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63738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63738A
CN118263738A CN202311660237.8A CN202311660237A CN118263738A CN 118263738 A CN118263738 A CN 118263738A CN 202311660237 A CN202311660237 A CN 202311660237A CN 118263738 A CN118263738 A CN 118263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air
contact pin
base end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602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远藤和麻
高野雄太
佐土原宽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263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637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防止接触销从外壳脱离。电连接器1包括接触销(2L、2U)和在内部收纳接触销(2L、2U)的绝缘性的外壳(3L、3U)。接触销(2L、2U)具备水平延伸部(21)和从外壳内的水平延伸部(21)的侧部向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突出部(27)。外壳(3L、3U)具备筒状部(31)和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且与接触销(2L、2U)的第一突出部(27)对应的位置的按压肋(312)。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连接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为了提供与同轴电缆的同轴连接而使用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电子设备与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经由电缆的电连接,广泛使用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组合。另外,伴随近年来的电子设备的处理能力的提高,经由电缆从电子设备向其它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的量增大。为了在短时间发送大容量的数据,需要经由电缆发送高频信号,存在想要提高电缆的信号传输特性、尤其是在高频带域的电缆的信号传输特性的需求。对于这种需求,广泛使用具有高频带域下的较高的信号传输特性的同轴电缆。众所周知,同轴电缆具有将用于传输信号的的芯线、覆盖芯线的内侧绝缘层、覆盖绝缘层的外部导体层(编织层)、以及覆盖外部导体层的外侧绝缘层同心配置的同轴构造。
为了提供与这种同轴电缆的同轴连接,广泛使用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与同轴电缆的芯线电连接的接触销、覆盖接触销的绝缘性的外壳、以及覆盖外壳并且与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层电连接的外部触头。例如,专利文献1示出了图1所示那样的、在这种电连接器中典型地使用的外壳10和接触销11。外壳10是具备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部101和从筒状部101的基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伸部102的L字状的部件。在外壳10的筒状部101形成有在前后方向(Z方向)上贯通筒状部101的插通孔103。接触销11具备:在前后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且保持在外壳10的筒状部101内的水平延伸部111;从水平延伸部111的前端部向前端侧突出且与对象侧触头的对应的接触销接触的接点部112;从水平延伸部111的基端部向下方弯曲并延伸的连接部113;从连接部113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伸部114;形成于下方延伸部114的下端部且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的端子连接的端子部115;从水平延伸部111的基端部的两侧(X方向的两侧面)向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接触销11的宽度方向(X方向、外侧)延伸的一对压入肩116;以及从保持在外壳10的筒状部101内的接触销11的水平延伸部111的两侧向与对象侧连接器的插拔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突出部117。
如图1所示,接触销11从外壳10的基端侧向插通孔103内压入(图1的箭头方向)。图2是接触销11向外壳10的插通孔103内的压入完成后的状态的XZ平面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当接触销11向外壳10的插通孔103内的压入完成时,形成于接触销11的水平延伸部111的一对突出部117与外壳10的插通孔103的内周面接触。通过这种构造,接触销11的水平延伸部111卡定在外壳10的插通孔103内。其结果,在对接触销11从前侧朝向后侧施加压力时,能够抑制接触销11从外壳10向后侧脱离。
然而,仅简单地通过接触销11的水平延伸部111的一对突出部117与外壳10的插通孔103的内周面接触而提供的卡定力不能充分地防止接触销11从外壳10的脱离,例如在对象侧连接器相对于电连接器不是完全的同轴而是带有角度地***的情况下等,在对接触销11从前侧朝向后侧施加了较强的力的情况下,存在接触销11从外壳10向后侧移动或脱离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2-1490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提高外壳的插通孔内的接触销的卡定力,由此有效地防止接触销从外壳移动或脱离。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这样的目的通过由以下的(1)规定的本发明来实现。
(1)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与从前端侧***的对象侧连接器连结,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销;绝缘性的外壳,其在内部收纳上述接触销;金属制的外部触头,其覆盖上述外壳;以及金属制的壳体,其保持上述接触销、上述外壳以及上述外部触头,上述接触销具备:水平延伸部,其位于上述外壳内,且在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以及突出部,其从上述外壳内的上述水平延伸部的侧部向与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上述插拔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延伸,上述外壳具备:筒状部,其在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上述插拔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且在内部收纳上述接触销的上述水平延伸部;以及按压肋,其形成于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且与上述接触销的上述突出部对应的位置,上述壳体具备:主体部;以及插通孔,其在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上述插拔方向上贯通上述主体部,且用于使上述外壳的上述筒状部插通,在上述外壳的上述筒状部插通于上述壳体的上述插通孔时,上述外壳的上述按压肋被上述壳体的上述插通孔的内侧面向内侧按压,由此,上述外壳的上述筒状部的形成有上述按压肋的部分向内侧弹性变形,将上述接触销的上述突出部向内侧按压,使上述接触销卡定于上述外壳内。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外壳的筒状部的外周面上且与接触销的突出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按压肋。通过这种构造,在外壳的筒状部插通于壳体的插通孔且外壳由壳体保持的状态下,外壳的按压肋***通孔的内侧面向内侧按压,由此,外壳的筒状部的形成有按压肋的部分向内侧弹性变形,将接触销的突出部向内侧按压。因此,能够提高外壳的插通孔内的接触销的卡定力,能够有效地防止接触销从外壳的移动或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现有的电连接器中典型地使用的外壳和接触销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外壳的插通孔内收纳有接触销的状态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搭载有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电路基板、以及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连结的对象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是从其它角度观察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包括分别保持下侧接触销以及上侧接触销的上侧外壳以及下侧外壳的YZ平面的剖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下侧接触销的立体图。
图9是上侧接触销的立体图。
图10是下侧外壳的立体图。
图11是从其它角度观察下侧外壳的立体图。
图12是下侧外壳的主视图以及上侧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表示向下侧外壳内压入下侧接触销后的下侧外壳以及下侧接触销的立体图。
图14是沿图13所示的A-A线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将收纳有下侧接触销的状态的下侧外壳压入到外部触头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下侧外壳向外壳的壳体内的压入完成后的状态的XZ平面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外部触头的立体图。
图18是形成于外部触头的内周面的卡定突部的剖视立体图的放大图。
图19是表示外部触头的卡定突部与外壳的卡定肋的关系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壳体的立体图。
图21是从其它角度观察壳体的立体图。
图22是罩的立体图。
图23是从其它角度观察罩的立体图。
图24是电连接器和对象侧连接器连结的状态的包括下侧接触销以及上侧接触销的YZ平面的剖视图。
图25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6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27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8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左侧视图。
图30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右侧视图。
图中:
1—电连接器,2L—下侧接触销,2U—上侧接触销,21—水平延伸部,22—接点部,23—连接部,24—下方延伸部,25—端子部,26—压入肩,27—第一突出部,28—第二突出部,3L—下侧外壳,3U—上侧外壳,31—筒状部,311—肋,312—按压肋,313—卡定肋,314—插通孔,315—顶棚部,32—下方延伸部,321—前板,322—壁部,323—卡定片,324—切口,33—凹部,4—外部触头,41—主体部,42—肋,43—定位突起,44—卡定突部,441—基端部,442—内侧延伸部,443—前端面,5—壳体,51—主体部,511—前板,512—侧壁,513—顶板,52—定位凸部,521—避让部,53—插通孔,531—定位凹部,532—卡定面,533—第一导向部,534—第二导向部,535—第三导向部,54—加强部,541—凹部,55—接地端子,56—壁部,561—倾斜部,562—直进部,57—罩接受部,571—卡合凹部,571a—上侧卡合凹部,571b—下侧卡合凹部,572—厚壁部,573—前端面,58—分隔部,581—压入槽,59—外壳收纳划区,6—屏蔽部件,61—主体部,62—压入突起,63—端子部,7—罩,71—主体部,72—压入凹部,73—突起,74—定位凸部,75—突出片,76—卡合突部,76a—上侧卡合突部,76b—下侧卡合突部,761—倾斜部,762—平坦部,77—接受部,771—开口,772—导向部,773—卡定部,100—电路基板,110—接地端子,120—端子,130—屏蔽用端子,200—对象侧连接器,210—盒体,211—定位突部,220—接触销,230—外部触头,300—同轴电缆,310—芯线,320—内侧绝缘层,330—外部导体层,340—外侧绝缘层,10—外壳,101—筒状部,102—下方延伸部,103—插通孔,11—接触销,111—水平延伸部,112—接点部,113—连接部,114—下方延伸部,115—端子部,116—压入肩,117—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参照的各图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准备的示意性的图。图中所示的各构成要素的尺寸(长度、宽度、厚度等)未必反映实际的尺寸。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者对应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各图的Z轴的正方向称为“前端侧”或“前侧”,将Z轴的负方向称为“基端侧”或“后侧”,将Y轴的正方向称为“上侧”,将Y轴的负方向称为“下侧”,将X轴的正方向称为“近前侧”,将X轴的负方向称为“进深侧”。另外,有时将Z方向称为“对象侧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将Y方向称为“高度方向”,将X方向称为“宽度方向”。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搭载有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电路基板、以及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连结的对象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是从其它角度观察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6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包括分别保持下侧接触销以及上侧接触销的上侧外壳以及下侧外壳的YZ平面的剖视图。图7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下侧接触销的立体图。图9是上侧接触销的立体图。图10是下侧外壳的立体图。图11是从其它角度观察下侧外壳的立体图。图12是下侧外壳的主视图以及上侧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表示向下侧外壳内压入下侧接触销后的下侧外壳以及下侧接触销的立体图。图14是沿图13所示的A-A线的XZ平面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将收纳有下侧接触销的状态的下侧外壳压入到外部触头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下侧外壳向外壳的壳体内的压入完成后的状态的XZ平面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图17是外部触头的立体图。图18是形成于外部触头的内周面的卡定突部的剖视立体图的放大图。图19是表示外部触头的卡定突部与外壳的卡定肋的关系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图20是壳体的立体图。图21是从其它角度观察壳体的立体图。图22是罩的立体图。图23是从其它角度观察罩的立体图。图24是电连接器和对象侧连接器连结的状态的包括下侧接触销以及上侧接触销的YZ平面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是搭载于设置在任意的设备内的电路基板100上的插座连接器。安装于四根同轴电缆300的前端部的对象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200从前端侧***电连接器1内,当电连接器1和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时,经由电连接器1以及对象侧连接器200,提供四根同轴电缆300与电路基板100之间的电连接。
同轴电缆300具有同心配置芯线(中心导体)310、覆盖芯线310的内侧绝缘层320、覆盖内侧绝缘层320的外部导体层(编织层)330以及覆盖外部导体层330的外侧绝缘层340的同轴构造。此外,虽然在图3中进行了省略,但同轴电缆300的另一端部连接于与具备电路基板100的设备不同的设备。因此,当电连接器1和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时,能够经由同轴电缆300进行具备电路基板100的设备与其它设备之间的信号通信。典型地,具备电路基板100的设备是控制汽车的动作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同轴电缆300的另一端部连接的其它设备是汽车导航、汽车音响、车载摄像机、车载GPS、车载TV、车载收音机等车载设备。通过使电连接器1和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能够进行经由四根同轴电缆300的车载设备与ECU之间的高速信号通信。电连接器1既可以是用于提供与一根同轴电缆300的同轴连接的单销连接器,也可以是提供多根同轴电缆300的同轴连接的多销连接器。以下,电连接器1作为提供四根同轴电缆300的同轴连接的四销连接器提供说明。
如图4~图7、特别是图7所示,电连接器1包括: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接触销220(参照图24)分别接触的两个下侧接触销2L及两个上侧接触销2U;分别保持两个下侧接触销2L的两个下侧外壳3L;分别保持两个上侧接触销2U的两个上侧外壳3U;分别覆盖两个下侧外壳3L及两个上侧外壳3U的四个筒状的外部触头4;保持下侧外壳3L、上侧外壳3U以及外部触头4的金属制的壳体5;以及为了防止两个下侧接触销2L与两个上侧接触销2U之间的电磁干扰而***壳体5内的屏蔽部件6。
下侧接触销2L以及上侧接触销2U分别是由铜合金等导电性材料构成的L字状部件。下侧接触销2L以及上侧接触销2U分别具有以下功能:在电连接器1和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时,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接触销220接触,提供对象侧连接器200与电连接器1之间的电连接。如图8以及图9所示,下侧接触销2L以及上侧接触销2U分别具备: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水平延伸部21;从水平延伸部21的前端部向前端侧以直线状延伸的接点部22;从水平延伸部21的基端部向下方弯曲并延伸的连接部23;从连接部23的下端部向下方以直线状延伸的下方延伸部24;从下方延伸部24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的端子部25;从水平延伸部21的基端部的两侧(X方向的两侧面)向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正交的下侧接触销2L或上侧接触销2U的宽度方向(X方向、外侧)延伸的一对压入肩26;从水平延伸部21的比形成有一对压入肩26的部位靠前端侧的部位的两侧向下侧接触销2L或上侧接触销2U的宽度方向突出的至少一对第一突出部27;以及从水平延伸部21的比至少一对第一突出部27的部位靠前端侧的部位的两侧向下侧接触销2L或上侧接触销2U的宽度方向突出的一对第二突出部28。
如图8所示,下侧接触销2L具备一对第一突出部27。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上侧接触销2U具备两对第一突出部27。此外,下侧接触销2L和上侧接触销2U除了水平延伸部21以及下方延伸部24的长度不同这一点、以及一对第一突出部27的数量不同这一点以外,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作为代表,参照图8,对下侧接触销2L的构造进行详细叙述。
水平延伸部21是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板状部分。当下侧接触销2L压入到在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所形成的插通孔314(参照图7)内时,水平延伸部21位于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内侧。尤其是,如图6所示,水平延伸部21的除了基端部的部分保持在形成于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插通孔314内,由此,下侧接触销2L由下侧外壳3L保持。
接点部22是从水平延伸部21的前端部向前端侧以直线状延伸的圆柱状部分。另外,在下侧接触销2L由下侧外壳3L保持的状态下,接点部22从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向前端侧突出且露出。在电连接器1和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时,接点部22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接触销220接触,提供对象侧连接器200与电连接器1之间的电连接。
连接部23是连接水平延伸部21和下方延伸部24的板状部分。连接部23从水平延伸部21的基端部向下方弯曲。下方延伸部24是从连接部23的下端部向下方以直线状延伸的板状部分。在下侧接触销2L被下侧外壳3L保持的状态下,下方延伸部24位于下侧外壳3L的下方延伸部32(参照图7)内。端子部25是形成为从下方延伸部24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的圆锥状部分。在下侧接触销2L被下侧外壳3L保持的状态下,端子部25从下侧接触销2L向下方延伸且露出。端子部25与电路基板100的对应的端子120(参照图3)连接。
一对压入肩26是从水平延伸部21的基端部的两侧(X方向的两侧面)朝向下侧接触销2L的宽度方向(X方向)分别延伸的板状部分。此外,一对压入肩26各自的厚度(Y方向的长度)与水平延伸部21的厚度相同。因此,水平延伸部21的上表面以及一对压入肩26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同样,水平延伸部21的下表面以及一对压入肩26的下表面也位于同一平面上。
一对压入肩26分别具有从基端侧(-Z方向)朝向前端侧(+Z方向)而宽度(X方向的长度)渐减的锥形状。另外,一对压入肩26各自的基端面(-Z方向的端面)为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垂直的平坦面。利用具有相互分离的一对按压突部的压入器具(这种压入器具例如公开于日本特开2022-149019号)按压一对压入肩26的基端面,由此将下侧接触销2L压入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
一对第一突出部27是从水平延伸部21的比形成有一对压入肩26的部位靠前端侧的部位的两侧面向下侧接触销2L的宽度方向(外侧方向)突出的部分。一对第一突出部27分别具有以下功能:在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插通到后述的壳体5的插通孔53而下侧外壳3L被壳体5保持的状态下,被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的内侧面向内侧按压,提高插通孔314内的下侧接触销2L的卡定力。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一对第一突出部27各自的厚度(Y方向的长度)与水平延伸部21的厚度相同,水平延伸部21的上表面以及一对第一突出部27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同样,水平延伸部21的下表面以及一对第一突出部27的下表面也位于同一平面上。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使如下那样的方式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即,一对第一突出部27各自的厚度与水平延伸部21的厚度不同,水平延伸部21的上表面以及一对第一突出部27的上表面不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水平延伸部21的下表面以及一对第一突出部27的下表面不位于同一平面上。此外,水平延伸部21的厚度、一对压入肩26各自的厚度、以及一对第一突出部27各自的厚度也可以根据下侧接触销2L压入的下侧外壳3L的形状、状态等适当设定为不同的值。
