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14334A - 一种gps信号接收电路和gps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gps信号接收电路和gps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14334A
CN117914334A CN202410096285.7A CN202410096285A CN117914334A CN 117914334 A CN117914334 A CN 117914334A CN 202410096285 A CN202410096285 A CN 202410096285A CN 117914334 A CN117914334 A CN 117914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switch
chip
gps signal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62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剑
于振宇
黄寒雪
吴玉峰
孙春风
刘昀赓
张小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y Area Intelligent Terminal Industri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y Area Intelligent Terminal Industri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y Area Intelligent Terminal Industri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y Area Intelligent Terminal Industri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962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14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14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14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6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switche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4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separate antennas for the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04B1/1036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with automatic suppression of narrow band noise or interference, e.g. by using tuneable notch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 H04B2001/0416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having gain or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GPS信号接收电路和GPS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该电路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以及开关模块;第一天线***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包括第二芯片和第二天线单元;第一芯片用于处理GPS信号,第一芯片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芯片的第一端口通过开关模块与第一天线单元连接;第一芯片的第二端口与第一天线单元连接;第一芯片的第一端口还通过开关模块与第二天线单元连接;第二芯片的部分或全部端口与第二天线单元连接;开关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芯片与第一天线单元导通,或第一芯片与第二天线单元导通。通过上述电路,可以提升GPS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GPS信号接收电路和GPS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GPS信号接收电路和GPS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终端设备逐渐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这些智能终端设备通常具有全球定位***(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功能,用于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并且如今大多数终端设备也具备了蜂窝网络功能,在户外也能够使用蜂窝网络与互联网连接。
然而,在某些隧道、高架以及电梯场所中,终端设备的GPS信号较差,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当前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使用手机进行导航行驶至高架下时,时常能听见如下的语音提示:当前GPS信号弱,路线未及时更新,导致用户行驶到了非预期的道路上,影响用户出行,体验感差。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提升终端设备的GPS性能的电路结构或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GPS信号接收电路和GPS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用以提升GPS使用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GPS信号接收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以及开关模块;
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包括第二芯片和第二天线单元;
所述第一芯片用于处理GPS信号,所述第一芯片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端口还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部分或全部端口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连接;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导通,或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导通。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能使用第一天线单元的GPS信号,采用上述电路设计,由于开关模块能够控制第一芯片与第一天线单元导通,或者控制第一芯片与第二天线单元导通,即既能使用第一天线单元接收GPS信号,又能使用第二天线单元接收GPS信号,可以通过切换第一天线单元或第二天线单元接收GPS信号,实现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的双天线复用,有利于提升接收到的GPS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而优化GPS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开关模块可以包括一个双刀双掷开关,或包括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
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连接;
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芯片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连接;
当所述开关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导通时,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端口导通,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四端口导通;
