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26696A - 照明***及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及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26696A
CN118226696A CN202211649648.2A CN202211649648A CN118226696A CN 118226696 A CN118226696 A CN 118226696A CN 202211649648 A CN202211649648 A CN 202211649648A CN 118226696 A CN118226696 A CN 118226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eam
region
light
wavelength conversion
diff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496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尚纬
翁铭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6496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226696A/zh
Priority to US18/389,793 priority patent/US20240210805A1/en
Publication of CN118226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26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 G02B27/141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using dichroic mirr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5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Homogenising, shap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与投影装置。照明***包括蓝光发光元件、红光发光元件、波长转换装置、分色组件、第一光扩散元件及第二光扩散元件。波长转换装置包括反射区及波长转换区,波长转换区用以将蓝光发光元件发出的蓝色光束转换为绿色光束。分色组件配置于蓝光发光元件与波长转换装置之间。第一光扩散元件配置于红光发光元件与分色组件之间。第二光扩散元件具有扩散区与非扩散区。扩散区位于蓝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非扩散区位于绿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本发明的照明***与投影装置可达到具有较高的亮度、较广的色域且较高的波长转换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照明***及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与光学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照明***与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使用者对于投影装置的需求越来越高,例如希望投影装置所能提供的影像画面的亮度越来越高,如此在使用投影装置时,便不需局限于低亮度的环境。
投影装置的必要元件之一为光阀(light valve),光阀用以将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然而,当影像画面的亮度越来越高时,若采用单一光阀,将使得照射于光阀上的光能量过高而导致光阀的温度超过正常的运作温度,进而导致投影装置无法正常运作。
为了提高影像画面的亮度,一种投影装置是采用激光光束照射于黄色荧光粉上,以产生所需颜色且高亮度的光束。然而,黄色荧光粉的转换效率较差。且由于黄色荧光粉所转换出来的红光的饱和度较差,因而使得影像画面的色域受到限制。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其可达到具有较高的亮度、较广的色域且较高的波长转换效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照明***包括一蓝光发光元件、一红光发光元件、一波长转换装置、一分色组件、一第一光扩散元件及一第二光扩散元件。蓝光发光元件用以发出一蓝色光束,红光发光元件用以发出一红色光束。波长转换装置包括一反射区及一波长转换区,其中反射区与波长转换区时序性地位于蓝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波长转换区用以将蓝色光束转换为一绿色光束。分色组件配置于蓝光发光元件与波长转换装置之间。第一光扩散元件配置于红光发光元件与分色组件之间。第二光扩散元件配置于来自分色组件的蓝色光束、红色光束以及绿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第二光扩散元件具有扩散区与非扩散区。非扩散区相对于第二光扩散元件的中心轴的角度大于扩散区相对于第二光扩散元件的中心轴的角度,扩散区位于蓝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非扩散区位于绿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装置。投影装置包括上述照明***、一棱镜组、一第一光阀、一第二光阀及一投影镜头。棱镜组配置于来自第二光扩散元件的红色光束、绿色光束及蓝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具有一分色膜。分色膜用以将红色光束与蓝色光束传递至第一光阀,第一光阀用以将红色光束与蓝色光束分别转换成一第一影像光束与一第二影像光束。分色膜用以将绿色光束传递至第二光阀,第二光阀用以将绿色光束转换成一第三影像光束。投影镜头配置于一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并用以将影像光束投出投影装置,其中影像光束包括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影像光束、第二影像光束及第三影像光束。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与投影装置中,由于采用将蓝色光束转换为绿色光束的波长转换装置,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与投影装置可以具有较高的波长转换效率,进而可达到较高的亮度的效果。且由于本发明的红色光束皆来自红色发光元件,红色光束的饱和度较高,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与投影装置可以具有较广的色域。