一对第一突出部27分别具有从基端侧(-Z方向)朝向前端侧(+Z方向)而宽度(X方向的长度)渐减的锥形状。另外,一对第一突出部27各自的基端面(-Z方向的端面)为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垂直的平坦面。一对第一突出部27各自的向下侧接触销2L的宽度方向的突出量设定为,至少在将下侧接触销2L压入到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的状态下,在将下侧外壳3L压入到壳体5的插通孔53内时,一对第一突出部27的至少一部分(前端部)埋入到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内侧面内。
当下侧接触销2L压入到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时,一对第一突出部27与筒状部31的插通孔314的内侧面接触(参照图14)。另外,在组装电连接器1时,向壳体5的插通孔53***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此时,筒状部31的后述的一对按压肋312***通孔53的内侧面向内侧按压,下侧外壳3L被壳体5保持。另外,一对按压肋312向内侧被按压,筒状部31的形成有一对按压肋312的部位向内侧变形,因此下侧接触销2L***通孔314的内侧面从外侧按压,下侧接触销2L被保持于插通孔314内。
并且,在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到壳体5的插通孔53时,筒状部31的一对按压肋312的外侧面被形成于壳体5的插通孔53的内侧面上的后述的第一导向部533(参照图21)按压。由此,筒状部31的形成有一对按压肋312的部分向内侧弹性变形。其结果,筒状部31的至少形成有一对按压肋312的部分的内侧面向内侧按压下侧接触销2L的一对第一突出部27,一对第一突出部27的至少一部分(前端部)以埋入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内侧面内的方式被保持。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提高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的下侧接触销2L的卡定力。因此,即使在对下侧接触销2L向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后侧(-Z方向)施加较强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下侧接触销2L从下侧外壳3L向后侧移动或脱离。
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在水平延伸部21的两侧面形成有一对第一突出部27,但第一突出部27的数量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水平延伸部21的侧面形成一个或三个以上的第一突出部27。例如,即使在水平延伸部21的一方的侧面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27这样的方式,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通过使第一突出部27形成为从比形成有一对压入肩26的部位靠前端侧的水平延伸部21的侧面向下侧接触销2L的宽度方向突出,在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插通到壳体5的插通孔53的状态下,能够提高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的下侧接触销2L的卡定力,能够得到防止下侧接触销2L从下侧外壳3L向后侧移动或脱离的效果。
一对第二突出部28是从水平延伸部21的比形成有至少一对第一突出部27的部位靠前端侧的部位的两侧面向下侧接触销2L的宽度方向(外侧方向)突出的部分。一对第二突出部28分别具有以下功能:在下侧接触销2L压入到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的状态下,与插通孔314的内侧面接触,提高插通孔314内的下侧接触销2L的卡定力。如上述地通过至少一对第一突出部27以埋入插通孔314的内侧面的方式被保持而提供的卡定力加上通过一对第二突出部28与插通孔314的内侧面的接触而提供的卡定力,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下侧接触销2L从下侧外壳3L向后侧移动或脱离。
上述那样的下侧接触销2L压入到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而由下侧外壳3L保持。同样,上侧接触销2U压入到上侧外壳3U的插通孔314内而由上侧外壳3U保持。下侧外壳3L以及上侧外壳3U分别由树脂材料等具有弹性的绝缘性材料构成。如图7所示,下侧外壳3L以及上侧外壳3U分别具备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上延伸的筒状部31、以及从筒状部31的基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伸部32。下侧外壳3L和上侧外壳3U除了筒状部31以及下方延伸部32的长度不同这点,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参照图10以及图11,对下侧外壳3L的构造进行详细叙述,省略对上侧外壳3U的构造的说明。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筒状部31是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筒状部分。筒状部31的外径与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的内径大致相等、或者比其稍小。筒状部31具备: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的四个肋311;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且与下侧接触销2L的一对第一突出部27分别对应的位置的一对按压肋312;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的上侧部上以及下侧部上且被外部触头4覆盖的部分的一对卡定肋313;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上贯通筒状部31的插通孔314;从筒状部31的基端面的上侧部分朝向基端侧延伸的顶棚部315;以及形成于筒状部31的基端面上且朝向基端侧开口的凹部33。
四个肋311是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且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突出部。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四个肋311以等角度间隔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四个肋311也可以以任意的角度间隔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另外,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的肋311的数量并非如图示的方式那样限于四个,也可以在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形成三个或五个以上的肋311。
筒状部31的外径与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的内径大致相等、或者比其稍小,因此在将下侧外壳3L压入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内时,四个肋311弹性变形,与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的内周面接触。通过这种构造,四个肋311向下侧外壳3L的横截面中心方向弹性变形,对下侧外壳3L施加向外部触头4的横截面中心方向的紧固力。其结果,能够确保下侧外壳3L与外部触头4的同轴性。并且,通过紧固力,能够防止下侧外壳3L从外部触头4脱离。另外,通过确保下侧外壳3L与外部触头4的同轴性,能够提高电连接器1的信号传输特性。
一对按压肋312是为了防止下侧接触销2L从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向后侧移动或脱离以及防止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从壳体5的插通孔53脱离而形成。一对按压肋312分别在筒状部31的外周面的侧部(X方向的部分)上且与下侧接触销2L的一对第一突出部27分别对应的位置以隔着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插通孔314对置(即、以180度的角度间隔对置)的方式形成,且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并且,一对按压肋312分别形成为从筒状部31的外周面朝向外侧突出。在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观察的俯视下,一对按压肋312分别为大致半圆形状。
一对按压肋312各自的位置以及沿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的延伸长度适当设定为,能够使插通孔314的内侧面的区域向内侧弹性变形至足以将下侧接触销2L的一对第一突出部27以埋入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的内侧面的方式保持。如图15所示,一对按压肋312分别以在将下侧外壳3L压入到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内时不被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覆盖而露出那样的位置以及延伸长度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
一对按压肋312分别***在后述的壳体5的插通孔53的内侧上所形成的凹部即一对第二导向部534(参照图21)内。并且,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外径与一对按压肋312各自的从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向外侧的突出量的合计比插通孔53的内径与一对第二导向部534各自的深度(凹陷量)的合计大。通过这种结构,在筒状部31插通插通孔53而下侧外壳3L被壳体5保持的状态下,一对按压肋312分别被壳体5的插通孔53的内侧面(更具体而言,形成于插通孔53的内侧面上的第二导向部534)向内侧按压。
并且,下侧外壳3L由具有弹性的绝缘性材料构成,因此筒状部31能够朝向内侧弹性变形。因此,在将下侧外壳3L压入壳体5的插通孔53内时,一对按压肋312***通孔53的内侧面向内侧按压,筒状部31的形成有一对按压肋312的部分向内侧弹性变形。由此,插通孔314的内侧面向内侧按压下侧接触销2L的一对第一突出部27。
通过这种结构,如图16所示,下侧接触销2L的一对第一突出部27的至少一部分(X方向的前端部)或全部以埋入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的内侧面的方式被保持。因此,在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插通于壳体5的插通孔53的状态下,能够提高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的下侧接触销2L的卡定力,能够得到防止下侧接触销2L从下侧外壳3L向后侧移动或脱离的效果。
另外,如图16所示,在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插通于壳体5的插通孔53的状态下,一对按压肋312以压缩的状态收纳在形成于壳体5的插通孔53的内侧面上的一对第二导向部534内。因此,筒状部31相对于插通孔53被固定,能够防止下侧外壳3L在插通孔53内的晃动以及旋转。
一对卡定肋313是为了在外部触头4覆盖在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的状态下防止下侧外壳3L从外部触头4脱离而形成。一对卡定肋313分别是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突出部。如图12所示,一对卡定肋313的一方形成于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的上侧且被外部触头4覆盖的部分。一对卡定肋313的另一方形成于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的下侧且被外部触头4覆盖的部分。因此,一对卡定肋313隔着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插通孔314相互对置。此外,在图12中的卡定肋313的周边区域的放大图中,用虚线示出筒状部31的外形。从用虚线示出的筒状部31的外形向外侧突出的部分是卡定肋313。
