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720A - 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和自动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和自动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3720A
CN1193720A CN97114966A CN97114966A CN1193720A CN 1193720 A CN1193720 A CN 1193720A CN 97114966 A CN97114966 A CN 97114966A CN 97114966 A CN97114966 A CN 97114966A CN 1193720 A CN1193720 A CN 1193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ve
mentioned
baking
green compact
tunnel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4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RD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RD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RD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RD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97114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37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93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7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和自动烧制装置,其包括: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实施烧制的隧道式烘烧炉;与该隧道式烘烧炉整体设置的、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实施熟化的焙烘炉;控制以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作为共用热源的焙烘炉内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气氛控制装置;将生坯输入至上述的焙烘炉的输入装置;由上述的焙烘炉向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转送生坯的转送装置;以及由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输出烧制物的输出装置。

Description

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和自动烧制装置
本发明涉及可以对器皿等等的烧制物,由生坯的熟化至烧制自动的进行的烧制方法,及其自动烧制装置。
目前已经有了隧道式烘烧炉可以在用输送机边输送,边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盘皿等等的烧制物进行烧制。由于这种隧道式烘烧炉是用输送机将生坯的送入和将烧成物的输出的,因此它适用于盘皿等等的烧制工程的自动化操作。
应该指出的是,在烧制盘皿等等时,必须设置使生坯熟化的前工序,所以,要使烧制工序自动化,就必须要使焙烘炉用的熟化工序自动化。而且,烧制容器的传送、向烧制容器上盖覆上盖和摘下盖、由烧制容器中取出烧制物等等的辅助作业的自动化,也是实现自动化所不可缺少的。
然而,原有的隧道式烘烧炉和焙烘炉是分别单独构成的,且设置在不同的地方。因此,隧道式烘烧炉和焙烘炉之间不能用输送机实现自动化,而且需要比较大的设置场地,空间利用率不好。
而且,为了使焙烘炉的内部温度保持为适合于生坯熟化的温度,即38℃左右,还需要设置电加热器等等的热源,从而大大增加了运行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以通过使隧道式烘烧炉和焙烘炉设置为一体的方式,减小装置设置所需要的空间,同时可以通过利用隧道式烘烧炉的热量作为热源的方式,保持焙烘炉的内部温度,进而降低运行费用的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和自动烧制装置。
为了能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的方式。
一种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的烧制物的烧制方法,是一种盘皿等的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使生坯在焙烘炉内的传送过程中熟化的步骤;
使熟化的生坯在隧道式烘烧炉内的传送过程中烧制的步骤。
一种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烧制物的烧制方法,是一种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使内装有生坯的烧制容器在以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的作为共用热源的焙烘炉内的传送过程中进行熟化的步骤;