当所述开关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导通时,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四端口导通,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端口导通。
采用上述双刀双掷开关的设计,能够节省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且由于双刀双掷开关具有四个端口,当开关模块控制第一芯片与第二天线单元导通时,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三端口与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端口是导通状态,因此,第二芯片可以通过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三端口,经由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端口,与第一天线单元连接,不会造成第二芯片的连接中断,保证第二芯片的正常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芯片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连接;
当所述开关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导通时,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口断开连接;
当所述开关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导通时,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口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断开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芯片断开连接。
上述两个单刀双掷开关的设计,相较于双刀双掷开关而言,单刀双掷开关价格低廉,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对应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对应的辐射方向不同。
由于第一天线单元对应的辐射方向与第二天线单元对应的辐射方向不同,因此通过使用第一天线单元与第二天线单元可以弥补单个天线单元在局部方向的信号弱场,具体地,通过第一天线单元在第一辐射方向上接收到的GPS信号强度较弱,通过第二天线单元在第一辐射方向上接收到的GPS信号强度较强;或者,通过第二天线单元在第二辐射方向上接收到的GPS信号强度较弱,通过第一天线单元在第二辐射方向上接收到的GPS信号强度较强,也就是说,本申请考虑到在各个辐射方向上GPS信号强度存在差异,进而提出切换接收GPS信号的天线单元,以实现尽量获取信号强度较好的GPS信号,能够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WiFi,蓝牙以及GPS组成的三合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包括蜂窝网络天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GPS信号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一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一天线***测得;
确定所述第一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则获取第二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二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二天线***测得。
本申请提供的GPS信号接收方法,当第一天线***的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时,则获取基于第二天线***的第二GPS信号强度,也就是说,通过灵活调整通过不同天线***接收的GPS信号,有利于保证智能终端设备所使用的GPS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而优化GPS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GPS信号强度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则获取第三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三GPS信号强度基于所述第一天线***测得。
若切换至第二天线***接收GPS信号后,第二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则再切换至第一天线***接收GPS信号,使GPS信号始终处于信号强度最优的天线***上,有助于提升GPS性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辐射方向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WiFi,蓝牙以及GPS组成的三合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包括蜂窝网络天线。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GPS信号接收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单元与处理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第一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一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一天线***测得;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则获取第二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二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二天线***测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GPS信号强度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时,获取第三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三GPS信号强度基于所述第一天线***测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辐射方向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WiFi,蓝牙以及GPS组成的三合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包括蜂窝网络天线。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GPS信号接收电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智能终端设备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GPS信号接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双刀双掷开关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双刀双掷开关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单刀双掷开关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单刀双掷开关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双刀双掷开关的详细电路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双刀双掷开关的详细电路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单刀双掷开关的详细电路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单刀双掷开关的详细电路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GPS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GPS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对于目前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而言,智能终端设备可以是手表、手环、手机或者平板等,其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按照图1由上至下的顺序来看,图1的上半部分有一个无线调制解调芯片,用于处理三合一天线接收的GPS信号,并通过GPS端口为智能终端设备提供GPS信号;与无线调制解调芯片的GPS端口连接的是声表面波滤波器,简称SAW滤波器,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实现带通、带阻、低通、高通等不同类型的滤波效果,广泛应用于通信***、无线电设备和音频设备中,具有提高信号质量和抑制干扰的作用;与SAW滤波器连接的是同工双工器,双工器通过使用滤波器来区分输入或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保证两个不同的信号源之间不会相互干扰,由于智能终端设备的体积通常不会太大,双工器允许两个不同的信号源共享同一个传输介质,如此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通信任务,提高通信效率;同向双工器右侧连接的即是三合一天线,三合一天线是蓝牙、WiFi以及GPS的组合天线,三合一天线与双工器以及无线调制解调芯片所组成的图1上半部分的电路结构可用于接收和解析GPS信号、蓝牙信号、WiFi信号。
