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47675A - 全热交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全热交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47675A
CN117847675A CN202410264350.2A CN202410264350A CN117847675A CN 117847675 A CN117847675 A CN 117847675A CN 202410264350 A CN202410264350 A CN 202410264350A CN 117847675 A CN117847675 A CN 117847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channel
heat exchange
fresh ai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643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47675B (zh
Inventor
高向辉
章海芸
魏招锋
孟庆东
季明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e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e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e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643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47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47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7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47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7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热交换设备,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全热交换芯体和分隔模块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全热交换芯体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壳体设置有排风出口;壳体的内部被分隔模块分隔为新风进风通道、排风进风通道、新风出风通道、排风出风通道和连接通道,第二进风口与排风进风通道连通,第一出风口与新风出风通道连通,连接通道与新风出风通道连通;新风进风通道能够在与第一进风口连通和与连接通道连通之间切换,排风出风通道能够在连接通道连通和与排风出口连通之间切换。本发明的全热交换设备能够解决现有带有热交换芯体的双向流设备的工作方式较为单一,无法适应于不同的使用工况的问题。

Description

全热交换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热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通风领域使用的双向流设备一般分两种,一种为简单的双向流进风通道,即互不干涉的两条通道,拥有独立的动力风机,用于新风及排风。另外一种是带有热交换芯体,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在热交换芯体内形成交叉但不连通的通道,用薄膜材质隔离,不同温度的送回风可以进行热量交换,以此达到回收能量节能的目标。部分薄膜材质还可以在阻拦空气通过的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这样就可以实现水汽的交换(即全热交换)。
然而,现有的带有热交换芯体的双向流设备的工作方式较为单一,仅能实现新风或者排风进行密闭空间的空气置换,无法适应于不同的使用工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全热交换设备,以解决现有带有热交换芯体的双向流设备的工作方式较为单一,仅能实现新风或者排风进行密闭空间的空气置换,无法适应于不同的使用工况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热交换设备,所述全热交换设备包括热交换模组,所述热交换模组包括壳体、全热交换芯体和分隔模块,所述全热交换芯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壳体设置有排风出口;
所述分隔模块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被分隔模块分隔为新风进风通道、排风进风通道、新风出风通道、排风出风通道和连接通道,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排风进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通道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新风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新风进风通道能够在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和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之间切换,所述排风出风通道能够在所述连接通道连通和与所述排风出口连通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分隔模块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围设出所述连接通道,所述分隔模块具有所述新风进风通道、所述排风进风通道、所述新风出风通道和所述排风出风通道;