将上述的烧制容器由上述的焙烘炉传送到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的步骤;
在上述的烧制容器上盖覆上盖的步骤;
在隧道式烘烧炉内传送上述的烧制容器的过程中对生坯进行烧制的步骤;
由上述的烧制容器上取下盖的步骤;和
由上述的烧制容器取出烧制物的步骤。
一种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发明的烧制物的烧制方法,是在如本发明的第二发明所述的烧制物的烧制方法中,还包括有下述的特征:在由上述的焙烘炉向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传送上述的烧制容器的步骤中,包括有通过使内装有熟化生坯的上述的烧制容器沿上下方向斜向行进,而改变传送通路的高度的步骤。
一种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发明的自动烧制装置,是一种可自动的进行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的生坯熟化和烧制的自动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进行烧制的隧道式烘烧炉;
和与该隧道式烘烧炉整体设置的、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进行熟化的焙烘炉。
一种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发明的自动烧制装置,是一种可自动的进行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的生坯熟化和烧制的自动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进行烧制的隧道式烘烧炉;
与该隧道式烘烧炉整体设置的、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进行熟化的焙烘炉;
和控制以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作为共用热源的焙烘炉内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气氛控制装置。
一种作为本发明的第六发明的自动烧制装置,是一种可自动的进行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的生坯熟化和烧制的自动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进行烧制的隧道式烘烧炉;
与该隧道式烘烧炉整体设置的、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进行熟化的焙烘炉;
控制以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作为共用热源的焙烘炉内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气氛控制装置;
将生坯送入至上述的焙烘炉的送入装置;
由上述的焙烘炉向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转送生坯的转送装置;
以及由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输出烧制物的输出装置。
一种作为本发明的第七发明的自动烧制装置,是在如本发明的第四、第五、第六发明所述的自动烧制装置上,还具有下述的特征:
用于将盖覆盖在内装有生坯的烧制容器上的覆盖装置。
一种作为本发明的第八发明的自动烧制装置,是一种可自动的进行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的生坯熟化和烧制的自动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进行烧制的隧道式烘烧炉;
与该隧道式烘烧炉整体设置的、以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作为共用热源的、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进行熟化的焙烘炉;
将内装有生坯的烧制容器输入至上述的焙烘炉的输入装置;
由上述的焙烘炉向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转送内装有熟化生坯的烧制容器的转送装置;
在用上述的转送装置传送的上述的烧制容器上覆盖上盖的覆盖装置;
将内装有烧制好的烧制物的上述的烧制容器,由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取出的输出装置;
将盖由上述的烧制容器上取下的摘盖装置;
以及由已经取下盖的上述的烧制容器中取出烧制物的取出装置。一种作为本发明的第九发明的自动烧制装置,是在如本发明的第八发明所述的自动烧制装置中,还具有下述的特征:上述的转送装置,通过使内装有熟化生坯的上述的烧制容器,在上述的焙烘炉和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之间沿上下方向斜向行进来改变传送通路的高度。
本发明的作用主要包括:
作为第四发明所涉及的自动烧制装置,可以在烧制,比如说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的过程中,首先将生坯输入至焙烘炉,利用焙烘炉一面按预定时间传送生坯一面使其熟化。然后,将生坯转送至隧道式烘烧炉,一面按预定时间传送生坯一面对其烧制。
这样,可以自用焙烘炉进行熟化至用隧道式烘烧炉进行烧制,实现全自动化,进而可以高效率的进行生产。
