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6857A -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6857A
CN118046857A CN202311537607.9A CN202311537607A CN118046857A CN 118046857 A CN118046857 A CN 118046857A CN 202311537607 A CN202311537607 A CN 202311537607A CN 118046857 A CN118046857 A CN 118046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bag
main body
expansion
occupant
instrumen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376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雄也
田中志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046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6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6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e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配置于仪表板的上表面侧,具有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能够膨胀的气囊。气囊具有:导管部,其在前端侧与充气机连接并且配置为大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主体膨胀部,其构成为从导管部的后端侧朝上下左右鼓出而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仪表板的后侧。主体膨胀部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使得膨胀完毕时的上端侧支撑于在仪表板的上方配置的前风挡,在膨胀完毕时承挡乘员时,使得下部前表面侧支撑于仪表板的后表面。

Description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副驾席前方的仪表板的上表面侧配置的所谓顶置安装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关于在仪表板的上表面侧配置的顶置安装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收纳于收纳部位内的气囊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从在收纳部位的上端侧形成的凸出用开口向上方凸出,并且朝向后方展开膨胀。因此,有时以朝向上方凸出的方式膨胀的气囊强力地按压在仪表板的上方配置的前风挡。当前,为了减轻这种气囊的膨胀初期对前风挡的按压力,如日本特开2017-30631公报所示,作为气囊而具有前方膨胀部和后方膨胀部。前方膨胀部是用于将覆盖收纳部位的上方的气囊罩的门部按压打开的部位,后方膨胀部是以朝向车辆后方侧凸出的方式膨胀而保护乘员的部位。而且,关于该当前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在利用前方膨胀部将门部按压打开之后,使后方膨胀部膨胀,由此抑制由膨胀的气囊强力地按压前风挡的情况。
然而,关于当前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仅在后方膨胀部之前使前方膨胀部膨胀而促进后方膨胀部向车辆后方侧的凸出,由此抑制后方膨胀部朝向前风挡侧的向上方的大幅凸出。在膨胀完毕状态下,示出了前方膨胀部与后方膨胀部一体地大幅膨胀的情况(参照图6),并未公开前方膨胀部的具体的外形形状。因此,有可能因仪表板的外形形状、收纳部位的搭载位置、前风挡的斜度等而无法限制强力地按压前风挡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配置于副驾席前方的仪表板的上表面侧,具有如下部件:
充气机;
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能够膨胀的气囊,其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使得从所述充气机排出的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膨胀时,以从形成于所述收纳部位的凸出用开口朝向上方凸出并且朝向后方展开的方式膨胀;以及
收纳部位,其对折叠的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机进行收纳,
其中,
所述气囊具有:
导管部,其在膨胀完毕时在前端侧与所述充气机连接,并且配置为大致沿着前后方向而延伸;以及
主体膨胀部,其构成为从该导管部的后端侧向上下左右鼓出,并且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所述仪表板的后侧,能够保护就坐于副驾席的乘员,
该主体膨胀部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将膨胀完毕时的上端侧支撑于在所述仪表板的上方配置的前风挡,在膨胀完毕时承挡乘员时,将下部前表面侧支撑于所述仪表板的后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搭载于车辆的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2是表示使得第1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单体地膨胀的状态的概略斜视图。
图3是大致沿着图2的气囊的前后方向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4是大致沿着图2的气囊的前后方向的概略横剖面图。
图5是在图2的气囊中导管部的上下系带的配置位置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6是构成图2的气囊的面板排列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7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中表示气囊的膨胀完毕状态的概略平面图。
图8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中从车辆后方侧观察气囊的膨胀完毕状态的概略后视图。
图9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中表示气囊的膨胀完毕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中表示气囊的膨胀完毕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11是表示使第2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单体地膨胀的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12是从图11所示的A方向侧观察图11的气囊的概略后视图。
图13是从图11所示的B方向侧观察图11的气囊的概略后视图。
图14是图11的气囊的概略剖面图,与图11的XIV-XIV部位对应。
图15是图11的气囊的概略剖面图,与图11的XV-XV部位对应。
图16是图11的气囊的概略剖面图,与图11的XVI-XVI部位对应。