所述分隔模块围设出第一连通孔,所述连接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新风出风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全热交换设备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排风出口;
所述排风出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排风出风腔和第一安置腔,所述第二出风口面对所述排风出风腔,所述第一安置腔与所述排风出口连通;
所述分隔模块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排风出风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孔上。
优选地,所述全热交换设备还包括第三阀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新风入口;
所述新风进风通道包括新风进风腔和第二安置腔,所述新风进风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安置腔与所述新风入口连通,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新风进风腔和所述第二安置腔之间,以使所述新风进风腔与所述第二安置腔连通或者分隔。
优选地,所述全热交换设备还包括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分隔模块还围设出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三连通孔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安置腔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连通孔上,所述第五阀门设置在所述新风入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新风出口和排风入口;
所述新风出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新风出风腔和第三安置腔,所述新风出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三安置腔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
所述排风进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排风进风腔和第四安置腔,所述排风进风腔与所述排风入口连通,所述第四安置腔与所述排风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全热交换设备包括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新风出风通道和所述排风出风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全热交换设备还包括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设置在所述新风出风通道内,所述第二滤网设置在所述排风进风通道内,所述第三滤网设置在所述新风进风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滤网的孔径,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三滤网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分隔模块围设出放置腔,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
本申请的全热交换设备包括壳体和全热交换芯体,全热交换芯体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全热交换芯体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壳体设置有排风出口;壳体被分隔模块分隔为新风进风通道、排风进风通道、排风出风通道、排风出风通道和连接通道,第二进风口与排风进风通道连通,第一出风口与新风出风通道连通,连接通道与新风出风通道连通;新风进风通道能够在与第一进风口连通和与连接通道连通之间切换,排风出风通道能够在连接通道连通和与排风出口连通之间切换,这使得本申请的全热交换设备能够在四种模式下工作,具体如下:
双向流全热换气模式
在此模式下,新风进风通道与第一进风口连通,排风出风通道与排风出口连通;新风经新风进风通道和第一进风口进入全热交换芯体,之后经第一出风口和新风出风通道进入室内;排风经排风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口进入全热交换芯体,之后经第二出风口和排风出风通道排至室外,新风和排风在全热交换芯体内进行换热。
内循环净化通风模式
在此模式内无新风,排风出风通道与连接通道连通;排风经排风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口进入全热交换芯体,之后经第二出风口和排风出风通道进入连接通道,之后经连接通道与新风出风通道进入室内。
旁通风模式
在此模式中,第一进风通道与连接通道连通,第二排风通道与排风出口连通。新风经新风进风通道进入连接通道,之后经第一出气通道进入室内;排风经排风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口进入全热交换芯体,之后经第二出风口和排风出风通道排至室外,新风与排风不进行换热。
防冻混风模式
