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34058A - 接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接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34058A
CN118234058A CN202410336631.4A CN202410336631A CN118234058A CN 118234058 A CN118234058 A CN 118234058A CN 202410336631 A CN202410336631 A CN 202410336631A CN 118234058 A CN118234058 A CN 118234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ssion
network
control node
access
anchor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366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卓怡
刘玉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4103366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2340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8234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340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接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处于双注册状态的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以及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指示第一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确定出用户面锚点,以及指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与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发送的会话建立确认消息。本申请能够实现终端使用双3GPP接入数据分流汇聚。

Description

接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ATSSS(Access Traffic Steer Switching Split,接入流量导向、切换和分割)特性允许终端通过一条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链路(例如通过无线基站或卫星)接入核心网,同时通过一条非3GPP(如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链路接入核心网。然而目前对于双3GPP接入的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传统方案不支持终端同时使用双3GPP进行注册和传输数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终端使用双3GPP接入数据分流汇聚的接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入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处于双注册状态的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以及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和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均携带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建立双3GPP接入会话的指示信息;
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确定出用户面锚点;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与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
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发送的会话建立确认消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包括双3GPP会话类型标识和双3GPP会话能力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在用户数据库节点的注册时间早于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在用户数据库节点的注册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处于双注册状态的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以及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之前,包括:
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无线接入节点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注册请求;第一注册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完成第一接入的注册;其中,第一接入的接入类型是3GPP接入;第一注册请求携带双3GPP接入标识;
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节点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注册请求;第二注册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完成第二接入的注册;其中,第二接入的接入类型是3GPP接入;第二注册请求携带双3GPP接入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入注册到第一网络,通过第二接入注册到第二网络;
其中,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或者,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相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通道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基于会话控制锚定点所指示的锚点信息与用户面锚点建立连接关系得到;
其中,会话控制锚定点用于与会话控制策略节点建立策略关联;会话控制锚定点为基于网络配置所确定出的第二会话控制节点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第一会话控制节点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若会话控制锚定点为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则数据通道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通过用户面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或者,数据通道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
若会话控制锚定点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则数据通道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相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为根据本地设置确定;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第一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第一会话控制节点;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第二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不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为根据本地设置确定;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和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中,与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连接的会话控制节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
若第一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且第二网络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归属地路由,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本地路由或漫游地路由,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第二网络对应的用户面节点;
若第一网络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且第二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归属地路由,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本地路由或漫游地路由,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第一网络对应的用户面节点;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发送的会话建立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使用第一上行数据链路或第二上行数据链路传输上行数据;其中,第一数据链路中上行数据依次经过第一无线接入节点、用户面锚点传输至数据网络DN;第二数据链路中上行数据依次经过第二无线接入节点、用户面锚点传输至数据网络DN;
