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2012A - 电磁继电器、电源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电源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2012A
CN117832012A CN202311695365.6A CN202311695365A CN117832012A CN 117832012 A CN117832012 A CN 117832012A CN 202311695365 A CN202311695365 A CN 202311695365A CN 117832012 A CN117832012 A CN 117832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e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section
electrical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953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水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953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320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32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2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电源及电子设备,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电磁继电器包括电磁铁、端子和第一簧片。端子的至少部分与第一簧片在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第一簧片设有磁性部,磁性部在第一方向上与电磁铁的磁极并排设置。第一簧片设有第一电接触部,电磁铁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使磁性部移动的磁力,以使第一簧片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第一电接触部由与端子电接触的位置移动到与端子断开的位置、或者由与端子断开的位置移动到与端子电接触的位置。通过上述设置,可使电磁继电器的结构较为简单,利于缩小电磁继电器的尺寸。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电源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电源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继电器,也可称为电驿,可用于对电子设备的电路进行控制。
电磁继电器是常见的一种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可以包括电磁铁、衔铁、动触点和静触点,动触点和静触点中的其中一个用于与电流输入端子电连接,动触点和静触点中的另一个用于向负载供电,动触点与衔铁可以通过传动结构传动连接,可以通过向电磁铁通入电压较低的电流来使电磁铁产生磁力,电磁铁产生的磁力可以用于驱动衔铁带动动触点相对于静触点运动,以控制电流输入端子与负载之间电压较高的电路的通断。相关技术中的电磁继电器,结构较为复杂,尺寸较大。
因此,如何使电磁继电器的结构较为简单成为电磁继电器设计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电源及电子设备,电磁继电器的结构较为简单,利于缩小电磁继电器的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电磁铁、端子和第一簧片。端子的至少部分与第一簧片在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第一簧片设有磁性部,磁性部在第一方向上与电磁铁的磁极并排设置。第一簧片设有第一电接触部,电磁铁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使磁性部移动的磁力,以使第一簧片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第一电接触部由与端子电接触的位置移动到与端子断开的位置、或者由与端子断开的位置移动到与端子电接触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继电器,第一电接触部和磁性部均设于具有弹性的第一簧片上,磁性部与电磁铁的磁极并排设置,可以通过第一簧片在电磁铁通电和断电时的形变来控制第一电接触部与端子在断开状态和电接触状态之间切换,以对电流输入端子与负载之间电路的通断进行控制。电磁继电器可以不包括传动结构等部件,可使电磁继电器的结构较为简单,利于缩小电磁继电器的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簧片与磁性部为分体结构,磁性部与第一簧片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磁性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簧片背离端子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磁性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簧片朝向端子的一侧,磁性部与端子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磁性部沿第二方向的投影与端子沿第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接触部与磁性部之间绝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簧片由铁磁材料制成,第一簧片包括磁性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簧片由导电材料制成,与第一电接触部电接触的端子与第一簧片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磁继电器还包括绝缘外壳。电磁铁与绝缘外壳固定连接。绝缘外壳内具有密封腔,绝缘外壳上具有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均连通密封腔与绝缘外壳的外部。第一簧片穿设在第一装配孔内、并与绝缘外壳密封连接,第一簧片穿设在第一装配孔内的部分与绝缘外壳固定连接。端子穿设在第二装配孔内、并与绝缘外壳密封连接,端子穿设在第二装配孔内的部分与绝缘外壳固定连接。端子用于与第一电接触部电接触的部分位于密封腔内。磁性部和第一电接触部位于密封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簧片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两端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段的两端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段的一端与第二段的一端相连,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形成夹角结构。