并且,后述的一对卡定突部44分别形成于外部触头4的内侧面上且与一对卡定肋313对应的位置,因此,在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插通于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内的状态下,一对卡定突部44将一对卡定肋313分别向内侧压缩使其弹性变形。其结果,一对卡定突部44与一对卡定肋313分别卡合。通过这种结构,在对下侧外壳3L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上施加了力的情况下,通过外部触头4的一对卡定突部44与下侧外壳3L的一对卡定肋313卡合,能够有效地防止下侧外壳3L从外部触头4脱离。
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一对卡定肋313分别形成于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上侧部上以及下侧部上,但一对卡定肋313的数量以及位置并不限于此。即使是在筒状部的外周上形成有一个或三个以上的卡定肋313那样的方式,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该情况下,外部触头4的卡定突部44的数量以及位置根据卡定肋313的数量以及位置适当变更。
返回到图10以及图11,插通孔314在筒状部31的中心沿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贯通筒状部31。如上所述,下侧接触销2L压入插通孔314内。插通孔314具有与下侧接触销2L的水平延伸部21对应的形状,下侧接触销2L的水平延伸部21的除了基端部的部分保持在插通孔314内。
顶棚部315是从筒状部31的基端面的上侧部分朝向基端侧延伸且将下侧接触销2L的连接部23以及下方延伸部32从上侧隔着间隙覆盖的部分。顶棚部315以顶棚部315的上表面与筒状部31的外周面连续的方式从筒状部31的基端面向基端侧突出。另外,顶棚部315的下表面是与Y轴正交的平坦面。
下方延伸部32是在由下侧外壳3L保持下侧接触销2L时在内部收纳下侧接触销2L的下方延伸部24的部分。下方延伸部32包括从筒状部31的基端面的下侧部分向下方延伸的前板321、以及从前板321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两端部向基端侧延伸的一对壁部322。
前板321是从筒状部31的基端面的下侧部分向下方铅垂地延伸的板状部分。当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从基端侧向壳体5的插通孔53(参照图7)内的***完成时,前板321的前端面与壳体5的主体部51的内侧面抵接(上侧外壳3U的情况下,前板321的前端面与屏蔽部件6的主体部61的基端面抵接)。一对壁部322是从前板32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向基端侧延伸的板状部分。下方延伸部32的内部空间由前板321的基端面和一对壁部322的内侧面规定。在由下侧外壳3L保持下侧接触销2L时,下侧接触销2L的下方延伸部24位于下侧外壳3L的下方延伸部32的内部空间内。
一对壁部322分别为了将下侧接触销2L卡定于下侧外壳3L内而具有形成于上侧部分的卡定片323和形成于卡定片323的下方的切口324。卡定片323具有以下功能:在下侧接触销2L收纳于下侧外壳3L内的状态下,从基端侧支撑下侧接触销2L的下方延伸部24,将下侧接触销2L卡定于下侧外壳3L内。卡定片323是从前板32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上侧部分向基端侧延伸且能够向内侧(图13的箭头方向)弹性变形的锥形状的板状部分。卡定片323通过切口324从壁部322的下侧部分(其以外的部分)分离。因此,卡定片323的下表面隔着切口324与壁部322的下侧部分的上表面对置。
具体而言,卡定片323具备:从前板321的基端面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端部向基端侧以直线状延伸的内侧面;以及从前板321的基端面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端部向基端侧且外侧斜着延伸的外侧面。由此,卡定片323的宽度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渐增(参照图14)。如图16所示,在将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到壳体5的插通孔53时,下侧外壳3L的卡定片323的外侧面与壳体5的主体部51的内侧面接触并向内侧弹性变形。由此,卡定片323的内侧面从基端侧支撑于下侧接触销2L的下方延伸部24。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将下侧接触销2L的下方延伸部24卡定在下侧外壳3L的下方延伸部32内。其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下侧接触销2L从下侧外壳3L脱离。
返回图11以及图12,在图示的方式中,切口324形成于比一对壁部322的高度(Y方向)的中心靠上侧(+Y方向)。通过在一对壁部322分别形成切口324,能够提高一对卡定片323向内侧(X方向)的弹性,因此能够降低下侧外壳3L相对于壳体5压入时所需要的压入力、即为了使一对卡定片323朝向内侧弹性变形而需要的力。
此外,卡定片323的位置不限定于下方延伸部32的一对壁部322的上侧部分,也可以形成于下方延伸部32的一对壁部322的下侧部分。或者也可以不设置切口324,而使壁部322的整体或一部分具有与卡定片323相同的结构,能够向内侧弹性变形。该情况下,一对壁部322的整体或一部分的内侧面从基端侧与下侧接触销2L的下方延伸部24接触,防止下侧接触销2L从下侧外壳3L脱离。
凹部33具有如下功能:在由下侧外壳3L保持下侧接触销2L时,在内部收纳下侧接触销2L的一对压入肩26。如图11所示,凹部33以朝向基端侧开口的方式形成于筒状部31的基端面上,并且与插通孔314连通。如图13、图14所示,在下侧接触销2L压入于插通孔314的状态下,一对压入肩26收纳于凹部33内。
图15表示将外部触头4安装于在内部保持有下侧接触销2L的下侧外壳3L的状态。如图15所示,下侧外壳3L的肋311以及卡定肋313的前端侧部分以被压缩的状态***于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内。另外,下侧外壳3L的按压肋312不被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覆盖而露出。并且,下侧接触销2L的接点部22从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朝向前端侧突出,下侧接触销2L的下方延伸部24收纳于下侧外壳3L的下方延伸部32内,下侧接触销2L的端子部25从下侧外壳3L的下方延伸部32朝向下方突出。
以上参照图13~图16详细叙述了下侧接触销2L与下侧外壳3L的关系、以及通过使下侧外壳3L的一对按压肋312被壳体5的插通孔53的内侧面(具体而言,形成于插通孔53的内侧面上的第二导向部534)向内侧按压而提高插通孔314内的下侧接触销2L的卡定力的效果,但关于它们的说明也能够应用于上侧接触销2U以及上侧外壳3U。
返回图7,四个外部触头4分别作为将两个下侧外壳3L以及两个上侧外壳3U的筒状部31从外侧覆盖的外部导体发挥功能。另外,在对象侧连接器200与电连接器1连结时,四个外部触头4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部触头230(参照图24)分别接触,使电连接器1和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接地电位相等。四个外部触头4除了相对于壳体5的安装角度不同这点,具有全部相同的构造,因此,以下,作为代表,对一个外部触头4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17所示,外部触头4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筒状部件。外部触头4具备:筒状的主体部41;从主体部41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四个肋42;从主体部41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一对定位突起43;以及在主体部41的内周面上且与下侧外壳3L的一对卡定肋313分别对应的位置以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分别形成的一对卡定突部44。
主体部41是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筒状部分。四个肋42是为了防止外部触头4因自重从壳体5的插通孔53脱离、以及确保外部触头4与壳体5的插通孔53的同轴性而形成。四个肋42以等角度间隔形成于主体部41的基端侧部分的外周面上,且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在将外部触头4压入到壳体5的插通孔53内时,四个肋42与插通孔53的内侧面抵接。这样,四个肋42与壳体5的插通孔53的内侧面抵接,因此外部触头4在壳体5的插通孔53内被固定。
并且,外部触头4的四个肋42通过压入而挤压于壳体5的插通孔53的内侧面上,因此能够将外部触头4和壳体5可靠地电连接。如后文所述,壳体5经由接地端子55与电路基板100的接地端子110电连接,因此可靠地进行外部触头4与壳体5的电连接,由此能够使外部触头4的电位可靠地成为接地电位,能够使电连接器1的信号传输特性稳定。
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在主体部41的基端侧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四个肋42,但以等角度间隔形成于主体部41的基端侧部分的外周面上的肋42的数量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主体部41的基端侧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三个或五个以上的肋42。
一对定位突起43是为了限制外部触头4相对于壳体5的安装角度而设置。一对定位突起43分别是形成为从主体部41的外周面向外侧以直线状延伸的板状部分。一对定位突起43隔着间隙相互对置。一对定位突起43分别使基端部与主体部41的外周面一体化,而且在主体部41的径向上以直线状延伸。一对定位突起43各自的高度比形成于主体部41的外周面上的四个肋42的高度高。外部触头4以将一对定位突起43***后述的壳体5的定位凹部531(参照图20)内那样的姿势压入壳体5的插通孔53内,因此外部触头4相对于壳体5的安装角度被限制。
一对卡定突部44具有防止下侧外壳3L从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脱离的功能。如图18所示,一对卡定突部44分别以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于主体部41的内周面上。并且,一对卡定突部44形成于与在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一对卡定肋313分别对应的位置。在图示的方式中,形成于主体部41的内周面上的上侧部分以及下侧部分的相互对置的一对卡定突部44与形成于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的上侧部分以及下侧部分的一对卡定肋313分别对应。
如图18所示,卡定突部44具有:形成为与主体部41的内周面连续的基端部441;从基端部441朝向前端侧且内侧斜着延伸的内侧延伸部442;以及作为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大致正交的平坦面的前端面443。具有这种形状的卡定突部44能够通过对主体部41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实施切起加工来得到。用于得到卡定突部44的切起加工例如通过如下方式执行:形成从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的外周面向内周面贯通的沿X方向的一条X轴狭缝和从一条X轴狭缝的两端部朝向基端侧延伸的一对Z轴狭缝,在一对Z轴狭缝之间的部分从外侧朝向内侧施加负荷,使主体部41的一部分向内侧突出。得到卡定突部44的方法并不限于此,只要具有上述那样的构成要素,并在外部触头4的内周面上得到突出的卡定突部44,就能够使用任意的方法。
