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6660A - 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6660A
CN1276660A CN 00117205 CN00117205A CN1276660A CN 1276660 A CN1276660 A CN 1276660A CN 00117205 CN00117205 CN 00117205 CN 00117205 A CN00117205 A CN 00117205A CN 1276660 A CN1276660 A CN 1276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ed
service
user
platform
tele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172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01172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76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276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6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及通信方法,该***由业务交换点和业务控制点形成一个移机不改号平台。当主叫或被叫是移机不改号用户时,主叫或被叫所在局将呼叫接续到该平台,由该平台对电话号码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在用户移机后仍可采用原电话号码而不造成信息的流失。

Description

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及通信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机后仍可以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及通信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迅速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日益重视,及时通信无中断信息通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电信行业的迅猛发展,因电话升位、扩容、移机等现象日益频繁,经常导致电话号码的改变;同时由于办公、住宅的搬迁,出会导致电话号码的改变。这直接产生的影响是:对用户而言,暂时性全中断信息通信,永久性部分中断信息通信,在经济、信息时代,带来的影响很大,对电信局而言,直接影响了来话接通率。
终身一个号码,正是用户(尤其商用型用户)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现有的老式移机不改号***占用局间中继多,引进进口设备做为交换平台价格昂贵,不能满足上述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简称“移机不改号***”)及通信方法,质量稳定、组网方式优化、造价低。让人们及时通信,无中断信息通信,同时让电信网络提高来话接通率。
本发明的方案包括实现上述目的通信***和方法。
所述通信***包括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其特征是:所述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构成移机不改号平台;所述业务交换点SSP作为***中的业务交换平台,基于LS-PS可编程交换机,用于完成呼叫控制功能CCF、业务交换功能SSF和呼叫控制接入功能CCAF,业务交换点SSP与业务平台之间的应用协议遵循中国智能网应用规程C-INAP协议;所述业务控制点SCP在整个移机不改号平台中起着管理、控制和处理移机不改号业务的作用,它完成业务管理功能SMF、业务控制功能SCF和业务数据功能SDF;所述业务管理功能SMF主要用于管理业务生成环境SCE、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业务加载,业务控制功能SCF主要负责业务逻辑的调用、业务交换点SSP的接入,业务数据功能SDF主要管理数据,包括移机后被保留的号码对应的物理号码、计费数据及业务状态;所述业务交换点SSP和业务控制点SCP通过局网或以太网连接,其接口将业务接入点SSP的协议为INAP的消息包括转换成协议为TCP/IP的消息包,转发给业务控制点SCP,另一方面,将业务控制点SCP发来的TCP/IP消息包转换成INAP消息包,转发给业务交换点SSP;整个平台和外部业务交换点的连接通过业务交换点SSP以7号信令方式接入。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利用上述通信***实现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处理呼叫的步骤包括下述步骤:当主叫发起呼叫时,主叫所在局判断主叫是否为移机不改号用户(称为NP用户)且要求去话时显示原来号码(称为去话NP业务);如果主叫是移机不改号用户且要求去话时显示原来号码;则在被叫号码上加上第一类接入码后送到移机不改号平台(NP平台);移机不改号平台收到此呼叫信息后即可知道需要向被叫显示主叫的原号码,此时移机不改号平台判断被叫是否也为移机不改号用户,如果是则将主叫号码改为原号码同时将被叫号码还原为物理号码后呼出,如果不是则将主叫号码改为原号码,同时将被叫号码还原为原号码后呼出;如果主叫不是移机不改号用户,或虽然是移机不改号用户但未要求去话时显示原来号码,则主叫发起呼叫后直接将呼叫接续至被叫所在局,该局可能是被叫的真实所在局,也可能是移机不改号用户的原所在局,这取决于被叫是否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如果经判断被叫不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则不需经移机不改号平台而直接将呼叫接续至被叫;如果经判断被叫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则由上述被叫所在局或其邻近的汇接局将被叫号码前加上第二类接入码后送到移机不改号平台,移机不改号平台收到此呼叫信息后找到被叫的物理号码,并按此物理号码将呼叫接续至被叫的移机后所在局,完成接续。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参照智能网的体系结构,采用业务交换点加业务控制点的方案,安全性、可靠性高,便于业务拓展,并能保持现有的电信结构相对稳定,成本低,费用合理。
图1是本发明通信***的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2是SMAP到SCP的三种接入方式示意图。
图3是SSP拓展示意图。
图4是SCP拓展示意图。