端子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三段的两端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四段的两端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三段的一端与第四段的一端相连,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形成夹角结构。第一段与第三段在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第二段与第四段在第二方向上并排设置。第一电接触部和磁性部设于第一段,第二段的至少部分与电磁铁固定设置,第一电接触部用于与第三段电接触,第四段的至少部分与电磁铁固定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源,包括电流输入端子、控制电路以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的电磁铁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电磁继电器的第一电接触部和电磁继电器的端子中的其中一个与电流输入端子电连接,第一电接触部和端子中的另一个用于输出供电电流。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负载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源,电源用于向负载输出供电电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电路板;3、电源;4、负载;
10、电磁继电器;20、电流输入端子;30、控制电路;
11、第一引脚;12、第二引脚;13、第三引脚;14、第四引脚;
100、电磁铁;
110、铁芯;120、绕组;
200、第一簧片;
210、第一端;220、第二端;230、第一段;240、第二段;
300、第一电接触部;
400、磁性部;
500、端子;
510、连接部;
511、第三端;512、第四端;513、第三段;514、第四段;
520、第二电接触部;
600、绝缘外壳;
x、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配电器等。本申请实施例以电子设备为服务器为例来进行说明,该服务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电磁继电器10、电流输入端子20、控制电路30和负载4。控制电路30、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均与电磁继电器10电连接。控制电路30可以通过电磁继电器10来控制电流输入端子20与负载4之间电路的通断。例如,可以通过控制电路30向电磁继电器10通入电压较小的电流来对电流输入端子20与负载4之间电压较高的电路的通断进行控制。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1、电路板2、电源3和负载4。电路板2和负载4设于壳体1内,电源3的至少部分设于壳体1内。负载3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上并与电路板2电连接。电源4可以部分设置在电路板2上,并与电路板2电连接。负载3和电源4可以通过电路板2电连接。电源3可以包括电流输入端子20和控制电路30,电流输入端子20用于与市电或者供电设备电连接。
示例性的,供电设备可以为配电箱、配电柜等。
电源3还可以包括电磁继电器10,电磁继电器1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该电路板可以为电源3的电路板。示例性的,一并参考图3,电磁继电器10可以安装在电路板上,第一引脚11、第二引脚12、第三引脚13和第四引脚14均可以与电路板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电源3还可以包括电流转换电路,电磁继电器10可以通过电流转换电路与负载4电连接,以向负载4供电,控制电路30可以通过电磁继电器10来控制电流输入端子20与电流转换电路之间的通断,以对电流输入端子20与负载之间电路的通断进行控制。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其中,x为第二方向,y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磁继电器10包括电磁铁100,电磁铁100包括铁芯110以及缠绕在铁芯110上的绕组120,绕组120的两端用于与控制电路30电连接。在控制电路30向绕组120供电时,电磁铁100通电,铁芯110产生磁力,铁芯110的两端为电磁铁100的两个磁极。在控制电路30停止向绕组120供电时,电磁铁100断电,铁芯110不产生磁力。
示例性的,电磁继电器10可以包括第一引脚11和第二引脚12,绕组1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脚11和第二引脚12相连,第一引脚11和第二引脚12用于与控制电路30电连接,使得绕组120的两端可以通过第一引脚11和第二引脚12与控制电路30电连接。
示例性的,电磁铁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等。
在相关技术中,电磁继电器还包括电磁铁、衔铁、传动结构、动触点、静触点和弹簧,动触点和静触点中的其中一个与电流输入端子电连接,动触点和静触点中的另一个可以通过电流转换电路与负载电连接,以通过电流转换电路向负载供电。传动结构为刚性件,传动结构与电磁铁活动连接,动触点和衔铁均安装在传动结构上,动触点与衔铁通过传动结构传动连接。电磁铁在通电时产生使衔铁移动的磁力,衔铁通过传动结构带动动触点移动。电磁铁与传动结构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用于在电磁铁断电之后使传动机构、衔铁和动触点回复到原来的位置。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磁继电器,由于需要设置传动结构等部件,使得电磁继电器的结构较为复杂,尺寸较大。
基于此,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磁继电器10包括电磁铁100、端子500和第一簧片200。端子500的至少部分与第一簧片200在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第一簧片200的两端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簧片200设有磁性部400,磁性部400在第一方向上与电磁铁100的磁极并排设置。第一簧片200设有第一电接触部300,第一电接触部300由导电材料制成,第一电接触部300和端子500中的其中一个与电流输入端子20电连接,第一电接触部300和端子500中的另一个与负载4电连接,以用于向负载4供电。电磁铁100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使磁性部400移动的磁力,以使第一簧片200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第一电接触部300由与端子500电接触的位置移动到与端子500断开的位置、或者由与端子500断开的位置移动到与端子500电接触的位置。
这样,第一电接触部300和磁性部400均设于具有弹性的第一簧片200上,磁性部400与电磁铁100的磁极并排设置,可以通过第一簧片200在电磁铁100通电和断电时的形变来控制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在断开状态和电接触状态之间切换,以对电流输入端子20与负载4之间电路的通断进行控制。电磁继电器10可以不包括传动结构等部件,可使电磁继电器10的结构较为简单,利于缩小电磁继电器10的尺寸。此外,相对于柱簧等弹性件,第一簧片200可以具有尺寸较大的横截面,可使第一簧片200的抗疲劳性能较好,不易发生疲劳损坏,可使电磁继电器10的可靠性较高、使用寿命较长。