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红色光束与蓝色光束进入第一光阀,绿色光束进入第二光阀,第一光阀与第二光阀所承受的光能量不会太高,因此,投影装置的温度不会过高,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投影装置可正常运作且具有良好的影像品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照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波长转换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第二光扩散元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第一光扩散元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第一分色元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分色组件、波长转换装置及透镜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的第一光阀与第二光阀的时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光扩散元件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投影装置
110:棱镜组
111、153:表面
112、114、152、154:棱镜
116:分色膜
120:第一光阀
122:第一影像光束
124:第二影像光束
130:第二光阀
132:第三影像光束
140:投影镜头
142:影像光束
150:全反射棱镜
151:空气间隙
200:照明***
210:蓝光发光元件
211、221:反射镜
212:蓝色光束
213、223、227、228:透镜
214:绿色光束
215:复眼透镜
220:红光发光元件
222:红色光束
230:波长转换装置
231、251、271:中心轴
232:反射区
234:波长转换区
240:分色组件
242:第一分色元件
244:第二分色元件
250、250a:第一光扩散元件
252、252a、272:扩散区
254、274:非扩散区
260:匀光元件
270:第二光扩散元件
A1:第一区
A2:第二区
A3:第三区
T1:第一时间区间
T2:第二时间区间
θ1、θ2、θ3、θ4、θ5、θ6: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照明***的结构示意图,而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2的照明***200为采用图1的照明***200。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00包括一照明***200、一棱镜组110、一第一光阀120、一第二光阀130及一投影镜头140。照明***200包括至少一蓝光发光元件210(图1中是以多个蓝光发光元件210为例)、至少一红光发光元件220、一波长转换装置230、一分色组件240、一第一光扩散元件250及一第二光扩散元件270。
蓝光发光元件210用以发出蓝色光束212,红光发光元220件用以发出红色光束222。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蓝光发光元件210以及至少一红光发光元件220例如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或其组合或其他合适的光源。在一实施例中,照明***200还可包括反射镜211、透镜213、复眼(fly eye)透镜215、反射镜221及透镜223。多个蓝光发光元件210所发出的多个蓝色光束212可借由反射镜211、透镜213及复眼透镜215而被传递至波长转换装置230。此外多个红光发光元件220所发出的多个红色光束222可借由反射镜221及多个透镜223而被传递至第一光扩散元件250。
图3为图1中的波长转换装置的正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2及图3,波长转换装置230包括一反射区232及一波长转换区234,其中反射区232与波长转换区234时序性地位于蓝色光束212的传递路径上。波长转换区234用以将蓝色光束212转换为绿色光束214。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230例如为一旋转轮,而波长转换区234上涂布有绿色荧光粉。当波长转换区234因旋转轮的旋转而进入蓝色光束212的传递路径时,蓝色光束212激发了绿色荧光粉,而使绿色荧光粉产生了绿色光束214。绿色光束214的光谱的波峰例如介于515纳米(nm)到535纳米(nm)之间。此外,当反射区232因旋转轮的旋转而进入蓝色光束212的传递路径时,反射区232将蓝色光束212反射。反射区232例如包括反射镜或反射层。
分色组件240配置于蓝光发光元件210与波长转换装置230之间。第一光扩散元件250配置于红光发光元件220与分色组件240之间。第二光扩散元件270配置于来自分色组件240的蓝色光束212、红色光束222以及绿色光束214的传递路径上。在一实施例中,照明***200还包括一匀光元件260,第二光扩散元件270配置于分色组件240与匀光元件260之间。
图4为图1的第二光扩散元件的正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4,第二光扩散元件270具有扩散区272与非扩散区274。非扩散区274相对于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中心轴271的角度θ1大于扩散区272相对于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中心轴271的角度θ2。扩散区272位于蓝色光束212的传递路径上,非扩散区274位于绿色光束214的传递路径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扩散元件270为一旋转轮,扩散区272相对于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中心轴271的角度θ2与非扩散区274相对于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中心轴271的角度θ1的和为360度。在本实施例中,扩散区272相对于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中心轴271的角度θ2等于反射区232相对于波长转换装置230的中心轴231的角度θ4,非扩散区274相对于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中心轴271的角度θ1等于波长转换区234相对于波长转换装置230的中心轴231的角度θ3。此外,当反射区232进入蓝色光束212的传递路径上,而反射蓝色光束212时,扩散区272进入来自反射区232反射的蓝色光束212的传递路径上,扩散区272具有大于0的雾度且用以扩散蓝色光束212,进而抑制散斑(speckle)现象。当波长转换区234进入蓝色光束212的传递路径上,而将蓝色光束212转换为绿色光束214时,非扩散区274进入绿色光束214的传递路径上,非扩散区274不具有雾度且用以让绿色光束214穿透。
