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89912A - 一种扁管、换热芯体和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扁管、换热芯体和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89912A
CN117989912A CN202211331545.1A CN202211331545A CN117989912A CN 117989912 A CN117989912 A CN 117989912A CN 202211331545 A CN202211331545 A CN 202211331545A CN 117989912 A CN117989912 A CN 117989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lat
tube
wall portion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315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315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899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27489 priority patent/WO20240884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989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899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0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扁管、换热芯体和换热器,扁管包括管体,管体至少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具有沿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孔道,多个第一孔道沿第一管体的宽度方向排列,第二管体具有沿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孔道,多个第二孔道沿第二管体的宽度方向排列,沿第一管体的厚度方向,第一管体具有第一壁,沿第二管体的厚度方向,第二管体具有第二壁,第一管体的第一壁与第二管体的第二壁相对设置,并且,第一管体的第一壁与第二管体的第二壁焊接固定,将管体分为具有第一孔道的第一管体和具有第二孔道的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分别加工成型并且焊接固定,从而降低了扁管的制造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扁管、换热芯体和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扁管和具有该扁管的换热芯体和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通常采用扁管供流体流通,扁管内的孔道通常沿扁管的宽度方向排列成一排,为了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将扁管内的孔道设为两排以上以提高流体与扁管的接触面积,扁管通常采用挤压成型,而具有两排以上孔道的扁管,对挤压模具和挤压工艺具有较高要求,制造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制造的扁管、具有该扁管的换热芯体和具有该换热芯体的换热器。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至少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具有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孔道,所述第二管体具有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孔道,沿所述第一管体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第一壁,沿所述第二管体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管体具有第二壁,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壁与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壁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壁与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壁焊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将管体分为具有第一孔道的第一管体和具有第二孔道的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分别加工成型并且焊接固定,从而降低了扁管的制造难度。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换热芯体,包括第一集流件、第二集流件和多个扁管,所述扁管为上述扁管,沿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所述扁管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扁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集流件连接,所述扁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集流件连接,所述第一集流件和所述第二集流件均包括至少一个腔室,所述扁管的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均与所述第一集流件的至少一个腔室连通,所述扁管的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均与所述第二集流件的至少一个腔室连通,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孔道、所述第二孔道、所述第一集流件的腔室和所述第二集流件的腔室为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