图1的下半部分有一个蜂窝网络调制解调芯片,由图1可以看出,蜂窝网络调制解调芯片共有6个端口,其中3个端口用于信号发送,与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进行信号传输,功率放大器可以将低功率射频信号放大至足够的功率,增加通信距离,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质量,其余3个端口用于信号接收,与双工器进行信号传输,其中,信号发送包括低频段信号发送(Low Band Transport,LB TX)、中频段信号发送(Medium BandTransport,MB TX)以及高频段信号发送(High Band Transport,HB TX),信号接收包括低频段信号接收(Low Band Receive,LB RX)、中频段信号接收(Medium Band Receive,MBRX)以及高频段信号接收(High Band Receive,HB RX);图1中的三工器(Triplexer)也叫3路分频器,用于将接收或发送的低频段、中频段以及高频段这3个频段的信号进行分离或整合,并通过特殊设计消除杂讯,避免信号失真;三工器的右侧与蜂窝网络天线连接,蜂窝网络天线与三工器、功率放大器、双工器以及蜂窝网络调制解调芯片所组成的图1下半部分的电路结构可用于收发和解析蜂窝网络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蜂窝网络天线也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天线、5G天线、未来通信天线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可知,现有的智能终端设备使用的为通过三合一天线接收的GPS信号,但三合一天线接收的GPS信号在某些辐射方向的信号强度较弱,导致终端设备无法准确及时地获取实时地理位置信息,GPS性能较差,由于智能终端设备的蜂窝网络天线与三合一天线在物理位置上有距离间隔,例如,假设智能终端设备为智能手表,蜂窝网络天线与三合一天线的位置布局如图2所示,图2左侧为蜂窝网络天线,右侧为三合一天线,根据射频领域知识可知,蜂窝网络天线与三合一天线对应的辐射方向是不同的,通过蜂窝网络天线接收的GPS信号的强度与通过三合一天线接收的GPS信号的强度在多个辐射方向上具有差异性。
基于上述现有智能终端设备的GPS性能较差的问题以及三合一天线与蜂窝网络天线对应的辐射方向不同的特征,本申请提出了图3所示的GPS信号接收电路,用以提升智能终端设备的GPS性能。
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出的GPS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第一天线***100,第二天线***200以及开关模块300,第一天线***100包括第一芯片101和第一天线单元102,例如,第一芯片101为上述的无线调制解调芯片,用于处理GPS信号,第一芯片101包括第一端口101-1和第二端口101-2,第一端口101-1通过开关模块300与第一天线单元102连接,第一端口101-1还通过开关模块300与第二天线单元202连接,第二端口101-2与第一天线单元102连接,例如,第一天线单元102包括上述三合一天线;第二天线***200包括第二芯片201和第二天线单元202,例如,第二天线单元202包括上述蜂窝网络天线;开关模块300用于控制第一芯片101与第一天线单元102导通,或第一芯片101与第二天线单元202导通。
以下针对开关模块300的不同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方式一:开关模块300可以包括一个双刀双掷开关。
如图4所示,双刀双掷开关包括第一端口301、第二端口302、第三端口303以及第四端口304,第一芯片101、第一天线单元102、第二芯片201、第二天线单元202以及双刀双掷开关各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端口301与第一芯片101的第一端口101-1连接,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端口302与第一天线单元102连接,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三端口303与第二芯片201连接,双刀双掷开关的第四端口304与第二天线单元202连接。
示例性地,当开关模块300控制第一芯片101与第一天线单元102导通时,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端口301与第二端口302导通,且第三端口303与第四端口304导通。
示例性地,当开关模块300控制第一芯片101与第二天线单元202导通时,电路结构如图5所示,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端口301与第四端口304导通,且第三端口303与第二端口302导通。
方式二:开关模块300还可以包括第一开关310与第二开关320。
如图6所示,第一开关310与第二开关320为单刀双掷开关,第一开关310包括第一端口310-1、第二端口310-2以及第三端口310-3,同样地,第二开关320包括第一端口320-1、第二端口320-2以及第三端口320-3。第一芯片101、第一天线单元101、第二天线单元202、第一开关310以及第二开关320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第一开关310的第一端口310-1与第一芯片101的第一端口101-1连接,第一开关310的第二端口310-2与第一天线单元102连接;第二开关320的第一端口320-1与第二芯片201连接,第二开关320的第二端口320-2与第二天线单元202连接。
示例性地,当开关模块300控制第一芯片101与第一天线单元102导通时,电路结构如图6所示,第一开关310的第三端口310-3与第二开关320的第三端口320-3断开连接,此时,第二芯片201的全部端口均与第二天线单元202连接。
示例性地,当开关模块300控制第一芯片101与第二天线单元202导通时,电路结构如图7所示,第一开关310的第三端口310-3与第二开关320的第三端口320-3导通,第一开关310的第二端口310-2与第一天线单元102断开连接,第二开关320的第一端口320-1与第二芯片201断开连接,此时,第二芯片201的部分端口与第二天线单元202连接。
此外,对应上述方式一,开关模块300包括双刀双掷开关的详细电路结构请见图8和图9,其中,图8为第一芯片101与第一天线单元102导通时的详细电路结构,图9为第一芯片101与第二天线单元202导通时的详细电路结构。
开关模块300采用方式一的实现方式时,不论是第一芯片101与第一天线单元102导通时,如图8所示,或者是第一芯片101与第二天线单元202导通时,如图9所示,第二芯片201的全部端口均处于连通状态,即第二芯片201的全部端口与第二天线单元202连接,开关模块300的状态切换不会影响第二芯片201低频段~高频段信号的接收与发送。
对应上述方式二,开关模块300包括第一开关310和第二开关320的详细电路结构请见图10和图11,其中,图10为第一芯片101与第一天线单元102导通时的详细电路结构,图11为第一芯片101与第二天线单元202导通时的详细电路结构。
开关模块300采用方式二的实现方式时,当第一芯片101与第一天线单元102导通时,第二芯片201的全部端口与第二天线单元202连接;当第一芯片101与第二天线单元202导通时,第二芯片的201的部分端口与第二天线单元202连接,也就是说,开关模块300的状态由图10切换至图11将导致三个频段信号中的一个频段信号的收发中断,具体地,可能导致低频段信号的收发中断,也可能导致中频段信号的收发中断,或者导致高频段信号的收发中断。
例如,图10所示的为中频段信号收发中断的场景,当第一芯片101与第二天线单元202导通时,第二开关320与双工器之间的中频段天线为断开状态,此时,蜂窝网络天线无法收发中频段的信号,只能收发低频段或高频段的信号。
有关图8-图11中的双工器、三工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等器件的作用在上述介绍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时已做简单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的开关模块300具有两种结构设计,一种是包括一个双刀双掷开关,如图4-图5或图8-图9所示;另一种是包括两个单刀双掷开关,如图6-图7或图10-图11所示。双刀双掷的开关结构相对于两个单刀双掷的结构而言,所占空间更小,适用于尺寸较小的智能终端设备,且第一芯片101与第二天线单元202导通时,也不会影响蜂窝网络天线中频段的工作,但是成本较高;两个单刀双掷的开关结构所占的空间更大,且第一芯片101与第二天线单元202导通时,会影响蜂窝网络天线接收中频段的信号,但是成本较低,因此,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进行合适的开关结构的选择。