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区234相对于波长转换装置230的中心轴231所涵盖的角度范围(即角度θ3的大小的范围)是270度至306度,较佳范围为279度至296度。反射区232相对于波长转换装置230的中心轴231所涵盖的角度范围(即角度θ4的大小的范围)是54度至90度,较佳范围为64度至81度。非扩散区274相对于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中心轴271所涵盖的角度范围(即角度θ1的大小的范围)是270度至306度,较佳范围为279度至296度。扩散区272相对于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中心轴271所涵盖的角度范围(即角度θ2的大小的范围)是54度至90度,较佳范围为64度至81度。
图5为图1的第一光扩散元件的正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2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扩散元件250具有扩散区252,扩散区252具有雾度且用以扩散红色光束222,以抑制散斑现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扩散元件250为一旋转轮,而扩散区252呈环状。由于扩散区252呈环状,因此具有制程简单的优点。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光扩散元件250也可以是一固定不动(即不转动也不移动)的扩散片。由于扩散区252呈片状,因此具有制程简单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匀光元件260例如为光积分柱(light integration rod),用以使红色光束222、绿色光束214及蓝色光束212均匀化。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匀光元件260亦可以是透镜阵列。
棱镜组110配置于来自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红色光束222、绿色光束214及蓝色光束212的传递路径上,且棱镜组110具有一分色膜116。分色膜116用以将红色光束222与蓝色光束212传递至第一光阀120,第一光阀120用以将红色光束222与蓝色光束212分别转换成一第一影像光束122与一第二影像光束124。分色膜116用以将绿色光束214传递至第二光阀130,第二光阀130用以将绿色光束214转换成一第三影像光束132。投影镜头140配置于一影像光束142的传递路径上,并用以将影像光束142投出投影装置100,以形成投射至投影目标(未绘示)上的投影光束,投影目标例如荧幕或墙面。其中影像光束142包括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影像光束122、第二影像光束124及第三影像光束132。
在本实施例中,投影镜头140例如是包括具有屈光度的一或多个光学镜片的组合。光学镜片例如包括双凹透镜、双凸透镜、凹凸透镜、凸凹透镜、平凸透镜以及平凹透镜等非平面镜片的各种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阀120与第二光阀130例如为数字微镜元件(digitalmicro-mirror device,DMD)。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光阀120与第二光阀130也可以是硅基液晶面板(liquid-crystal-on-silicon panel,LCOS panel)。在本实施例中,棱镜组110还具有棱镜112与棱镜114,而分色膜116设置于棱镜112与棱镜114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来自匀光元件260被均匀化的红色光束222、绿色光束214及蓝色光束212会先传递至全反射棱镜(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prism)150,全反射棱镜包括棱镜152及棱镜154。棱镜152与棱镜154之间存在一空气间隙151,棱镜152面向空气间隙151的表面153为全反射面。红色光束222、绿色光束214及蓝色光束212在进入棱镜152后,会被表面153全反射至棱镜组110。接着,红色光束222与蓝色光束212依序穿透棱镜112、分色膜116及棱镜114而传递至第一光阀120。第一光阀120转换出的第一影像光束122与第二影像光束124依序穿透棱镜114、分色膜116、棱镜112、棱镜152、空气间隙151及棱镜154而传递至投影镜头140。另一方面,绿色光束214在进入棱镜112后,会依序被分色膜116反射、被棱镜112的表面111反射及传递至第二光阀130。第二光阀130所转换出的第三影像光束132会依序进入棱镜112、被表面111反射及被分色膜116反射,且接着依序穿透表面111、棱镜152、空气间隙151及棱镜154而传递至投影镜头140。也就是说,分色膜116适于让红光(红色光束222及第一影像光束122)与蓝光(蓝色光束212及第二影像光束124)穿透,且适于反射绿光(绿色光束214及第三影像光束132)。
在一实施例中,可选用具有其他镀膜特性的分色膜116。例如,分色膜116适于让绿光(绿色光束214及第三影像光束132)穿透,且适于反射红光(红色光束222及第一影像光束122)与蓝光(蓝色光束212及第二影像光束124)。
在本实施例的照明***200与投影装置100中,由于采用将蓝色光束212转换为绿色光束214的波长转换装置230,因此本实施例的照明***200与投影装置100可以具有较高的波长转换效率。尤其是本实施例的波长转换装置230采用绿色荧光粉,而绿色荧光粉的波长转换效率大于黄色荧光粉的波长转换效率,因此可以有效提升将蓝色光束212转换为绿色光束214的转换效率,进而达到较高的亮度。举例而言,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00可达到高至40,000流明的亮度,且在30,000流明以上的亮度,蓝光发光元件210的发光功率可以减少5%以上,进而可有效节省能源。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红色光束222全部都来自红光发光元件220,而非由黄色荧光粉产生,因而本实施例的红色光束222具有较高的色纯度,可以具有较广的色域。在BT.2020色域可达到67.5%(其相较于采用黄色荧光粉所产生的饱和度较低的红光可达到的63%多了4%至5%)。
在本实施例中,分色组件240包括一第一分色元件242及一第二分色元件244,其中第一分色元件242配置于第二分色元件244与波长转换装置230之间。