而且,由于焙烘炉是与隧道式烘烧炉设置成一体的,所以可以采用,比如说上下一体化构成的方式,来减少所需要的设置空间,而且在由焙烘炉至隧道式烘烧炉的转送装置也自动化的场合,由于可以使焙烘炉和隧道式烘烧炉设置在接近的位置处,所以可以使装置进一步小型化。而且,还可以利用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作为焙烘炉的热源使用。
一种作为第五发明所涉及的自动烧制装置,由于它还具有控制以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作为共用热源的焙烘炉内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气氛控制装置,所以和焙烘炉与隧道式烘烧炉分别独立设置,并使用不同的热源的场合相比较,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可以降低控制焙烘炉内部的环境气氛的费用。
一种作为第六发明所涉及的自动烧制装置,由于它还具有将生坯输入至焙烘炉的输入装置,由焙烘炉向隧道式烘烧炉转送生坯的转送装置,以及由隧道式烘烧炉输出烧制物的输出装置,所以在向焙烘炉输入生坯时,由焙烘炉向隧道式烘烧炉转送生坯时,以及由隧道式烘烧炉取出生坯时,均可以实现相应的自动化。
一种作为第七发明所涉及的自动烧制装置,具有用于将盖覆盖在烧制容器上的覆盖装置,这在烧制四角形状的盘皿时是非常有用的。将盘皿类的生坯,放入未盖盖的烧制容器,在焙烘炉中熟化,在熟化完成后,用覆盖装置将盖覆盖在由焙烘炉中取出的烧制容器上,再由转送装置送入至隧道式烘烧炉进行烧制,最后输出。
一种作为第八发明所涉及的自动烧制装置,它首先是用输入装置将内装有生坯的烧制容器送入至焙烘炉。
焙烘炉利用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作为共用热源,调节其温度和湿度,构成适合于生坯熟化的环境气氛。
将输入至焙烘炉内生坯,按预定时间在焙烘炉内传送。
将内装有熟化生坯的烧制容器,用转送装置由焙烘炉向隧道式烘烧炉转送。而且在用转送装置传送的过程中,用覆盖装置在烧制容器上盖上盖。
盖上了盖的烧制容器在隧道式烘烧炉内移动,烧制容器内的生坯在直到由隧道式烘烧炉中出来之前一直进行着烧制。
用输出装置将内装有烧制好的烧制物的烧制容器,由隧道式烘烧炉取出,并用摘盖装置将盖由上述的烧制容器上取下。
由已经取下盖的上述的烧制容器中,用取出装置取出烧制物,并送入至包装工序等等的后续工序中。
这样,对于盘皿等等的烧制物,可以由生坯的输入、熟化到烧制、输出连续进行,从而可以高效率的进行生产。
一种作为第九发明所涉及的自动烧制装置,其转送装置采用了可使内装有熟化生坯的烧制容器,在焙烘炉和隧道式烘烧炉之间传送时,沿上下方向斜向行进的方式,而改变着传送通路的高度,所以不会产生剧烈的上下动荡,可以缓缓的进行熟化生坯的传送,因此在向隧道式烘烧炉输入熟化生坯时不会将其损坏,从而可以获得质地优良的熟化生坯。
因此,可以提高烧制制品的质量,并使质量稳定在比较的状态下。
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
如果采用上述的本发明的构成方式,将具有下述的效果。
(a)如果采用所述的自动烧制装置,可以在由焙烘炉中的熟化至在隧道式烘烧炉中的烧制的整个过程中实现自动化,进而可以高效率的进行生产。
而且,由于焙烘炉是与隧道式烘烧炉设置成一体的,所以可以采用,比如说上下一体化构成的方式,来减少所需要的设置空间,而且在由焙烘炉至隧道式烘烧炉的转送装置也自动化的场合,由于可以使焙烘炉和隧道式烘烧炉设置在接近的位置处,所以可以使装置进一步小型化。而且,还
可以利用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作为焙烘炉的热源使用。
而且,如果采用所述的烧制方法,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b)如果采用所述的自动烧制装置,由于它还具有控制以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作为共用热源的焙烘炉内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气氛控制装置,所以和焙烘炉与隧道式烘烧炉分别设置,并使用不同的热源的场合相比较,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可以降低控制焙烘炉内部的环境气氛的费用。
(c)如果采用所述的自动烧制装置,由于它还具有将生坯输入至焙烘炉的输入装置,由焙烘炉向隧道式烘烧炉转送生坯的转送装置,以及由隧道式烘烧炉输出烧制物的输出装置,所以可以在向焙烘炉输入生坯时,由焙烘炉向隧道式烘烧炉转送生坯时,以及由隧道式烘烧炉取出生坯时,均可以实现相应的自动化。
(d)如果采用所述的自动烧制装置,则它具有用于将盖盖在内装有生坯的烧制容器上的覆病因装置,这在烧制四角形状的盘皿时是非常有用的。
(e)如果采用所述的自动烧制装置,它可以对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由生坯的输入、熟化到烧制、输出连续进行,从而可以高效率的进行生产。而且,如果采用所述的烧制方法,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f)如果采用所述的自动烧制装置,其采用了可使内装有熟化生坯的烧制容器,在焙烘炉和隧道式烘烧炉之间传送时,沿上下方向斜向行进的方式,而改变着传送通路的高度,所以不会产生剧烈的上下动荡,可以缓缓的进行熟化生坯的传送,因此在向隧道式烘烧炉,输入熟化生坯时不会将其损坏,从而可以获得质地优良的熟化生坯。因此,可以提高烧制制品的质量,并使质量稳定在比较的状态下。而且,如果采用所述的烧制方法,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烧制装置的自动烘烧炉的部分剖开的正面图。
图2为表示如图1所示的自动烘烧炉的平面图。