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均作为第一流体通道的一部分,第一孔道内的流体和第二孔道内的流体之间不做换热要求,降低了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焊接要求。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为上述换热芯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集流件密封固定,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集流件密封固定,所述壳体内具有介质腔,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不连通,所述介质腔为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容置于壳体内的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为上述换热芯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密封固定,所述第一集流件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口和第二口,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一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二口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换热器包括上述扁管和换热芯体,因此,同样具有便于制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扁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扁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3是扁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扁管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扁管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换热芯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换热芯体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第一集流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
图14是第二集流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
图15是本申请换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6中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中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为了全面理解本发明,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提到了众多具体细节,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附图中图示并且在此描述的具体组件、器件及特征仅仅是示范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视为限制。
扁管1通常用于换热器100,扁管1内通常设有多个通道供流体流通,参考图1-图7所示,扁管1包括管体,管体由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焊接固定,具体的,第一管体11为扁平管,沿第一管体11的厚度方向,第一管体11具有第一壁112和第三壁111,第二管体12为扁平管,沿第二管体12的厚度方向,第二管体12具有第二壁121和第四壁122,第一管体11的第一壁112与第二管体12的第二壁121相对设置,并且,第一管体11的第一壁112与第二管体12的第二壁121焊接固定。
如图1所示,方向L为扁管1的长度方向,同时也为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长度方向,方向W为扁管1的宽度方向,同时也为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方向H为扁管1的厚度方向,同时也为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厚度方向。第一管体11具有多个第一孔道115,第一孔道115沿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第一孔道115沿第一管体115的宽度方向排列成一列,第二管体12具有多个第二孔道125,第二孔道125沿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第二孔道125沿第二管体12的宽度方向排列,将管体分为具有第一孔道115的第一管体11和具有第二孔道125的第二管体12,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分别加工成型并且焊接固定,从而降低了扁管1的制造难度,例如,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可以分别挤压成型,由于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对挤压模具和挤压工艺的要求相对较低,较易挤压成型,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焊接工艺也较为简单,因此降低了扁管1的制造难度。