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18913A - 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 Google Patents

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18913A
CN118118913A CN202410373080.9A CN202410373080A CN118118913A CN 118118913 A CN118118913 A CN 118118913A CN 202410373080 A CN202410373080 A CN 202410373080A CN 118118913 A CN118118913 A CN 118118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user
broadcast
dense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730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英
郭宝
魏志刚
张建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730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189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18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18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本发明通过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的波束性能信息和探测参考信号的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并以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内进行初阶用户位置定位,以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二阶用户位置定位,以判断某个时间周期内的用户位置,以及不同时间周期内用户位移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两次定位得到的用户密集区域对广播波束进行参数配置,实现根据小区覆盖率、用户分布等信息,为各类信道和信号选择最优的波束,提高广播波束的覆盖性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广播波束针对单一区域内的覆盖性能不足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广播波束的覆盖率。

Description

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背景技术
新空口***(New Radio,NR)采用波束赋形技术,对每类信道和信号都会形成能量更集中,方向性更强的窄波束,gNodeB对各类信道和信号分别进行波束管理,并为用户选择最优的波束,提升各类信道和信号的覆盖性能及用户体验,根据波束赋形时采用的权值策略差异,NR波束分为静态波束与动态波束,分为广播波束与控制波束,针对较小区域内的通信,一般是通过广播波束进行信息传输,例如:针对小区内的信息传输,可以通过广播波束(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SSB)进行通信。
但是传统技术中,广播波束为了适应不同的小区环境,其配置方式较为单一,在通过天线设备进行广播波束的发送时,主要是通过人工判断小区内部的用户分布和覆盖场景,准确度较差,导致广播波束的覆盖性能不足,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广播波束针对单一区域内的覆盖性能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束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对应的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和各探测参考信号的对应第二波束性能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
根据所述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和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包括:平均用户数和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吞吐量,所述数据吞吐量包括上行数据总吞吐量和下行数据总吞吐量;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各广播波束的信号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用户数和所述目标区域的总用户数;根据各目标用户数和所述总用户数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或根据所述数据链路层的上行数据总吞吐量和下行数据总吞吐量计算所述广播波束下数据链路层的总数据吞吐量;根据所述总数据吞吐量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包括:接入用户数和业务吞吐量;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第二次用户位置定位,包括:获取各探测参考信号的水平分布信息和垂直分布信息;根据所述接入用户数、所述业务吞吐量、所述水平分布信息以及所述垂直分布信息计算各探测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的波束数据量占比;根据所述波束数据量占比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第二次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和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包括:获取各探测参考信号的探测周期;根据所述探测周期、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探测周期、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包括:在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中水平方向的侧翼区域,确定所述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方式为预设第一部署方式,且所述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数量为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所述探测周期之和小于激活天线单元的数量;在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中水平方向的中间区域,确定所述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方式为预设第一部署方式或预设第二部署方式,其中,预设第一部署方式对应的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数量为第一预设阈值,所述预设第二部署方式对应的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数量为1。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探测周期、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包括:在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中垂直方向的第一区域时,确定所述广播波束对应的部署数量为1;在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为目标区域的垂直方向的第二区域时,确定所述广播波束对应的部署数量为2,所述垂直方向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中心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中心的上方;在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为目标区域的垂直方向的第三区域时,确定所述广播波束对应的部署数量为3,所述垂直方向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中心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中心的上方。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波束配置装置,所述波束配置装置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对应的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和各探测参考信号的对应第二波束性能信息;
