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19070A - 信号反射装置及通信*** - Google Patents

信号反射装置及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19070A
CN118019070A CN202211394420.3A CN202211394420A CN118019070A CN 118019070 A CN118019070 A CN 118019070A CN 202211394420 A CN202211394420 A CN 202211394420A CN 118019070 A CN118019070 A CN 118019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reflecting
signal
wireless signal
r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44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鑫
陈昕
张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44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190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5997 priority patent/WO20240987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8019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19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反射装置,包括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用于在无源状态时,保持在第一相位,以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反射为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相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具有相位偏移量;所述反射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相位控制指令时,切换至有源状态,并在处于所述有源状态时,进行机械运动以从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第二相位。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

Description

信号反射装置及通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反射装置及通信***。
背景技术
无线信号在经过障碍物时会大幅度衰减从而限制了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通过在反射无线信号时改变无线信号在空间中传播的规律(例如相位)来对无线信号进行优化,从而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的IRS通常包括多个光电二极管。每一光电二极管具有开和关两种状态,用来模拟0和pi两种相位状态。通过调节各个光电二极管的状态,可以调节无线信号经过IRS反射后的相位。一方面,在IRS工作过程中,需要为光电二极管持续供电,以维持IRS的相位状态,这使得需要IRS包括可以持续供电的结构,这对IRS的安装位置、电力需求要求较高,难以在应用环境中大规模部署IRS。另一方面,每一光电二极管仅有开和关两种状态,这使得每一光电二极管仅能在0和pi两个相位之间切换,这限制了对无线信号的相位调节多样化。虽然通过多个光电二极管级联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增加相位状态的数量,但该方案对IRS的电路***硬件要求大大增加(成本高、功耗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反射装置,包括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用于在无源状态时,保持在第一相位,以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反射为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相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具有相位偏移量;所述反射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相位控制指令时,切换至有源状态,并在处于所述有源状态时,进行机械运动以从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第二相位。
上述信号反射装置包括反射单元,反射单元具有有源状态和无源状态,其中有源状态为有电能供应的状态,无源状态为无电能供应的状态。反射单元在无源状态时,可以保持一相位状态,在有源状态时,通过机械运动切换相位状态以调节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之间的相位偏移量。相较于采用光电二极管控制反射单元相位状态的技术方案,上述信号反射装置中的反射单元在无源状态下不发生机械运动,无需电能持续供应也能保持相位状态,这有利于节省信号反射装置的耗电;且由于无需持续供电,还便于信号反射装置安装,对硬件要求降低。进一步的,信号反射装置通过机械运动切换相位状态的方式不再受限于两种相位状态,因此对相位的调节更加多样化。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单元通过平移或旋转的机械运动方式将所述反射单元从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所述第二相位。
如此,反射单元通过平移或旋转的机械运动方式切换反射单元的相位,且通过平移的具体的量和旋转的具体的角度可以控制反射单元的具体相位,平移的具体的量和旋转的具体的角度都是连续可变的数值,并不限于两个数值,因此信号反射装置通过机械运动切换相位状态的方式不再受限于两种相位状态,因此对相位的调节更加多样化。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单元包括反射组件和调节组件;
所述反射组件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单元处于所述无源状态时,所述反射面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反射为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反射组件的背离所述反射面的一侧,用于通过自身机械运动或驱动所述反射组件机械运动以将所述反射单元从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所述第二相位。
如此,通过自身机械运动或驱动所述反射组件机械运动,可以切换反射单元的相位。且机械运动的具体的量是连续可变的,不限于两个值,这使得信号反射装置通过机械运动切换相位状态的方式不再受限于两种相位状态,因此对相位的调节更加多样化。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进行平移以由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所述第二相位。
如此,通过调节组件自身平移可以切换反射单元的相位。且平移的具体的距离是连续可变的,不限于两个值,这使得信号反射装置切换相位状态的方式不再受限于两种相位状态,因此对相位的调节更加多样化。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壳体、介质板和驱动电机;