在此种模式中,第一进风通道与第一进风口连通,第二排风通道与连接通道连通。新风经新风进风通道和第一进风口进入全热交换芯体,之后经第一出风口进入新风出风通道;排风经排风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口进入全热交换芯体与新风进行换热,之后经第二出风口、排风出风通道和连接通道进入新风出风通道,新风与排风在第一出气通道混合后进入室内。
如此,通过本申请的全热交换设备,能够实现四种模式的切换,使得全热交换设备可以依据使用环境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以应对不同的工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热交换设备的一视角剖面图;
图2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热交换设备的另一视角的剖面图;
图3示出分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分隔模块的部分结构与壳体的相对位置图;
图5示出全热交换设备处于双向流全热换气模式的一视角的气体流向图;
图6示出全热交换设备处于双向流全热换气模式的另一视角的气体流向图;
图7示出全热交换设备处于双向流全热换气模式的再一视角的气体流向图;
图8示出全热交换设备处于内循环净化通风模式的一视角的气体流向图;
图9示出全热交换设备处于内循环净化通风模式的另一视角的气体流向图;
图10示出全热交换设备处于内循环净化通风模式的再一视角的气体流向图;
图11示出全热交换设备处于旁通风模式的一视角的气体流向图;
图12示出全热交换设备处于旁通风模式的另一视角的气体流向图;
图13示出全热交换设备处于旁通风模式的再一视角的气体流向图;
图14示出全热交换设备处于防冻混风模式的一视角的气体流向图;
图15示出全热交换设备处于防冻混风模式的另一视角的气体流向图;
图16示出全热交换设备处于防冻混风模式的再一视角的气体流向图;
图17示出第二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第四侧板;15-顶板;16-底板;211-第一端板;212-第二端板;213-第三端板;214-第四端板;22-第一抵接板;23-第二抵接板;24-第三抵接板;25-第四抵接板;261-第一分隔部;262-第二分隔部;263-第三分隔部;264-第四分隔部;271-第一盖板;272-第二盖板;273-第三盖板;281-第一安置壳;282-第二安置壳;29-挡板;291-第一连通孔;31-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321-框架;322-叶片;323-步进电机;324-密封棉;33-第三阀门;34-第四阀门;35-第五阀门;41-第一滤网;42-第二滤网;43-第三滤网;51-排风出风腔;52-连接通道;53-新风进风腔;54-第二安置腔;55-新风出风腔;56-第四安置腔;57-排风进风腔;61-新风风机;62-排风风机;71-新风出口;72-排风入口;73-新风入口;74-排风出口;8-全热交换芯体;81-第一进风口;82-第二出风口;83-第二进风口;84-第一出风口;L1-第一方向;L2-第二方向;L3-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18对本申请的全热交换设备进行描述,在图1至图18中,第一方向L1、第二方向L2和第三方向L3两两垂直。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热交换设备,如图1至图4所示,全热交换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底板16和顶板15)、全热交换芯体8和分隔模块,全热交换芯体8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全热交换芯体8包括第一进风口81、第二进风口83、第一出风口84和第二出风口82。壳体设置有排风出口74;分隔模块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使得壳体的内部被分隔模块分隔为新风进风通道(新风进风腔53和第二安置腔54)、排风进风通道(排风进风腔57和第四安置腔56)、新风出风通道(新风出风腔55和第三安置腔)、排风出风通道(排风出风腔51和第一安置腔)和连接通道52,第二进风口83与排风进风通道连通,第一出风口与新风出风通道连通,连接通道52与新风出风通道连通;新风进风通道能够在与第一进风口81连通和与连接通道52连通之间切换,排风出风通道能够在连接通道52连通和与排风出口74连通之间切换。这使得本申请的全热交换设备能够在四种模式下工作,具体如下:
双向流全热换气模式
在此模式下,如图5至图7所示,新风进风通道与第一进风口81连通,排风出风通道与排风出口74连通;新风经新风进风通道和第一进风口81进入全热交换芯体8,之后经第一出风口84和新风出风通道进入室内;排风经排风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口83进入全热交换芯体8,之后经第二出风口82和排风出风通道排至室外,新风和排风在全热交换芯体8内进行换热。
内循环净化通风模式
在此模式内无新风,如图9至图10所示,排风出风通道与连接通道52连通;排风经排风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口83进入全热交换芯体8,之后经第二出风口82和排风出风通道进入连接通道52,之后经连接通道52与新风出风通道进入室内。
旁通风模式
在此模式中,如图11至图13所示,第一进风通道与连接通道52连通,第二排风通道与排风出口74连通。新风经新风进风通道进入连接通道52,之后经第一出气通道进入室内;排风经排风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口83进入全热交换芯体8,之后经第二出风口82和排风出风通道排至室外,新风与排风不进行换热。
防冻混风模式
