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6842A - 垫座型长辊隙压机用传送带 - Google Patents

垫座型长辊隙压机用传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6842A
CN1236842A CN99105239A CN99105239A CN1236842A CN 1236842 A CN1236842 A CN 1236842A CN 99105239 A CN99105239 A CN 99105239A CN 99105239 A CN99105239 A CN 99105239A CN 1236842 A CN1236842 A CN 1236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ll gap
conveyer belt
long rol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5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弗朗西斯·L·达文波特
威廉姆·H·杜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36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68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3/00Press section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3/02Wet presses
    • D21F3/0209Wet presses with extended press nip
    • D21F3/0218Shoe presses
    • D21F3/0227Belts or sleeve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12Drying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083Multi-layer felt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造纸机上辊隙压机用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具有无端的基体支承底层,与无端的基体支承底层两面中至少一面接合的人造纤维毛毡,以及完全浸渍包括无端的基体支承底层及人造纤维毛毡在内的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聚合物树脂材料。在长辊隙压机传送带的每一面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上堆积预定厚度的聚合物树脂材料表层,一旦聚合物树脂固化后至少内表面磨光至希望的光滑度,在磨光表面上不暴露任何纤维。

Description

垫座型长辊隙压机用传送带
本发明涉及对材料坯料脱水的机械,更具体说,涉及在造纸机上由准备制造纸产品的纤维素的纤维坯料脱水的机械。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为设计用于造纸机上长辊隙压机的不渗透传送带。
在造纸过程中,在成型编织带上沉积纤维素纤维浆料而在其上形成纤维状的坯料,在此过程中大量的水由浆料排出,此后新成型的纤维坯料进入压榨部分。压榨部分包括一组压辊隙,在其中纤维坯料受到压力,以排出所含水分。纤维坯料最后进入烘干部分,它包括烘干鼓筒,纤维坯料被导引绕在其上。加热的烘干鼓筒通过蒸发将纤维坯料的水分降低至希望的水平,制成纸张。
升高的能量费用使得强烈希望在纤维坯料进入烘干部分之前排除掉尽可能多的水分。鼓筒经常由内部用蒸汽加热,特别是需要由纤维坯料排除掉大量水分时,相关费用可以大大降低。
传统上压榨部分包括由相邻圆压辊对形成的一系列辊隙。近年来发现使用长辊隙压机辊隙比使用相邻压辊对形成的辊隙更优越。这是因为纤维素纤维坯料在辊隙中经受压力的时间越长,那里排除的水分越多,因此,留存在纤维坯料中待烘干部分通过蒸发排除的水分越少。
本发明涉及垫座型长辊隙压机,在此种长辊隙压机中长辊隙是在圆柱形压辊与弧形压力垫座之间形成的,后者具有与圆压辊曲率半径相近的凹表面。当圆压辊与垫座彼此接近时,它们在机器方向上形成的辊隙比两个压辊之间的辊隙长5~10倍。这样就增加了被称为长辊隙中纤维坯料施压的闭合时间。这种新的长辊隙工艺的结果与造纸机普通辊隙获得的结果比较,大大增加了长辊隙内纤维坯料的脱水。
垫座型长辊隙压机要求专门的传送带,例如美国专利No.5,238,537所示。这种传送带必须具有平滑不透水的表面,依靠或滑动在固定垫座上一层润滑油膜上。传送带从与压机编织带大致相同的速度通过辊隙,因此使压机编织带遭受传送带表面的磨损量最小。
美国专利No.5,238,537所示的传送带是用编织基体编织带浸渍合成聚合物树脂制成,并具有无端环的形状。最好,至少在传送带的内表面树脂形成某预定厚度的涂层,从而可以防止编织基体编织带的纱与长辊隙压机的弧形压力垫座元件直接接触。特别是该涂层必须具有平滑的不透水表面,以便在润滑的垫座上灵活地滑动和防止任何润滑油渗透传送带结构去污染压机编织带和纤维坯料。
美国专利No.5,238,537所示传送带的基体编织带可由单丝纱编织成单层或多层织物,并且编织为足够开放的,以便使浸渍材料能完全浸渍入织物,这样就消除了在最终传送带上形成任何空穴的可能性。这种空穴可使传送带与垫座之间使用的润滑剂通过传送带去污染压机编织带和纤维坯料。
当浸渍材料固化为固态后,它借助于机械结合力结合在基体编织带上,在其内固化的浸渍材料围绕着基体编织带的纱。
根据不同的需要,经常要求控制浸渍材料渗透入基体编织带的深度。这种要求或者是因为仅有基体编织带一面涂覆,或者是因为每面要在单独的工序中涂覆。
因此,为此目的不得不在基体编织带内加入填料或填充纱。使用它们仅获得部分成功,尽管加入填料或填充纱,浸渍材料通过基体编织带的某些渗漏总是以不均匀形式产生,这里编织带仅在一面有涂层,这就引起至少是美学上的问题,例如在基体编织带未涂覆一面由于浸渍材料不均匀的渗透最后呈现斑疤和不平坦。