图3为表示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的结构构成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转送装置和盖覆装置的结构构成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控制焙烘炉的炉内温度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构成的示意图。
图6为表示盖覆装置的另一种实施形式的示意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烧制装置的另一种实施形式的概略性示意图。
下面参考附图、利用最佳实施形式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自动烧制装置的自动烘烧炉的部分剖开的正面图,图2为表示如图1所示的自动烘烧炉的平面图,图3为表示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的结构构成的示意图,图4为表示转送装置和盖覆装置的结构构成的示意图,图5为表示控制焙烘炉的炉内温度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构成的示意图。
自动烧制装置包括有自动烘烧炉A1、输入装置4、输出装置5和转送装置6。而且在图1和图2中,为清楚起见,在图面中略去了输入装置4、输出装置5和转送装置6。
自动烘烧炉A1是一种可将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由生坯熟化直至烧制自动化进行的装置。自动烘烧炉A1设置有可在生坯传送过程中进行烧制的隧道式烘烧炉1,以及可控制以隧道式烘烧炉1的热源作为共用热源的炉内温度,在生坯的传送过程中进行熟化的焙烘炉2。
隧道式烘烧炉1设置在自动烘烧炉A1的上侧部分处。在隧道式烘烧炉1内,设置有大体等于其全长的烧制室10。在烧制室10的下部,设置有大体等于其全长的炉床输送机11。在隧道式烘烧炉1的侧壁12上,还在三个位置设置有观测窗13。
在隧道式烘烧炉1的上部,设置有向烧制室10内送入空气用的鼓风机14。在隧道式烘烧炉1的上部还设置有大体等于其全长的排气管道15。排气管道15由连通烧制室10所需要的若干个立管151,和与这些个立管151相连接的横管152构成,且立管151和横管152均呈长方形。
参考标号16为操作板。
焙烘炉2设置在自动烘烧炉A1的下部,在焙烘炉2内设置有大体等于其全长的熟化室20。该熟化室20和上述的烧制室10,用由隔热材料构成的隔绝壁19分割开。在熟化室20的下部,设置有形成在拉杆和拉杆的间隙处的拉杆式输送机21。通过采用拉杆式输送机21的方式,可使熟化室20内的环境气氛平滑的对流。
熟化室20沿其纵向方向划分为三个区段Z1、Z2、Z3。区段Z1、Z2、Z3由设置有拉杆式输送机21和被传送的烧制容器能通过的通过开口(未示出)的隔离板29隔开。而且,区段Z1、Z2、Z3可分别用彼此独立的环境气氛控制装置3、3、3(正如图5所示)分别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下面参见图5。
现在以区段Z2中的环境气氛控制装置3为例,对其构造进行说明。在熟化室20的上部的隔绝壁19的下面处,设置有构成环境气氛控制装置3的上部对流管道22,其与区段Z2的长度大体相等。在上部对流管道22的壁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未示出)。
在拉杆式输送机21的上部传送通路的下部,设置下部对流管道23,其与区段Z2的长度大体相等。在下部对流管道23的壁面上亦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230。
环境气氛控制装置3除上述的上部对流管道22、下部对流管道23之外,还包括有输入管道31、对流鼓风机32、加湿器35、热风调节器37、温度传感器38,以及湿度传感器39等等。环境气氛控制装置3根据温度传感器38、湿度传感器39检测出的数据,操作对流鼓风机32、加湿器35、热风调节器37,对熟化室20内的环境气氛进行控制。
输入管道31呈方筒状,并大体形成为L型。输入管道31的上端部与排气管道15的横管152相连通,其下端部引入至设置在侧壁12下部的对流鼓风机32。由对流鼓风机32导出有供给管33,该供给管33穿过侧壁12,其前端部引入至上述的下部对流管道23。而且,由上述的上部对流管道22导出有返回管34,该返回管34穿过侧壁12,其前端部导入至输入管道31。
在与输入管道31的中间部分相对应的侧壁12上,设置有加湿器35。由加湿器35处引出供给管350,其前端部导入至输入管道31内。在输入管道31的水平部分的上部侧面,设置具有调节器(未示出)的空气输入口36。内装在输入管道31的水平部分处的热风调节器37,可由控制电动机370进行开闭驱动。
下面参考图3。
在焙烘炉2的输送入口201内(图1、图2的左侧部位),设置有输入装置4,在位于其上部的隧道式烘烧炉1的烧制室10处,还设置有输出装置5。
输入装置4设置在由输送入口201向外侧伸延出的上述的拉杆式输送机21的端部。输入装置4包括有输入器41和装填输送机42。装填输送机42是输送装入了盘皿模送出机(将盘皿生坯装入至烧制容器7的装置,图中未示出)送出的盘皿生坯的烧容器7的装置,输入器41内是所需要整数列。在烧制容器7内装入有由班纳组件(将盘皿生坯装入至烧制容器7的装置,图中未示出)送出的盘皿生坯。
输入器41配置有与拉杆式输送机21的传送方向相平行的、彼此间隔比拉杆式输送机21的宽度略宽的驱动部43、43。在两个驱动部43的壳体430内,设置有环形的驱动链431,在各驱动链431之间,架设有呈L板状的挤压板44。挤压板44可在各驱动链431的作用下,将整列的若干个烧制容器7,同时向拉杆式输送机21侧移动压出。