图5是NP业务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是NP用户作为被叫的一次呼叫示意图。
图7是NP用户作为主叫的一次呼叫示意图。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一)业务定义
当用户申请一个普通电话号码以后,可以在本地网内实现跨交换局移机,而不用更改电话号码,简称NP业务。它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好处是:1、NP业务的主要使用者为商业用户,NP业务的提供可提高电信运营商的服务质量;2、针对NP业务用户加收费用(如月租费)将为电信运营商带来收益;3、为电信的智能网业务打下基础。
(二)***(简称NP***)组网原则
在规划、建设NP***时,应考虑下列原则:1、NP***的安全性、可靠性要强,并留有足够的冗余度和容量的扩充性;使网络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减少过渡环节;2、NP***应便于业务拓展,可根据未来需要在NP平台上拓展相关新业务;3、NP***应使现有的电信结构保持相对稳定,NP业务的引入应尽量少影响或少升级改造网上的现有设备;4、如有需要,NP***应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地方的智能网实现互连,实现与其他业务管理控制点(SMCP)的对接;5、如有需要,NP***应逐步NP***的提供标准的INAP接口,以适应并促成本地网的智能网业务的化建设;6、NP***应组网费用应合理。
本发明的方案将能满足上述要求。
(三)本发明NP***(称为LS-NP***)体系结构
本发明LS-NP***参照智能网(IN)的体系结构,以利于电信网络的标准化。***采用业务交换点(SSP,Service Switching Platform)加业务控制点(SCP,Service Control Platform)方案。
本发明LS-NP***包含交换平台和业务平台,交换平台即业务交换点SSP在功能上类似于智能网的业务交换/呼叫控制功能SSF/CCF,并包括了智能网中的信令接入功能SAF;而业务平台即业务控制点SCP包括业务管理控制SMCP(Service Management&Control Point)和业务接入点SMAP(Service Management Acess Point),其中业务接入点SMAP在功能上对应智能网中的业务接入点SMAP,业务管理控制SMCP在功能上则对应智能网中的业务管理功能SMF、业务控制功能SCF和业务控制功能SCF和业务数据库功能SDF;同时业务交换点SSP和业务管理控制SMCP之间的接口协议则符合智能网的C-INAP协议。所以业务交换点加业务控制点SSP&SCP在结构和接口上都具备了智能网的特征,在能够满足NP业务的同时,也具备了向智能网平滑过渡的能力。其***的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本LS-NP***中业务交换点SSP的特点:业务交换点SSP作为LS-NP***中的业务交换平台,基于LS-PS可编程交换机,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功能CCF、业务交换功能SSF和呼叫控制接入功能CCAF,业务交换点SSP与业务平台之间的应用协议遵循中国智能网应用规程C-INAP协议。业务交换点SSP具有较强的网络适应能力和***处理能力。业务交换点SSP可提供中国1号信令和14位/24位兼容的7号信令,电话应用部分(TUP)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应用部分(ISUP)能与各种制式的交换设备配合工作。业务交换点SSP配置灵活,采用模块选加方式平滑扩容,在每一模块可按需灵活配置中继资源、主控资源、用户电路资源及语音等专用资源。业务交换点SSP采用分级分散控制结构,模块间采用全分散控制结构,其单模块容量可由30路中继(30DT)扩展至56*30DT,语音时隙可由32路扩展到512路。自带报报音***和语音邮箱。本***的业务交换点SSP(称为LS-SSP)具有合群接入分群统计功能,提供全中文人机界面,可完成话务统计、实时监视、数据管理、维护操作等功能,故障诊断与报警***可跟踪监视***故障,并及进解决故障。
本LS-NP***中业务控制点SCP的特点:业务控制点SCP在整个NP平台中起着管理、控制和处理NP业务的作用,也可以处理其它智能业务,它完成业务管理功能(SMF)、业务控制功能(SCF)各业务数据功能(SDF),业务控制点SCP主要包括以上三部分功能软件。业务管理功能(SMF)主要用于管理业务生成环境SCE及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业务加载等,业务管理功能SCF主要负责业务逻辑的调用、业务交换点SSP的接入等,业务数据功能SDF主要管理数据,如NP号码(移机后所保留的原号码)对应的物理号码、计费数据、业务状态等。
在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结构中的业务控制点SCP和业务交换点SSP一般建在同一个机房,通过局域网连接以保证通过通讯带宽,通讯协议为TCP/IP,应用协议为C-INAP;和外部业务交换点SSP的连接通过内部业务交换点SSP以7号信令方式接入。
业务生成环境SCE提供给电信营运者生成所需要的业务的能力,它提供图形化的人机界面和符合ITU-T的独立构件SIB,如用户作用、连接、申请计费等给营运者编辑业务逻辑流程和业务相关数据,如语音数据、***长度等,并提供业务仿真功能,可以模拟执行生成的业务,以保证业务上网运行的可靠性。业务生成环境SCE将生成的业务逻辑以数据文件等方式加载到业务控制点SCP上,由业务控制点SCP上的业务管理功能SMF负责业务的管理,包括业务建立、提供、运行、撤消和关闭。建议业务控制点SCP和业务生成环境SCE建在同一个机房,通过局域网连接,也可以不在一起通过广域网连接(如果只上NP业务,可以不必配置SCE,使用LS-NP提供的NP业务软件便可)。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提供和业务用户的接口以完成业务管理控制点SMCP对NP业务用户的管理,它通放在营业厅直接受理用户的NP业务或其它业务申请,完成用户的登记、数据修改查询和用户删除等功能。由于地理分散的原因,在平台中可有多个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
LS-NP网络连接:
1)业务交换点SSP到业务控制点SCP:在LS-SSP&SCP的体系结构中,业务交换点SSP与业务控制点SCP通过以太网互连,采用TCP/IP协议,其物理接口采用LS-PS可编程交换机的内置网络接口(10M/100M可选),一方面,将业务交换点SSP的INAP消息包括转换成TCP/IP消息包,转发给业务控制点SCP;另一方面,将业务控制点SCP发来的TCP/IP消息包转换成INAP消息包,转发给业务交换点SSP。