由于固化的浸渍材料借助于机械结合力初步接合在基体编织带上,浸渍材料必须渗透足够的深度以保证它与基体编织带某种程度的结合,而不容易分层。当基体编织带的两面须在单独的工序中涂覆时,其每面的浸渍材料必须结合得足够牢固以防止分层。为了保证这样的结果,在准备涂覆的第一面上的浸渍材料应该均匀渗透一定深度,使其与基体编织带机械结合,并保留足够的未浸渍结构,以便使浸渍材料能涂覆到另一面与其机械结合。如果浸渍材料由第一面渗透过深,则涂覆到另一面的浸渍材料可能相互结合位置过少和最终分层。
建议克服这种困难的方法之一是首先用浸渍材料涂覆基体编织带的一面,并使该涂层至少部分固化。然后在基体编织带翻转后(内面向外转),在另一面涂覆粘合涂层(tie coating),随后涂覆浸渍材料涂层。粘合涂层提供基体编织带两面上涂层之间补充的化学结合。然而,使用粘合涂层增加了额外的工序,并且难以控制。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长辊隙压机用传送带,其基体编织带的两面均涂覆浸渍材料,渗入基体编织带的数量足够保证涂层不致于从任何一面脱层下来。
按照本发明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包括基体支承底层,它制成无端环形状和具有外面和内面。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接合在基体支承底层的内面或外面,并至少部分延伸穿透该底层,以及第二层人造纤维毛毡可以接合在该基体支承底层的另一面,如果这样做,同样也至少部分延伸穿透该底层。该基体支承底层与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可能还有第二层人造纤维毛毡一起组成了纤维/基体复合结构。
用第一层聚合物树脂材料浸渍该纤维/基体复合结构至从基体支承底层的内面至其中有均匀的深度,并通过任何人造纤维毛毡在其内面上形成一层。第一层聚合物树脂材料具有磨光、抛光或擦光的表面,因而在磨光、抛光或擦光时没有人造纤维毛毡暴露在磨光、抛光或擦光表面上。
用第二层聚合物树脂材料浸渍该纤维/基体复合结构至从基体支承底层的外面起至第一层聚合物树脂材料,并且通过任何人造纤维毛毡在基体支承底层的外面形成一层。第二层聚合物树脂材料也可以具有磨光、抛光或擦光的表面,因而在磨光、抛光或擦光时没有人造纤维毛毡暴露在磨光、抛光或擦光表面上。本发明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是不透油和水的。
基体支承底层可以是任何一种作为造纸机布料用基体结构,例如编织的、非编织的、粘接的或编结的编织带、聚合物树脂材料挤压板材、挤压坯料状织物或螺旋接合织物。该基体支承底层也可由上述一种材料的条材螺旋编织许多匝组合而成,每一匝与相邻匝用连续缝接合,因此基体支承底层在纵向上为无端环形。
基体支承底层也可以是由两层或更多基层组成的层状结构,每层可以是上述结构中的一种。由于基体支承底层是层状的,基体层的一个元件可以是机上可缝合的织物,因此在造纸机上安装时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可以缝合制成无端环形式。
将人造纤维毛毡接合到基体支承底层上,例如,用针织法或液压缠结法。人造纤维毛毡接合到基体支承底层两面的至少一面,延伸至少部分穿透。进行接合的方式是在准备接合人造纤维毛毡基体支承底层的一面或两面保留一层人造纤维毛毡。
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内面涂覆聚合物树脂材料,并使其浸渍纤维/基体复合结构至基本均匀的深度。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表面上堆积一层聚合物树脂材料,以保证它被聚合物树脂材料完全包覆。固化后,部分聚合物树脂材料用磨光和/或抛光法清除,以达到希望的光滑度,并不暴露任何纤维/基体复合结构。
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外面用同种或不同类型聚合物树脂材料涂覆。聚合物树脂材料可用于浸渍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剩余部分。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表面上还堆积一层聚合物树脂材料以保证它被聚合物树脂材料完全包覆。固化后,部分聚合物树脂材料用磨光和/或抛光法清除,以达到希望的光滑度,并不暴露任何纤维/基体复合结构。
这种带有均匀的纤维增强聚合物树脂基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对脱水的纸坯料提供了辊隙中均匀的压力脉冲,并具有比现在使用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更长的寿命期。在这方面它提供了解决现有技术长辊隙压机和传送带某些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较详细地加以说明,附图中:
图1为长辊隙压机的侧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传送带的透视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传送带的透视图;
图4为又一实施例传送带的透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长辊隙压机传送带的横剖面图,以及
图6为第二实施例按机器方向所取长辊隙压机传送带的横剖面图。
在图1所示最佳实施例中,一种型号的长辊隙压机用于在造纸机上将纤维坯料加工为纸产品时脱水用。压机辊隙10是由光滑的圆压辊12和弧形的压力垫座14限定的。垫座14具有与圆压辊12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径。圆压辊12与弧形压力垫座14之间的距离可借助连接在弧形压力垫座14上的液压装置来调节。光滑圆压辊12可以是受控的凸面辊,以便与弧形的压力垫座14匹配以获得平面交叉的机器辊隙型面。圆压辊12可以不是光滑的,而是开槽,钻出盲孔或用类似方法制出孔道。