当然,扁管1也可以由三个或者更多个扁平管沿厚度方向堆叠并焊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4,第一孔道115和第二孔道125的截面为圆形,沿第一管体11的厚度方向,定义形成第一孔道的壁13与第三壁111之间的距离为a1,定义形成第一孔道的壁13与第一壁112之间的距离为b1,其中,a1>b1,沿第二管体12的厚度方向,定义形成第二孔道的壁14与第四壁122之间的距离为a2,定义形成第二孔道的壁14与第二壁121之间的距离为b2,其中,a2>b2,由于第三壁111和第四壁122作为管体的外表面,而第一壁112与第二壁121焊接固定,第一壁112和第二壁121的承压相互抵消,通过控制a1>b1,和/或,a2>b2,在管体厚度一定的前提下,提升管体的强度,以适用于内部流体压力较大的工况,例如CO2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5,沿第一管体11的宽度方向,定义两个相邻第一孔道115之间的距离为c1,即,形成第一孔道的壁13和形成与其相邻的第一孔道的壁13之间的距离为c1,其中,同一第一孔道115满足:c1<b1;沿第二管体12的宽度方向,定义两个相邻第二孔道125之间的距离为c2,即,形成第二孔道的壁14和形成与其相邻的第二孔道的壁14之间的距离为c2,其中,同一第二孔道125满足:c2<b2,由于相邻第一孔道115或相邻第二孔道125之间的内部承压可以相互抵消,相邻孔道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相对较小,对扁管1的强度影响较小,在扁管1的宽度一定的前提下可以设置更多的孔道提升孔道内流体与扁管1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形成第一孔道的壁13包括第一平直壁部131、第三平直壁部132、第四平直壁部133和第一弧形壁部134,第一弧形壁部134朝向第三壁111凸出,第一平直壁部131比第一弧形壁部134靠近第一壁112,第三平直壁部132连接第一平直壁部131和第一弧形壁部134,第四平直壁部133连接第一平直壁部131和第一弧形壁部134,如图6所示,第一孔道为类似D形,当然,第三平直壁部132与第一平直壁部131可以不垂直,第四平直壁部133与第一平直壁部131可以不垂直。沿第一管体11的厚度方向,第一弧形壁部134与第三壁111之间的距离为a1,第一平直壁部131与第一壁112之间的距离为b1,其中,a1>b1,形成第二孔道的壁14包括第二平直壁部141、第五平直壁部142、第六平直壁部143和第二弧形壁部144,第二弧形壁部144朝向第四壁122凸出,第二平直壁部141比第二弧形壁部144靠近第二壁121,第五平直壁部142连接第二平直壁部141和第二弧形壁部144,第六平直壁部143连接第二平直壁部141和第二弧形壁部144,沿第二管体12的厚度方向,第二弧形壁部144与第四壁122之间的距离为a2,第二平直壁部141与第二壁121之间的距离为b2,其中,a2>b2,弧形结构有利于提升强度,将靠近管体外侧面的壁部设置成弧形结构,从而提升扁管1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形成第一孔道的壁13包括第一壁135、第二壁136、第三壁部137和第四壁部138,第一壁135和第二壁136沿第一管体11的厚度方向排列,第三壁部137和第四壁部138沿第一管体11的宽度方向排列,第三壁部137连接第一壁135和第二壁136,第四壁部138连接第一壁135和第二壁136,如图7所示,第一孔道115为矩形孔,当然,第一孔道115也可以为梯形孔,第一壁135和第二壁136设有朝向彼此凸出的第一凸筋139,第一壁135比第二壁136靠近第三壁111,沿第一管体11的厚度方向,第一壁135与第三壁111之间的距离为a1,第二壁136与第一壁112之间的距离为b1,其中,a1>b1,通过第一凸筋139的设置,增大了第一孔道115内的流体与第一管体11的接触面积,提升扁管1的换热效果,形成第二孔道的壁14包括第五壁部145、第六壁部146、第七壁部147和第八壁部148,第五壁部145和第六壁部146设有朝向彼此凸出的第二凸筋149,第五壁部145和第六壁部146沿第二管体12的厚度方向排列,第七壁部147和第八壁部148沿第二管体12的宽度方向排列,第七壁部147连接第五壁部145和第六壁部146,第八壁部148连接第五壁部145和第六壁部146,第五壁部145比第六壁部146靠近第二壁121,沿第二管体12的厚度方向,第六壁部146与第四壁122之间的距离为a2,第五壁部145与第二壁121之间的距离为b2,其中,a2>b2,通过第二凸筋149的设置,增大了第二孔道125内的流体与第二管体12的接触面积,提升扁管1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所示,第一管体11包括第五壁113和第六壁114,沿第一管体11的宽度方向,多个第一孔道115位于第五壁113与第六壁114之间,第五壁113连接第三壁111和第一壁112,第六壁114连接第三壁111和第一壁112,第二管体12包括第七壁123和第八壁124,沿第二管体12的宽度方向,多个第二孔道125位于第七壁123与第八壁124之间,第七壁123连接第二壁121和第四壁122,第八壁124连接第二壁121和第四壁122,其中,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五壁113、第六壁114、第七壁123和第八壁124均包括平直段和弧形段,当然,也可以仅包括平直段或者弧形段。如图4、图6所示,沿第一管体11的宽度方向,定义形成与第五壁113相邻的第一孔道的壁13和第五壁113之间的距离为d1,其中,d1>b1,沿第二管体12的宽度方向,定义形成与第七壁123相邻的第二孔道的壁14与第七壁123之间的距离为d3,其中,d3>b2。如图5、图7所示,定义形成与第六壁114相邻的第一孔道的壁13和第六壁114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d2>b1。定义形成与第八壁124相邻的第二孔道的壁14与第八壁124之间的距离为d4,其中,d4>b2。第五壁113、第六壁114、第七壁123、第八壁124均为扁管1的外表面,通过控制d1、d2、d3、d4的大小,从而提升扁管1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图7所示,沿管体的厚度方向,第一孔道115和第二孔道125对齐设置,可以将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设置成相同结构,便于加工。如图4所示,沿管体的厚度方向,第一孔道115与第二孔道125错开设置,可以提升扁管1的紧凑性。