终端设备通过目标下行链路接收下行数据;其中,目标下行链路为用户面锚点确定使用的第一下行数据链路或第二下行数据链路;第一下行数据链路中下行数据依次经过用户面锚点、第一无线接入节点传输至终端设备;第二下行数据链路中下行数据依次经过用户面锚点、第二无线接入节点传输至终端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确定使用第一上行数据链路或第二上行数据链路传输上行数据之前,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会话控制节点的上行策略和链路测量数据;其中,上行策略为会话控制策略节点的会话策略信息经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处理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目标下行链路为用户面锚点根据接收到的来自第一会话控制节点的下行策略和链路测量信息所确定;下行策略为会话控制策略节点的会话策略信息经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处理得到。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接入处理装置,包括:
会话建立模块,用于处于双注册状态的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以及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和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均携带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建立双3GPP接入会话的指示信息;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确定出用户面锚点;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与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
确认接收模块,用于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发送的会话建立确认消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接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处于双注册状态的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以及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进而指示第一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确定出用户面锚点,以及指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与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发送的会话建立确认消息。本申请中支持终端设备使用双3GPP接入网络,并且当终端设备使用双3GPP无线接入网络后,网络可以选择用户面锚点负责数据的汇聚(上行)和分流(下行),进而实现基于核心网策略的调度,更有利于根据网络整体状态、用户应用特点、应用功能需求,进行接入的选择,实现资源的优化调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接入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接入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进行注册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传输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传输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接入处理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接入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诸如“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分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可以理解,“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3GPP在R16定义了ATSSS技术,即基于一种3GPP技术加一种非3GPP技术(如WIFI)的数据分流、导流、切换。但对于双3GPP接入的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双3GPP接入指用户同时使用两种3GPP技术,如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移动通信)基站,5G(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以及未来6G(the6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六代移动通信)基站地面基站或非地面基站等技术组合,实现数据的分流、导流、切换等。
目前,在5G-A阶段,受限于终端芯片能力,3GPP将在R19讨论使用双卡终端实现双3GPP接入的方案。区别于DC(双链接)方案基于无线基站决定数据流从何种无线技术传输,双3GPP接入特性聚焦于基于核心网的策略调度,然而传统方案不能让网络针对同一终端的业务进行双3GPP接入的分流和导流。
对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实现终端使用双3GPP接入数据分流汇聚的方式,可以实现基于核心网策略的调度(即终端使用双3GPP接入时,核心网实现用户数据通路选择的分流和汇聚调度);由于无线基站无法识别用户应用层信息,基于核心网策略的调度更有利于根据网络整体状态、用户应用特点、AF(Application Function,应用功能)需求,进行接入的选择,实现资源的优化调配。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该通信***可以包括4G通信***、5G通信***、和其他未来的无线通信***(比如6G)中的一种或多种。该通信***也可以包括陆上公用移动通信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通信***、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或者其他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同时接入同一PLMN,或不同PLMN的两路3GPP无线接入场景。示例性地,以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2、无线接入节点、接入控制节点、会话控制节点、用户面节点、会话控制策略节点、用户数据库节点和数据网络DN(Data Network)。其中,无线接入节点1、无线接入节点2、接入控制节点1、接入控制节点2、会话控制节点1、会话控制节点2、以及用户面节点1和用户面节点2,均为示例性说明。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102使用两种3GPP无线技术接入网络为例,网络可以选择会话控制锚定点(选取会话控制节点作为会话控制锚定点)与用户面锚点104(可以选取用户面节点1或用户面节点2作为用户面锚点,图1中将用户面节点1作为用户面锚点仅为示例性说明),当双3GPP会话建立后,网络中用户面锚点104负责N6口数据的汇聚(上行)和分流(下行),并且进行必要的链路测量,进而实现终端设备102使用双3GPP接入实现数据分流和汇聚。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当终端设备102使用双3GPP接入技术连接网络时:①无线接入节点的数量可以是1-2个;②接入控制节点,可以是MME、AMF,或者6G网络出现的相同功能的网元,其中,接入控制节点的数量可以是1-2个;③会话控制节点,可以是SMF、融合SMF+PGW-C,或者6G网络出现的相同功能的网元,会话控制节点的数量不限(即对于同一PLMN,会话控制节点1与会话控制节点2可能是同一网元),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1个会话控制节点(作为会话控制锚定点)与会话控制策略节点建立连接,接收来自会话控制策略节点的策略;④用户面节点,可以是UPF(The 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融合UPF+PGW-U(PDN Gateway User Plane,PDN网关用户面),或者6G网络出现的相同功能的网元,用户面节点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用户面锚点104的用户面节点的数量为1个;⑤网络中负责双3GPP接入的会话控制策略节点与用户数据库节点的数量均为1个。
下面对图1中涉及的各节点进行简单描述。
无线接入节点,即无线基站,可以是如4G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5G的下一代基站(the 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gNodeB),或6G网络出现的相同功能的网元。
接入控制节点,可以是4G的MME(Mobile Managen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5G的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或者6G网络出现的相同功能的网元。
会话控制节点,可以是5G的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4/5G融合网元SMF+PGW-C(PDN Gateway Control Plane,PDN网关控制面),或者6G网络出现的相同功能的网元。
会话控制策略节点,可以是5G的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或者6G网络出现的相同功能的网元。