可以理解是,端子500由导电材料制成。磁性部400由铁磁材料制成。
在电磁继电器10可以通过电流转换电路与负载4电连接时,第一电接触部300和端子500中的另一个与电流转换电路电连接,以通过电流转换电路与负载4电连接,使得第一电接触部300和端子500中的另一个用于通过电流转换电路向负载4供电。
示例性的,端子500可以由非铁磁材料制成。例如,端子500可以由铜、银、铝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材料制成。
示例性的,磁性部400可以由铁、铁合金、不锈钢、镍、镍合金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材料制成。
示例性的,磁性部400可以由磁铁制成,电磁铁100在通电时,可产生用于吸引磁性部400朝靠近电磁铁100方向移动的磁吸力,也可以产生用于推动磁性部400朝远离电磁铁100方向移动的磁斥力。
示例性的,磁性部400可以由软铁材料制成,电磁铁100通电时产生用于吸引磁性部400朝靠近电磁铁100方向移动的磁吸力。
示例性的,磁性部400可以由不锈钢合金制成。
这样,磁性部400的性质较为稳定,可使电磁继电器10的可靠性较高、使用寿命较长。
示例性的,电磁继电器10可以包括第三引脚13,第一电接触部300可以与第三引脚13电连接,以使第一电接触部300通过第三引脚13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其中一个电连接。
示例性的,电磁继电器10可以包括第四引脚14,端子500可以与第四引脚14电连接,以使端子500通过第四引脚14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另一个电连接。
在电磁铁100为条形磁铁时,磁性部400与电磁铁100的其中一个磁极相对。
在电磁铁100为马蹄形磁铁时,磁性部400可以与电磁铁100的一个磁极相对,也可以与电磁铁100的两个磁极均相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端子500的至少部分与电磁铁100固定设置,第一簧片200的部分与电磁铁100固定设置。例如,电磁铁100可以通过支架或者注塑形成的结构体与电磁继电器10的外壳固定连接,端子500的至少部分和第一簧片200的部分可以与电磁继电器10外壳固定连接,使得端子500的至少部分和第一簧片200的部分可以通过电磁继电器10的外壳与电磁铁100固定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簧片200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端可以分别为第一端210和第二端220,第一端210可以与电磁铁100固定设置,具体来说,第一端210可以通过电磁继电器10的外壳与电磁铁100固定连接。磁性部400可以设于第二端220。这样,磁性部400距离第一簧片200被固定的位置较远,利于使第一簧片200发生弹性形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接触部300为凸出于第一簧片200的朝向端子500的一侧的凸出结构。
这样,便于使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电接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一簧片200可以为分体结构,第一电接触部300固定连接在第一簧片200上。
这样,可使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一簧片200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可减小对第一电接触部300和第一簧片200选材的限制。此外,第一电接触部300易磨损,便于对第一电接触部300进行更换。另外,在第一电接触部300为朝向端子500的一侧凸出的凸出结构时,可使第一簧片200的制造难度较小。
示例性的,第一电接触部300可以通过焊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与第一簧片200固定连接。
在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一簧片200为分体结构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簧片200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一电接触部300可以通过线缆与第三引脚13电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簧片200由导电材料制成,与第一电接触部300电接触的端子500与第一簧片200电连接。此时,第一端210包括第三引脚13,第一端210可以用于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其中一个电连接,以使第一电接触部300用于通过第一端210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其中一个电连接。
这样,便于实现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其中一个的电连接。此外,可以不需要另外设置第三引脚13以及使第一电接触部300与另外设置的第三引脚13电连接的导线等导电结构,可使电磁继电器10的结构较为简单,利于缩小电磁继电器10的尺寸。
示例性的,第一簧片200可以由铜、银、铝、铁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材料制成。
在第一簧片200由导电材料制成时,第一簧片200可以包括第一电接触部300。也就是说,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一簧片200上除第一电接触部300以外的部分为一体结构。
在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一簧片200为分体结构时,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一簧片200电连接,使得与第一电接触部300电接触的端子500与第一簧片200电连接,并且使得第一电接触部300可以用于通过第一端210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其中一个电连接,以使与第一电接触部300电接触的端子500可以通过第一簧片200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其中一个导通。
在一些示例中,端子500可以包括连接部510,连接部510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三端511和第四端512,第三端511与电磁铁100固定设置,第四端512设有第二电接触部520,第二电接触部520为凸出于连接部510朝向第一簧片200的一侧的凸出结构,第二电接触部520用于与第一电接触部300电接触,第三端511用于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另一个电连接。这样,可使端子500与第一电接触部300电接触较为容易。此外,便于实现端子500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另一个的电连接。