输出装置5配置有装填输送机51、卸载器52,以及排出输送机53。装填输送机51连接设置在隧道式烘烧炉1的输送出口102处的炉床输送机11的端部。装填输送机51的传送速度设置的比炉床输送机11的传送速度更快一些。装填输送机51的前端部与排出输送机53呈直角方向设置。
卸载器52设置在装填输送机51的端部侧的排出输送机53的端部处。卸载器52的构造与上述的输入器41大体相类似,即可以在设置在两个位置的驱动部55、55的作用下,向排出方向移动挤压板56,从而将位于装填输送机51上的整列的若干个烧制容器7,同时向排出输送机53侧移动压出。
而且,由于装填输送机51对烧制容器7的传送速度,比炉床输送机11更快一些,所以在后续的烧制容器7之间形成有比较大的间隙,进而可以在这一间隙中平稳地加入挤压板56。
下面参考图4。
在焙烘炉2的输送出口202和隧道式烘烧炉1的输送入口201之间,设置有转送装置6。
转送装置6包括有卸载器61,后者配置在由焙烘炉2的输送出口202伸延出的拉杆式输送机21的端部。卸载器61结构构成可与上述的卸载器52大体相类似,即可以在设置在两个位置处的驱动部62、62的作用下,移动挤压板63,从而将位于拉杆式输送机21上的整列的若干个烧制容器7,同时向输入输送机641侧移动压出。
输入输送机641可与拉杆式输送机21呈直角方向设置,输入输送机641的前端部导入至覆盖装置64。在覆盖装置64处引入至盖输送机642,在其内部向烧制容器7覆盖盖70。
覆盖装置64可以采用公知的一般装置,故在这儿省略了对其构造的详细说明。
再由覆盖装置64送入至与输入输送机641相平行的送出输送机643。
送出输送机643的前端部可与传送输送机65呈直角方向(与炉床输送机11的传送方向相平行)连续的设置。在送出输送机643与传送输送机65的连接部分处,还设置有交叉台650,以移动传送烧制容器7。
整列输送机66呈直角地设置在传送输送机65的前端部。整列输送机66由隧道式烘烧炉1的输送入口101,一直延伸到炉床输送机11的端部。
由上述的传送输送机65到整列输送机66处,还设置有与上述的输入器41的构造大体相类似的推料器67。推料器67包括有设置在两个位置处的驱动部670、670和挤压板671,可在挤压板671的作用下,使烧制容器7在整列输送机66上移动。整列输送机66可与推料器67协调动作,并按适当的间隙整列配置烧制容器7。因此,烧制容器7的侧面可与其上面和底面进行均匀的熟化,而不会产生烧制物不均匀烧制的现象。
在整列输送机66的端部和炉床输送机11之间,还配置有与上述的输入器41的构造大体相类似的推料器68。推料器68包括设置在两个位置处的驱动部680、680和挤压板681,并可在挤压板681的作用下,使整列的烧制容器7同时在炉床输送机11上移动。
上述的焙烘炉2的拉杆式输送机21的传送速度,应根据在焙烘炉2内的生坯熟化时间,即60分钟左右进行设定,而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1的炉床输送机11的传送速度,应根据烧制时间,即40分钟左右进行设定。
现在参考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形式的作用。下面是以烧制餐具的场合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实施形式也可以采用停止用覆盖装置64覆盖的工序的方式,进行果盘等等的连续的烧制操作。
对于餐具的烧制,首先可用模送出机向烧制容器7内加入生坯。在用装填输送机42将烧制容器7排列成,比如说如图3所示的四个整列,再用输入器41的挤压板44,同时将其移动至拉杆式输送机21一侧。后续的烧制容器7同样以四个为一组,传送至拉杆式输送机21。
烧制容器7在熟化室20内移动60分钟左右,在这一时间里,对内部的生坯实施发酵、熟化。熟化室20的温度和湿度可由环境气氛控制装置3实施控制,将其控制在最适于熟化的状态。这种控制可以按下述的方式进行。
可通过流鼓风机32的作用,由排气管道15经由输入管道31送入热风。并可通过对热风调节器37和空气输入口36的调节控制,控制风量和温度,以形成温和的风。
将该温风送入下部对流管道23,导入至熟化室20内。温风构成为适合于熟化的环境气氛,通过在输入管道31内引入负压的方式,还可以将其吸入至上部对流管道22,以进行循环使用。
可以用温度传感器38和湿度传感器39,检测熟化室20内的温度、湿度,并将它们与设定值相比较。而且还可以通过调整热风调节器37和空气输入口36,或使加湿器35运行或停止运行的方式,控制熟化室20内的环境气氛(比如说,可使温度为38℃,湿度为80~90%)。
将生坯熟化已经完成的烧制容器7,通过卸载器61以四个一组的方式,由拉杆式输送机21送入至输入输送机641。烧制容器7在送入至盖覆装置64中时,在其内部分别被盖上盖70。烧制容器7由送出输送机643传送,再由交叉台650一个一个的移送到传送输送机65。交叉台650可在纵向滚柱输送机和横向滚柱输送机之间交替的升降烧制容器7,使其沿直角方向传送。
烧制容器7可用推料器67一个一个的送入到整列输送机66,并按一定的间隔使其等间距的整列排列在整列输送机66上。烧制容器7呈四个一组的排列,并在这种状态下送入至推料器68内,从而在炉床输送机11上移动。
烧制容器7在烧制室10内移动大约40分钟,用这一时间烧制烧制容器7内的生坯。然后,用输出装置5传送烧制容器7,将其送到起模、包装等等的后续工序。
而且在本实施形式中,隧道式烘烧炉1的炉床输送机11和焙烘炉2的拉杆式输送机21的处理传送时间,可以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炉床输送机11的处理传送时间为40分钟,而拉杆式输送机21的处理传送时间为60分钟。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在焙烘炉2的拉杆式输送机21中,送入有100个烧制容器7,则在烧制室10内的炉床输送机11处,应送入有1.5倍,即150个烧制容器7,并进行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平衡。