所述壳体与所述反射组件围合形成一封闭腔体,所述介质板位于所述腔体中;
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并驱动所述介质板在所述腔体中平移以改变所述反射组件与所述介质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将所述反射单元由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所述第二相位,所述间距与所述相位偏移量具有第一函数关系。
如此,通过平移介质板可以改变反射组件与介质板之间的间距,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之间的相位偏移量与间距之间具有第一函数关系,间距的值是连续可变的,因此相位偏移量也是连续可变的,则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也是连续可调的,这使得信号反射装置切换相位状态的方式不再受限于两种相位状态,因此对相位的调节更加多样化。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组件为平板状结构,所述介质板与所述反射组件平行设置。
如此,反射组件与介质板之间的各处间距相等。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介质板及所述壳体包括金属。
如此,每一反射单元等效于一谐振电路,当反射组件与介质板之间间距改变时,相当于改变谐振电路对应的方程中的参数,从而可改变反射单元反射出去的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反射组件绕目标轴进行旋转以由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所述第二相位,所述目标轴垂直于所述反射组件所在平面,所述反射组件的旋转角度与所述相位偏移量具有第二函数关系。
如此,通过调节组件驱动反射组件旋转可以切换反射单元的相位。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之间的相位偏移量与旋转角度之间具有第二函数关系,且旋转角度是连续可变的,因此相位偏移量也是连续可变的,则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也是连续可调的,这使得信号反射装置切换相位状态的方式不再受限于两种相位状态,因此对相位的调节更加多样化。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反射组件以驱动所述反射组件旋转。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通过步进电机可以方便地驱动以进行机械运动。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组件包括基材和形成于所述基材表面的图案化结构,所述图案化结构包括金属。
每一反射单元利用电磁波的电感应和磁感应,通过形成金属拓扑结构,当第一无线信号(电磁波)入射时,反射单元将会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磁流,这些感应电流和感应磁流的大小和与反射单元内金属拓扑结构的图案、物理实体的参数等相关。在电感应和磁感应的共同作用下,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得到相应的调控。通过设计不同的金属拓扑结构,可以得到不同的电磁响应特征,进一步利用金属拓扑结构对电磁波的色散性质,理论上可以获取任意的电磁参数组合或散射场的任意幅度和相位组合。
于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反射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接收所述相位控制指令,所述相位控制指令携带距离信息或角度信息;
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根据所述距离信息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平移所述介质板,或用于根据所述角度信息控制所述驱动电极旋转所述反射组件。
对于不同的通信场景,对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要求是不同的,通过控制组件接收相位控制指令可以获知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要求,控制组件根据该相位控制指令控制驱动电机工作,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第二无线信号。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反射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反射单元,至少部分所述反射单元所处的状态相同。
各个反射单元是独立工作的,各个反射单元的状态可相同可不同,根据具体的通信场景中对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要求来分别控制各个反射单元的相位状态。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为电磁波。
如此,应用于以电磁波进行通信的通信***(例如基站与终端)中。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单元还用于在切换至第二相位后重新处于无源状态,并在无源状态保持所述第二相位,以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反射为第三无线信号;所述第三无线信号相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相位偏移量不同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相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相位偏移量。
信号反射装置通过机械运动切换相位状态的方式不再受限于两种相位状态,因此对相位的调节更加多样化。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包括:
第一设备,用于发射第一信号;
如上述任一信号反射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调制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相位,并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反射为第二无线信号;以及
第二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从而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通信。
上述通信***包括信号反射装置,信号反射装置包括反射单元,反射单元具有有源状态和无源状态,其中有源状态为有电能供应的状态,无源状态为无电能供应的状态。反射单元在无源状态时,可以保持一相位状态,在有源状态时,通过机械运动切换相位状态以调节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之间的相位偏移量。相较于采用光电二极管控制反射单元相位状态的技术方案,上述信号反射装置中的反射单元在无源状态下不发生机械运动,无需电能持续供应也能保持相位状态,这有利于节省信号反射装置的耗电;且由于无需持续供电,还便于信号反射装置安装,对硬件要求降低。进一步的,信号反射装置通过机械运动切换相位状态的方式不再受限于两种相位状态,因此对相位的调节更加多样化。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