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
定位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和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波束配置设备,所述波束配置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波束配置程序,所述波束配置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波束配置程序,所述波束配置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波束配置程序,所述波束配置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
本发明通过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的波束性能信息和探测参考信号的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并以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内进行初阶用户位置定位,以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二阶用户位置定位,以判断某个时间周期内的用户位置,以及不同时间周期内用户位移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两次定位得到的用户密集区域对广播波束进行参数配置,实现根据小区覆盖率、用户分布等信息,为各类信道和信号选择最优的波束,提高广播波束的覆盖性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广播波束针对单一区域内的覆盖性能不足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广播波束的覆盖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波束配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波束配置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波束配置方法一实施例的广播波束的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波束配置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波束配置方法一实施例的探测参考信号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波束配置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波束配置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波束配置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波束配置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波束配置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波束配置程序。
在图1所示的波束配置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波束配置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波束配置设备中,所述波束配置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波束配置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束配置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配置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一种波束配置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波束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对应的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和各探测参考信号的对应第二波束性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具有数据处理、网络通信以及程序运行等功能的设备,例如:云端服务器或者控制计算机等,还可以是其他可以实现相同或者相似功能的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实施例中,将会以控制计算机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新空口***(New Radio,NR)采用波束赋形技术,根据波束赋形时采用的权值策略差异,NR波束分为静态波束与动态波束,静态波束是波束赋形时采用预定义的权值,即小区下会形成固定的波束,比如波束的数目、宽度、方向都是确定的,然后根据小区覆盖、用户分布、***负载等信息,为各类信道和信号选择最优的波束。
其中,静态波束分为广播波束与控制波束,广播波束是一种典型的静态波束,SS和PBCH共用一种波束,简称为广播波束,广播波束是小区级波束,为了增强小区下广播信道、同步信号的覆盖范围,更好的匹配小区覆盖范围和用户分布,需要支持多种覆盖场景的波束;控制波束是每类控制信道或信号分别对应一种波束,统称为控制波束,典型信道有:PUCCH、PDCCH、CSI-RS。控制波束对应的波束为多个窄波束时,UE对这些窄波束进行测量,gNodeB针对UE测量上报的结果,维护波束集合,给每个信道和信号选择最优的波束来使用,对于CSI-RS信号,通过SRS波束测量,选择RSRP最大的波束给CSI-RS使用。
NR小区同步和广播信道共用一个广播波束(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block,SSB),SSB波束是小区级波束,gNodeB按照SSB周期(MS5,MS10,MS20,MS40,MS80,MS160,单位:毫秒)周期性地发送SSB波束,广播同步消息和***消息,传统技术中,NR小区一般使用多个SSB波束时,在时域维度每个时刻发送一个方向的SSB波束,不同时刻发送不同方向的SSB波束,完成对整个小区的覆盖,如图3所示。
目前时分双工网络支持的激活天线单元固定权值波束方案,如表1所示,工程师可按照实际覆盖场景类型选择其中一种权值配置可完成权值优化。
表1 AAU天线固定权值波束方案
但是,由于小区内部实际用户分布可能存在差异,导致使用Default0的波束配置方式的广播波束覆盖率较低,特别是使用Massive MIMO多通道天线的激活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设备的时分双工网络(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中,存在基站覆盖范围下用户分布不均衡,或者由于移动性导致用户密集区域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通过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的波束性能信息和探测参考信号的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并以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内进行初阶用户位置定位,以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二阶用户位置定位,以判断某个时间周期内的用户位置,以及不同时间周期内用户位移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两次定位得到的用户密集区域对广播波束进行参数配置,实现根据小区覆盖率、用户分布等信息,为各类信道和信号选择最优的波束,提高广播波束的覆盖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时分双工网络是一种通信***的双工方式,即移动通信***中接收和传送是在同一频率信道即载波的不同时隙,用保证时间来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的通信方式。