第三端511可以包括第四引脚14。如此,可以不需要另外设置第四引脚14以及与使端子500与另外设置的第四引脚14电连接的导线等导电结构,可使电磁继电器10的结构较为简单,利于缩小电磁继电器10的尺寸。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电接触部520与连接部510可以为分体结构,第二电接触部520固定连接在连接部510上。
这样,可使第二电接触部520与连接部510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可减小对第二电接触部520和连接部510选材的限制。此外,第二电接触部520易磨损,便于对第二电接触部520进行更换。另外,可使端子500的制造难度较小。
示例性的,第二电接触部520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与连接部510固定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部510可以包括第二电接触部520。也就是说,第二电接触部520与连接部510上除第二电接触部520以为的部分为一体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电接触部520设于第四端512。
这样,利于第二电接触部520与第一电接触部300电接触。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电接触部520为弹性结构。
这样,在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二电接触部520抵接时,可使第二电接触部520发生弹性形变,可使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二电接触部520的接触面较大,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二电接触部520电接触较为稳定。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部510为刚性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连接部510为第二簧片。
这样,在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二电接触部520抵接时,可使连接部510发生弹性形变,利于增大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二电接触部520的接触面,利于提高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二电接触部520电接触的稳定性。
在第一簧片200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一些示例中,电磁继电器10还包括绝缘外壳600。电磁铁100与绝缘外壳600固定连接。例如,电磁铁100可以通过支架或者注塑形成的结构体与绝缘外壳600固定连接。绝缘外壳600内具有密封腔,绝缘外壳600上具有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均连通密封腔与绝缘外壳600的外部。第一簧片200穿设在第一装配孔内、并与绝缘外壳600密封连接,端子500穿设在第二装配孔内、并与绝缘外壳600密封连接,第一簧片200穿设在第一装配孔内的部分与绝缘外壳600固定连接,端子500穿设在第二装配孔内的部分与绝缘外壳600固定连接,使得端子500穿设在第二装配孔内的部分和第一簧片200穿设在第一装配孔内的部分通过绝缘外壳600与电磁铁100固定连接。端子500用于与第一电接触部300电接触的部分位于密封腔内。磁性部400和第一电接触部300位于密封腔内。
这样,绝缘外壳600可以对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上的电流与绝缘外壳600外的环境进行隔离,可以起到防止误触的作用。另外,也可减少附着在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表面的灰尘等杂物,可使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电接触较为稳定。
在一些示例中,端子500的部分位于密封腔内、部分位于绝缘外壳600外,第一簧片200的部分位于密封腔内、部分位于绝缘外壳600外。第一簧片200位于绝缘外壳600外的部分用于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其中一个电连接,端子500位于绝缘外壳600外的部分用于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另一个电连接。此时,第一端210为第三引脚13,第一端210用于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其中一个电连接。端子500穿出绝缘外壳600的一端为第四引脚14,端子500穿出绝缘外壳600的一端用于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另一个电连接。
如此,可使电磁继电器10的结构也较为简单,利于缩小电磁继电器10的尺寸。
在电磁继电器10包括绝缘外壳600时,在第二端220位于密封腔内,第一端210的至少部分位于绝缘外壳600外。
示例性的,第一簧片200穿设在第一装配孔内的部分可以与第一装配孔的孔壁过盈配合,以与绝缘外壳600固定、且密封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簧片200穿设在第一装配孔内的部分可以通过密封胶与第一装配孔的孔壁固定、且密封连接。
示例性的,端子500穿设在第二装配孔内的部分可以与第二装配孔的孔壁过盈配合,以与绝缘外壳600固定、且密封连接。
示例性的,端子500穿设在第二装配孔内的部分可以通过密封胶与第二装配孔的孔壁固定、且密封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位于绝缘外壳600的同一侧的侧壁上,使得第三引脚13和第四引脚14设于绝缘外壳600的同一侧的侧壁上。如此,便于将电磁继电器10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使第三引脚13和第四引脚14与电路板电连接。
在端子500包括第二电接触部520时,第二电接触部520位于密封腔内。
在端子500包括连接部510和第二电接触部520时,连接部510穿设在第二装配孔内、并与绝缘外壳600密封连接,第三端511的至少部分位于绝缘外壳600外。第三端511为第四引脚14,第三端511用于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另一个电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磁铁100设于绝缘外壳600内,绝缘外壳600上还具有第三装配孔和第四装配孔,第三装配孔和第四装配孔均连通密封腔与绝缘外壳600的外部,第一引脚11穿设在第三装配孔内、并与绝缘外壳600密封连接,第二引脚12穿设在第四装配孔内、并与绝缘外壳600密封连接。第一引脚11的部分位于密封腔内、部分位于绝缘外壳600外,第二引脚12的部分位于密封腔内、部分位于绝缘外壳600外,第一引脚11位于绝缘外壳600外的部分和第二引脚12位于绝缘外壳600外的部分用于与控制电路30电连接,第一引脚11位于密封腔内的部分和第二引脚12位于密封腔内的部分分别用于与绕组120的两端电连接。
这样,便于使电磁铁100驱动磁性部400移动。
示例性的,第一引脚11穿设在第三装配孔内的部分可以与第三装配孔的孔壁过盈配合,以与绝缘外壳600固定、且密封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引脚11穿设在第三装配孔内的部分可以通过密封胶与第三装配孔的孔壁固定、且密封连接。
示例性的,第二引脚12穿设在第四装配孔内的部分可以与第四装配孔的孔壁过盈配合,以与绝缘外壳600固定、且密封连接。