如此,应用于以电磁波进行通信的通信场景:基站与终端的通信场景。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用于测试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预设参数,根据测试结果生成相位控制指令,并发送所述相位控制指令至所述信号反射装置,以使得所述信号反射装置通过机械运动将所述反射单元由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所述第二相位。
如此,可通过终端实时地测试预设参数并根据预设参数及时地通知信号反射装置切换相位,以使得在通信场景发生变化时,每个反射单元所出射的第二无线信号可以及时调整到符合通信场景的需求的相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通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信号反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信号反射装置中反射单元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信号反射装置中反射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反射单元的等效谐振电路的示意图。
图6为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随介质板与反射组件之间间距改变的曲线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信号反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信号反射装置中反射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不同频率的第二无线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偏移量随旋转角度的改变的曲线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通信***1包括信号反射装置10、第一设备20及第二设备30。第一设备20用于发射第一无线信号,信号反射装置10位于第一设备20与第二设备30之间,用于接收第一设备20发射的第一无线信号并反射,定义信号反射装置10反射的第一无线信号为第二无线信号。信号反射装置10反射第一无线信号时,会改变第一无线信号的相位。也即,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相位不同,具有一相位偏移量。第二设备30用于接收信号反射装置10反射出去的第二无线信号,则第一设备20与第二设备30可根据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进行通信。通过信号反射装置10对第一无线信号的反射作用,可以调制第一无线信号的相位,改变其覆盖的范围。例如当第一设备20与第二设备30所在环境中存在障碍物时,通过在相应的位置处放置信号反射装置10,利用信号反射装置10对第一无线信号的反射作用,可以使得信号反射装置10反射出去的第二无线信号有效避开障碍物,从而使得第二设备30可以有效接收第一设备20发出的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备30还用于实时检测所接收到的第二无线信号的目标参数(包括秒级的电平值、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值、信道矩阵的秩(RANK值)、上行以及下行的速率指标),并用于根据该目标参数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在当前场景下最佳的相位设置值(也即第二无线信号的最佳相位值),根据该相位设置值生成相位控制指令。本实施例中,信号反射装置10用于接收该相位控制指令,并根据该相位控制指令进行机械运动,以调制接收到的第一无线信号的相位,使得最终反射出的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与该相位设置值相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为电磁波,信号反射装置10为IRS,第一设备20为基站,第二设备30为终端。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信号反射装置10整体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板状结构。信号反射装置10包括多个反射单元11。每一反射单元11整体也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板状结构,且各个反射单元11紧密排列为具有多行多列的阵列。每一反射单元11具有一反射面S1,各个反射单元11的反射面S1在同一平面上。
各个反射单元11用于分别独立地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并反射第二无线信号。每一反射单元11利用电磁波的电感应和磁感应,通过形成金属拓扑结构,当第一无线信号(电磁波)入射时,反射单元11将会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磁流,这些感应电流和感应磁流的大小和与反射单元11内金属拓扑结构的图案、物理实体的参数(例如金属拓扑结构的面积、金属拓扑结构与反射单元11内其他金属结构之间的间距)等相关。在电感应和磁感应的共同作用下,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得到相应的调控。通过设计不同的金属拓扑结构,可以得到不同的电磁响应特征,进一步利用金属拓扑结构对电磁波的色散性质,理论上可以获取任意的电磁参数组合或散射场的任意幅度和相位组合。
每一反射单元11具有无源状态和有源状态。本文中,无源状态为没有电能供应的状态,有源状态为有电能供应的状态。反射单元11在无源状态时,保持其结构,以保持第一相位。反射单元11在有源状态时,电能供应使得反射单元11可以进行机械运动,以将反射单元11切换至第二相位。切换完成后,电能撤出,反射单元11进入无源状态,保持第二相位。反射单元11在第一相位和第二相位时,对接收到的第一无线信号的相位具有不同的调制作用,以使得在接收到相位相同的第一无线信号的情况下,反射单元11在第一相位和第二相位时反射出去的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不同,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之间的相位偏移量也不同。
也即,反射单元11在无源状态时保持相位状态不变,并在有源状态时切换相位状态,通过切换相位状态,以改变对第一无线信号的调制效果,反射出不同相位的第二无线信号。
由于各个反射单元11分别独立地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反射第二无线信号,各个反射单元11的状态也是独立的,信号反射装置10中,至少部分反射单元11在同一时刻所处的状态相同。
本实施例中,各个反射单元11的结构几乎相同,以下以单个反射单元11的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11包括反射组件111和调节组件112。反射组件111用于反射第二无线信号,调节组件112用于驱动反射组件111机械运动或用于通过自身机械运动,以改变所述反射单元11反射的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从而改变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之间的相位偏移量。
反射组件111具有反射面S1,反射面S1为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反射第二无线信号的表面。调节组件112位于反射组件111的远离反射面S1的一侧,用于通过自身机械运动的方式改变反射单元的相位状态。