结合图8-图14所示,换热芯体10包括第一集流件2、第二集流件3和多个扁管1,扁管1为上述扁管1,扁管1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如图8所示,方向H也为换热芯体10的高度方向,沿扁管1的长度方向,扁管1包括第一端部110和第二端部120,扁管1的第一端部110与第一集流件2连接,扁管1的第二端部120与第二集流件3连接,第一集流件2和第二集流件3均包括至少一个腔室,扁管1的第一孔道115和第二孔道125均与第一集流件2的至少一个腔室连通,扁管1的第一孔道115和第二孔道125均与第二集流件3的至少一个腔室连通,换热芯体10具有第一流体通道,第一孔道115、第二孔道125、第一集流件2的至少部分腔室和第二集流件3的至少部分腔室为第一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
如图8所示,多个扁管1沿换热芯体10的宽度方向排列成两组,每组具有多个沿换热芯体10的高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扁管1,每个扁管1的第一端部与第一集流件2连接,每个扁管1的第二端部与第二集流件3连接。具体的,如图13所示,第一集流件2包括五个板片,分别为一个第一板片21,三个第二板片22和一个第三板片23,三个第二板片22位于第一板片21和第三板片23之间,其中,第一板片21具有多个第一通孔211和多个第二通孔212,多个第一通孔211沿换热芯体10的高度方向排列,多个第二通孔212沿换热芯体10的高度方向排列,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2沿换热芯体10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第一通孔211供一组扁管1的第一端部110***,多个第二通孔212供另一组扁管1的第一端部110***,结合图1所示,扁管1的第一端部110采用缩口结构,便于控制扁管1***第一板片21的深度。第二板片22具有多个第一通孔221、第二通孔222和第三通孔223,第二板片22的多个第一通孔221和第二通孔222与第一板片21的部分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2一一对应设置,第三通孔223连通第一板片21的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2,第三板片23具有第一通道231、第二通道232、第一孔233和第二孔234,第一孔233连通第一通道231和第二板片22的多个第一通孔221,第二孔234连通第二通道232和第二板片22的多个第二通孔222。如图14所示,第二集流件3包括五个板片,分别为一个第四板片31、一个第五板片32,两个第六板片33和一个第七板片34,其中,第四板片31为平片,第五板片32具有多个沿换热芯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四通孔321,第六板片33具有多个第五通孔331和多个第六通孔332,多个第五通孔331沿换热芯体10的高度方向排列,多个第六通孔332沿换热芯体10的高度方向排列,第五通孔331和第六通孔332沿换热芯体10的宽度方向排列,第七板片34具有与第六板片33的第五通孔33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七通孔341,以及与第六通孔332一一对应的多个第八通孔342,多个第七通孔341供一组扁管1的第二端部120***,多个第八通孔342供另一组扁管1的第二端部120***,结合图1所示,扁管1的第二端部120采用缩口结构,便于控制扁管1***第七板片34的深度。当流体流入第一通道231时,从第一孔233流入第二板片22的多个第一通孔221,流经扁管1后流入第二集流件3,从第六板片33的部分第五通孔331流入第五板片32的部分第四通孔321,流体沿第四通孔321向下流动,流向第六板片33的另一部分第一通孔331,流经扁管1后流入第一集流件2的第二板片22的第三通孔223,流体横向移动后流入另一组扁管1,流经扁管1后流入第二集流件3的第六板片33的部分第六通孔332,然后经第五板片32的部分第四通孔321向上流动,进而流向第六板片33的另一部分第六通孔332,流经扁管1后流入第一集流件2的第二板片22的第二通孔222,通过第二孔234流入第三板片23的第二通道233后从换热芯体10流出。当然,流体也可以反向流动,或者可以改变各板片的通孔结构从而改变流体的流动路径。
如图8-图12所示,换热芯体10还包括多个翅片板4,翅片板4位于相邻两个扁管1之间,翅片板4包括沿扁管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翅片单元,翅片单元包括顶部41、底部42、第一侧部43和第二侧部44,第一侧部43连接顶部41和底部42,第二侧部44连接底部42和与其相邻的翅片单元的顶部41,如图12所示,顶部41与和其相邻的扁管1的第四壁122焊接固定,底部42与和其相邻的另一扁管1的第三壁111焊接固定,第一侧部43和第二侧部44具有缺口45,相邻第一翅片单元的第一顶部41之间的距离记为λ,相邻扁管1之间的间距记为h,其中,0.8mm<λ/h<5mm,并且,h<2.5mm,通过降低翅片板4的高度,从而保证在换热芯体10高度不变的前提下,设置更多的扁管1以提升扁管1内的流体与扁管1之间的换热效果,翅片板4可以通过控制相邻第一翅片单元的第一顶部41之间的距离λ,提升翅片板4的换热面积。
结合图15-图18所示,换热器100包括壳体5和换热芯体10,换热芯体10为上述换热芯体10,换热芯体10容置于壳体5内,壳体5内具有介质腔6,壳体5包括第一本体51和第二本体52,第一本体51与第二本体52密封固定,第二壳体52具有第一接管521和第二接管522,第一接管521和第二接管522与介质腔6连通。换热器100具有第二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与第二流体通道不连通,介质腔6为第二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流体可以从第一接管521流入介质腔6后,流经翅片板4后从第二接管522流出,从而与换热芯体10的第一流体通道内的流体进行换热。由于第一接管521和第二接管522位于换热器1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翅片板4的多个翅片单元沿扁管1的长度方向排列,从而降低流体流经翅片板4的压降,在保证压降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减小相邻第一翅片单元的第一顶部41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翅片板4的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性能。