用户数据库节点,可以是5G的SMF,4/5G融合网元UDM(Unified Data Management,统一数据管理功能)+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或者6G网络出现的相同功能的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终端设备102(简称终端)可以是一种提供语音或者数据连通性的电子设备,例如,该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移动台(Mobile Station),站台(Station),终端(Terminal)等。示例地,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智能平板、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客户终端设备)等。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接入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202至步骤206。其中:
步骤202,处于双注册状态的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以及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和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均携带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建立双3GPP接入会话的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确定出用户面锚点;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与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
具体而言,处于双注册状态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终端设备当前完成两个网络注册,例如,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无线接入节点(无线接入节点1)完成网络注册实现第一接入,以及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节点(无线接入节点2)完成网络注册实现第二接入。其中,终端设备完成网络注册实现第二接入,可以发生在终端设备完成网络注册实现第一接入之后。
示例性地,处于双注册状态的终端设备分别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接入控制节点1)发送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接入控制节点2)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即终端设备向接入控制节点1发起双3GPP会话建立,以及终端向接入控制节点2发起双3GPP会话建立。
其中,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携带有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建立双3GPP接入会话的指示信息,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也携带有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建立双3GPP接入会话的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指当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接入节点和核心网的接入控制节点申请注册到网络时,所携带的支持双3GPP接入能力的标识;示例性地,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双3GPP会话类型标识和双3GPP会话能力标识,即当终端设备要使用双3GPP接入时,终端设备的会话请求中应携带双3GPP会话标识,而双3GPP会话能力标识可以表示终端设备支持双3GPP会话能力。
进一步地,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以及由第一会话控制节点确定出用户面锚点;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则可以用于指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以及由第二接入控制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
可选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会话控制节点1)可以是第一接入控制节点选择出的支持双3GPP会话的会话控制节点;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会话控制节点2)可以是第二接入控制节点选择出的支持双3GPP会话的会话控制节点。
示例性地,以终端设备完成网络注册实现第二接入发生在终端设备完成网络注册实现第一接入之后为例,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在用户数据库节点的注册时间早于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在用户数据库节点的注册时间。进而在双3GPP会话建立过程中,第一会话控制节点与用户数据库等网元完成双3GPP会话鉴权/授权,并且在用户数据库节点登记信息。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用户数据库等网元完成双3GPP会话鉴权/授权,并且在用户数据库节点登记信息,发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已经注册。
当第一接入控制节点选取出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可以确定出用户面锚点;当第二接入控制节点选取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可选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可以用来指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与该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示例性地,该数据通道可以作为会话通道,用于第二接入与锚点间的会话管理。
其中,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可以选择合适的用户面节点作为用户面锚点;示例性地,用户面锚点可以是具有朝向数据网络DN的用于在终端设备和所述数据网络DN之间传输数据的N6接口的用户面功能UPF。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双3GPP会话只有一个N6接口,存在于用户面锚点与数据网络DN之间,当双3GPP会话建立后,网络中用户面锚点可以负责N6口数据的汇聚(上行)和分流(下行),进而实现针对同一终端的业务进行双3GPP接入的分流和导流。
进一步地,网络中用户面锚点还可以进行必要的链路测量(根据会话控制节点下发的策略要求);以第一会话控制节点(会话控制节点1)选择合适的用户面节点作为用户面锚点为例,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在与会话控制策略节点完成会话策略关联建立并接收双3GPP会话相关策略信息后,可以根据收到的策略和本地配置,生成双3GPP会话相关的终端上行策略与用户面锚点(例如UPF)下行策略,以及相关链路测量信息等。进而,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可以将适用于第一种接入下的下行策略,链路测量信息等发送至用户面锚点。
此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可以将终端相关策略通过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到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生成相应上行数据规则。其中,终端相关策略可以指双3GPP会话相关终端上行策略,例如URSP(UEroute selection policy,UE路由选择策略)策略,ATSSS rule等策略。
步骤204,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发送的会话建立确认消息。
具体地,在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与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的情况下,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可以将会话建立确认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即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会话控制节点2)将会话建立确认发送至终端。
上述接入处理方法中,终端设备使用双3GPP接入实现数据分流和汇聚。当终端设备使用两种3GPP无线技术接入网络后,网络会选择用户面锚点,当双3GPP会话建立后,网络中用户面锚点负责相应接口数据的汇聚(上行)和分流(下行),并且可以进行必要的链路测量(根据会话控制节点下发的策略要求)。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202之前包括步骤302至步骤304。其中:
步骤302,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无线接入节点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注册请求;第一注册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完成第一接入的注册;其中,第一接入的接入类型是3GPP接入;第一注册请求携带双3GPP接入标识;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无线接入节点(无线接入节点1)和核心网的第一接入控制节点(接入控制节点1)完成第一个注册。其中,第一接入的接入类型可以是3GPP接入,第一注册请求可以携带双3GPP接入标识。
示例性地,当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接入节点和核心网的接入控制节点申请注册到网络时,应该携带支持双3GPP接入能力的标识;并且在用户数据库的注册信息中,带有相应注册状态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入控制节点和会话控制节点信息。