示例性的,第二引脚12穿设在第四装配孔内的部分可以通过密封胶与第四装配孔的孔壁固定、且密封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第三装配孔和第四装配孔位于绝缘外壳600的同一侧的侧壁上,使得第一引脚11、第二引脚12、第三引脚13和第四引脚14设于绝缘外壳600的同一侧的侧壁上。如此,便于将电磁继电器10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使第一引脚11、第二引脚12、第三引脚13和第四引脚14与电路板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端210的部分位于密封腔内,第一端210的厚度大于第一簧片200位于第一端210与第二端220之间的至少部分的厚度。
这样,第一簧片200与绝缘外壳600连接部分的强度较高,不易发生形变,利于保持密封腔的密封效果。此外,第一簧片200位于第一端210与第二端220之间的至少部分的强度较弱,在磁性部400受力时,第一簧片200位于第一端210与第二端220之间的部分发生弹性形变较为容易。
示例性的,第一端210的厚度大于第一簧片200上除第一端210外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在连接部510为第二簧片的一些示例中,第三端511的部分位于密封腔内,第三端511的厚度大于第二簧片位于第三端511与第四端512之间的至少部分的厚度。
这样,第二簧片与绝缘外壳600连接部分的强度较高,不易发生形变,利于保持密封腔的密封效果。
示例性的,第三端511的厚度大于第二簧片上除第三端511外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接触部300设于第二端220。
这样,在电磁铁100通电时,在磁性部400的带动下,第一电接触部300移动的距离较大,利于使第一电接触部300由与端子500电接触的位置移动到与端子500断开的位置、或者由与端子500断开的位置移动到与端子500电接触的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接触部300为弹性结构。
这样,在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抵接时,可使第一电接触部300发生弹性形变,可使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的接触面较大,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电接触较为稳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簧片200由铁磁材料制成,第一簧片200包括磁性部400。也就是说,磁性部400与第一簧片200上除磁性部400以外的部分为一体结构。
这样,磁性部400集成在第一簧片200上,可使电磁继电器10的结构较为简单,利于缩小电磁继电器10的尺寸。
示例性的,第一簧片200可以由铁、铁合金、不锈钢、镍、镍合金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材料制成。
示例性的,第一簧片200可以由软铁材料制成。
示例性的,第一簧片200可以由磁铁制成。
示例性的,第一簧片200可以为直簧片。
在端子500包括连接部510的一些示例中,连接部510可以为直片状结构。
示例性的,在第一方向上,端子500用于与第一电接触部300电接触的部分位于第一簧片200与电磁铁100之间,电磁铁100断电时,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断开,电磁铁100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使磁性部400朝靠近电磁铁100方向移动的磁吸力,以使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电接触。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示例性的,在第一方向上,第一簧片200位于端子500用于与第一电接触部300电接触的部分与电磁铁100之间,电磁铁100断电时,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电接触,电磁铁100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使磁性部400朝靠近电磁铁100方向移动的磁吸力,以使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断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第一簧片200由磁铁制成的一些示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第一簧片200位于端子500用于与第一电接触部300电接触的部分与电磁铁100之间,电磁铁100断电时,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断开,电磁铁100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使磁性部400朝远离电磁铁100方向移动的磁斥力,以使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电接触。
在第一簧片200由磁铁制成的一些示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端子500用于与第一电接触部300电接触的部分位于第一簧片200与电磁铁100之间,电磁铁100断电时,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电接触,电磁铁100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使磁性部400朝远离电磁铁100方向移动的磁斥力,以使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断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簧片200与磁性部400为分体结构,磁性部400与第一簧片200固定连接。
这样,可使第二电接触部520与连接部510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可减小对第二电接触部520和连接部510选材的限制。
示例性的,磁性部400可以通过粘接、焊接、卡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与第一簧片200固定连接。
在第一簧片200与磁性部400为分体结构时,第一簧片200可以由铜、银等导电性能较好的非铁磁材料制成。
在第一簧片200与磁性部400为分体结构的一些示例中,磁性部400固定连接在第一簧片200背离端子500的一侧。
这样,磁性部400不易对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电接触造成影响,可使第一簧片200与端子500之间的间隔较小,利于实现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端子500之间的电接触。
在一些示例中,磁性部400可以固定连接在第一簧片200朝向端子500的一侧,磁性部400可以由导电材料制成,磁性部400包括第一电接触部300。