图17是将构成图11的气囊的面板排列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8是在第2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中表示气囊的膨胀完毕状态的概略平面图。
图19是使变形例的气囊在车辆搭载状态下膨胀的状态的概略平面图。
图20是使图19的气囊在车辆搭载状态下膨胀的状态的概略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下面省略为“气囊装置”)M1设为配置于仪表板(下面省略为“仪表板”)1的上表面侧的顶置安装式。详细而言,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在仪表板1的上表面侧(上表面侧部位2侧)搭载于前端2a附近的区域。详细而言,供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搭载的车辆V1的仪表板1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大(向作为乘员MP侧的后方大幅伸出)。仪表板1具有:上表面侧部位2,其以朝向后方略微下降的方式略微倾斜;以及后面侧部位3,其以从上表面侧部位2的后端侧朝向斜下方延伸的方式倾斜配置。另外,关于供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搭载的车辆V1,如图1所示,配置于仪表板1的上方的前风挡5也以减小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斜度的方式构成。而且,气囊装置M1搭载于该仪表板1的上表面侧部位2的前端2a附近的位置。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只要未特别声明,则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与车辆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一致。
如图1所示,气囊装置M1具有:折叠的气囊20;充气机12,其对气囊20供给膨胀用气体;作为对气囊20及充气机12进行收纳保持的收纳部位的外壳16;保持件13,其用于将气囊20及充气机12安装于外壳16;以及气囊罩10,其将折叠的气囊20覆盖。
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气囊罩10与合成树脂制的仪表板1一体地形成。在气囊罩10配置有在气囊20展开膨胀时由气囊20按压而打开的前后两扇的门部10a、10b。另外,在气囊罩10的门部10a、10b的周围形成有与外壳16连结的连结壁部10c。
如图1所示,充气机12具有:近似圆柱状的主体部12a,其具有多个气体排出口12b;以及凸缘部12c,其用于将充气机12安装于外壳16。
作为收纳部位的外壳16形成为,在上端侧具有近似长方形的凸出用开口16c的薄金属板制的近似长方体形状。如图1所示,外壳16具有:近似长方形板状的底壁部16a;以及周壁部16b,其从底壁部16a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充气机12从下方***安装于底壁部16a。周壁部16b是对气囊罩10的连结壁部10c进行卡止的部位。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外壳16在左右方向侧形成为较大的宽度。气囊20和充气机12以配置于气囊20的内部的保持件13的各螺栓13a作为安装单元而与外壳16的底壁部16a连结。各螺栓13a将气囊20的后述的流入用开口24的周缘、外壳16的底壁部16a以及充气机12的凸缘部12c贯通而利用螺母14进行固定。此外,与车辆的车身侧连结的未图示的托架配置于外壳16。
如图9所示,气囊20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仪表板1与前风挡5之间。如图2至5所示,气囊20具有:气囊主体21;以及上下系带40L、40R、左右系带45、前后系带50U、50D,它们配置于气囊主体21的内部而限制气囊主体21的膨胀完毕形状。气囊主体21具有:近似筒状的导管部23;以及主体膨胀部30,其配置于导管部23的后端23b侧。关于实施方式的气囊20,膨胀完毕形状以形成于导管部23的后述的流入用开口24作为中心而呈近似左右对称形。
导管部23是在气囊20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仪表板1的上表面侧部位2的上方的位置的部位。导管部23形成为大致沿着前后方向、并且将前端23a侧封闭的近似筒状。导管部23在前端23a侧与充气机12连接(参照图3、4、9)。如图3、4所示,在导管部23膨胀完毕时的前端23a侧的下表面侧,形成有用于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的流入用开口24。流入用开口24以近似圆形开口,将周缘安装于外壳16的底壁部16a。流入用开口24能够***于充气机12的主体部12a。在流入用开口24的周缘形成有用于供保持件13的螺栓13a插通而将流入用开口24的周缘安装于外壳16的底壁部16a的多个(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4个)安装孔25。导管部23设定为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小于主体膨胀部30。另外,导管部23s设定为上下方向侧的宽度尺寸(膨胀完毕时的厚度)也小于主体膨胀部30(参照图3、4)。具体而言,导管部23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使得前端23a侧的部位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与外壳16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大致一致,直至成为主体膨胀部30侧的后端23b侧为止而宽度略宽(参照图7)。导管部23以在搭载于车辆时的气囊主体21膨胀完毕时将仪表板1的上表面侧部位2的上侧覆盖的方式,配置为与前风挡5不接触的状态(与前风挡5之间设置有间隙的状态)。更具体而言,导管部23配置为在气囊主体21膨胀完毕时大致沿着该上表面侧部位2的上表面2b(使得下表面23c侧大致遍及整面地与上表面侧部位2的上表面2b接触)(参照图9)。
如图2至4所示,主体膨胀部30形成为从导管部23的后端23b侧向上下左右鼓出的结构。主体膨胀部30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搭载于车辆时的气囊主体21膨胀完毕时,配置于处于仪表板1的后侧的位置,主要能够保护就坐于副驾席的乘员MP的上半身MU(参照图8、9)。详细而言,关于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主体膨胀部30是在搭载于车辆时的膨胀完毕时配置于比仪表板1的上表面侧部位2更靠后方的位置(后面侧部位3的后侧)的部位。主体膨胀部30具有:前壁部31,其以与导管部23相连的方式向上下左右侧扩展;以及后壁部32,其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主体膨胀部30的膨胀完毕形状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宽度略大的近似长方形板状。后壁部32在气囊20膨胀完毕时以与就坐于副驾席的乘员MP的上半身MU相对的方式大致沿着铅锤方向而配置。另外,主体膨胀部30设定为,使得上下方向侧的宽度尺寸(从导管部23向上方的凸出量、和从导管部23向下方的凸出量)满足下述结构。在气囊20膨胀完毕时,主体膨胀部30的上端30a侧支撑于前风挡5。另外,此时,主体膨胀部30的下部侧位于仪表板1的后面侧部位3的后方,在膨胀完毕时承挡乘员时,将下部的前表面侧(前壁部31的下部31a侧)支撑于后面侧部位3的后表面3a。