步骤304,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节点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注册请求;第二注册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完成第二接入的注册;其中,第二接入的接入类型是3GPP接入;第二注册请求携带双3GPP接入标识。
具体地,当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无线接入节点和核心网的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完成第一个注册后,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无线接入节点(无线接入节点2)完成网络注册。其中,第二接入的接入类型可以是3GPP接入,第二注册请求可以携带双3GPP接入标识。
示例性地,当终端设备使用第二接入(即第二3GPP接入)进行注册,终端设备的注册请求和会话请求中,可以携带双3GPP接入/会话标识;接入控制节点和会话控制节点会查询用户的签约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如请求的切片或者DN),判断是否允许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接入注册到网络和建立会话。
进一步地,在双3GPP会话建立后,网络中用户面锚点可以负责相关接口数据的汇聚(上行)和分流(下行),且可以进行必要的链路测量;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204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402至步骤404。其中:
步骤402,终端设备确定使用第一上行数据链路或第二上行数据链路传输上行数据;其中,第一数据链路中上行数据依次经过第一无线接入节点、用户面锚点传输至数据网络DN;第二数据链路中上行数据依次经过第二无线接入节点、用户面锚点传输至数据网络DN;
具体地,关于上行数据,终端设备可以决定使用第一上行数据链路或第二上行数据链路进行传输;其中,第一数据链路中上行数据可以依次经过第一无线接入节点、用户面锚点传输至数据网络DN;第二数据链路中上行数据可以依次经过第二无线接入节点、用户面锚点传输至数据网络DN。
以用户面节点1作为用户面锚点为例,如图5所示,关于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可以由终端设备决定经第一无线接入节点从用户面锚点通道链路发送,即终端设备-无线接入节点1-用户面锚点,还是经第二无线接入节点经用户面节点2的通道链路到用户面锚点,即终端设备-无线接入节点2-用户面节点(例如用户面节点2)-用户面锚点。
示例性地,在步骤402之前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会话控制节点的上行策略和链路测量数据;其中,上行策略为会话控制策略节点的会话策略信息经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处理得到。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下发的上行策略,或者与终端本身的一些预设配置,或者数据/业务的特性,又或者链路测量数据/状态,来决定是通过第一上行数据链路还是第二上行数据链路传输上行数据;
其中,数据/业务的特性可以指某些类型的业务只能通过某种无线技术传输,如果第一上行数据链路不是使用该技术,而第二上行数据链路是,则终端设备选择第二上行数据链路。
步骤404,终端设备通过目标下行链路接收下行数据;其中,目标下行链路为用户面锚点确定使用的第一下行数据链路或第二下行数据链路;第一下行数据链路中下行数据依次经过用户面锚点、第一无线接入节点传输至终端设备;第二下行数据链路中下行数据依次经过用户面锚点、第二无线接入节点传输至终端设备。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通过目标下行链路接收下行数据,该目标下行链路,可以是由用户面锚点节点决定,即用户面锚点节点选择是使用第一下行数据链路,还是第二下行数据链路传输下行数据。
其中,第一下行数据链路中下行数据可以依次经过用户面锚点、第一无线接入节点传输至终端设备;第二下行数据链路中下行数据可以依次经过用户面锚点、第二无线接入节点传输至终端设备。
以用户面节点1作为用户面锚点为例,如图5所示,关于下行数据,可以由用户面锚点通道链路至无线接入节点1发送,即用户面锚点-无线接入节点1-终端设备,还是经由用户面节点2通道链路至无线接入节点2发送,即用户面锚点-用户面节点(例如用户面节点2)-无线接入节点2-终端设备。
示例性地,目标下行链路为用户面锚点根据接收到的来自第一会话控制节点的下行策略和链路测量信息所确定;下行策略为会话控制策略节点的会话策略信息经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处理得到。
具体地,用户面锚点可以接收会话控制节点的下行策略和链路测量信息,其中,链路测量信息可以表征链路状态;示例性地,用户面锚点可以根据会话控制节点下发的下行策略,链路状态等,来决定将第一下行数据链路或第二下行数据链路作为目标下行数据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用户面锚点负责相应接口数据的汇聚(上行)和分流(下行)中,上行数据链路和下行数据链路中涉及到相关节点之间的具体数据流向(例如,用户面锚点与用户面节点间的数据传输),可以参阅下文中有关锚点及锚定点选择方式的描述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进行用户面锚点的选择,以及会话控制锚定点的选择,当终端设备使用双3GPP接入网络后,网络会选择会话控制锚定点与用户面锚点,进而使得终端设备使用双3GPP接入实现数据分流和汇聚。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入注册到第一网络,通过第二接入注册到第二网络;
其中,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或者,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相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接入注册到第一网络,以及通过第二接入注册到第二网络,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所属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并无限制。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数据通道可以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基于会话控制锚定点所指示的锚点信息与用户面锚点建立连接关系得到;
其中,会话控制锚定点用于与会话控制策略节点建立策略关联;会话控制锚定点为基于网络配置所确定出的第二会话控制节点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
具体而言,关于第二接入控制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数据通道,可以是第二接入控制节点获取到会话控制锚定点所指示的锚点信息,进而根据该锚点信息与用户面锚点建立连接关系得到该数据通道。示例性地,锚点信息可以指用于识别该用户面锚点的信息,例如身份标识码ID(Identity Document)、域名、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等。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会话控制锚定点(即锚定的会话控制节点),可以指用于与会话控制策略节点建立策略关联的会话控制节点,并且,会话控制锚定点可以是基于网络配置所确定出的第二会话控制节点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示例性地,可以根据网络配置决定负责与会话控制策略节点建立策略关联/接收策略的会话控制节点。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第一会话控制节点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若会话控制锚定点为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则数据通道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通过用户面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或者,数据通道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
若会话控制锚定点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则数据通道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
具体而言,以终端设备完成网络注册实现第二接入发生在终端设备完成网络注册实现第一接入之后为例,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用户数据库等网元完成双3GPP会话鉴权/授权,并且在用户数据库节点登记信息,发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已经注册的情况下,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可以与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建立关联关系,并根据网络配置,确定出负责与会话控制策略节点建立策略关联/接收策略的会话控制节点。
示例性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和第二会话控制节点都在用户数据库节点上登记服务于该终端设备,第一会话控制节点与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建立关联关系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①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在向用户数据库节点登记时,同时订阅有关该用户使用其他会话控制节点的通知信息,进而,当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向用户数据库节点登记后,用户数据库节点可以通知第一会话控制节点有关第二会话控制节点的信息(例如ID,域名,或地址等),从而,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可以根据上述信息向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发起关联关系建立。②当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向用户数据库节点登记时,同时发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的信息(例如ID,域名,或地址等),进而,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可以根据此信息向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发起关联关系建立。