卡定突部44的基端部441形成为与主体部41的内周面连续。因此,在将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主体部41时,下侧外壳3L的一对卡定肋313能够一边在卡定突部44的基端部441以及从基端部441朝向前端侧且内侧斜着延伸的内侧延伸部442上滑行,一边向前端侧移动。
如图19所示,在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向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的压入完成而外部触头4覆盖筒状部31的状态下,下侧外壳3L的一对卡定肋313分别被外部触头4的一对卡定突部44各自的内侧延伸部442压缩,下侧外壳3L的一对卡定肋313的每一个和外部触头4的对应的卡定突部44分别卡合。
在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向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内的压入完成的状态下,内侧延伸部442的前端部以及前端面443将下侧外壳3L的卡定肋313向内侧按压而使其弹性变形。其结果,内侧延伸部442的前端部以及前端面443和卡定肋313牢固地卡合。尤其是,卡定突部44的前端面443是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大致正交的平坦面,因此内侧延伸部442的前端部以及前端面443与卡定肋313的卡合提供针对筒状部31在主体部41内向基端侧的移动的强有力的阻力。
在沿将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从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向基端侧拉拔的方向施加力时,通过一对卡定肋313与卡定突部44的内侧延伸部442的前端部以及前端面443的卡合,筒状部31向基端侧的移动被防止。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筒状部31从主体部41脱离。
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形成有在主体部41的内周面上所形成的一对卡定突部44,但一对卡定突部44以及数量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主体部41的内周面上形成两对以上的卡定突部44。通过在主体部41的内周面上且与下侧外壳3L的至少一对卡定肋313分别对应的位置形成至少一对卡定突部44,能够得到防止上述的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从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脱离的效果。
返回图7,壳体5具有作为收纳电连接器1的各组件的外壳的功能和作为将四个外部触头4与电路基板100上的接地端子110之间电连接的电路径的功能。如图20以及图21所示,壳体5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箱状部件。壳体5具备:由前板511、一对侧壁512以及顶板513构成的主体部51;形成于主体部51的前板511的前端面上的定位凸部52;贯通主体部51的前板511以及定位凸部52的四个插通孔53;形成为从主体部51的一对侧壁512的下侧部分(-Y方向部分)向外侧延伸的一对加强部54;从主体部51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四个接地端子55;以在Z方向上相互分离地延伸的方式形成于主体部51的一对侧壁512的每一个上的一对壁部56;形成于一对侧壁512各自的外侧面上的罩接受部57;以及用于在主体部51内部与屏蔽部件6一起防止两个下侧外壳3L间以及两个上侧外壳3U间的电磁干扰的分隔部58。
主体部51包括前板511、从前板51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向基端侧延伸的一对侧壁512、以及从前板511的上端部向基端侧延伸的顶板513,而且具有向基端侧及下侧开放的箱状形状。在由前板511、一对侧壁512以及顶板513的内侧面规定的主体部51的内部空间内收纳有电连接器1的组件。
如图20所示,定位凸部52形成为从主体部51的前板511的前端面向前端侧突出。一对避让部521分别形成于主体部51的定位凸部52的X方向的两侧面上。一对避让部521为了执行罩7相对于壳体5的定位而设置。一对避让部521以与后述的罩7的一对定位凸部74对应的位置以及形状形成,通过将罩7的一对定位凸部74分别***到一对避让部521内,执行罩7相对于壳体5的定位。
四个插通孔53是形成为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上贯通主体部51的前板511以及定位凸部52的圆形孔。四个外部触头4分别从前端侧压入四个插通孔53。插通孔53分别具备:用于接受外部触头4的一对定位突起43的定位凹部531;用于卡定外部触头4的***的卡定面532;用于对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的四个肋311的上侧两个分别进行导向的两个第一导向部533;用于对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的一对按压肋312分别进行导向的一对第二导向部534;以及用于对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的一对卡定肋313的上侧的卡定肋313进行导向的一个第三导向部535。
定位凹部531是为了接受外部触头4的一对定位突起43而形成。定位凹部531在前板511上形成为与插通孔53连通且在插通孔53的径向上延伸。外部触头4以一对定位突起43位于定位凹部531内那样的姿势压入壳体5的插通孔53内。通过这种结构,能够进行外部触头4相对于壳体5的定位。在外部触头4压入到壳体5的插通孔53内的状态下,一对定位突起43位于定位凹部531内,一对定位突起43的基端面与定位凹部531抵接。
另外,在外部触头4压入到壳体5的插通孔53内,且外部触头4的一对定位突起43的基端面与定位凹部531抵接的状态下,一对定位突起43的前端面位于与定位凹部531的前端面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并且,如后文所述,在罩7的基端面且与四个定位凹部531对应的位置所形成的四个压入凹部72上的突起73形成为,在将罩7安装于壳体5时,突起73的基端部与定位突起43的前端部抵接。因此,在将罩7安装于壳体5时,一对定位突起43夹持在罩7与壳体5之间。通过这种结构,能够防止外部触头4从壳体5的插通孔53脱离,并且能够防止外部触头4在壳体5的插通孔53内晃动。
并且,如上所述,外部触头4的四个肋42通过压入而挤压于壳体5的插通孔53的内侧面上,因此能够将外部触头4和壳体5可靠地电连接,实现电连接器1的接地强化。如后文所述,壳体5经由接地端子55与电路基板100的接地端子110电连接,因此可靠地进行外部触头4与壳体5的电连接,由此能够使外部触头4的电位可靠地成为接地电位,能够使电连接器1的信号传输特性稳定。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从电连接器1的接地强化以及外部触头4从壳体5的脱离防止的观点出发,四个肋42被挤压于插通孔53的内侧面上,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至少以四个肋42接触于插通孔53的内侧面上的方式构成外部触头4以及壳体5那样的方式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卡定面532是形成于插通孔53内的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正交的平坦面。当外部触头4与卡定面532抵接时,外部触头4向壳体5的插通孔53内的压入完成。插通孔53的比卡定面532靠前方的部分的直径与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的外径大致相同,插通孔53的比卡定面532靠后方的部分的直径与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的筒状部31的外径大致相同。
如图21所示,两个第一导向部533是在插通孔53的基端侧部分的上表面形成为沿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凹部。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的筒状部31从基端侧***插通孔53内时,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的四个肋311中的上侧两个分别***两个第一导向部533内。通过这种结构,能够进行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相对于壳体5的定位。
一对第二导向部534是在插通孔53的基端侧部分的两侧面形成为沿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凹部。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的筒状部31从基端侧***壳体5的插通孔53内时,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的一对按压肋312分别***一对第二导向部534的每一个内。通过这种结构,能够进行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相对于壳体5的定位。
另外,在将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压入于壳体5的插通孔53内时,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的一对按压肋312***通孔53的内侧面(更具体而言,一对第二导向部534)向内侧按压,筒状部31的形成有一对按压肋312的部分向内侧弹性变形。其结果,形成有一对按压肋312的每一个的部分的内侧面向内侧按压下侧接触销2L或上侧接触销2U的一对第一突出部27,能够将下侧接触销2L或上侧接触销2U卡定于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内。
第三导向部535是在插通孔53的基端侧部分的上侧且两个第一导向部533之间形成为沿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凹部。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的筒状部31从基端侧***壳体5的插通孔53内时,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的一对卡定肋313中的上侧的卡定肋313***第三导向部535内。通过这种结构,能够进行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相对于壳体5的定位。
一对加强部54具有以下功能:对从主体部51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四个接地端子55的根基部分进行加强,提高电连接器1安装于电路基板100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1的卡阻强度(针对绕Y轴的负荷的强度)以及主体部51相对于X方向的负荷的强度。一对加强部54分别以从前端侧向基端侧延伸的方式形成于主体部51的一对侧壁512的下侧(-Y方向侧)的缘部上。并且,在从Z方向的俯视下,一对加强部54分别从主体部51向外侧(X方向侧)突出,一对加强部54各自的外侧面位于比形成于一对加强部54各自的上方的罩接受部57的外侧面靠外侧。因此,一对加强部54各自的厚度(X方向的长度)比罩接受部57的厚度厚。
另外,一对加强部54的Z方向的两端部各自的下侧面为与主体部51的下侧面连续的平坦面。如图21所示,通过将四个接地端子55分别以跨于主体部51的下侧面和加强部54的Z方向的端部的下侧面的方式形成,能够增大四个接地端子55各自直径。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对四个接地端子55的根基部分进行加强,提高电连接器1安装于电路基板100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1的卡阻强度(针对绕Y轴的负荷的强度)。并且,能够提高壳体5的主体部51相对于X方向的负荷的强度。其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壳体5的变形。
并且,一对加强部54分别在其基端部具有凹部541。凹部541形成于加强部54的基端部。另外,在图示的方式中,凹部541以对加强部54的基端部的上侧部分进行切口的方式形成,且在基端侧以及上侧开放。
四个接地端子55分别与电路基板100的对应的接地端子110(参照图3)连接。如上所述,外部触头4的四个肋42通过自身的弹性复原力挤压于壳体5的插通孔53的内侧面上,因此壳体5和外部触头4电连接。并且,壳体5经由接地端子55与接地端子110电连接,因此与壳体5电连接的外部触头4的电位与接地电位相等。