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6通过辊隙10以闭环形式延伸,将圆压辊12与弧形压力垫座14隔离开。压机编织带18和纤维素纤维坯料20一起通过辊隙10被送入纸张通道,如图1箭头所示。纤维素纤维坯料20被压机编织带18支承并在辊隙10内与光滑圆压辊12直接接触。纤维素纤维坯料20和压机编织带18按箭头所示通过辊隙10。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6也通过压机辊隙10运动,如箭头所示,即图1所示反时针方向,以防止压机编织带18对着弧形压力垫座上直接滑动,而要在其上一层润滑油膜上滑动。所以,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6必须不透油,这样才可使压机编织带18和纤维素纤维坯料20不被油沾污。
由于圆压辊12用开槽、钻盲孔或类似方法制出孔道,要求有第二条压机编织带将纤维素纤维坯料20夹在该带与压机编织带18之间,以防止纤维素纤维坯料20与圆压辊12直接接触。
本发明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也适用于不同于图1所示形状的长辊隙压机,这种长辊隙压机的传送带具有在循环路径中运动的长环,绕着内部支承辊并被内部支承辊从内部支承着。此外,应该了解,两条压机编织带分别位于纤维素纤维坯料20的每一面,可用于这种形状或其他形状的长辊隙压机上。
图2示出了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6的透视图。该传送带16具有内表面28和外表面30。内表面28为磨光、抛光或擦光的,以提供所需的表面性能。外表面30由于同样原因可为磨光、抛光或擦光的。
图3为另一实施例传送带32的透视图。传送带32具有内表面34和外表面36。外表面36具有一组槽38,例如在围绕传送带32的纵向上,用以暂时贮存在压机辊隙10中由纤维素纤维坯料20压出的水。
代替方案是传送带的外表面也可制出按希望的几何图案排列的一组盲孔,用以暂时贮存水。图4为这种代替的实施例传送带40的透视图。传送带40具有内表面42和外表面44,外表面44具有一组盲孔,所谓盲孔是因为它们没有完全贯穿传送带40。
本发明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包括3个基本元件:基体支承底层;与基体支承底层连接的毛毡纤维,该基体支承底层与毛毡纤维组成纤维/毛毡复合结构;以及涂覆在纤维/毛毡复合结构上的聚合物树脂。
基体支承底层可以是编织的、非编织的、粘接的或用造纸机布料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纱的编结结构,例如单丝、绞合单丝和/或由聚合物树脂材料挤压出的多丝纱。为此目的使用的树脂系列可以是聚酰胺、聚酯、聚氨基甲酸酯、聚亚酰胺和聚烯烃树脂。
基体支承底层也可以由上述各种聚合物树脂材料挤压为板材或薄膜,它们可以随后制出孔道。代替的方案是基体支承底层可由坯料状织物组成,例如Johnson的美国专利No.427,734所示的那种。该专利结合作为本申请的参考。基体支承底层也可以是许多美国专利所示的改型螺旋连接传送带,例如Gauthier的专利No.4,567,077所示,该专利结合作为本申请的参考。
此外,这种基体支承底层可以按照Rexfelt等人的美国专利No.5,360,656所示方法用编织、非编织、粘接、编结、挤压或坯料状材料条材螺旋绕制而成。该专利结合作为本申请的参考。基体支承底层按此可以包括螺旋绕制条材,其每一螺旋匝与下一匝用连续缝连接,使基体支承底层在纵向上成为无端的。
最后,基体支承底层可以是层状结构,它由两层或多层组成,其每一层可以是上述类型的结构。
一旦基体支承结构制成和具有无端环的形状,其两面中至少有一面要接合毛毡纤维。一般是将毛毡纤维用针织法(纤维固定)接合到基体支承底层上。也可用其他方法代替,例如热熔合、液压缠结,熔化纤维或可熔纤维层可用于接合毛毡纤维。热熔合时将标准毛毡纤维材料放置到基体支承底层上和暴露在加热至其熔点以上温度使其接合。采用熔化纤维法时,将熔点较低的纤维与标准毛毡纤维材料混合或掺合,将混合或掺合制成的毛毡放置到基体支承底层上和暴露在加热至高于较低熔点的纤维的熔点,但低于标准毛毡纤维材料熔点的温度使接合在其上。采用可熔纤维层技术时,将熔点较低的纤维的毛毡夹放在标准毛毡纤维材料之间。全部放置在基体支承底层上并用针织法及加热至高于熔点较低的纤维的熔点,但低于标准毛毡纤维材料熔点温度暴露使其接合。毛毡可由1至80登尼尔(denier)的纤维组成。
然后将聚合物树脂***如聚氨基甲酸酯涂覆到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表面上和使其由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表面渗透相当均匀的深度。该相当均匀的深度可至结构内的任何点,包括完全穿透该结构,以及完全穿透连接在基体支承底层另一面上的任何毛毡纤维。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基体支承底层和全部毛毡纤维完全被聚合物树脂材料包裹。在任何情况下连接在基体支承底层上的毛毡纤维可使树脂渗入纤维/基体复合材料的深度较精确地控制,并保证该深度基本上均匀。毛毡纤维的尺寸、重量和密度有助于控制树脂的渗透。基体底层的另一面也可以单独涂覆。在任一种情况下树脂材料涂覆纤维/基体复合结构上的厚度应保证磨光和/或抛光树脂涂层的表面时没有纤维/基体复合结构部分暴露。该聚合物树脂材料可以是聚氨基甲酸酯,如果如此,最好使用100%固体组分,以避免聚合物树脂材料随后进行固化工序时产生气泡。
聚合物树脂***可使用任何一种通用的技术涂覆,其中一种为多薄道次技术(MTP),一个横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全宽延伸的涂层棒用于一次横跨全宽涂覆均匀的厚层聚合物树脂材料。随后涂覆的树脂层用于堆积适当的厚度。根据要求,随后的树脂层可以是不同种类或硬度的。
另一种已知的技术为单螺旋道次技术(SPS),在无端的纤维/基体复合结构上涂覆一窄条连续的螺旋形树脂。也可在该结构的一面或两面涂覆随后的树脂层以堆积希望的涂层厚度。
一种粉末涂层技术,其中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上涂覆均匀的聚合物树脂材料粉末层和随后用加热装置如红外加热装置熔化,可作为上述MTP和SPS技术的代替方案。
上述涂层技术也可相互组合使用。
一旦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两面涂覆了希望量的树脂涂层和树脂固化后,树脂表面可以是用磨料磨光、抛光或擦光的,以满足长辊隙压机传送带最终使用中所需的表面光滑度,并不暴露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任何纤维或纱。