反射组件111包括基材1111和位于基材1111的一表面上的16个图案化结构1112(也即前述的金属拓扑结构),16个图案化结构1112排列为4×4的阵列。于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反射组件111中可包括其他任意数量的图案化结构1112。反射面S1包括基材1111上设置有图案化结构1112的表面上未被图案化结构1112覆盖的区域,还包括每一图案化结构1112远离基材1111的表面。图3中所示图案化结构1112为一矩形块,其只作示意,图案化结构1112例如可为“十”字形等其他任意图案结构。
调节组件112包括壳体1121及介质板1122。壳体1121与反射组件111中的基材1111围合形成一腔体1123,介质板1122位于腔体1123中。本实施例中,基材1111为薄片状,介质板1122为薄片状,基材1111与介质板1122平行设置。壳体1121为绝缘刚性材料,介质板1122包括金属。本实施例中,介质板1122包括一绝缘基材及形成于该基材表面的铜贴片。
请参阅图4,调节组件112还包括驱动电机1124,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壳体1121上背离反射面S1的一侧,且位于腔体1123之外。驱动电机1124通过贯穿壳体1121的连接部1125与腔体1123内的介质板1122固定连接,用于驱动介质板1122在腔体1123内沿着垂直于基材1111(或者反射组件111)的方向平移,从而改变基材1111与介质板1122之间的间距d。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124为步进电机。为了达到比较好的移动平稳性,可采用3个驱动进步电机进行驱动。
本实施例中,反射单元11的结构等效于如图5所示的等效的谐振电路,满足谐振方程:1/QL=1/Qi+1/Qe。通过改变基材1111与介质板1122之间的间距d,相当于改变前述的物理实体的参数,则相应可改变谐振方程中的参数Qi、Qe,使得反射单元11对接收到的第一无线信号的调制效果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所反射的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
本实施例中,定义间距d与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之间存在第一函数关系。以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为2.6G频点电磁波,且第一无线信号垂直入射反射面S1为例,间距d与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之间的第一函数关系如图6所示。当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频点改变、或入射角度改变时,该第一函数关系可不同。
请再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反射单元11还包括控制组件113。控制组件113包括控制器1131及电源1132。电源1132用于提供电能。控制器1131分别电连接电源1132与驱动电机1124,用于在电源1132为其提供电力时(也即信号反射装置处于有源状态时),控制驱动电机1124驱动介质板1122在腔体1123内平移。控制器1131还可用于接收前述的第二设备30生成的相位控制指令,根据该相位控制指令控制驱动电机1124推动介质板1122所平移的距离d。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131为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MCU)。于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1131可以为其他电路功能单元、芯片或芯片组。
本实施例中,第二相位是指不同于第一相位的另一相位状态,并非用于限定反射单元11仅具有第一相位和第二相位两种相位状态(或称两种物理状态),本申请中反射单元11可在多种相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反射单元11还用于在切换至第二相位后重新处于无源状态,并在无源状态保持该第二相位,以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反射为第三无线信号。该第三无线信号相对第一无线信号的相位偏移量不同于第二无线信号相对第一无线信号的相位偏移量。
本实施例的信号反射装置10,包括多个反射单元11,每个反射单元11分时处于无源状态和有源状态。一方面,反射单元11在无源状态时可保持相位状态,相较于采用光电二极管保持相位状态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信号反射装置10保持相位状态时无需持续的电能供应,有利于降低功耗,且对信号反射装置10的硬件条件要求较低。另一方面,反射单元11在有源状态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112内介质板1122平移的机械运动方式改变相位状态,可以根据第二无线信号不同的相位,改变平移距离,该平移距离是连续可变的,因此可以适应于多种相位的第二无线信号,相较于通过光电二极管改变相位状态的技术方案,不再限制于两种相位状态,可使得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更加多样化,可以满足更多场景需求。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的信号反射装置40包括多个反射单元41,信号反射装置40与实施例一中信号反射装置10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信号反射装置40内反射单元41与实施例一中反射单元11的机械结构及运动方式不同。
以下主要对区别部分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各个反射单元41的排列方式与实施例一中各个反射单元11的排列方式相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各个反射单元41的结构基本相同,以下以其中一个反射单元4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反射单元41包括反射组件411和调节组件412,反射单元41的机械运动方式为调节组件412驱动反射组件411绕目标轴L旋转。
本实施例中,每一反射单元41内的反射组件411具有反射面S2,反射面S2为用于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和反射第二无线信号的表面。调节组件412位于反射组件411的远离反射面S2的一侧,用于通过驱动反射组件411绕目标轴L旋转的方式将反射单元41从第一相位切换至第二相位。其中目标轴L垂直于反射组件411所在平面,也即垂直于反射面S2。
本实施例中,反射组件411包括基材4111和位于基材4111的一表面上的图案化结构4112,本实施例中,基材4111为圆形的薄片,图案化结构4112为旋转对称图案。于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反射组件411中可包括其他任意数量的图案化结构4112。反射面S2包括基材4111上设置有图案化结构4112的表面上未被图案化结构4112覆盖的区域,还包括每一图案化结构4112远离基材4111的表面。图7中所示图案化结构4112仅作示意。
调节组件412包括驱动电机4121及连接轴4122。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124为步进电机。驱动电机4121及连接轴4122通过转接头4123活动连接,连接轴4122与反射组件411中的基材4111通过螺丝4124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121通过驱动连接轴4122旋转,可使得连接轴4122带动反射组件411同步旋转。
相位控制指令携带角度信息,通过相位控制指令控制反射组件411的旋转角度,可以控制反射单元41反射出去的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则也可以控制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之间的相位偏移量。本实施例中,旋转角度与相位偏移量之间具有第二函数关系。