2)业务控制点SCP到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本LS-NP***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以支持多个管理接入点SMAP对业务控制点SCP的登录。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是业务控制点SCP的一个用户接入的接口,可以承担一切业务控制点SCP操作输入的任务,可通过Client/Server模式访问业务控制点SCP上的主数据库,业务控制点SCP通过严格的权限控制来限制用户在接入端的使用。
如图2所示,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到业务控制点SCP有如下几种接入方式:1、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与业务控制点SCP相距较近时,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通过以太网,采用TCP/IP协议接入到业务控制点SCP,此时为局域网连接;2、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与业务控制点SCP相距较远时,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通过路由器和中继接点DTU,利用数据专线DDN专线以异步方式接入到业务控制点SCP;3、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与业务控制点SCP相距较远时,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利用电话线接入到业务控制点SCP,此时为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连接。
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体系结构的拓展: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的体系结构是智能网组网中的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和SMP等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简单、实效的组网结构,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体系结构的提出,是考虑到有些电信局,一方面迫切需要引进NP等智能业务,以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因为某些原因,不能一步到位或目前暂时不需要组建智能网。采用业务接入点SSP加业务控制点SCP的组网方案,既可以在本地网中实现智能业务(包括NP业务),又由于它可提供标准、开放的接口,因此也可以满足将来网络升级的需要。其拓展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1)拓展业务交换点SSP:当网络中有多个业务交换点SSP之后,可以考虑向智能网体系过渡。业务交换点SSP与业务控制点SCP之间通过标准七号信令交互INAP操作,此时的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相当于智能网中的业务管理控制点SMCP,完成业务控制功能。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
2)拓展业务控制点SCP:当NP业务急剧增加,超出了业务控制点SCP的处理能力,或者由于网络体系结构向智能网过渡以后,需要在电信网上增加智能业务时,可以另建一套业务控制点SCP实现分担处理。由此可见,在网路中初始引入时,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表现为一套业务平台,以此汇结并处理NP业务,随着网路中业务交换点SSP的增多,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此时便侧重完成业务控制点SCP功能,并完全按标准的INAP规程与业务交换点SSP进行交互,同时其原有的业务交换点SSP功能仍继续发挥作用;而如果把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连接到更高一级别的业务控制点SCP上,使网络实现到智能网的升级,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无须做任何改动,就可以作为业务交换点SSP使用,同时升级时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保护了电信部门的投资。
本发明NP业务的基本功能和性能:当端局判断一呼叫为NP呼叫时,通过汇接局上报到业务交换点SSP,业务交换点SSP根据接入码判断该呼叫属于智能业务时,向业务控制点SCP发送请求,业务控制点SCP查找相应业务逻辑,并按照该业务逻辑控制业务交换点SSP的呼叫流程,期间所需数据由业务控制点SCP中的业务数据库功能SDF模块实时提供。NP业务的用户数据和业务数据存贮在业务控制点SCP中,通过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方便地维护。NP业务的呼叫记录可存贮在业务控制点SCP中,由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进行统计和管理。
本发明NP业务处理流程简述如下:当主叫发起呼叫时,主叫所在局判断主叫是否为移机不改号用户(称为NP用户)且要求去话时显示原来号码(称为去话NP业务);如果主叫是移机不改号用户且要求去话时显示原来号码;则在被叫号码上加上第一类接入码后送到移机不改号平台(NP平台);移机不改号平台收到此呼叫信息后即可知道需要向被叫显示主叫的原号码,此时移机不改号平台判断被叫是否也为移机不改号用户,如果是则将主叫号码改为原号码同时将被叫号码还原为物理号码后呼出,如果不是则将主叫号码改为原号码,同时将被叫号码还原为原号码后呼出;如果主叫不是移机不改号用户,或虽然是移机不改号用户但未要求去话时显示原来号码,则主叫发起呼叫后直接将呼叫接续至被叫所在局,该局可能是被叫的真实所在局,也可能是移机不改号用户的原所在局,这取决于被叫是否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如果经判断被叫不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则不需经移机不改号平台而直接将呼叫接续至被叫;如果经判断被叫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则由上述被叫所在局或其邻近的汇接局将被叫号码前加上第二类接入码后送到移机不改号平台,移机不改号平台收到此呼叫信息后找到被叫的物理号码,并按此物理号码将呼叫接续至被叫的移机后所在局,完成接续。
下面用具体实例对呼叫流程进行说明。为便于描述,先作如下一些假设:来话NP业务汇接局到NP平台的接入码为400,去话NP业务汇接到NP平台的接入码为500。B用户原来在LS11局,其号码是666666,改到LS22局后,其新号码是8888888,但申请来话NP业务后对外仍使用666666。
1)NP用户作为被叫时,采用前转方式,流程如下:
(1)网内任一用户如LS21中的一用户A拨6666666呼叫B用户,经LS21→MS1→LS11呼叫至B用户原来在的局LS11;