进一步地,当第一会话控制节点作为会话控制锚定点,则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可以从第一会话控制节点获得用户面锚点节点相关信息,进而选择该用户面锚点或者新的用户面节点来建立会话通道,即数据通道可以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或者,数据通道可以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通过用户面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
其中,关于选择新的用户面节点来建立会话通道,当由于网络部署原因,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可能无法直接与用户面锚点建立关系(例如用户面锚点位于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位于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此时则需要选择一个可以建立关联关系的用户面节点作为中间节点(类似于I-UPF(Intermediate UPF,中继用户面功能)),由该中间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会话通道。
示例性地,如果第二会话控制节点选择新的用户面节点,则可以将用户面锚点的锚点信息发送给该用户面节点,以使该用户面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连接。否则,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也可以指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
当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作为会话控制锚定点,则数据通道可以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示例性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可以直接与用户面锚点建立关联关系(例如N4接口关联),进而实现第二接入与锚点间的会话管理。
进一步地,关于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控制锚定点的选择,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相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为根据本地设置确定;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第一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第一会话控制节点;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第二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不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为根据本地设置确定;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和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中,与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连接的会话控制节点。
具体而言,关于会话控制锚定点的选择,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如下方式:
当用户使用的是相同的PLMN的两个接入,即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相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为根据本地设置确定,例如,根据接入先后顺序,选择其中一个会话控制节点作为会话控制锚定点。
当用户使用的是不同PLMN的接入,且其中一个为HPLMN(Home 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则选择HPLMN的会话控制节点作为锚定节点与会话策略控制节点进行交互。例如,第一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将第一会话控制节点确定为会话控制锚定点;又如,第二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
当用户使用的都不是HPLMN,则可以根据本地设置选择。例如,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不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可以接入先后顺序确定出会话控制锚定点。
当选定的锚定点不属于HPLMN,则与HPLMN的SMF进行对接(与本地导流的漫游模式相同),即对于用户接入的两个PLMN均为VPLMN(Visited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的情况,此时虽然用户不是使用HPLMN的无线接入节点与接入控制节点,但是VPLMN中的会话控制节点,仍然与HPLMN的一个会话控制节点连接,且该会话控制节点作为锚定点。例如,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和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中,与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连接的会话控制节点。
此外,关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面锚点的选择,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
若第一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且第二网络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归属地路由,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本地路由或漫游地路由,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第二网络对应的用户面节点;
若第一网络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且第二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归属地路由,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本地路由或漫游地路由,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第一网络对应的用户面节点;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
具体地,关于会话控制节点对用户面锚点的选择,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如下方式:
当用户使用的是HPLMN的两个接入,使用与锚定的会话控制节点存在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作为锚点,例如,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会话控制节点将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确定为用户面锚点。
当用户使用HPLMN+VPLMN两个接入,对于归属地路由模式,使用与锚定的会话控制节点(HPLMN)存在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作为锚点,例如,第一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且第二网络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归属地路由,则会话控制节点将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确定为用户面锚点。又如,第一网络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且第二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归属地路由,则会话控制节点将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确定为用户面锚点。
当用户使用HPLMN+VPLMN两个接入,对于漫游地/本地路由模式,VPLMN会话控制节点接受来自HPLMN的会话控制节点的策略(与本地路由的漫游类似,由于用户的签约数据归属HPLMN,策略控制由HPLMN决定,HPLMN和VPLMN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合作),以VPLMN的用户面节点作为用户面锚点。例如,第一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且第二网络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本地路由或漫游地路由,则会话控制节点将第二网络对应的用户面节点确定为用户面锚点。又如,第一网络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且第二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本地路由或漫游地路由,则会话控制节点将第一网络对应的用户面节点确定为用户面锚点。
当用户使用两个VPLMN接入,使用与锚定的会话控制节点(VPLMN)存在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作为用户面锚点,且锚定的会话控制节点(VPLMN)接受来自HPLMN的会话控制节点的策略(与本地路由的漫游类似)。即当用户使用VPLMN接入,VPLMN的会话控制节点可以与HPLMN的会话控制节点建立关联,其中,HPLMN的会话控制节点可以接受HPLMN的策略控制节点下发的策略,再传递给VPLMN的会话控制节点。例如,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则会话控制节点将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确定为用户面锚点。