图5示出了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10的第一实施例的横剖面图。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10包括基体支承底层112,它是由经纱114和纬纱116编织的双重花样。设想的基体支承底层112为无端形式,它具有内面118和外面120。
在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10的第一实施例中,人造纤维毛毡122接合到基体支承底层112的内面118和人造纤维毛毡124接合到基体支承底层112的外面120,各延伸至少部分穿透。基体支承底层112以及人造纤维毛毡122,124一起组成了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26。然而应该了解,无论人造纤维毛毡122或人造纤维毛毡124可以单独接合。
然后将聚合物树脂材料128涂覆到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26的外面120并在其中渗透至均匀的深度。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26外面120的人造纤维毛毡124上面堆积一层聚合物树脂材料128。聚合物树脂材料128固化后,表层130可以磨光、抛光或擦光以保证它具有希望的表面特性以及使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10为带有均匀厚度的整体。表层130的磨光、抛光或擦光不会使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26的任何纤维或纱暴露在表层130的表面132上,因此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10在人造纤维毛毡124上面具有希望厚度的聚合物树脂材料128表层130。可能在图3所示纵向上有一组槽,或者按图4所示具有一组盲孔,或者具有其他表面形状,它们是随后在表层130上用切割、开槽、雕刻、钻孔或其它类似方法制成,以提供暂时贮存由压机辊隙中纤维坯料和压机编织带压出的水的容积,同时也不使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任何纤维和纱暴露在表层130的表面132上,这样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10具有包覆全部人造纤维毛毡124的一层聚合物树脂材料128。
随后将与聚合物树脂材料128相同或不同的聚合物树脂材料134涂覆到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26的内面118,渗透到聚合物树脂材料128上和完全浸渍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26的剩余部分。然而应该了解,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内面118可以在外面120之前首先涂覆。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26的内面118,人造纤维毛毡122的下面堆积了聚合物树脂材料表层136。聚合物树脂材料134固化后,表层136磨光、抛光或擦光以保证希望的表面特性以及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10为带有均匀厚度的整体。如上所述,表层136的磨光、抛光或擦光不会使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任何纤维或纱暴露在表层136的表面138上,这样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10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26内面118有聚合物树脂材料134表层136盖住人造纤维毛毡122。
图6示出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70的第二实施例的横剖面图。在按机器方向所取的剖面图内可以看出,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70具有层状结构作为基体底层,它包括一个主基体层172。
主基体层172由单丝纱编织成双层或双重织物。沿机器方向的纱174是可作为主基体层172的机上可缝合的编织带的经纱,它形成了缝合环176,这些环交叉组合形成通道,通过它***销钉178,使主基体层172接合为无端形状。横交机器方向的纱180是编织主基体层172时的纬纱,它与沿机器方向的纱174相同,为单丝纱。
主基体层172不一定需要机上可缝合编织带,虽然最好是这样,因为在长辊隙压机上安装时它可使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70接合为无端形状。
二次基体层182接合到主基体层172的内面。这就是说,更特殊的是二次基体层182接合到主基体层172形成的无端环的内表面。然而应该了解,二次基体层182可以替换地接合到主基体层172的外面。换句话说,二次基体层182可以替换地接合到主基体层172形成的无端环的外表面。
二次基体层182为单层织物,例如平织织物,并可以用编织缝接合为无端形状,也可编织为无端的或者为机上可缝合的。二次基体层182是由沿机器方向的纱184和横交机器方向的纱186编织的,两者可以是单丝纱。
二次基体层182放置在主基体层172的下面及如果它是机上可缝合的编织带,可用销缝将其以无端形状放置在其内。主基体层172和二次基体层182随后相互连接,方法是针织人造纤维毛毡188穿过二次基体层182并进入主基体层172,在二次基体层182下面建立人造纤维毛毡层188。人造纤维毛毡188延伸至少部分穿过主基体层172。人造纤维毛毡189连接在主基体层172的外面并延伸至少部分穿过它。主基体层172,二次基体层182,人造纤维毛毡188和人造纤维毛毡189一起形成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90。如前所述,应该了解,无论人造纤维毛毡188或人造纤维毛毡189可以单独使用。