在第一簧片200由导电材料制成、磁性部400包括第一电接触部300时,磁性部400可以与第一簧片200电连接。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第一簧片200与磁性部400为分体结构的一些示例中,磁性部400固定连接在第一簧片200朝向端子500的一侧。磁性部400与端子500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磁性部400沿第二方向的投影与端子500沿第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这样,利于减小电磁继电器10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在电磁继电器10安装在电路板上时,利于减小电磁继电器10在电路板上的占板面积。
在端子500包括连接部510和第二电接触部520的示例中,第二电接触部520沿第二方向的投影与磁性部400沿第二方向的投影的至少部分重合。连接部510沿第二方向的投影与磁性部400沿第二方向的投影可以不重合,也可以至少部分重合。
在磁性部400与端子500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示例中,电磁铁100在断电状态与通电状态之间相互切换时,端子500位于磁性部400的移动路径之外,以避免端子500对磁性部400的移动造成干涉。
在第一簧片200与磁性部400为分体结构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磁性部400之间绝缘。
这样,对第一电接触部300与第三引脚13之间的电流分布的影响小。此外,磁性部400也不易因通电而发热,可以减少电流损耗以及产生的热量。
在第一簧片200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一些示例中,磁性部400与第一簧片200之间绝缘装配。例如,磁性部400可以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在第一簧片200上。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簧片200和端子500均可以为弯折结构。具体来说,第一簧片200可以包括第一段230和第二段240,第一段230的两端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段240的两端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段240的一端与第一段230的一端相连,第一段230与第二段240之间形成夹角结构,第二段240的另一端为第一端210,第一端210用于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中的其中一个电连接,第一段230的另一端为第二端220。端子500可以包括第三段513和第四段514,第三段513的两端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四段514的两端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三段513的一端与第四段514的一端相连,第三段513与第四段514之间形成夹角结构,第四段514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流输入端子20和负载4中的另一个电连接。第一段230与第三段513在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第二段240与第四段514在第二方向上并排设置。第一电接触部300和磁性部400设于第一段230,第二段240的至少部分与电磁铁100固定设置,第一电接触部300用于与第三段513电接触,第四段514的至少部分与电磁铁100固定设置。
这样,在第一端210包括第三引脚13、端子500包括第四引脚14时,利于使第一引脚11、第二引脚12、第三引脚13和第四引脚14沿电磁铁100的宽度或者厚度方向进行布置,利于减小第一引脚11、第二引脚12、第三引脚13和第四引脚14之间的间距,利于减小电磁继电器10用于与电路板进行安装的侧面的面积,使得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磁继电器10的占板面积较小。
示例性的,第一段230与第二段240之间形成夹角结构可以为锐角结构、直角结构或者钝角结构。
示例性的,第三段513与第四段514之间形成夹角结构可以为锐角结构、直角结构或者钝角结构。
在端子500包括连接部510和第二电接触部520时,连接部510包括第三段513和第四段514,第四段514的一端与第三段513的一端相连,第四段514的另一端为第三端511,第三段513的另一端为第四端512,第二电接触部520设于第三段513。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磁铁,
端子,和
第一簧片,所述端子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簧片在第一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簧片设有磁性部,所述磁性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电磁铁的磁极并排设置;
所述第一簧片设有第一电接触部,所述电磁铁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使所述磁性部移动的磁力,以使所述第一簧片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由与所述端子电接触的位置移动到与所述端子断开的位置、或者由与所述端子断开的位置移动到与所述端子电接触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与所述磁性部为分体结构,所述磁性部与所述第一簧片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簧片背离所述端子的一侧;
或者,所述磁性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簧片朝向所述端子的一侧,所述磁性部与所述端子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磁性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端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与所述磁性部之间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由铁磁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簧片包括所述磁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由导电材料制成,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电接触的所述端子与所述第一簧片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具有密封腔,所述绝缘外壳上具有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均连通所述密封腔与所述绝缘外壳的外部;