采用这种方式,在炉床输送机11处的烧制容器7的传送密度比较高,烧制容器7的前后间隔比较窄小,但由于可以利用上述的装填输送机51,在前后烧制容器7之间设置足够的间隙,所以挤压板56可以平滑的进入这一间隙,从而能可靠的使其向排出输送机53侧进行移动。
图6为表示覆盖装置的另一种实施形式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形式中的覆盖装置5a,其构造使其可以由隧道式烘烧炉1的烧制室10内部至外部循环使用。换句话说就是,在隧道式烘烧炉1的两端侧设置有链轮57,在链轮57、57之间卷挂有链条58。在链条58上按一定的间隔固定有盖70。可以将盖70覆盖在烧制容器7上,并且使移动盖70的链条58,与移动烧制容器7的装填输送机59同步地实施移动。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构成,则可以在隧道式烘烧炉1的输送入口101处,使盖70下降并盖覆在烧制容器7上,并在输送出口102处使盖70上升,并由烧制容器7上移去。
图7为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自动烧制装置的另一种实施形式的概略性透视图。
这种自动烧制装置具有自动烘烧炉A2。由于自动烘烧炉A2的结构构成与上述的自动烘烧炉A1的构成相类似,故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在由焙烘炉2的输送入口201a(图7中的左侧)处伸延出的拉杆式输送机21的端部,交叉设置有作为输入装置的输入输送机24。输入输送机24用于从模送出机传送出的内装有生坯的烧制容器。
而且,烧制容器由输入输送机24至拉杆式输送机21的转送,可采用推料器等等的公知组件实现。
在焙烘炉2的输送出口202a处,设置有作为转送装置6的转送输送机25的一个端部。转送输送机25的另一端部,与由隧道式烘烧炉1的输送入口101a处伸延出的炉床输送机11的端部交叉配置。
而且,烧制容器由拉杆式输送机21至转送输送机25之间的过渡,以及由转送输送机25至炉床输送机11的转送,均可以采用公知的诸如推料器等等的组件实现。
在转送输送机25的中间部分处,设置有向上方倾斜的斜向行进部250,传送通路的高度,应由与焙烘炉2相对应的高度,缓缓上升到与隧道式烘烧炉1相对应的高度处。
在比转送输送机25的斜向行进部250更靠近焙烘炉2的输送出口202a侧的位置处,配置有可在由转送输送机25传送的烧制容器上盖盖的覆盖装置4a。而且,覆盖装置4a还可具有回收由摘盖装置6a送来的盖的功能。
炉床输送机11由隧道式烘烧炉1的输送出口102a一直伸延出,其端部与作为输出装置的送出输送机5a的一端侧呈直角方式配置。送出输送机5a的另一端侧,配置在烧制容器的与处理场处。在送出输送机5a的传送过程中,还可以设置有斜向行进部50,以改变传送通路的高度。
而且,烧制容器由炉床输送机11至送出输送机5a之间的转送,亦可以采用诸如推料器等等的公知的组件实现。
在比送出输送机5a的斜向行进部50更靠近隧道式烘烧炉1一侧的位置处,配置有可由烧制容器上摘下盖的摘盖装置6a。在摘盖装置6a和上述的覆盖装置4a中间,还设置有盖用输送机7a。
在摘盖装置6a和斜向行进部50中间,配置有可反转烧制容器以取出餐具等等的烧制物的取出装置8。在取出装置8处还配置有可使烧制物冷却并传递到包装等等的后续工序的冷却输送机9。
现在参考图7,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烧制装置的作用。下面是以烧制餐具的场合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本实施形式也可以采用停止用覆盖装置4a覆盖的工序的方式,进行果盘等等的连续的烧制操作。
对于餐具的烧制,可首先将内装有生坯的烧制容器7,用输入输送机24传送入焙烘炉2内。
传送入焙烘炉2内的生坯,由拉杆式输送机21按与在烧制容器内熟化所需要的时间相同的时间,在焙烘炉2内传送。
烧制容器在熟化室20内移动所需要的时间,在这一时间里,对内部的生坯实施发酵、熟化。熟化室20的温度和湿度可由环境气氛控制装置3实施控制,将其控制在最适于熟化的状态。这种控制可以按与上述的自动烘烧炉A1相类似的方式进行。
将生坯熟化已经完成的烧制容器,通过转送输送机25由焙烘炉2送入至隧道式烘烧炉1。而且,在用转送输送机25进行传送的过程中,可用覆盖装置4a在烧制容器上盖盖。
盖盖的烧制容器,在隧道式烘烧炉1内移动,同时对烧制容器内的生坯按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烧制。
可以利用送出输送机5a,将烧制容器由隧道式烘烧炉1中取出,并用摘盖装置6a摘下盖。
可用取出装置8由已经摘下了盖的烧制容器中取出烧制物,通过冷却输送机9传递到包装等等的后续工序中。
这样,如果采用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烘烧装置A2,则可以连续的进行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由生坯的输入、熟化直至烧制、输出的操作,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转送输送机25在由焙烘炉2向隧道式烘烧炉1传送内装有熟化生坯的烧制容器时,可通过斜向行进部250改变传送通路的高度,所以不会产生剧烈的上下动荡,可以缓缓的进行熟化生坯的传送,因此在向隧道式烘烧炉1输入熟化生坯时不会将其损坏,从而可以获得质地优良的熟化生坯。因此,可以提高烧制制品的质量,并使质量稳定在比较的状态下。
在本实施形式中,焙烘炉2的拉杆式输送机21与隧道式烘烧炉1的炉床输送机11的处理传送时间不同。也就是说,在拉杆式输送机21上的烧制容器在熟化室内的移动时间可为45分钟,而在炉床输送机11上的烧制容器在烧制室内的移动时间可为30分钟。
这也就是说,当在焙烘炉2的熟化室内的拉杆式输送机21上传送的烧制容器为100个时,则在隧道式烘烧炉1的烧制室内的炉床输送机11上传送的烧制容器,应该为150个,并可以在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平衡。