至少一层或数层聚合物树脂材料182随后涂覆到二次基体层182下面人造纤维毛毡188上。聚合物树脂材料192通过二次基体层182渗透进入人造纤维毛毡188至在主基体层172内达到均匀的深度。聚合物树脂材料192在人造纤维毛毡188下面堆积希望的厚度,形成表层194。一旦达到希望的厚度,聚合物树脂材料192进行固化,以及一旦固化,表层194进行磨光、抛光或擦光,在表层194的表面196上不得暴露任何人造纤维毛毡188,以保证表层194具有希望的表面特性和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70整体具有均匀的厚度。如前所述,表层194的磨光、抛光或擦光不得在表层194的表面196上暴露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90的任何纤维或纱,这样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70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90的内面具有在人造纤维毛毡188上的要求厚度的聚合物树脂材料192的表层194。
与聚合物树脂材料192相同或不同的聚合物树脂材料198随后涂覆在原始基体层172外面的人造纤维毛毡189上,渗透它直至聚合物树脂材料192,以及完全浸渍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90的剩余部分。然而还必须了解,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90的外面可以在涂覆内面之前首先涂覆。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90的外面的人造纤维毛毡189的上面堆积聚合物树脂材料198的表层200。聚合物树脂材料198固化后,表层200可以进行磨光、抛光或擦光以保证希望的表面特性以及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70整体具有均匀的厚度。如前所述,表层200的磨光、抛光或擦光不得在表层200的表面202上暴露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90的任何纤维或纱,这样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70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190的外面具有在人造纤维毛毡189上的希望厚度的聚合物树脂材料198的表层200。
如图6中所示,主基体表层172是机上可缝合编织带,聚氨基甲酸酯树脂192的渗透必须这样控制,使缝合环176保持开放,就是说没有聚合物树脂材料192。按照这种方式,在聚合物树脂材料192固化和磨光后销子178可以除去,以及聚合物树脂材料192和二次基体层182由上面切去,但不损坏缝合环176,将长辊隙压机传送带170放入平的未缝合形式以便运输和随后在长辊隙压机上安装。进行安装的方法是交叉放置缝合环176,以及通过交叉缝合环176限定的通道***销子178。随后用树脂膏涂在聚合物树脂材料192的切口处封闭切口,使缝不渗透。此后将树脂膏固化和磨光,以便与聚合物树脂材料192剩余部分掺合。
本发明长辊隙压机传送带比现有技术长辊隙压机传送带有许多优点。
在基体支承底层的一面或两面存在人造纤维毛毡可使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制造厂控制树脂渗入传送带的深度。这就是说,毛毡纤维有助于建立均匀的树脂渗透,任何部分的深度由部分至完全穿透纤维/基体复合结构。没有人造纤维毛毡,树脂渗透基体底层相当不均匀。在长辊隙压机传送带中不允许有不均匀性,因为它们会在辊隙内引起局部高压力区。依次又会导致板材脱水不均匀。此外,当传送带两面涂覆时,不均匀树脂渗透可能导致局部区域结合不良和使用中随后的树脂分层。使用人造纤维毛毡控制树脂渗透深度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此外,人造纤维毛毡起到接合聚合物树脂材料与基体支承底层的作用,取消了接合涂层或内层的需要,从而防止了树脂与其分层,这是因为与无人造纤维毛毡的基体支承底层比较人造纤维毛毡提供了更高的涂层表面。
人造纤维毛毡也成为纤维增强树脂基体的一部分,它消除了层间分层,即堆积树脂层相互之间的分层。还有一个补充的优点是纤维增强树脂基体较不易遭受应力开裂和裂纹扩展。此外,整个传送带可能比以往的传送带厚,因为树脂涂层与人造纤维毛毡一起被增强。
人造纤维毛毡还给予长辊隙压机传送带Z方向上更大的可压缩性,以及比现有技术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更大的弹性回复。
最后,人造纤维毛毡允许制造出比实际使用无针织基体底层更厚和更重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因为人造纤维毛毡降低了由于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反复压缩和松弛引起的滞后效应。
下面列出本发明的一些实例,但是应不局限于下述实例。
实施例Ⅰ
制造具有主基体层和二次基体层的基体支承底层。主基体层为具有0.35mmMD(沿机器方向)单丝纱和0.40mmCD(横交机器方向)单丝纱的双层织物。在主基体层内MD纱的密度为100支纱/dm和CD纱的密度为157支纱/dm。
二次基体层为具有0.25mmMD单丝纱和4束0.20mmCD单丝纱的单层织物,即具有4条0.20mm单丝股束合成的单丝纱。如图6实施例所示,二次基体层为套在主基体层形成的无瑞环内的无端环。
具有主基体层二次基体层的基体支承底层的重量为855g/m2
用针织法将11dtex(10登尼尔)的毛毡纤维放置和接合到基体支承底层上,放置的毛毡纤维的密度为1135g/m2,其10%放置在基体支承底层的主基体层上,也就是说在基体支承底层形成的无端环的外面。纤维/基体复合结构(基体支承底层和人造纤维毛毡)的单位面积总重量为1990g/m2
该纤维/基体复合结构进一步处理至密度为0.423g/cm3和厚度为0.467cm。
通过多道次将粘度6000cps的聚氨基树脂涂层涂覆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二次基体层,即基体支承底层形成的无端环的内面。树脂层堆积稍高于表面纤维平面。树脂浸渍的纤维/基体复合结构暴露于热源中烘干和固化树脂。进行表面磨光以保证要求的光滑度,不得暴露任何表面毛毡纤维。