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即上行Sounding信号或探测信号,UE在激活BWP带宽内发送探测参考信号,gNodeB接收UE的SRS并进行处理,获取相应的干扰信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RSRP(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包括:平均用户数和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吞吐量,所述数据吞吐量包括上行数据总吞吐量和下行数据总吞吐量;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包括:接入用户数和业务吞吐量。
进一步地,为了准确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广播波束和探测参考信号的性能信息,本实施例还可以在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对应的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和各探测参考信号的对应第二波束性能信息之前,获取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和各探测参考信号的相关参数,以控制激活天线单元输出符合要求的波束。
具体地,广播波束的相关参数包括天线水平半功率角、方位角、电子下倾角;以及SSB波束编号,SSB波束倾角、SSB波束方位角、SSB波束水平宽度以及SSB波束垂直宽度等,相关参数的具体配置策略参考表2。
表2
此外,探测参考信号的相关参数包括SRS slot周期和SRS slot偏置参数等。
步骤S20:根据所述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的定位是指对目标区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初阶定位,以判断目标区域中水平方向上的用户密集区域,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实施例中将目标区域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分为侧翼区域和中间区域,或者分为左侧区域、中间区域以及右侧区域,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进行水平方向的用户密集区域的判断时,可以计算各划分区域中用户占据整个目标区域的用户的占比确定,若是某个区域内的用户数占比或者数据吞吐量占比大于设定的阈值,则判定该区域为用户密集区域。
步骤S30:根据所述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的定位是指对目标区域进行垂直方向上的二次定位,以判断目标区域中垂直方向上的用户密集区域,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实施例中将目标区域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四层,用户密集区域至少占据两层,目标区域在垂直方向上至多存在三个用户密集区域。
在进行垂直方向的用户密集区域的判断时,可以计算各划分区域中用户占据整个目标区域的用户的占比确定,若是某个区域内的波束数据量占比大于设定的阈值,则判定该区域为用户密集区域。
步骤S40: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和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
本实施例中对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主要是基于用户密集区域针对广播波束的部署方式和部署数量进行配置。
本实施例通过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的波束性能信息和探测参考信号的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并以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内进行初阶用户位置定位,以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二阶用户位置定位,以判断某个时间周期内的用户位置,以及不同时间周期内用户位移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两次定位得到的用户密集区域对广播波束进行参数配置,实现根据小区覆盖率、用户分布等信息,为各类信道和信号选择最优的波束,提高广播波束的覆盖性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广播波束针对单一区域内的覆盖性能不足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广播波束的覆盖率。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一种波束配置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获取目标区域内各广播波束的信号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用户数和所述目标区域的总用户数。
应当理解的是,各区域的用户数量可以是通过每秒采样,基于探测参考信号测量,判断UE波束方向并确定UE所属最优广播波束,按照所属最优广播波束将UE汇总平均,得到各个广播波束的用户数量。
由于本实施例是将目标区域划分为侧翼区域和中间区域,或者分为左侧区域、中间区域以及右侧区域,但是由于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的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方式和部署数量相同,本实施例可以将左侧和右侧合并,成为侧翼区域,且一个区域内可能存在有多个广播波束,且各广播波束的覆盖区域可能存在重叠,单独计算各个广播波束的覆盖区域的用户数,可能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度,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分别计算划分区域的总用户数占据目标区域的总用户数的比值,以判断是否是密集区域。
步骤S202:根据各目标用户数和所述总用户数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
在具体实现中,通过用户数量定位用户密集区域时,以小区配置8个SSB波束,编号从左至右依次分别为:SSB0+SSB1+SSB2+SSB3+SSB4+SSB5+SSB6+SSB7为例,可以基于各个广播波束的信号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用户数对目标区域内的左侧区域、中间区域以及右侧区域进行用户密集区域进行判断,即用户密集区域位于小区左侧方位的概率:
Lleft_user_ssB=(SSB0+SSB1+SSB2+SSB3)/∑SSBi
Lleft_user>T0
用户密集区域位于小区中间侧方位的概率:
Lcentre_user_SSB=(SSB2+SSB3+SSB4+SSB5)/∑SSBi
Lcentre_user>T0
用户密集区域位于小区右侧方位的概率:
Lright_user_SSB=(SSB4+SSB5+SSB6+SSB7)/∑SSBi
Lright_user>T0
其中,T0可为60%,也可设置其他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还包括:
步骤S201`:根据所述数据链路层的上行数据总吞吐量和下行数据总吞吐量计算所述广播波束下数据链路层的总数据吞吐量。
步骤S202`:根据所述总数据吞吐量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除了通过各个区域的用户数判断用户密集区域外,还可以通过广播波束下数据链路层数据总吞吐量来进行初阶用户位置定位,其中,广播波束下数据链路层数据总吞吐量等于广播波束下数据链路层上行数据总吞吐量、广播波束下数据链路层下行数据总吞吐量的和。
其中,数据链路层的上行数据总吞吐量可以基于探测参考信号测量,判断UE波束方向并确定UE所属最优广播波束,统计UE MAC层接收的上行数据,将正确接收的TB大小进行累加,按照所属最优广播波束汇总累加,作为统计结果;数据链路层的下行数据总吞吐量可以基于探测参考信号测量,判断UE波束方向并确定UE所属最优广播波束,统计UE MAC层发送的下行数据,将收到ACK的TB大小进行累加统计,按照所属最优广播波束汇总累加,作为统计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01:获取各探测参考信号的水平分布信息和垂直分布信息。