本申请提供的GPS信号接收电路,在现有智能终端设备的电路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开关模块,开关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芯片与第一天线单元导通,或第一芯片与第二天线单元导通,即既能使用第一天线单元接收GPS信号,又能使用第二天线单元接收GPS信号,可以通过开关模块切换使用第一天线单元或第二天线单元接收GPS信号,因此,本申请提供的GPS信号接收电路实现了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双天线复用,使GPS信号始终处于GPS信号强度最优的天线上,有效提升智能终端设备的GPS性能;且本申请提供的GPS信号接收电路中的开关模块既可以是一个双刀双掷开关的设计,也可以是两个单刀双掷开关的设计,结构灵活,适用场景广泛。
基于图3~图11所示的GPS信号接收电路,本申请提出了如图12所示的GPS信号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201:获取第一GPS信号强度,第一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一天线***测得。
示例性地,由上述内容可知,第一芯片101处理GPS信号,智能终端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通过第一芯片101的第一端口101-1获取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接收的GPS信号的强度,当开关模块300包括双刀双掷开关时,开关模块300默认控制第一芯片101与第一天线单元102导通,即电路结构如图4或图8所示,此时,获取到的第一GPS信号强度为基于第一天线***100测得。
示例性地,当开关模块300包括第一开关310与第二开关320时,开关模块300默认控制第一芯片101与第一天线单元102导通,即电路结构如图6或图10所示,此时,获取到的第一GPS信号强度同样为基于第一天线***100测得。
示例性地,GPS信号强度通常用载噪比(Carry/Noise,CN)值表示,单位为dBHz,CN值越大,说明GPS信号强度越大,定位精度也就越高,一般GPS信号强度的CN值至少为30dBHz,GPS性能才较为良好。
例如,假设现有一个智能手表,基于该智能手表的第一天线***100测得的GPS信号强度25dBHz,即第一GPS信号强度为25dBHz。
步骤1202:确定第一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则获取第二GPS信号强度,第二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二天线***测得。
示例性地,智能终端设备在出厂时会为其设置GPS信号强度门限值,可以理解的是,若智能终端设备的GPS信号强度低于此预设门限值,那么智能终端设备的GPS性能则会较差,可能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当确定基于第一天线***100测得的第一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时,开关模块300则控制第一芯片101与第二天线单元202导通,获取基于第二天线***测得的第二GPS信号强度。
例如,假设预设门限值为30dBHz,由步骤1201可知,第一GPS信号强度为25dBHz,小于预设门限值30dBHz,那么开关模块300控制第一芯片101与第二天线单元202导通,具体地,若开关模块300采用方式一实现,开关模块300的连接状态由图4切换至图5,或由图8切换至图9;若开关模块300采用方式二实现,开关模块300的连接状态由图6切换至图7,或由图10切换至图11。
进一步示例性地,若确定第二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则获取第三GPS信号强度,第三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一天线***100测得,也就是说,若基于第二天线单元200测得的第二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开关模块300再控制第一芯片101与第一天线单元102导通,即始终保证智能终端设备的GPS信号处于信号强度最优的天线***上,能够有效提升智能终端设备的GPS性能。
例如,若第二GPS信号强度为22dBHz,小于预设门限值30dBHz,那么开关模块300再控制第一芯片101与第一天线***102导通,具体地,若开关模块300采用方式一实现,开关模块300的连接状态由图5切换至图4,或由图9切换至图8;若开关模块300采用方式二实现,开关模块300的连接状态由图7切换至图6,或由图11切换至图10。
本申请提供的GPS信号接收方法,当第一天线***100的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时,则获取第二天线***200的GPS信号强度;若第二天线***200的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再获取第一天线***200的GPS信号强度,通过灵活调整通过不同天线***接收的GPS信号,有利于保证智能终端设备所使用的GPS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而优化GPS性能。
图1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GPS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GPS信号接收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智能终端设备或智能终端设备的CPU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
如图13所示,GPS信号接收装置1300包括处理单元1310和收发单元1320,当GPS信号接收装置1300用于实现图1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智能终端设备或智能终端设备的CPU的功能时:
所述收发单元1320,用于获取第一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一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一天线***测得;
所述处理单元1310,用于确定所述第一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则获取第二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二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二天线***测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310,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GPS信号强度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时,获取第三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三GPS信号强度基于所述第一天线***测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辐射方向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WiFi,蓝牙以及GPS组成的三合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包括蜂窝网络天线。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310和收发单元13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1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全球定位***GPS信号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以及开关模块;
所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包括第二芯片和第二天线单元;
所述第一芯片用于处理GPS信号,所述第一芯片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端口还通过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部分或全部端口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连接;