图6为图1中的第一分色元件的正视示意图,而图7为图1中的分色组件、波长转换装置及透镜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6及图7,第一分色元件242具有依序排列的一第一区A1、一第二区A2及一第三区A3,第一分色元件242在第一区A1、第二区A2及第三区A3的表面上都镀有分色膜,其中第一区A1的镀膜特性相同于第三区A3的镀膜特性,第一区A1的镀膜特性不同于第二区A2的镀膜特性。第一分色元件242例如为分光镜。
具体而言,第一区A1与第三区A3用以使蓝色光束212与红色光束222穿透,且反射绿色光束214,第二区A2用以使红色光束222穿透,且反射蓝色光束212与绿色光束214。第一区A1位于来自蓝光发光元件210的蓝色光束212的传递路径上,而第二区A2与第三区A3位于来自波长转换装置230的蓝色光束212以及绿色光束214的传递路径上。此处,需说明的是,图7为分色组件240对蓝色光束212发生作用时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区A2与第三区A3的面积比为1:1,由于第二区A2用以反射蓝色光束212,且第三区A3用以使蓝色光束212穿透,如此,可达到蓝色光束212均匀分布的效果。此外,第二分色元件244用以使红色光束222穿透,且反射蓝色光束212。第二分色元件244例如为分光镜。
在本实施例中,红光发光元件220所发出的红色光束222依序传递至第一光扩散元件250、第二分色元件244、第一分色元件242以及第二光扩散元件270。此外,红色光束222穿透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非扩散区274。在本实施例中,非扩散区274可包括一反射层275,用以反射没有被波长转换区234转换的蓝色光束212,且用以让红色光束222与绿色光束214穿透,以避免造成散斑现象以及避免杂散光进入后续光学元件(如匀光元件260)。在一实施例中,非扩散区274的反射层275用以反射蓝色光束212的反射波段例如包括450纳米(nm)至460纳米(nm)的范围。
图8是图2中的第一光阀与第二光阀的时序图。请参照图1、图2及图8,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时间区间T1,红色光束222与绿色光束214通过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非扩散区274,而在第二时间区间T2,蓝色光束212通过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扩散区272。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时间区间T1,红色光束222与绿色光束214分别被传递至第一光阀120与第二光阀130,而在第二时间区间T2,蓝色光束212被传递至第一光阀12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时间区间T1与第二时间区间T2的比例关系为75:25至85:15,较佳为77:23至83:17,其中第一时间区间T1与第二时间区间T2不重叠。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波长转换装置230的反射区232位于蓝色光束212的传递路径上时(第二时间区间T2),红光发光元件220被关闭。另一方面,无论是在第一时间区间T1或第二时间区间T2,蓝色发光元件210持续开启,也就是持续发出蓝色光束212。
具体而言,在第一时间区间T1,蓝光发光元件210所发出的蓝色光束212依序通过第一分色元件242的第一区A1及透镜228而传递至波长转换装置230的波长转换区234,而被波长转换区234转换成绿色光束214。绿色光束214依序通过透镜228、被第一分色元件242的第二区A2与第三区A3反射、通过透镜227、通过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非扩散区274、通过匀光元件260而传递至第二光阀130。同样在第一时间区间T1,红光发光元件210所发出的红色光束222依序通过第一光扩散元件250、第二分色元件244、第一分色元件242、透镜227、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非扩散区274及匀光元件260而传递至第一光阀120。在本实施例中,红色光束222入射至第一光阀120的时间与绿色光束214入射至第二光阀130的时间相同。
在第二时间区间T2,红光发光元件210被关闭,而蓝光发光元件210所发出的蓝色光束212依序通过第一分色元件242的第一区A1及透镜228而传递至波长转换装置230的反射区232,而被反射区232反射。被反射区232反射的一部分蓝色光束212会被第一分色元件242的第二区A2反射至透镜227,而被反射区232反射的另一部分蓝色光束212依序穿透第一分色元件242的第三区A3、被第二分色元件244反射及穿透第一分色元件242的第一区A1而传递至透镜227。接着,蓝色光束212依序通过透镜227、第二光扩散元件270的扩散区272及匀光元件260而传递至第一光阀120。
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光扩散元件的正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5及图9,本实施例的第一光扩散元件与图5的第一光扩散元件250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光扩散元件250a具有扩散区252a与非扩散区254,其中第一光扩散元件250a的扩散区252a相对于第一光扩散元件250a的中心轴251的角度θ5相同于波长转换区234相对于波长转换装置230的中心轴231的角度θ3。此外,第一光扩散元件250a的非扩散区254相对于第一光扩散元件250a的中心轴251的角度θ6相同于反射区232相对于波长转换装置230的中心轴231的角度θ4。扩散区252a相对于第一光扩散元件250a的中心轴251所涵盖的角度范围(即角度θ5的大小的范围)是270度至306度,较佳范围为279度至296度。非扩散区254相对于第一光扩散元件250a的中心轴251所涵盖的角度范围(即角度θ6的大小的范围)是54度至90度,较佳范围为64度至81度。此外,在红光发光元件210被开启的时序(第一时间区间T1),扩散区252a会进入红色光束222的传递路径上,以扩散红色光束222。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与投影装置中,由于采用将蓝色光束转换为绿色光束的波长转换装置,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与投影装置可以具有较高的波长转换效率,进而可达到较高的亮度的效果。且由于本发明的红色光束皆来自红色发光元件,红色光束的饱和度较高,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与投影装置可以具有较广的色域。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红色光束与蓝色光束进入第一光阀,绿色光束进入第二光阀,第一光阀与第二光阀所承受的光能量不会太高,因此,投影装置的温度不会过高,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投影装置可正常运作且具有良好的影像品质。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标题(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Claims (20)