步骤S302:根据所述接入用户数、所述业务吞吐量、所述水平分布信息以及所述垂直分布信息计算各探测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的波束数据量占比。
步骤S303:根据所述波束数据量占比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第二次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
应当说明的是,水平分布信息是指水平角度和波束水平分布;垂直分布信息是指垂直角度和波束垂直分布,本实施例中以64通道激活天线单元天线为例进行说明,64通道激活天线单元天线支持32个波束,基站可根据上行SRS测量计算出用户所在最强的波束号,每个波束在空间的位置相对激活天线单元是固定的,具体可参考表3。
表3
按照64通道AAU天线的通道数,将两个相邻通道合并为一个波束,定义为SRS波束,将其编号,如Beam0包括通道0与通道32;Beam1包括通道1与通道33;Beam19包括通道19与通道51;以此类推,Beam30包括通道30与通道62;Beam31包括通道31与通道63。
具体地,探测参考信号对应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如图5所示:
垂直分布的最高层波束从左向右分别为:
Beam23/Beam22/Beam21/Beam20/Beam19/Beam18/Beam17/Beam16
垂直分布的最底层波束从左向右分别为:
Beam31/Beam30/Beam29/Beam28/Beam27/Beam26/Beam25/Beam24
具体实现中,计算每一个探测参考信号的波束统计占比,依次计算接入用户数、平均吞吐量占比,如表4所示,可在得到水平方向用户个数及业务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垂直方向的用户个数及业务量统计结果。
表4
依据统计结果,可得到在垂直方向用户的位置分布,可依据统计结果为小区设置垂直方向的广播波束的波束数量。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广播波束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数或者数据吞吐量识别目标区域的水平方向上的用户密集区域,实现初阶用户位置定位;并通过计算探测参考信号的归属信道的波束数据量占比,进而实现对目标区域内在垂直方向上的用户密集区域的识别,提高用户位置在波束配置的占比,从而提高目标区域内整体用户的广播波束的覆盖率。
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一种波束配置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01:获取各探测参考信号的探测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探测参考信号的探测周期是指用户的探测参考信号发送周期,即如果用户每隔X个slot(或ms)发送一次探测参考信号,则X为该用户探测参考信号的slot周期。
步骤S402:根据所述探测周期、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
在进行广播波束的参数配置时,由于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主要是表征目标区域中水平方向上的用户位置分布,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主要是表征目标区域中垂直方向上的用户位置分布,因此,可以根据第一用户密集区域对广播波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波束部署方式和部署数量进行配置,通过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广播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的波束部署方式和部署数量进行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探测周期、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中水平方向的侧翼区域,确定所述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方式为预设第一部署方式,且所述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数量为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所述探测周期之和小于激活天线单元的数量;
在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中水平方向的中间区域,确定所述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方式为预设第一部署方式或预设第二部署方式,其中,预设第一部署方式对应的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数量为第一预设阈值,所述预设第二部署方式对应的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数量为1。
在具体实现中,如果用户集中在小区左侧或小区右侧,可采用预设第一部署方式,即广播波束在水平方向使用M个SSB波束,M+X需小于等于8,即水平方向上的广播波束数量和探测周期之和小于激活天线单元的数量;如果用户集中在小区中心,可采用预设第二部署方式,广播波束在水平方向使用1个SSB波束,1+X需小于等于8;也可采用预设第一部署方式,即水平方向使用M个SSB波束,M+X需小于等于8。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探测周期、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包括:
在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中垂直方向的第一区域时,确定所述广播波束对应的部署数量为1;
在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为目标区域的垂直方向的第二区域时,确定所述广播波束对应的部署数量为2,所述垂直方向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中心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中心的上方;
在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为目标区域的垂直方向的第三区域时,确定所述广播波束对应的部署数量为3,所述垂直方向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中心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中心的上方。
具体地,如表4中垂直方向由下向上两层的统计占比超过一个阈值T1,即第3层和第4层的波束数据量占比之和大于70%,则表明接入用户或业务量集中于第3层和第4层,SSB垂直波束数量可设为1;如表4中垂直方向由下向上两层的统计占比超过一个阈值T1,即第2层和第3层的波束数据量占比之和大于70%,则表明接入用户或业务量集中于第2层和第3层,SSB垂直波束数量可设为1+1;如表4中垂直方向由下向上两层的统计占比超过一个阈值T1,即第1层和第2层的波束数据量占比之和大于70%,则表明接入用户或业务量集中于第1层和第2层,SSB垂直波束数量可设为1+1+1。
此外,广播波束M+X的和需小于等于激活天线单元的数量或者用户预先设定值。
本实施例根据水平方向的用户位置分布对水平方向上的广播波束的数量进行配置,并根据垂直方向的用户位置分布对垂直方向上的广播波束的数量进行配置,提高用户位置在波束配置的占比,从而提高目标区域内整体用户的广播波束的覆盖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波束配置程序,所述波束配置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波束配置程序,所述波束配置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波束配置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波束配置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波束配置装置包括:
统计模块10,用于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对应的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和各探测参考信号的对应第二波束性能信息。
定位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
定位模块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
配置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和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20,还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各广播波束的信号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用户数和所述目标区域的平均用户数;根据各目标用户数和所述平均用户数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或根据所述数据链路层的上行数据总吞吐量和下行数据总吞吐量计算所述广播波束下数据链路层的总数据吞吐量;根据所述总数据吞吐量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20,还用于获取各探测参考信号的水平分布信息和垂直分布信息;根据所述接入用户数、所述业务吞吐量、所述水平分布信息以及所述垂直分布信息计算各探测参考信号的波束数据量占比;根据所述波束数据量占比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第二次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30,还用于获取各探测参考信号的探测周期;根据所述探测周期、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30,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中水平方向的侧翼区域,确定所述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方式为预设第一部署方式,且所述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数量为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所述探测周期之和小于激活天线单元的数量;在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中水平方向的中间区域,确定所述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方式为预设第一部署方式或预设第二部署方式,其中,预设第一部署方式对应的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数量为第一预设阈值,所述预设第二部署方式对应的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数量为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30,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中垂直方向的第一区域时,确定所述广播波束对应的部署数量为1;在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为目标区域的垂直方向的第二区域时,确定所述广播波束对应的部署数量为2,所述垂直方向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中心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中心的上方;在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为目标区域的垂直方向的第三区域时,确定所述广播波束对应的部署数量为3,所述垂直方向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中心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中心的上方。
本实施例通过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的波束性能信息和探测参考信号的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并以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初阶用户位置定位,以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二阶用户位置定位,以判断某个时间周期内的用户位置,以及不同时间周期内用户位移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两次定位得到的用户密集区域对广播波束进行参数配置,实现根据小区覆盖率、用户分布等信息,为各类信道和信号选择最优的波束,提高广播波束的覆盖性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广播波束针对单一区域内的覆盖性能不足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广播波束的覆盖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波束配置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波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配置方法包括:
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对应的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和各探测参考信号的对应第二波束性能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
根据所述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和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包括:平均用户数和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吞吐量,所述数据吞吐量包括上行数据总吞吐量和下行数据总吞吐量;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内各广播波束的信号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用户数和所述目标区域的总用户数;
根据各目标用户数和所述总用户数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
或,
根据所述数据链路层的上行数据总吞吐量和下行数据总吞吐量计算所述广播波束下数据链路层的总数据吞吐量;
根据所述总数据吞吐量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包括:接入用户数和业务吞吐量;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第二次用户位置定位,包括:
获取各探测参考信号的水平分布信息和垂直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接入用户数、所述业务吞吐量、所述水平分布信息以及所述垂直分布信息计算各探测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的波束数据量占比;
根据所述波束数据量占比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第二次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和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包括:
获取各探测参考信号的探测周期;
根据所述探测周期、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探测周期、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中水平方向的侧翼区域,确定所述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方式为预设第一部署方式,且所述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数量为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所述探测周期之和小于激活天线单元的数量;