一对壁部56是为了在主体部51的一对侧壁512上形成用于分别接受罩7的一对突出片75的一对罩接受部57而设置。一对壁部56的一方形成于一对侧壁512的每一个的上侧(+Y方向),另一方形成于一对侧壁512的每一个的下侧(-Y方向),且隔着一对罩接受部57的每一个相互对置。一对侧壁512各自的下侧的壁部56形成于一对加强部54各自的上表面(+Y方向的面)。一对壁部56分别具备:从侧壁512的外侧面上的前端部向基端侧延伸且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宽度(Y方向的长度)渐增的倾斜部561;以及从倾斜部561的基端部朝向基端侧以直线状延伸且宽度(Y方向的长度)恒定的直进部562。倾斜部561的前端面为与Z方向垂直的平坦面。倾斜部561的内侧面(Y方向的内侧面)为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倾斜的平坦的斜面。直进部562从倾斜部561的基端部朝向基端侧以直线状延伸。在一对壁部56的每一个之间形成有罩接受部57。
一对罩接受部57分别形成于主体部51的一对侧壁512的外侧面上且一对壁部56之间,且具有分别接受罩7的一对突出片75的功能。罩接受部57由主体部51的侧壁512的外侧面和一对壁部56的内侧面(Y方向的内侧面)规定。通过将一对罩接受部57设置在一对侧壁512的外侧面上,能够对罩7相对于壳体5安装进行导向。
另外,如图20所示,一对罩接受部57分别具备从其基端部朝向基端侧相互分离地延伸的一对卡合凹部571(上侧卡合凹部571a以及下侧卡合凹部571b)、以及在高度方向(Y方向)上位于上侧卡合凹部571a与下侧卡合凹部571b之间且从基端部朝向基端侧延伸的厚壁部572。
上侧卡合凹部571a以及下侧卡合凹部571b分别位于罩接受部57的Y方向的两端部,且隔着厚壁部572相互分离。上侧卡合凹部571a以及下侧卡合凹部571b分别以对罩接受部57的外侧面的Y方向的两端部进行切口的方式形成,是X方向的厚度较薄的薄壁部。上侧卡合凹部571a以及下侧卡合凹部571b各自的底面(X方向的面)位于比一对厚壁部572的面靠内侧,上侧卡合凹部571a以及下侧卡合凹部571b各自的厚度(底面的X方向的长度)比厚壁部572的厚度薄。
并且,上侧卡合凹部571a以及下侧卡合凹部571b分别在其前端侧具有与Z方向垂直的平坦面即前端面573。前端面573与形成于后述的罩7的突出片75的基端部的卡合突部76卡合,能够进行罩7相对于壳体5的安装。
厚壁部572具有对主体部51的一对侧壁512的基端部进行加强的功能。厚壁部572形成于在一对侧壁512分别所形成的罩接受部57的基端侧且高度方向(Y方向)上罩接受部57的大致中央。厚壁部572的外侧面是与罩接受部57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平坦面。并且,厚壁部572在高度方向(Y方向)上位于上侧卡合凹部571a与下侧卡合凹部571b之间,将上侧卡合凹部571a以及下侧卡合凹部571b相互分离。厚壁部572具有比上侧卡合凹部571a以及下侧卡合凹部571b的底面部分的厚度厚的厚度。因此,通过将厚壁部572设置于罩接受部57,能够提高主体部51针对来自X方向的负荷的强度。其结果,能够对主体部51的一对侧壁512各自的基端部进行加强,防止壳体5的变形。
如图21所示,分隔部58是在主体部51的内部以将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插通孔53分离的方式沿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延伸的板状部分。分隔部58具有以下功能:在两个下侧外壳3L以及两个上侧外壳3U保持于壳体5内部的状态下,防止两个下侧接触销2L间的电磁干扰以及两个上侧接触销2U间的电磁干扰。
另外,在一对侧壁512各自的内侧面以及分隔部58形成有用于压入屏蔽部件6的压入槽581。通过向压入槽581内***屏蔽部件6,能够防止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上相邻的下侧接触销2L与上侧接触销2U之间的电磁干扰。另外,通过壳体5的分隔部58、屏蔽部件6、以及壳体5的主体部51的内侧面,规定用于分别收纳两个下侧外壳3L的两个外壳收纳划区59。
返回图7,如上所述,屏蔽部件6从壳体5的下方压入到壳体5的压入槽581内,具有防止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上相邻的下侧接触销2L与上侧接触销2U之间的电磁干扰的功能。屏蔽部件6是由与壳体5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部件。屏蔽部件6具备板状的主体部61、形成于主体部61上的三个压入突起62、以及从主体部61向下方延伸的端子部63。三个压入突起62在主体部61的宽度方向上排列三个而形成。三个压入突起62中的中央的一个向前端侧突出,左右的两个向基端侧突出。通过将屏蔽部件6压入壳体5的压入槽581内,三个压入突起62与壳体5的压入槽581抵接。通过这种结构,防止了屏蔽部件6从壳体5的压入槽581脱离。端子部63从主体部61向下方延伸,连接于电路基板100的对应的屏蔽用端子130(参照图3)。
罩7安装于壳体5,具有对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连结进行导向的功能。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罩7具备:向前端侧开口的方筒状的主体部71;形成于主体部71的基端面上的四个压入凹部72;在四个压入凹部72内分别形成的四个突起73;形成于主体部71的内侧面上的一对定位凸部74;从主体部71向基端侧延伸的一对突出片75;以及从一对突出片75的内侧面的基端侧缘部朝向内侧分别延伸的一对卡合突部76(上侧卡合突部76a以及下侧卡合突部76b)。
主体部71具有向前端侧开口的方筒形状。通过向主体部71的前端侧开口内***对象侧连接器200,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连结被导向。
如图22所示,四个压入凹部72形成于主体部71的基端面上。四个压入凹部72分别以与上述的壳体5的定位凹部531对应的位置以及形状形成于主体部71的基端面上。在将罩7安装于壳体5时,四个压入凹部72与四个定位凹部531分别对置。四个突起73分别具有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直径渐减的圆锥形状,且形成于压入凹部72内。如上所述,在外部触头4被压入到壳体5的插通孔53内,且外部触头4的一对定位突起43的基端面与定位凹部531抵接的状态下,外部触头4的一对定位突起43的前端面与定位凹部531的前端面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并且,在将罩7安装于壳体5时,突起73的基端部形成为与定位突起43的前端部抵接。通过这种结构,在将罩7安装于壳体5时,外部触头4的一对定位突起43夹持在罩7与壳体5之间。
一对定位凸部74分别***形成于壳体5的主体部51上的一对避让部521内,且是为了执行罩7相对于壳体5的定位而形成。一对定位凸部74从主体部71的基端侧的X方向侧的内侧面向内侧突出。一对定位凸部74具有与一对避让部521对应的形状。因此,当壳体5的前端侧部分从罩7的主体部71的基端侧***主体部71内时,一对定位凸部74分别收纳于一对避让部521内,执行罩7相对于壳体5的定位。
一对突出片75是从主体部71的X方向的一对对置的侧面(壁部)的基端部朝向基端侧延伸的板状部分。一对突出片75隔着间隙相互对置。一对突出片75分别具有与上述的壳体5的一对罩接受部57分别对应的形状,在将罩7安装于壳体5时,一对突出片75分别收纳于一对罩接受部57内。
一对卡合突部76是为了通过与形成于壳体5的卡合凹部571卡合来执行罩7相对于壳体5的安装而形成。一对卡合突部76是从一对突出片75的内侧面的基端侧缘部朝向内侧分别突出的锥形状部分。一对卡合突部76分别具有:形成于突出片75的内侧面的基端侧缘部的上侧部分的上侧卡合突部76a;以及形成于突出片75的内侧面的基端部的下侧部分的下侧卡合突部76b。上侧卡合突部76a以及下侧卡合突部76b以在Y方向上相互分离的状态向内侧突出。上侧卡合突部76a与形成于壳体5的一对罩接受部57的每一个的上侧卡合凹部571a卡合,下侧卡合突部76b与下侧卡合凹部571b卡合。通过这种结构,能够进行罩7相对于壳体5的安装。此外,上侧卡合突部76a以及下侧卡合突部76b除了在突出片75的内侧面的基端侧缘部形成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不同这点,具有全部相同的构造,因此,以下作为代表,对上侧卡合突部76a进行详细叙述。
上侧卡合突部76a具备位于基端侧的倾斜部761以及从倾斜部761的前端部以直线状延伸的平坦部762。倾斜部761是基端面与突出片75的基端部连续且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而高度(X方向的长度)渐增的部分。倾斜部761的内侧面为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而向内侧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在罩7相对于壳体5的安装时,壳体5的罩接受部57在倾斜部761的内侧面上滑动,由此,突出片75逐渐向外侧弹性变形。平坦部762是从倾斜部761的前端部以直线状延伸且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而高度恒定的部分。平坦部762的前端面为与Z方向垂直的平坦面。平坦部762的前端面与形成于壳体5的罩接受部57的基端侧的卡合凹部571的前端面573卡合,由此罩7相对于壳体5的前端侧部分安装。
接受部77形成于主体部71的上表面上,具有接受对象侧连接器200的盒体210的定位突部211(参照图3)的功能。接受部77具备:用于使对象侧连接器200的盒体210的定位突部211***的开口771;使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定位突部211滑动且对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连结进行导向的一对导向部772;以及用于卡定对象侧连接器200的盒体210的定位突部211的卡定部773。
开口771是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上开口的矩形开口。以向开口771***对象侧连接器200的盒体210的定位突部211那样的姿势将对象侧连接器200***到电连接器1,由此执行对象侧连接器200相对于电连接器1的定位。一对导向部772是从主体部71的上表面朝向上方延伸且相互对置的板状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盒体210的定位突部211在一对导向部772的内侧面上滑动,由此对象侧连接器200相对于电连接器1的连结被导向。卡定部773是将一对导向部772的基端部彼此连接的板状部。卡定部773是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正交的平坦面,当对象侧连接器200的盒体210的定位突部211的前端部与卡定部773抵接时,对象侧连接器200相对于电连接器1的***被限制。
包含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的组件的电连接器1例如能够按以下的顺序来组装。首先,使用压入器具(例如,日本特开2022-149019号所公开的压入器具),将两个下侧接触销2L分别压入两个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两个下侧接触销2L向两个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的压入通过相同的顺序执行,因此,以下,代表性地说明将一个下侧接触销2L向一个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压入的顺序。
首先,将下侧接触销2L的接点部22***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接着,使压入器具的一对按压突部与下侧接触销2L的一对压入肩26的整个基端面抵接。接着,利用压入器具的一对按压突部按压下侧接触销2L的一对压入肩26的整个基端面,将下侧接触销2L压入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当下侧接触销2L的下方延伸部24与下侧外壳3L的下方延伸部32的前板321的基端面接触时,下侧接触销2L向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内的压入完成。通过同样的顺序,向两个上侧外壳3U的插通孔314内分别压入两个上侧接触销2U。
接着,将四个外部触头4分别从前端侧压入壳体5的四个插通孔53内,将四个外部触头4安装于壳体5。四个外部触头4向壳体5的四个插通孔53内的压入通过相同的顺序执行,因此以下代表性地说明向壳体5的一个插通孔53内压入一个外部触头4的顺序。以使外部触头4的一对定位突起43位于壳体5的定位凹部531内的姿势,将外部触头4从前端侧分别压入壳体5的插通孔53内。另外,当将外部触头4压入壳体5的插通孔53内时,外部触头4的四个肋42与插通孔53的内侧面接触,因此外部触头4固定在插通孔53内。另外,外部触头4的四个肋42通过压入挤压于插通孔53的内侧面上,因此壳体5和外部触头4电连接。壳体5经由接地端子55与电路基板100的接地端子110连接,因此与壳体5电连接的外部触头4的电位与接地电位相等。