在此种模式中,如图14至图16所示,第一进风通道与第一进风口81连通,第二排风通道与连接通道52连通。新风经新风进风通道和第一进风口81进入全热交换芯体8,之后经第一出风口84进入新风出风通道;排风经排风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口83进入全热交换芯体8与新风进行换热,之后经第二出风口82、排风出风通道和连接通道52进入新风出风通道,新风与排风在第一出气通道混合后进入室内。
本申请的全热交换设备能够实现四种模式的切换,使得全热交换设备可以依据使用环境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以应对不同的工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壳体呈长方体状,分隔模块可以包括挡板29和隔板组件,挡板29与第三方向L3垂直,挡板29和隔板组件均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全热交换芯体8、新风进风通道、排风进风通道、新风出风通道和排风出风通道位于挡板29的同一侧,连接通道52位于挡板29的另一侧。如此,通过挡板29划分出连接通道52,挡板29可以与隔板组件围设出第一连通孔291,第一连通孔291的位置与新风出风通道对应,连接通道52通过第一连通孔291与新风出风通道连通,这使得排风出风通道或者新风进风通道能够通过连接通道52与新风出风通道连通,从而实现上述的内循环净化通风模式和旁通风模式。同时,连接通道52设置在挡板29的一侧,能够实现在尽量小的空间内大流量气流通过,使全热交换设备在功能性增加的同时,避免了体积的过度增大。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壳体上设置有新风入口73、新风出口71、排风入口72和排风出口74,新风入口73和排风出口74位于室外,新风入口7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1,排风出口74上设置有第五阀门35,新风出口71和排风入口72位于室内。新风入口73与新风进风通道连通,新风出口71与新风出风通道连通,排风入口72与排风进风通道连通,排风出口74与排风出风通道连通。
如图2和图4所示,全热交换设备还包括第二阀门32,排风出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排风出风腔51和第一安置腔,第二出风口82面对排风出风腔51,第一安置腔与排风出口74连通;挡板29上可以开设有第二连通孔,第二连通孔的位置与排风出风腔51对应,使得排风出风腔51能够通过第二连通孔与连接通道52连通。第二阀门32设置在第二连通孔上,在第二阀门32开启时,排风出风腔51与连接通道52连通,在第二阀门32关闭时,排风出风腔51与连接通道52不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全热交换设备还包括第三阀门33和第四阀门34,新风进风通道包括新风进风腔53和第二安置腔54,新风进风腔53与第一进风口81连通,第二安置腔54与新风入口73连通,第三阀门33设置在新风进风腔53和第二安置腔54之间,以使新风进风腔53与第二安置腔54连通或者分隔;挡板29与隔板组件围设出第三连通孔,第三连通孔与第一连通孔291间隔排布,第三连通孔的位置与第二安置腔54对应,使得第二安置腔54能够通过第三连通孔与连接通道52连通。第四阀门34设置在第三连通孔上,在第四阀门34开启时,第二安置腔54与连接通道52连通,在第三阀门33关闭时,第二安置腔54与连接通道52不连通。
此外,新风出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新风出风腔55和第三安置腔,新风出风腔55与第一出风口84连通,第三安置腔与新风出口71连通;排风进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排风进风腔57和第四安置腔56,排风进风腔57与第二进风口83连通,第四安置腔56与排风入口72连通。
可选地,上述的第一阀门31、第二阀门32、第三阀门33、第四阀门34和第五阀门35可以采用片状阀门,占用空间小,集成度高。阀门执行结构可以采用步进电机,性能稳定,易操控。以第一阀门为例,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二阀门32包括框架321、叶片322、步进电机323和密封棉324,叶片322与框架321铰接,密封棉324设置在叶片322的端部,步进电机323固定在框架321上,并且与叶片322抵接,以推动叶片322旋转;框架321固定在挡板29上,通过步进电机323推动叶片322转动,从而实现对第二连通孔的封闭和连通,进而实现排风出风腔51与连接通道52连通或者分隔。
可选地,上述的排风出风腔51、第一安置腔、新风进风腔53、第二安置腔54、新风出风腔55、第三安置腔、排风进风腔57和第四安置腔56可以通过隔板组件包括的多个板结构分隔形成。壳体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底板16和顶板15,挡板29的四个边沿分别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连接,挡板29与底板16之间形成上述的连接通道52。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分隔模块整体呈长方体状,分隔模块为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制造而成。分隔模块的六个表面分别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底板16和顶板15贴合。分隔模块具有呈六棱柱状的安装腔,全热交换芯体8可以呈六棱柱状,全热交换芯体8安装在放置腔内,并且全热交换芯体8可以通过抽拉的方式进入放置腔或者自放置腔内拔出,以便于进行全热交换芯体8的更换。
可选地,分隔模块包括隔板组件和挡板29,隔板组件包括第一端板211和第二端板212,第一端板211和第二端板212均与第三方向L3垂直,第一端板211与顶板15贴合,第二端板212与底板16之间具有间隙,挡板29与第二端板212贴合,使得挡板29与底板16之间围设出连接通道52,全热交换芯体8设置在第一端板211与第二端板212之间。