传送带的横截面检查显示树脂已渗透至二次基体层表面,以及树脂“涂层”存在于约40%传送带厚度。在所有封装情况的用途中如果不存在毛毡纤维,则树脂将渗入和穿透基体支承底层的主基体层和二次基体层。
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原始基体层上随后可涂覆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涂层,即涂覆到基体支承底层形成的无端环的外面,并使其渗透通过主基体层和二次基体层以及在主基体层的外面形成稍高于表面纤维平面的表层。树脂固化后,外表面可以磨光,不得暴露任何表面毛毡纤维。
实例Ⅱ
按实例Ⅰ制造和加工同样纤维/基体复合结构。使用具有粘度9000cps的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涂层,再次用多道次法涂覆到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二次基体层。树脂层堆积在基体支承底层形成的无端环的内面稍高于表面纤维平面。树脂浸渍纤维/基体复合结构暴露于热源烘干和固化树脂。进行表面磨光以保证要求的光滑度,不得暴露任何毛毡纤维。
传送带的横截面检查显示树脂已经渗透进入毛毡纤维部分,但未达到二次基体层。还是那样,如果不存在毛毡纤维,则树脂将渗入和穿透基体支承底层的主基体层和二次基体层。
如同实例Ⅰ,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主基体层随后可涂覆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涂层,即涂覆到基体支承底层形成的无端环的外面,并使其渗透通过主基体层和二次基体层以及在主基体层的外面形成稍高于表面纤维平面的表层。树脂固化后,外表面可以磨光,不得暴露任何表面毛毡纤维。
一般说来,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制造特点,聚合物树脂类型,以及用于涂覆纤维/基体复合结构树脂的各种性能,包括粘度都在传送带制造厂的控制下。例如,如果实例Ⅰ和Ⅱ 所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需要用增加其密度和减少原始厚度来改型,或者改变毛毡纤维的尺寸为更细的材料,如3.3dtex(3登尼尔)则实例Ⅰ中使用的树脂***将渗入毛毡结构更小的基本均匀的距离。
在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的制造特性、所用树脂***和涂层工艺可改变的一系列实验得出的数据组使人们可以预测对于给定的纤维/基体复合结构特殊方式处理的特殊树脂的渗透深度。
对于熟悉这种技术的那些人们来说,上述改进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本发明的改进应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Claims (30)

1.一种长辊隙压机传送带用于造纸机的长辊隙压机,上述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具有:
基体支承底层,上述基体支承底层为无端环形状,具有外面和内面;
连接在上述基体支承底层的上述内面和外面的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并延伸至少部分穿透它,上述基体支承底层和上述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一起组成纤维/毛毡复合结构;
第一层聚合物树脂材料浸渍上述纤维/基体复合结构至从上述基体支承底层的上述内面至其中有均匀的深度,上述第一层聚合物树脂材料在上述基体支承底层的上述内面的上述任何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之上形成表层以及具有磨光表面,而磨光时没有上述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暴露在上述磨光表面上;以及
第二层聚合物树脂材料浸渍上述纤维/基体复合结构从上述基体支承底层的上述外面至上述第一层聚合物树脂材料,上述第二层聚合物树脂材料在上述基体支承底层的上述外面的上述任何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之上形成表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聚合物树脂材料具有磨光表面,而磨光时没有上述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暴露在上述磨光表面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支承底层为从包括编织、非编织、粘接的和编结的编织带中选出的编织带组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支承底层为聚合物树脂材料挤压板材。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支承底层为挤压的坯料状编织带。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支承底层为螺旋连接编织带。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支承底层为一组螺旋绕制匝条材,每一匝与相邻匝用连续缝连接,上述基体支承底层在纵向上为无端的,上述条材是从编织、非编织、粘接、编结的编织带、聚合物材料挤压板材及挤压坯料状编织带中所选。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支承底层为机上可缝合编织带。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支承底层为具有至少2层基体层的层状结构。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2层为主基体层和二次基体层。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至少上述主基体层和上述二次基体层之一是从编织、非编织、粘接和编结的编织带中所选的编织带。