1.一种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包括:
蓝光发光元件,用以发出蓝色光束;
红光发光元件,用以发出红色光束;
波长转换装置,包括反射区及波长转换区,其中所述反射区与所述波长转换区时序性地位于所述蓝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所述波长转换区用以将所述蓝色光束转换为绿色光束;
分色组件,配置于所述蓝光发光元件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之间;
第一光扩散元件,配置于所述红光发光元件与所述分色组件之间;以及
第二光扩散元件,配置于来自所述分色组件的所述蓝色光束、所述红色光束以及所述绿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具有扩散区与非扩散区,所述非扩散区相对于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的中心轴的角度大于所述扩散区相对于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的所述中心轴的角度,所述扩散区位于所述蓝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所述非扩散区位于所述绿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区相对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中心轴所涵盖的角度范围是270度至306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色组件包括第一分色元件及第二分色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分色元件配置于所述第二分色元件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色元件具有依序排列的第一区、第二区及第三区,其中所述第一区的镀膜特性相同于所述第三区的镀膜特性,所述第一区的镀膜特性不同于所述第二区的镀膜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三区用以使所述蓝色光束与所述红色光束穿透,且反射所述绿色光束,所述第二区用以使所述红色光束穿透,且反射所述蓝色光束与所述绿色光束,所述第二区与所述第三区位于来自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所述反射区的所述蓝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所述第二区与所述第三区的面积比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色元件用以使所述红色光束穿透,且反射所述蓝色光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发光元件所发出的所述红色光束依序传递至所述第一光扩散元件、所述第二分色元件、所述第一分色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光束穿透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的所述非扩散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扩散元件具有扩散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扩散元件具有扩散区与非扩散区,其中所述第一光扩散元件的所述扩散区相对于所述第一光扩散元件的中心轴的角度相同于所述波长转换区相对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中心轴的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区相对于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的所述中心轴的角度与所述非扩散区相对于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的所述中心轴的角度的和为360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扩散区包括反射层,其用以反射所述蓝色光束。
13.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
照明***,包括:
蓝光发光元件,用以发出蓝色光束;
红光发光元件,用以发出红色光束;
波长转换装置,包括反射区及波长转换区,其中所述反射区与所述波长转换区时序性地位于所述蓝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所述波长转换区用以将所述蓝色光束转换为绿色光束;
分色组件,配置于所述蓝光发光元件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之间;
第一光扩散元件,配置于所述红光发光元件与所述分色组件之间;以及
第二光扩散元件,配置于来自所述分色组件的所述蓝色光束、所述红色光束以及所述绿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具有扩散区与非扩散区,所述非扩散区相对于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的中心轴的角度大于所述扩散区相对于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的所述中心轴的角度,所述扩散区位于所述蓝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所述非扩散区位于所述绿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棱镜组,配置于来自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的所述红色光束、所述绿色光束及所述蓝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具有分色膜;
第一光阀,其中所述分色膜用以将所述红色光束与所述蓝色光束传递至所述第一光阀,所述第一光阀用以将所述红色光束与所述蓝色光束分别转换成第一影像光束与第二影像光束;
第二光阀,其中所述分色膜用以将所述绿色光束传递至所述第二光阀,所述第二光阀用以将所述绿色光束转换成第三影像光束;以及