接着,将分别被压入了下侧接触销2L的两个下侧外壳3L从基端侧分别压入壳体5的对应的插通孔53内。两个下侧外壳3L向对应的插通孔53内的压入通过相同的顺序执行,因此以下对将一个下侧外壳3L向对应的插通孔53内压入的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将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从基端侧***对应的插通孔53内。接着,从分别从前端侧压入到压入到插通孔53内的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的基端侧向主体部41的内部压入筒状部31。当下侧外壳3L的前板321的前端面与壳体5的主体部51的内侧面接触时,下侧外壳3L向插通孔53内以及主体部41内的压入完成。在下侧外壳3L向插通孔53内的插通完成的状态下,形成于筒状部31上的四个肋311与插通孔53的内侧面接触。因此,筒状部31固定在插通孔53内。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在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插通壳体5的插通孔53时,下侧外壳3L的一对按压肋312***通孔53的内侧面(一对第二导向部534的内侧面)按压,筒状部31的形成有一对按压肋312的部分向内侧弹性变形。其结果,形成有一对按压肋312的部分的内侧面向内侧按压下侧接触销2L的一对第一突出部27。由此,一对第一突出部27的至少一部分以埋入于下侧外壳3L的插通孔314的内侧面内的方式被保持。然后,当下侧外壳3L被壳体5保持时,一对按压肋312与插通孔53的内侧面接触的状态被维持,筒状部31的形成有一对按压肋312的部分向内侧弹性变形的状态被维持。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在沿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施加了较强的力的情况下,因为一对第一突出部27以埋入于插通孔314的内侧面内的方式被保持,所以一对第一突出部27也在插通孔314的内侧面被卡定。其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下侧接触销2L从下侧外壳3L脱离。
进一步地,在如上述那样下侧外壳3L向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内的压入完成而外部触头4覆盖下侧外壳3L的筒状部31的状态下,下侧外壳3L的一对卡定肋313分别被外部触头4的一对卡定突部44各自的内侧延伸部442压缩而向内侧变形(参照图19)。其结果,一对卡定肋313分别与一对卡定突部44牢固地卡合。通过这种结构,可抑制筒状部31在主体部41内的晃动。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尤其是,外部触头4的卡定突部44的前端面443是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大致正交的平坦面,因此内侧延伸部442的前端部以及前端面443与下侧外壳3L的卡定肋313的卡合提供针对主体部41内的筒状部31向基端侧的移动的强有力的阻力。因此,通过一对卡定肋313与卡定突部44的内侧延伸部442的前端部以及前端面443的卡合,可防止筒状部31向基端侧的移动。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筒状部31从主体部41脱离。
接着,从下方向壳体5的压入槽581内压入屏蔽部件6。由此,由壳体5的分隔部58、屏蔽部件6的前端面、以及壳体5的主体部51的内侧面规定用于分别收纳两个下侧外壳3L的两个外壳收纳划区59。在两个下侧外壳3L分别收纳于两个外壳收纳划区59内的状态下,向各下侧外壳3L内***的下侧接触销2L由金属制的导电性部件、即壳体5以及屏蔽部件6包围。因此,能够防止对各下侧接触销2L的电磁干扰。
接着,与两个下侧外壳3L向壳体5的对应的插通孔53内以及对应的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的压入相同地,将两个上侧外壳3U分别从基端侧压入壳体5的对应的插通孔53内以及对应的外部触头4的主体部41。此时,与下侧外壳3L相同地,上侧外壳3U的一对按压肋312***通孔53的内侧面(一对第二导向部534的内侧面)按压,筒状部31的形成有一对按压肋312的部分向内侧弹性变形。其结果,形成有一对按压肋312的部分的内侧面向内侧按压上侧接触销2U的一对第一突出部27。由此,一对第一突出部27的至少一部以埋入于上侧外壳3U的插通孔314的内侧面内的方式被保持。并且,上侧外壳3U的一对卡定肋313分别被外部触头4的一对卡定突部44各自的内侧延伸部442压缩而向内侧变形。其结果,一对卡定肋313分别与一对卡定突部44牢固地卡合。
由壳体5的分隔部58、屏蔽部件6的基端面、以及壳体5的主体部51的内侧面规定用于收纳两个上侧外壳3U的两个外壳收纳划区59。在两个上侧外壳3U分别收纳于两个外壳收纳划区59内的状态下,向各上侧外壳3U内***的上侧接触销2U被金属制的导电性部件、即壳体5以及屏蔽部件6包围。因此,能够防止对各上侧接触销2U的电磁干扰。
最后,将罩7从前端侧安装于壳体5。具体而言,以罩7的一对突出片75分别***壳体5的一对罩接受部57内的姿势,向罩7的基端侧压入壳体5的前端侧部分。此时,一对罩接受部57分别在罩7的一对卡合突部76的倾斜部761的倾斜面上滑动,随着壳体5向罩7内***,一对突出片75向外侧弹性变形而打开。进行壳体5向罩7内的***,当一对卡合突部76超过一对罩接受部57的卡合凹部571的前端面573时,一对突出片75向内侧弹性复原,一对卡合突部76的平坦部762的前端面与壳体5的罩接受部57的前端面573卡扣配合,由此卡合。通过基于这种卡扣配合的卡合,罩7相对于壳体5的前端侧部分的安装完成。至此,对电连接器1的组装顺序的一例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的组装顺序并不限于此,能够通过适当的任意的组装顺序来组装电连接器1。
图24是电连接器1和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的状态的包括下侧接触销2L以及上侧接触销2U的YZ平面的剖视图。如图24所示,从前端侧相对于电连接器1***对象侧连接器200,电连接器1和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在该状态下,电连接器1的下侧接触销2L以及上侧接触销2U的接点部22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接触销220接触。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接触销220与对应的同轴电缆300的芯线310连接。因此,在电连接器1和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的状态下,电连接器1的下侧接触销2L以及上侧接触销2U经由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接触销220与同轴电缆300的芯线310电连接。
并且,电连接器1的外部触头4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部触头230分别接触。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外部触头230与对应的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层330连接。因此,在电连接器1和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的状态下,电连接器1的外部触头4经由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部触头230与同轴电缆300的外部导体层330电连接。通过这种结构,电连接器1经由对象侧连接器200与四根同轴电缆300同轴连接。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构成为,下侧外壳3L以及上侧外壳3U分别在筒状部31的外周面的侧部上且与下侧接触销2L或上侧接触销2U的第一突出部27对应的位置具备按压肋312。因此,在将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压入壳体5的插通孔53内时,按压肋312***通孔53的内侧面向内侧按压,筒状部31的形成有按压肋312的部分向内侧弹性变形。由此,筒状部31的形成有按压肋312的部分的内侧向内侧按压下侧接触销2L或上侧接触销2U的第一突出部27。其结果,第一突出部27的至少一部分以埋入于下侧外壳3L或上侧接触销2U的插通孔314的内侧面内的方式被保持,能够提高插通孔314内的下侧接触销2L或上侧接触销2U的卡定力。
并且,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构成为,下侧外壳3L以及上侧外壳3U分别具备形成于筒状部31的外周面上且被外部触头4覆盖的部分的对置的卡定肋313,并且,外部触头4在主体部41的内周面上且与卡定肋313分别对应的位置具备以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卡定突部44。因此,卡定肋313被卡定突部44的内侧延伸部442压缩。其结果,卡定肋313和卡定突部44分别牢固地卡合,主体部41内的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在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Z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的筒状部31从主体部41脱离。
并且,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构成为,下侧外壳3L以及上侧外壳3U的下方延伸部32的一对壁部322分别具备能够向内侧弹性变形的卡定片323。因此,在将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的筒状部31***到壳体5的插通孔53时,卡定片323的外侧面与壳体5的主体部51的内侧面接触并向内侧弹性变形。由此,卡定片323的内侧面从基端侧支撑于下侧接触销2L或上侧接触销2U的下方延伸部24。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下侧接触销2L或上侧接触销2U从下侧外壳3L或上侧外壳3U脱离。
并且,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构成为,在壳体5的主体部51的一对侧壁512各自的外周面上且与四个接地端子55的根基部分(+Y方向)相邻的部分,具备以从一对侧壁512各自的外周面上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加强部54。因此,四个接地端子55的根基部分通过加强部54而被加强,能够提高电连接器1安装于电路基板100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1的卡阻强度(针对绕Y轴的负荷的强度)。并且,一对侧壁512被加强部54加强,能够提高主体部51的针对X方向的负荷的强度。
并且,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在形成于壳体5的一对侧壁512的一对罩接受部57的基端部的薄壁部即一对卡合凹部571(571a、571b)之间具备厚壁部572。因此,一对罩接受部57的基端侧被厚壁部572加强,能够提高壳体5的主体部51的针对X方向的负荷的强度。
以上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各结构能够置换为可发挥同样的功能的任意结构,或者能够在本发明的各结构中附加任意的结构。
只要是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以及技术的人员,就能够在不是有意地脱离本发明的原理、想法、以及范围的情况下执行所记述的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变更,具有变更后的结构的电连接器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另外,图示的电连接器的构成要素的数量、种类只不过是用于说明的例示,本发明并非一定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以及意图的范围内,追加或组合任意的构成要素、或者删除了任意的构成要素的方案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另外,为了参考,图25~图3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六面图。图25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6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仰视图。图27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主视图。图28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后视图。图29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左侧视图。图30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右侧视图。