作为示例,本实施例中定义反射单元41具有第一旋转角度和第二旋转角度,第二函数关系请参阅图9。图9横坐标为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频率(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频率相同),纵坐标分别为第二无线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图9中曲线Y1和Y2分别表示反射单元41在第一旋转角度状态时和第二旋转角度状态时,第二无线信号的幅值随着频率变化的趋势。根据曲线Y1和Y2的走向可知,在频率一定的情况下,旋转角度的改变对幅值的影响非常有限。曲线Y3和Y4分别表示反射单元41在第一旋转角度状态时和第二旋转角度状态时,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随着频率变化的趋势,而曲线Y5表示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之间的相位偏移量随着频率变化的趋势。
本实施例中,反射单元41还包括控制组件413。控制组件413包括控制器4131及电源4132。控制组件413如实施例一中的控制组件113。
本实施例的信号反射装置40,包括多个反射单元41,每个反射单元41分时处于无源状态和有源状态。一方面,反射单元41在无源状态时可保持相位状态,相较于采用光电二极管保持相位状态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信号反射装置40保持相位状态时无需持续的电能供应,有利于降低功耗,且对信号反射装置40的硬件条件要求较低。另一方面,反射单元41在有源状态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412驱动反射组件411旋转的机械运动方式改变相位状态,可以根据第二无线信号不同的相位,改变旋转角度,该旋转角度是连续可变的,因此可以适应于多种相位的第二无线信号,相较于通过光电二极管改变相位状态的技术方案,不再限制于两种相位状态,可使得第二无线信号的相位更加多样化,可以满足更多场景需求。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单元;
所述反射单元用于在无源状态时,保持在第一相位,以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反射为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相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具有相位偏移量;
所述反射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相位控制指令时,切换至有源状态,并在处于所述有源状态时,进行机械运动以从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第二相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通过平移或旋转的机械运动方式从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所述第二相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包括反射组件和调节组件;
所述反射组件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单元处于所述无源状态时,所述反射面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反射为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反射组件的背离所述反射面的一侧,用于通过自身机械运动或驱动所述反射组件机械运动以将所述反射单元从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所述第二相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进行平移以由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所述第二相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壳体、介质板和驱动电机;
所述壳体与所述反射组件围合形成一封闭腔体,所述介质板位于所述腔体中;
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并驱动所述介质板在所述腔体中相对于所述反射组件平移以改变所述反射组件与所述介质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将所述反射单元由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所述第二相位,所述间距与所述相位偏移量具有第一函数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组件为平板状结构,所述介质板与所述反射组件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组件、所述介质板及所述壳体包括金属。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反射组件绕目标轴进行旋转以由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所述第二相位,所述目标轴垂直于所述反射组件所在的平面,所述反射组件的旋转角度与所述相位偏移量具有第二函数关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反射组件以驱动所述反射组件旋转。
10.如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组件包括基材和形成于所述基材表面的图案化结构,所述图案化结构包括金属。
11.如权利要求5-7、9-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接收所述相位控制指令,所述相位控制指令携带距离信息或角度信息;
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根据所述距离信息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平移所述介质板,或用于根据所述角度信息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旋转所述反射组件。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反射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反射单元,在同一时段,至少部分所述反射单元所处的状态相同。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为电磁波。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还用于在切换至第二相位后重新处于无源状态,并在无源状态保持所述第二相位,以接收第一无线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反射为第三无线信号;所述第三无线信号相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相位偏移量不同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相对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相位偏移量。
16.一种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用于发射第一信号;