上述接入处理方法,当终端设备使用双3GPP接入网络后,网络可以选择会话控制锚定点与用户面锚点,实现基于核心网策略的调度,更有利于根据网络整体状态、用户应用特点、AF(应用功能)需求,进行接入的选择,实现资源的优化调配。
为了进一步阐释本申请的方案,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示例予以说明,如图6所示,以网络架构包括终端、无线接入节点1、无线接入节点2、接入控制节点1、接入控制节点2、会话控制节点1、会话控制节点2、用户面节点1、用户面节点2、会话控制策略节点以及用户数据库节点和数据网络DN为例,接入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0,终端通过无线接入节点1和核心网的接入控制节点1完成第一个注册。
步骤1,终端向接入控制节点1发起双3GPP会话建立;其中,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双3GPP会话类型标识和终端支持双3GPP会话能力标识。
步骤2,接入控制节点1选择支持双3GPP会话的会话控制节点1。
步骤3,会话控制节点1与用户数据库等网元完成双3GPP会话鉴权/授权,并且在用户数据库节点登记信息。
步骤4,会话控制节点1与会话控制策略节点完成会话策略关联建立,并接收双3GPP会话相关策略信息。
步骤5,根据接收到的策略信息和本地配置,会话控制节点1生成双3GPP会话相关的终端上行策略与锚点下行策略,以及相关的链路测量信息等。
步骤6,会话控制节点1选择合适的用户面节点作为用户面锚点(图6中示例性地以用户面节点1作为用户面锚点),并将适用于第一种接入的下行策略,链路测量信息等发送至用户面锚点。
步骤7,会话控制节点1将终端上行策略通过接入控制节点1发送到终端,由终端生成相应的上行数据传输规则。
步骤8,终端通过无线接入节点2完成网络注册(此步骤可以发生在步骤1后至步骤9前的任何时间)。
步骤9,终端向接入控制节点2发起双3GPP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双3GPP会话类型标识和终端支持双3GPP会话能力标识。
步骤10,接入控制节点2选择支持双3GPP会话的会话控制节点2。
步骤11,会话控制节点2与用户数据库等网元完成双3GPP会话鉴权/授权,并且在用户数据库节点登记信息,发现会话控制节点1已经注册。
步骤12,会话控制节点1与会话控制节点2建立关联关系,并根据网络配置决定负责与会话控制策略节点建立策略关联/接收策略的会话控制节点。
步骤13,若继续使用会话控制节点1作为会话控制锚定点,则会话控制节点2从会话控制节点1获得用户面锚点相关信息,可以选择该用户面锚点或者新的用户面节点。
步骤14,如果会话控制节点2选择新用户面节点的,则将用户面锚点信息发送给该用户面节点2。否则,会话控制节点2会指示接入控制节点2与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
步骤15,会话控制节点2将会话建立确认发送至终端。
后续终端的上行数据,由终端决定经接入控制节点1从用户面锚点通道链路发送,还是经接入控制节点2经用户面节点2通道链路到用户面锚点;
下行数据,由用户面锚点节点决定经由用户面锚点通道链路至接入控制节点1发送,还是经由用户面节点2通道链路至接入控制节点2发送。
以上,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5G同时接入卫星与地面基站场景,降低切换导致的时延,提高可靠性。本申请能够实现跨运营商之间无线资源协作,有利于运营商运营多种跨代技术网络(如4G/5G/6G共存)时,终端能同时使用多种无线资源,更合理利用不用频率优势。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面向6G网络演进,为避免出现5G网络初期NSA(Non-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网络耗费运营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使用时间很短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可考虑引进新双3GPP的接入网络模式,例如终端可以同时注册在新一代网络(如5G或6G),以及旧的网络(如4G或5G),并且根据不同业务流量需求,通过不同的无线接入传输,实现和网络的数据交互。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接入处理方法的接入处理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接入处理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接入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接入处理装置,包括:
会话建立模块601,用于处于双注册状态的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以及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和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均携带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建立双3GPP接入会话的指示信息;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确定出用户面锚点;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与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
确认接收模块602,用于终端设备接收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发送的会话建立确认消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包括双3GPP会话类型标识和双3GPP会话能力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在用户数据库节点的注册时间早于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在用户数据库节点的注册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入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一注册模块,用于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无线接入节点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注册请求;第一注册请求用于指示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完成第一接入的注册;其中,第一接入的接入类型是3GPP接入;第一注册请求携带双3GPP接入标识;
第二注册模块,用于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节点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注册请求;第二注册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完成第二接入的注册;其中,第二接入的接入类型是3GPP接入;第二注册请求携带双3GPP接入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入注册到第一网络,通过第二接入注册到第二网络;
其中,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或者,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相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通道为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基于会话控制锚定点所指示的锚点信息与用户面锚点建立连接关系得到;
其中,会话控制锚定点用于与会话控制策略节点建立策略关联;会话控制锚定点为基于网络配置所确定出的第二会话控制节点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第一会话控制节点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若会话控制锚定点为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则数据通道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通过用户面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或者,数据通道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
若会话控制锚定点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则数据通道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相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为根据本地设置确定;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第一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第一会话控制节点;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第二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第二会话控制节点;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不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为根据本地设置确定;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则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和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中,与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连接的会话控制节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