(2)LS11局经号码分析后知道被叫为NP用户时,将接入码400加在被叫号码前得到4006401249号码,以此做为NP被叫号码以MS1汇接至NP平台;
(3)NP平台由NP号码分析得到NP用户在LS22局的物理号码为8888888,将它作为被叫号码接续至LS22局,完成呼叫。
2)NP用户作为被叫时,也可以采用回拆方式,流程如下:
(1)网内任一用户如LS21中的一用户A拨6666666呼叫B用户,经LS21→MS1→LS11呼叫至B用户原在的局LS11;
(2)LS11局经号码分析后判断被叫为NP用户或空错时(在该局找不到此号码即有可能为空号,也有可能为NP号码),向MS1局发空号信息UNN,并释放LS11到MS1之间的话路,MS1汇接局收到空号UNN后,将接入码400加在被叫号前得到4006401249号码,作为被叫号码;
(3)接至NP平台,由NP平台判断是NP用户还是真正的空号;NP平台由NP号码分析得到NP用户在LS2局物理号码为8888888,将该物理号码作为被叫号码呼叫至LS22局,完成接续。
3)NP业务用户作为作主叫时的流程:用户B发起任意呼叫时,由用户B所在的LS22局判断出该主叫为NP用户并申请了去话NP业务,而且呼出码不是110、119等必须显示主叫物理号码的业务时,将其被叫号码加上一接入字冠500后送到NP平台,NP平台收到这次呼叫后,将主叫号码替换成NP号码,然后将此呼叫的被叫号码还原成用户所拨的被叫号码呼出,完成该次呼叫。考虑到存在NP用户呼叫NP用户的可能,为避免两次上到NP平台,业务控制点SCP在查询并替换主叫号码的同时,也查询被叫号码,如被叫为NP号码,则替换为其物理号码后呼出,这样到被叫局时就可以直接完成呼叫而不必再上到NP平台。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已在实验中获得成功。

Claims (7)

1、一种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包括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其特征是:所述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构成移机不改号平台;所述业务交换点(SSP)作为***中的业务交换平台,基于LS-PS可编程交换机,用于完成呼叫控制功能(CCF)、业务交换功能(SSF)和呼叫控制接入功能(CCAF),业务交换点(SSP)与业务平台之间的应用协议遵循中国智能网应用规程(C-INAP)协议;所述业务控制点(SCP)在整个移机不改号平台中起着管理、控制和处理移机不改号业务的作用,它完成业务管理功能(SMF)、业务控制功能(SCF)和业务数据功能(SDF);所述业务管理功能(SMF)主要用于管理业务生成环境(SCE)、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业务加载,业务控制功能(SCF)主要负责业务逻辑的调用、业务交换点(SSP)的接入,业务数据功能(SDF)主要管理数据,包括移机后被保留的号码对应的物理号码、计费数据及业务状态;所述业务交换点(SSP)和业务控制点(SCP)通过局网或以太网连接,其接口将业务接入点(SSP)的协议为INAP的消息包括转换成协议为TCP/IP的消息包,转发给业务控制点(SCP),另一方面,将业务控制点(SCP)发来的TCP/IP消息包转换成INAP消息包,转发给业务交换点(SSP);整个平台和外部业务交换点的连接通过业务交换点(SSP)以7号信令方式接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其特征是:所述业务生成环境(SCE)用于提供给电信营运者生成所需要的业务的能力,它提供图形化的人机界面和符合国际标准ITU-T的独立业务组件(SIB),包括用户作用、连接、申请计费、给营运者编辑业务逻辑流程和业务相关数据,并提供业务仿真功能,可以模拟执行生成的业务,以保证业务上网运行的可靠性;业务生成环境(SCE)将生成的业务逻辑以数据文件等方式加载到业务控制点(SCP)上,由业务控制点(SCP)上的业务管理功能(SMF)负责业务的管理,包括业务建立、提供、运行、撤消和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其特征是:所述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提供和业务用户的接口以完成业务管理控制点(SMCP)对移机不改号业务用户的管理,它直接受理用户的NP或其它业务申请,完成用户的登记、数据修改查询和用户删除等功能,在一个移机不改号平台中可有多个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到业务控制点(SCP)的接入方式可以采用以太网接入,或通过路由器(DTU)利用数据专线(DDN)接入,或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利用电话线接入。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实现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处理呼叫的步骤包括下述步骤:
当主叫发起呼叫时,主叫所在局判断主叫是否为移机不改号用户(称为NP用户)且要求去话时显示原来号码(称为去话NP业务);
如果主叫是移机不改号用户且要求去话时显示原来号码;则在被叫号码上加上第一类接入码后送到移机不改号平台(NP平台);移机不改号平台收到此呼叫信息后即可知道需要向被叫显示主叫的原号码,此时移机不改号平台判断被叫是否也为移机不改号用户,如果是则将主叫号码改为原号码同时将被叫号码还原为物理号码后呼出,如果不是则将主叫号码改为原号码,同时将被叫号码还原为原号码后呼出;
如果主叫不是移机不改号用户,或虽然是移机不改号用户但未要求去话时显示原来号码,则主叫发起呼叫后直接将呼叫接续至被叫所在局,该局可能是被叫的真实所在局,也可能是移机不改号用户的原所在局,这取决于被叫是否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如果经判断被叫不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则不需经移机不改号平台而直接将呼叫接续至被叫;如果经判断被叫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则由上述被叫所在局或其邻近的汇接局将被叫号码前加上第二类接入码后送到移机不改号平台,移机不改号平台收到此呼叫信息后找到被叫的物理号码,并按此物理号码将呼叫接续至被叫的移机后所在局,完成接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主叫局还判断所呼被叫是否强制要求显示主叫的真实物理号码,如有强制要求,则不经移机不改号平台(NP平台)而直接呼出,如无强制要求,方可把主叫号码改为原号码呼出。