箱体还包括第三端板213、第一安置壳281、第一分隔部261和第二分隔部262,第三端板213与第二侧板12贴合,第三端板上开设有开口,开口的位置分别与新风入口73对应。第一安置壳281在第二方向L2上的一端与第二侧板12抵接,第一安置壳281的在第二方向L2上的另一端与全热交换芯体8位于右侧的侧楞抵接。第一安置壳281在第一方向L1上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1抵接,第一安置壳281在第一方向L1上的另一端延伸至全热交换芯体8位于右侧的侧楞的中部,第一安置壳281开设有第一安置腔,排风风机62设置在第一安置腔内。第一分隔部261相对挡板29倾斜设置,第一分隔部261在第一方向L1上的一端与第一安置壳281抵接,第一分隔部261在第一方向L1上的另一端与第三抵接板24抵接,第一分隔部261在第三方向L3上的一端与上述的侧楞抵接,第一分隔部261在第三方向L3上的另一端延伸至挡板29的端部。第二分隔部262在第一方向L1上的一端与第一安置壳281连接,第二分隔部262在第一方向L1上的另一端与第二抵接板23抵接,第二分隔部262在第二方向L2上的一端与第三端板213连接,第二分隔部262在第二方向L2上的另一端与第一分隔部261的端部围设出第三连通孔,第四阀门34设置在第三连通孔上。第三阀门33在第一方向L1上的一端与第一安置壳281抵接,第三阀门33在第一方向L1上的另一端与第一抵接板22抵接,第三阀门33在第三方向L3上的一端与第一端板211抵接,第三阀门33在第三方向L3上的另一端能够与第一分隔部261抵接,第一盖板271在第二方向L2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端板213和第一盖板271抵接,第一盖板271在第一方向L1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置壳281和第二抵接板23抵接。
全热交换芯体8的第一进风口81所在的第一侧面、第一安置壳281、第一分隔部261、第三阀门33、第一挡板29、第一侧板11和第一端板211围设出新风进风腔53,第三端板213、第一分隔部261、第二分隔部262、第四阀门34、第二抵接板23、第一安置壳281和第一盖板271围设出第二安置腔54,第四阀门34能够开启或者关闭以使第二安置腔54与连接通道52连通或者断开。第一安置壳281开设有两个敞口,排风风机62的进风口通过其中一个敞口与排风出风腔51连通,排风风机62的出风口通过另一敞口与排风出口74连通。
全热交换芯体8的第二出风口82所在的第二侧面、第一分隔部261、第一安置壳281和第二抵接板23围设出排风出风腔51,第一安置壳281围设出第一安置腔,第一安置腔与排风出风腔51连通。
箱体还包括第四端板214、第二安置壳282、第三分隔部263和第四分隔部264,第四端板214与第四侧板14贴合,第四端板214上开设有开口,开口的位置与排风入口72对应。第二安置壳282在第二方向L2上的一端与第四侧板14抵接,第二安置壳282的在第二方向L2上的另一端与全热交换芯体8位于左侧的侧楞抵接。第二安置壳282在第一方向L1上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1抵接,第一安置壳281在第一方向L1上的另一端延伸至位于左侧的侧楞的中部,第二安置壳282开设有第二安置腔54。第三分隔部263相对底板16倾斜设置,第三分隔部263在第一方向L1上的一端与第二安置壳282抵接,第三分隔部263在第一方向L1上的另一端与第二抵接板23抵接,第三分隔部263在第三方向L3上的一端与左侧的侧楞抵接,第三分隔部263在第三方向L3上的另一端与底板16抵接,并且第三分隔部263与第四端板214连接。第四分隔部264在第二方向L2上的一端与第三分隔部263连接,第四分隔部264在第二方向L2上的另一端与挡板29的端部间隔设置,使得第四分隔部264与挡板29围设出第一连通孔291,第四分隔部264在第一方向L1上的一端与第二安置壳282抵接,第四分隔部264在第一方向L1上的另一端与第三抵接板24抵接。第四抵接板25设置在第三抵接板24在第三方向L3上的上端,第二盖板272和第三盖板273均与第三方向L3垂直,第二盖板272和第三盖板273设置在隔板组件在第三方向L3上的端面的缺欠处。
全热交换芯体8的第二进风口83所在的第三表面、第二安置壳282、第三分隔部263、第三盖板273、第一侧板11以及第四抵接板25围设出排风进风腔57,第二安置壳282、第四端板214、第三分隔部263和第二盖板272围设出第四安置腔56,第四安置腔56与排风进风腔57对应的位置镂空,使得第四安置腔56与新风进风腔53连通。全热交换芯体8的第一出风口84所在的第四表面、第三分隔部263、第四分隔部264、第一侧板11和第三抵接板24围设出新风出风腔55,第二安置壳282开设有第三安置腔,新风风机61设置在第三安置腔内。第二安置壳282开设有两个转接口新风风机61的入口通过一个转接口与新风出风腔55连通,新风风机61的出口通过另一个转接口与新风出口71连接,新风出风腔55内的新风能够经新风风机61和新风出口71排入室内。第三阀门33能够开合以使第二安置腔54与新风进风腔53连通或者断开。
可选地,第一抵接板22、第四抵接板25与第一端板211一体成型;第二抵接板23、第三抵接板24与第二端板212一体成型。第一抵接板22、第四抵接板25与第一端板211构成的整体与其他部分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对全热交换芯体8进行更换,第二抵接板23与下述的第一滤网4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安装口,第三抵接板24与下述的第二滤网42和第三滤网43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安装口和第三安装口,在将整个隔板组件自壳体内取出时,可以通过第一安装口、第二安装口和第三安装口实现第一滤网41、第二滤网42和第三滤网43的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全热交换芯体8的形状以及分隔模块的设置形式不仅限于此,全热交换芯体8可以设置为任意形状,分隔模块可以设置为任意能够将壳体内部分隔为排风出风腔51、第一安置腔、新风进风腔53、第二安置腔54、新风出风腔55、第三安置腔、排风进风腔57、第四安置腔56和连接通道52并满足上述连通关系的形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全热交换设备还包括第一滤网41、第二滤网42和第三滤网43,第一滤网41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新风出风通道内,第一滤网41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排风进风通道内,第二滤网42设置在排风进风通道内,第二滤网42设置在第一滤网41的第二部分的上游侧,第三滤网43设置在新风进风通道内。如此,通过第一滤网41、第二滤网42和第三滤网43能够对新风进风和排风出风经过滤。