而且,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描述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方便,并不具有限定的含义。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图示的实施形式,它还包括在本发明的主题范围内的各种变形。

Claims (9)

1.一种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它是一种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使生坯在焙烘炉内的传送过程中实施熟化的步骤;
使熟化的生坯在隧道式烘烧炉内的传送过程中实施烧制的步骤。
2.一种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它是一种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使内装有生坯的烧制容器在以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为共用热源的焙烘炉内的传送过程中实施熟化的步骤;
将上述的烧制容器由上述的焙烘炉传送到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的步骤;
在上述的烧制容器上盖覆上盖的步骤;
在隧道式烘烧炉内传送上述的烧制容器的过程中烧制生坯的步骤;
由上述的烧制容器上取下盖的步骤;和
由上述的烧制容器取出烧制物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上述的焙烘炉向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传送上述的烧制容器的步骤中,包括有通过使内装有熟化生坯的上述的烧制容器沿上下方向斜向行进来而改变传送通路的高度的步骤。
4.一种自动烧制装置,它是一种可自动的进行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的生坯的熟化和烧制的自动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实施烧制的隧道式烘烧炉;
和与该隧道式烘烧炉整体设置的、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实施熟化的焙烘炉。
5.一种自动烧制装置,它是一种可自动的进行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的生坯的熟化和烧制的自动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实施烧制的隧道式烘烧炉;
与该隧道式烘烧炉整体设置的、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实施熟化的焙烘炉;
和控制以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作为共用热源的焙烘炉内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气氛控制装置。
6.一种自动烧制装置,它是一种可自动的进行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的生坯的熟化和烧制的自动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实施烧制的隧道式烘烧炉;
与该隧道式烘烧炉整体设置的、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实施熟化的焙烘炉;
控制以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作为共用热源的焙烘炉内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气氛控制装置;
将生坯输入至上述的焙烘炉的输入装置;
由上述的焙烘炉向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转送生坯的转送装置;
以及由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输出烧制物的输出装置。
7.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自动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用于将盖盖在内装有生坯的烧制容器上的覆盖装置。
8.一种自动烧制装置,它是一种可自动的进行盘皿等等的烧制物的生坯的熟化和烧制的自动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实施烧制的隧道式烘烧炉;
与该隧道式烘烧炉整体设置的、以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的热源作为共用热源的、使生坯在传送过程中实施熟化的焙烘炉;
将内装有生坯的烧制容器输入至上述的焙烘炉的输入装置;
由上述的焙烘炉向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转送内装有熟化生坯的烧制容器的转送装置;
在用上述的转送装置传送的上述的烧制容器上盖盖的覆盖装置;
由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将内装有烧制好的烧制物的上述的烧制容器取出的输出装置;
将盖由上述的烧制容器上取下的摘盖装置;