在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中水平方向的中间区域,确定所述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方式为预设第一部署方式或预设第二部署方式,其中,预设第一部署方式对应的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数量为第一预设阈值,所述预设第二部署方式对应的广播波束的水平部署数量为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探测周期、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包括:
在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中垂直方向的第一区域时,确定所述广播波束对应的部署数量为1;
在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为目标区域的垂直方向的第二区域时,确定所述广播波束对应的部署数量为2,所述垂直方向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中心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中心的上方;
在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为目标区域的垂直方向的第三区域时,确定所述广播波束对应的部署数量为3,所述垂直方向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中心处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中心的上方。
7.一种波束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配置装置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各广播波束对应的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和各探测参考信号的对应第二波束性能信息;
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性能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
定位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波束性能信息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用户位置定位,得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密集区域和所述第二用户密集区域对所述广播波束进行波束参数配置。
8.一种波束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配置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波束配置程序,所述波束配置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波束配置程序,所述波束配置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波束配置程序,所述波束配置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波束配置方法。
CN202410373080.9A 2024-03-28 2024-03-28 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Pending CN1181189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73080.9A CN118118913A (zh) 2024-03-28 2024-03-28 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73080.9A CN118118913A (zh) 2024-03-28 2024-03-28 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18913A true CN118118913A (zh) 2024-05-31

Family

ID=91221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73080.9A Pending CN118118913A (zh) 2024-03-28 2024-03-28 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1891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8737B2 (en) Operation for 3D beam 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53065B2 (en) Point to multipoint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 plurality of telecommunications units
US1107026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20264558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679058B1 (en) Configuring power distribution within cooperation areas of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82433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ed and coordinated beam switching and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5650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US9270022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of antenna array dynamic configuration
US89482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27016B1 (ko) 상향 링크에서의 다중 사용자 간섭 정렬 시스템 및 방법
EP2824976B1 (en) Uplink signal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3761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for device communications
Caretti et al. Cell splitting based on active antenna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LTE system
EP3840450B1 (en) Joint beam selection and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 a mm-wave network
US93067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configuring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CN118118913A (zh) 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US10804981B1 (en) Dynamic determination of antenna array mode
CN114070371A (zh) 一种波束赋形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22500964A (ja) 通信装置における干渉低減方法
WO2024102038A1 (en) Initiation of channe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procedure in a d-mimo network
KR101687024B1 (ko) 다중셀 무선망에서 프리코더 추천정보의 피드백을 이용한 셀 성능 개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