进一步地,第一滤网41设置在新风出风腔55内,第二滤网42设置在第四安置腔56内,第一滤网41的孔径小于第二滤网42的孔径,第三滤网43设置在第二安置腔54内,第三滤网43的孔径大于第一滤网41的孔径。
可选地,第一滤网41为高效滤网,第二滤网42为中效滤网,第三滤网43可以初效滤网与中效滤网组合形成的复合滤网,高效滤网的孔径小于中效滤网的孔径,中效滤网的孔径小于初效滤网的孔径。
此外,全热交换设备还包括新风风机61新风风机61和排风风机62,新风风机61新风风机61设置在第三安置腔内,排风风机62设置在第一安置腔内,在新风风机61新风风机61和排风风机62工作时,新风和排风能够进入对应的通道。
具有上述结构的全热交换设备在处于不同工作模式时具有不同的气体流通方向,具体如下:
双向流全热换气模式
在此模式下,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阀门31、第三阀门33和第五阀门35开启,第二阀门32和第四阀门34关闭,在第三安置腔内的新风风机61新风风机61的作用下,新风经设置在新风入口73上的第五阀门35、第二安置腔54、第三滤网43、新风进风腔53、全热交换芯体8、新风出风腔55、新风风机61和新风出口71进入室内,在第一安置腔内的排风风机62的作用下,排风经排风入口72、第四安置腔56、第二滤网42、排风进风腔57、全热交换芯体8、排风出风腔51、排风风机62以及设置在排风出口74上的第一阀门31排出。
在此种模式下,能够实现对室外新风净化后送入室内,实现室内洁净新风的目的,同时可以补充室内氧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新风和排风在全热交换芯体8内进行换热,这使得全热交换设备能够在冬季将预热后的新风(或者在夏季将预冷后的新风)送入室内,能够提高新风的舒适度,同时能够对排风中的能量进行回收,从而实现节能。
内循环净化通风模式
在此工作状态下,第一阀门31、第三阀门33、第四阀门34和第五阀门35关闭,第二阀门32开启,仅新风风机61新风风机61工作。
如图8至图10所示,排风经排风入口72、第四安置腔56、第二滤网42、排风进风腔57、全热交换芯体8、排风出风腔51、设置在第二连通孔上的第二阀门32、连接通道52、第一连通孔291、新风出风腔55、第一滤网41、新风风机61和新风出口71重新送入室内。
此工作状态主要适用于室外极恶劣天气(如沙尘暴、严重雾霾等),通过内循环净化,快速净化室内空气。同时根据室内实际CO2浓度,可以间歇性补充新鲜空气。
旁通风模式
在此模式中,第一阀门31、第四阀门34和第五阀门35开启,第二阀门32和第三阀门33关闭。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第三安置腔内的新风风机61新风风机61的作用下,新风经设置在新风入口73上的第五阀门35、第二安置腔54、第三滤网43、第三连通孔上的第四阀门34、连接通道52、第一连通孔291、新风出风腔55、新风风机61和新风出口71送入室内。排风经排风入口72、第四安置腔56、第一滤网41、排风进风腔57、全热交换芯体8、排风出风腔51、排风风机62以及设置在排风出口74上的第一阀门31排出。
此模式适用于室外温湿度较舒适的天气,能够实现室内室外快速换气,维持室内空气的新鲜舒适,并具有一定的温度调节能力。该模式下,新风不再经过全热交换芯体8,不会回收排风中的冷/热量,如此便可利用室外新风对室内进行制热或者降温的目的,使全热交换涉笔运行更加节能。尤其适用春夏交接、夏秋交接时天气忽冷忽热的气候。
防冻混风模式
在此种模式中,如图14至图16所示,所示,基于室内的CO2浓度变化,间歇性开启第三阀门33和第五阀门35补充新风,第一阀门31和第四阀门34关闭,第二阀门32保持开启。排风经排风入口72、第四安置腔56、第二滤网42、排风进风腔57、全热交换芯体8、排风出风腔51、进入连接通道52。新风经设置在新风入口73上的第五阀门35、第二安置腔54、第三滤网43、第三连通孔上的第四阀门34进入连接通道52。排风与新风在连接通道52内混合后经第一连通孔291、新风出风腔55、新风风机61和新风出口71送入室内。
在此模式下,通过排风与新风在全热换热芯体内,能够实现对寒冷新风的预热,之后新风在连接通道52与排风混合,进一步地提升新风的温度,如此,可有效避免全热交换设备受严寒天气霜冻遭到破坏,让新风温度不会过冷,造成管路结露、送风舒适度下降等不利状况出现。
以上,本申请的全热交换设备通过五个阀门配合能够实现多个通道的连通关系的切换,从而实现不同的运行模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设备包括热交换模组,所述热交换模组包括壳体、全热交换芯体和分隔模块,所述全热交换芯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壳体设置有排风出口;