以及由已经取下盖的上述的烧制容器中取出烧制物的取出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转送装置,为使内装有熟化生坯的上述的烧制容器,在上述的焙烘炉和上述的隧道式烘烧炉之间沿上下方向斜向行进,而改变传送通路的高度。
CN97114966A 1997-03-17 1997-05-30 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和自动烧制装置 Pending CN11937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7114966A CN1193720A (zh) 1997-03-17 1997-05-30 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和自动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4598/1997 1997-03-17
CN97114966A CN1193720A (zh) 1997-03-17 1997-05-30 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和自动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3720A true CN1193720A (zh) 1998-09-23

Family

ID=5173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4966A Pending CN1193720A (zh) 1997-03-17 1997-05-30 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和自动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372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3655A (zh) * 2012-06-20 2013-01-02 张崇云 墙砖焙烧隧道窑及焙烧方法
CN103968669A (zh) * 2014-04-04 2014-08-06 珠海益鑫达科技有限公司 敞开隧道式恒温恒湿炉
US10813786B2 (en) 2014-07-16 2020-10-27 Coloplast A/S Drainable collection ba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3655A (zh) * 2012-06-20 2013-01-02 张崇云 墙砖焙烧隧道窑及焙烧方法
CN103968669A (zh) * 2014-04-04 2014-08-06 珠海益鑫达科技有限公司 敞开隧道式恒温恒湿炉
US10813786B2 (en) 2014-07-16 2020-10-27 Coloplast A/S Drainable collection ba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3698C (zh) 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
CN1263248A (zh) 包含预热工艺的用于干燥粒状体的方法和装置
KR101408744B1 (ko) 왕겨 연소를 통한 열에너지를 이용하는 곡물 건조 장치
CN1144525C (zh) 在确定模制品外形的烤模中制作薄壁模制品用的烤炉
KR20070118924A (ko) 복합 소성로 및 이에 채용되는 승하강 장치
US20160368828A1 (en) Method for sintering workpieces to be sintered, and system for this purpose
CN86100369A (zh) 生产釉面陶瓷砖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由此得到的釉面陶瓷砖
CN1208168A (zh) 对象物体的加热处理方法及其使用的装置
CN1424286A (zh) 用高湿度环境制造蜂窝成型体的方法和装置
JP2001525531A (ja) セラミックハニカム体焼成用トンネルキルン
CN112919838B (zh) 一种石膏粉的煅烧设备
CN1193720A (zh) 烧制物的烧制方法和自动烧制装置
CN1470604A (zh) 一种铸造型焦的生产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
CN1102234C (zh) 用于干燥和焙烧砖坯的方法和设备
CN107166933A (zh) 一种玻璃器皿烘干设备
CN1939853A (zh) 玻璃基板处理装置、玻璃基板处理***和处理方法
CN102589264A (zh) 一种多层烘箱***
CN1748115A (zh) 烤箱
JP3669890B2 (ja) ビール粕の2段階式の連続流動乾燥処理システム
JP3954769B2 (ja) ビール粕の炭化処理システム
CN211546342U (zh) 一种环套形竖窑
CN216245486U (zh) 一种耐火材料用框架式远红外陶瓷电加热烘炉
CN218097085U (zh) 一种全自动快烤隧道炉生产线
RU227777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еплов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заготовок сухариков
CN218210596U (zh) 一种快烤隧道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