88,但不用马达进行清洗操作。
另外,不仅可以对各个喷墨头11进行清洗操作,如果设定模式号为“6”,还可以同时对所有的喷墨头11进行清洗操作。这是由于凸轮33、34、35、36上形成的凸轮面332、352和362在转动中具有相同的相位。
[另一个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
图8示出了喷墨打印机100的框图。喷墨打印机100包括多个喷墨头101(101a到101d),多个泵102(102a到102d),一个驱动源103,-个驱动轴104,多个动力传输机构105(105a到105d),和一个选择单元106。喷墨头101分别喷出墨在记录介质(如纸张P)上形成图像。泵102给喷墨头101提供墨以恢复喷墨头101的喷墨条件。驱动源103向前或向后转动驱动轴104。动力传输机构105分别放置在驱动轴104和泵102之间。动力传输机构105在两个状态之间转换。在一个状态中驱动轴104的向前转动力传递给每个泵102,使得每个泵102处于可操作状态。在另一个状态中,驱动轴104的向前转动力不传递给每个泵102。与驱动轴104的反向转动结合在一起,选择单元106选择至少一个动力传输机构105。被选择的动力传输机构105进入这样一个状态,即被选择的动力传输机构105传递驱动轴104的向前转动力。在图8中,喷墨头101、泵102和动力传输机构105的数目都是四个。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喷墨打印机100可以包括任意想要数目的喷墨头101、泵102和动力传输机构105。
使用这种喷墨打印机100,当驱动轴104向后转动时,选择单元106选择其中至少一个动力传输机构105,使其处于所选择的动力传输机构105传递驱动轴104的向前转动力的状态。当驱动轴104向前转动时,由选择单元106选择的动力传输机构105操作相应的泵102。
因此,当其中一个喷墨头101被堵塞时,驱动轴104通过驱动源103向后转动,以选择与泵102相应的动力传输机构105。之后,驱动轴104向后转动,以驱动与所选出的动力传输机构105相应的泵102。由此,只对被堵塞的喷墨头101进行清洗操作。
在喷墨打印机100中,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使用单一的驱动源103任意选择多个喷墨头101中的至少一个,并只对所选出的喷墨头101进行清洗操作。
除了在多个喷墨头101中选出想要的喷墨头101并对该选出的喷墨头101进行清洗操作的情况,当喷墨打印机100长时间不使用时,所有的喷墨头都可能堵塞,因此可能要对所有的喷墨头进行清洗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逐个选择喷墨头101并顺序进行清洗操作。但是如果选择所有的喷墨头101,并对所有的喷墨头同时进行清洗操作,则可以缩短处理的时间。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特定实施例,能够进行多种改进。
例如在这个实施例中,根据来自开关板130的指令执行清洗操作,但是也可以根据来自其它部分的要求来执行这个操作,例如可以通过外部个人计算机输入这个指令,或者控制部分110可以确定出从上次清洗操作到现在经过的时间,并且如果已经过了预定时间就自动执行清洗操作。这个经过的时间可以对每个喷墨头(每种颜色的墨)单独确定。特别是在很长时间内进行单色打印或者特定颜色的打印时,尽管传统上一起清洗所有的喷墨头,也可以只清洗未用的喷墨头。在这个实施例中,单独管理每种颜色墨(喷墨头)所经过的时间,从而能够只清洗某个特定的喷墨头,这样就防止浪费墨。
马达20可以驱动其它装置,例如不驱动拾取辊88而驱动驱动辊61,这时除了拾取辊88,其它被驱动的装置可以设有恒星齿轮27、行星齿轮25、固定件23和凸轮32。另外,可以在选择轴30上固定另一个齿轮以把选择轴30的逆时针转动传递给其它的装置。
另外,凸轮32、33、34、35和36可以用下述结构代替。。例如,与驱动轴24的逆时针转动一起转动的选择轴30可以在它的周边表面上形成沿轴向的螺旋槽,这样选择器可以装配到螺旋槽中,并且随着选择轴30的转动沿轴向移动以选择动力传输机构。
另外,喷墨打印机1使用的喷墨头11的喷墨口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排列,但是打印机也可以通过使喷墨喷嘴在纸张的横向扫描来进行打印。当喷墨打印机11象这个实施例这样每次排墨都使用大量墨时,通过单独使用需要的喷墨头11来执行清洗过程具有很大的好处。
各实施例基于下述假定条件:喷墨头11、101分别喷出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具体地说,本发明可以用于包括分别喷出两种墨的喷墨头的喷墨打印机。该两种墨可以是同种颜色的染料墨和颜料墨,黑色墨和灰色墨,或青色墨和淡青色墨(仅用于打印照片)。
而且,墨种类的数目也不限于多种墨。在喷墨打印机中可以使用一种墨。在这种情况下,喷墨头彼此可以具有不同的分辨率;从喷墨头中喷出的墨滴的直径可以彼此不同;或者喷墨头可以是同种类型并且以预定的间隔布置在次扫描方向上。

Claims (9)

1.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
多个喷墨头,它们分别喷出墨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多个泵,它们向喷墨头提供墨以恢复喷墨头的喷墨条件;
一个驱动源;
一个第一驱动轴,驱动源可以向前或向后转动该第一驱动轴;
多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它们分别放置在第一驱动轴和泵之间并且在两个状态间转换,在其中一个状态中,第一驱动轴的向前转动力传递到每个泵上从而使得每个泵处于可操作条件下,在另一个状态中,第一驱动轴的向前转动力没有传递到每个泵上;和
一个选择单元,在第一驱动轴的向后转动期间,该选择单元选择至少一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使得被选择的第一动力传输机构处于传递第一驱动轴的向前转动力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选择单元选择其中一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或者选择所有的第一动力传输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进一步包括:
一个第二驱动轴,它随着第一驱动轴的转动在与第一驱动轴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其中:
每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包括:
一个恒星齿轮,它随着第一驱动轴的转动一起转动;
一个行星齿轮,它在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同时绕该恒星齿轮转动;和
一个固定件,它在操作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固定行星齿轮,在该操作位置时,行星齿轮与一个齿轮啮合,该齿轮和相应泵的转轴一起转动以将第一驱动轴的向前转动力传递给该相应的泵,在该缩回位置时,行星齿轮从该操作位置缩回;
选择单元包括放置在第二驱动轴上、为每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提供的多个凸轮;
每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的固定件邻接每个凸轮;