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当判断出主叫不是移机不改号用户而被叫有可能是移机不改号用户时,采用前转方式进行处理,即当呼叫接续至被叫原来所在局时,由该局判断被叫是否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如果被叫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则将第二类接入码加在被叫号码前并汇接到移机不改号平台,移机不改号平台收到此呼叫信息后找到被叫的物理号码,并按此物理号码将呼叫接续至被叫的移机后所在局,完成接续;如果被叫不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则直接向被叫发出呼叫。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当判断出主叫不是移机不改号用户而被叫有可能是移机不改号用户时,采用回拆方式进行处理,即当呼叫接续至被叫原来所在局时,由该局判断在本局是否存在该被叫号码,如果该局存在该号码,则直接完成呼叫,如果该局不存在该号码,则有可能是空号或错号,也有可能被叫是移机不改号用户;该局并不对此做出判断而是向其邻近的汇接局发出空号信息(UNN),并释放从该局到该汇接局间的话路;该汇接局接到空号信息(UNN)后,在被叫号码前面加上第二类接入码,送到移机不改号平台;移机不改号平台收到此呼叫信息后判断是移机不改号用户还是真正的空号,如果是移机不改号用户,则找到被叫的物理号码,并按此物理号码将呼叫接续至被叫的移机后所在局,完成接续;如果被叫是空号,则提示后挂断或直接挂断。
CN 00117205 2000-06-26 2000-06-26 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及通信方法 Pending CN1276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17205 CN1276660A (zh) 2000-06-26 2000-06-26 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及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17205 CN1276660A (zh) 2000-06-26 2000-06-26 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及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6660A true CN1276660A (zh) 2000-12-13

Family

ID=4586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17205 Pending CN1276660A (zh) 2000-06-26 2000-06-26 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76660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15551A1 (fr) * 2004-08-11 2006-02-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e de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et procede d'obtention de service mixte
WO2006102834A1 (fr) * 2005-04-01 2006-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de connexion d’appel
CN100407723C (zh) * 2003-10-15 2008-07-30 上海粱江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在七号信令链路功能层对信令数据的识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0417272C (zh) * 2002-04-18 2008-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间的号码可携带方法
CN100418339C (zh) * 2003-10-08 2008-09-10 上海粱江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控制与选路的七号信令消息识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0490544C (zh) * 2004-04-29 2009-05-20 上海粱江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号码可携带业务的***及方法
CN1980303B (zh) * 2005-12-08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化电话网络区间计费的方法
CN101483843B (zh) * 2008-01-08 2011-04-13 ***通信集团公司 移动终端换号处理方法、装置及***
CN101159972B (zh) * 2007-09-12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以及业务控制点
CN106851027A (zh) * 2015-12-04 2017-06-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电话号码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9995949A (zh) * 2017-12-29 2019-07-09 ***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改号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7272C (zh) * 2002-04-18 2008-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间的号码可携带方法
CN100418339C (zh) * 2003-10-08 2008-09-10 上海粱江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控制与选路的七号信令消息识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0407723C (zh) * 2003-10-15 2008-07-30 上海粱江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在七号信令链路功能层对信令数据的识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0490544C (zh) * 2004-04-29 2009-05-20 上海粱江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号码可携带业务的***及方法
US7787608B2 (en) 2004-08-11 2010-08-31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mixed services and method thereof