结合图17、图18,第一集流件2包括第一腔24和第二腔25,壳体5具有第一口511和第二口512,第一口511和第二口512具***于第一本体51,当然也可以位于第二本体52,第一腔24与第一口511连通,第二腔25与第二口512连通。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本体51焊接固定有连接块7,连接块7具有与第一口511连通的第一流道71和与第二口512流通的第二流道72,流体从第一流道71流入第一口511,继而流入第一腔24,流经扁管1后流入第二腔25,继而从第二口512流入第二流道72,再从第二流道72流出,当然,流体也可以反向流动,如图13所示,第三板片23的第一通道231可以作为第一腔24,第二通道232可以作为第二腔25,当然,第一集流件1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另外,也可以不设置连接块7,也可以从过设置接管与壳体5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部分换热芯体10置于壳体5内,结合图8所示,可以将扁管1和翅片板4置于壳体5内,至少部分第一集流件2和至少部分第二集流件3置于壳体5外,例如,将壳体5的一端与第一集流件2密封固定,将壳体5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流件3密封固定,当然,具体围成介质腔6的方式可以多样,本申请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换热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扁管(1),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至少包括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所述第一管体(11)具有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孔道(115),多个所述第一孔道(115)沿所述第一管体(11)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二管体(12)具有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孔道(125),多个所述第二孔道(125)沿所述第二管体(12)的宽度方向排列,沿所述第一管体(11)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管体(11)具有第一壁(112),沿所述第二管体(12)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管体(12)具有第二壁(121),所述第一管体(11)的第一壁(112)与所述第二管体(12)的第二壁(121)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管体(11)的第一壁(112)与所述第二管体(12)的第二壁(121)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1)包括第三壁(111),沿所述第一管体(11)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孔道(115)位于所述第一壁(112)与所述第三壁(111)之间,定义形成所述第一孔道的壁(13)与所述第三壁(111)之间的距离为a1,定义形成所述第一孔道的壁(13)与所述第一壁(12)之间的距离为b1,沿所述第一管体(11)的宽度方向,定义两个相邻所述第一孔道(115)之间的距离为c1,其中,同一所述第一孔道(115)满足:a1>b1;和/或,c1<b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12)包括第四壁(122),沿所述第二管体(12)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孔道(125)位于所述第二壁(121)与所述第四壁(122)之间,定义形成所述第二孔道的壁(14)与所述第四壁(122)之间的距离为a2,定义形成所述第二孔道的壁(14)与所述第二壁(121)之间的距离为b2,沿所述第二管体(12)的宽度方向,定义两个相邻所述第二孔道(125)之间的距离为c2,其中,同一所述第二孔道(125)满足:a2>b2;和/或,c2<b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1)包括第五壁(113)和第六壁(114),沿所述第一管体(11)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孔道(115)位于所述第五壁(113)与所述第六壁(114)之间,所述第五壁(113)连接所述第三壁(111)和所述第一壁(112),所述第六壁(114)连接所述第三壁(111)和所述第一壁(112),沿所述第一管体(11)的宽度方向,定义形成与所述第五壁(113)相邻的所述第一孔道的壁(13)与所述第五壁(113)之间的距离为d1,定义形成与所述第六壁(114)相邻的所述第一孔道的壁(13)与所述第六壁(114)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d1>b1,d2>b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12)包括第七壁(123)和第八壁(124),沿所述第二管体(12)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二孔道(125)位于所述第七壁(123)与所述第八壁(124)之间,所述第七壁(123)连接所述第二壁(121)和所述第四壁(122),所述第八壁(124)连接所述第二壁(121)和所述第四壁(122),沿所述第二管体(12)的宽度方向,定义形成与所述第七壁(123)相邻的所述第二孔道的壁(14)与所述第七壁(123)之间的距离为d3,定义形成与所述第八壁(124)相邻的所述第二孔道的壁(14)与所述第八壁(124)之间的距离为d4,其中,d3>b2,d4>b2。