1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至少上述主基体层和上述二次基体层之一为聚合物树脂材料挤压板材。
13.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至少上述主基体层和上述二次基体层之一为挤压的坯料状编织带。
14.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至少上述主基体层和上述二次基体层之一为螺旋接合编织带。
15.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至少上述主基体层和上述二次基体层之一为一组螺旋绕制匝条材,每一匝与相邻匝用连续缝连接,上述主基体层和上述二次基体层之一在纵向上为无端的,上述条材是从编织、非编织、粘接、编结的编织带、聚合物材料挤压板材及挤压的坯料状编织带中选出。
16.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至少上述主基体层和上述二次基体层之一为机上可缝合编织带。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用针织法接合。
1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用液压缠结法接合。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用热熔合法接合。
2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用熔化纤维法接合。
2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层人造纤维毛毡用可熔纤维层接合。
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支承底层上述外面上述第二层聚合物树脂材料表层开有一组槽,用于暂时贮存压机辊隙内由纤维坯料压机编织带压出的水分。
2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支承底层上述外面上述第二聚合物树脂材料表层开有一组盲孔,用于暂时贮存压机辊隙内由纤维坯料和压机编织带压出的水分。
2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与上述基体支承底层的另一上述内面和外面接合的第二层人造纤维毛毡,并延伸至少部分穿透它,上述第一层聚合物树脂材料在上述基体支承底层上述内面的任何上述第二层人造纤维毛毡之上形成表层,没有上述第二层人造纤维毛毡暴露在上述第一层聚合物树脂材料的上述磨光表面上,以及上述第二层聚合物树脂材料在上述基体支承底层上述外面的任何上述第二层人造纤维毛毡之上形成表层。
25.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层人造纤维毛毡用针织法接合。
26.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层人造纤维毛毡用液压缠结法接合。
27.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层人造纤维毛毡用热熔合法接合。
28.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层人造纤维毛毡用熔化纤维法接合。
29.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层人造纤维毛毡用可熔纤维层接合。
30.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长辊隙压机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层聚合物树脂材料具有磨光表面,而没有上述第二层人造纤维毛毡暴露在上述磨光表面上。
CN99105239A 1998-05-22 1999-04-22 垫座型长辊隙压机用传送带 Pending CN12368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403698A 1998-05-22 1998-05-22
US084,036 1998-05-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6842A true CN1236842A (zh) 1999-12-01

Family

ID=22182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05239A Pending CN1236842A (zh) 1998-05-22 1999-04-22 垫座型长辊隙压机用传送带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EP (1) EP0960975A3 (zh)
JP (1) JP2000017594A (zh)
KR (1) KR19990088374A (zh)
CN (1) CN1236842A (zh)
AU (1) AU1834199A (zh)
BR (1) BR9901025A (zh)
CA (1) CA2261504A1 (zh)
ID (1) ID23463A (zh)
NO (1) NO992475L (zh)
ZA (1) ZA99209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662B (zh) * 2003-07-02 2010-05-12 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用于造纸应用的环形皮带的基材
CN102216524A (zh) * 2008-07-24 2011-10-12 福伊特专利公司 压榨毛毯及其生产方法
CN1816660B (zh) * 2003-07-02 2012-01-04 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用于双面涂覆产品的低渗透性纺织品基材