所述分隔模块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被分隔模块分隔为新风进风通道、排风进风通道、新风出风通道、排风出风通道和连接通道,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排风进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通道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新风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新风进风通道能够在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和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之间切换,所述排风出风通道能够在所述连接通道连通和与所述排风出口连通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模块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围设出所述连接通道,所述分隔模块具有所述新风进风通道、所述排风进风通道、所述新风出风通道和所述排风出风通道;
所述分隔模块围设出第一连通孔,所述连接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新风出风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设备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排风出口;
所述排风出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排风出风腔和第一安置腔,所述第二出风口面对所述排风出风腔,所述第一安置腔与所述排风出口连通;
所述分隔模块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排风出风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设备还包括第三阀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新风入口;
所述新风进风通道包括新风进风腔和第二安置腔,所述新风进风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安置腔与所述新风入口连通,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新风进风腔和所述第二安置腔之间,以使所述新风进风腔与所述第二安置腔连通或者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设备还包括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分隔模块还围设出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三连通孔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安置腔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连通孔上,所述第五阀门设置在所述新风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新风出口和排风入口;
所述新风出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新风出风腔和第三安置腔,所述新风出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三安置腔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
所述排风进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排风进风腔和第四安置腔,所述排风进风腔与所述排风入口连通,所述第四安置腔与所述排风入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设备包括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和所述排风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新风出风通道和所述排风出风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设备还包括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设置在所述新风出风通道内,所述第二滤网设置在所述排风进风通道内,所述第三滤网设置在所述新风进风通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滤网的孔径,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三滤网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全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模块围设出放置腔,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
CN202410264350.2A 2024-03-08 2024-03-08 全热交换设备 Active CN117847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4350.2A CN117847675B (zh) 2024-03-08 2024-03-08 全热交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4350.2A CN117847675B (zh) 2024-03-08 2024-03-08 全热交换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7675A true CN117847675A (zh) 2024-04-09
CN117847675B CN117847675B (zh) 2024-05-31

Family