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气囊20膨胀完毕时,主体膨胀部30的前壁部31的下部31a侧构成为,大致沿着仪表板1的后面侧部位3的后表面3a并与后表面3a接触。另外,主体膨胀部30设定为,使得膨胀完毕时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大于导管部23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主体膨胀部30在气囊20膨胀完毕时将就坐于副驾席的乘员MP的上半身MU的前方大幅覆盖(参照图8)。具体而言,主体膨胀部30构成为,使得膨胀完毕形状在左右方向上比乘员MP的上半身MU的宽度更大。更详细而言,在气囊主体21膨胀完毕时,主体膨胀部30的上端30a侧的部位(上侧被支撑部位33)遍及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个范围地抵接支撑于前风挡5。主体膨胀部30的下部的前表面侧(前壁部31的下部31a侧)遍及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个范围地抵接支撑于仪表板1的后面侧部位3的后表面3a。抵接支撑于前风挡5的上侧被支撑部位33设定为,使得相对于前风挡5的抵接量(接触面积)满足下述结构。即使上侧被支撑部位33承挡向前方移动的乘员MP的上半身MU,也能够维持与前风挡5的抵接状态。另外,主体膨胀部30膨胀完毕时的厚度尺寸设定为满足下述结构。在由将前表面侧(前壁部31的下部31a侧)支撑于仪表板1的后面侧部位3的区域(下侧被支撑部位34)承挡前进移动的乘员MP的上半身MU时,能够抑制主体膨胀部30到达后面侧部位3的底部,能够可靠地保护乘员MP。在主体膨胀部30以近似圆形开口而形成有用于将流入至气囊20内的剩余的膨胀用气体排出的通气孔35、35。通气孔35、35形成于在前壁部31的左右两缘侧并且处于导管部23的后侧附近的区域。
上下系带40L、40R配置于导管部23的区域内。上下系带40L、40R用于在气囊主体21膨胀完毕时限制导管部23的厚度(上下方向侧的宽度尺寸)。如图3至5所示,在比流入用开口24更靠后方的导管部23的后半部分左右的区域(详细而言,在搭载于车辆时,配置于外壳16的后方的区域,参照图9)并且处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的区域,上下系带40L、40R在左右方向侧并列设置有2个。如图6所示,上下系带40L、40R分别由近似梯形的系带用基材62构成。各上下系带40L、40R以如下方式配置,即,使得该系带用基材62的窄幅侧的端部位于前侧,将前端40a侧设为窄幅并趋向后端40b侧而扩展(参照图3)。另外,各上下系带40L、40R的上缘40c侧和下缘40d侧分别以大致遍及全长地形成缝合部位42UL、42DL、42UR、42DR的方式与导管部23的上侧区域23d和下侧区域23e结合(缝接)。而且,上下系带40L、40R在气囊20膨胀完毕时配置为大致沿着前后方向(参照图4、5)。详细而言,各上下系带40L、40R在构成气囊主体21的后述的前左面板55L、前右面板55R的前侧部位56L、56R配置于以趋向后侧扩展的方式使得上缘和下缘弯曲的区域(凸出部57L、57R的后方的区域)(参照图6)。
左右系带45配置于主体膨胀部30的区域内。左右系带45用于在气囊主体21膨胀完毕时限制主体膨胀部30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如图3、4所示,左右系带45在膨胀完毕时的主体膨胀部30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配置为将左缘30b侧和右缘30c侧连结。左右系带45配置为,使得宽度方向大致沿着上下方向、且大致沿着左右方向。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带状的2张系带用基材63、63串联结合而构成左右系带45。详细而言,左右系带45以在构成气囊主体21的前左面板55L、前右面板55R的后缘55c附近的位置处设置缝合部位47L、47R的方式,使得左端45a侧和右端45b侧与主体膨胀部30缝接(结合)(参照图4、6)。
前后系带50U、50D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21配置于主体膨胀部30的区域内。前后系带50U、50D以将主体膨胀部30的前壁部31与后壁部32连结的方式大致沿着前后方向配置。该前后系带50U、50D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21用于限制主体膨胀部30的前壁部31与后壁部32的隔离距离(主体膨胀部30的厚度)。而且,前后系带50U、50D为了与左右系带45协作而使主体膨胀部30的膨胀完毕形状稳定地形成为近似长方形板状而配置。详细而言,前后系带50U、50D在膨胀完毕时的主体膨胀部30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在上下方向上并列设置于2个部位。各前后系带50U、50D配置为使得宽度方向大致沿着上下方向。另外,前后系带50U、50D以在从左右方向侧观察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21的状态下趋向后端50b侧(后壁部32侧)相互接近的方式倾斜配置(参照图3)。更详细而言,各前后系带50U、50D的长度尺寸设定为大致相同。各前后系带50U、50D的前端50a分别配置于导管部23与主体膨胀部30的前壁部31的边界部位附近。各前后系带50U、50D的后端50b侧在主体膨胀部30的后壁部32的上下左右的大致中央处在上下方向上接近。具体而言,各前后系带50U、50D分别通过使得带状的2张系带用基材64、65串联结合而构成。各前后系带50U、50D的前端50a侧与前左面板55L、55R的上缘55a、55a彼此、或者下缘55b、55b彼此均共同缝合。各前后系带50U、50D的后端50b侧与构成气囊主体21的后述的后左面板60L、后右面板60R的内缘60a、60a彼此一起共同缝合(参照图3、4、6)。
气囊主体21使得规定形状的基材(基布)的周缘彼此结合而构成为袋状。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气囊主体21由前左面板55L、前右面板55R、后左面板60L以及后右面板60R构成。
前左面板55L及前右面板55R构成从导管部23至主体膨胀部30的前壁部31的部分。如图6所示,各前左面板55L、前右面板55R的外形形状设为近似左右对称形。各前左面板55L、前右面板55R分别具有构成导管部23的前侧部位56L、56R、和构成主体膨胀部30的前壁部31的后侧部位58L、58R。在前侧部位56L、56R的前下端侧,构成流入用开口24的周缘的区域的凸出部57L、57R分别形成为向下方凸出。前侧部位56L、56R的上缘和下缘弯曲。而且,前侧部位56L、56R的后侧的区域(具体而言,比凸出部57L、57R更靠后方的区域)趋向后侧(后侧部位58L、58R侧)略微扩展。后侧部位58L、58R以与前侧部位56L、56R相连的方式使得上缘侧和下缘侧进一步大幅隔离且弯曲。后侧部位58L、58R构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宽度较大。
后左面板60L及后右面板60R构成主体膨胀部30的后壁部32。如图6所示,后左面板60L、后右面板60R的外形形状设为近似左右对称形。各后左面板60L、后右面板60R的外缘60b的弯曲形状与前左面板55L、前右面板55R的后缘55c的弯曲形状大致一致。