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绝缘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簧片穿设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内、并与所述绝缘外壳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穿设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内的部分与所述绝缘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端子穿设在所述第二装配孔内、并与所述绝缘外壳密封连接,所述端子穿设在所述第二装配孔内的部分与所述绝缘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端子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电接触的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腔内;
所述磁性部和所述第一电接触部位于所述密封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两端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段的两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形成夹角结构;
所述端子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的两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四段的两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段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段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之间形成夹角结构;
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四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并排设置;
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和所述磁性部设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电磁铁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用于与所述第三段电接触,所述第四段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电磁铁固定设置。
9.一种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输入端子、控制电路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
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电磁铁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第一电接触部和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端子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电流输入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和所述端子中的另一个用于输出供电电流。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负载输出供电电流。
CN202311695365.6A 2023-12-11 2023-12-11 电磁继电器、电源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832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5365.6A CN117832012A (zh) 2023-12-11 2023-12-11 电磁继电器、电源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5365.6A CN117832012A (zh) 2023-12-11 2023-12-11 电磁继电器、电源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2012A true CN117832012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18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95365.6A Pending CN117832012A (zh) 2023-12-11 2023-12-11 电磁继电器、电源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20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0064B2 (en) Switching device
US8203403B2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s having moveable terminals
US8330564B2 (en) Switching devices configured to control magnetic fields to maintain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US5227750A (en) Solenoid operated switching device
US10163588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including yoke-retaining bottom plate
US8008999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102159887B1 (ko) 전자기 릴레이
US5815057A (e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switching device
CN102870180B (zh) 双稳态高功率小型继电器
US20100282579A1 (en) Electricity meter contact arrangement
EP2654063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20180240630A1 (en) Power switchgear
JP5427492B2 (ja) 電磁継電器
US11302500B2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5549642B2 (ja) 継電器
CN117832012A (zh) 电磁继电器、电源及电子设备
US20100046133A1 (en) Relay device
CA2766669C (en) Magnetic latching actuator
CN213242410U (zh) 一种继电器
US20200035434A1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10575745U (zh) 推动式双控继电器
US10468218B2 (en) Relay with SMA wire driven mechanism
EP3321947B1 (en) Tampering safe bi-stable relay for high currents
CN210120089U (zh) 一种可断开闭合电路的电表连接结构及包含其的电能表
CN216120123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