CN101946039B (zh) * 2007-12-19 2015-05-20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传送带和制造该传送带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40828B4 (de) * 2000-08-21 2006-06-14 Huyck-Austria Ges.M.B.H. Filz
JP3698984B2 (ja) 2000-11-10 2005-09-21 ヤマウチ株式会社 シュープレス用ベルト
US6491794B2 (en) * 2001-03-29 2002-12-10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Base structure for seamed papermaker's fabrics
GB0204310D0 (en) * 2002-02-23 2002-04-10 Voith Fabrics Heidenheim Gmbh Edge balanced belt
US7144479B2 (en) * 2003-04-16 2006-12-05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Method for increasing press fabric void volume by laser etching
JP5148973B2 (ja) * 2007-11-20 2013-02-20 イチカワ株式会社 抄紙用フェルト
JP5731773B2 (ja) * 2010-09-02 2015-06-10 ヤマウチ株式会社 プレスベルト及びシュープレスロール並びにプレス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US9341232B2 (en) * 2013-11-08 2016-05-17 Gates Corporation Two-component cord and method for molded power transmission belts
DE102021119500A1 (de) 2021-07-28 2023-02-02 Voith Patent Gmbh Bespannung aus Kunststofffolie mit saugnapfartigen Vertiefungen
JP2024034396A (ja) * 2022-08-31 2024-03-13 イチカワ株式会社 製紙用ベル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52389A (ja) * 1985-04-25 1986-11-10 市川毛織株式会社 抄紙用加圧ベルト
US4946731A (en) * 1989-09-28 1990-08-07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Construction for an extended nip press belt
NZ272169A (en) * 1994-06-09 1997-06-24 Albany Int Corp Transfer belt for papermaking machine: seam construction: pintles passed through seaming loop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662B (zh) * 2003-07-02 2010-05-12 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用于造纸应用的环形皮带的基材
CN1816660B (zh) * 2003-07-02 2012-01-04 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用于双面涂覆产品的低渗透性纺织品基材
CN101946039B (zh) * 2007-12-19 2015-05-20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传送带和制造该传送带的方法
CN102216524A (zh) * 2008-07-24 2011-10-12 福伊特专利公司 压榨毛毯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1834199A (en) 1999-12-02
JP2000017594A (ja) 2000-01-18
KR19990088374A (ko) 1999-12-27
NO992475D0 (no) 1999-05-21
CA2261504A1 (en) 1999-11-22
EP0960975A3 (en) 2001-01-17
EP0960975A2 (en) 1999-12-01
ID23463A (id) 2000-04-27
BR9901025A (pt) 2000-03-28
NO992475L (no) 1999-11-23
ZA992099B (en) 1999-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1243C (zh) 被覆盖带的基底织物
CN1236842A (zh) 垫座型长辊隙压机用传送带
CN1329187C (zh) 应用于造纸机和类似工业应用的浸渍树脂带
US20120097353A1 (en) Substrate for endless belt for use in papermaking applications
CN1185385C (zh) 造纸机及类似工业用途用的树脂浸渍无端带的制造方法
KR100628576B1 (ko) 슈 프레스 벨트용 편복직물
CN1816660B (zh) 用于双面涂覆产品的低渗透性纺织品基材
US20070155269A1 (en) Fiber bonding treatment for press fabrics and method of applying a bonding resin to a press fabric
AU771158B2 (en) Transfer strip
US7374640B2 (en) Grooved surface belt or rol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