在实施方式中,构成气囊主体21的前左面板55L、前右面板55R、后左面板60L、后右面板60R、以及构成上下系带40L、40R、左右系带45、前后系带50L、50R的系带用基材62、63、64、65分别通过由聚酯丝线、聚酰胺丝线等构成的具有挠性的织布而形成。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的气囊20的制造进行说明。在各前左面板55L、前右面板55R的内表面侧使得构成上下系带40L、40R的系带用基材62、62重叠。而且,使得各系带用基材62、62的上缘侧和下缘侧分别大致遍及全长地与前左面板55L、前右面板55R缝接。此时,形成缝合部位42UL、42DL、42UR、42DR。另外,使得构成左右系带45的系带用基材63、63的一个末端分别与各前左面板55L、前右面板55R的内表面侧缝接。后左面板60L、后右面板60R预先对内缘60a彼此进行缝接。此时,在将分别构成上下的前后系带50U、50D的2张系带用基材65、65夹入中间的状态下,预先对末端进行共同缝合。使前左面板55L和前右面板55R重叠而对下缘55b、55b彼此进行缝接。此时,在构成下侧的前后系带50D的系带用基材64也重叠的状态下对末端进行共同缝合。接下来,使前左面板55L和前右面板55R以使得上缘55a、55a彼此隔离的方式展开,并使得凸出部57L、57R彼此重叠。在成为流入用开口24的周缘的部位对凸出部57L、57R进行缝接。接下来,使流入用开口24和安装孔25开口。然后,对前左面板55L和前右面板55R的上缘55a、55a彼此进行缝接。此时,在构成上侧的前后系带50U的系带用基材64也重叠的状态下对末端进行共同缝合。接下来,对前左面板55L的后缘55c和后左面板60L的外缘60b进行缝接。同样地,对前右面板55R的后缘55c和后右面板60R的外缘60b进行缝接。然后,利用未缝合的前左面板55L、前右面板55R的前缘55d侧的区域使气囊主体21翻转。利用该未缝合的开口部位对系带用基材63、64、65的对应的末端彼此进行缝接而形成前后系带50U、50D、左右系带45。然后,将前左面板55L、前右面板55R的前缘55d分别折叠为2部分,如果利用缝合丝线进行缝接,则能够制造气囊20。
接下来,对气囊装置M1向车辆V1的搭载进行说明。首先,在将保持件13收纳于内部的状态下,以能够收纳于外壳16内的方式对气囊20进行折叠。利用在气囊20膨胀时能够断裂的未图示的包装材料将折叠的气囊20的周围包裹。然后,使螺栓13a从底壁部16a凸出而将折叠的气囊20收纳于外壳16内。而且,使充气机12的主体部12a从底壁部16a的下方***于外壳16内。此时,使得从底壁部16a向下方凸出的保持件13的螺栓13a***于充气机12的凸缘部12c。如果使得螺母14与从凸缘部12c凸出的各螺栓13a紧固,则能够将折叠的气囊20和充气机12安装于外壳16。然后,使得外壳16的周壁部16b卡止于搭载于车辆的仪表板1的气囊罩10的连结壁部10c。使设置于外壳16的未图示的托架固定于车辆的车身侧,使充气机12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电连接。由此,能够将气囊装置M1搭载于车辆V1。
在气囊装置M1向车辆V1搭载之后,如果从充气机12的气体排出口排出膨胀用气体,则气囊20因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膨胀。膨胀的气囊20对气囊罩10的门部10a、10b进行按压而将其打开。气囊20经由对气囊罩10的门部10a、10b进行按压而打开形成的凸出用开口16c从外壳16朝向后上方凸出、且展开膨胀。而且,如图1的双点划线以及图7至9所示,气囊20完成膨胀。
而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中,关于气囊20,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后端侧的主体膨胀部30,膨胀用气体经由以从充气机12向后方延伸的方式配置的导管部23而向内部流入。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仪表板1的后侧的主体膨胀部30为以从导管部23的后端23b侧朝上下左右鼓出的方式配置的结构。换言之,导管部23形成为与主体膨胀部30相比而在上下左右上宽度较小且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管状。因此,在气囊20的膨胀初期,能够可靠地抑制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膨胀,并且从在作为收纳部位的外壳16形成的凸出用开口16c朝向上方凸出的导管部23强力地按压配置于仪表板1的上方的前风挡5。特别地,关于搭载有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的车辆V1,前风挡5的斜度较小。然而,即使形成为这种类型的搭载于车辆V1的结构,也能够可靠地抑制气囊20在展开膨胀时强力地按压前风挡5。因此,这样还能够适当地搭载于前风挡5的斜度较小的车辆V1。
因此,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能够在膨胀初期抑制强力地按压前风挡5的情况,能够使气囊20迅速地膨胀。
另外,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在气囊20膨胀完毕时,主体膨胀部30的上端30a侧(上侧被支撑部位33)支撑于前风挡5。另外,主体膨胀部30在膨胀完毕时的承挡乘员时将下部前表面侧(下侧被支撑部位34的前表面侧)支撑于仪表板1的后表面(后面侧部位3的后表面3a)。因此,在由主体膨胀部30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后壁部32)承挡向前方移动的乘员MP(具体而言,乘员MP的上半身MU)时,能够利用来自仪表板1的后表面3a、前风挡5的反作用力而限制主体膨胀部30自身向前方移动。即,能够利用主体膨胀部30抑制乘员MP进一步向前方移动,能够可靠地约束乘员MP。其结果,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即使是使得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的区域形成为导管部23的气囊20,也能够可靠地保护乘员MP。
特别地,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搭载于以向乘员MP侧大幅伸出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较大的仪表板1的前端侧(上表面侧部位2的前端2a侧)。因此,从搭载位置(外壳16的配置位置)至在膨胀完毕时保护乘员MP的区域(膨胀完毕时的主体膨胀部30的配置位置)为止的距离与当前的顶置安装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搭载有后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2的车辆V2的仪表板70)相比更长。然而,即使在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的气囊20搭载于这种具有仪表板1的车辆V1的情况下,也能够尽量抑制气囊自身的容积增大。这是因为,在膨胀完毕时,在保护乘员MP的主体膨胀部30与外壳16之间配置有近似管状的导管部23。
另外,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形成为导管部23在气囊20膨胀完毕时与前风挡5不接触的结构。因此,在气囊20膨胀时,能够可靠地抑制导管部23与前风挡5接触。此外,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则作为气囊也可以使用在膨胀完毕时使得导管部配置于前风挡的附近的结构。
并且,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导管部23为在气囊20膨胀完毕时配置为大致沿着仪表板1的上表面(上表面侧部位2的上表面2b)的结构。因此,从使得膨胀完毕时的导管部23的下表面23c接触的仪表板1的上表面侧部位2的上表面2b也能够确保主体膨胀部30的承挡乘员时的反作用力。此外,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则作为气囊也可以使用在膨胀完毕时使得导管部与仪表板隔离地配置的结构。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2进行说明。关于搭载有该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2的车辆V2,如图10所示,仪表板70向乘员侧的伸出量与搭载有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的车辆V1的仪表板1相比设定得较小。仪表板70以使得下部侧朝向前方倾斜的方式弯曲成剖面为近似倒C字形状(参照图10)。另外,关于该车辆V2,前风挡5A也与车辆V1的前风挡5同样地构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斜度较小。而且,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2在该仪表板70的上表面70a侧搭载于前后方向的中间的区域。