若第一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且第二网络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归属地路由,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本地路由或漫游地路由,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第二网络对应的用户面节点;
若第一网络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且第二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归属地路由,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本地路由或漫游地路由,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第一网络对应的用户面节点;
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则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入处理装置还包括:
上行传输模块,用于终端设备确定使用第一上行数据链路或第二上行数据链路传输上行数据;其中,第一数据链路中上行数据依次经过第一无线接入节点、用户面锚点传输至数据网络DN;第二数据链路中上行数据依次经过第二无线接入节点、用户面锚点传输至数据网络DN;
下行传输模块,用于终端设备通过目标下行链路接收下行数据;其中,目标下行链路为用户面锚点确定使用的第一下行数据链路或第二下行数据链路;第一下行数据链路中下行数据依次经过用户面锚点、第一无线接入节点传输至终端设备;第二下行数据链路中下行数据依次经过用户面锚点、第二无线接入节点传输至终端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入处理装置还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会话控制节点的上行策略和链路测量数据;其中,上行策略为会话控制策略节点的会话策略信息经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处理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目标下行链路为用户面锚点根据接收到的来自第一会话控制节点的下行策略和链路测量信息所确定;下行策略为会话控制策略节点的会话策略信息经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处理得到。
上述接入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总线连接,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接入处理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单元用于形成视觉可见的画面,可以是显示屏、投影装置或虚拟现实成像装置。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接入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接入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接入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接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处于双注册状态的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以及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均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建立双3GPP接入会话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确定出用户面锚点;所述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与所述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发送的会话建立确认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双3GPP会话类型标识和双3GPP会话能力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在用户数据库节点的注册时间早于所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在所述用户数据库节点的注册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于双注册状态的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以及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之前,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无线接入节点向所述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所述第一注册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完成第一接入的注册;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的接入类型是3GPP接入;所述第一注册请求携带双3GPP接入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无线接入节点向所述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注册请求;所述第二注册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完成第二接入的注册;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的接入类型是3GPP接入;所述第二注册请求携带双3GPP接入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入注册到第一网络,通过所述第二接入注册到第二网络;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或者,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属于相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道为所述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基于会话控制锚定点所指示的锚点信息与所述用户面锚点建立连接关系得到;
其中,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用于与会话控制策略节点建立策略关联;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为基于网络配置所确定出的所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或所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所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若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为所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则所述数据通道为所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通过用户面节点与所述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或者,所述数据通道为所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所述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
若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为所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则所述数据通道为所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与所述用户面锚点建立的会话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属于相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则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为根据本地设置确定;
若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所述第一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所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
若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所述第二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所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
若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属于不同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且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均不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为根据本地设置确定;