当第二驱动轴转动到的位置处于给所述多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指定的多个预定角度范围中的一个内时,相应的一个凸轮把第一动力传输机构的相应的一个固定件从缩回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每个喷墨头包括多个喷墨口,这些喷墨口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进一步包括:
一个控制单元,其中:
当该控制单元接到外部指令要操作至少一个泵时,该控制单元使得第一驱动轴根据指令向后转动并且转动第一驱动轴预定的反向转动量,从而使得该选择单元选择与要***作的泵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和
随后,该控制单元使得第一驱动轴向前转动,从而操作要***作的泵恢复相应喷墨头的喷墨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进一步包括:
一个第二动力传输机构,它把第一驱动轴的向前转动力传递给一个不是泵的从动装置以操作该从动装置,其中:
选择单元选择至少一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或者第二动力传输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进一步包括:
一个第二动力传输机构,它把第一驱动轴的向前转动力传递给一个不是泵的从动装置并且操作该从动装置,其中:
第二动力传输机构包括:
一个恒星齿轮,它随着第一驱动轴的转动一起转动;
一个行星齿轮,它在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同时绕该恒星齿轮转动;和
一个固定件,它在操作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固定行星齿轮,在操作位置时,行星齿轮与一个齿轮啮合,该齿轮和该从动装置的转轴一起转动以将第一驱动轴的向前转动力传递给该从动装置,在该缩回位置时,行星齿轮从该操作位置缩回;
选择单元包括放置在第二驱动轴上、为每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和第二动力传输机构提供的多个凸轮;
第二动力传输机构的固定件邻接相应的凸轮;
当第二驱动轴转动到的位置处于给所述多个第一动力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二动力传输机构指定的多个预定角度范围中的一个内时,相应的一个凸轮把相应的一个固定件从缩回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从动装置包括一个拾取辊,它给图像形成位置提供记录介质,喷墨头设置在该图像形成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所述多个喷墨头喷出颜色彼此不同的墨。
CNB2004100313835A 2003-03-28 2004-03-26 喷墨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920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2170/2003 2003-03-28
JP2003092170A JP2004299098A (ja) 2003-03-28 2003-03-28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3896A CN1533896A (zh) 2004-10-06
CN1329200C true CN1329200C (zh) 2007-08-01

Family

ID=328445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138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9200C (zh) 2003-03-28 2004-03-26 喷墨打印机
CNU2004200064452U Expired - Lifetime CN2790758Y (zh) 2003-03-28 2004-03-26 喷墨打印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064452U Expired - Lifetime CN2790758Y (zh) 2003-03-28 2004-03-26 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31719B2 (zh)
EP (1) EP1464503B1 (zh)
JP (1) JP2004299098A (zh)
CN (2) CN1329200C (zh)
AT (1) ATE402822T1 (zh)
DE (1) DE602004015360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0563B2 (ja) * 2005-03-08 2012-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0708195B1 (ko) 2005-11-30 2007-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프린터의 기포제거장치
JP5448311B2 (ja) * 2007-07-20 2014-03-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79629B2 (ja) * 2008-03-31 2012-07-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印字ヘッドのパージ方法
JP5361285B2 (ja) * 2008-08-22 2013-1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548369B2 (en) * 2008-09-08 2013-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ducing driving noise
JP5522509B2 (ja) * 2009-09-04 2014-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914985B2 (ja) 2011-05-10 2016-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389386B2 (ja) * 2014-07-16 2018-09-12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23050428A (ja) * 2021-09-30 2023-04-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4605A (en) * 1992-09-21 1995-07-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utomatic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US6130684A (en) * 1998-12-09 2000-10-10 Xerox Corporation Maintenance station for an ink jet printhead with improved capping and wiping system