关于气囊装置M2,如图10所示,除了气囊75以外,结构与前述气囊装置M1大致相同。因此,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关于气囊75,如图10所示,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仪表板70与前风挡5A之间。如图11至16所示,气囊75具有:气囊主体76;以及左右系带102、前后系带103、厚度限制系带104L、104R,它们配置于气囊主体76的内部而限制气囊主体76的膨胀完毕形状。气囊主体76具有:导管部78;以及主体膨胀部85,其配置于导管部78的后端78b侧。该气囊75的膨胀完毕形状也以形成于导管部的后述的流入用开口79作为中心而设为近似左右对称形(参照图12、13、18)。
导管部78是在气囊75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仪表板70的上表面70a侧的部位。如图11、18所示,导管部78形成为大致沿着前后方向并且使得前端78a侧封闭的近似筒状。导管部78在前端78a侧与充气机12连接。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导管部78具有在膨胀完毕时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上壁部78c、下壁部78d、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左壁部78e、右壁部78f(参照图14)。在导管部78的膨胀完毕时的下表面侧(下壁部78d)与前述的气囊20同样地形成有流入用开口79和安装孔80(参照图11、17)。该导管部78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也设定为小于主体膨胀部85。具体而言,导管部78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小于外壳16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另外,导管部78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遍及前后方向的整个范围而大致恒定(参照图18)。该导管部78也以在搭载于车辆时的气囊主体76膨胀完毕时将仪表板70的上表面侧覆盖的方式,配置为与前风挡5A不接触的状态(与前风挡5A之间设置有间隙的状态)(参照图10)。另外,如图10所示,该导管部78也在气囊主体76膨胀完毕时配置为大致沿着仪表板70的上表面70a(使得下壁部78d的下表面侧大致遍及整面地与仪表板70的上表面70a接触)。
主体膨胀部85形成为从导管部78的后端侧向上下左右鼓出的结构。主体膨胀部85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搭载于车辆时的气囊主体76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仪表板70的后侧,能够保护就坐于副驾席的乘员MP的从上半身MU至膝部K的部分(参照图10、18)。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主体膨胀部85具有:上半身保护部86,其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上部侧而保护上半身MU;以及膝部保护部95,其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下部侧而保护膝部K。
上半身保护部86构成为在气囊主体76膨胀完毕时从导管部78向上方和左右两侧鼓出。上半身保护部86的膨胀完毕形状形成为使得轴向沿着左右方向的扁平的近似三棱柱形状。上半身保护部86具有:后壁部91,其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乘员MP侧;上壁部87、下壁部88,它们在膨胀完毕时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以及左壁部89、右壁部90,它们在膨胀完毕时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参照图10、11、15)。后壁部91在搭载于车辆时的膨胀完毕时以与乘员MP的上半身MU相对的方式配置为大致沿着铅锤方向(参照图10)。另外,在气囊主体76膨胀完毕时,上半身保护部86的上端86a侧抵接支撑于前风挡5A。如图18所示,将上半身保护部86膨胀完毕时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大于导管部78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的尺寸。这是因为,能够大幅地将就坐于副驾席的乘员MP的上半身MU的前方覆盖。而且,上半身保护部86的膨胀完毕时的上端86a侧的部位(上侧被支撑部位93)遍及左右方向的大致整个范围地抵接支撑于前风挡5A。上侧被支撑部位93与前述的气囊20同样地设定为,使得与前风挡5A的抵接量(接触面积)满足下述结构。上侧被支撑部位93即使承挡向前方移动的乘员MP的上半身MU,也能够维持与前风挡5A的抵接状态。
膝部保护部95构成为在气囊主体76膨胀完毕时从导管部78向下方鼓出。膝部保护部95配置为向上半身保护部86的下方延伸。该膝部保护部95在气囊主体76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仪表板70的下部侧的区域的后方。膝部保护部95配置为大致沿着仪表板70的下部侧的后表面70b。从左右的侧方观察,膝部保护部95以从上半身保护部86的前下端86b侧向前下方延伸的方式倾斜(参照图10、11)。关于从前后方向侧观察的状态的膝部保护部95,成为上半身保护部86侧的上侧的区域形成为趋向上端侧而宽度较小的窄幅部95a,下侧的区域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宽度较大的宽幅部95b(参照图13)。详细而言,膝部保护部95具有:前壁部96、后壁部97,它们在膨胀完毕时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以及左壁部98、右壁部99,它们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参照图16)。膝部保护部95构成为,在膨胀完毕时使得前表面侧(前壁部96的区域)与仪表板70的后表面70b接触(参照图10、11)。即,关于实施方式的气囊75,膝部保护部95整体在气囊主体76膨胀完毕时支撑于仪表板70的后表面70b。将膝部保护部95膨胀完毕时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详细而言,宽幅部95b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大于上半身保护部86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的尺寸(参照图12、13、18)。这是因为,能够大幅地将乘员MP的左右的膝部的前方覆盖。膝部保护部95的膨胀完毕时的厚度尺寸设定为满足下述结构。膝部保护部95在承挡前进移动的乘员MP的膝部K时能够抑制向仪表板70的触底而可靠地保护膝部K。