6.根据1-5任一项所述的扁管(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体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孔道(115)与所述第二孔道(125)错开设置。
7.根据1-5任一项所述的扁管(1),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孔道的壁(13)包括第一平直壁部(131)和第一弧形壁部(134),所述第一弧形壁部(134)朝向所述第三壁(111)凸出,所述第一平直壁部(131)比所述第一弧形壁部(134)靠近所述第一壁(112),沿所述第一管体(11)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平直壁部(131)与所述第一壁(11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弧形壁部(134)与所述第三壁(11)之间的距离;和/或,形成所述第二孔道的壁(14)包括第二平直壁部(141)和第二弧形壁部(144),所述第二弧形壁部(144)朝向所述第四壁(122)凸出,所述第二平直壁部(141)比所述第二弧形壁部(144)靠近所述第二壁(121),沿所述第二管体(12)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平直壁部(141)与所述第二壁(12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弧形壁部(144)与所述第四壁(122)之间的距离。
8.根据1-5任一项所述的扁管(1),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孔道的壁(13)包括第一壁(135)、第二壁(136)、第三壁部(137)和第四壁部(138),所述第一壁(135)和所述第二壁(136)沿所述第一管体(11)的厚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三壁部(137)和所述第四壁部(138)沿所述第一管体(11)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三壁部(137)连接所述第一壁(135)和所述第二壁(136),所述第四壁部(138)连接所述第一壁(135)和所述第二壁(136),所述第一壁(135)比所述第二壁(136)靠近所述第三壁(111),沿所述第一管体(11)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壁(135)与所述第三壁(1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壁(136)与所述第一壁(11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壁(135)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壁(136)凸出的第一凸筋(139),所述第二壁(136)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壁(135)凸出的第一凸筋(139);和/或,
形成所述第二孔道的壁(14)包括第五壁部(145)、第六壁部(156)、第七壁部(147)和第八壁部(148),所述第五壁部(145)和所述第六壁部(146)沿所述第二管体(12)的厚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七壁部(147)和所述第八壁部(148)沿所述第二管体(12)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七壁部(147)连接所述第五壁部(145)和所述第六壁部(146),所述第八壁部(148)连接所述第五壁部(145)和所述第六壁部(146),所述第五壁部(145)比所述第六壁部(146)靠近所述第二壁(121),沿所述第二管体(12)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五壁部(145)与所述第二壁(12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六壁部(146)与所述第四壁(12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五壁部(145)设有朝向所述第六壁部(146)凸出的第二凸筋(149),所述第六壁部(146)设有朝向所述第五壁部(145)凸出的第二凸筋(149)。
9.一种换热芯体(10),包括第一集流件(2)、第二集流件(3)和多个扁管(1),所述扁管(1)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扁管(1),沿所述扁管(1)的长度方向,所述扁管(1)包括第一端部(110)和第二端部(120),所述扁管(1)的第一端部(110)与所述第一集流件(2)连接,所述扁管(1)的第二端部(120)与所述第二集流件(3)连接,所述第一集流件(2)和所述第二集流件(3)均包括至少一个腔室,所述扁管(1)的第一孔道(115)和第二孔道(125)均与所述第一集流件(2)的至少一个腔室连通,所述扁管(1)的第一孔道(115)和第二孔道(125)均与所述第二集流件(3)的至少一个腔室连通,所述换热芯体(10)具有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孔道(115)、所述第二孔道(125)、所述第一集流件(2)的至少部分腔室和所述第二集流件(3)的至少部分腔室为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示的换热芯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翅片板(4),所述翅片板(4)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扁管(1)之间,所述翅片板(4)包括沿所述扁管(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翅片单元,所述翅片单元包括与其中一个所述扁管(1)的第四壁(122)连接的顶部(41)、与另一个所述扁管(1)的第三壁(111)连接的底部(42)、连接所述顶部(41)和底部(42)的第一侧部(43)以及连接所述底部(42)与相邻翅片单元的所述顶部(41)的第二侧部(44),所述第一侧部(43)和所述第二侧部(44)具有缺口(45),相邻两个翅片单元的顶部(41)之间的距离记为λ,相邻所述扁管(1)之间的间距记为h,其中,0.8mm<λ/h<5mm。