WO2006015551A1 (fr) * 2004-08-11 2006-02-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e de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et procede d'obtention de service mixte
WO2006102834A1 (fr) * 2005-04-01 2006-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de connexion d’appel
CN1980303B (zh) * 2005-12-08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化电话网络区间计费的方法
CN101159972B (zh) * 2007-09-12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以及业务控制点
CN101483843B (zh) * 2008-01-08 2011-04-13 ***通信集团公司 移动终端换号处理方法、装置及***
CN106851027A (zh) * 2015-12-04 2017-06-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电话号码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6851027B (zh) * 2015-12-04 2019-09-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电话号码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9995949A (zh) * 2017-12-29 2019-07-09 ***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改号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2061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elephony-based services
US5917899A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a plurality of virtual networks
US6741610B1 (en) Universal protocol conversion
US6967972B1 (en) Universal protocol conversion
US5691973A (en) Modular application softwar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exchanges for providing all end user services traffic handling and charging requirements of an application type
US587812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emote communications access to multiple locations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22093A (zh) 具有多动态内部交换的通信方法和网络
CN1276660A (zh) 允许移机后不改变原电话号码的通信***及通信方法
CN100508525C (zh) 通信业务处理***及通信业务处理方法
US671125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intermediary servi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EP0830039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intelligent network
US6751308B1 (en) Signaling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 for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Schlanger An overview of signaling system no. 7
US6081520A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involving remo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a corporate network
CN1314753A (zh) 消除重复计费错误的智能网通信***
US6084875A (en) Routing of internet traffic and related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services
Wyatt et al. The evolution of global intelligent network architecture
Martikainen et al. Tutorial on intelligent networks
US200402132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communications in an ATM/circuit-switch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Saeidi et al.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s in migration from PSTN toward NGN
US7123708B1 (en) Neutral tandem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providing transiting, terminating, and advanced traffic routing services to public and private carrier networks
CN100346621C (zh) 一种管理和应用呼叫实例的方法
CN1564609A (zh) 归属区位置寄存器***
Turner Relating services and features in the intelligent network
Hansson Evolution of intelligent network concep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