左右系带102配置于上半身保护部86的区域内。左右系带102用于在气囊主体76膨胀完毕时限制上半身保护部86的膨胀完毕形状。左右系带102在膨胀完毕时的上半身保护部86的前后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将左壁部89与右壁部90连结。左右系带102配置为使得宽度方向大致沿着上下方向并且大致沿着左右方向(参照图11、12、15)。左右系带102通过使2张系带用基材125、125串联结合而构成。
前后系带103配置于上半身保护部86的区域内。前后系带103用于在气囊主体76膨胀完毕时限制上半身保护部86的膨胀完毕形状。前后系带103将左右系带102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与上半身保护部86的后壁部97的上下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连结。前后系带103以使得宽度方向大致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将带状的系带用基材126大致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参照图11、15)。前后系带103和左右系带102设定为宽度尺寸大致相同。
厚度限制系带104L、104R配置于膝部保护部95的区域内。厚度限制系带104L、104R用于在气囊主体76膨胀完毕时限制膝部保护部95的厚度。厚度限制系带104L、104R在左右方向侧并列设置有2个。详细而言,如图13所示,厚度限制系带104L、104R配置于膝部保护部95的窄幅部95a的区域内。如图17所示,厚度限制系带104L、104R分别由近似梯形的系带用基材127、127构成。系带用基材127使得窄幅侧的端部位于前侧(前壁部96侧)。而且,厚度限制系带104L、104R配置为使得前端104a侧形成为窄幅、且趋向成为乘员MP侧的后端104b侧而扩展(参照图10、11)。另外,该厚度限制系带104L、104R以使得上缘侧相互接近的方式配置为使得宽度方向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从前后方向侧观察为“ハ”字形状)(参照图13)。
气囊主体76使得规定形状的基材(基布)的周缘彼此结合而构成为袋状。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气囊主体76由上后侧面板110、下前侧面板115、左侧面板120L以及右侧面板120R构成。
上后侧面板110构成导管部78的上壁部78c的后侧的区域、和在主体膨胀部85从上半身保护部86的上壁部87经由后壁部91而到达下壁部88的区域。如图17所示,上后侧面板110形成为使得构成导管部78的上壁部78c的导管部构成部111、和构成主体膨胀部85的主体部构成部112串联连结的长条状,并形成为近似左右对称形。下前侧面板115构成从导管部78的下壁部78d至上壁部78c的前侧的区域、和从膝部保护部95的前壁部96至后壁部97的区域。该下前侧面板115也形成为使得构成导管部78的导管部构成部116、和构成膝部保护部95的主体部构成部117串联连结的长条状,并形成为近似左右对称形(参照图17)。左侧面板120L和右侧面板120R的外形形状形成为近似左右对称形。左侧面板120L构成导管部78、上半身保护部86、膝部保护部95的左壁部78e、89、98的区域。右侧面板120R构成导管部78、上半身保护部86、膝部保护部95的右壁部78f、90、99的区域。气囊主体76通过使得上后侧面板110和下前侧面板115的对应的短缘110c、115c、110d、115d彼此分别结合(缝接),使得左侧面板120L、右侧面板120R的外缘120a、上后侧面板110、下前侧面板115的长缘110a、110b、115a、115b分别结合(缝接),从而形成为袋状。
构成气囊主体76的上后侧面板110、下前侧面板115、左侧面板120L、右侧面板120R以及构成左右系带102、前后系带103、厚度限制系带104L、104R的系带用基材125、126、127分别由聚酯丝线、聚酰胺丝线等构成的具有挠性的织布形成。
关于使用这种气囊75的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2,在气囊75中也在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后端侧的主体膨胀部85,经由配置为从充气机12向后方延伸的导管部78而使得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仪表板70的后侧的主体膨胀部85为配置为从导管部78的后端78b侧向上下左右方向鼓出的结构。换言之,导管部78形成为与主体膨胀部85相比而在上下左右方向上为窄幅且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管状。因此,在气囊75的膨胀初期,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膨胀并且从形成于外壳16的凸出用开口16c朝向上方凸出的导管部78,能够可靠地抑制强力地按压配置于仪表板70的上方的前风挡5A。
另外,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2,主体膨胀部85为具有膝部保护部95的结构,因此在由主体膨胀部85保护上半身MU的基础上,同时还能够由膝部保护部95保护膝部K。因此,可以不另外搭载膝保护用的装置,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削减、轻量化。
并且,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2,在气囊75膨胀完毕时,主体膨胀部85也将上半身保护部86的上端86a侧(上侧被支撑部位93)支撑于前风挡5A。另外,主体膨胀部85在膨胀完毕时承挡乘员时将下部前表面侧(膝部保护部95的前面侧)支撑于仪表板70的后表面70b。因此,在由主体膨胀部85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上半身保护部86的后壁部91)承挡向前方移动的乘员MP(乘员MP的上半身MU)时,能够利用来自仪表板70的后表面70b、前风挡5A的反作用力而限制主体膨胀部85自身向前方移动。即,能够利用主体膨胀部85抑制乘员MP进一步向前方移动,能够可靠地约束乘员MP。其结果,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2,即使是使得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的区域形成为导管部78的气囊75,也能够可靠地保护乘员MP。特别地,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2,与第1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1的气囊20相比,由仪表板70的后表面70b支撑的区域(膝部保护部95)更大,能够将与仪表板70的接触面积确保得更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从仪表板70受到的反作用力,能够利用上半身保护部86更稳定地承挡上半身MU。