11.一种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和换热芯体(10),所述换热芯体(10)为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换热芯体(10),所述壳体(5)与所述第一集流件(2)密封固定,所述壳体(5)与所述第二集流件(3)密封固定,所述壳体(5)内具有介质腔(6),所述换热器(100)具有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不连通,所述介质腔(6)为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至少部分。
12.一种换热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以及容置于壳体(5)内的换热芯体(10),所述换热芯体(10)为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换热芯体(10),所述壳体(5)包括第一本体(51)和第二本体(52),所述第一本体(51)与所述第二本体(52)密封固定,所述第一集流件(2)包括第一腔(24)和第二腔(25),所述壳体(5)具有第一口(511)和第二口(512),所述第一腔(24)与所述第一口(511)连通,所述第二腔(25)与所述第二口(512)连通。
CN202211331545.1A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扁管、换热芯体和换热器 Pending CN1179899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1545.1A CN117989912A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扁管、换热芯体和换热器
PCT/CN2023/127489 WO2024088421A1 (zh) 2022-10-28 2023-10-30 一种扁管、换热芯体和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1545.1A CN117989912A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扁管、换热芯体和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89912A true CN117989912A (zh) 2024-05-07

Family

ID=90830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31545.1A Pending CN117989912A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扁管、换热芯体和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89912A (zh)
WO (1) WO202408842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9932A (ja) * 2008-06-10 2009-12-24 Denso Corp 熱交換器および扁平チューブのろう付け方法
CN201396995Y (zh) * 2009-05-05 2010-02-03 上海双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
CN102062549B (zh) * 2011-02-15 2012-08-29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扁管热交换器
JP2013127346A (ja) * 2011-12-19 2013-06-27 Daikin Industries Ltd 熱交換器
CN106855327B (zh) * 2015-12-09 2019-07-2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12880436A (zh) * 2019-11-30 2021-06-01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88421A1 (zh) 2024-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79910B1 (ko) 연료 전지용 유체 흐름 플레이트
CN111256389B (zh) 一种换热器
KR102179738B1 (ko) 연료 전지용 유체 흐름 플레이트
CN220083753U (zh) 一种三介质换热器
CN213421945U (zh) 集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N117989912A (zh) 一种扁管、换热芯体和换热器
KR102179739B1 (ko) 연료 전지용 유체 흐름 플레이트
CN211552541U (zh) 换热器
CN111256392B (zh) 一种换热器
WO2020108513A1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8002296U (zh) 转接管及其微通道换热器
CN112444147A (zh) 热交换器
CN203605471U (zh) 板翅式热交换器
JP4540839B2 (ja) 複合型熱交換器
CN113948792B (zh) 一种电池冷却板
CN114166045A (zh) 一种嵌入式板翅换热器结构
CN211146969U (zh) 换热器
CN219714141U (zh) 一种分集流结构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N111525148A (zh) 单极板、双极板及燃料电池
CN215332736U (zh) 一种具有热交换功能的罐体墙板及含该罐体墙板的泥浆罐
CN215266462U (zh) 电池冷却器及车辆
CN116576694A (zh) 一种三介质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CN211777753U (zh) Egr冷却器壳体及egr冷却器
CN220065824U (zh) 电池装置
CN209745075U (zh) 一种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