US6460967B1 (en) * 1998-03-24 2002-10-08 Konica Corporation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US6491368B1 (en) * 2001-12-03 2002-12-10 Xerox Corporation Priming system for multicolor ink jet print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2904A (ja) 1997-01-24 1998-08-04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033060A (en) * 1997-08-29 2000-03-07 Topaz Technologies, Inc. Multi-channel ink supply pump
JPH11188890A (ja) * 1997-10-20 1999-07-13 Canon Inc 液体補充方法及び該方法を用いた液体吐出記録装置
JP3459817B2 (ja) * 2000-02-24 2003-10-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609780B2 (en) * 2001-07-06 2003-08-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er having a mechanism for driving wiper and purge pump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4605A (en) * 1992-09-21 1995-07-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utomatic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US6460967B1 (en) * 1998-03-24 2002-10-08 Konica Corporation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US6130684A (en) * 1998-12-09 2000-10-10 Xerox Corporation Maintenance station for an ink jet printhead with improved capping and wiping system
US6491368B1 (en) * 2001-12-03 2002-12-10 Xerox Corporation Priming system for multicolor ink jet print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299098A (ja) 2004-10-28
US7131719B2 (en) 2006-11-07
EP1464503A3 (en) 2005-08-03
DE602004015360D1 (de) 2008-09-11
EP1464503B1 (en) 2008-07-30
EP1464503A2 (en) 2004-10-06
ATE402822T1 (de) 2008-08-15
CN1533896A (zh) 2004-10-06
CN2790758Y (zh) 2006-06-28
US20040227793A1 (en) 2004-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9200C (zh) 喷墨打印机
KR100953222B1 (ko) 액체 배출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5045062B (zh) 驱动***及图像形成装置
EP1674268A1 (en) Ink-jet printer comprising an endless belt for carrying a printing sheet
CN102285222A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59149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749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619080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206731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記録装置
US20050185042A1 (en) Multi-head gear pump and wet-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JP5509783B2 (ja) 流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及び流体噴射装置
JP57764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201977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method
US11858278B2 (en) Liquid supplying apparatus,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KR100561418B1 (ko) 다중헤드기어펌프 및 이를 채용한 습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368645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1337465B (zh) 可选择传输不同颜色墨水的打印墨水传输机构
JP2005186487A (ja) ポンプ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23316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928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5798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1013851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
JP5787222B2 (ja) 駆動装置、送液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3001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6281669A (ja) ロール紙装置、ロール紙ユニッ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