另外,作为气囊20A,如图19、20所示,也可以使用在主体膨胀部30A膨胀完毕时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端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左端)附近配置以从后壁部32A朝向后方凸出的方式膨胀的凸出膨胀部130的结构。后壁部32A是作为乘员保护面而在车辆的前面碰撞时承挡向前方移动的乘员MP的上半身MU的部位。详细而言,凸出膨胀部130在气囊20A膨胀完毕时,配置于就坐于副驾席的乘员MP的左斜前方的位置。将凸出膨胀部130的从后壁部32A的凸出量(前后方向侧的宽度尺寸)以及上下方向侧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在车辆的斜向碰撞时或者偏离碰撞时能够约束朝向左斜前方移动的乘员的头部的尺寸。在使用这种气囊20A的情况下,在从斜前方作用有冲击力的斜向碰撞时、偏离碰撞时等,还能够利用凸出膨胀部130约束以朝向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左侧)的方式朝向斜前方移动的乘员MP的头部MH。因此,不仅在前面碰撞时,在斜向碰撞时、偏离碰撞时也能够可靠地保护乘员MP。另外,关于上述气囊75,如图18的双点划线所示,也可以同样地形成为在主体膨胀部85的上半身保护部86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端部附近配置从后壁部91朝向后方凸出的凸出膨胀部130的结构。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气囊20、20A、75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膨胀完毕时的状态下,将主体膨胀部30、30A、85的下部前表面侧(下侧被支撑部位34、膝部保护部95的前表面侧)支撑于仪表板1、70的后表面。然而,气囊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作为气囊,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膨胀完毕时,使得下部侧的部位与仪表板的后面不接触,在承挡乘员时,与仪表板接触并支撑于仪表板。
本发明涉及下述结构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在副驾席前方的仪表板的上表面侧配置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具有如下部件:
充气机;
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能够膨胀的气囊,其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使得从所述充气机排出的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膨胀时,以从形成于所述收纳部位的凸出用开口朝向上方凸出并且朝向后方展开的方式膨胀;以及
收纳部位,其对折叠的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机进行收纳,
所述气囊具有:
导管部,其在膨胀完毕时在前端侧与所述充气机连接,并且配置为大致沿着前后方向而延伸;以及
主体膨胀部,其构成为从该导管部的后端侧向上下左右鼓出,并且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所述仪表板的后侧,能够保护就坐于副驾席的乘员,
该主体膨胀部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将膨胀完毕时的上端侧支撑于在所述仪表板的上方配置的前风挡,在膨胀完毕时承挡乘员时,将下部前表面侧支撑于所述仪表板的后表面。
关于本发明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在气囊中,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后端侧的主体膨胀部,膨胀用气体经由配置为从充气机向后方延伸的导管部而流入至内部。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仪表板的后侧的主体膨胀部为如下结构,即,配置为从导管部的后端侧向上下左右鼓出。换言之,导管部形成为与主体膨胀部相比而在上下左右方向为窄幅且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管状。因此,在气囊的膨胀初期,能够可靠地抑制使得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膨胀,并且从形成于收纳部位的凸出用开口朝向上方凸出的导管部强力地按压在仪表板的上方配置的前风挡的情况。
因此,关于本发明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能够抑制在膨胀初期强力地按压前风挡,能够使气囊迅速地膨胀。
另外,关于本发明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在气囊膨胀完毕时,主体膨胀部的上端侧支撑于前风挡。该主体膨胀部在膨胀完毕时承挡乘员时将下部前表面侧支撑于仪表板的后表面。因此,在由主体膨胀部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承挡向前方移动的乘员时,能够利用来自仪表板的后表面、前风挡的反作用力限制主体膨胀部自身向前方移动。即,能够利用主体膨胀部抑制乘员进一步向前方移动,能够可靠地约束乘员。其结果,关于本发明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即使是将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的区域设为导管部的气囊,也能够可靠地保护乘员。
并且,关于本发明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优选使得导管部形成为在气囊膨胀完毕时与前风挡不接触的结构。如果形成为这种结构,则能够可靠地抑制导管部与前风挡接触。
并且,另外,关于上述结构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优选使得导管部形成为如下结构,即,配置为在气囊膨胀完毕时大致沿着仪表板的上表面。如果形成为这种结构,则能够还从与膨胀完毕时的导管部的下表面接触的仪表板的上表面确保主体膨胀部承挡乘员时的反作用力。
并且,另外,关于上述结构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可以使得主体膨胀部形成为在膨胀完毕时的下部侧具有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乘员的膝部的前方的膝部保护部的结构。如果形成为这种结构,则在由主体膨胀部保护上半身的基础上,同时还能够由膝部保护部保护膝部。因此,可以不另外搭载膝部保护用的装置,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削减、轻量化,为优选。
并且,另外,关于上述结构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优选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将主体膨胀部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作为在车辆的前面碰撞时,能够承挡向前方移动的乘员的乘员保护面,
在主体膨胀部膨胀完毕时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端部附近形成以从乘员保护面朝向后方凸出的方式膨胀的凸出膨胀部。
如果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形成为这种结构,则在从斜前方作用有冲击力的斜向碰撞时、偏离碰撞时等,还能够利用凸出膨胀部约束以朝向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方式朝向斜前方移动的乘员的头部。因此,不仅在前面碰撞时,在斜向碰撞时、偏离碰撞时也能够可靠地保护乘员。

Claims (7)

1.一种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配置于副驾席前方的仪表板的上表面侧,
所述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具有如下部件:
充气机;