若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均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则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确定为所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和所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中,与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连接的会话控制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均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则所述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
若所述第一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且所述第二网络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归属地路由,则所述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本地路由或漫游地路由,则所述用户面锚点确定为所述第二网络对应的用户面节点;
若所述第一网络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且所述第二网络为归属地公共陆地移动网HPLMN,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归属地路由,则所述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当会话所处的漫游场景为本地路由或漫游地路由,则所述用户面锚点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用户面节点;
若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均为漫游地公共陆地移动网VPLMN,则所述用户面锚点确定为与所述会话控制锚定点之间具有N4接口的用户面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发送的会话建立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使用第一上行数据链路或第二上行数据链路传输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链路中所述上行数据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节点、所述用户面锚点传输至数据网络DN;所述第二数据链路中所述上行数据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无线接入节点、所述用户面锚点传输至所述数据网络DN;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目标下行链路接收下行数据;其中,所述目标下行链路为所述用户面锚点确定使用的第一下行数据链路或第二下行数据链路;所述第一下行数据链路中所述下行数据依次经过所述用户面锚点、所述第一无线接入节点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二下行数据链路中所述下行数据依次经过所述用户面锚点、所述第二无线接入节点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使用第一上行数据链路或第二上行数据链路传输上行数据之前,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的上行策略和链路测量数据;其中,所述上行策略为会话控制策略节点的会话策略信息经所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处理得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下行链路为所述用户面锚点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的下行策略和链路测量信息所确定;所述下行策略为会话控制策略节点的会话策略信息经所述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处理得到。
13.一种接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会话建立模块,用于处于双注册状态的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以及向第二接入控制节点发送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均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建立双3GPP接入会话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一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确定出用户面锚点;所述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控制节点选取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完成双3GPP接入会话鉴权,并与所述用户面锚点建立数据通道;
确认接收模块,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会话控制节点发送的会话建立确认消息。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410336631.4A 2024-03-22 2024-03-22 接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82340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36631.4A CN118234058A (zh) 2024-03-22 2024-03-22 接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36631.4A CN118234058A (zh) 2024-03-22 2024-03-22 接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34058A true CN118234058A (zh) 2024-06-21

Family

ID=91497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36631.4A Pending CN118234058A (zh) 2024-03-22 2024-03-22 接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2340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4142B2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172405B2 (en) Method for checking change in wireless connection type of terminal in third-party application server
CN113767672B (zh) 用于在***中间会话管理功能之后管理无线通信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络装置及方法
WO2021017999A1 (zh)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24770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plmn-based traffic control when ue is registered on different plmns
US8483177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handover
JP2014530528A (ja) データトラフィック分配をトリガするための方法、ネットワーク側デバイス、ユーザ機器、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11503533B2 (en) Method of registration with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re-allocation
US202301324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edge computing service for roaming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80132851A (ko) 전용 코어 네트워크 천이를 처리하는 방법, 장비, 및 시스템
CN11442307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16867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WO2022014291A2 (en) Service continuity across network slices
WO2013170449A1 (zh) 处理网络共享的方法、装置及***
US2024010741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5669028A (zh) 电信网络中改进蜂窝物联网(ciot)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15134875A (zh) 会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1005787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20230262591A1 (en) Cell selection/reselection for network slicing
CN115278930A (zh) Ma pdu会话的处理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CN118234058A (zh) 接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200114916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분석 정보를 udm을 통해 전달 할 때 nf의 동작과 동기화 방법
WO2023138352A1 (zh) 一种用于***间互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8544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142777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