Claims (12)

1.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与从前端侧***的对象侧连接器连结,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销;
绝缘性的外壳,其在内部收纳上述接触销;
金属制的外部触头,其覆盖上述外壳;以及
金属制的壳体,其保持上述接触销、上述外壳以及上述外部触头,
上述接触销具备:
水平延伸部,其位于上述外壳内,且在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以及
突出部,其从上述外壳内的上述水平延伸部的侧部向与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上述插拔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延伸,
上述外壳具备:
筒状部,其在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上述插拔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且在内部收纳上述接触销的上述水平延伸部;以及
按压肋,其形成于上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且与上述接触销的上述突出部对应的位置,
上述壳体具备:
主体部;以及
插通孔,其在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上述插拔方向上贯通上述主体部,且用于使上述外壳的上述筒状部插通,
在上述外壳的上述筒状部插通于上述壳体的上述插通孔时,上述外壳的上述按压肋被上述壳体的上述插通孔的内侧面向内侧按压,由此,上述外壳的上述筒状部的形成有上述按压肋的部分向内侧弹性变形,将上述接触销的上述突出部向内侧按压,使上述接触销卡定于上述外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的上述筒状部的上述按压肋形成为,在上述筒状部的上述外周面上沿上述插拔方向以直线状延伸,而且从上述筒状部的上述外周面朝向外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肋在从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上述插拔方向观察的俯视下为大致半圆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还具备卡定肋,该卡定肋形成于上述筒状部的上述外周面上且被上述外部触头覆盖的部分,
上述外部触头在自身的内周面上且与上述外壳的上述卡定肋对应的位置具备形成为向内侧突出的卡定突部,
在上述外部触头覆盖上述外壳的状态下,上述外壳的上述卡定肋和上述外部触头的上述卡定突部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触头的上述卡定突部具有:形成为与上述内周面连续的基端部;以及从上述基端部朝向上述前端侧且内侧斜着延伸的内侧延伸部,
在上述外部触头覆盖上述外壳的状态下,上述外壳的上述卡定肋被上述外部触头的上述卡定突部的上述内侧延伸部压缩,且上述外壳的上述卡定肋和上述外部触头的上述卡定突部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为了对上述对象侧连接器向上述电连接器的连结进行导向而安装于上述壳体的罩,
上述壳体还具备:在上述主体部的一对侧壁上的基端部分别所形成的一对卡合凹部;以及形成为从上述一对卡合凹部各自的底面向外侧延伸的厚壁部,
上述罩具备:筒状的主体部;从上述主体部的一对侧壁朝向基端侧分别延伸的一对突出片;以及从上述一对突出片分别朝向内侧延伸的卡合突部,
上述罩的上述卡合突部与上述壳体的上述一对卡合凹部分别卡合,由此上述罩安装于上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的上述一对卡合凹部分别包括:在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上述插拔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的上侧卡合凹部;以及在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上述插拔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且位于比上述上侧卡合凹部靠下方的下侧卡合凹部,
上述壳体的上述厚壁部在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上述插拔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而且在与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上述插拔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位于上述上侧卡合凹部与上述下侧卡合凹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罩的上述卡合突部包括:形成于上述一对突出片各自的基端部的上侧部分的上侧卡合突部;以及形成于上述一对突出片各自的上述基端部的下侧部分的下侧卡合突部,
上述上侧卡合突部以及上述下侧卡合突部在与上述对象侧连接器的上述插拔方向正交的上述高度方向上相互分离,
上述上侧卡合突部与上述壳体的上述上侧卡合凹部卡合,上述下侧卡合突部与上述壳体的上述下侧卡合凹部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备:接地端子,其形成为从上述主体部向外侧延伸;以及加强部,其在上述主体部的外周面上且与上述接地端子相邻的部分形成为从上述壳体的上述主体部的上述外周面上向外侧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地端子形成为从上述主体部向下方延伸,
上述加强部以朝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于上述主体部的上述外周面上的下侧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触销还具备:
接点部,其从上述水平延伸部的前端部向上述前端侧以直线状延伸,且从上述外壳露出;
连接部,其从上述水平延伸部的基端部向下方弯曲延伸;以及
下方延伸部,其从上述连接部的下端部向下方以直线状延伸,
上述外壳还具备从上述筒状部的基端部向下方延伸且收纳上述接触销的上述下方延伸部的下方延伸部,
上述外壳的上述下方延伸部具备:从上述筒状部的基端面的下侧部分向下方延伸的前板;以及从上述前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进一步延伸的一对壁部,
在上述接触销收纳于上述外壳内的状态下,上述外壳的上述一对壁部从上述基端侧支撑上述接触销的上述下方延伸部,将上述接触销卡定于上述外壳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的上述下方延伸部的上述一对壁部分别具有从上述前板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上述两端部向上述基端侧延伸且能够向内侧弹性变形的卡定片,
上述卡定片具备向上述基端侧以直线状延伸的内侧面和向上述基端侧且外侧斜着延伸的外侧面,由此,上述卡定片的宽度从上述前端侧朝向上述基端侧渐增,
在将上述外壳的上述筒状部***到上述壳体的上述插通孔时,上述外壳的上述卡定片的上述外侧面通过上述壳体的上述主体部而向内侧弹性变形,由此,上述卡定片的上述内侧面从上述基端侧与上述接触销的上述下方延伸部接触,将上述接触销卡定于上述外壳内。
CN202311660237.8A 2022-12-27 2023-12-06 电连接器 Pending CN1182637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209271A JP2024093108A (ja) 2022-12-27 2022-12-27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2-209271 2022-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63738A true CN118263738A (zh) 2024-06-28

Family

ID=91582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60237.8A Pending CN118263738A (zh) 2022-12-27 2023-12-0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213725A1 (zh)
JP (1) JP2024093108A (zh)
CN (1) CN118263738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93108A (ja) 2024-07-09
US20240213725A1 (en) 2024-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2929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grounding path
CN111146630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8352660B (zh) 连接器
JP4851355B2 (ja) 外導体端子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EP0624928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1146004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KR20030044875A (ko) 결속 부분을 구비한 차폐 외피를 가지는 커넥터
JPH0827377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EP0370833A2 (en) Miniature circular din connector
JP4652890B2 (ja) リセプタクル
US11482814B2 (en) Connector with structure for suppressing rattling of the shield terminal
CN118263738A (zh) 电连接器
US1070047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8113197A (ja) 基板実装用のコネクタ
US2024018674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510264B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system
JP2007234491A (ja) コネクタ
US2024025873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1357900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22149019A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20190093136A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시스템
CN111864434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8412685A (zh) 电连接器
WO2024077440A1 (en) High speed, ruggedized compact cable connector
US1190915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hich can prevent deformation of core wire of coaxial cable caused by applied pressure onto the coaxial cable at time of crimping outer contact onto the coaxial cab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