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能够膨胀的气囊,其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使得从所述充气机排出的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膨胀时,以从形成于所述收纳部位的凸出用开口朝向上方凸出、并且朝向后方展开的方式膨胀;以及
收纳部位,其对折叠后的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机进行收纳,
其中,
所述气囊具有:
导管部,其在膨胀完毕时在前端侧与所述充气机连接,并且配置为大致沿着前后方向而延伸;以及
主体膨胀部,其构成为从该导管部的后端侧向上下左右鼓出,并且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所述仪表板的后侧,能够保护就坐于副驾席的乘员,
该主体膨胀部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将膨胀完毕时的上端侧支撑于在所述仪表板的上方配置的前风挡,在膨胀完毕时承挡乘员时,将下部前表面侧支撑于所述仪表板的后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导管部在所述气囊膨胀完毕时与所述前风挡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导管部配置为在所述气囊膨胀完毕时大致沿着所述仪表板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膨胀部在膨胀完毕时的下部侧具有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所述乘员的膝部的前方的膝部保护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膨胀部具有:上半身保护部,其在膨胀完毕时配置于上部侧而保护所述乘员的上半身;以及所述膝部保护部,
所述膝部保护部将膨胀完毕时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大于所述上半身保护部的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膨胀部构成为,将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作为在车辆的前面碰撞时能够承挡向前方移动的所述乘员的乘员保护面,
在所述主体膨胀部膨胀完毕时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端部附近形成有从所述乘员保护面朝向后方凸出的凸出膨胀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膨胀部构成为,将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作为在车辆的前面碰撞时能够承挡向前方移动的所述乘员的乘员保护面,
在所述主体膨胀部膨胀完毕时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端部附近形成有从所述乘员保护面朝向后方凸出的凸出膨胀部。
CN202311537607.9A 2022-11-17 2023-11-17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Pending CN1180468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84310 2022-11-17
JP2022184310A JP2024073214A (ja) 2022-11-17 2022-11-17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6857A true CN118046857A (zh) 2024-05-17

Family

ID=90923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37607.9A Pending CN118046857A (zh) 2022-11-17 2023-11-17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66158A1 (zh)
JP (1) JP2024073214A (zh)
CN (1) CN118046857A (zh)
DE (1) DE1020231318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81422B2 (ja) 2015-08-04 2019-09-25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66158A1 (en) 2024-05-23
DE102023131841A1 (de) 2024-05-23
JP2024073214A (ja) 2024-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7244B2 (en) Airbag device for a front passenger seat
US8820785B2 (en) Airbag apparatus
JP6032148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A2117831C (en) Passive restraint system for a vehicle occupant using an air bag
JP6658377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50151351A1 (en) Fabric knee airbag for high internal pressures
JP6451559B2 (ja)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60131847A1 (en) Side airbag device
JP2018094933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120099012A (ko) 에어백 장치
JP2018016280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023592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163233B2 (en) Head-protecting airbag
CN110843718A (zh) 安全气囊
JP2020114687A (ja)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90146404A1 (en) Airbag for a front passenger's seat
JP7444111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US12036938B2 (en)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JP2013035535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8046857A (zh)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US10576924B2 (en) Vehicle airbag apparatus
CN114074632A (zh) 远侧气囊装置
JP7283408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11996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276223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