ID=90529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64350.2A Active CN117847675B (zh) 2024-03-08 2024-03-08 全热交换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4767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7554A (zh) * 2015-10-15 2016-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和换气方法
CN106907820A (zh) * 2017-03-22 2017-06-30 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取暖功能的新风机
CN107143962A (zh) * 2017-06-19 2017-09-08 嘉善玏奇电器贸易有限公司 新风机
CN113669822A (zh) * 2021-09-23 2021-1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新风***和存储介质
CN215062650U (zh) * 2020-12-14 2021-12-0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交换器
CN114110872A (zh) * 2021-12-03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6644451U (zh) * 2021-11-26 2022-05-31 爱迪士(上海)室内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新风机组及新风***
CN216667913U (zh) * 2021-12-29 2022-06-0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7554A (zh) * 2015-10-15 2016-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和换气方法
CN106907820A (zh) * 2017-03-22 2017-06-30 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取暖功能的新风机
CN107143962A (zh) * 2017-06-19 2017-09-08 嘉善玏奇电器贸易有限公司 新风机
CN215062650U (zh) * 2020-12-14 2021-12-0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交换器
CN113669822A (zh) * 2021-09-23 2021-1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新风***和存储介质
CN216644451U (zh) * 2021-11-26 2022-05-31 爱迪士(上海)室内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新风机组及新风***
CN114110872A (zh) * 2021-12-03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6667913U (zh) * 2021-12-29 2022-06-03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一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7675B (zh) 2024-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70713U (zh)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装置的通风***
KR101279997B1 (ko) 외장형 바이패스 기능을 갖는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KR101827730B1 (ko) 급기관의 자가청소기능을 가지는 폐열회수형 환기시스템
US20070209385A1 (en)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US20160131377A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KR101758644B1 (ko) 공청형 전열교환기
KR20190001916U (ko) 벽면설치가 가능한 열회수형환기장치
CN117847675B (zh) 全热交换设备
US7410533B2 (en) Humidity controller apparatus
CN211903075U (zh)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936546U (zh) 空气源热泵空调
CN113324303A (zh) 具有双层风道的全热新风机
CN117730009A (zh) 温度控制***
KR100748138B1 (ko) 모듈형 공기조화시스템
CN211903077U (zh)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04011926A (ja) 調湿装置
CN218884148U (zh) 湿度调节装置
CN221005364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5336794U (zh) 调湿机
CN216114510U (zh) 一种双向全热型新风壁挂机
CN213272815U (zh) 空调***
CN217584711U (zh) 一种除湿制冷一体机
CN218820896U (zh) 一种多功能全热交换装置
CN117841609B (zh) 冷却液基板、热管理部件和车辆
CN213272813U (zh) 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