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反射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调制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相位,并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反射为第二无线信号;以及
第二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从而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通信。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所述第二设备为终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用于测试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预设参数,根据测试结果生成相位控制指令,并发送所述相位控制指令至所述信号反射装置,以使得所述信号反射装置通过机械运动将所述反射单元由所述第一相位切换至所述第二相位。
CN202211394420.3A 2022-11-08 2022-11-08 信号反射装置及通信*** Pending CN118019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4420.3A CN118019070A (zh) 2022-11-08 2022-11-08 信号反射装置及通信***
PCT/CN2023/095997 WO2024098717A1 (zh) 2022-11-08 2023-05-24 信号反射装置及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4420.3A CN118019070A (zh) 2022-11-08 2022-11-08 信号反射装置及通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19070A true CN118019070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46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4420.3A Pending CN118019070A (zh) 2022-11-08 2022-11-08 信号反射装置及通信***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19070A (zh)
WO (1) WO202409871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2234B1 (ko) * 2019-10-28 2020-12-17 성균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지능형 반사 평면을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1211824B (zh) * 2020-01-14 2022-09-06 东南大学 一种智能反射表面辅助无线通信反射相位配置方法
CN114696106A (zh) * 2020-12-28 2022-07-01 南京大学 一种机械驱动的智能电磁超表面设计方法
CN113381795B (zh) * 2021-06-10 2023-02-17 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反射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64900B (zh) * 2021-08-23 2022-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集成有太阳能电池的混合可重构智能反射表面
CN113795004A (zh) * 2021-11-15 2021-12-14 湖南金龙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室内5g终端的通信方法、***及其车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98717A1 (zh) 2024-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n et al. A low-profile programmable beam scanning holographic array antenna without phase shifters
JP5294443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US7170466B2 (en) Wiper-type phase shifter with cantilever shoe and dual-polarization antenna with commonly driven phase shifters
EP3021419B1 (en) Refle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reflector device
CN113782980B (zh) 可调控电磁阵元及智能表面
US20060114165A1 (en) Antenna Assembly
CN109755745B (zh) 天线***
CN118019070A (zh) 信号反射装置及通信***
KR101387778B1 (ko) 안테나 틸팅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지국 안테나
CN114696106A (zh) 一种机械驱动的智能电磁超表面设计方法
KR102512924B1 (ko) 위상 변환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위상 천이기
JP2000068729A (ja) 指向性制御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の指向性制御アンテナ装置を用いる無線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4784480B (zh) 一种相控阵天线
JP2007006345A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13594690B (zh) 一种液晶相控阵天线
CN213905604U (zh) 一种基站天线
CN115832710A (zh) 一种传输/反射型的共形多功能时间调制超表面反射器及其谐波生成方法
RU2695026C1 (ru) Анте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переключаемой диаграммой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и на основе пассив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с изменяемыми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ми
KR20190063608A (ko) Oam 모드 생성 장치
KR101092168B1 (ko) 외부 자극에 따라 길이가 가변되는 길이 가변부를 사용하는 안테나 및 이에 포함된 피딩 제어 장치
KR20040005104A (ko) 빔틸트 가변 안테나
CN212908093U (zh) 一种基于电调控制技术的智能装置
CN112821072B (zh) 转动式天线***
CN113726414B (zh) 一种无人机中继装置、无线通信优化方法及***
RU2699936C1 (ru) Анте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переключаемой диаграммой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