投影镜头,配置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并用以将所述影像光束投出所述投影装置,其中所述影像光束包括至少其中之一的所述第一影像光束、所述第二影像光束及所述第三影像光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时间区间,所述红色光束与所述绿色光束通过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的所述非扩散区,在第二时间区间,所述蓝色光束通过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的所述扩散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时间区间,所述红色光束与所述绿色光束分别被传递至所述第一光阀与所述第二光阀,在第二时间区间,所述蓝色光束被传递至所述第一光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与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比例关系为75:25至85:15。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所述反射区位于所述蓝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时,所述红光发光元件被关闭。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区相对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中心轴所涵盖的角度范围是270度至306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扩散元件具有扩散区与非扩散区,其中所述第一光扩散元件的所述扩散区相对于所述第一光扩散元件的中心轴的角度相同于所述波长转换区相对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中心轴的角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区相对于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的所述中心轴的角度与所述非扩散区相对于所述第二光扩散元件的所述中心轴的角度的和为360度。
CN202211649648.2A 2022-12-21 2022-12-21 照明***及投影装置 Pending CN118226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9648.2A CN118226696A (zh) 2022-12-21 2022-12-21 照明***及投影装置
US18/389,793 US20240210805A1 (en) 2022-12-21 2023-12-20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9648.2A CN118226696A (zh) 2022-12-21 2022-12-21 照明***及投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26696A true CN118226696A (zh) 2024-06-21

Family

ID=91503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49648.2A Pending CN118226696A (zh) 2022-12-21 2022-12-21 照明***及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210805A1 (zh)
CN (1) CN118226696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210805A1 (en) 2024-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131967A1 (en)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and projector
JP2024023800A (ja) 光源装置、画像投射装置及び光源光学系
EP3514623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US20200004120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11258159B (zh) 照明***及投影装置
TW201833653A (zh) 投影系統
TWI731073B (zh) 照明系統
TWI720144B (zh) 光源裝置
US11647171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an illumination system, a light valve and a projection lens
US11378875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US10288992B2 (en) Laser light source for projector and laser projection device
US10838291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evice
JP2010511187A (ja) Led利用照明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投射型ディスプレイ
KR20140073942A (ko) 빔 프로젝터용 조명 광학계
TWI730146B (zh) 光學系統
US11662654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with scattering element and projection device
CN118226696A (zh) 照明***及投影装置
US11143945B2 (en) Lens module and projection device
CN118226697A (zh) 投影装置
US20180373135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US20230027535A1 (en) Beam splitting element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11397316B2 (en) Projection device
US11506965B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20230062120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11796901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