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导通,或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可以包括一个双刀双掷开关,或包括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
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连接;
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芯片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连接;
当所述开关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导通时,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端口导通,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四端口导通;
当所述开关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导通时,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四端口导通,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端口导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芯片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连接;
当所述开关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导通时,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口断开连接;
当所述开关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导通时,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口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断开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芯片断开连接。
5.一种GPS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一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一天线***测得;
确定所述第一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则获取第二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二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二天线***测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GPS信号强度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则获取第三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三GPS信号强度基于所述第一天线***测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对应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对应的辐射方向不同。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WiFi,蓝牙以及GPS组成的三合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蜂窝网络天线。
9.一种GPS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第一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一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一天线***测得;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GPS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门限值时,获取第二GPS信号强度,所述第二GPS信号强度基于第二天线***测得。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GPS信号接收电路。
CN202410096285.7A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gps信号接收电路和gps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914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6285.7A CN117914334A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gps信号接收电路和gps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6285.7A CN117914334A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gps信号接收电路和gps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14334A true CN117914334A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89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6285.7A Pending CN117914334A (zh) 2024-01-23 2024-01-23 一种gps信号接收电路和gps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143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91364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figurable radio-frequency front end filtering
KR101444997B1 (ko) 상이한 주파수 대역들에서의 무선 주파수 송신들을 동시에 수신하기 위한 무선 회로
US9337990B2 (en) Front-end circuit and impedance adjustment method
US10700715B2 (en) Radio-frequency circuit
KR101836199B1 (ko) 다중모드 무선 단말기
JP4549672B2 (ja) Gps有効アンテナ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0429941B (zh) 天线控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KR102559368B1 (ko) 무선 주파수 전단부 회로 및 이동 단말
CN110971245B (zh) 射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移动终端
JP2005519310A (ja) Gps対応アンテナ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2769438B (zh) 射频mmpa器件、射频***和通信设备
CN102412858A (zh) 射频收发器、终端和终端接收信号的方法
CN107733450B (zh) 射频前端电路和移动终端设备
CN107733451B (zh) 射频前端电路和移动终端设备
CN201976093U (zh) 四频段gsm收发装置及无线终端
US8600316B2 (en) Wireless circuits with minimized port counts
KR20130056634A (ko) 무선랜/블루투스/지피에스 싱글 안테나 타입 콤보모듈
CN114124139A (zh) 射频***及通信设备
JP2002208874A (ja) 高周波回路
KR101045760B1 (ko) 방향성 커플러를 이용한 브이에이치에프용 능동형 무전기 안테나 분배기
CN207427128U (zh) 射频前端电路和移动终端设备
CN117914334A (zh) 一种gps信号接收电路和gps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CN201928273U (zh) 四频段gsm收发装置及无线终端
KR101686432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다중 대역 안테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350029A1 (en) Radio frequency architecture and mobile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